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国建筑

法国建筑

法国建筑
法国建筑

巴黎建筑史 (Architecture)

?古罗马建筑风格(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后450年)

法国是第一个被古罗马朱利斯·恺撒大帝征服的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地区。在文化方面,当时占据法国的凯尔特人的文化被迅速具有古罗马高卢人特色的文化所代替。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方格方面。

建筑特征

1.能够承受负荷的拱门

2.运用混凝土和石砖作为建筑材料

代表作

1.巴黎圣母院的前院(Parvi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古罗马时期吕代斯村庄的旧址(village of Lutèce)。广场上的石块显示出古街道以及建筑的痕迹。

2.克力吕(克鲁尼)博物馆又称中世纪博物馆(Musée de Cluny): 建立在古罗马公共浴池遗迹上。博物馆附近有座罗马式宫殿建筑遗迹,开着几道别致的圆顶拱门,那就是朱利安2000年前所建的公共温泉浴池。

?罗曼式建筑(800-1100)

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受古罗马建筑影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高大宽敞的中堂是为满足来自各方作礼拜与祭祀人们的需要。这类风格建筑在如今的巴黎很罕见。

建筑特征

1.圆屋顶:增加了中厅的高度与宽度,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

2.厚墙、小窗及巨大的支撑柱: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令人感到压抑。

3.半圆形穹顶:上顶端圆弧形后殿是训练唱诗班的地方

4.回廊:分开了祭坛与唱诗班,使行人可来回走动

代表作

圣日尔曼的佩教堂(St-Germain-des-Prés)

昂古来姆主教堂(St-Julien-le-Pauvre)

?歌特式 (1100-1500)

11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是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歌特式轻巧的外部支撑结构、宽畅高深的内部大厅逐渐替代了沉重阴暗罗曼式建筑。尽管当时作弥撒时主教仍坚持使用平民无法听懂的拉丁语,但镶嵌在教堂周围的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上的圣经故事可让人一目了然。

建筑特征

1.尖塔和尖顶:使建筑物四面围墙可支撑更多的重量,是歌特式建筑对世界建筑史上的最大贡献

2.十字交叉形拱顶和飞拱: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3.怪曽饰: 张嘴的怪曽为雨天排水之用

4.彩色玻璃窗:由于十字交叉形拱顶比较普通的圆顶更能沉重,于是扩大玻璃窗的面积并增加了其数量便成为可能。通常这些窗上用彩色玻璃描述了著名圣经故事。

5.玫瑰圆形窗: 大型教堂正门上方的大圆形窗,由彩色玻璃窗镶嵌而成

代表作

1.圣丹尼基督教堂(Basilique St-Denis,1140-44):位于巴黎郊区,是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

2.夏特尔主教堂(Cathédrale de Chartres,1194-1220): 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以内部精美的雕塑与四周的彩色玻璃窗而著名

3.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de Notre-Dame,1163-1250):哥特式建筑最成熟的标志:肋架拱顶和飞扶壁,三扇法国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玫瑰形窗,北端塔顶的怪曽雕塑群及正门两端上方的石雕。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Renaissance 1500-1630)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尽管对欧洲大陆其它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唯独法国艺术界未理会这股意大利变革潮。这期间的建筑风格,如同绘画艺术,强调从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中吸取建筑物的和谐与理性,讲究秩序和比例,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建筑特征

1.比例与对称

2.垂直陡坡的房顶

3.天窗

代表作

1.卡尔纳瓦莱博物馆(Musée Carnavalet):巴黎市内唯一的具有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此间的收藏品主要讲述了巴黎2000多年的历史及法国大革命。

2.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 三十六座连体别墅对称分布在的广场的四周

?古典与洛可可派建筑风格(Classicism & Rococo,1630-1800)

当意大利与德国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巴洛克建筑和装饰风格时,在法国的艺术界则强调对古典主义的回归。洛可可派建筑风格是建立在马巴洛克风格基础上,由法国兴起,发端于路易十四晚期,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使宫廷贵族不再过问朝廷。在建筑物设计上盲目模仿凡尔赛宫,在室内采用精美甚至偏于繁琐的装饰品。

建筑特征

1.对称及长方形:法国古典派建筑主要集中在横,竖线与简单的几何图形。

2.双重斜坡的屋顶:由15世纪法国人弗朗索瓦马山发明。屋顶由两倾斜面组成,较低的一面比另一面更陡,更长。

3.牛眼窗:小而圆的窗户开在屋顶。

4.过份强调的细节:室内设计经常采用不对称和抽象的扇贝形和S或C形曲线。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也被广泛用于室内装饰品中。

代表作

1.卢浮宫(Palais du Louvre,1650-70)

2.凡尔赛宫(Versailles,1669-85)

?十九世纪建筑风格(The 19th Century)

十九世纪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到来,电能被广泛的用于各式建筑中。同时严谨的古典风格与新艺术风格相互并存也是这一时期建筑的特点。

建筑特征

1.第一帝国时期的后古典主义:在拿破仑统治时期,精致典雅,溶合现代艺术的后古典主义深受贵族喜爱。

2.第三帝国时期: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由于掌握了对光电的运用,古典派风格建筑发展成为华丽生动的时尚风采。这一时期最引人注意的是1852年开工的奥斯曼男爵(Haussmann 1809-91)的巴黎城市改造计划。中世纪阴暗无照明的小街巷,被宽敞四通八达的林荫大道取而代之。在街

道两旁建起了六层高的仿十八世纪风格的民用住宅与商业楼,并用路牌标号给于区分。夜晚被照亮的大街小巷使巴黎赢得“光明之城”的美誉。

3.第三共和国:为满足1878,1889和1900的世博会的需要,法国建筑界兴起建造以钢筋与玻璃为主体的建筑物。同时欧洲工业革命给当时的建筑师制造了物质条件。埃菲尔铁塔(Tour Eiffel)与巴黎圣心教堂(Sacré-Coeur)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4.新艺术:一部分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强烈反对第三共和国时期的钢铁建筑。他们追求不对称的曲线美艺术造形。设计灵感多来自于自然的生物,如花草与各式植物。

代表作

枫丹白露行宫(Palais de Fontainebleau):拿破仑花费十年时间(1804-14)建成的典型的后古典主义建筑。

凯旋门(Arc de Triomphe,1836): 座落在星形广场上的巴黎凯旋门是拿破仑模仿罗马凯旋门建造的。此后奥斯曼男爵又在广场上修建了十二条呈星形辐射状的大道,其中包括著名的香舍丽榭大街。

地铁入口处:新艺术风格多见于室内装饰品中。在巴黎一些地铁入口处可以找到著名新艺术设计师 Hector Guimard (1867-1942)的作品。二号地铁线站Porte Dauphine入口是新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二十世纪建筑风格(The 20th Century)

标志着建筑风格多样化趋式的出现。密特朗执政后展开了“大工程”(Grand Projet)项目计划,但绝大数项目完工后受到了人们质疑,只有为数不多的工程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的典范。

代表作

1.蓬皮社现代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1977)

2.卢浮宫玻璃金字塔(Louvre's glass pyramids,1989)

3.巴士底狱大剧院(Opéra Bastille,1989)

建设设计中避难层的相关要求

建设设计中避难层的相关要求 1、设置避难层的意义 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一旦遇到火灾,要将建筑内的人员完全疏散到室外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加拿大有关研究部门提出以下数据,使用一座宽1.10m的楼梯,将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室外。 除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塔式高层住宅和单元式高层住宅以外的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都不会少于两座,即便是采用剪刀楼梯的塔式高层建筑,其疏散楼梯也是两个。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疏散时间可以减少1/2。即使这样,当层数在三十层以上时,要将人员在尽短的时间里疏散到室外,仍然是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是非常必要的。 国内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的情况 2、避难层的设置要求 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不宜超过十五层的原因是,发生火灾时集聚在第十五层左右的避难层人员,不能再经楼梯疏散,可由云梯车将人员疏散下来。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城市配有50m的高的云梯车,可满足十五层高度的需要。

还考虑到各种机电设备及管道等的布置需要,并能方便于建成后的使用管理,两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大致定在十五层左右。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进入避难层的入口,如没有必要的引导标志,发生了火灾,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为此提出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通过避难层。但均应通过避难层,使需要进入的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m2计算。 避难层的人员面积指标,是设计人员比较关心的事情。集聚在避难层的人员密度是要大一些,但又不致于过分地拥挤。考虑到我国人员的体型情况,就席地而坐来讲,平均每平方米容纳5个人还是可以的。 避难层可兼作设备层,但设备管道宜集中布置。 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 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并应设有消火栓和消防卷盘。 封闭式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1.00lx。

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管理流程[详细]

建筑设计管理流程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一、流程图

二、流程概述 三、工作程序 3.1概念方案阶段 1)收集资料 a)集团成本控制中心提供建设成本限额; b)项目公司营销管理部提供《产品定位报告》;

c)集团开发部提供项目简报和与土地相关的资料信息。 2)编制《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 a)集团规划设计部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 b)集团规划设计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参与会审《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报集团常务副总审 核,董事长审批。 3)设计单位选择 a)集团规划设计部在第1)、2)项工作进行的同时,按照【设计单位选择管理流程】选定设 计单位。 4)概念设计 a)集团规划设计部向设计单位发放《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并提供相关资料; b)集团规划设计部负责跟踪设计单位的概念设计过程; c)沟通过程应当尽量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形式包括“设计过程沟通记录”、会议纪要、传 真等。集团研发设计部负责归档整理。 5)概念设计评审 a)集团规划设计部负责组织项目公司工程部、综合部部、成本管理部、营销管理部、商业管 理部、项目公司决策层、集团商业运营中心参加概念方案阶段的设计评审工作。 b)设计评审会以“会议纪要”或“设计评审表”的形式形成评审结论,集团规划设计部负责 联系设计单位,根据评审结论调整方案,报集团常务副总审核,董事长审批。 3.2规划、单体方案设计阶段 1)收集资料 a)集团成本控制中心提供土地版目标成本及设计限额; b)集团开发部提供土地成交确认资料; c)项目公司综合部提供四源情况调查报告; d)项目公司营销管理部提供产品建议书。 2)编制《规划、单体方案设计任务书》 a)集团规划设计部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规划、单体方案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含项目名 称、地址、用地现状、设计阶段、设计依据、功能定位、设计理念提要、技术经济指标、 功能设置、设计文件内容、设计文件提交时间等内容要求); b)设计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参与会审《规划、单体方案设计任务书》,报集团常务副总审核, 董事长审批。 3)设计单位选择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esign standard for emergency shelter DG/TJ08-XX-XXXX (征求意见稿)

目次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场地选择 3.3 设防要求 3.4 应急保障要求 4 应急避难场所分区设计 4.1 应急功能分区及设施配置 4.2 应急管理区 4.3 灾民安置区 4.4 专业救灾队伍场地 4.5 应急医疗卫生区 4.6 应急直升机使用区 4.7 应急垃圾储运区 4.8 应急物资储备区 5 应急交通设计 5.1 应急出入口 5.2 应急道路 6 应急消防设计 6.1 应急消防设施 6.2 应急消防通道 7 应急建筑设计 7.1 建筑设计 7.2 结构设计 7.3 建筑设备与环境

8 避难设施设计 8.1 电气设计 8.2 给水、排水设计 8.3 应急标识标牌设计 9 竖向设计、种植设计 9.1 竖向设计 9.2 种植设计 10 平灾转换设计 附录A 引用标准名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Content Introduction 1 General Notes 2 Terminology 3 Basic Provisions 3.1 General Provisions 3.2 Site Selection 3.3 Protection Requirement 3.4 Emergency 4 Emergency Shelter Zoning Plan 4.1 Emergency Zoning Plan 4.2 Emergency Administrative Area 4.3 Refugee Placement 4.4 Professional Rescue Team Area 4.5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Area 4.6 Emergency Helicopter Landing Area 4.7 Emergency Wast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rea 4.8 Emergency Reserve Area 5 Emergency Transportation 5.1 Emergency Entrance and Exit 5.2 Emergency Road 6 Emergency Fire Control 6.1 Emergency Fire Control Facility 6.2 Emergency Evacuation Route 7 Emergency Architecture Design 7.1 Architecture Design 7.2 Structural Design 7.3 Building Facility and Environment 8 Refugee Facility Design 8.1 Electrical Design

建筑设计管理要点

建筑设计管理 一、目的 将项目开发的理念及意图,项目策划的要求,通过调研所确定的市场需求以及开发商对项目开发的投资成本、进度、质量等诸多要求通过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以图纸、文字说明、概算等表现形式确定下来,为后续的工程实施工作确立一个科学、严密、详细、清晰的书面依据。 二、适用范围 1.公司物业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环境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公司物业开发项目的特种专业设计,包括供电设计、供水设计、供气设计、室外管线设计、弱电系统设计及其他特种专业设计。 三、控制目标与控制点 控制目标控制点 确保公司的开发理念及意图、市场及消费者需求、项目开发策略要求等能通过各阶段方案设计充分体现·通过考察及综合评价选择参与方案投标的设计公司 ·组织编写方案设计任务书 ·各级设计管理人员与各设计公司充分沟通 ·成立内部评审委员会对各设计方案会审及调整 ·给予参与方案投标的设计公司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充分挖掘其智力潜能 ·认真组织好政府部门召开的方案评审会,确保最优方案中标 确保各合作方对方案设计的介入·物业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参与内部评审 委员会

·在各设计阶段成果确定后召开开发公 司、设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监理公 司、特种专业公司联席技术交底会 确保初步设计能对方案设计进一步优化·认真分析、筛选方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 见和建议 ·即时调整各方产生的新的设计要求 确保施工图设计能详尽、快速、准确的完成。·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图设计公司·通过挑选组建施工图设计人员小组·组织编写明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设立奖惩机制 确保设计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各设计阶段都即时做好相应经济测算工 作 ·与政府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充分沟通, 争取政策优惠 ·设计全过程的成本跟踪控制 确保设计工作按时完成·确定合理的设计工作完成时间 ·合理处置变动的、增加的设计工作量 ·设计奖惩机制 确保设计变更更合理有效·提出变更的合理性 ·对变更成本的测算 ·变更设计的内部审核及控制

法国建筑

巴黎建筑史 (Architecture) ?古罗马建筑风格(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后450年) 法国是第一个被古罗马朱利斯·恺撒大帝征服的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地区。在文化方面,当时占据法国的凯尔特人的文化被迅速具有古罗马高卢人特色的文化所代替。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建筑方格方面。 建筑特征 1.能够承受负荷的拱门 2.运用混凝土和石砖作为建筑材料 代表作 1.巴黎圣母院的前院(Parvis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古罗马时期吕代斯村庄的旧址(village of Lutèce)。广场上的石块显示出古街道以及建筑的痕迹。 2.克力吕(克鲁尼)博物馆又称中世纪博物馆(Musée de Cluny): 建立在古罗马公共浴池遗迹上。博物馆附近有座罗马式宫殿建筑遗迹,开着几道别致的圆顶拱门,那就是朱利安2000年前所建的公共温泉浴池。 ?罗曼式建筑(800-1100) 承袭早期的基督教建筑,受古罗马建筑影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高大宽敞的中堂是为满足来自各方作礼拜与祭祀人们的需要。这类风格建筑在如今的巴黎很罕见。 建筑特征 1.圆屋顶:增加了中厅的高度与宽度,采用扶壁以平衡沉重拱顶的横椎力,后来又逐渐用骨架券代替厚拱顶。平面仍为拉丁十字。 2.厚墙、小窗及巨大的支撑柱: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令人感到压抑。 3.半圆形穹顶:上顶端圆弧形后殿是训练唱诗班的地方 4.回廊:分开了祭坛与唱诗班,使行人可来回走动 代表作 圣日尔曼的佩教堂(St-Germain-des-Prés) 昂古来姆主教堂(St-Julien-le-Pauvre)

?歌特式 (1100-1500) 11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是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歌特式轻巧的外部支撑结构、宽畅高深的内部大厅逐渐替代了沉重阴暗罗曼式建筑。尽管当时作弥撒时主教仍坚持使用平民无法听懂的拉丁语,但镶嵌在教堂周围的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上的圣经故事可让人一目了然。 建筑特征 1.尖塔和尖顶:使建筑物四面围墙可支撑更多的重量,是歌特式建筑对世界建筑史上的最大贡献 2.十字交叉形拱顶和飞拱: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3.怪曽饰: 张嘴的怪曽为雨天排水之用 4.彩色玻璃窗:由于十字交叉形拱顶比较普通的圆顶更能沉重,于是扩大玻璃窗的面积并增加了其数量便成为可能。通常这些窗上用彩色玻璃描述了著名圣经故事。 5.玫瑰圆形窗: 大型教堂正门上方的大圆形窗,由彩色玻璃窗镶嵌而成 代表作 1.圣丹尼基督教堂(Basilique St-Denis,1140-44):位于巴黎郊区,是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 2.夏特尔主教堂(Cathédrale de Chartres,1194-1220): 杰出的哥特式建筑,以内部精美的雕塑与四周的彩色玻璃窗而著名 3.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de Notre-Dame,1163-1250):哥特式建筑最成熟的标志:肋架拱顶和飞扶壁,三扇法国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玫瑰形窗,北端塔顶的怪曽雕塑群及正门两端上方的石雕。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Renaissance 1500-1630) 十五世纪产生于意大利,尽管对欧洲大陆其它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唯独法国艺术界未理会这股意大利变革潮。这期间的建筑风格,如同绘画艺术,强调从古希腊与罗马文化中吸取建筑物的和谐与理性,讲究秩序和比例,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建筑特征 1.比例与对称 2.垂直陡坡的房顶 3.天窗

避难室防火窗

郑州中天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面向全国针对防火窗,断桥铝防火窗,防火玻璃生产销售的招商加盟,郑州中天公司提供生产防火窗,断桥铝防火窗的生产设备,生产防火窗的技术方法和配方,协助办理防火窗检验手续。 高层建筑避难间防火窗:铝合金防火窗 随着人们防范火灾意识的提高和近年来国家对高层建筑防火要求的规范,防火窗得到大量应用,铝合金防火窗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高层建筑防火窗由采用钢质防火窗,发展到目前应用广泛的铝合金材质的防火窗。 铝合金防火窗远远优于普通断桥铝门窗,更是克服了通常采用的钢质防火窗作为居家用窗的不足之处,它是迎合大众需求更具人性化功能和防火功能的新型产品。 铝合金防火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铝合金钢窗框、铝合金钢窗扇、防火玻璃等组成,可以兼具外观漂亮、耐火、隔音、隔烟等性能的防火窗。

铝合金防火窗 铝合金防火窗的优点: 1、抗腐蚀性,外观漂亮。铝合金板材表面经过防腐蚀处理,可经受风吹日晒,长时间使用不会发生变色、掉漆等问题。防火窗表面的颜色等要求可根据客户喜好进行定制,满足客户、设计师的多样化需求。 2、气密性好。整体窗户经过严格的科学计算,采用优异的密封方式和密封材料,气密性好,同时具有隔音降噪的效果,免受临街噪音大的困扰,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环境,防止休息和睡眠时间被打扰。 3、抗风压性能强。防火窗内框采用空心设计、抗风压变形能力强,抗震动效果好。

4、优良的保温特性,节约能源。防火玻璃采用中空防火玻璃,有效降低外层玻璃带来的热量;铝合金型材经过处理,导热慢,一定程度上也防止热量的传播,由此保持室内稳定的温度,节约能源。 5、耐火性能好。这是铝合金防火窗的最大功能之一。经过试验表明,其可达到耐火1小时候左右,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可为逃生和等待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 铝合金防火窗严格筛选板材,工艺制造精湛,产品结构合理,质量稳定,质量保障。 断桥铝防火窗的性能优点 2015年5月1日国家颁布实施了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其中对高层建筑的房间设计规范有了详细规定。对于住宅建筑,当建筑高度大于54m 时,每一户必须有一个避难间,避难间需要符合下列规定: 1、应靠外墙设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 2、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宜采用耐火完整性不低于1.00h的防火窗; 3、当采用B1级、B2级保温材料时,建筑外墙上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 高层建筑避难间安装防火窗必不可少,断桥铝防火窗是优质选择。断桥铝防火窗将铝合金从中间断开,中间采用塑钢将两端连成一体,塑钢导热性较慢,提升了整体的导热性和隔热性。 断桥铝防火窗的优点: 1、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断桥铝防火窗型材采用内外框软性结合,同时边框采用一胶条或双毛条三密封方式,关闭严密,也能保证良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玻璃采用中空耐火玻璃,保温性能优越;

建筑设计管理办法

建筑设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维地产房地产开发建筑设计管理,控制建筑设计的质量、进度、成本,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总部,系指中维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所称子公司,系指中维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及控制的各级投资企业;所称中维地产,系指总部及子公司的总称;所称单位,系指子公司及总部各部门的总称。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总部及各子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设计管理。 第二章概念方案设计阶段 第四条设计资料准备 规划设计部根据项目设计计划的时间要求,及时收集概念设计阶段需要的资料,资料的内容包括: (一)日常产品研究成果、产品配置标准等资料; (二)已完成同类型项目的经验总结和完善后的设计图纸; (三)子公司提供《宗地自然条件表》《宗地社会条件表》; (四)项目拓展部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五)市场营销部提供《项目定位建议书》; (六)市场营销部提供《竞争楼盘列表》。 规划设计部组织相关部门完成项目设计基础资料评审,评审意见和结论填写在《项目设计基础资料移交评审表》中,并由参与评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第五条《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评审 规划设计部负责《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并报设计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第六条概念方案设计 (一)规划设计部向设计单位发出《概念方案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过程控制

1.规划设计部负责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中期交流,及时沟通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将相关沟通内容记入《设计交流信息记录表》。 2.设计单位按任务书要求的时间提交设计成果,规划设计部对设计单位送交的设计成果进行初审。 第七条概念方案设计评审 (一)规划设计部组织、市场营销部、成本管理部进行评审,规划设计部汇总评审意见。 (二)规划设计部汇总评审意见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核,并将评审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 (三)概念方案设计最终成果经设计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审批确定。 (四)概念方案设计确定后,规划设计部应启动方案设计工作。 第三章方案设计阶段 第八条方案设计资料准备 规划设计部在方案设计前负责收集以下相关资料: (一)子公司提供《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要点、大市政条件和水文资料等; (二)市场营销部提供深化的营销建议; (三)成本管理部提供方案设计成本建议。 第九条《方案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和审批 规划设计部根据以上资料编写《方案设计任务书》,并报设计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第十条方案设计 (一)规划设计部向设计单位发出《方案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过程控制 1.规划设计部负责在设计过程中与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中期交流,及时沟通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将相关交流内容记入《设计交流信息记录表》; 2.设计单位按任务书要求的时间提交设计成果,规划设计部根据《方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设计单位送交的设计成果进行初审。 3.子公司应及时将设计方案向政府相关部门咨询意见。

法国景观设计师

1、阿兰普罗沃斯 法国当代著名风景园林设计师,以其独特的设计思想,创造出众多富含精神品质的园林空间,他多次获得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大奖,受到业界广泛赞誉。在多年的规划设计实践中,普罗沃斯的设计风格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并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阿兰·普罗沃斯风格。 阿兰·普罗沃斯把自然分为4类:第一自然, 是纯正的大地:上帝是景观师,土地是艺术家。第二自然,是人类耕种的成果,是真正后天形成的景观,不可避免的与农业有关:农民是耕作景观天才的创造者。第三自然是花园,大自然在其中成为创造的源泉。全球化和“城市的普及”将我们推向了第四自然,一种新形式、融合了生态概念和博物馆布景概念的大尺度秀美风景,在那里,当家做主的是科学家。 泰晤士河坝公园,是自Achille Duchesne时期一百多年以来,英国第一个由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公园。它是由Groupe Signes和PateT aylor与ARUP ingeneurs共同设计完成的。极具现代感的规划包含对宽阔的港口的复兴和重建,与此同时还要求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创造一个内容丰富,风景宜人的公共空间和美好的未来发展框架。下沉式线性植物园两边是种满植物的景墙。其尽头是一个天棚结构建筑物,在这里可以一览泰晤士河坝风景。公园内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风格景观区域:大片草坪和拥有微气候更私密的,带有景墙的植物园。此项目得到了诸多奖项。

吉尔克莱芒 出身于农学和园艺学的吉尔·克莱芒堪称是一位造诣很深的植物学家。他一反法国传统园林将植物仅仅看做是绿色实体或自然材料的建筑式设计理念,而是将自然作为园林的主体来看待,研究新型园林的形态。他认为:人们过去建造的那些花园实际上和建筑一样,是对人类征服自然的一种炫耀。 他的设计理念在旅途中逐渐积累,也逐渐成熟稳定,并且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来阐述他的学术观点,并不断扩展他的思维空间。每当他旅行回来,都带回要用综合和交流的方法产生的强烈思想感情。 是安德烈·雪铁龙汽车制造厂搬迁之后,在面积为45 hm2的工业弃地上兴建的城市新区中的公园,总面积约14hm2,与加维尔沿河路(quai de Javel)相接。在规划布局上,雪铁龙公园与巴黎原有的荣军院广场、战神广场和巴黎植物园的中心花园一样,都是处在与塞纳河相垂直的轴线上。雪铁龙公园面积有限,又呈现与众不同的"X"型,却因奇特的构图和丰富的园景而令人瞩目。

孙燕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设计要素

超高层建筑的避难层(间)设计要素分析 孙燕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3) Analysis of Design Factors of Refuge Floor(Room) in Super High Rise Building Sun Yan (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Beijing,100013) 图A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剖面位置图图B超高层建筑电梯竖向5分区图 摘要: 随着世界各地超高层建筑的增多,产生火灾的危险也越来越多,我国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频率也逐渐呈上升趋势,也暴露了避难层(间)设置当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做好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设计工作非常重要,为了有效提升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设计效果,对超高层避难层(间)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world o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hazards are more and more, the fire frequency of China's high-rise buildings are gradually rising, also expos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refuge floor (room),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o the design work of high-rise building evacuation floor (roo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evacuation floor (room), design the main elements of high-rise refuge floor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设计要素 Key words:Super high-rise building,refuge floor(room),Design elements 引言 世界各国对建筑的避难设置都非常重视,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规范,国外的主要有美国的NFPA101《生命安全规范》、《国标建筑规范》,英国的BS9999《建筑设计、管理及使用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德国的《德国/巴伐利亚建筑规范》,加拿大的《国家建筑规范》,新加坡的《新加坡防火规范》,新西兰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我国主要是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香港的《提供火警逃生途径守则》。国外主要是规定了避难区的防火措施,针对所有的建筑,我国的主要是针对高层建筑避难层进行规定。下面主要来分析一下我国的避难层的设计要素。 一、我国建筑设置避难层的必要性 当前,网络媒体发达,人们不用看电视和报纸就能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信息,打开手机QQ、微信新闻就能看到某某地什么建筑又发生火灾的信息,人们了解的信息越多,越是关注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尤其是对火灾的后果感到恐怖,觉得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作为建筑设计行业,如何在设计时把好关,做好设计相当重要。尤其是高层建筑功能复杂,发生火灾后火灾蔓延迅速,容易造成人员大量伤亡,建筑越高,逃生越不容易,火灾扑救和救人也越困难,在建筑内部设置安全的避难空间等待救援是非常重要的。从国内外的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案例上都可以看出,人员在火灾时躲避在烟火威胁较少的房间、阳台、屋顶等比较安全,因此应该为高层建筑设置火灾时人员可以躲避烟火威胁的避难场所。 二、避难层的设计要求 1. 规范对避难层的规定 按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 2.避难区(间)的设置位置: 避难空间的形式主要是封闭式的房间和开敞的屋面救援空间。 防火规范规定,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其理由是发生火灾时集聚在50m左右的避难人员,可由消防云梯车(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城市的消防车配有50m高云梯)将人员疏散下来。另外,为使避难层、设备管道层、结构转换加强层合用以及安全疏散时间控制在较短时间内(2min-3min),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差也不宜大于50m。 高层建筑物避难层(间)的作用一方面是人群的疏散,另外一方面还需考虑方便灭火和求援。因此,高层建筑物避难层、避难间的正下方要保证有一定的空地,以便于消防车停靠

(完整word版)建筑设计管理流程

1.目的 为规范项目建筑设计管理阶段的操作程序,加强对项目设计前期阶段的监控,达到确保质量、进度,控制成本的目的。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建筑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3.术语和定义 规划设计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4.职责 4.1.集团战略发展部 4.1.1.提供项目一级开发计划; 4.2.集团项目拓展部 4.2.1.提供《土地挂牌文件》 4.2.2.提供《项目可研报告》 4.3.集团市场营销部; 4.3.1.提供《产品定位报告》、样板区、单体建筑(会所、售楼处、配套公建、住宅设 计建议书); 4.3.2.参加规划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的研讨和设计成果评审并提出评审建议。 4.4.集团产品研发部 4.4.1.提供产品系列标准化《设计指导书》,对设计方案形成支持; 4.4.2.参加规划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的研讨和设计成果评审并提出评审建议。 4.5.集团规划设计部 4.5.1.负责规划、方案、初步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编制与评审; 4.5.2.负责方案设计单位的选择,签定设计委托合同; 4.5.3.组织规划、方案、初步设计各阶段阶段性设计评审,审核设计成果; 4.5.4.负责规划、方案、初步设计各阶段设计管理工作; 4.5.5.协助项目公司完成各阶段建设图纸的报批工作; 4.5.6.控制施工图设计节点大样,确保设计效果和质量的体现; 4.5.7.审核施工过程中二次封样的材料样板。

4.6.集团工程部 4.6.1.提供《项目整体开发计划》; 4.6.2.参与方案、初步设计的设计成果评审并提出建议; 4.6.3.参与《施工图设计指导书》的评审,参与施工图技术交底和施工图图纸会审。 4.7.集团合约管理部 4.7.1.提供阶段性成本造价估算指标; 4.7.2.参与方案、初步、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果的评审并提出评审建议; 4.7.3.审核并控制各阶段设计方案的成本造价。 4.8.物业公司 4.8.1.参与规划、方案设计阶段成果的评审,并提出评审建议; 4.8.2.提供《物业管理配置建议书》。 4.9.项目公司 4.9.1.提供各设计阶段的基础资料(规划条件、地质勘察报告等); 4.9.2.参与各设计阶段成果的评审并提出评审建议; 4.9.3.负责设计各阶段图纸报批; 4.9.4.参与施工图图纸会审,并对结构专业和机电专业图纸进行审核; 4.9. 5.负责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工作。 4.10.项目设计管理部 4.10.1.负责收集建筑施工图设计所需相关资料(地质勘查报告、限额设计要求、水电设 计要求等); 4.10.2.负责编写《施工图设计指导书》; 4.10.3.负责施工图设计单位的选择并签定设计委托合同; 4.10.4.负责施工图阶段设计管理工作; 4.10. 5.负责组织施工图内部评审工作; 4.10.6.配合项目公司进行各阶段图纸报批工作; 4.10.7.配合项目公司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工作; 4.10.8.提供市场营销部所需销售平面图。 4.11.分管副总裁 4.11.1.负责金额在300万及以上的设计采购合同的审批; 4.11.2.负责审批规划设计、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成果。 5.工作程序 5.1.设计公司选择 5.2.根据《设计承包商选择管理流程》进行选择。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

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 发表时间:2018-01-29T16:01:43.71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作者:王东光 [导读] 做好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518054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城市里高层建筑的数量迅速增加,超高层建筑也不断涌现。由于高层建筑功能复杂,火灾危险性大,特别是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灾害情况,大楼内人员逃生所需时间较长,一般救援云梯高度不足、直升机救援限制条件较多,扑救难度较大,抢救高层建筑受困者,存在很多先天不利因素。因此,做好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超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高楼大厦虽然体现了繁荣、活力与发展,但也有诸多弊端。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楼层高、人员集中、功能复杂、疏散线路较长,加之高层建筑自身管线多,管道形成的烟囱效应大,火势蔓延快,给疏散人员造成较大困难。就此,笔者就高度在l00m以上超高层建筑避难层的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以供参考。 一、避难层概述 1.1避难区域设计的意义 一般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的考虑,需专门设置供人们疏散避难的区域,主要有避难层和避难间。现代化的城市中,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不但高度高、功能复杂、人员密集,现代化程度高,通信设施、空调系统、机电设备和可燃装修材料众多,竖向管井也很多,一旦发生火灾,容易产生风效应、烟囱效应,火势蔓延迅速,扑救困难,最主要的问题是疏散距离远、疏散时间长。有资料统计,正常情况下要将一幢30层高、每层可容纳240人的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全部疏散至室外大约需要78分钟。在火灾时人们惊恐万分,消防队员此时要分秒必争地登高救火,往往会在楼梯间、走道内出现消防人员和疏散人流相互碰撞、拥挤不堪的现象,既影响疏散和灭火,又容易造成意外伤亡事故。火灾时要将高层建筑中的人员全部疏散到室外非常困难,也不现实。因此,在高层建筑中每层或间隔一定层数设置避难区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人们可以经过较短的疏散距离,进入避难区域,等待救援并得到安全保护。可以这样定义避难区域,即指在火灾发生时,为那些由于疏散路线远,或疏散通道被烟火封堵,或因伤残、体弱无法及时疏散到室外的人员而设置的能够躲避烟、火侵袭,暂时保证安全的场所。 1.2避难区域设计技术要求及设置条件 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同时高规对避难层设置的层数、间隔,疏散楼梯要求,面积,出入口及消防设备设置均提出具体要求。虽然全国各地不时有某地区住宅设置避难层的报道,但国家标准规范中对住宅均未提及避难层设置要求,且只对超100m 的公共建筑提出应设置避难层,住宅建筑没有提及避难层的设置要求,因此在讨论避难层设置时主要还是针对公共建筑。另外修订中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除了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的高度及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差比比现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用楼层差设置避难层的要求略高外,其它均同现有规范。此外,不管是现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还是修订中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只对避难层的设置提出明确的各专业要求,而对避难间没有一个明确提法,因此避难间的技术要求在工程的设计中因设计人员对规范的不同理解而有不同解读。 二、利用人员逃生心理进行避难疏散楼梯设计 在超高层建筑人员疏散中,发生火灾时人们疏散逃生会选择群体逃生,尤其是认识的人会聚在一起逃生,疏散人员一般会选择熟悉路线、出口与楼梯逃生,这样一种行为在进入避难层时若设计为可选择继续向下层楼梯疏散或进入避难区避难这种形式,根据人员逃生的心理一般会选择继续向下层楼梯疏散,即使疏散过程中出现拥堵,由于从众心理影响也很少有人会进入避难区避难。由于这种设计,避难区出入口并不明确,进入避难区后出口不好寻找,这时就会出现往回走的现象,导致通往下层楼梯的通道更加拥堵大大增加疏散时间和人员伤亡概率。但利用人的社会性,设计合理的疏散诱导,也能降低疏散所需时间,提高疏散效率。超高层人员疏散中合理布置避难层,引导人员疏散,保证疏散畅通,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如设计强制进入避难区的路径,通过避难区后转入下层楼梯,使人员不至于错过避难区避难,由于楼梯间空间有限在疏散时往往会出现拥堵,强制人员进入避难区能大大减小楼梯间的拥堵,使大量人员进入避难区这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增加疏散过程的安全性。 三、避难层消防及防烟楼梯设计 3.1 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所在楼层分隔、错位或上下层断开 避难层入口,如没有引导标志,发生火灾时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为此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所在楼层分隔、错位或上下层断开,强制疏散人群途经避难层。防烟楼梯在避难层断开,比较适合较低层高的避难层;兼设备层的避难层,一般层高较高,会使上下层楼梯入口方向相反;另外,上下断开或错位都会影响到竖向管井、风道甚至电梯的布置,因此分隔的做法较常用。在上下没有断开或错位,只做分隔处理时,若通往同一通道通往避难区,则须设两个方向(进入和逃出)的防火门。否则可能造成单一的流线(只能进入避难区不能出来的情况),达不到疏散与避难的要求。 3.2消防电梯应在避难层停靠,并设消防电梯出口 消防电梯是火灾时专供消防队员携带灭火器材进入高层建筑灭火、抢救伤员、老弱病残人员使用的电梯,可以避免消防队员与逃生人员在楼梯上形成逆流或因爬楼梯消耗体力影响救援灭火工作。消防电梯配备双路电源具有紧急控制功能等,普通电梯火灾时易受高温影响变形燃烧、停电停运,因此不应在避难层停靠。 3.3避难层消防设施 首先,避难层应设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自动喷淋系统等;封闭式避难层还应设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避难层内连通避难区和设备机房的公共走道,避难间所在楼层的公共走道、各使用房间应设机械排烟设施;其次,避难层应设消防专线电话、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按钮等。应急照明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Oh,照度不应低于1.0lx,应急广播系统应接至疏散楼梯间,入口处应

法国巴黎12大著名建筑及名胜

法国巴黎12大著名建筑及名胜(组图) 1.凯旋门 建成于1836年。它只有一个拱洞,上为桶形穹窿,高50米,宽45米,凯旋门的每一面上都有巨幅浮雕。

2.艾菲尔铁塔铁塔 矗立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它是为迎接在巴黎召开的世界博览会而于1889年建成的。它以铁塔的设计者、杰出的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的名字命名。艾菲尔铁塔高320.7米,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重达9000吨,共用了1.8万余个金属部件,以100余万个铆钉铆成一体,全*四条粗大的用水泥浇灌的塔墩支撑。全塔分为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115米,第三层高276米。每层都设有带高栏的平台,供游人眺望那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美景。埃菲尔铁塔脚下是战神校场(Champs-de-Mars)的绿荫区。过去这里是练兵场,现在是公园。古时候以及大革命时代,这里是举办许多节庆活动的地方.而且是巴黎的象征。

3.夜过艾菲尔铁塔 4.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一度曾是王宫,1792年起成为国立博物馆。卢浮宫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卢浮宫最初是用作防御目的的城堡,后来经过扩建、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目前,卢浮宫整个建筑群和广场及草坪总共占地45公顷,展厅面积大约为138000平方米,卢浮宫收藏了人类艺术古代部分的精华,有著“人类文明发展的总索引”之誉。而就卢浮宫本身来说,她就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整个的卢浮宫是一个有著美丽花园的新古典式宫殿,主体建筑带有长廊,廊柱间有精美的雕刻作为装饰,显得古朴端庄,精致典雅。

5.卢浮宫金字塔 卢浮宫入口处,是美籍华人建筑家贝聿铭先生设计的棱角分明的三角形,造型好似罗马的金字塔,顶部尖尖而底部阔大,用多块透明玻璃拚凑而成,目的是采光。这个反常规的设计,装点着卢浮宫博物馆的入口。 6.很少有人欣赏的金字塔的底部

避难走道设计

浅谈避难走道的防火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0511903770.html, 】【 2009-01-06 09:44 】 1.引言 随着大体量多层民用建筑的逐步增加和建筑功能的不断复杂化,对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的设计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型商场等按安全出口及疏散距离的要求设计有时需要设置较多疏散楼梯,甚至无法同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大疏散距离和疏散楼梯首层直通室外的要求。工业建筑中一些连续工艺长、对洁净度有要求、工艺复杂的车间,也很难满足室内任何一点到达直通室外安全出口的距离要求。因此,大家希望有一个通道作为安全区域,通过这个安全区域后再直通室外,而到达该安全区域就视为到达了安全出口。 人们在地下空间设计中,由于地下空间开发的局限性,很早就注意到了避难空间的设计。《Underground Space Design》中指出,对于一些大面积或大深度的地下空间,安全疏散不一定指通过疏散直接到达地面,也可以是到达安全的地方[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在安全出口定义的条文说明中也指出室内安全区域包括符合规范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等[2]。另外,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2008年4月22日)将避难走道定义为走道两侧为实体防火墙,并设置有防烟等设施,仅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3]。 本文通过对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比较,详细论述了避难走道的设计要求。同时还列举几种避难走道的形式并对其防排烟设计作了分析、论述了送风量的计算方式,并明确了避难走道的安全性评价要求。 2.避难走道与疏散走道的区别

2.1定义不同。 疏散走道是用于人员疏散通行至安全出口或相邻防火分区的走道。疏散走道是需要计入疏散距离计算的,到达疏散走道并不是到达安全出口。避难走道是设有防烟等设施,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出口的疏散走道。避难走道是作为室内安全区域,到达避难走道即认为已到达安全出口。 2.2防排烟设计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应设置防烟设施。对于疏散走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规定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应设排烟设施。 2.3围护结构要求不同。 疏散走道的隔墙要求较避难走道要求低。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要求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避难走道作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隔墙应为防火墙,即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另外,避难走道设置时,为避免层与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每层下侧应设隔热层。 2.4入口设置要求不同。 避难走道的入口处应设置前室,且其前室要求有甲级防火门[4]。疏散走道的入口没有特别的要求。 2.5内部装修要求不同。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顶棚装饰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2018年法国建筑专业知名院校

2018年法国建筑专业知名院校 /ueditor/201805/24/78abe7a6d7d1c7e24df5366227b9e0 75.jpg" title="image.png" alt="image.png"/> 波尔多建筑设计和景观学校 建筑设计教学分为2个阶段(3年和2年),包括一年对工程技术的实践认识,学习结束后可以获得国家建筑师文凭。招生高中起点的学生。景观设计教学,通过考试,招收大学2年级以上的学生,再继续四年的学习,最后获得国家景观设计师文凭。 特色专业:建筑,景观设计 申请条件:大学在读/毕业,需要有美术基础,并且提供作品 预科入学时间:春/秋 学校申请费:200欧元 语言学费:4000欧元/年,700课时 特色:景观学,声学,设计学 布列塔尼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遗产,城市规划 克莱蒙费朗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建筑学和哲学,舞台装置学 格勒诺布尔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土地建筑学,建筑和城市环境,城市规划

朗格多克-鲁西荣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城市空间和可持续发展,建筑与结构 里尔和北方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历史和现代遗产,景观和城市规划设计 里昂建筑设计学校 里昂建筑设计学院特别将院址设在一所法国著名工程师学院-国立国家市政工程学院校园内,从中即不难看出学院把工程和建设文化作为优先定位取向的意愿。学院所在的沃昂夫兰(VAULX-EN-VELIN)市面临各种最新的城市建设问题,赋予学院解决与城市周围区域设计方案相关问题的使命。二拥有著名建筑与城市遗产的里昂市则又令学院关注历史,传授与城市结构重组、整修和复原相关的原则与技术。 里昂建筑设计学院与两所著名工程师学院(ENTPE学院与INSA学院)接邻并保持特殊合作关系,专门设立了一个完整双文凭课程体制,使学生只要多修将近一年课程,即可获得建筑设计师与工程师两项文凭。 特色:城市和历史,形态分析,数码技术,建筑工程师培养 马赛-鲁米尼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城市规划和地中海景观,生物气候和抗震建筑 南锡建筑设计学校 特色:设计学,玻璃,木材,数码图像,模型设计 南特建筑设计学校

建设设计中避难层(间)的相关要求

建设设计中避难层(间)的相关要求 1、设置避难层的意义 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一旦遇到火灾,要将建筑内的人员完全疏散到室外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加拿大有关研究部门提出以下数据,使用一座宽1.10m的楼梯,将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室外,所用时间见表9。 除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的塔式高层住宅和单元式高层住宅以外的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疏散楼梯都不会少于两座,即便是采用剪刀楼梯的塔式高层建筑,其疏散楼梯也是两个。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疏散时间可以减少1/2。即使这样,当层数在三十层以上时,要将人员在尽短的时间里疏散到室外,仍然是不容易的事情。 因此,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是非常必要的。 国内高层建筑设置避难层或避难间的情况 2、避难层(间)的设置要求 避难层的设置,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不宜超过15层。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不宜超过十五层的原因是,发生火灾时集聚在第十五层左右的避难层人员,不能再经楼梯疏散,可由云梯车将人员疏散下来。目前国内有一部分城市配有50m的高的云梯车,可满足十五层高度的需要。 还考虑到各种机电设备及管道等的布置需要,并能方便于建成后的使用管理,两个避难层之间的楼层,大致定在十五层左右。 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但人员均必须经避难层方能上下。 进入避难层的入口,如没有必要的引导标志,发生了火灾,处于极度紧张的人员不容易找到避难层。为此提出防烟楼梯间宜在避难层错动位置或上下层断开通过避难层。但均应通过避难层,使需要进入的人能尽早进入避难层。 避难层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员避难的要求,并宜按5.00人/m2计算。 避难层的人员面积指标,是设计人员比较关心的事情。集聚在避难层的人员密度是要大一些,但又不致于过分地拥挤。考虑到我国人员的体型情况,就席地而坐来讲,平均每平方米容纳5个人还是可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