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 明度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1.74 MB
- 文档页数:40
·PS色彩构成与应用-色彩里的明度对比·PS色彩构成与应用-色彩里的明度对比5.1 色彩的明度对比为什么有的画面朦胧轻柔,恍如隔世;有的画面清晰明朗,印象深刻?这与明度对比有关,如图5.4所示。
图5.4上图是高短调,轻柔朦胧;下图为高长调,明亮清晰。
色彩明度概念包括同一种色之间的明度差和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两个概念,明度对比是指色彩间深浅层次的对比。
为了便于理解明度对比的概念,下面将无彩色由黑色到自色等差分为九个阶段,依次为N1, N2, N3~N9,形成明度列,这即为明度标尺N1~N3为低明度,N4~N6为中明度,N7~N9为高明度,如图5.5所示。
图5.5分别以低明度色彩(低明度色彩在画面面积上占绝对优势,即面积在60%左右)为主构成低明度基调,以中明度色彩为主构成中明度基调,以高明度色彩为主构成高明度基调的效果。
如图5.6所示。
图5.6从左至右分别是由高明度基调、中明度基调和低明度基调构成的。
作者:谭炜一般而言,高明度基调给人的感觉是轻快、柔软、明朗、娇媚、纯洁,运用不当会使人感觉冷淡和病态;中明度基调给人以朴素、庄重、稳静、刻苦、平凡的感觉,运用不当造成呆板、贫穷、无聊的感觉。
低明度基调给人感觉沉重、浑厚、刚毅、神秘。
运用不当构成黑暗、阴险、哀伤等色调。
明度对比的强弱决定于色彩明度差别跨度的大小。
配色的明度差在3个阶段以内的组合为明度的弱对比,叫短调;明度差在5个阶段以外的组合为明度的强对比,又叫长调;居中的称为中调如图5.7所示。
图5.7明度对比的长调画面清洗、肯定、醒目;短调则朦胧、晦涩、遥远。
运用低、中、高基调和短调、中调、长调六个因素可以组合成许许多多明度对比的调子,如图5.8所示。
我们不能孤立地记忆定义,而要结合色彩效果去体会、对比、分析。
右侧的短调构成的画面效果含蓄,右上方的高短调利用不同的色相丰富活跃画面,右下方的低短调感觉黯淡但赋有一种神秘感;中调的画面感觉丰富、稳定;长调的构图则醒目,视觉冲击力强。
色彩三要素中,人眼感受最强烈的是明度对比,然后是色相变化,其次是饱和度变化。
我们画过水粉画的同学会知道,当你选中了一个颜色,比如红色;这时你不断加入白色,那么你的颜色就会越来越粉,最后成为带有一点点粉色的白色。
其实这么做就是在提高红色的明度。
而加入黑色呢?则是不断在降低色彩的明度。
尽管自然界中的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只有两大类:彩色系与无彩色系。
彩色系是指包括在可见光中的所有色彩,它以红橙黄绿青蓝紫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与黑色或白色不同量的混合所产生的颜色均属于彩色系。
无彩色系是指黑色、白色以及由黑白两色相混合而得到的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
在无彩色系中,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明度最低的是黑色。
处在中间明度的是各种不同的深浅的灰色。
在彩色系中,我们可以使用任意一种色彩,不同程度的与白色混合就会提高它的明度,而不同程度的与黑色混合就会提降低它的明度。
为了更细致地研究色彩明对的对比关系,我们可以把黑白灰系列组成11个色阶,靠近白的三阶称为高调色;靠近黑的三阶称为低调色;中间的三阶称为中调色。
换句话说,就是把色调分为高、中、低三类。
高调具有柔软、轻快、纯洁、淡雅之感中调具有柔和、含蓄、稳重、明确之感低调具有朴素、浑厚、沉重、压抑之感总之,单靠明度对比,就可以表现线条、纹理、形体、光影、结构,可以产生非常丰富美妙的效果。
古今中外,有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仅仅靠着黑白灰的对比,都完成了很多流芳百世的作品。
而当加入了有彩度的颜色时,颜色对比效果就更加丰富:色相对比、色度对比、冷暖对比,等等。
就像在人声的清唱中混入了器乐,明度对比由此隐藏在了更深、更丰富的颜色对比效果中,变得更加难以辨别。
综上就是对色彩设计构成明度对比的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专注教育、忠于教育,更多相关咨询,欢迎大家点击查阅后现代画室。
浅析色彩构成中的明度对比
色彩构成中的明度对比是一种利用色彩亮度的强度配比、次序排列等原理,来搭配出明亮、具有冲击感的色彩构图的形式。
它主要通过在色彩的分布上来实现,在亮度比例之间形成一种新的明暗形态,进而形成色彩构图的明暗关系,从而获得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明度的对比,是指在色彩的分布上,存在相对普遍的明度区域,并且这些明度区域之间互相对比,在不同的明度抑扬和明暗配比上,彼此互动转换;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深暗色彩区域将浅色彩部分环抱着,形成明暗的“圆桌宴”。
使用这种明度对比,可以使色彩的构图更加凝练、富有韵律,视觉上的效果也更加理想。
可以将明度强烈的色彩与关键部位和重点表达体现出来,从而强调其在色彩构图中的位置;也可以来分割画面,让色彩亮暗分明;缔造出一种持续的张力,以及简洁有力的色彩变化。
总结而言,使用视觉明度对比,可以让视觉上的信息变得更加精致,而且更容易被观看者识别,显得更加鲜明艳丽;从而为观赏者所接受与理解。
色彩明暗的艺术,也拓展了色彩的使用可能性,在色彩构图中,让色彩更具立体活力,丰富多彩。
色彩构成基础知识之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明暗关系。
在色彩构成中,明度对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度对比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物体和元素,增强视觉效果,使图像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明度对比。
例如,在一片绿树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树叶的明亮和树干的暗淡,这种明度对比使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在夜晚的城市中,高楼大厦的灯光和周围的黑暗形成了明度对比,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华丽的感觉。
明度对比也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绘画和摄影中,我们可以使用明亮的色彩与暗淡的色彩相结合,营造出截然不同的氛围和情感。
明度对比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画作或照片中想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在设计中,明度对比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利用明度对比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突出重要的信息和功能。
明度对比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出清晰易懂的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的物体和元素,增强视觉效果,还可以在艺术和设计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主题。
明度对比是我们构建视觉世界的重要工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来创造出更加精彩和有吸引力的作品。
明度对比是色彩的明暗程度的对比,也称色彩的黑白度对比。
明度对比是色彩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色彩的层次与空间关系主要依靠色彩的明度对比来表现。
只有色相的对比而无明度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难以辨认;只有纯度的对比而无明度的对比,图案的轮廓形状更难辨认。
据日本大智浩的估计,色彩明度对比的力量要比纯度大三倍就是单纯的明亮关系一:色彩搭配知识1、原色:红、黄、蓝复色: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间色:黄+橙=橙黄橙+绿=棕2、彩色系(1)色相:指色彩的冷、暖属相(2)纯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3)明度:指色彩的明亮度3、服装、服饰的颜色分类:(1)暖色:红、橙、黄、粉红(2)冷色:青、蓝、紫、绿、灰(2)中间色:黑、白、咖啡4、颜色搭配原则:(1)冷色+冷色(2)暖色+暖色(3)冷色+中间色(4)暖色+中间色(5)中间色+中间色(6)纯色+纯色(7)净色(纯色)+杂色(8)纯色+图案5、颜色的搭配禁忌:(1)冷色+暖色(2)亮色+亮色(3)暗色+暗色(4)杂色+杂色(5)图案+图案二、颜色代表的意思:颜色还代表着不同的意思,看看你的服装与你的气质是否搭配的"表里如一"呢?(1)红:活跃、热情、勇敢、爱情、健康、野蛮(2)二、颜色代表的意思:(3)颜色还代表着不同的意思,看看你的服装与你的气质是否搭配的"表里如一"呢?(4)(1)红:活跃、热情、勇敢、爱情、健康、野蛮(5)(2)橙:富饶、充实、未来、友爱、豪爽、积极(6)(3)黄:智慧、光荣、忠诚、希望、喜悦、光明(7)(4)绿:公平、自然、和平、幸福、理智、幼稚(8)(5)蓝:自信、永恒、真理、真实、沉默、冷静(9)(6)紫:权威、尊敬、高贵、优雅、信仰、孤独(10)(7)黑:神秘、寂寞、黑暗、压力、严肃、气势(11)(8)白:神圣、纯洁、无私、朴素、平安、诚实(12)三:服饰色彩的搭配方法(13)1、服饰全局搭配(14)(1)上深下浅:端庄、大方、恬静、严肃(15)(2)上浅下深:明快、活泼、开朗、自信(16)(3)突出上衣时:裤装颜色要比上衣稍深(17)(4)突出裤装时:上衣颜色要比裤装稍深(18)(5)绿色颜色难搭配,在服装搭配中可与咖啡色搭配在一起(19)(6)上衣有横向花纹时,裤装不能穿竖条纹的或格子(20)(7)上衣有竖纹花型,裤装应避开横条纹或格子的(21)(8)上衣有杂色,裤装应穿纯色(22)(9)裤装是杂色时,上衣应避开杂色(23)(10)上衣花型较大或复杂时,应穿纯色裤装(24)(11)中间色的纯色与纯色搭配时,应辅以小饰物进行搭配(25)2、色系搭配:(26)暖色系+冷色系:红vs蓝、黄vs紫,此配法,是相对配色;(27)浅色系+深色系:浅蓝vs深蓝、粉红vs铁灰,此配法,是深浅配色;(28)暖色系+暖色系:黄vs红、黄vs绿,此配法,是同系配色;(29)冷色系+冷色系:灰vs黑、紫vs黑,此配法,是同系配色;(30)明亮系+暗色系:白vs黑,此配法,是明暗配色深浅配色与明暗配色,营造出的视觉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