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872.55 KB
- 文档页数:16
2011北京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1.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手套B.下班杯C.塑料盆D.钢尺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5.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风扇B.电动机C.电视机D.电饭锅7.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无生命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如图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12.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 乙。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
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等于4S甲。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
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
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
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
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
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
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
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学生对
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
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
现象。
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
注重探
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素养。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二、数据统计与分析53%21%5%21%总体难度分布10203040热学光学电学力学15103639知识板块分布热学光学电学力学0.10.20.30.40.50.60.70.80.9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每题难度系数分布题总分值11分,难题<红色)主要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
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p2wcjMd70S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想,为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p2wcjMd70S2、平均分期望:71±2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较多,在单选题察,突出了选择题的辨题特别注重学生对有效信息提取和,对学生在各种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现象。
熟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数据的良好素养。
p2wcjMd70S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1 / 21。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
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
1. 两个物体分别处于静止和匀速运动状态,请问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
2.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请说明原因。
3. 定义以下物理概念并给出相应的单位: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力
d) 功
e) 能量
4. 什么是力的合成?请简要阐述合成力的规律。
5. 当一个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
请列举至少三种可能的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解释。
6.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7. 在平面镜中,我们观察到物体的像。
请说明以下问题:
a) 物体离镜面越远,像的特点有何变化?
b) 物体离镜面越近,像的特点有何变化?
8. 湖南长沙到北京的直线距离约为900千米。
从长沙到北京的车速为90千米/小时,从北京返回长沙的车速为120千米/小时。
请计算整个往返行程所需的总时间。
9. 假设太阳光能以每秒300,000千米的速度传播到地球。
请计算太阳光从太阳到地球的大约传播时间。
10. 请简要解释以下术语:
a) 光稳定性
b) 物质的物理性质
c) 变频调速技术
以上为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需更多相关信息,请咨询相关教育机构或教师。
B C D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 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D A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图2 图1法 拉 第 A 焦 耳 B 安 培 C 欧 姆 D 图3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图4 A B C D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B CD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考 生 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 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 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D A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图2 图1法 拉 第 A 焦 耳B 安 培C 欧 姆D 图3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 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图4 A B CD 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1 •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物理试卷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每小题2分)、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A 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轴承中装有滚珠B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C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D图3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0cm B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D .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0.5g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闭合时,灯L 正常发 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 变亮B .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 变暗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 变暗 D .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 变亮 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 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手套B.玻璃杯C.塑料盆D.钢尺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DA B C景物在镜中成像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图2图1法拉第A焦耳B安培C欧姆D图3A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B C D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图4 A B C D 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 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评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考点是电流的单位——安培,配以四位物理学家的照片,比较有历史感。
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考点是光的折射现象。
而“镜中成像”给出的是汽车后视镜(凸面镜),需要知道这是反射现象。
联想到汽车进入家庭,比较时髦。
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考点是导体和绝缘体。
物品来自生活,结合实际,但侧重点不在物体而在材料。
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考点是摩擦。
其中A 、C 和D 选项都是随处可见的实际“物体”,且都侧重一个“纹”字。
很容易区分分类。
B 选项中的轴承可能没见过真的,但是很传统,所以很简单。
图1法 拉 第 A焦 耳 B安 培 C欧 姆 DBCD图3A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DABC景物在镜中成像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图2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图4ABCD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考点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
其中A 、C 和D 选项中形成物都是固态物,很容易跟B 选项中的形成物——露水区分开。
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考点是焦耳定律应用或是能量转化(细目表中没有电流的热效应)。
需要思考认定的问题是,哪个电器把电变成了热(电能转化为内能)?尽管电风扇、电动机和电视机在工作中也会发热,但发热都不是目的,换句话说,选项A 、B 和C 中的电器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电器。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考点是杠杆。
给出的都是十分熟悉的工具(仪器),在区分省力或费力上没有障碍。
2010北京中考物理2010年北京中考物理题共分为两篇,每篇字数要求为3000字。
以下是第一篇的内容:一、选择题部分:1.下面关于测量物体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B. 质量是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C. 质量是物体自身所固有的属性D. 质量是物体所受力的大小2.将0℃作为摄氏温标的基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1摄氏度等于1开尔文B. 1摄氏度等于1华氏度C. 1摄氏度等于273.15开尔文D. 1摄氏度等于32华氏度3.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2小时后,若以60km/h 的速度继续行驶,则车辆行驶的总时间是()A. 2小时B. 4小时C. 3小时D. 5小时4.物体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特点是()A. 有一个力使物体运动B. 所有的力合成的结果为零C. 所有的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D. 所有的力大小相等5.一个物体在绳子上受到一个向下的重力F1,同时又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F2,则该物体的净受力为()A. F1B. F2C. F1+F2D. F1-F26.加速度是()A. 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时间B. 位移的改变量除以时间C. 力的改变量除以质量D. 路程的改变量除以时间7.开关16个灯泡的电路中,如果某个灯泡烧坏,会导致()A. 其他所有灯泡都不亮B. 其他所有灯泡都亮C. 其他亮着的灯泡数量减少D. 其他亮着的灯泡数量增加8.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A. 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大小B. 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大小C. 物体的质量大小D. 物体的体积大小9.下面哪个现象不能用红外线照相机进行检测?()A. 温度B. 镜子C. 可燃性气体D. 电磁辐射10.物体发生位移,表示它具有()A. 动力B. 功率C. 势能D. 动能二、解答题部分:1.一根木棍在1kg的力下保持平衡,如果改用2kg的力,需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2.在一个电路中,电阻值为R1的电阻串联在电阻值为R2的电阻上,串联后总电阻为多少?3.下面是小明用漂移车行驶的一些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时间(s)| 0 | 2 | 4 | 6 | 8 | 10位移(m)| 0 | 2 | 8 | 18 | 32 | 50(1)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段路程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以上是第一篇的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继续阅读第二篇的内容,请继续往下阅读。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53%21%21%总体难度分布10203040热学光学电学力学15103639知识板块分布热学光学电学力学每题难度系数分布10.90.80.70.60.50.40.30.20.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说明:中等偏难题目(黄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题总分值11分,难题(红色)主要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
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
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学生对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现象。
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
注重探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素养。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2010年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 理 试 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某某________________某某号___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某某和某某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DABC景物在镜中成像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图2图1法 拉 第 A焦 耳 B安 培 C欧 姆 DBCD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图4ABCD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图3A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图5ABCD筷 子 钳 子天 平 镊 子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2010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 •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3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钢勺好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欧D 姆手在墙上形成手影A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图3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图&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9. 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 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mC .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 0.5g10. 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 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 变亮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 变暗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 L 变暗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 L 变亮11. 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分)1.(2分)(2010•北京)在下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A.B.C.D.考点:电流PH321难易度:容易分析:A、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并未用其名字命名物理计量单位;B、焦耳是功和热量的单位C、安培是电流的单位D欧姆是电阻的单位解答:C.点评:基础题,考察对于电流单位的了解.2.(2分)(2010•宿迁)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拱桥倒影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钢笔错位D.树林间的光线考点:光的反射PH282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光的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A、湖中的倒影和平面镜成像相同,属于光的反射,符合题目要求B和D都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与题意不符C、透过玻璃砖看钢笔,结果钢笔“折”了,属于光的折射,不符合题目要求。
解答:A、点评:基础题,考查对光学基础知识的掌握.重在理解光的反射、折射以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与区别。
3.(2分)(2010•北京)下列用品,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梳子 B.玻璃眼镜片C.橡皮 D.钢板尺考点:导体和绝缘体PH313难易度:容易题.分析:根据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我们把物质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生活中常见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石墨等;绝缘体有塑料、陶瓷等。
A、B和C中列举的物质均属于绝缘体。
D、钢板尺属于导体,与题意一致解答:D.点评:本题考查对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能认识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2分)(2010•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A.饮料管的一段剪成斜口B.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C.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D.注射器针头做的很尖考点:压强PH231难易度:容易题.分析:减小压强的方法为增大受力面积和减小压力,增大压强的方法则相反。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单选题部分题号知识模块具体考点点评分值难度主观难度系数第1题电学电学各物理量的单位今年对电学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的考察采取了新的样式,与物理学史相关联,体现出了对学生物理素养的考察。
2分简单0.91第2题光学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光现象的辨析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1第3题电学常见导体和绝缘体此题属于基本物理常识考察。
2分简单0.91第4题力学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属于常规题目,体现了对基本物理规律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2第5题热学液化现象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0第6题电学电能的转化方式此题考察能量的转化方式,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1第7题力学杠杆的分类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实际生2分简单0.92活中物理现象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第8题热学蒸发的影响因素属于常规题目,考察了对物理过程影响因素的辨析能力,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1第9题力学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估测此题属于基本物理常识考察。
2分简单0.91第10题电学动态电路分析此类题目属于欧姆定律的常规题目,本题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可视为整体进行分析,体现了电学中整体法的应用。
2分中等0.70第11题电学安全用电和电路设计本题考察了家庭电路的基本结构,同时将串并联的基本特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分中等0.75第12题力学(1)浮沉条件;(2)液体压力压强基本计算本题的逻辑分析过程是非常清晰的,紧密围绕两点:(1)通过浮沉状态由物体密度巧算液体密度(2)液压问题的常规解题步骤即先压强后压力。
2分难题0.452、多选题部分题号知识模块具体考点点评分值难度主观难度系数第13题热学(1)内能的影响因素及转化方式;(2)分子动理;(3)比热容应用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分简单0.87第14题力学(1)噪声的控制;(2)声音的特性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3分简单0.89第15题电学电和磁相关知识本题是易错题,侧重对控制变量思想和物理规律表述严谨性的考察。
属于对学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考察。
3分难题0.55第16题力学惯性和受力分析本题属于易错题,考察学生能否利用物理规律正确全面的分析实际情景的具体物理过程的能力。
3分难题0.573、填空题部分题号知识模块具体考点点评分值难度主观难度系数第17题光学远视眼的矫正明确体现了中考说明的命题意图2分简单0.92第18题力学参照物的识别考察了相对运动问题中的基本技能。
2分简单0.92第19题热学冲程做功中能量转化本题属于多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2分简单0.90第20题力学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本题以实际工程背景考察基本物理规律的影响因素。
2分简单0.92第21题电学焦耳定律的基本计算考察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悉程度。
2分简单0.82第22题电学(1)电路分析;(2)欧姆定律灵活应用串联电路中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和定值电阻的关系。
此题技巧性尤为突出。
2分难题0.35第23题力学(1)受力分析;(2)浮力的两种基本计算:阿基米德原理和弹簧测力计法;(3)体积变化量关系。
本题要求学生要有较熟练的多状态分析能力,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考察物体露出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关系,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分析能力是个挑战。
2分难题0.304、作图题、实验题、探究题部分题号知识模块具体考点点评分值难度主观难度系数第24题力学(1)力示意图(2)重力方向本题属于简单题,学生只需按照要求作图即可得分。
2分简单0.92第25题电学对于电阻箱的认识认识电阻箱,会根据结果正确读数是对电学基础的考察,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2第26题力学对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本题是常规考题,考察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属于简单题。
2分简单0.92第27题电学电表的读数和计算此题属于电学必考题。
要求学生正确的读出电能表的示数,并且能根据数据求出未知电阻值。
2分简单0.92第28题力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正确测量物质的密度此题属于必考题。
学生对天平、量筒的使用非常熟悉了,但是一定要仔细才能避免出错。
3分简单0.84第29题热学水的沸腾实验本题属于常规考题,涉及到了对沸腾条件的考察,同时也一石二鸟的考察了对温度计的正确选择,属于简单题。
3分简单0.91第30题光学平面镜成像对于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考察已经不是新话题,但是本题考查方式非常的灵活,以教师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整个实验过程,将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都以问题形式考察学生,学生知道其原理但是想将题目准确填写却并非易事,此题属于中等题。
3分中等0.81第31题电学电功率与电流本题属于常规的图像题,需要从2分简单0.80电阻之间的关系图像中需找规律,读出解题的已知条件,找出电阻的值以后,后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题属于简单题。
第32题光学透镜成像及其应用同样是透镜的问题考察,此题考察方式别具一格,通过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情况,从而引出对于新透镜的焦距比较,属于较为灵活的题目,此题属于中等题目,需要学生信心。
3分中等0.75第33题力学杠杆平衡条件此类题目是2010年的新题型,考察探究实验中对于因变量和自变量的正比(反比)关系的描述,解题套路固定。
2分中偏难0.65第34题力学大气压强考察了学生应用身边常见物品结合物理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及对实验结论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本题对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属于从09年开始出现的新题型。
3分中偏难0.60第35题电学(1)电路设计(2)欧姆定律(3)物理实验的严谨性、规范性本题与往届相比不再考察多种类型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而是考察某种特定环境下的单一类型物理量之间的规律。
7分难题0.355、计算题部分题号知识模块具体考点点评分值难度主观难度系数第36题热学热量公式每年必考题目,分值固定,需要学生注意解题规范。
3分简单0.88第37题电学(1)复杂实物电路简化(2)会画等效电路(3)电学比例式本题属于常规考题,与往届相比模式变化不大,但难度有所下降,仍然围绕两点考察:(1)考察学生对复杂电路的简化分析的基本技能(2)电学比例式的灵活运用。
本题关键是利用比例式求解。
6分难题0.50第38题力学(1)受力分析(2)竖直滑轮组和水平滑轮组(3)杠杆平衡(4)功和功率(5)从图像中获取与分析有本题是近几年来最能体现新课标对学生要求的命题趋势的题目,考察手段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有效信息收集,典型模型识别与分析,经典物理思想方法(整体法)应用的能力。
7分难题0.25效数据二、数据统计与分析53%21%5%21%总体难度分布简单中等中偏难难10203040热学光学电学力学15103639知识板块分布热学光学电学力学0.10.20.30.40.50.60.70.80.9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每题难度系数分布0.9以上 0.8-0.9 0.7-0.8 0.7-0.6 0.6-0.5 0.5-0.4 0.4以下 37分19分7分5分12分2分18分说明:中等偏难题目(黄色)主要分布在15、16、33、34题总分值11分,难题(红色)主要分布在第12、22、23、35、37、38题总分值26分。
其中前30%多的尖子学生能做,60%多的普通学生不能做的题目分值约18分。
三、试卷总评与建议1、总体评估:偏重于应用物理知识的考察,注重整体法的受力分析,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思想,为初高中衔接做好铺垫。
试卷平均难度属于中等偏难,试题的难易梯度明显,在保证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选拔功能和区分度。
2、平均分期望:71±23、试卷变化规律:与09年试卷对比可看出,今年对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察较多,在单选题和多选题中,削弱了复杂计算,加强了实验探究的考察,析特性和对学生灵活性及严谨性的考察。
今年计算大题特别注重学生对干扰能力的考察,应用性考察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显,对学生在各种典出了较高要求。
4、给新初三考生的建议:掌握知识不能停留于表面,应该深度理解,如:力和运动,电磁现象。
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对应方法,举一反三。
注重探格及从图像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养成实验语言严谨的良好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