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康熙皇帝为何取名玄烨?其名字有何来历
- 格式:docx
- 大小:4.77 KB
- 文档页数:2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起名叫“玄烨”?康熙名字由来导语: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
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
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
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
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
这位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这皇宫禁苑,还在紫禁城开阔的空场上为崇祯皇帝铸造过20门大炮。
顺治皇帝管他叫“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
顺治皇帝的母亲,即孝庄皇太后,尊其为义父。
他为顺治皇帝亲政游说过觊觎皇位的亲王,他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中国至今阴历阳历并用,他是第一个将阳历引进中国的人,为此几乎被处凌迟,但最终没有执行;他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世袭;康熙6岁继承皇位,也多亏他直言劝阻别的王位觊觎者。
他一生未婚,笃信天主,生于泰西,殁于中土,葬于北京。
他的美名在中西交通史上千秋永垂———这个人就是汤若望。
那么汤若望与“玄烨”之命名有什么关系呢?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
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之封号,加奉一级。
3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
可见,在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前后的三四年间,“玄”字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儿子的名字里带着“玄”字,给洋“玛法”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这个在生活常识分享。
清朝历史人物故事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
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
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
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
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
这位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这皇宫禁苑,还在紫禁城开阔的空场上为崇祯皇帝铸造过20门大炮。
顺治皇帝管他叫“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
顺治皇帝的母亲,即孝庄皇太后,尊其为义父。
他为顺治皇帝亲政游说过觊觎皇位的亲王,他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中国至今阴历阳历并用,他是第一个将阳历引进中国的人,为此几乎被处凌迟,但最终没有执行;他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世袭;康熙6岁继承皇位,也多亏他直言劝阻别的王位觊觎者。
他一生未婚,笃信天主,生于泰西,殁于中土,葬于北京。
他的美名在中西交通史上千秋永垂———这个人就是汤若望。
那么汤若望与“玄烨”之命名有什么关系呢?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
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之封号,加奉一级。
3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
可见,在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前后的三四年间,“玄”字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儿子的名字里带着“玄”字,给洋“玛法”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这个在重大场合频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老庄的“玄之又玄,重妙之门”的“玄”吗?不是。
它是汤若望传授的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内的、为顺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学说。
顺治皇帝笃信天主,生命的最后一两年改信佛教,故有五台山出家之谜。
玄烨出生前后那几年,正是西洋天文机械之学在清初朝廷里最走红的时期。
观象测天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目中简直是通神通天的职业,岂可授予外人?可是大清朝廷居然能放心地将这个行当的第一把交椅钦天监监正拱手送给一个“西洋远臣”,为此,从隋朝以来世袭千余年的一个穆斯林天文世家被解职。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皇帝为何叫玄烨?玄烨有着什么特殊含义导语: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
很多人肯定都或多或少知道,这位不世明君有哪些功绩。
可能也觉得这位皇帝的名字有那么一点好听,至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全名爱新觉罗·玄烨。
很多人肯定都或多或少知道,这位不世明君有哪些功绩。
可能也觉得这位皇帝的名字有那么一点好听,至少比他弟弟福全读起来霸气得多,那么为什么顺治帝要给自己的皇三子取名玄烨呢?玄烨这个名字又有什么含义呢?很多人听到玄烨的“玄”字,第一反应多半是玄妙。
正如老庄所说“玄之又玄,重妙之门”。
实际上大家可能都猜错了,康熙的这个玄字是和当时一种重要现象挂钩的。
那就是西学东进,许多西方的传教士来到东方传教,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到东方,大大开阔了国人眼界。
在顺治帝时期,就有这么一位传教士,来到大清,带来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这个人就是汤若望。
这个外国人在顺治帝时期所占的分量绝对不清,他被孝庄皇太后,尊为义父,顺治帝更是亲切的称他为“玛法”,在满语里“玛法”的意思即为爷爷。
另外他还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他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世袭。
这个人对顺治帝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在顺治帝人生的前一大半都是信仰天主教的,在死前两三年才开始转信佛教。
在康熙出生的前后几年,顺治帝经常使用“玄”这个字。
顺治皇帝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之封号。
所以玄烨的这个玄字不是指中国古代哲思的玄妙的玄字,而是指从西方传来的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内的、为顺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学说。
在这个期间,顺治帝是很重视“玄”这个字的,生活常识分享。
清圣祖康熙康熙(1654—1722年),清朝第二代皇帝。
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满族人,是清王朝第一代皇帝清世祖的第三个儿子。
他8岁继承皇位,称清圣祖。
因他在位时年号为康熙,故人们称为康熙皇帝。
康熙即位时,由鳌拜等4名大臣辅政。
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严重地影响着康熙的统治地位.1667年,14岁的康熙开始亲政。
为了扫清绊脚石,于1669年将鳌拜革职拘禁.从此,清朝以皇帝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得到进一步加强,统治政策也开始发生重要转变.清军入关,因兵力有限,所以广为招降纳叛,利用明朝降兵降将为其争夺天下.当农民军和南明政权被消灭之后,一些投降将领便成了拥兵割据的地方实力派。
其中最有势力的,是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史称“三藩”。
这些汉族藩王在自己的统治区内一切自擅,形同独立王国.三藩割据在财政上给清政府造成沉重负担,清廷每年拨给三藩的军饷多达2000余万两,“几耗天下财富之半”。
军事上三藩都手握重兵,连同和他们串通一气的军队在内,总数超过了八旗兵力,这无疑是对清朝的严重威胁。
所以,康熙清除望拜之后首先着手削平三藩.1673年,尚可喜因为其子之信所制,上疏请求归老辽东,而以子袭爵。
吴三桂和耿精忠也都自请撤藩,以试探清廷态度。
康熙帝认为这是个时机,便排除朝议阻挠,毅然决定撤藩.结果吴三桂首先造反,耿精忠、尚之信继起响应。
与此同时,广西孙延龄、陕西王辅臣等也都乘机叛清。
很短时间内,三藩和其他叛乱势力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形势十分严重。
面对危局,年轻的康熙帝毫不畏惧。
他拒绝了一些朝臣要求杀建议撤藩者以谢吴三桂和达赖五世“裂土罢兵"、“划长江而国"的主张,坚决武装平叛。
在康熙帝亲自调度下,大批清军云集湖广长江防线,以阻止吴三桂北犯别路清军则增援江西,以阻断吴、耿联系;其余四川、陕西等处叛乱势力,也都被分别镇压。
经过8年的战争,终于平息了这场叛乱。
康熙帝:宏图远略的东方大君康熙帝(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即清圣祖,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在位61年(1661~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康熙执政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加强皇权,平定三藩,驱逐沙俄,巩固一统,使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位时人民安居乐业,国力繁荣昌盛,同时也为其后的乾隆皇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使得清朝出现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康熙继位时只有8岁,是顺治的第三子。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
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八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康熙执政期间,撤除了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84年统一台湾,1688~1697年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150多年的边界和平。
在雅克萨战役,康熙派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成功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收复了雅克萨城和尼布楚城。
康熙在位期间,使清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当时俄国有彼得大帝,法国有路易十四,康熙与他们比有伟大过人之处,康熙时候人口最众多,经济最富裕,文化最繁荣,疆域最开阔,国力最为强盛。
康熙时候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到葱岭,南至曾母暗沙,北跨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么湖,东北到库叶岛,总的面积大约有1300万平方公里。
明末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他下命停止圈地,他六次下江南巡察黄河和水利,修黄河、淮河、永定河。
康熙的重农治河,兴修水利,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
康熙还大力修建园林,先后修建了畅春园、承德避暑山庄、热河木兰围场,他的孙子乾隆又继续兴修三山五园(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这样就把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推到了一个最高峰,清朝园林的兴修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帝王之谜雍正继位的未解之谜
导语:雍正篡位的传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去世。
从官方记载来看,康熙“宾
雍正篡位的传说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1722年)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去世。
从官方记载来看,康熙“宾天”时留有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几天后,皇四子胤禛正式登基,改次年年号为雍正。
这份遗诏的原件今天还能看到。
但是,从它宣示之日起,就有人对其真实性表示怀疑。
与此同时,有关雍正篡位的传说也在悄悄地流行。
人们最熟悉的说法是:遗诏中本来写的是“传位十四子”(十四子即胤禛的同母弟胤祯,后改名胤禵、允禵),而胤禛或许买通了亲信隆科多,让他在康熙帝弥留之际篡改了诏书。
具体的篡改内容,也有好几个版本。
一种说法是在“十”字加上一横一勾,改成“于”字,变成了“传位于四子”。
还有一种说法,笔画添得更多一些,把“十”字变成“第”。
第三个版本是说在改掉“十”字的同时还改了名字,说遗诏的原文是“传位十四子胤祯”。
“祯”是“祯”的古写,与“胤禛”的“禛”只有一笔半之差,略作改动,“胤祯”就变成了“胤禛”。
虽然篡改诏书之说甚为流行,它却是很容易被驳斥的。
首先,“于”的繁体字为“於”,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传位於四子”写成“传位于四子”的可能性(古文常有用简体字的),但像发布传位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清朝十二帝之康熙人物简介导语: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后世称呼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
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呼喀尔喀蒙古。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子,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
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
当年正月初九日(2月8日),玄烨即位于太和殿,时年仅6岁(虚岁8岁),颁诏大赦,并改明年为康熙元年。
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玄烨8岁丧父,母亲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10岁丧母,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
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清朝盛世的奠基者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清朝盛世的奠基者康熙帝(1654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也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康熙帝的真名是爱新觉罗玄烨,他在位期间有效地稳定了清朝的统治,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发展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
本文将介绍康熙帝的治国思想、政治才能、文化艺术以及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
一、治国思想和政治才能康熙帝拥有卓越的治国思想和政治才能,这使得他能够有效地统治清朝并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实行了“皇恩大赦”政策,赦免了许多犯人,并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军阀势力的措施,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此外,他注重选拔贤能之士,制定了明确的官员选拔制度,促进了朝廷的清廉和廉政。
康熙帝还注重收集民间的意见和建议,他亲自出巡各地,与老百姓交流,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他还与著名学者进行学术讨论,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治国理念。
这种开明的统治方式使得清朝得以长久地繁荣发展。
二、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康熙帝对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对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亲自参与创作。
他收集了大量的古书画作品,进行整理和保护,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康熙帝还重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他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促进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共同的传承和发展。
这对于促进国家的统一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康熙帝的统治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
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措施,恢复了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
他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扩大了国家的交往范围,并与外国使臣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活动,加强了中国与外国的联系。
此外,康熙帝还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和政策,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他注重教育,鼓励人们读书学习,并在各地建立了许多学院和教育机构,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结一下,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的治国思想和政治才能使得清朝在他的统治下取得了繁荣和发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朝康熙皇帝是谁的儿子康熙是第几位阿哥
导语:康熙是顺治的儿子,顺治就是福临,福临宠爱董鄂妃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而康熙是顺治的庶妃,佟佳氏所生,但是佟佳氏并不受宠于福临。
顺治...
康熙是顺治的儿子,顺治就是福临,福临宠爱董鄂妃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而康熙是顺治的庶妃,佟佳氏所生,但是佟佳氏并不受宠于福临。
顺治在1661年正月初二的时候患上天花,发着高烧,初六就深夜召了王熙和麻勒吉入宫,口授遗诏,其实在传位给康熙之前,他曾意属皇二子福全。
康熙前面的两个哥哥,除了大哥牛钮只活了89天,还有福全活着。
顺治的两个皇后都没有生育,所以顺治没有嫡子,按年龄来本该是福全为次子,所以顺治帝当时继承人选为福全、玄烨还有一个亲王就是岳乐(努尔哈赤的孙子)。
但是孝庄意属康熙,也就是当时也才8岁的玄烨,顺治犹豫不决的时候询问了汤若望。
汤若望当时出于长久治理的考虑最后选择了玄烨,因为皇子中只有玄烨出过了天花,不再受天花的威胁。
顺治最后选择了自己这个聪明的儿子,可能在顺治心里玄烨还是被他肯定的。
康熙自小就是收到孝庄的教育的,可见孝庄本就打算将这个孙子扶上皇位。
在书上记载康熙其实对父母的印象不深,少年时也没有得到过非常多的疼爱,但是因为祖母孝庄的关系,康熙亲情的缺憾也有所弥补。
其实顺治除了对董鄂妃生的那个儿子非常宠爱之外,对其他的儿子都是一律平等的,故康熙并不特别招顺治喜欢。
康熙是第几个阿哥
康熙也就是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帝福临的第三个儿子,所以是皇三子。
康熙的生母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在顺治帝的时候还是一位庶妃,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乾盛世的领头人康熙皇帝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导语:康熙的父亲是顺治,他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
顺治本名叫做爱新觉罗福临。
他是清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亲生母亲是孝庄文皇后。
他的年号是康熙的父亲是顺治,他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
顺治本名叫做爱新觉罗.福临。
他是清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亲生母亲是孝庄文皇后。
他的年号是顺治,他的在位执政时间是十八年。
顺治也是一个经历多事之秋的皇帝,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打下了天下。
顺治帝在六岁的时候就登基了,但是当时是由摄政王和多尔衮辅佐他,大臣当政。
后来顺治元年的时候,清军大举入关,占据了中原地区。
同年的时候,还把都城迁到了北京。
后来多尔衮在外出射猎的时候不幸去世,所以顺治提前开始了自己的皇帝生涯,开始执政。
当时抗清的势头很强,全国各地有许多顽抗的反抗分子,所以顺治在和很多大臣的商讨之下,决定采取以下战略。
一方面,施行怀柔政策,采用招降和弥乱的双重手段。
另一方面,顺治帝重新任用洪承畴,去让他镇压一些起义的地区。
在农业方面,顺治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他推行屯田政策,积极鼓励百姓和地主开垦荒地,并设立了一系列的奖惩措施。
这样使从业经济有所恢复并发展。
在政治贪污腐败上,顺治也毫不手软,他派出了监察御史去各地进行了巡视,整治贪官污吏。
在后来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顺治帝不幸驾崩,才24岁。
后来给他庙号为世祖,把他葬在了清东陵的孝陵里。
顺治的遗诏把皇位传给了玄烨,也就是康熙。
揭秘康熙皇帝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康熙皇帝,这位开辟了清朝“康乾盛世”的领头人,据记载他执政时间长达61年,时间之长无人能比。
这位是一位既骁勇善战能铲除鳌拜,生活常识分享。
清代皇帝传略之康熙帝玄烨郭松义继位前后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上午,紫禁城的景仁宫传出阵阵宏亮的婴儿啼哭声。
它向人们宣告。
大清国又一位新皇子降生。
这就是日后继承他父亲顺治帝福临基业的康熙大帝,清代入关后的第二代皇帝。
康熙名玄烨,是福临的第三子。
母亲佟氏,汉军镶黄旗人,是福临的一个妃子。
母因子贵,玄烨当上皇帝后,被尊封为孝康皇后,更改佟氏家族姓为佟佳氏,并入满洲旗籍。
玄烨虽然身为万人仰慕的皇子,但自呱呱堕地之日起,便没有得到更多的父母之爱。
母亲佟佳氏生他时,才十五岁。
实际上她本人还正渴望得到亲人们的慰抚。
父亲虽然比佟佳氏年长两岁,但他除了忙于政务,不久又热恋上另一个妃子董鄂氏,分不出闲暇时间来关注这位小皇子。
不久,福临以玄烨没有出过天花,命人抱出宫外养育。
天花也叫“痘症”,这在当时是一种令人畏惧、传染力极强的疾病,在满人和蒙古人中,更是谈虎色变。
玄烨被抱出宫外,除了因为害怕传染天花外,也反映出父子间感情的淡薄。
出生不久的玄烨由一位姓孙的保姆(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包衣曹玺之妻负责照看,住在西华门外稍北的一座府第雍正时将此府改作福佑寺。
玄烨两岁时仍染上了天花。
多亏孙氏的精心照料,逐渐康复,但他的睑上从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几颗稀疏的麻点。
玄烨随后被召进官中,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活。
除了学习满文外,还要学习汉文。
汉文四书五经中那些讲究君臣之礼和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确实激发了他的不少遐想。
六岁时,父亲福临把身边的三个儿子都叫到常宁官,畅叙天伦之乐。
福临问儿子们长大以后有什么志向。
皇五子常宁刚满三岁,不能作答。
皇二子福全说:“愿为贤王”。
玄烨尽管年纪不大,却胸有成竹,从容地回答道:“将来欲效法争父而勉力尽力。
”玄烨的话使福临很高兴,非常赞赏三子志向远大。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福临亲往悯忠寺观看他的亲信太监吴良辅削发出家,回官后即卧病不起,发觉已染上天花。
病情来势迅猛,眼见不起时,一件紧迫的大事急需议定,就是让谁来继承皇位。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父母双亡揭秘清圣祖康熙帝的悲惨童年
导语: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
大清王朝的第三任老板顺治死了。
顺治是本命年死的。
“本命年犯太岁,无喜必有祸”,估计忘了穿红背心、红裤衩
公元1661年,即顺治十八年。
大清王朝的第三任老板顺治死了。
顺治是本命年死的。
“本命年犯太岁,无喜必有祸”,估计忘了穿红背心、红裤衩。
又赶上自己心爱的女人死了,心里受不了就挂了。
接替他管理这个国家的人,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
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出生在北京故宫景仁宫。
他也是第一位在北京出生的皇帝。
对于他的出生记录,官方记载很神:他妈佟妃怀了他8个月,身材一点儿都不显,本人都不知道自己怀孕了。
挺着个很小的肚子在后宫乱窜,正撞见皇太后(也就是孝庄)。
孝庄一看,这位佟妃衣服上好像在发光,不像是反光。
再仔细看看,好像有条小龙围着佟妃转圈,甚是奇怪。
就把佟妃叫过来问道:“你是不是怀孕了?”
佟妃有点懵,回答道:“皇太后您见笑了,皇上已经很久没来我这里了,我怎么可能怀孕?”
孝庄说:“不对,传太医,替她把把脉,看看有喜没有。
”
不一会儿,太医赶到。
不把脉不要紧,一把脉吓一跳。
只得如实禀报。
“回皇太后,佟妃确实有喜,而且8月有余,下下个月即将临盆。
”
佟妃当时就懵了:“我都怀孕了,还怀了8个月,我咋一点儿都不知道呢?”
还是有经验的老人反应快。
孝庄大怒道:“还愣着干啥,都怀孕8生活常识分享。
玄烨清圣祖玄烨(1654~1722) 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
姓爱新觉罗氏。
顺治帝福临第三子。
母佟佳氏,汉军都统佟图赖之女。
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生于景仁宫。
十八年,福临去世,以八岁孩稚继承皇位。
改次年为康熙元年(1662)。
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尔济特氏(孝庄文皇后)抚育。
他自幼苦读,好学不倦,身体强健,骑射娴熟。
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奋治国,是清代颇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
(参见彩图插页第106页)福临临终时,遗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代理国政。
辅政期间,继续进行统一全国的斗争,派兵追击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四月杀立于昆明。
三年,派兵会同川、陕、湖广三省兵围攻鄂西抗清的大顺军余部,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亨等战死,又捕杀浙江海上坚持抗清的张煌言,大陆上的抗清斗争基本结束,清王朝从军事、政治、经济多方面对全国的统治逐步形成。
在此期间,辅政四大臣中,逐渐形成鳌拜专权跋扈,欺凌幼主,结党擅权的局面。
六年,玄烨“躬亲大政”,八年五月,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开始掌握实权。
完成国家统一玄烨亲政后,先后平定“三藩”,统一中国台湾,并粉碎了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分裂阴谋,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三藩”都是降清的明将,吴三桂封平西王,留镇云南;尚可喜封平南王,留镇广东;耿仲明及其子死后,其孙耿精忠袭靖南王爵,留镇福建。
各拥重兵、势力坐大,严重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康熙十二年,玄烨在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的支持下,果断地下令撤藩,令“三藩”各率所部归辽东。
十一月,吴三桂举兵反,主力出贵州,掠湖南,分兵攻四川、江西,不久,尚之信(可喜子)、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起兵响应。
玄烨毅然命将出师,进行征讨。
在历时八年的平乱战争中,年轻的玄烨表现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他利用政治分化和军事压力迫使尚、耿二藩脱离吴三桂,招降陕西从叛的王辅臣,同时迅速平定内蒙察哈尔右翼王子布尔尼叛乱和北京城内杨起隆反清起事以安定后方,从而使清军得以集中力量与吴三桂主力相持于湖南,二十年,“三藩”之乱平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的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是个什么样的人
导语:康熙的八阿哥就是爱新觉罗胤禩,生母是良妃卫氏,是辛者库罪籍,所以是个身份低位的人,因而八阿哥也常被人说出生不好,但是后来康熙将胤
康熙的八阿哥就是爱新觉罗·胤禩,生母是良妃卫氏,是辛者库罪籍,所以是个身份低位的人,因而八阿哥也常被人说出生不好,但是后来康熙将胤禩交给胤禔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教养,所以后来胤禔失去竞争力的时候,将胤禩推上位,因为二者之间关系很好,而惠妃在亲生儿子胤禔已被圈禁时,移居胤禩府邸。
胤禩从小就懂得为人世故,所以就养成了待人和善的习惯。
胤禩并非像有人传言的那样不受康熙的喜爱,相反胤禩从小就受到康熙的喜爱,6岁时康熙让他跟着哥哥们一起学习,当他写字不好的时候,康熙还让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何焯为胤禩侍读,教他书法。
而且每天胤禩写完10幅字康熙都要看胤禩是否进步,所以如果康熙不喜欢这个儿子,会管胤禩写字写得好不好看吗?胤禩年仅17就被封为贝勒了,当时他是封爵的皇子中最年轻的。
但是后来废太子之后,胤禩利用同党为自己争夺皇嗣的行为,让康熙非常的失望。
但是胤禩后来的八爷党一直在争夺权力,因为他要推皇十四弟登上皇位,可是后来因为康熙最后立胤禛为帝,胤禩人生中最不幸的时刻也由此开始。
雍正登基后,虽然加封胤禩为亲王,但是开始对胤禩进行孤立,后来渐渐加大对胤禩的打压,直到后来指责胤禩阻挠雍正的施政方针,并对他进行了监视,此后胤禩被关押在宗人府,直到1726年病逝。
解析康熙语录大全
康熙皇帝一生勤政爱民,清朝百姓无论民族信仰,都对他感恩戴德。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史上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的皇帝竟是他?导语: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
康熙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
终年69岁。
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地位高者列前居中,地位低者居后。
景陵地宫内,除了葬康熙皇帝,还有孝成仁皇后、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孝恭仁皇后和敬敏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内葬有四十八位妃嫔和康熙的皇十八子胤衸。
四十八位妃嫔中,包括贵妃1人,即温僖贵妃;妃11人,即慧妃、惠妃、宜妃、荣妃、平妃、良妃、宣妃、成妃、顺懿密妃、纯裕勤妃、定妃;嫔8人,贵人10人,常在9人,答应9人。
敬敏皇贵妃原本和妃嫔们葬在一起,后来移葬在景陵地宫内。
景陵妃园寝正中是温僖贵妃,景陵双妃园寝葬抚育过乾隆的康熙妃嫔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在康熙帝之前,处于政治联姻的需要,清朝皇帝的皇后多是蒙古公主。
康熙时期,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鳌拜专横跋扈,结党营私,而索尼历经三朝,沉稳干练。
在孝庄太皇太后的主持下,皇后的桂冠终于从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女子的手中移到了赫舍里氏的头上,索尼的孙女变成了康熙的皇后。
这也完全是一场政治婚姻。
1665年,12岁的康熙皇帝和13岁的赫舍里氏举行了隆重的结婚大典。
虽然是一场政治婚姻,但皇帝和皇后年岁相仿,鳌拜把持朝政对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一生
导语: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
安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皇帝的宝座上长达6
爱新觉罗玄烨
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皇帝。
安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皇帝的宝座上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是一位宏图伟志的皇帝,一生当中做出了非常多的政绩,堪称是雄才大略,开启了清朝著名的康乾盛世局面。
爱新觉罗玄烨画像
爱新觉罗玄烨生于1654年,八岁丧父,十岁丧母,自幼与自己的奶奶孝庄太后相依为命,可以说是孝庄太后一手带大了爱新觉罗玄烨,玄烨的成功与孝庄给与他的优良教育息息相关。
爱新觉罗玄烨刚刚继位的时候其父亲为其选定了辅政大臣,其中鳌拜就是其中之一,后来鳌拜竟然想要篡权乱国,于是十六岁的康熙帝智擒鳌拜,将遏必隆削官降爵,真正地掌握了政权。
1673年,年仅20岁的康熙下令撤藩,从此开始了八年的撤藩战争,最终爱新觉罗玄烨胜利,三藩成功撤销,爱新觉罗玄烨将自己的江山亲手打理了一遍。
将更多的权利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接下来爱新觉罗玄烨盯上了台湾,1683年,施琅率领大军出兵台湾,最终成功收复了台湾,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管理。
台湾问题解决之后,康熙帝转过头来看到了沙俄对边疆的侵犯,1685年爱新觉罗玄烨开始了对沙俄用兵,通过几年的征战,最终通过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帝简介康熙最后是怎么死的?导语:开创了康乾盛世,被后世学者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全名为爱新觉罗玄烨。
史称清圣祖仁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开创了康乾盛世,被后世学者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全名为爱新觉罗·玄烨。
史称清圣祖仁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顺治十八年,顺治病重,立遗嘱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死后,8岁的康熙继位,在祖母孝庄和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的帮助下开始接手大清王朝。
十岁的时候,康熙的母亲病重去世,年幼的康熙与祖母孝庄祖孙两人在宫廷内相依为命。
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好在孝庄对康熙生活上的照顾,学识上的严加要求,让康熙顺顺利利的长大,越来越有帝王风范。
十四岁康熙亲政,一路擒杀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创建下了不世功绩。
公元1722年,68岁的康熙病故,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初始康熙只是“偶感风寒”,继而病情突然加重,由此这位不世明君因病去世。
十月二十一日还兴致勃勃的去南苑打猎,十一月七日“偶感风寒”,十三日晚就病重去世。
和许多死的突然的君主一样,康熙的死也引来了众多学者的讨论。
意大利人马国贤的话语给了他们佐证,“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 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想法,康熙之死必定另有原因。
对于康熙之死,广泛的说法有两种:康熙是被想要继位为帝的雍正给下毒毒死的。
在雍正朝吕留良一案中,曾静的供词为:“圣祖皇帝畅春园病重,皇上进一碗人参汤,圣祖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玄烨的母亲是谁?康熙皇帝的生母是汉人吗?
导语:爱新觉罗玄烨的母亲是谁揭其母亲资料爱新觉罗玄烨的母亲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历史上对于她出生的确切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她
爱新觉罗·玄烨的母亲是谁揭其母亲资料
爱新觉罗·玄烨的母亲是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历史上对于她出生的确切时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她出生的年份是1640年。
她逝世的日期是1663年3月20日,所以她只活了24年就香消玉殒了。
她本来的姓并不是佟佳氏,因为她的娘家是汉军,后来康熙帝命令一进入满洲就要镶黄旗,所以她自此之后将名字的姓改成了佟佳氏。
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的丈夫是顺治帝,相传顺治帝因为梦而与佟佳氏结缘,因为顺治帝梦见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镇中有一棵梧桐,梧桐下站着一位美女,可是当顺治帝靠近她是美人却不见了踪影。
于是顺治帝将梦告诉给了钦天监的主事。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顺治帝梦到的那个地方真的存在,并且有一位大将军居住。
经过调查这位将军的名字叫佟图赖,他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康熙干了哪些大事
经过士兵的跋山涉水、付出了千辛万苦后这位大将军最终被找到,他的女儿也因天生丽质被带进宫。
顺治帝看到佟佳氏的第一眼就爱上了他,于是佟佳氏成了他的妃,并在15岁的时候就诞下了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康熙帝。
说实话康熙确实是一位明君,康熙平定三藩,统一台湾,使清朝的疆土进一步扩大。
当时大清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陆地总面积为1300万多平方公里。
但是,晚年因选择继承人失误,两度废立皇太
生活常识分享。
★能⼒训练频道为⼤家整理的帝王故事⼤全:⽞烨(清康熙帝),供⼤家阅读参考。
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频道。
⽞烨(清康熙帝)篇 ——兼议“传嗣”跟⼈们说清圣祖⽞烨,可能有⼈不太清楚,但要跟⼈说康熙,绝对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古代帝王的称呼挺复杂,什么谥号、庙号、年号,还有君主的姓名,出于史学上的习惯,⼀般都称谥号或庙号加姓名,⽐如汉⾼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等。
可满族⼈的姓名挺长,有的字⼜挺难认,称这个祖那个宗的太雷同,所以清代都称年号,什么顺治、康熙、乾隆、嘉庆等等。
我们所说的康熙皇帝就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烨,按熟悉的程度,咱们还称康熙。
康熙是清代的第四任帝王,也是⼊关后的第⼆任皇帝。
清在关外主要是征战天下,⼊关后经过平息各种势⼒,⼀段时间才确⽴统治地位,⽽它的⾸任皇帝顺治在位时间不长,康熙继得皇位后百事待兴,建⽴国家基本上属于开创性的。
他有能⼒也有作为,开“康乾盛世”之端,历史对他评价不低。
康熙⾝为满⼈,祖籍⾃然在关外。
但他的出⽣及成长则是在关内,按户籍管理的归属实际上应当算是个内地⼈,⽽且跟河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主政后为了与蒙古贵族修好,保持满⼈的豪荡之风,在坝上开辟⽊兰皇家狩猎场,在承德建避暑⼭庄和外⼋庙,成为清代的“第⼆政治中⼼”,经常巡幸到河北,出张家⼝⼤境门亲征噶尔丹,死后葬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
与河北有如此之缘,⾃然应作⼀评点。
锄*平乱,确⽴皇权康熙⽣于帝王之家,和平年代。
但他的帝王家庭属于刚从枪林弹⾬中冲杀出来,⼊主紫禁城当了皇上。
虽说是帝王,但⾝上还净是⾎腥味、硝烟味和⼟坷垃味,另外还⼀⾝⽺膻⽓,打个不太恰当的⽐⽅,就像“⼟⼋路”进城,⽽且⽐“⼟⼋路”还多⼀层,是原来边陲⼩地⽅的异族来当中原⼤汉民族的家,所以,还没有找到多少当皇帝的感觉。
⾄于和平,是刚刚打碎⼀个“旧世界”,还没有建⽴起“新世界”,特务、*细、⼟匪、汉*⽐⽐皆是,⽼百姓打⼼眼⾥也瞧不起这拨新来的统治者,社会很不安定。
康熙就是在这样⼀种情况下⾛上帝位的,当时他只有8岁。
康熙原名是什么_康熙简介康熙本来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康熙原名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康熙简介康熙帝名为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是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的三子,生母为佟佳氏,1654年5月4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
顺治帝因染上天花不治而亡,临死前将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的玄烨以遗诏的形式立为皇太子,并令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辅政。
顺治死后,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年仅六岁。
玄烨年幼失去父母,母亲病重时衣不解带地照顾,死后更是昼夜守灵,痛哭不止,可见其孝心。
公元1667年,索尼病逝,十四岁的玄烨开始亲政,但朝中的实权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中,而是落到了权臣鳌拜的手中。
于是玄烨设计诛杀了鳌拜及其党羽,夺回了朝政大权。
玄烨正式亲政后,平定了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结实的基础,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公元1675年,玄烨将二阿哥胤礽立为皇太子,但太子骄纵蛮横又结党营私,引起了玄烨的极度不满,于是公元1703年宣布废黜太子。
此后众多阿哥对皇位有了觊觎,玄烨先后关押了大阿哥胤褆与八阿哥胤祀,后又将八阿哥释放。
公元1709年,玄烨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1712年,胤礽又再次被废,此后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祀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争持不下。
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
公元1722年,玄烨在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驾崩,时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玄烨死之前留下遗诏立四子胤禛为帝,所以九子夺嫡最后的胜利者是四阿哥胤禛,也就是著名的雍正皇帝。
康熙的主要功绩康熙在位长达61年,他也作出了很多的政绩,众多的功绩可以概括为以下的几点:1.康熙执政期间改革了户籍,因为他觉得已经有了很多赋税,就让户籍和赋税完全脱离,这样的举措成了历史上的一大转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康熙皇帝为何取名玄烨?其名字有何来历
导语: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
这位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这皇宫禁苑,还在
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入达20余年之久。
这位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这皇宫禁苑,还在紫禁城开阔的空场上为崇祯皇帝铸造过20门大炮。
顺治皇帝管他叫“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
顺治皇帝的母亲,即孝庄皇太后,尊其为义父。
他为顺治皇帝亲政游说过觊觎皇位的亲王,他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中国至今阴历阳历并用,他是第一个将阳历引进中国的人,为此几乎被处凌迟,但最终没有执行;他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世袭;康熙6岁继承皇位,也多亏他直言劝阻别的王位觊觎者。
他一生未婚,笃信天主,生于泰西,殁于中土,葬于北京。
他的美名在中西交通史上千秋永垂———这个人就是汤若望。
那么汤若望与“玄烨”之命名有什么关系呢?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
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教师”之封号,加奉一级。
3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四年,顺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
可见,在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前后的三四年间,“玄”字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儿子的名字里带着“玄”字,给洋“玛法”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这个在重大场合频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老庄的“玄之又玄,重妙之门”的“玄”吗?不是。
它是汤若望传授的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内的、为顺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学说。
顺治皇帝笃信天主,生命的最后一两年改信佛教,故有五台山出家之谜。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