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 格式:pdf
- 大小:244.06 KB
- 文档页数:4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对我们的启示20 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兴起,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实践证明,加强政府绩效科学评估管理,对推动政府行政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无疑对我们有一定启示作用。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做法美国政府绩效评估主要包括美国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美国政府公务员的绩效考评。
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制定绩效评估计划。
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计划包括5年“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
战略规划主要包括:(1)陈述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能;(2)提出政府机构履行职责的总目标和分目标;(3)对政府机构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金、信息和其它资源等作出说明;(4)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作出申述等。
在“战略规划”的框架下,政府机构还要制定一个年度“绩效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年度项目和活动所要达到的绩效水准;(2)用客观、可数以及可计量的形式表述年度目标;(3)说明实现年度绩效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金、信息或其它资源;(4)说明用于年度绩效评估的主要手段和工具等。
被评估的政府机构制定出5年“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后,要及时报送上级机关并由上级机关进行审查。
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此规划和计划即作为本部门绩效评估的依据。
二是确定绩效评估指标。
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财政指标管理。
包括政府举债能力管理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退休金管理是否得当;现金管理是否妥当,有无风险投资;政府采购各环节设计和管理是否合理;项目管理是否合理合法;《美国政府财会通则》对账目建立和管理的规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等。
(2)领导目标管理。
主要包括领导者制定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否科学可行、完成计划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等。
(3)基础设施管理。
(4)人事管理。
主要包括政府雇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和执行纪律是否公平公正等。
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和管理(其一)(2009-07-31 17:39:33)转载▼分类:我的功课标签:小学期结课论文绩效管理教育作为资本主义的头号强国,美国的发展经历了由积累到强盛,再到霸主地位逐渐动摇的过程。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一系列变化,也促成了制度的变迁和完善。
其中,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作为当代政府高效运作所必不可缺的环节,自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之后,不断应时代的需求,随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的进步而发展完善,如今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也为其他国家政府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一、起源和发展美国的政治文化深受西方古典政治理论的影响,政治体制的设计是理论和社会环境互动的产物,政府绩效评估和管理也不例外。
随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市场至上”和“社会契约”为思想基础的美国民众积极参加政府管理,对政府的要求不断提高。
尤其是到了20世纪,受企业科学管理理论的推动,美国政府管理越来越注重效率和产出,绩效评估和管理由此产生并发展。
寻根溯源,美国的绩效评估和管理发端于1906年纽约市政研究院的绩效评估实践,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其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00—1940)这个阶段,强调效率,以好政府为目标。
经济和效率委员会、全国市长标准委员会等机构相继设立。
政府开发设立评级制度以评价行政工作和公共服务的业绩。
(二)第二阶段(1940—1970)此阶段以控制开支为目标,为预算阶段。
二战前后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和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政府大幅扩张,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行政效率的问题日渐突出。
这成为了政府改革的重点,从而推动了绩效预算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1970—1980)管理阶段,效率和效益成为了新的目标。
人们日趋深刻的认识到了政府服务的有效性的重要性。
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由账目转到了行政效率和有效性上。
尼克松政府时期设立了国家生产力委员会,政府同时还颁布了“联邦政府生产力测定方案”,制订了三千多个绩效指标,以使绩效评估规范和系统。
国内外绩效评价发展历程美国绩效评价发展历程•政府绩效评价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的纽约市政改革,背景是19世纪末政府的一些腐败行为曝光,政府公信力不断下降。
•1906成立纽约市政研究院,次年对纽约市政府绩效评估。
运用社会调查,市政统计和成本核算等方法评估政府活动成本,产出等(过程导向)•在60年代肯尼迪执政时期,在国防系统中计划项目预算制•美国采取这种根据经费(投入)与(产出)的分析来编制国防预算,一年可节省几十亿美元。
•约翰逊政府于1965年决定在政府其他部门也推行这种预算制度美国绩效评价发展历程•与此同时,学界也开始重视绩效评价•做了大量的关于如何开发和使用绩效评价以及在具体的管理中更深入地开展了绩效评价的研究,•强调发挥绩效评价对工作的导向作用•如何使绩效评价融入更大的管理过程中去的问题。
•如何在预算过程中使用绩效评价的问题。
美国绩效评价发展历程•到了80年代中期,公众对绩效评价的兴趣出现衰退,原因主要有四个:•(1)、许多政府部门出现了“DRIP”综合征一一“数据丰富但信息贫乏”(data rich but information poor),信息的贫乏使得人们认为绩效评价对政府决策制定的支持非常有限。
•(2)、绩效评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缺乏恰当的评价方法,使得对许多公共项目的评估都非常艰难,绩效评价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远远低于了预期,政府管理者觉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评价上不值得的。
美国绩效评价发展历程•(3)、由于政府缺乏将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制度化的政治意愿,政府管理者没有很好地建立绩效评价与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之间的联系,这对改进政府绩效收效甚微,与公众的期盼相距甚远。
•(4)、由于大部分政府权力部门都不能客观地评价它们的工作绩效。
美国绩效评价发展历程•进入90年代,人们对绩效评价的又重新关注•对公共支出关注度不断提高;•反对公共服务私有化的压力;•政府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以及把权责下放到基层政府的分权运动。
关于中国和美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方法综述政府绩效评估是西方国家经常采用的政府管理方式,而美国更是把它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贯穿于公共行政实践和理论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
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公共行政学具有明显的组织内部取向特征,着重研究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活动程序、行政原则和官僚体制,科学管理理论盛行,以效率为导向的技术视野占据了主导地位,追求行政效率成为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的最高目标。
从70年代初开始,政府绩效评估实践也大规模兴起。
进入90年代,政府部门的基本运行方式、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的关系演变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被普遍接受,其过程也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综合而言,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①注重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绩效评估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②绩效评估的主体多元化。
在评估过程中有公民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参与,由单纯的政府机关内部的评估发展到由社会机构进行评估。
③强调评估价值取向的公民导向。
④评估技术不断成熟,科学化程度逐渐提高。
包括信息技术、量化技术的广泛使用,针对不同部门发展出不同的评估方式、方法和技术。
⑤将绩效评估纳入整个政府管理流程之中,通过绩效评估优化政府治理体系。
⑥重视公共支出评价和绩效审计。
在我国,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个人绩效考核由来已久,然而,大规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和理论研究却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公民民主意识的加强,国外公共管理改革和绩效评估的成功经验也不断传到中国,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目标责任制、社会承诺制、效能监察、效能建设等方式开始试行绩效评估,理论界也围绕之进行了广泛研究。
其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在主导思想上摒弃以往只重经济发展硬性指标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绩效评估开始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质量、公平、责任、回应等的综合为原则选择评估要素,注重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管理过程与管理实绩等协调并重。
Commentary on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 林鸿潮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行政法学研究
页码: 100-106页
主题词: 结果法 美国 述评 政府绩效管理 实施进程 管理评价 法治秩序 改革过程 行政改革代表性 统一性 渐进性 灵活性 立法 效力 标的
摘要: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是各国政府绩效改革浪潮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眄性立法.该法对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内容、责任、实施进程以及实施中的其他问题有详尽的规定,具有规范效力的统一性、推行实施的渐进性、管理评价方面的分权以及内容的灵活性等特征.该法在实施中获得好评的同时,也表现出了绩效改革与传统行政法治秩序之间的固有矛盾,使得绩效与法治两种目标的冲突在美国的政府改革过程中日见突出.我国正逐步深入的行政改革需要对此认真思考.。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文摘要:优秀的绩效是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基石,绩效评估在衡量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改善政府的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绩效评估也成为政府改革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绩效评估作为一项推动政府改革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管理工具在国外公共行政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在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以转变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工作效率为突破口,在绩效评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但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评估经验和做法,加强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促进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指出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美国的实践提出了对策思考,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评估发展路径。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启示美国政府指标体系一、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与发展历程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地方政府在20世纪初开始有了绩效评估方面的实践,绩效评估在1949年推行了绩效预算之后才发展起来,根据各个时间绩效评估目标的不同,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效率阶段(1900-1948)。
该阶段美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好政府,在该阶段更多关注的是效率,探讨如何提高政府效率。
政府工作机构试图通过制度工作准则和业绩的衡量标准的初步技术来提高政府效率。
但这些初步技术一味地只关注效率,缺乏科学性并不能控制大量的政府财政支出,政府信誉仍然没有得到扭转。
第二阶段为效率评估阶段(1949—1980)。
该阶段以控制开支,提高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该阶段的评估焦点是产出与效率。
该阶段美国经历了几次重大的预算改革,即绩效预算、计划规划预算或者规划、立项、编制预算与零基预算。
第三阶段(1980-1992年)为私有化阶段。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及其启示摘要: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政府行政绩效的评估活动,已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改进政府工作方向,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在总结中、美两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启示1、引言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方法。
19世纪末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迅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在政府绩效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上,美国政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因此,研究、借鉴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制度和方法对于完善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体系有重要作用。
2、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开始于20世纪初,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绩效评估运动在美国不断地扩展和延续,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主题和思想,出现的形式也大不一样。
2.1效率革命——政府绩效评估的兴起效率革命是美国政府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进步主义运动者的倡导下,政府部门对私营部门科学管理运动的学习和借鉴。
它于20世纪初开始于地方政府,,一些城市建立了由非党派选举产生的委员会,从而废除了传统的由市长和高级行政官组成的政府。
实践证明,这一革命促进了市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不久后,这种管理经验即被大多数城市效仿,并且立即推动了州政府的改革。
而联邦政府的改革由罗斯福成功打击托拉斯开始,并由此树立了联邦行政部门的权威。
他的继任威尔逊继往开来,认为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基本相同,因此,政府可以像私营部门一样提高效率,并且在其任内进行的公务员制度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于政府部门组织继续的监控与评估。
2.2项目评价——政府绩效评估的鸡肋项目评价开始于50年代的预算改革运动,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带的生产率运动中达到高潮,80年代的私有化运动中则进入稳步发展并开始回落。
美国政府的绩效评估作者:葛海彦来源:《决策探索》2010年第24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府绩效评估在美国等西方国家迅速兴起,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美国政府机构的绩效评估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制定绩效评估计划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计划包括5年“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
战略规划主要包括:陈述政府机构的主要职能,提出政府机构履行职责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对政府机构完成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金、信息和其他资源等作出说明,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作出申述等。
在“战略规划”的框架下,政府机构还要制定一个年度“绩效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年度项目和活动所要达到的绩效水准,用客观、可数以及可计量的形式表述年度目标,说明实现年度绩效目标所需要的人力、资金、信息或其他资源,说明用于年度绩效评估的主要手段和工具等。
被评估的政府机构制定出5年“战略规划”和年度“绩效计划”后,要及时报送上级机关并由上级机关进行审查。
得到上级机关批准后,此规划和计划即作为本部门绩效评估的依据。
二、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美国政府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财政指标管理。
包括政府举债能力管理是否符合有关法律规定;退休金管理是否得当,投资有没有如期如数收回;现金管理是否妥当,有无风险投资;政府采购各环节设计和管理是否合理;项目管理是否合理合法,工程招标是否公开公正;《美国政府财会通则》对账目建立和管理的规定是否得到严格执行等。
二是领导目标管理。
主要包括领导者制定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是否科学可行、完成计划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恰当等。
三是基础设施管理。
主要包括市政、环保、治安、教育、科技、邮政、传媒等公共事业政策法则的制定、执行是否及时有效等。
四是人事管理。
主要包括政府雇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和执行纪律是否公平公正等。
五是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政府公共信息是否准确、公开和及时,利用情况如何等。
三、明确绩效评估机构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机构主要分为上级机关、政府机构本身和民间机构三类。
美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分析论文摘要: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一直是其他国家的榜样,但是他们的绩效审计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在我们向审计总署学习的同时,也要了解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历史,了解他们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背景以及解决问题的答案。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想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这就涉及到一国的各国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
各国对于绩效审计都有不同的定义,尽管各国对绩效审计的定义不尽相同,绩效审计的实践也大相径庭,但对于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却基本一致。
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对于绩效审计的定义:“3E”即经济审计(economy audit),主要审计各项经济资源的利用是否节约,是否合理,效率审计(efficiency audit),主要审计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效果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主要审核项目或方案的预期效果能否实现。
绩效审计最先用于企业,后来也被引用到了政府审计。
因为政府部门的资金属于公共资金,根据“搭便车”的思想,政府的资金最容易被滥用,故效率最低,实际上,政府的绩效审计就是源于政府公营的企业。
20世纪初,美国的公营企业缺乏财务控制和使用国家资源效率、效果差的问题明显地暴露出来。
公营的企业的产出太低,以致联邦政府每年都白白损失几千万美元。
1945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季羡林也回忆道:“在占领德国的美英苏法的军队中,美国的军队最为奢侈,给汽车加汽油的油桶里的油还剩半桶时就会被一脚踢到一旁,任由汽油流到地上,部队撤退时通话电缆也懒得带走,乱七八糟的扔在地上,部队的伙食也是一应俱全,巧克力、咖啡、口香糖、雪茄烟、啤酒等几乎是无应有尽有,牛肉、鸡肉、面包等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对于公共资金如此的浪费,美国政府早就考虑如何建立一个绩效审计机制来限制那些藐视公共资金使用的人。
虽然各国都有这种情况,但是美国是最早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国家。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步入正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萌芽时期(1887年—1960年),政府的效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目标,一些专门研究政府绩效的组织和学术团体把绩效审计引入政府审计;第二是绩效预算期(1960年—1970年),这一时期的政府审计主要目标转向绩效审计;第三是审计总署转变审计观念(1980年—至今),增加审计的知识含量,通过审计创造价值。
论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2023-11-10CATALOGUE目录•引言•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概述•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核心内容•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实施效果及问题•完善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政府绩效评估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手段。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各国政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压力,因此需要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方式。
美国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在西方国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形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深入剖析,总结其经验教训,并探讨其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02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概述绩效评估定义绩效评估是一种对个人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任务、工作效果的评价方法。
绩效评估内涵绩效评估旨在衡量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通常以目标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为评价标准。
绩效评估的定义与内涵绩效评估制度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兴起,绩效评估制度逐渐得到完善,政府开始大力推广并实施。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政府不断优化和完善绩效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
萌芽阶段20世纪初,美国政府开始关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尝试建立初步的绩效评估制度。
绩效评估制度的重要性通过绩效评估,政府可以及时发现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开和传播可以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的工作情况,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
增强政府透明度通过绩效评估,政府可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确定资金投入的方向和力度,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美国效绩审计的发展与思考(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一、美国绩效审计发展状况(一)绩效审计的形成绩效审计在美国政府审计实践过程中出现并逐步形成规范,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活动的凯恩斯主义兴起,由此带来政府职能迅速扩张,公共开支急剧增加,占用了巨额的财政资金,同时随着民主政治体制的进步,公众要求评估政府绩效、减少和优化政府职能、强化经济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
具有独立地位和专业资格的审计组织对受托管理公共资源的政府官员所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审查,提供客观公正的反馈信息,使授予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权利的公众及其代表能够直接了解政府管理公共资源的状况和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帮助立法机构乃至整个社会监督政府,从而把财务审计推进到绩效审计。
此外,随着科学管理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也为绩效管理、绩效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国际审计组织在1977年第九届国际大会上指出“除了重要性和意义都不容置疑的财务审计之外,还有另一种类型的审计,即对政府工作的绩效、效果、经济性和效率进行的审计”。
财务审计检查资产管理的真实性、合法性,绩效审计则进一步检查资产管理运行的有效性。
此后,在《绩效审计指南(草案)》中绩效审计被归纳为,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资源使用的效率性、达到目标的效果性进行的审计。
(二)绩效审计的内容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
其主要特征,一是强调对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三方面的审计;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其职责过程的审计。
绩效审计的要点是计划和输入的经济性、过程的效率性、结果的效果性。
经济性是指成本向投入的转换率,是否以最低的成本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即花得少;效率性是指投入向产出的转换率,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即花得好;效果性是指产出向效益的转换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即花得值。
绩效考核的演变历史摘要:回顾美国政府绩效评估演变的历史轨迹,不难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纽约市政研究院的绩效评估实践,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美国政府绩效评估大致经历了萌芽时期、绩效预算时期和全面发展时期三个历史阶段,它是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产物。
其侧重点各不相同,从注重部门效率、行政投入、行政产出,到关注绩效预算、实行成本控制,最后发展到对整体效率、结果、有效性和绩效目标的实现。
根据公共行政理论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特点,我们认为,可以把美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其一,萌芽时期(1900-1940),效率是这一时期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取向,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政府绩效的组织和学术团体,并把绩效评估引入政府的评估实践中,例如,纽约市政研究院的建立及其对纽约市政府的评估实践;其二,绩效预算时期(1940-1980),这一时期的绩效评估继续强化“效率”这一核心价值,并通过预算手段控制支出以实现经济意义上的高效率;其三,全面发展时期(1980-2000),这一时期的政府绩效评估在关注效率的同时,也强调公平的重要性;绩效评估不仅仅是一项评估技术,而是与组织的战略规划、预算、管理过程和公民参与等因素相结合,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外政府掀起了一轮“新公共管理”运动,政府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英国、美国成为了公共组织绩效评估方面引导潮流的积极实践者。
在英、美的带动与影响下,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政府也积极地应用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方法对政府行为实行绩效监控。
1990年代开始,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府改革,分别先后引入类似政府绩效评估的“行政评价”、“制度评估”,以此来回应来自国内外的新的挑战。
各国推进绩效评估的一个核心特点就是将绩效评估与政府改革、政府再造紧密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