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严重萎缩或缺损患者的种植技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321.44 KB
- 文档页数:1
上颌窦内提升术中植骨与非植骨的比较研究摘要:上颌窦内提升已成为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基本办法,根据骨量及骨缺损情况及是否植入移植材料决定是否使用植骨术,本文对上颌窦内提升后植骨与非植骨的应用情况、术后骨吸收情况、成功率和术后并发症及不适逐一介绍并对采用植骨术是否更加有益进行探讨。
关键词:上颌窦内提升植骨非植骨生物移植材料上颌后牙区牙齿经常由于龋病或牙周病而过早缺失。
缺牙后的上颌后牙区因缺少功能性刺激而骨质吸收萎缩,上颌窦持续气腔化[1],这些因素使上颌后牙区的可用骨高度常不足,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常规植入10 mm 的种植体,使种植修复受到限制[2]。
微创上颌窦底挤压提升术,即上颌窦内提升术是指经牙槽嵴顶入路,用先锋钻定位,逐级备洞至离上颌窦底约2 mm的距离,用冲顶器或骨挤压器使窦底骨产生骨折,从而抬起上颌窦底。
一、植骨与非植骨术的应用情况种植患者多因牙周病、龋病而致使牙松动脱落,上下颌骨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使种植体易穿入上颌窦引起感染等并发症致种植失败,上颌窦提升植骨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1].根据缺牙区rbh的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上颌窦内提升植骨术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
目前临床常用的植骨材料主要有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材料等。
自体骨可以取自髂骨[3]、下颌骨喙[4]、下颌颏部骨移植[5] 、磨牙区骨及颅骨移植 [ 6],但考虑到自体骨移植的二次创伤及异体异种组织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问题,常用人造骨代替。
骨移植材料可提供新骨形成时所需要的成骨细胞和相关生长因子,但出现上颌窦粘膜穿孔的机率要高于不植骨组[7] 。
二、植骨与非植骨术后对比国外学者在内提升后植入生物材料硫酸钙[8](cas)用以增加骨形成,10例(6男,4女)患者中,平均年龄70岁,除一例失败外,其余种植体负载一年后的成活率达到95.7%,所有的种植体在一年的功能负重后平均骨吸收高度为0.6±0.5mm ,只有一例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超过2mm,4个月后移植物的吸收率达到8.8%,活检显示,在总活检区域新骨形成平均值为21.2%,但有小于5mm的骨空腔形成。
美学区种植外科修复治疗流程新方案满毅;吴庆庆;龚婷;宫苹【摘要】上颌前牙区缺牙后解剖变化复杂,美学风险高,种植治疗面临巨大挑战。
各种软硬组织扩增方法的出现使得种植体成功植入和最终美学修复成为可能。
但软硬组织扩增方法种类众多,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软组织扩增技术又缺乏大量追踪报道,这些因素使得临床医生在选择方法和治疗时间点时面临较大困难。
本文在回顾美学区种植治疗的临床证据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美学区种植治疗新方案,为临床医生开展美学区种植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The anterior maxilla undergoes complex anatomical changes following tooth loss. The high risk of implant treatment in anterior maxilla increases the challenge. Implant placement and aesthetic restoration became possible with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hard and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 techniques. H owever, the variety of techniques, poor predictability, and lack of evidence in soft tissue research increases the difficulty of dentists in choosing the proper technique and treatment time point. Based on literature and accumulated cli nical experiences in dental implant treatment of edentulous aesthetic area, th e present article proposes a new surgical and prosthetic treatment protocol, which may help the dentists in treating edentulous aesthetic area.【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11页(P373-383)【关键词】牙种植;美学;骨扩增;软组织扩增;治疗流程【作者】满毅;吴庆庆;龚婷;宫苹【作者单位】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种植科四川大学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2随着口腔种植材料与临床技术的发展,种植治疗已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常规方案。
颧骨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李一鸣;孙海鹏;邓飞龙【期刊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43)003【摘要】上颌骨严重萎缩的患者,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不足,不能为传统种植体提供锚定的骨组织,目前的解决方案有患者自身或异体骨移植、上颌窦提升同期骨移植、短种植体、翼上颌种植体、颧骨种植体和可摘修复体等。
其中,颧骨种植体是一种比较优良的方案,避免了植骨并可即刻修复,可在短时间内较理想地恢复患者的咀嚼、发音和颜面美观等,因此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
近年来,颧骨种植体设计和手术技术迅猛发展,所以本文就颧骨种植体植入手术的相关解剖、植入指南、手术技术、即刻修复和应用前景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Patients with severely atrophied maxilla cannot provide bone tissue for implant anchorage because of the insufficient height and width of their residual alveolar ridges. Many approaches have been suggest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such as autogenous or allogeneic bone grafting; bone grafting with sinus floor augmentation; and the use of short implants, pterygomaxillary implants, zygomatic implants, or removable prostheses. The use of zygomatic implant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hat can avoid bone grafting and adopt immediate rehabilitation. These advantages ideally solve problems on mastication, pronunciation, and appearance in a short time. As a result, scholars have increasingly favored this method over other techniques. In recent years, the design and the surgical techniques ofzygomatic implant application have developed rapidly. This article aims to review the related anatomy, general guidelines, surgical techniques, immediate rehabilitation, and the prospects related to zygomatic implant application.【总页数】5页(P361-365)【作者】李一鸣;孙海鹏;邓飞龙【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55;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55;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4【相关文献】1.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猴上颌骨颅颌面三维形态学研究 [J], 史聪翀;张晓蓉;黄家昕;邓怡2.颧骨种植体支抗后牵引猴上颌骨骨缝反应的组织学定量研究 [J], 余蕾;张晓蓉;邓婕3.计算机辅助制作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引导微种植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J], 覃青连;朱瑞珠;唐敏4.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J], 魏诗敏;史俊宇;赖红昌5.上颌后牙区、上颌窦、颧骨及颧骨种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J], 储顺礼;周延民;孟维艳;张兴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术相关解剖及并发症处理6开滦总医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摘要]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术成功率高、适用范围广、临床远期效果可靠,是当前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高度不足研究的热点。
但上颌后牙区相关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本文旨在对上颌窦底提升同期牙种植术的发展现状、相关解剖因素及并发症的处理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上颌窦提升牙种植上颌窦并发症随着骨结合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口腔种植修复技术逐步达到人们对修复体功能和美观并举的要求,也避免了口内余留牙的损伤,成为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首选治疗方式。
但上颌后牙区多因上颌窦气化、缺牙后牙槽骨改建等因素导致垂直骨量不足,从而限制了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的应用。
上颌窦底提升术作为解决上颌后牙区垂直骨量不足的常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种植手术的适应症。
国内学者宿玉成[1]认为当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10mm时,为保证种植体成功率,往往需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方能植入种植体。
1. 上颌窦底提升术1.1 侧壁开窗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术1977年由Tatum[2]首次提出侧壁开窗法上颌窦底提升术。
该术式早期通过外科手术暴露上颌窦前外侧壁,使用金刚砂球钻在前外侧壁上制备一个未完全断开的方形骨窗。
在直视并尽量保护窦底黏膜的情况下推开上颌窦底黏膜,评估黏膜状态。
随后,将未完全断开的骨板向内向上翻折,使用骨替代材料填充于剩余空腔内,从而提升剩余牙槽骨高度。
但方形骨窗在制备时,容易导致骨窗骨折和上颌窦底黏膜穿孔。
1980年,Boyne和James[3]报道显示该方法创伤较大,容易产生术后并发症。
随后骨窗的形状逐渐改进为半圆形或圆形,以降低手术创伤。
侧壁开窗法上颌窦底提升术适用于上颌多颗后牙连续缺失同时牙槽骨严重萎缩、上颌窦底解剖形态复杂或存在上颌窦囊性病变的病例,但该方法创伤大、恢复时间长和手术过程较复杂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1.2 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术1994年,Summers[4]等提出了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术,即在牙槽嵴顶常规预备种植窝,以此入路提升窦底黏膜并植入种植体。
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和技术研究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的要求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研究人员在材料和技术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本文将就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的材料和技术进行综述。
一、材料研究1.自体骨移植材料自体骨移植材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它具有与患者自身骨组织相容性好、成活率高等优点。
常见的自体骨移植材料有自体骨块和自体骨颗粒。
自体骨移植材料可以通过手术切取患者其他部位的骨组织,然后移植到缺损部位进行修复。
该方法适用于骨缺损较小的患者,但需要额外手术操作,可能存在手术创伤和供体部位需要愈合的风险。
2.异体骨移植材料异体骨移植材料是指从其他个体中获取的骨组织,通过加工和处理后用于患者的骨缺损修复。
由于其来源广泛,可供选择性更多,异体骨移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领域。
然而,由于其组织的异质性,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因此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处理,以减小其免疫原性。
3.生物陶瓷材料生物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
常见的生物陶瓷材料有羟基磷灰石和三钙磷酸钙等。
生物陶瓷材料可以与患者的骨组织结合,促进骨再生和修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技术研究1.口腔颌面部三维重建技术口腔颌面部三维重建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将患者特定部位的骨缺损进行精确重建。
该技术可以提高手术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口腔颌面部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2.生物力学研究生物力学研究可以通过对骨组织及其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骨缺损修复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可以优化修复材料的设计和使用方法,提升其修复效果。
3.组织工程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人工培养和植入体外培养的新生组织,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
穿颧穿翼技术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穿颧穿翼技术是一种口腔种植技术,主要用于上颌骨严重萎缩的患者。
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颌骨缺损是口腔颌面缺损中最常见的缺损。
颌骨位于面中下部,是整个颜面部外形的支撑结构,同时也是咀嚼器官、语言器官、呼吸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颌骨的缺损从生理、心理两方面给患者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无论是从患者的广泛性,还是从缺损影响的严重性来说,颌骨缺损的修复都将是口腔修复医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重要的研究领域。
1颌骨缺损的修复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缺损形式,颌骨缺损在其修复方法方面也与常规义齿有较大差异,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1 固位技术由于颌骨缺损所形成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组织特点,以及赝复体的特殊固位要求,仅常规的义齿固位方法已不能满足赝复体的固位要求,需采用一些特殊的固位技术。
1.1.1 磁性固位技术是利用磁体与磁性材料之间的磁引力发展成的一种固位技术,其通常是由一只闭合磁路的永磁体和一只由耐蚀软磁合金制作的衔铁组成的磁性附着体。
具有固位可靠,操作简单,可自动复位无需调节修理,不传递侧向力,以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现已成为改善颌面赝复体固位的重要手段。
磁性附着体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将衔铁设置在余留牙根或残冠上,而将闭路磁体设置在义齿或赝复体的对应部位;②将衔铁和闭路磁体分别设置在修复体的两部分的相应位置上;③将衔铁设置在种植体顶端,作为种植体的上部结构,而将闭路磁体设置在修复体的对应部位,利用衔铁与闭路磁体间的磁引力使修复体获得良好的固位。
一只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可以达到500~950g,因而通常应用两只磁性附着体即可显著改善修复体的固位。
1.1.2 种植体技术种植体是颌骨缺损修复中重要的固位和支持结构,利用种植体可以植入任何有足量骨组织部位这一特点,即可在缺损区或邻近骨上植入种植体,解决修复体的支持和固位问题。
种植体有多种类型和形式,在颌骨缺损修复中最常用的是螺旋形或圆柱形的骨内种植体;在颌骨再造等手术中也应用黏膜下种植体;在下颌骨骨折并缺损修复时,也应用穿骨式种植体。
种植体具有多种上部结构,如螺丝固定式、桩核式、杆卡式、杵臼式及磁附着式,各自具有不同的支持固位特点,可以根据修复体的固位和支持需要选择应用。
上颌后牙缺损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治疗临床观察董海玲(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口腔科,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摘要】目的 观察上颌后牙缺损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上颌后牙缺损患者36例作为样本,均行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治疗。
结果:36例患者中,仅1例治疗无效,有效率97.22%、并发症发生率5.56%、美观性满意度94.44%。
结论: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用于治疗上颌后牙缺损骨高度不足,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上颌后牙缺损【中图分类号】R7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7882.2018.09.43.02作为临床常见口腔疾病类型,上颌后牙缺损一般由龋病牙周病等所致,患者临床症状以牙槽脊改变、咀嚼功能障碍以及发音模糊等为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
有研究指出,将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应用到上颌后牙缺损的修复过程中,效果较好。
本文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上颌后牙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上颌后牙缺损口腔种植上额窦内提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上颌后牙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牙槽骨高度不足者作为样本,患者资料如下:男19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2.6±4.5)岁,病程(1~5.5)年,平均(3.2±1.8)年。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WHO关于上颌后牙缺损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无牙龈炎、牙周炎、先天牙缺损情况。
(3)患者无严重精神类疾病,无意识障碍。
(3)入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2 排除标准(1)伴随凝血功能障碍者排除。
(2)年龄<18岁者排除。
(3)存在过往治疗史者排除。
(4)先天性上颌后牙缺损者排除。
第21卷第1期2021年2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V ol.21No.1 Feb.2021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在上颌骨洞穿性缺损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思考倪文庆1,戈伟1,童昕2(1.泰州市中医院,江苏泰州225300;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江苏南京210009)摘要:目的研究三明治法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应用于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后牙槽嵴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的变化;评价该项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泰州市中医院近年的5名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口腔专科检查和口腔颌面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通过Onlay植骨结合GBR技术修复骨缺损区,恢复缺牙区的骨量和缺失牙,手术后8个月通过CT检查,评估骨增量效果,并行种植修复。
结果植骨术后8个月,患者缺牙区牙槽嵴水平骨量提升4.2mm,垂直骨量提升18mm,患者口腔软组织、牙龈颜色、牙龈乳头均基本恢复正常,供骨区无神经症状、继发性感染及其他不适。
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稳定性佳,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
种植牙留存率100%。
结论三明治法Onlay自体骨移植结合GBR技术是解决上颌骨洞穿性骨缺损的有效临床途径,能够使牙槽骨水平向及垂直向骨量均得到良好改善,为后期的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骨基础。
关键词:三明治法;Onlay植骨术;洞穿性骨缺损;骨增量技术;GBR中图分类号:R7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142(2021)01-0065-04牙列缺损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如何重建牙列的完整性,恢复其解剖学和生理学功能是目前研究热点。
传统活动义齿和固定义齿修复方法优缺点都比较明显,可部分或全部恢复牙齿的生理功能。
活动义齿修复稳定性较差,咀嚼效率恢复不理想,加重牙槽骨吸收,对基牙和口腔的长期健康不利。
固定义齿修复则可能需要预备健康牙齿,不可逆性操作使基牙牙髓病的发生风险增加,临床使用受到诸多制约。
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干细胞修复研究1.引言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干细胞技术已经成为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其潜在应用在骨组织工程和口腔颌面部再生医学中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概述口腔颌面部骨缺损的干细胞修复研究的现状和潜力。
2.干细胞在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传统的骨移植和人工材料植入等方法一直被用于骨缺损的修复。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限制,如供应来源有限、排斥反应和不完全的功能恢复。
相比之下,干细胞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自我更新能力:干细胞可以不断自我更新,增加细胞数量,以满足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 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或脂肪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实现骨缺损的修复和再生。
- 免疫调节作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可以降低排斥反应和炎症反应,提高修复效果。
3.干细胞来源干细胞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研究中,主要使用以下两种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由骨髓中的成体干细胞分离和培养而来,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潜能。
- 脂肪干细胞(ADSCs):由脂肪组织中的成体干细胞分离和培养而来,易于获取并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
4.干细胞修复机制干细胞在骨缺损修复中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细胞分化:干细胞可以分化成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填补骨缺损区域,并促进新骨组织的形成。
- 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干细胞可以合成ECM,提供支架结构和信号分子,促进骨细胞的黏附和功能发挥。
- 细胞因子分泌:干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组织再生和血管新生,改善缺血环境。
5.临床前研究进展目前,大量的临床前研究正在进行,以评估干细胞在口腔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研究涵盖了干细胞来源、体内和体外培养、细胞递送方法等多个方面,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