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引黄水闸工程普查内容及问题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122.51 KB
- 文档页数:1
一、前言黄河,作为我国第二长河,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
然而,受黄河下游河床下切、河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游引黄涵闸引水能力明显下降,已影响和制约了灌区的进一步发展。
为改善这一状况,国家决定实施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
本文旨在介绍该工程施工方案。
二、工程目标1. 提高引黄涵闸的引水能力,确保灌区供水需求。
2. 增强黄河下游防洪能力,保障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内容1. 改建现有引黄涵闸,提高其引水能力。
2. 加固黄河大堤,增强防洪能力。
3. 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修复。
四、工程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准备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2. 施工步骤(1)改建引黄涵闸① 拆除原有涵闸,清理基础。
② 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新涵闸的基础和主体结构。
③ 安装新涵闸的闸门和其他附属设备。
④ 进行涵闸的调试和验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加固黄河大堤① 清除大堤表面的杂物和植被,暴露出施工面。
② 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大堤加固的基础和主体结构。
③ 对大堤进行防渗处理,提高其防洪能力。
④ 恢复大堤表面的植被,美化环境。
(3)改善生态环境① 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和植被,为生态修复创造条件。
② 实施土地整理和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质量和植被覆盖率。
③ 构建生态廊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④ 实施水环境治理,提高水体质量。
3.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量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五、工程效益1. 提高灌区的供水能力,满足农业、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
2. 增强黄河下游防洪能力,降低洪水灾害风险。
3. 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4. 提升沿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六、结论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涵闸引水能力变化原因分析李自明;卞艳丽;白昀生【期刊名称】《人民黄河》【年(卷),期】2024(46)5【摘要】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受河床下切、河势变化等因素共同影响,引水条件与设计情况相比发生了变化,造成部分河段涵闸引水困难,影响农业适时灌溉和生产。
为给应对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下降问题提供参考,基于黄河下游2000—2016年引黄涵闸引水水位和河道断面实测数据,分析引黄涵闸引水水位变化、河槽冲刷、引黄渠道淤积变化等因素对引黄涵闸引水能力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1)2016年黄河来水300~900 m^(3)/s时,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实际引水能力仅为设计引水能力的13.63%~39.43%,引黄涵闸引水能力明显下降;2)相较2000年,2016年的引黄涵闸设计值对应黄河流量的水位,高村以上河段下降了2.95~3.35 m,高村以下河段下降了1.55~2.95 m;3)从河段河床平均冲刷厚度看,花园口—夹河滩、夹河滩—高村、高村—孙口、孙口—艾山、艾山—泺口、泺口—利津河段的冲刷厚度分别为3.88、3.06、1.84、1.88、1.88、2.02 m,河槽连续冲刷导致同流量水位明显降低,严重影响河南和山东段引黄涵闸正常引水;4)涵闸前后引、输水渠道淤积会导致引黄涵闸引水能力降低。
【总页数】5页(P128-132)【作者】李自明;卞艳丽;白昀生【作者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委员会宁蒙水文水资源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93;TV146.1;TV882.1【相关文献】1.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水费承受能力分析2.黄河水沙变化对下游引黄灌区的影响研究3.黄河下游大型引黄灌区蒸散发长期变化特性4.黄河下游三刘寨引黄灌区引水能力分析5.基于BP神经网络的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引水量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引黄灌溉存在问题及节水措施引黄灌溉主要指的是将黄河水资源加以引用以补充农作物所消耗的水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也不断加剧,而引黄灌溉已经成为黄河流域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近年来黄河流域持续干旱,很多地区夏秋季的来水量过少,如此便产生了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若想农业经济发展,首先必须解决好供需问题,本文笔者以德州市潘庄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引黄灌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节水措施,希望为相关该地区的引黄灌溉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引黄灌溉;问题;节水措施潘庄灌区地处山东省德州市西部,其主要承担着平原、禹城、齐河共八个县(市、区)的农业灌溉,也是全市的命脉工程。
自1998年我国实施大型灌区连续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后,潘庄灌区渠道的输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提高,并且灌溉面积也不断增加,供水效益和节水效果均取得较好的成效。
潘庄灌区自建成以来,累计引水共350.3×108m3,每年平均引水9.5×108m3,有效地推动了德州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潘庄灌区引黄灌溉现状潘庄引黄灌溉区兴建于1971年,次年建成渠首闸和总干渠开始引黄放水,渠首位置在齐河县马集乡播庄附近,修建有三联九孔箱型涵洞式引水闸,马颊和尚庙主要承担着下游地区的输水任务,设计流量达124~80m3/s,渠首至马颊和尚庙输水干线共91.3千米。
潘庄引黄灌溉区共包含6个区,其中1区主要以齐、禹井灌为主,补源区为渠灌,灌溉的总面积达66.1万a;2区则主要以齐河井灌为主,补源区为地下渠,灌溉总面积为65.6万a;3区主要以禹城井灌为主,灌溉的总面积为34.7万a;4区则为地下渠提灌区,总面积达65.6万a;5区为深沟引河蓄灌区,灌溉的总面积164.9万a;6区主要为提水深沟银河蓄灌区,灌溉的面积的共153.2万a。
二、潘庄引黄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一)工程退化老化严重,相关设施不健全德州市潘庄水利工程建筑的修建时间大多數都在20世纪70、80年代,因此,到目前很多工程退化、老化严重,配套程度相对较差,绝大部分工程都带病上岗。
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局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自查报告根据郑州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工程治理重点领域集中检查的通知》(郑治工办【2011】3号)要求,以及郑州市水务局《关于开展专项工程治理重点领域集中检查的通知》(郑水【2011】117号)总体安排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全力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了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检查治理工作,建管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了以局长邵天明同志为组长,副局长支伟、卢京虎为副组长,建管局各部门涉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面自查。
二、精心组织,明确责任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建设管理局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方案以集中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着力解决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工程安全、施工人员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水利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同时领导小组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贯彻传达市政府郑治工办【2011】3号和市局郑水【2011】117号文件精神,积极落实到位,充分认识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要求各部门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和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专项治理方案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治理力度,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建设项目高效、安全、廉洁运行,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科学发展。
三、按照要求,做好全面自查我局着重从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工程招标投标、工程建设实施和质量管理等5个方面对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进行了全面自查,具体情况如下:1、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决策行为方面。
黄河引黄闸安全隐患分析及建议摘要:为加强水闸的安全管理,保障水闸安全运行,水闸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
应采取除险加固、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等相应处理措施,在此之前必须制定保闸安全应急措施,并限制运用,确保工程安全。
关键词:黄河;引黄闸;安全隐患做好引黄水闸的安全应急措施,加强观测,随时维修,及时消除工程隐患,从而确保水闸的安全运行状态,为水闸工程的度汛安全和供水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1引黄闸安全隐患主要问题分析1.1工程建设标准偏低统计资料显示,由于引黄涵闸建设年代久远,工程建设时设计标准低,工程结构特殊要求部位的材料性能、建造技术都没有达到工程运用年限和环境要求的耐久性和强度要求。
如进水口等特殊部位的混凝土防冻融,工程建设时设计没有要求,新的设计规范对混凝土的防冻要求较高。
工程建设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3cm,新的规范要求不低于4cm等。
这造成了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或者已经经过处理但达不到耐久性要求,构成了先天不足。
1.2涵闸个别部位破坏严重济南市涵闸工程建成应用已有30年以上的6座,涵洞穿过黄河大堤的部位比较长,而黄河大堤是梯形结构,大堤临、背河坡度均为1∶3,坡度偏陡,洞身承受的土压力中间大两边小,压差较大,致使洞身沉陷不均匀。
尤其是在两节洞身的连接处,不均匀沉陷值更大,以致于将洞身连接处的止水拉断。
渗水在此处洇入大堤内部,构成险点,常此以往,就会直接破坏防洪大堤。
还有的涵闸,涵洞分节长,洞身的两端和中间部位的沉陷差过大,折裂洞身,危险性更大。
如改建以前的济南市原邢家渡引黄闸工程,在1992-06-06涵洞清淤后检查时发现,闸门边柱和底部墩墙与地板相连的裂缝3条,缝宽0.5—1mm,并有清水和游离钙质在缝内渗出、止水脱落,致涵闸洞身断裂。
为了防汛安全,采用了将断裂部位重新做止水,灌注高性能混凝土加固的临时除险加固措施,防汛时期按照严防死守的要求制订了预案,预筹各种确保安全度汛的措施,确保了防汛安全。
浅谈黄河示范工程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建议(代振明)摘要:随着水管体制及运行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健全,对黄河工程管理特别是示范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示范工程的建成带动了工程管理全面发展,改善工程面貌,进一步完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保障防洪工程安全,但示范工程的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于解决。
关键词:黄河示范工程建设管理对策和建议维修养护经费的足额到位,为我们搞好工程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工程管理工作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同时,新的形势和新的变化对工程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我们的工程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当前要做好的工作。
1 工程现状水管体制改革后,齐河河务局围绕“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的建设要求,按照齐河黄河工程管理“七点两线”的总体规划和《齐河黄河示范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在全面抓好日常维修养护工作的同时,实施了“示范工程”带动战略,相继建成阴河险工、韩刘险工、阴河堤防、潘庄堤防、潘庄险工、南坦险工、水坡控导等示范工程。
示范工程的建成一是加快了黄河防工程建设步伐,带动了工程管理的全面发展,改善了工程面貌,提高了防洪工程抗洪强度,进一步完善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二是为沿岸群众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三是实现了黄河工程生态景观线的目标,通过突出打造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沿黄风景带,促进了黄河生态防洪工程建设,为沿黄两岸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谐的自然环境,改变了生态环境。
2 存在问题2.1 工程建成后管理难度较大,配套设施跟不上黄河示范工程大都距村庄较近,且属于开放式状态,村民进入工程范围内随意性强,特别是遇上重大活动和节日时,工程内设施管理与人流量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
结果是形成了大量的垃圾、花草被严重损伤、工程设施大面积损坏,影响了防洪安全和工程面貌。
而示范工程由于堤线较长,没有足够的人员和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来保持示范工程的面貌。
黄河引黄闸引水能力现状及建议摘要:黄河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是黄河流域地区工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用水最重要的客水资源。
充分利用引黄水是缓解河北省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山东省济南市地处黄河下游地区,黄河是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
黄河为保护泉城特色、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保障,成为了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之水、重要基础支撑。
近几年,济南段各引黄闸同流量级下的水位降低,引黄闸工程供水条件受到限制,供水要素发生了不利变化,供水能力降低,这给保障济南市用水带来了巨大挑战。
关键词:黄河;引黄闸;引水能力闸前泵站的运行,较大程度地弥补了引黄闸低水位下的过水能力,尤其是在黄河供水高峰期、低水位下引黄闸供水能力大大增强,解决了黄河低水位下引黄闸有水引不出来的实际难题,引黄闸工程供水保证率大幅提高。
同时,保证了济南市人畜饮水需要,改善了济南生态环境,保持了泉水连续复涌,提升了济南“泉城”社会形象,提高了济南人民幸福指数,为促进济南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和谐、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1工程概述某引黄闸1988年兴建,灌溉面积114.3万亩,现有效浇灌面积106.6万亩。
灌区内设有输水渠、三级沉沙池,南北干渠及62条支渠,两处大型泵站。
该闸位于黄河弯道某险工上,进口左岸是某险工5#坝,右岸是7#坝,该处中、小水靠溜,且流势固定,引水条件较好,对阳谷县的农业生产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该闸设计引水水位41.41m,最高运行水位47.30m,此时闸前淤高45.30m,设计引水流量50m3/s,加大引水80m3/s。
但近年来,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某引黄闸引水能力下降,达不到设计引水量。
2引水能力下降的原因分析2.1黄河水量逐年减少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m3,近十几年来,黄河进入山东省的水量减少明显。
根据高村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分析,1951年至2005年多年平均年来水量为363亿m3,而1986年至2005年多年平均来水量仅225.4亿m3,2001-2008年多年均来水量仅225.5亿m3,较多年平均减少约137亿m3。
242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国设备工程 2020.11 (上)引黄调水工程处于山东胶东半岛北侧,通过引黄济青渠打渔张引黄闸引黄河水并输送至米山水库中,工程涉及多方面内容,如压力管道、供输变电等内容,需要进行耕植土开挖、堆存,以及回填、弃渣外运和附属设施安装等相关工作,因而为提高引黄调水工程暗渠施工质量,应以不同路径出发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1 工程主要内容、工程线路布置和建筑物设计相关研究通过黄河打渔张引黄闸引水,在新建沉砂池沉砂后使用当前引黄济青工程输水过滩河,新建分水闸分水并通过明渠输水线路顺着公路、湟水河泵站输水,引黄调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度约为320km。
然后,在门楼水库左岸布置管道进行输水,对管道输水线路布置、优化设计处理,同意使用引黄济青改建配套工程,增加了一些渠段防渗对策,参照引黄济青工程和该工程后,应用原引黄济青工程规划相关沉砂条渠标准处理。
此后,对前池长度实行优化设计,深入研究动机泵站运行的不良影响。
输水线路泵站均使用35kv 双回路专用直配线路供电,输水沿线用电设施通过10kv 电压供电,而主泵电动机可采取同步电动机、委托电力部门进行泵站介入电力系统优化设计。
2 引黄调水工程暗渠施工情况分析2.1 金属结构安装情况金属结构安装涉及蝶阀及排气阀安装两个部分,蝶阀安装前应准确掌握施工图纸蝶阀安装情况,加强对安装位置的检查,保证零件、构建的完整性,及各项规格和参数的准确。
与此同时,在实际安装前需做好作业面清理工作,加强现场设备的清理和保养。
此后,按照熟悉图纸、技术交底、土建预埋、工器具检查、门槽清理,以及放线、埋件安装、门叶引黄调水工程暗渠施工及其质量控制要点探讨车进福(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牟平管理站,山东 烟台 264100)摘要:本文对引黄调水工程暗渠施工情况实行分析,对引黄调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进行刍议,主要目的:明确引黄调水工程暗渠施工情况后加强质量控制,以此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
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黄河,被誉为中国母亲河,是中国最长的一条河流。
然而,多年来,黄河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和繁荣的文明,也同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涉及到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流域生态退化等方面。
为了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环境,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水量减少的问题1.土地开发和气候变化引发干旱: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农村用水需求增加,在许多地区大量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黄河水量大幅减少。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导致了黄河上游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进一步影响到了河流径流。
2.非法取水:部分地区出现了非法取水现象,包括非法建设、乱占乱用黄河岸线等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水资源使用秩序。
应对措施:1.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水资源利用和监测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遏制非法取水行为。
2.推动节水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效率等,以减少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
3.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流域内的生态保护,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来恢复植被,降低土壤侵蚀速度,提升河流自净能力。
二、水质恶化的问题1.工业和农业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活动的增加,大量废水和农药残留物被排放到黄河中。
这些污染物严重损害了生物多样性,并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2.生活污水处理不彻底:部分地区存在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或者运营不规范的情况,导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到黄河中。
应对措施:1.严格环保法律法规:政府应立法完善,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政策。
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药使用管理,提倡绿色有机农业,减少农药残留对黄河水质的影响。
3.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效率。
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环保行动。
三、流域生态退化的问题1.植被破坏导致土壤侵蚀:过度开发和乱占乱用河岸地带导致植被破坏,使得土壤容易流失,并严重影响到河道内部沉积物的平衡。
黄河下游“引黄渠首工程水价”思考探讨摘要:水价具有调节水资源供求关系、优化水资源消费结构、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
发挥价格杠杆在水资源优化配置、调节用水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黄河下游渠首工程水价经济杠杆优化调整1、黄河下游引黄供水现状黄河下游引黄供水主要是指河南、山东两省的沿黄地区引黄灌溉,两省现有引黄渠首水闸工程90余座,灌区灌溉面积达5000多万亩。
其中,山东境内有63座,设计流量2423立方米/秒,灌区灌溉面积3000多万亩,2015年至2019年年均引水达到50亿立方米以上(包括向胶东地区、河北省),省内17地市中有14个地市引用黄河水,目前引黄水量、引黄灌溉面积分别占全省引用水量和灌溉面积的40%多。
2、引黄渠首工程水价历史调整情况2.1⑴.1957年,全国灌溉管理工作会议要求从1958年开始征收水费,管理机构所需岁修养护管理费、人员供给等开支,均从所收水费中自行解决,国家不再补助。
因多种因素,一些地区当时并未实际实行。
⑵.1965年,国务院批转水利电力部制定的《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并规定水费标准。
黄委会根据水电部水费征收试行办法,制订《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和虹吸工程水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的几点意见》,规定供水量计算以渠首供水毛量计算,对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制定了具体价格标准。
⑶.1978年3月,山东省革委批转省水利局《山东省水利工程水费、电费征收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河务局转发了省革委批转的通知,并确定工业、城市生活水费,自1979年起征收。
⑷.1980年,国务院提出“所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凡有条件的要逐步实行企业管理,按制度收取水费,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黄河下游渠首水费征收开始起步,标准按引黄灌区管理单位所收水费总额的5%收取。
水利供水进入从无偿到有偿、按量计费的起步阶段。
黄河苏泗庄引黄闸工程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审核:苏进福编写:苏进福姜超调查人员:苏进福姜超姜广生崔贵华1 工程概况苏泗庄引黄闸始建于1978年,相应大堤桩号240+000处,钢筋混凝土涵洞式水闸,两联六孔,孔口尺寸为2.2米×2.2米,洞身总长73米,闸底板高程为54.50米(大沽,下同),设计防洪水位62.50米,校核防洪水位63.50米,上游设计水位55.63米,下游设计水位56.35米,设计引水流量50m3/s, 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
该闸上游长5米的抛石槽,槽深1.5米,槽后为长15米,宽为17.12米,厚0.4米砌石护底。
砌石下有1.1米的防渗层,两侧为浆砌石扭曲面护坡。
闸后为钢筋混凝土消力池,长为20米,深1米,厚0.5米,底宽有15.26米扩散到24米。
池两侧为浆砌石扭曲面护坡。
后为长15米的海漫,用干砌石护底,两侧为干砌石护坡,边坡1:2,最后为长6米的防冲槽。
该闸中墩均厚0.65米,边墩厚0.7米,墩顶高程60.5米,闸墩长3米,墩顶上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机加桥,桥顶高程64.5米,机架桥由2米宽交通桥和堤顶相通,闸墩后胸墙为拱形钢筋混凝土预制块。
洞身分为9节,每节长7米,共长63米,加上闸首段10米,总长73米。
由一台移动式卷扬机启闭闸门。
图为苏泗庄闸上下游图。
2 设计情况苏泗庄引黄闸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黄河设计院设计,山东黄河河务局工程处施工,山东黄河河务局验收,建成后由鄄城县河务局管理运行,2006年6月至今由菏泽供水分局管理运行。
该闸为钢筋混凝土涵洞式水闸,两联六孔,孔口尺寸为2.2米×2.2米,洞身总长73米,闸底板高程为54.50米(大沽,下同),设计防洪水位62.50米,校核防洪水位63.50米,上游设计水位55.63米,下游设计水位56.35米,设计引水流量50m3/s, 设计灌溉面积50万亩。
闸基持力层为沙壤土,天然状态下干么中为1.52吨/立米,饱和固快剪φ=33°49',C=0.01公斤/厘米。
黄河引黄水闸工程普查内容及问题处理作者:石洪卫王瑞平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05期黄河引黄水闸建筑在黄河大堤上,主要功能是引黄河水对下游农田进行灌溉,黄河水闸为山东沿黄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保证了山东省粮食事项每年连增。
但是,由于引黄水闸建设普遍较早,搞好水闸工程管理的前提就是实施严格的工程普查,并就普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1 水闸构成及管理要求黄河水闸工程由闸室、防渗排水、消能防冲、两岸连接以及管护设施组成。
其中闸室是水闸工程的主体,由底板、闸墩、工作桥以及启闭机房、检修便桥、交通桥等组成。
防渗排水工程包括铺盖、垂直防渗体、排水井等,消能防冲工程包括陡坡、消力池、消力坎、护坦、海漫、防冲槽以及护坡等;两岸连接工程包括岸墙、上下游翼墙、上下游护坡及堤岸等。
水闸工程管护设施包括水闸工程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工程观测项目以及设施、交通设施、通信设施和生活设施等。
根据水闸管理的要求,黄河水闸日常管理的要求为:闸基础防渗措施完好,无破坏性渗漏。
混凝土铺盖无破损、侵蚀、露筋、钢筋腐蚀和冻融损坏等;浆砌石铺盖无松动、破损、勾缝脱落和冻融损坏等;粘土铺盖无不均匀沉陷、冲蚀等。
闸墩、胸墙、闸底板、涵洞等混凝土结构完整,无渗漏、腐蚀、剥落、冻融损坏、露筋、钢筋锈蚀及超过规定的裂缝、炭化等现象;浆砌石牢固平顺,整洁美观,无松动、勾缝脱落、破损、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和垫层流失,表面无杂草、杂物等。
消能防冲工程混凝土无破损、空蚀、侵蚀、露筋、钢筋腐蚀和冻融损坏等;浆砌石无变形、松动、破损、勾缝脱落等。
岸墙及上、下游翼墙混凝土无破损、渗漏、侵蚀、露筋、钢筋腐蚀和冻融损坏等;浆砌石无变形、松动、破损、勾缝脱落等;干砌石工程保持砌体完好、砌缝紧密,无松动、塌陷、隆起、底部淘空和垫层流失。
上、下游翼墙与边墩间的永久缝及止水完好、无渗漏;沥青井经常保养,并按规定加热、补灌沥青;上游翼墙与铺盖之间的止水完好;下游翼墙排水管无淤塞,排水通畅。
引黄水闸工程普查内容及问题处理摘要:引黄水闸建筑在黄河大堤上,主要功能是引黄河水对下游农田进行灌溉,黄河水闸为山东沿黄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保证了山东省粮食事项每年连增。
但是,由于引黄水闸建设普遍较早,搞好水闸工程管理的前提就是实施严格的工程普查,并就普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引黄水闸;工程;问题处理1 存在的主要问题1.1施工问题。
引黄水闸建设未实行基本建设“三项制度”改革。
施工管理为计划经济体制,以分级自营承包为主,实行自建自管模式。
施工队伍多为山东黄河河务局及有关地(市)河务局的建筑安装队,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查未能全面到位。
有部分水闸存在施工中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保护层达不到设计要求:部分土方回填和土与石(土与混凝土)结合部填筑质量较差等问题。
1.2管理问题。
由于管理养护经费缺口较大,耗资较大的水闸病害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处理,部分水闸带病运行。
山东河务局自2005年起逐步对基层管理单位实行“管养分离”的体制改革。
引黄闸管护经费有所增加。
但对三、四类引黄闸除险加固工程所需投资则远不能满足需要.影响了防洪安全和计划引水得不到保证。
1.3部分水闸发现有闸基和闸两侧渗透变形现象。
水闸两侧渗透变形是水闸失稳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
2003年秋汛时,闫谭闸发现闸后渗水。
翼墙后面局部被渗水淘空。
老谢寨闸下游侧墙渗水严重,上游翼墙平台沉陷严重,平台栏杆明显倾斜,下游翼墙渗水带土。
黄河1996年8月洪水期间,打渔张闸下游两侧翼墙出现渗浑水现象。
其他地区水闸修(改)建后大部分未经历高水位运行.虽然未发现明显的两侧渗透变形,但发现部分水闸下游有渗透变形现象。
如刘庄闸、潘庄闸和打渔张闸都曾发生过闸后管涌。
1.4黄河几乎所有引黄水闸在翼墙和边墩结合处沉陷缝张开,沥青杉板局部或全部脱落,张开宽度一般为5 cm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0 cm。
1.5部分底板、涵洞洞身及铺盖出现裂缝。
苏泗庄闸和潘庄闸均存在洞身裂缝。
水利工程闸门需求调查方案一、调查目的水利工程闸门是用于控制水流的设施,对于提高灌溉效率、防洪防涝、提供清洁饮用水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闸门需求进行调查是十分必要的。
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详细了解各地区的水利工程闸门需求,为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本次调查将涵盖国内多个省份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重点关注的地区包括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以及南部水稻产区等。
在这些地区中,水利工程闸门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因此更加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调查。
三、调查内容1. 当前地区的水资源状况通过对当前地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水资源的总量、分布情况、水质等方面的情况,为水利工程闸门的需求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
2. 当前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当前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灌溉设施、防洪设施、水堤修建情况、水库情况等,分析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闸门需求情况。
3. 当前地区的农田情况重点关注当前地区的农田面积、农田分布情况、作物种植情况等,分析当前农田的灌溉需求,找出闸门需求的潜在来源。
4. 当前地区的人口分布及经济状况通过对当前地区的人口分布和经济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地区的居民数量和经济基础,为闸门需求的实际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5. 政策及规划文件调查调查当前地区的相关政策文件和规划文件,深入了解地方政府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规划导向,为闸门需求的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6.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深入到各地的水利工程建设现场,了解实际施工和使用情况,为闸门需求的技术支持提供数据支持。
四、调查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的方式,对当地居民、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闸门需求的看法和需求情况。
2. 实地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到相关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当地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为闸门需求的实际制定提供参考。
3. 数据分析通过对已有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深入了解当前地区的水利工程闸门需求情况,为制订相应政策和技术支持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