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50 KB
- 文档页数:19
08-1作文(学生版):2024届15省期末考语文分类汇编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对于同一个短视频排名靠前的评论,男人看到的都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女人看到的则都是站在女人的立场。
网上的视频也不光分性别,还分角色、年龄:父母看到的,全是儿女的不孝;子女看到的则多是孩子抱怨家庭。
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基于算法而推送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喜欢看的。
这就是“信息茧房”。
材料二: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在自己和时代编织的套子里悲惨地死去。
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何“破茧而出”,不做“套中人”,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花好月圆”意即鲜花盛开、月儿正圆,人们常以此寓意完美、圆满,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曾国藩却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
《莱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23.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庄子·达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
纪渻子为周宣王训练斗鸡。
十天后宣王来问:“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没有,仍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又问,回答说:“还没有,对其他鸡的声响和影子还有反应。
”十天后再问。
回答说:“仍没有,还整日目光锐利,心气旺盛。
”十天后再来问,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听见别的鸡叫,却已毫无反应。
2024届高三考前全真模拟考试英语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 5 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8.C. 9.15.答案是C。
1.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nextA. Check the map.B. Leave the restaurant.C. Park the car.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At a bus stop.B. At home.C. At the airport.3. What did the speakers do last weekA They had a celebration dinner.B. They went to see a newborn baby.C. They sent a mail to their neighbors.4. Why does the man make the phone callA. To cancel a weekend trip.B. To make an appointment.C. To get some information.5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want to doA. Do some exercise.B. Get an extra key.C. Order room servi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22-2023高三上英语期末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1.—Do you know why the teacher asks for me?—He wants you to ________ your absence last night.A.account for B.call forC.send for D.reach for2.— I wonder what chance there is of me passing by the old places without thinking of you.— ______. Time cures all wounds.A.My pleasure B.Don’t mention it C.I can’t agree m ore D.Never mind 3.Soon after getting off his horse, the captain appeared at the second-floor windows, ______ he could see nothing but trees.A.where B.from whereC.which D.from which4.—I am wondering ________ makes you study so hard?—To go to my dream university.A.what is it that B.that is whatC.what is that D.what it is that5.Doris Lessing,an author who has had a fascinating life,lived in Iran _______ she was five before moving to Zimbabwe.A.unless B.sinceC.until D.after6.At the back of the old temple __________ twelve huge stone statues together with__________ pagoda.A.does stand; a 8-storeyed B.do stand; a 8- storyC.stands; an 8-storey D.stand; an 8- storied7.—Jenny, how was your trip to Beijing?—Oh, I missed it. I wish I ________ my vacation there.A.am spending B.will spend C.have spent D.had spent8.Look! Here’ s a photo ______ in my classroom at primary school. Can you recognizeme in it?A.taken B.takingC.to take D.being taken9.Tom’s score on the test is the highest in the c lass. He _____.A.should study last nightB.should have studied last nightC.must have studied last nightD.must study last night10.—What did you say you were reluctant to risk just now?—_________ to high levels of radiation.A.Being exposed B.Having been exposedC.To be exposed D.Exposed11.— Someone wants you on the phone.— ________ nobody knows I am here.A.Although B.AndC.So D.But12.The little girl ________ a foreign language fairly quickly.A.picked up B.got up C.stepped up D.made up13.Right now, lots of people search for products on the Internet but still buy them at stores. Internet shopping will really ____ when people are sure that it is safe.A.set up B.set off C.take off D.take up14.It was the natural disaster, rather than human errors, that ________ for the death of so many innocent people.A.are blamed B.was to blame C.was blamed D.were to blame 15.———It was a green dinner. _______———Thanks. But it really only took an hour.A.You must be tired. B.I enjoyed it very much.C.You must have spent all day cooking. D.I have never had it before.16.They went to the street to ________ to the whole city to help the poor boy. A.apply B.appealC.add D.reply17.“ ________ I went through ups and downs in life,” Gordon said, “I never found the imp ortance of being selfdisciplined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A.If B.SinceC.Until D.Unless18.I certainly expect to be elected best student of the year. It’s really ________! A.a good Samaritan B.a wet blanketC.a feather in my cap D.a piece of cake19.World Food Day is held each year to underline the progress that ________ against hunger and that still needs to be made.A.is made B.was madeC.has been made D.will be made20.Nowadays, the Internet is a popular ________ for the public to access information and voice their opinions.A.track B.trendC.channel D.lane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满分4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1~3章(人教版2024)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近年来,北极航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白令海峡是北极航道的重要通道。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白令海峡沟通了()A.北冰洋、太平洋B.北冰洋、大西洋C.太平洋、印度洋D.太平洋、大西洋2.“三线”穿越了白令海峡,“三线”不包括()A.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B.东、西半球分界线C.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D.国际日期变更线在手机上查看图片时,我们常会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来放大或缩小图片,下图为手机缩放图片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在手机屏幕上进行缩小操作时()A.显示范围变小B.显示范围不变C.比例尺将变大D.比例尺将变小4.某游客用手机导航驾车到新四军纪念馆门口后,要查找纪念馆内各景点位置所进行的操作()A.手机屏幕放大操作B.手机屏幕缩小操作C.手机屏幕不缩放D.查找盐城旅游景点分布图5.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属于()A.地形图B.人口分布图C.电子地图D.气候分布图宜居带是指一颗恒星周围适宜生命存在的理想区域。
2017年2月23日,美国航空航天局室布,在距离地球40光年的一颗恒星(TRAPP1ST-1)周围发现了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类地行星,其中三颗位于宜居带内。
图甲为“TRAPPIST--1系统”示意图。
仿写句式★★★○○○【命题说明】仿写句子的题目注意有续写式仿写和命题式仿写,一般以简答题的方式出现,大纲卷和课标卷的前5年是必考的题目。
仿句题解题方法――要“像”,且只求“像”。
仿句题主要考查句子的一致性的问题,就是仿照给定的例句再造一个句子,就是“照葫芦画瓢”。
这“瓢”画得好不好,实际上就是一个像不像的问题。
“像”是仿句题做得好的重要标准。
怎么才叫“像”呢,即怎样才叫和例句一致呢?第一步:照葫芦――要“像”――看句式,看修辞,看情感风格,看结构关系。
“照葫芦”就是对所给仿句题全面审题的过程。
只有把葫芦的特点在内心中搞清,才能保证画的葫芦像。
一般来说,应从四个方面观照“仿句”这个葫芦。
局部上,句式要一致。
例句中的分句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例句是常式句,还是变式句;例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复句还是单句,等等,仿的句子也要相应的和例句相同。
语言上,修辞格要一致。
例句运用了比喻、借代、排比等哪种修辞格,还是混用了几种修辞格,仿的句子也要相应的和例句相同。
内容上,情感风格要一致。
例句是记叙、议论、还是描写、抒情;例句是举例,还是概说;是富有文采,还是平实叙写,等等,仿的句子也要相应的和例句相同整体上,结构关系要一致。
原句是总分关系,还是分总关系;是从现象到本质,还是先概括再举例;是并列关系、是递进关系,还是转折关系,等等,仿的句子也要相应的和例句相同。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每一道仿句题都会涉及,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要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去考虑。
而且,一道仿句题常常把其中的上面四点中的一点做为重点,在做题时,要首先把这最重要的一点找出来。
第二步:画瓢――只求“像”――就近联想上面说的“像”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思维上并不要求仿写的句子怎样的与众不同,怎样的富有哲理,而是与原句越相近越好。
有些同学总想出新,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丢了分数。
只求“像”,在思维上,就是要求同学们要“就近联想”。
这很像古代的对句,例句是“山”,大家就不妨写“海”、“河”;例句是“音乐”,大家就不妨写“诗歌”,“绘画”、“雕塑”;例句是“花”,大家就不妨写“鸟”、“虫”“鱼”,等等。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55整除”时,其反设正确的是()A. 5整除B. 5整除C. 5整除5整除【答案】C【解析】【分析】5整除的否定即可.55整除,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证法,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基础题.2.)A. B. D.【答案】B【解析】【分析】,,对应点为 B.【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以及复数几何意义,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3.)A. B. D.【答案】D【解析】【分析】先求导数,再根据导数几何意义得结果.D.【点睛】本题考查导数几何意义,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4.a、b、c S,内切圆半径为r可知,四面体S−ABC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内切球半径为R,四面体S−ABC的体积为V,则R等于C.【答案】C【解析】解: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O,则球心O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R,所以四面体的体积等于以O为顶点,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的4个三棱锥体积的和.则四面体的体积为R=B5.)A. 60B. 64C. 160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求特定项系数.,因此含项的系数为 A.【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展开式通项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6.高二年级的三个班去甲、乙、丙、丁四个工厂参加社会实践,但去哪个工厂可以自由选择,甲工厂必须有班级要去,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A. B. 37种 C. 18种 D. 16种【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间接法求解甲工厂没有班级去的方法数即可.【详解】高二年级的B.【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 7.的模等于()A. B. D. 2【答案】D【解析】【分析】.,所以 D.【点睛】本题考查纯虚数以及复数的模,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8.停车场划出一排9个停车位置,今有5辆不同的车需要停放,若要求剩余的4个空车位连在一起,则不同的停车方法有()A. B. D.【答案】D【解析】【分析】剩余的4个空车位看作一个元素,由相邻问题用捆绑法求排列数.【详解】剩余的4个空车位看作一个元素,则不同的停车方法有 D.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9.()A. B. D. 【答案】A【解析】【分析】.得,所以A,【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定积分求面积,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10.)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选B.【点睛】本题考查函数极值,考查等价转化思想方法与基本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1.在二项式则有理项不相邻的概率为()A. B. D.【答案】A【解析】【分析】.有理项不相邻有种方法,因此所求概率为选A.【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以及古典概型概率,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2.,则称函数.已知函数是区间上的双中值函数,则实数)A. B. D.【答案】C【解析】【分析】转化为函数有两个零点问题,再根据二次函数图象可得不等式,即得结果.或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零点,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袋中有3个白球2个黑球共5个小球,现从袋中每次取一个小球,每个小球被抽到的可能性均相同,不放回地抽取两次,则在第一次取到黑球的条件下,第二次仍取到黑球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 试题分析:记事件A 为“第一次取到白球”,事件B 为“第二次取到白球”,则事件AB 为“两次都取到白球”,考点: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 点评:本题考查条件概率,是高中阶段见到的比较少的一种题目,针对于这道题同学们要好好分析,再用事件数表示的概率公式做一遍,有助于理解本题.14.【解析】 【分析】根据正态分布对称性求解. 【点睛】本题考查正态分布,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5.________.【解析】【分析】.,增,时,【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以及利用导数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6.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详解】因,对应值为时,,对应值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答案】(Ⅰ)【解析】【分析】(Ⅰ)根据复数相等列方程组,(Ⅱ)先化复数为代数形式,再根据复数为实数列式,解得实数值.【详解】解:,即为所求.【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相等以及复数概念,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8.的通项公式;【答案】【解析】【分析】(Ⅰ)根据递推关系逐一代入求解,再根据规律归纳,(Ⅱ)根据和项与通项关系得递推关系式,再利用求根公式解得相邻项关系,最后根据数学归纳法证明.【详解】解:,解得.时,由(Ⅰ)可知成立,所以当时猜想也成立.【点睛】本题考查数学归纳法求与证数列通项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19.(2013•重庆)设f(x)=a(x﹣5)2+6lnx,其中a∈R,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y轴相交于点(0,6).(1)确定a的值;(2)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与极值.【答案】(1)(2)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2的单调性可知是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试题解析:(1,得(2)由(1),.令,解得,.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名师点睛】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点处切线的斜率,应用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已知切点A(x0,f(x0))求斜率k,即求该点处的导数值:k=f′(x0);(2)已知斜率k,求切点A(x1,f(x1)),即解方程f′(x1)=k;(3)已知过某点M(x1,f(x1))(不是切点)的切线斜率为k时,常需设出切点A(x0,f(x0)),利用k20..(Ⅰ)假设这名射手射击3次,求至少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Ⅱ)假设这名射手射击3次,每次击中目标得10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在3次射击中,若有2次连续3次全部击中,则额外加10分.手射击3次后的总得分,求.【答案】(I(II 的分布列是【解析】试题分析:解:⑴3,所以所求概率为.⑵的所有可能取值为“”,,,.考点: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n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求法,属于中档题.21.某分公司经销某种品牌产品,每件产品的成本为30然对数的底数)万件.已知每件产品的售价为40元时,该产品一年的销售量为500万件.经物价部门核定每35元,最高不超过41元.【答案】(1) L(x)= 500(x-30-a)e40-x(35≤x≤41);(2) 当2≤a≤4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35元,该产品一年的利润L(x)最大,最大为500(5-a)e5万元;当4<a≤5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31+a)元时,该产品一年的利润L(x)最大,最大为500e9-a万元.【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条件求出k,再根据利润等于销售量乘以单个利润得函数解析式,最后交代定义域(2)先求导数,再求导函数零点,根据零点与定义区间关系分类讨论,确定导函数符号,进而确定最大值试题解析:(1)由题意,该产品一年的销售量为y=.将x=40,y=500代入,得k=500e40.故该产品一年的销售量y(万件)关于x(元)的函数关系式为y=500e40-x.所以L(x)=(x-30-a)y=500(x-30-a)e40-x(35≤x≤41).(2)由(1)得,L′(x)=500[e40-x-(x-30-a)e40-x]=500e40-x(31+a-x).①当2≤a≤4时,L′(x)≤500e40-x(31+4-35)=0,当且仅当a=4,x=35时取等号.所以L(x)在[35,41]上单调递减.因此,L(x)max=L(35)=500(5-a)e5.②当4<a≤5时,L′(x)>0⇔35≤x<31+a,L′(x)<0⇔31+a<x≤41.所以L(x)在[35,31+a)上单调递增,在[31+a,41]上单调递减.因此,L(x)max=L(31+a)=500e9-a.综上所述当2≤a≤4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35元,该产品一年的利润L(x)最大,最大为500(5-a)e5万元;当4<a≤5时,每件产品的售价为(31+a)元时,该产品一年的利润L(x)最大,最大为500e9-a万元.22.【答案】(1)函数的递增区间为,函数的递减区间为2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2)由(1上是增函数,由(1)可;(3)由(2)知,,,进而换元可得即可得证.试题解析:(1在上单调递增时,在上单调递增;(2)由(1)知,时,不可能成立;(3)由(2.点睛:(1)导数综合题中对于含有字母参数的问题,一般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解题时要注意分类要不重不漏;(2)对于恒成立的问题,直接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即可;(3)对于导数中,数列不等式的证明,解题时常常用到前面的结论,需要根据题目的特点构造合适的不等式,然后转化成数列的问题解决,解题时往往用到数列的求和.。
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8 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8 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三语文(第02期)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8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专题08 名句名篇默写1.【18届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述如果学习者能做到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3)庄子《逍遥游》中描写鹏鸟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浪涛,又以“_________________”,写出鹏鸟一飞冲天的磅礴气势。
(4)杜牧《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故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获取教训,则会重蹈覆辙,造成“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
【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考查方式,对于这种题型,解答时除了要注意出处和作者外,重点要注意理解语境的提示。
本题需要注意的重点字有:锲、镂、抟、扶、摇、哀.2.【18届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级阶段检测(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成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人你要“掌声”干什么?张建平中国当代诗人大都有一个情结,就是娇情。
文本的口水话泛滥之后,情感似乎成为珍惜物,不仅需要憋出来、强生出来,甚至需要“变”出来。
诺贝尔文学奖被鲍勃·迪伦收获,又刺激了下中国诗人的神经,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在一腔望月的诗意中,总应该寻求到些许的心理平衡,却总伴随着失望。
仰望星空不能指责,这是诗歌的前提,但真的能看到什么,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
其实,迪伦的诗歌翻译得不好,用中文语境来看,没得深意。
这就是语言语境的问题。
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如是,英文语调、感染力、诗歌韵律非常强悍,直指内心。
在中文语境下,当代诗歌与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获得诺贝尔奖的迪伦能够把情感融入诗歌、歌词的文本能力应该可以讲得到了评委不同语言语境的公认,不应产生异议,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中文翻译的他的诗歌。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歌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哪?其实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写的很清楚,“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一千多年来,包括八股文在内的文本演绎出来的文章,判其立意、立论、立章大都出于此,文用气长,文以胆论,无气无胆,绝非文章,那是说话,那是口水。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入学测试试题完形填空(每题1.5分)The Internet affords anonymity to its users, a blessing to privacy and freedom of speech. But that very anonymity is also behind the explosion of cyber-crime that has(1) across the Web.Can privacy be preserved (2) bringing safety and security to a world that seems increasingly (3) ?Last month, Howard Schmidt, the nation's cyber-czar, offere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 (4) to make the Web a safer place---- a "voluntary trusted identity" system that would be the high-tech (5) of a physical key, a fingerprint and a photo ID card, all rolled (6) one. The system might use a smart identity card, or a digital credential (7) to a specific computer, and would authenticate users at a range of online services.The idea is to (8) a federation of private online identity systems. User could (9) whichsystem to join, and only registered users whose identities have been authenticated could navigate those systems. The approach contrasts with one that would require an Internet driver's license (10) by the government.Google and Microsoft are among companies that already have these "single sign-on" systems that make it possible for users to (11) just once but use many different services.(12) , the approach would create a "walled garden" cyberspace, with safe "neighborhoods" and bright "streetlights" to establish a sense of a (13) community. Mr. Schmidt described it as a "voluntary ecosystem" in which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can complete online transactions with (14) ,trusting the identities of each other and the identities of the infrastructrue (15) which the transaction runs".Still, the administration's plan has (16) privacy rights activists. Some applaud theapproach; others are concerned. It seems clear that such a scheme is an initiative push toward what would (17) be a compulsory Internet "driver's license" mentality. The plan has also been greeted with (18) by some computer security experts, who worry that the "voluntary ecosystem" envisioned by Mr. Schmidt would still leave much of the Internet (19) . They argue that all Internet users should be (20) to register and identify themselves, in the same way that drivers must be licensed to drive on public roads.(1) A.swept B.skipped C.walked D.ridden(2) A.for B.within C.while D.though(3) A.careless B.lawless C.pointless D.helpless(4) A.reason B.reminder C.compromise D.proposal(5) A . information B.interference C.entertainment D.equivalent(6) A. by B. into C. from D. over(7) A. linked B. directed C. chained D. compared(8) A. dismiss B. discover C. create D. improve(9) A. recall B. suggest C. select D. realize(10)A. released B. issued C. distributed D. delivered(11)A. carry on B. linger on C. set in D. log in(12) A. In vain B. In effect C. In return D. In cintrast(13) A. trusted B. modernized C. thriving D. competing(14) A. caution B. delight C. confidence D. patience(15) A. on B. after C. beyond D. across(16) A. divided B. disappointed C. protected D. united(17) A. frequently B. incidentally C. occassionally D. eventually(18) A. skepticism B. tolerence C. indifference D. enthusiasm(19) A. manageable B. defendable C. vulnerable D. invisible(20) A. invited B. appointed C. allowed D. forced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60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郑中学国际校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令人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能依靠低俗段子哗众取宠。
B.虽然网络媒体是新兴阅读方式,但在浮光掠影....式的阅读下,我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一种文化快餐。
C.从1958年参加工作开始,黄旭华一直战斗在核潜艇研制领域,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有了这些在假日中坚守岗位的劳动者的无悔付出,我们才能够外出饱览美景,和家人、朋友共享天伦之乐....。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荡然无存....了。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望洋兴叹....。
D.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冠冕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的一项是A.脊.梁(jí)醇.香(chún)奸佞.(nìn)熙来攘.往(rǎng)B.袅袅..(niǎo)贮.蓄(chǔ)溪涧.(jiàn)笑容可掬.(jǖ)C.狼藉.(jí)坍.塌(tān)黯.然(àn)根深蒂.固(dì)D.攒.聚(zǎn)虔.诚(qián)翱.翔(áo)鞭辟.入里(bì)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5.用原文补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光的干涉衍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光的干涉衍射选择题1.两束平行的单色光a、b射向长方形玻璃砖,光从上面入射,恰从下表面重叠射出,如图所示,比较两束单色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在玻璃砖的下表面上,a光可能发生全反射D.a、b光的波长均大于紫外线的波长,在真空中的速度均等于紫外线的传播速度E.a光与b光可能发生干涉2.关于下列光学现象,正确的说法是()A.水中蓝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快B.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在岸边观察前方水中的一条鱼,鱼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D.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较窄。
.比较3.如图所示,三束细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a、b、c三束光,可知( )A.a为波长较长的光B.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a光的速度最大C.分别用这三种光做光源,使用同样的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中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小D.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4.物理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演示实验:让某特制的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玻璃较厚),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光子的能量B.若增大入射角i,则a光可能先消失C.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条纹间距大于b光条纹间距D.在玻璃砖中,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短5.激光陀螺仪是很多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等交通工具。
激光陀螺仪的基本元件是环形激光器,其原理结构比较复杂,我们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由激光器发出的A、B两束激光,经完全对称的两个通道(图中未画出)在光电探测器处相遇,产生干涉条纹。
如果整个装置本身具有绕垂直纸面的对称轴转动的角速度,那么沿两个通道的光的路程差就会发生变化,同时光电探测器能检测出干涉条纹的变化,根据此变化就可以测出整个装置的旋转角速度。
河南省郑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远程办公”彻底火了。
虽然远程办公这个概念早有企业在推广,但真正获得如此大规模应用的机会,恐怕尚属首次。
虽然是一种应急手段,但远程办公已显示出最直接的好处——突破了空间限制。
在此之前,“人人足不出户,企业单位也能正常运转”简直不可想象。
但远程办公软件的出现,让许多原先组织生产时必不可少的“前提”,如今都变成了“选项”。
其次,远程办公还将释放出一波“人才红利”。
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但在现有模式下,人们在择业时考虑的不只是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还要忧心房租贵不贵、交通堵不堵、家人能否适应……这些与职业本身无关的因素,造成许多人才与企业失之交臂的遗憾。
而远程办公则可以解除这些“包袱”,让人才在最适宜自己的环境中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让企业对人才的吸纳突破地域和国界,真正做到“广招天下英才而用之”。
(《中国青年报》)材料二:表一: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优势认知调查表二: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劣势认知调查(《2020年中国新春远程办公认知调查》)材料三:疫情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原有稳定的商业结构,全民居家、开工开学延后,引发了一系列消费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纷纷开启线上问诊、远程办公和网络教学模式。
多平台数据显示在线咨询激增。
网上问诊,不仅解决了线下的不便,避免交叉感染问题的风险,同时也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医疗资源。
平安好医生称疫情期间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APP新注册用户量增10倍, APP新增用户日均问诊量是平时的9倍,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9800万。
2018-2019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 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静摩擦力有最大值,说明静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变的B.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C. 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其运动方向相同D. 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答案】B【解析】静摩擦力的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则静摩擦力在零与最大值之间,故A说法正确;物体正在从粗糙的静止不动的斜面上滑下,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而斜面也受到物体的滑动摩擦力,但斜面却是静止的,故B 说法错误;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故C说法正确;运动的物体也可能产生静摩擦力,比如在水平路面上,汽车启动时,车厢地板上的物体会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故D说法正确。
所以选B.2.如图所示,a、b、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c 是一条x 关于t 的二次函数.有关这三个物体在 0~5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c 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t=5 s 时,a 物体速度比c 物体速度大D. a、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D、位移图象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知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看出斜率看出,a、b两图线的斜率大小、正负相反,说明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同;故A,D错误.B、图线c是一条x=0.4t2的抛物线,c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0.8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C、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大小,根据图象可知,t=5s时,c物体速度最大;故C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为位移—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并能根据图象的信息解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3.如图所示,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弹簧秤静止,则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1B. 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2C. 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1D. 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2【答案】C【解析】误认为弹簧的形变由F1、F2共同决定,误选A或B.弹簧秤的示数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弹簧的弹性形变与其劲度系数的乘积,即等于作用于弹簧挂钩(沿轴线方向)上的拉力.而F2不是直接作用在弹簧上,其实外壳对弹簧左端的拉力大小一定也为F1.在本题中,使弹簧产生形变的外力是F1,而非F2,故弹簧秤的示数是F1,选项C正确.4.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上用力F向右推箱子,长木板、人、箱子均处于静止状态,三者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 地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D. 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则长木板对地面的压力会大于3mg【答案】C【解析】人用力F向右推箱子,对箱子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左,与推力平衡,故A错误;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不是静摩擦力,否则不平衡,故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零,故B正确;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支持力等于压力;故压力等于重力,为3mg;故C正确;若人用斜向下的力推箱子,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压力依然等于3mg,故D 错误;故选BC.【点睛】对箱子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其受静摩擦力方向;对三个物体的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判断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情况.5.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忽略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P、Q上,当物体平衡时,下面的弹簧(劲度系数为k1)处于原长.若把物体的质量换为2m当物体再次平衡时(弹簧的总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位置比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下降了x,则x为(重力加速度为g)( )【答案】C【解析】【分析】当物体的质量为m时,弹簧k2处于原长,下方弹簧的弹力等于mg,由胡克定律求出其压缩的长度.将物体的质量增为原来的2倍时,上方的弹簧伸长的长度与下方弹簧压缩量增加的长度相等,等于物体下降的高度,两弹簧弹力之和等于2mg,再由胡克定律求解物体下降的高度.【详解】当物体的质量为m①当物体的质量变为2m时,设物体下降的高度为x,则上方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下方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x1+x,两弹簧弹力之和等于2mg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得:k2x+k1(x1+x)=2mg②故选C.【点睛】本题由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分别研究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压缩量,要抓住第二情况下,两弹簧形变量与物体下降高度相等进行列式.6.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郑州一中2021—2022学年上期中考24届高一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疫”这个字人人敬而远之,但就它的字形结构看,除了避之不及的“疒”,它里面的部分其实是“役”的省略,表示“疫”的意思同“役使”有关,因为古人认为,瘟疫大都是恶鬼驱役坏东西兴风作浪。
“役使”这种行为是人类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所付出的努力,是人类智慧与社会进步的体现。
在我国古代,牛早已成为可供人们役使的一种富力。
比如在“犁”字中,“牛”表示犁这种农具以及用农具耕田都与役使牛有关。
《诗经》有一句:“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其中“睆”的意思是明亮。
“服箱”是驾车、拉车,因为“箱”最初指古代的大车,这两句诗说的是天空中闪闪发光的牵牛星它虽然名叫“牵牛”,却并不是被用来驾车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当时牛已经成为人们在生活中用于负重、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了。
大文豪苏东坡在一首题为《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的词中写道:“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首词既写了春天的景色,同时也是一幅立春时节的民俗风情画卷,其中的“春牛”,是传统民俗中人们用泥土、芦苇或纸于立春前一日做成的“牛”,在立春那天用“春杖”鞭打“春牛”,以示迎春、劝农和催耕,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比较有趣的是“耕牛”从古至今指的都是耕田的牛;可是与之相对的“犁牛”,在许多古代的工具书中却被解释为“杂色牛”。
因为《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犁牛之子骍且角。
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句中“骍”原本指赤色马,随之也指赤色牛等,后来还表示赤红色。
我国古代有崇尚“正色”的传统,“赤”与“青、黄、白、黑”同属五种正色,所以,赤红色的牛马被视为品相高贵。
平罗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
”“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
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
”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
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
“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
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
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
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
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
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
)更没有独立的地位。
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
《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的政治学,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开始意识到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如图所示某个孤立点电荷的两条电场线,a、b、c是电场线上的三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点电荷可能带负电B. a点的电势一定比c点的电势高C. 电子在a点时的电势能比在b点时大D. 将正的检验电荷从c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2.长为L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R处,如图所示。
当达到静电平衡后棒上感应的电荷在棒内中点处产生的场强的大小等于( )A. kqR2B. kq(R+L)2C. kqL2D.kq(R+L2)23.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M的中点与ON的中点电势一定相等B. 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C. 在MN连线上移动一个试探电荷,电场力不做功D. 在HG连线上移动一个试探电荷,电场力不做功4.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点。
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则( )A. 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A点向O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一定先变大再减小B. 若q从A点由静止释放,其将以O点为对称中心做往复运动C. q 由A 点向O 点运动时,其动能逐渐增大,电势能逐渐增大D. 若在A 点给q 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它可以做类平抛运动5.如图,A 、B 、C 三个点位于以O 为圆心的圆上,直径AB 与弦BC 间的夹角为30°。
A 、B 两点分别放有电荷量大小为qA 、qB 的点电荷时,C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恰好沿圆的切线方向,则q A q B 等于( )A. 13B. 33B.C. 3D. 26.如图所示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由单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 、b 是轨迹上的两点。
2015—2016学年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提到“工匠精神”,也许我们会首先想到德国、瑞士、日本这些国家。
其实,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也是非常突出的。
《诗经》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玉器等一样,切了还要磋,琢了还得磨。
这里体现的对工艺精细程度精益求精的追求,与西方工业精神中从99%到99.99%的追求不谋而合。
这说明,不论区域和文化有着怎样的差别,在追求精美、卓越、典雅等这些能充分反映人类文化审美创造力的艺术特征方面,东西方基本上是一致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极致和完美的美学理想。
基于文化的属性和发展的形态不同,东西方的“工匠精神”在具体表现样式上又存在着一定差异。
西方侧重于对刚性要素的重视,要求必须确保每个部件质量上乘,无论是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以最高标准要求,并对最终的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特别是进入工业化时代后,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对产品质量提出了统一的严格标准,以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
如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于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航海钟,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的问题。
相比较而言,中国则侧重于对柔性要素的重视,在设计和制造上,为追求完美和极致,多强调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揣摩,孜孜不倦。
中国工匠“依天工而开物”“法自然以为师”,把对自然的敬畏和观察体验、揣摩感悟,倾注于一双巧手,让中国制造既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功能特点,也展现出典雅优美的审美特点。
如中国的传统建筑,在设计和建造中既追求实用功能,也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功效。
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似玉非玉而胜玉”,让人顿生“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感慨。
中国的“工匠精神”附着于精美绝伦的作品,世代相传。
天工开物,随物赋形,是中华民族对制造业的价值取向共识。
如果我们承继这种东方智慧,并学习西方对产品刚性要素的重视,应该会带来东方诗意和西方精准的美妙融合,成就中国制造业的独特风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级阶段检测(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成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人你要“掌声”干什么?张建平中国当代诗人大都有一个情结,就是娇情。
文本的口水话泛滥之后,情感似乎成为珍惜物,不仅需要憋出来、强生出来,甚至需要“变”出来。
诺贝尔文学奖被鲍勃·迪伦收获,又刺激了下中国诗人的神经,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在一腔望月的诗意中,总应该寻求到些许的心理平衡,却总伴随着失望。
仰望星空不能指责,这是诗歌的前提,但真的能看到什么,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
其实,迪伦的诗歌翻译得不好,用中文语境来看,没得深意。
这就是语言语境的问题。
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如是,英文语调、感染力、诗歌韵律非常强悍,直指内心。
在中文语境下,当代诗歌与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获得诺贝尔奖的迪伦能够把情感融入诗歌、歌词的文本能力应该可以讲得到了评委不同语言语境的公认,不应产生异议,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中文翻译的他的诗歌。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歌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哪?其实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写的很清楚,“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一千多年来,包括八股文在内的文本演绎出来的文章,判其立意、立论、立章大都出于此,文用气长,文以胆论,无气无胆,绝非文章,那是说话,那是口水。
喷在文坛里,那是痰盂。
而“文以载道“如何呢?真正的“载道”是顶天立地,吸天地之大气,壮人生之伟胆。
直面人生世界之苦难,直面人生社会之丑恶,人行仗义,文书真镜。
文人、诗人的痛苦应该积淀大众之苦难,胸怀天下,诗人的情怀应该“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诗人的笔法文脉应该可以气贯山河。
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苦难,当诗歌可能寄情寄怀的时刻,直指内核,才是文学诗歌的精髓。
描写、刻画、揭露丑恶,同情苍生,才可能有文之胆气。
我们的语境如今变了,在有限的情怀里,只能依靠稀有的真实情感,勇救地面对邪恶。
无法载道时,我们只有两条路,一条是“求道”,像海子那样最终用死亡揭示诗歌。
再有一条,就是我们当下做的,用白话的口水挑起“激情”在某种想入非非的情感寄托里,研磨章句,无气就只能口水,无胆就只能看着上司的脸色,在肮脏的地上,用文字“爬”出一行行可怜的“诗歌”。
诗歌,成为脑浅层的发泄物。
我相信,中文文学、诗歌的命运,会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当文学与诗歌面对强权,甚至面对武力的时候,文本在解构、倾诉的时刻,若无文胆,势必进入风花月夜的出处。
情感,或许只能有王国维那番的寄托,但再无杜甫。
不应该责怪风花月夜,月光给予诗人的是安静的对话,这是诗歌纯粹的语言。
中国文人的担当其实应该得道载道,藐视权责,孤独地走在探索、探求的远方。
那么,如果诗歌不是为了感触与揭示苦难,给希望,一个真实的仰望星空的坚守空间,你要“掌声”干什么?我们井不在什么远方。
只在“此处”,因此处有美女莺歌,此处有达官俸禄,因此,我们只关心迪伦先生到底领不领这个奖?其实,以我有限的对于诗歌认知看,即使我并没有关注过,并好好阅读过他的一些诗,我的潜意识里也会相信,领不领奖对于迪伦应该不很重要了,因为,他从未在“此处”已然走在远方……(摘自《独立作家》网,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当代诗人大都娇情,缺乏真情实感,似乎成为珍情物的情感还是憋山来、强生出来,甚至“变”出来的。
B. 鲍物·迪伦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中国诗人失衡失望,同样没有停止过仰望诗歌的星空却没得到同样的回报。
C.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古典文学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载道”中得以落实。
D. 海子最终用死亡揭示诗歌,是“求道”,是不愿意把用白话的口水挑起“激情”寄托在某种想入非非的情感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迪伦、莎士比亚的诗歌在英文语境里很有感染力,直指内心,在中文语境里却没深意,是中文语境的表现力问题。
B. 中文文学、诗歌的命运会是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文学与诗歌面对强权、武力,需要有文胆有担当与之抗衡。
C. 我们的诗人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即没有停止对诗歌的追求,但在追求中应该加强积淀纯粹的精神。
D. 如果诗歌无法载道诗人也不“求道”,“诗歌”就成了用文字“爬”出的一行行可怜脑浅层的发泄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诗歌应吸天地之大气,壮人生之伟胆。
B. 诗人应该有担当,能胸怀天下,诗歌是为了感触与揭示苦难,给希望,而不是为了得到多少掌声。
C. 文中“此处”指名利享受,“远方”指藐视权贵不断探索的文学精神。
迪伦“已然走在远方”,我们“只在此处”,表明了作者的褒贬态度。
D. 中国当代诗歌与古典诗歌相差甚远,因为我们找不到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与诗人的追求及诗歌的表现力无关。
【答案】1. B 2. A 3. D【解析】1. 试题分析:作者认为,中国诗人与迪伦并没有“同样的”仰望星空,两者之间的追求有所不同。
2. 试题分析:是翻译时语言转换的问题,不是中文语境本身的表现力问题。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此题选项A曲解文意。
3. 试题分析:文中多处的信息显示,与诗人的追求有很大的关系,如“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下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2016年10月13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著名摇滚、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将奖项授予“非文学界”人士。
鲍勃·迪伦10岁时便自学了口琴、钢琴和吉他,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
大学期间,对民谣产生兴趣,开始在学校附近的民谣圈子演出,并首度以鲍物·迪伦为艺名签约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前往纽约,去追寻美国“民谣之父”伍迪·格思里,继续自己的音乐梦想。
鲍勃开始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执着地相信自己是其中的一员。
他让诗歌走出文学殿堂,以一种大众的视角重新来到民间歌谣中,以现代音乐形式进行传播,从而让诗歌又恢复了那种万人传唱的生气。
他创作了一首美国民谣史上的经典作品《大雨将至》,这首歌第一次将民谣和诗歌结合了起来,开启了流行歌曲的新面貌,以致于牛津大学最权威的“诗歌教授”里克斯认为迪伦“堪与最伟大诗人同列”,迪伦的歌词就是他的诗,年轻人在他的歌声和歌词中沉溺!1965年,鲍勃·迪伦第一次以一种接近摇滚的方式来表现民谣,被当时的听众视为民谣界的叛徒,但今天,这摇滚民谣已在美国蔚然成风。
鲍勃·迪伦在他的忆录中写道:“你想要写的歌曲源于生活。
”1963年到1964年间,他写下一首又一首关于黑人民权运动、关于反战、关于青年对时代的困感与焦虑的歌曲。
如迪伦创作的著名歌曲《答案在空中飘扬》,提问发人深思,影射美国越战,在当时成为了整个民权运动的圣敬,鲍勃·迪伦的歌曲关乎民权、关乎爱情、关乎政治、关乎宗教,内容厚重真实,远离虚幻,让内容僵化的传统民谣走进了新时代,并开创了民谣的辉煌岁月。
迪伦全身心融入生活,关注历史,这让他写出的歌词能够震撼他当时所生活的年代,经久不衰。
他的歌词不是简单的流行话语,他以丰沛的诗意和真挚饱满的词汇来表现人性、叩问人生,他用一生的创作阐释了人类生命的意义,他的歌词跨越了国界!70年代,鲍勃·迪伦开始涉足其它诸多领域。
鲍勃·迪伦曾出版过他的歌词合集;他还是位优秀的传记作者,2004年鲍勃·迪伦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一路畅销:他的回忆录《编年史》被评为《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节;1971年他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自1994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6本画作,他的绘画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中展出过……2008年,鲍勃·迪伦获得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
诺贝尔奖组委会常务秘书萨拉认为,鲍勃·迪伦的诗词可以和古希腊诗人荷马和莎孚的作品相媲美。
1997年,鲍勃·迪伦第一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此后的1998年到2002年间,鲍勃·迪伦每年都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菜美奖、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
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奥巴马颁发的总统自由勋章。
2010年2月他受邀参加奥巴马夫妇在白宫组织的纪念民权运动的大型音乐会,但他对唱歌之外的事情丝毫不感兴趣不参加演出前的宴会,也不愿和自己级别最高的粉丝奥巴马拍照留念,他只给了奥巴马一只苍老的手和一个微笑。
有关诺贝尔文学奖该不该颁给歌手鲍勃·迪伦成为各国人民争议的话题。
《纽约时报》撰文写道,“瑞典文学院选择一位流行音乐人赢得世界文学界最高的荣誉戏剧化地重新定义了文学的边界,引发了对歌词是否与诗歌具有同样艺术价值的讨论”;畅销小说《十九分钟》的作者乔迪·皮考特尖刻地写道,“我为迪伦高兴,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也可以获得格莱美音乐奖?”在迪伦获奖的消息公布后,瑞典学院称一直联系不到现年75岁的音乐人鲍勃·迪伦。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2日发送电邮请求鲍勃·迪伦的发言人拉里·詹金斯对获奖做出回应,但截至23日发稿时仍未得到回复。
有消息说,迪伦目前正在巡演出。
鲍·迪伦是个不平凡的人,他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的巡演”,迄今为止,他发了40多张音乐专辑,创造了20世纪最令人难忘的经典歌曲。
也许,鲍勃·迪伦不需要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需要鲍勃·迪伦!(摘自《新华网》,有删改)【相关链接】①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1895年11月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基金会”,文学奖是其中之一,颁给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