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第四框善用合同办事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1.53 KB
- 文档页数:7
合同法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合同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2. 掌握合同的成立要件和效力3. 理解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4. 掌握合同的解除、变更、履行和违约等情形5. 能够分析合同纠纷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内容:第一讲合同的基本概念1. 合同的定义2. 合同的分类3. 合同的基本要素第二讲合同的成立1. 合同的成立要件2. 合同的形式3. 合同的效力第三讲合同的当事人1. 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2. 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3. 合同当事人的代理第四讲合同的内容和履行1. 合同的内容及约定方式2. 合同的履行义务3. 合同的担保第五讲合同的解除、变更和效力1. 合同的解除原因和方式2. 合同的变更规定3. 合同的效力和过失责任第六讲合同的违约和救济1. 合同的违约行为2. 合同的救济方式3. 合同违约案例分析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讲解合同法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基本概念和规定2.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合同纠纷案例,掌握合同法的应用技巧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合同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法院,了解合同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书面总结或口头述说2.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案例分析作业3. 考试评测:进行合同法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考试评测参考教材:1. 《合同法》王明辉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指导委员会编2. 《合同法》李鹏编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3. 《合同法解释与案例》张明辉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讲:合同的基本概念 1课时第二讲:合同的成立 2课时第三讲:合同的当事人 2课时第四讲:合同的内容和履行 2课时第五讲:合同的解除、变更和效力 2课时第六讲:合同的违约和救济 2课时总结:通过合同法教学,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合同纠纷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的有效条件
内容(二):
民法保护我们的权利(15min) 1.民法保护人身权
2.民法保护财产权
内容(三):
违约侵权要承担民事责任
(15min)
1.违约责任
2.侵权责任
学们对第一个案例的答案,
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商标权)论出:梁某应当退款。
因为小陈才7岁,是没有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进行的数额较大的民事活动,必须由其法定代理人(监护人)进行。
因小陈的父母不同意此买卖行为故买卖游戏机的行为无效。
7.根据多媒体课件展示,整理出并背诵
9.根据材料分析和老师讲解,整理多媒体知识点:合同,也称契约,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如果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
9.阅读材料并思考崔某主张王某双倍返还定金是否合理?违反合同约定一般承担哪些责任?
10.分析定金和订金的区别,并做好记录。
11.阅读材料并思考说说为什么燕某不承担侵权责任,小组讨论并进行回答。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
合同法教案
教案标题:合同法
教案目标:
1. 了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合同的要素和形成要件;
3. 理解合同的效力和履行义务;
4. 能够分析和解决合同纠纷。
教案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介绍合同法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
2. 解释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例如自由意思原则、平等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等。
3. 分析合同的要素,包括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内容、合同的形式和合同的目的等。
4. 详细讲解合同的形成要件,包括要约、承诺和接受等。
案例分析:
5. 提供一些合同案例,要求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合同要素和形成要件,并判断合同的效力和履行义务。
小组讨论:
6.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他们对合同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讨论,例如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和合同的解除条件等。
练习与评估:
7. 给学生一些合同法相关的练习题,以检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8.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估,提供反馈和指导。
总结:
9.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合同法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0. 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合同法,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参考资料。
教学资源:
- 合同法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 合同法案例
- 合同法练习题
- 合同法相关的学术文章和研究报告
教学评估:
- 学生对合同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咬文嚼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独立见解能力。
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精神。
2、培养阅读、写作"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2、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3、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1、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2、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3、借鉴本文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4、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学习揣摩语言的方法。
【教学方法】1、立足课本整体感知2、跳出课本拓展延伸3、品评鉴赏培养能力4、举一反三迁移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2、《新民晚报》某日头版头条登出了一条新闻,标题是:论坛开讲,福”临上海报道的是世界著名的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在上海召开的新闻。
提问:标题中,哪个字最吸引你呢?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
的确,查过《现代汉语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 ―― 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标准教程HSK4第十一课教案a.你有没有遇到过来不及做某件事情的情况?怎么解决的?b.你觉得在做事情的时候,来得及和来不及的区别在哪里?学生造句二.教学步骤四)新课研究1.生词研究1)流利导入:你知道哪个明星的中文说得特别好?例句:他来中国才一年,汉语就说得这么流利。
通过四年的研究,她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了。
她的目标是在四个月内可以自然而流利地用汉语跟中国人聊天。
练:你觉得说得流利和说得准确,哪个更重要?为什么?2)厉害导入:能力方面很强;情况很严重例句:你儿子真厉害!竟然考上了XXX!如果你肚子疼得厉害,最好去看看医生吧。
XXX的功夫很厉害。
练: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比较厉害?喜欢和比自己厉害的人做朋友吗?为什么?3)准确导入:现在几点?——现在准确的时间是……例句:其实我的语法不太好,很多句子说得都不太准确。
如果你想对一个人有准确的判断,首先你得先了解他。
公司明年要搬?你这个消息准确吗?我怎么不知道?准确地说,我是澳大利亚华人。
练:研究语言的时候,怎么才能发音发得准确?4)阅读导入:看书例句:HSK考试包括听力、阅读和书写三个部分。
坚持阅读,除了能获得知识以外,还能帮我减轻压力。
阅读惯直接影响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
练:你喜欢阅读哪方面的书?阅读有哪些好处?阅读的时候,你有哪些惯?5)来得及导入:还有时间做事情例句:两个小时研究完这些词语来得及吗?我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说出了答案。
电影七点开始,现在才六点半,你马上去还来得及。
练:你有没有遇到过来不及做某件事情的情况?怎么解决的?在做事情的时候,来得及和来不及的区别在哪里?无论何时开始研究,都不晚。
”你同意吗?请让学生造句。
6)复杂 Adj。
复杂的导入:直接解释例句:a。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你能耐心听我解释一下吗?b。
他们家人的关系很复杂,让我头痛不已。
c。
实际上,这件事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
练:问:a。
在考试时,你惯先解决复杂的问题,还是把它们放在最后?b。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和识别民事法律行为,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法治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和特点,以及有效条件。
2. 教学难点:如何区分合法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案例和相关法律条文。
2. 准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讲解。
3.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所需道具,如角色扮演服装等。
4. 提前了解学生背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中职生参与民事活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2. 法律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民法的基本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权利和义务等知识,强调民法在民事活动中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个贴近中职生生活的案例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判断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民事活动,如签订合同、处理纠纷等。
学生可以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双方当事人、律师、法官等,模拟真实场景下的民事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法在民事活动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尊重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思考自己在未来的民事活动中应该如何依法行事,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掌握签订合同的基本原则。
课文合同的教案教案标题:课文合同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合同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结构;3. 能够阅读和理解课文中的合同内容;4.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合同的重要性》;2. 合同样本或示例;3. 黑板/白板和粉笔/白板笔;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合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租房合同、购买商品合同等。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合同的含义和作用,并请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
知识讲解:1. 在黑板/白板上写下“合同”的定义:“合同是双方或多方之间达成的一种法律协议,规定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 解释合同的基本要素:合同的主体、目的、内容、形式和效力。
3. 讲解合同的结构:合同的标题、前言、主体和结尾。
课文阅读:1. 分发课文《合同的重要性》给学生,让他们自行阅读。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合同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 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合同编写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合同类型(如租房合同、购买商品合同等)。
2. 要求学生根据所选合同类型,编写一个简单的合同草案,包括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学生小组之间交换合同草案,互相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
4. 鼓励学生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讨论与总结:1. 引导学生讨论合同的重要性和使用合同的好处。
2. 总结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3.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编写合同草案时的经验和困难。
作业:要求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相关练习,包括填写合同的基本要素、解释合同术语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真实生活中的合同样本,加深对合同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合同写作比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2. 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册作业;3. 对学生编写的合同草案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合同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十一課散戲洪醒夫◎洪醒夫生平背景洪醒夫,本名洪媽從,出生於彰化縣二林鎮一個世代農民家庭。
台中師專畢業後,即一直擔任小學教師,因車禍去世,結束他三十三年短暫而璀璨的一生。
洪醒夫是家中的長子,其後有七個弟弟,三個妹妹。
家族世代務農,父母親是勤儉刻苦的莊稼人。
農人生活的辛酸是他所熟悉的,因此對於貧窮加諸生活的壓力,他有深刻的體驗,生長的家鄉環境與童年的時光,是影響其作品的重要因素。
《黑面慶仔》為其短篇小說集,收作品十篇,其中〈散戲〉得到第三屆聯合報小說獎的第二獎,〈跛腳天助和他的牛〉與〈扛〉先後得到第四屆與第七屆吳濁流文學獎的佳作,〈黑面慶仔〉得到第二屆聯合報小說獎的佳作,〈吾土〉得到第一屆中國時報文學獎的優等獎。
成為繼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王禎和〈嫁粧一牛車〉、楊青矗〈在室男〉和王拓〈金水嬸〉之後另一位台灣鄉土文學代表人物。
【補充介紹近代著名之本土作家鍾肇政,其文學著作:〈魯冰花〉、〈原鄉人〉,皆深刻的描述濃郁的鄉土情懷。
】◎洪醒夫筆下的臺灣農民性格1.洪醒夫小說中的人物大都是家鄉二林鎮的農民。
對這些同鄉們的貧困、迷信,他表現出高度的關懷與同情。
因此他善用鄉土語言,巧妙地把一些臺灣俗諺和特殊語彙用在對話裡,精確又親切。
2.洪醒夫筆下的農民都具有溫柔敦厚的本質,歸納為宿命、隱忍與悲苦三種。
其筆下的人物在面臨悲苦時,頂多是以宿命的感嘆來安慰自己,再以隱忍的精神去默默地承受,而無怨無艾地活下去。
所以他的小說讀來溫馨動人,情味十足。
◎散戲一文的概念1.洪醒夫:「散戲寫那些人因為生活壓力,不得不放棄自己不願意放棄的東西時的悲壯淒清。
…我要寫的是戲臺後面的『人的生活』,不是寫那個戲。
」2.全文以小說人物秀潔的心境思想作為敘事主軸,同時進行兩線的鋪陳:一線是秀潔與她的同伴們此刻正在臺上搬演的戲碼「秦香蓮」;另一線是秀潔在演戲過程中跌入「玉山歌仔劇團」由盛而衰的種種回憶。
這兩線的敘事在回憶裡的金發伯最後「像一頭受傷的猛獸」斥人別再唱歌仔戲,臺上飾演包公的金發伯無奈地高喊:「哎呀!罷了!罷了」開鍘陳世美的聲中,共同推到了高潮,也走向了終場:「戲,就這樣散了!」◎散戲前段選文包大人大喝一聲:「來人呀,將那陳世美帶上來!」前臺一聲應和,胡亂喊起堂威。
教学 内容第十一课第四框善用合同办事课时认知了解合同的形式、内容,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原则与违约责任,掌握合同的订 立规则。
教学 目标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合同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契约意识,形成践约、守约的观念。
运用学会正确订立合同、辨别合同是否有效,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与难 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准备教学重点:合同的内容、效力与履行。
教学难点:合同的订立方式。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查阅合同法相关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
會同的形式板书设计善 用 合 同办事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内容合同敕力的分类合同的放力育熱 无忍 可撤销、敢力待定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许本洲陈福东合同的含义"十么是合同)?合同的生效条件全面履行、诚实信用合同的履行會同的违妁责任樂蠶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嗚偿损先、袁忖约定违约金教学过程教学主要内容教学活动环节教师1学生课第四框善用合同办事 教学设计格式条款合同的订立方式 0导入新课第一模块:什么 是合同、合同的 订立。
合同的含 (1) 义。
(2) 式。
(3)容。
(4)合同的形合同的内 研习新课(2)指导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对各组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 引入合同的 概念,告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合同无处不在,它为当事人确立的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关系,受到法律的保障,故意违约、利用合 同进行欺诈等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3)板书:善用合同办事。
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33活动框图 帮助学生理解图片内容。
设问:图示活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 合同。
(1)(2)(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 形式订立合同。
认真看课本探究 观看 PPT 结合 讨论并回答问(1) 活动图片, 教材思考、 题。
认真聆听老师的 点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 容。
(3)掌握所要学习的 主要内容,记录主要知识 点。
合同法教案教学设计前言合同法是法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合同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教案设计了一种基于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适用方法。
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 熟悉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适用方法;- 掌握合同的构成要件和效力要件;- 理解合同法中各种合同类型的特点和适用规则。
1.2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合同纠纷案例;- 能够撰写合同文本和解释合同条款;- 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够合理应对和规避风险。
2. 教学内容2.1 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1.1 合同的概念和特点2.1.2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2.2 合同的构成要件和效力要件2.2.1 合同的主要构成要件2.2.2 合同效力的保障机制2.3 合同的类型和特点2.3.1 按照成立方式划分的合同类型2.3.2 按照合同的内容划分的合同类型3. 教学方法3.1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本教案设计的核心教学方法。
通过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合同纠纷案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小组讨论法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彼此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合同当事人的身份,从各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合同法的运用。
4. 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环节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合同法的兴趣,并帮助学生理解合同法的重要性。
4.2 知识讲解根据教学目标,逐一讲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原则、构成要件和效力要件。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幻灯片、图表等多种方式辅助讲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3 案例分析选取一到两个合同纠纷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包括案件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等方面。
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十一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领会民法精神1、法律关系:我们的社会有不同的人组成,人与人之间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其中一部分社会关系受到法律的调整,叫做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含义: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同样的也有宪法、刑法、行政法等调整的法律关系。
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P120-121)主体:可分为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主体:民事主体中享有权利的一方。
义务主体:民事主体中享有义务的一方客体: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比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如:“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注意: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取得行使民事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的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第十一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十二条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三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合同是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合同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合同的基本要素。
3. 能够明确合同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文《合同是什么》。
2. 课件及投影仪。
3. 黑板和粉笔。
4. 模拟合同的实物样本。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课题,引发学生对合同的兴趣,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课件和黑板,向学生介绍合同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合同的基本要素。
2. 与学生一起分析案例,解释合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步骤三:合作探究(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
2. 分发模拟合同的实物样本给每个小组。
3. 要求学生观察样本,分析合同的主要特点以及样本中的关键要素。
4.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思考合同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步骤四:合同设计(25分钟)1.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简单的合同。
2. 要求合同包含基本要素,例如合同双方的身份和权利义务等。
3. 鼓励学生在合同设计中发挥创意,可以运用图片、图表等方式使合同更生动。
步骤五:分享与总结(15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设计的合同。
2. 引导学生分析分享的合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基本要素。
3. 结合共同讨论的结果,对合同的重要性和应用进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合同设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 根据学生分享的合同设计,评价他们对合同要素的掌握程度。
3. 定期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检查他们对合同概念和应用的理解。
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述合同的概念、作用和基本要素。
2. 鼓励学生收集身边的合同样本,分析并总结其特点。
教学扩展1.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到课堂上分享他们在工作中应用合同的经验。
2.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其他机构,了解合同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 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 许本洲陈福东
善用合同办事
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第四框善用合同办事教学设计
合同的含义(什么是合同)?
合同的生效条件
合同的履行
合同的违约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
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 内容
第十一课第四框善用合同办事 课时
认知
了解合同的形式、内容,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原则与违约责任,掌握合同的订 立规
则。
教学 目标 情感态 度观念
通过对合同知识的学习,培养自己的契约意识,形成践约、守约的观念。
运用
学会正确订立合同、辨别合同是否有效,提高利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与难 点 方法 教学重点:合同的内容、效力与履行。
教学难点:合同的订立方式。
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 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查阅合同法相关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
台伺的形式
书面
口头
板书 设计
善
用 台
同 弁 事
合同的订立 窗司的内容 主要条款
普通条款
格式条款
合同的裁力I
合同的订立方式 舍同歆力的分奏
要约 承诺
有效、无散、可敝销、效力待定
合同的履行原则
全面履行、诚实信用
环节教师学生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引入本节课学习内谷。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同。
(1) 播放视频"签订合同后,卖家携款人间蒸
发”。
引导学生观看视频,设问:你知道什么是合同
吗?视频的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
(2) 指导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对各组陈述的
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入合同的概念,告诉学生在
社会生活中合同无处不
在,它为当事人确立的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受到法律的保障,故意违约、利用合同进行欺诈等行
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3) 板书:善用合同办事。
探究活动一:生活中的合
同。
(1) 观看视频,各学习
小组就设置的问题展开讨论。
(2) 各学习小组推选代
表就视频所设置的问题陈述观
点。
(3) 认真聆听,记录重
要的知识点。
研习新课第一模块:什么是合
同、合同的订立。
(1) 合同的含义。
(2) 合同的形式。
(3) 合同的内容。
(4) 合同的订立方
式。
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订立合同。
(1)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3活动框图片,帮
助学生理解图片内容。
设问:图示活动中存在哪些合
问关系?这些合问采取什
么方式订立的?
(2) 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
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这些活动分别是买卖合同、
客运合同、医疗合同、旅游合同,合晌以采用书面形
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在现实生活
中,许多合问无需采用书面形式就能成立。
(3) 用PPT出示:合同法第十条、第 A条内
容。
设1可:法律对合问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有何规
定?
(4) 指导各学习小组就法律条款展开讨论,
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与归纳,告诉学生在何种
情况下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合同中常见的书面形式又
有哪些。
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的讨论。
(1) 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合同条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36 “链接”的内容。
设问:合
同的内容是如何确定的?合同条款一般如何分类?
(2) 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内容讨论问题,
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让学生认识到合
同法采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合同的内容一般由双
方当事人自己约定,合同的条款分为主要条款和普通
条款,订立合问时可以参照各类合问的示范文本。
探究活动二:采用什么形式
订立合同。
(1) 认真看课本探究活
动图片,观看PPT,结合教材思
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2) 认真聆听老师的点
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
(3) 掌握所要学习的主
要内容,记录主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三:关于合同内容
的讨论。
(1) 观看视频,阅读教
材“链接”内容,讨论并回答问
题。
(2) 看PPT和教材案例
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3) 认真聆听老师的点
评和归纳,领会教学内容,记录
主要知识点。
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
订立合问。
(1) 观看视频,看教内
活动框内容,讨论并回答问题。
(2) 看PPT,欣赏同学的
表演,理解买卖情景的
(3) 用PPT 出示: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第四十条。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37案例和
“点评”的内容。
设问:法律为什么要对提 供格式条款
的一方作出如此规定?案例中, 小余能要求酒店赔偿吗? (4) 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 PPT 内容讨 论问题,
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
纳,引导学生认识合同法之所以对格式条款 作出特别规定,是考虑到提供格式条款的一 方可能给接收方带来不利,也是为了平衡双 方当事人的关系。
由法律规定可知,案例中 酒店的行李寄存须知和寄存通告, 属于免除
和限制其责任的格式条款, 酒店在小余将行 李寄存后才把载有该格式条款的行李吊牌 交给他,没有以合理方式提请其注意, 法院 可以认定该条款无效,小余有权要求酒店给 与赔偿。
探究活动四:采用什么方式订立合同。
(1) 播放视频“合同法讲座——要约 与承诺”。
指导学生看教材P132
活动框四个 镜头的内容。
设问:合同的订立是一个什么 样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活动 框四个镜头的展示的内容是要约吗?
(2) 指导各学习小组结合视频和活动
框的内容讨论问题,对学生陈述的观点进行 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订立是一 个要约与承诺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需要经 过多个回合的书面文件往返修改,
当事人以 要约与承诺的方式达成一致意见,
从而形成
合同关系。
镜头一和镜头二涉及商业广告的 法律效力。
通常,商业广告只是一种要约邀 请,镜头二即属于此种情形。
但是,如果商 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的规定,
即内容具体
确定,并且只受要约人承诺, 要约人即受该 意思表示约束的,则其视为要约,具有法律 约束力。
镜头一中的减价广告属于要约。
镜 头三是在商业活动中作出的约定,
双方权利
义务对等,具有法律约束力。
镜头四是在日 常生活中作出的约定,属于附条件的赠与合 同关系。
(3) 用PPT 出示:买卖情景——春熙 路上。
安排两名同学分别扮演顾客
和老板 娘,进行情景表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要 约、要约邀请、反要约与承诺的知识。
内容,思考问题,了解合同 订立的过程。
(3)理解老师点评、 归纳
的教学内容,记录主要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