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采访构图
- 格式:pdf
- 大小:2.25 MB
- 文档页数:2
由央视《面对面》看电视采访的技巧作者:闫微微来源:《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04期摘要《面对面》作为一个品牌栏目,是如何在采访中运筹帷幄,把生动的画面和有声的语言展现给受众的?主持人或是记者在采访中有何技巧?该栏目从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用人来解读新闻,见证历史。
”在《面对面》的采访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全新的新闻人物,他们的独特个性,他们的内心世界。
《面对面》独特的采访技巧,足可以保持住观众对它的期待和喜爱,是值得电视界的学习和借鉴的。
关键词《面对面》;采访技巧;质疑;提问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4-0149-02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必有它成功的采访。
主持人或记者是如何与被采访对象进行沟通电视采访是“面对面”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思想的交锋。
我们可以将记者或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经验,进行系统化地梳理,这些被梳理出来的有效经验就是节目中的采访技巧。
1 《面对面》中独特的拍摄技巧拍摄作为电视采访的一方面,使电视记者采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完整抓取现场的声音画面将其有机组合展现给受众。
1.1 强化屏幕意识要捕捉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画面就必须在头脑中强化屏幕意识。
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摄影记者首先应该了解的。
这种带有意义的画面,是记者在不断强化屏幕意识的过程中才能拍摄到的,是记者的一种思维过程。
这种思维过程是应该每时每刻都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之中的。
它要求记者全面理解形象画面的特点,真正调动视觉语言的力量。
1.2 多采用静态构图在《面对面》节目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具有很强的负载力,人的内心情感,思想变化,个性锋芒等,在谈话的过程中都能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
因此,访谈节目的拍摄与一般的电视新闻的拍摄不同。
为了使观众能从画面中通过观察人的面部表情,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求摄像记者保持镜头的稳定性,多采用静态构图。
静态构图是满足观众“定睛细看”的视觉要求,体现观察者的视点,视线,视野处在固定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去看清对象的一种构图形式。
《焦点访谈》节目分析————————————————————————————————作者:————————————————————————————————日期:2对深度报道节目《焦点访谈》的分析学院:中北学院学号:18105038 姓名:胡剑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40年代,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
在西方有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体裁基本属于深度报道范畴,如电视中的焦点新闻,新闻透视。
所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它突破了一人一地一事的报道模式。
一面剖析事实内部,一面展示事实宏观背景,把握真实性。
要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
电视深度报道难度大只是相对而言。
我们说到深度报道,就不得不提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近年来异军突起,深受观众欢迎。
目前,各地电视台争相开办此类节目已蔚然成风。
今天我就会拿出2013年5月23日《焦点访谈》的节目进行分析。
一、对《焦点访谈》的试听方案分析首先,我们来对《焦点访谈》的片头设计进行分析。
节目的片头将节目中与节目主要剧情密切相关的镜头快熟组接到一起。
观众通过看片头,能够对节目的内容的看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同时提出问题来增强观众对节目的兴趣。
节目在叙事上以旁白和主持人进行交替相互结合进行叙事,主持人对节目的事件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通过旁白来连接画面和控制节目的整体节奏。
从主持人画面构图上来说是比较大众的放在视觉中心上。
主持人采用中景进行拍摄,在人物采访上一般以近景为主。
为了从技术角度上让观众感到真实,大多都是无技巧转场和无音乐伴奏的。
二、对《焦点访谈》的栏目定位分析《焦点访谈》第一责任人孙玉胜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根据栏目定位,‘焦点’节目不可能回避问题,而同时又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常常是电视节目和纪录片中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特定人物的深入访谈来展现其生活、思想和经历。
在制作这类专题片时,需要充分挖掘人物的独特性,让观众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下面将从采访准备、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三个方面,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制作技巧。
一、采访准备1. 深入了解被采访人物在进行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制作前,需要对被采访人物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这包括其生平经历、工作和成就,以及其个人性格、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被采访人物的基本情况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和策划专题片的内容。
2. 制定提纲和问题清单在采访前,要制定一个详细的提纲和问题清单,以确保采访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提纲和问题清单需要包括对被采访人物生平、工作和思想等方面的涵盖,同时也要开放性地设计一些问题,以便引导被采访人物展开更丰富的讨论。
3. 创造舒适的采访氛围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创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让被采访人物感到舒适和放松。
这有助于他们更加自然地表达思想和情感,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更真实的观感。
二、拍摄技巧1. 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在拍摄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时,拍摄地点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被采访人物工作或生活的地方作为拍摄场景,以展现其真实的生活状态。
也可以考虑通过虚化背景或布置简洁的背景来突出被采访人物的形象。
2. 注重人物表情和肢体语言在拍摄人物访谈时,摄像师需要特别关注被采访人物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通过镜头的捕捉,可以展现被采访人物的表情变化和情感交流,加深观众对他们内心世界的理解。
3. 保持镜头稳定和焦点清晰在拍摄过程中,需要保持镜头的稳定和焦点的清晰,在不影响被采访人物表现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画面的晃动和模糊。
这需要摄像师具备稳定的拍摄技术和对焦的敏锐度。
三、后期制作1. 精心剪辑和选取在后期制作阶段,需要对拍摄到的素材进行精心剪辑和选取。
要选取出最有代表性和情感共鸣的片段,并通过合理的剪辑手法将它们组合成一个连贯的故事,以便更好地传达被采访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谈电视访谈的话题结构摘要电视访谈话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话语形式有其独特的话题结构特点,既不同于日常对话又异于书面语言。
本文结合相关理论,以一期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会客厅》访谈节目作为语料,从话轮转换、互动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访谈的话题结构,以期对电视访谈这种独特的语篇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电视访谈话题结构《新闻会客厅》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跨越,电视访谈节目在各电视台蓬勃发展,成为观众或听众喜闻乐见的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电视访谈作为众多语篇类型中的一种,既有与其他语篇相通的属性又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于是,对于这一语篇类型的研究也日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都对此进行过研究,如mezler(2003)、clayman (1991)、clayman和heritage(2002)、郝朴宁(2005)、代树兰(2008)、黄国文和廖海青(2008)等。
本文根据话语分析和话题结构的有关理论,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08年10月16日播出的一期《新闻会客厅》节目作为语料,对该访谈节目的话题结构及话题推进方式进行讨论,以期加深参与者对该类语篇的理解。
二、对话题结构的研究话题这一思想作为语用功能的提出可以追溯到法国学者韦尔(h.weil)的《古代语和现代语词序比较》(1844)一书。
他在该书中首次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提出了句子的二分论:一个句子包含一起始点和一话语目的。
起始点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知的信息,话语目的是被传递的新信息(转引自文旭:123)。
clark、svenevig试图将话题的引入和展开放在参与者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研究(转引自代树兰:108)。
clark认为话题是在互动过程中确立的,话题的确立有赖于交谈双方的互动,一方提出话题,另一方予以确认;svenevig认为话题的引入对随后的话语结构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话题引入之后,参与者会依据话题将随后的话语看作一个整体来组织和理解。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技巧分析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是电视节目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通过采访和记录人物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内容,将其呈现给观众。
这种形式的节目将人物及其事迹作为主要话题,旨在通过深入的访谈和生动的影像展现人物的个性和成就,传达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巧和方法,以达到将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制作达到良好效果的目的。
一、选题在制作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个特定的选题对象。
选题对象应当是有足够新闻价值或特色的人物,其生活、成就、事迹等方面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吸引力,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
在选题时,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确保选题对象的故事能够产生足够的话题性和影响力。
选题应当符合大众的审美和情感需求,能够引发共鸣,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感染力。
选题对象的特色和魅力将决定专题片的成功与否,因此需要在选题上下足功夫。
二、策划在选定了合适的选题之后,就需要进行专题片的全面策划。
策划是专题片拍摄制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要包括题目确定、选题定位、叙事结构、节目形式、节目长度、拍摄方式等方面的设计。
在策划过程中,需要明确专题片的主题和宗旨,确定叙事结构和节目形式,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和工作流程。
还需要与选题对象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其个人故事和特色,确定专题片的叙事视角和核心价值。
策划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专题片的制作效果和观赏价值,因此需要在策划上下足功夫,做到尽善尽美。
三、采访采访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制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决定专题片的观赏价值。
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选题对象的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内容,深入挖掘其故事和内涵,呈现出他们的个性和魅力。
在采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准备工作:在采访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选题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背景资料、确定采访内容和角度、制定问题清单等。
充分的准备工作将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好的效果。
作业二:设计三讯道现场制作谈话节目片段(5分钟)的导播工作台本作业内容:设计三讯道现场制作谈话节目片段的导播工作台本,每人负责5分钟的导播,岗位轮换。
作业要求:话题阐述节目脚本或分镜头台本场景示意图、机位布局图(合图)导播方案阐述范例:(资料来源:《电视节目导播》郑月著)三讯道导播工作实验流程表“谈话类节目”第XXXX小组组长:组员名单:(1、2……8编号,用于轮换表)1李毅2王尔3张珊4赵思5林武6谢柳7刘琦8张芭(说明:每组8个人,按照下表轮换。
组员人数为7人,则导播同时负责“调机”、“切换”。
组员人数为6人,则导播同时负责“调机”、“切换”,另一人同时负责“录像”、“录音”。
组员人数超过8人,则增加轮换次数,使得每人都完成导播的工作。
)导播:姓名:专业班级:学号:一、话题介绍:《说出你的故事》现代生活中,对于许多女性来说整容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
而男性整容却不常见。
本期嘉宾就是一位通过整容变得更加帅气的男士。
他为什么要整容整容后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身边的人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呢本期节目《说出你的故事》和你共同解读一个男人的“美丽心经”。
二、节目脚本或分镜头台本《说出你的故事》——一个男人的“美丽心经”节目脚本主持人开场白:各位好,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节目,我是主持人xxx.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本期节目的嘉宾药先生就是一位时尚而又前卫的爱美先生。
他很有个性,也很有勇气,而他的特别之处便在于他曾通过整容手术改变自己的形象。
据药先生的整容医师介绍,像药先生这样来整容的男性并不多。
毕竟,整容是一件需要时间、金钱和勇气的大事,任何一个人在做决定之前都会慎之又慎。
现在请大家看看药先生整容前的样子(手持药先生的大幅照片),马上我们就会看到药先生的新形象。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用掌声请出今天的嘉宾药先生!嘉宾药先生:(从后面走出)大家好!主持人:欢迎你!和他一起来到我们节目中的还有他的妈妈,有请!嘉宾药妈妈:(从后面走出来)大家好!主持人:药妈妈,欢迎你……主持人:药先生,你对自己现在的样子满意吗手术达到你的预期效果了吗药先生:……主持人:药先生,你为什么想要整容药先生:……主持人:可是我们所有的同事都觉得你没有整容前的样子也挺帅的,你想整容还有没有别的原因药先生:……主持人:药先生,你从产生要整容这个想法到具体实施行动经历了多长时间药先生:……主持人:在你要整容的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是什么药先生:……主持人:药妈妈,当时您的儿子跟您说他想要整容的时候,您是怎么想的药妈妈:……主持人:药妈妈,那最后您是怎么想通的呢药妈妈:……主持人:药先生,你现在又女朋友吗药先生:……主持人:(有女朋友的追问)她能理解你吗(没有女朋友的追问)那你以后有了女朋友,会不会告诉她,你曾经整过容药先生:……主持人:如果将来你的孩子也要整容,你有什么号的建议给他/她药先生:……主持人结束语:感谢药先生和药妈妈来到我们节目,祝你们生活幸福!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看!我们期待您走进我们的节目,敞开心扉,说出你的故事!再见!或者以分镜头台本的形式表述注:表格行数自行拓展。
访谈类节目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1. 确定节目主题:确定一个特定的访谈主题,例如名人采访、专业领域讨论或社会问题辩论等。
2. 确定嘉宾:选择相关领域的专家、名人或受邀嘉宾参加节目。
确保每位嘉宾能够提供有趣和有见地的观点。
3. 研究和准备:主持人及制作团队需要深入研究访谈主题和每位嘉宾的背景,以确保能提出深入和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4. 规划节目流程:安排节目的时间流程,如开场白、嘉宾简介、问题提问、互动环节等,并确保在给定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
5. 设计互动环节:在合适的时候引入互动环节,如观众提问、社交媒体互动或电话连线等,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节目的趣味性。
6. 节目现场布置:选择适当的背景布景、灯光效果和摄影机角度,确保视觉效果和场景氛围与访谈主题相符。
7. 衡量和监控:对节目进行评估,通过收集观众反馈、收视率和社交媒体参与度等数据指标来衡量节目的成功程度,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8. 后期制作:对录制下来的素材进行后期剪辑、音效处理和字
幕添加等工作,确保最终呈现的节目质量符合要求。
9. 宣传和推广:通过广告、预告片、社交媒体宣传、嘉宾采访等方式进行节目的推广,吸引更多的观众收看。
10. 持续改进:根据观众反馈和市场需求,对访谈类节目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保持节目的新颖性和吸引力。
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电视制作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由此产生了各种类型的节目形式,舞台表现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但万变不离其宗,电视灯光的设计和制作都要遵循基本的核心原则,在满足节目录制播出要求的同时,用恰当的节奏呈现节目的核心内容。
本文以贵州广播电视台访谈类节目《我们的战疫时刻》为例,浅谈电视灯光创作的思路及最终呈现。
1 节目形式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
一支又一支的驰援队伍,从祖国各地汇聚到湖北,无数的平凡人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抵御病毒的高墙,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力量。
1月27日~2月22日,贵州省共派出1 443名队员组成九批援鄂医疗队,以及防疫分队、中医专家分队、救护车分队驰援湖北。
在他们之中,有的一家八口都在抗疫一线;有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携手援鄂;还有的一直奋战在ICU,与死神抢夺生命……【摘 要】 以访谈节目《我们的战疫时刻》为例,从节目形式、舞台设计、灯光设计等角度,阐述电视节目的灯光构思与 制作。
【关键词】 电视灯光;舞台设计;灯光设计;照明光;造型光;效果光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20.08.002Lighting Con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TV Program - Taking the Talk Show Our Hour of Epidemic as an ExampleLI Qian-zhu, TANG Ping(Gui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Guiyang Guizhou 550000, China)【Abstract】Taking the talk show Our Hour of Epidemic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elaborated on the lighting conception and production of TV progra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rogram format, stage design, and lighting design.【Key Words】TV lighting; stage design; lighting design; illuminating light; modeling light; effect light为了回述抗疫英雄们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贵州广播电视台制作出品了一档全新故事讲述类系列节目——《我们的战疫时刻》。
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作者:新闻秀才出自:独立独到独家浏览/评论:892/3 日期:2005年7月9日 11:40采访镜头画面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和电视专题节目中的常用镜头。
镜头画面是由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组成,因此,它的画面结构单调、构图平淡,难以吸引观众,更谈不到电视画面形象的完美。
那么,作为摄像记者如何力求做到采访镜头画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般情况,县(市)级电视台的采访,大多采用单机拍摄,而单机拍摄采访镜头,就要求记者有较高的采访、拍摄水平和综合能力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构图与构思、角度的选择、光线运用、画面虚实运用等。
本文所谈均为单机拍摄。
一、构图的技巧作为一名摄像师(记者),必须全面掌握摄像与摄影构图知识。
摄像构图就是电视拍摄中每一个镜头画面的布局结构。
记者应根据采访的内容来决定构思,选择镜头画面。
首先要懂得构图,构图的实质所在就是要使电视机前的观众,充分了解画面要反映的内容,使画面富有艺术魅力和形象表现力,提高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电视摄影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摄影构图知识,热爱摄影构图艺术。
熟练构图的技巧不是一而就的,需要下苦功练习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根据我的体会,练习构图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自己做一个取景器随身带上,随时练习。
二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作为取景框。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练久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各种画面构图,当你置身现场进行拍摄时,相应的构图就会自然地跳出来供你选择,就一定能拍摄到优美的镜头画面。
二、角度的选择采访类节目都以拍摄人物为主体。
我们拍摄人物时,要拍出被摄对象的特征。
生活中人们观察某一个感兴趣的物体时,总是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来看物体的各个方面,从而对该物体建立起完整的清晰的印象,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
采访镜头画面也是这样。
下面,我就从拍摄角度来谈一下拍摄人物的基本要求。
1、拍摄距离的远近变化摄像机用同一镜头拍摄时,因拍摄距离的不同,所带来的景别也产生了大与小的变化。
影视艺术学院文艺编导四班王月晖 141303050724《非诚勿扰》分析一、机位图二、分析《非诚勿扰》1、节目概况:《非诚勿扰》作为江苏卫视的新王牌节目,在2010年年初异军突起,收视率一再刷新记录,节目中引发婚恋观点激烈碰撞,从而成为全社会讨论的热点。
节目中的嘉宾特色鲜明,言语犀利大胆,极具个人观点,同时不乏具有动人情感故事的征友选手,因此在节目收视高的同时,多位嘉宾也迅速成为网络红人。
根据索福瑞34城市收视调查显示,连续三期节目收视有突破3%的表现,在4月中旬的节目收视率高达3.76%。
节目由江苏电视台主持人孟非主持,节目形式是以EFP方式在江苏电视台3千平米的剧场录制,每周六录制两档,经过编辑后于两个星期之后的周六和周日各播出一档。
每档节目的男嘉宾为5人,女嘉宾24人,还有一位节目点评人乐嘉。
(参见《非诚勿扰》节目录制现场图)2、录制现场:现场中的圆形平台是主持人和男嘉宾的活动区域,男嘉宾由进场电梯进入现场;24位女嘉宾分为两列从对面的进场门进入现场。
嘉宾的自我介绍之后,各位女嘉宾便会对男嘉宾进行评价或评议,各种社会婚恋交友观点的碰撞由此展开,各种社会价值观的激烈交锋,“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观点,幽默搞笑对话,再加上主持人孟飞的插科打诨、煽风点火或正面点评,点评人乐嘉的旁敲侧击等等,或许就是收视率较高的原因。
女嘉宾用亮灯或灭灯来表示接纳或不接纳男嘉宾,男嘉宾也选择心仪的女嘉宾;如果都看中了对方,男嘉宾即可牵手女嘉宾,如果没有一位女嘉宾的接纳,那么男嘉宾就会被淘汰出局,这样下一位男嘉宾即可进入现场,继续节目的进行。
舞台的正面是女嘉宾的表现场地,席位上标出女嘉宾的姓名和序号,并有一支鹅颈话筒,可随时将女嘉宾的发言经现场扩音和进入节目制作系统,便于观众和工作人员监听,便于录像机进行录制。
女嘉宾身后的大屏幕,既可以显示亮灯和灭灯的数据,也可播放嘉宾的图像资料。
观众一般不参加节目的互动,只是在必要时导播会切一些观众的反应镜头,如:嘉宾进场时的欢呼、拍手,被现场对话所感染的感情流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