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 格式:pptx
- 大小:27.42 MB
- 文档页数:25
设计规范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文化馆一般应由群众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及行政管理部分组成。
各类用房根据不同规模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
第条文化馆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并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第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条儿童活动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装饰活泼,色调明快。
第条群众活动用房应采用易清洁耐磨的地面;在严寒地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室应做暖性地面。
第条五层及五层以上设有群众活动、学习辅导用房的文化馆建筑应设置电梯。
第条各类用房的窗洞口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不应低于表的规定。
窗洞口与房间地面面积之比表注:本表按单层钢侧窗计算,采用其他类型窗应调整窗地比。
第条各类用房的室内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的规定。
室内允许噪声级(dB)表第二节群众活动部分第条群众活动部分由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展览用房和阅览用房等组成。
第条观演用房一、观演用房包括门厅、观演厅、舞台和放映室等。
二、观演厅的规模一般不宜大于500座。
三、当观演厅规模超过300座时,观演厅的座位排列、走道宽度、视线及声学设计以及放映室设计,均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规范》和《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四、当观演厅为300座以下时,可做成平地面的综合活动厅,舞台的空间高度可与观众厅同高,并应注意音质和语言清晰度的要求。
第条游艺用房一、游艺用房应根据活动内容和实际需要设置供若干活动项目使用的大、中、小游艺室,并附设管理及贮藏间等。
当规模较大时,宜分别设置儿童游艺室及老年人游艺室。
儿童游艺室室外宜附设儿童活动场地。
二、游艺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大游艺室65㎡中游艺室45㎡小游艺室25㎡第条交谊用房一、交谊用房包括舞厅、茶座、管理间及小卖部等。
二、舞厅应设存衣间、吸烟室及贮藏间等。
舞厅的活动面积每人按2㎡计算。
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集设计三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设计三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指导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骤。
2.3.4.5.6.通过设计,理解与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休闲、娱乐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通过设计,理解综合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设计,培养解决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
通过设计,初步理解室外环境的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外环境设计观念。
通过设计,基本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职业建筑师设计工作的操作技能。
通过设计,了解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条例。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一)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我国某高校,为满足大学生课余活动的需要,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主要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用地位于某高校校园内,建筑红线内用地面积3000m2,详见附图(地形图)。
2. 设计要求(1)要求平面功能合理,空间构成流畅、自然。
室内外空间组织协调。
(2)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校园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做好相应的室内、外环境设计。
(3)考虑所在地区气候特征,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创造较好的室外使用空间。
(4)考虑所处大学校园的环境特征,立面有特色、造型新颖,体现高校建筑的文化特点,反应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
(5)建筑层数以三层以内为宜。
要求做到技术上合理,可行性强。
3. 技术指标(1)总建筑面积约2000 ㎡(正负10%),绿地面积不小于30%。
(2)面积分配(以下指标均为使用面积)A.学生活动用房:总面积560~580 ㎡多功能厅250 ㎡小型集会兼报告厅展览用房60~80 ㎡可结合门厅、休息厅开敞式布置交谊用房250 ㎡包括舞厅、茶座、管理用房及小卖部等B. 学生辅导用房:总面积440 ㎡综合排练厅120 ㎡各类专业教室320 ㎡其中:美术教室80 ㎡书法教室80 ㎡语言教室80 ㎡微型计算机教室80 ㎡C. 专业工作用房:总面积280~300 ㎡美术书法工作室60 ㎡音乐、舞蹈工作室80 ㎡摄影工作室60~80 ㎡含暗室青少年生活指挥部20 ㎡学生会期刊编辑部60 ㎡可分为2~3间D. 公共服务用房:总面积280~300 ㎡值班管理室20~30 ㎡结合门厅布置开水间10~15 ㎡茶室(休闲吧)60~80 ㎡小卖部(小型书店、器材店)30~40 ㎡门厅、休息厅、厕所、库房等,面积设计者自定,要满足基本使用要求和相应的设计规范E.学生会办公用房:总面积180~200 ㎡各部办公室20*4=80 ㎡小型会议室30~40 ㎡校广播站60 ㎡含播音、录音、编辑、机房等注意:以上面积未含交通面积,设计者可根据使用要求自定。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结课作业课题名称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分析目录场地分析 (4)气候分析 (4)环境分析 (5)一、校园所处环境---深圳 (5)1、城市概述:2、城市定位:二、校园环境---南方科技大学 (6)三、基地环境 (7)1、基地概述:2、设计思路:3、设计特色:功能分析 (7)一、功能分区规范 (7)1、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①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②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③交通枢纽空间2、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3、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4、功能对于单一空间量、形、质的规定性二、功能分区分析〃〃〃〃〃〃〃〃〃〃〃〃〃〃〃〃〃〃〃〃〃〃〃〃〃〃〃〃〃〃〃〃〃〃〃〃101、动静分区2、上下空间联系3、内外空间联系4、流线分析:空间组合与结构造型〃〃〃〃〃〃〃〃〃〃〃〃〃〃〃〃〃〃〃〃〃〃〃〃〃〃〃〃〃〃〃〃〃〃〃14 成果总结〃〃〃〃〃〃〃〃〃〃〃〃〃〃〃〃〃〃〃〃〃〃〃〃〃〃〃〃〃〃〃〃〃〃〃〃〃〃〃〃〃〃〃〃〃〃15场地分析:该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方科技大学校园文化街与校园主干道交叉口东北方向的地块。
地段北侧为居住建筑,东侧为办公建筑,用地内有两颗古树需保留,该地段地势平坦深圳市南山区地理位置基地地形图气候分析: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22.4C,最高温度36.6C,最低温度1.4C。
年平均降雨量为1948.6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日照数为2120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兆焦耳/平方米。
夏秋季的台风因受山峦阻挡,直接袭击深圳市平均每年不到一次。
环境分析:一、校园所处环境---深圳1、城市概述:深圳(Shenzhen),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务院定位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是中国南部美丽的滨海城市,毗邻香港,是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活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习和考试,而是逐渐多元化和丰富化。
因此,为了满足学生们对于各类文化、体育和社交活动的需求,大学活动中心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理想的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以期提供一个舒适、充满活力且多功能的场所,以满足大学生们的多样化需求。
1. 总体布局设计大学活动中心应该具备较大的规模和开放的空间,以容纳各类活动和人群。
建议采用现代化建筑设计风格,外观线条简洁流畅,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活动中心的主要入口应宽敞明亮,并有良好的指引标识,方便学生和游客的进出。
2. 多功能活动空间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活动需求,大学活动中心应设计多个灵活且多功能的活动空间。
包括但不限于大型礼堂、多功能厅、独立演播室、展览馆等。
这些空间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进行分隔或合并,创造出适合不同规模活动的场地。
3. 学生社交区作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社交活动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为此,设计中应考虑设置学生社交区,包括休闲区、休息室和多功能座位区等。
这些区域应提供各类座椅和桌子,供学生们自由交流、休息和学习使用。
4. 创新实践区大学活动中心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空间和设施。
设计中可以考虑建立创业孵化中心、实验室和创客空间等。
这些区域应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满足学生创新实践的需求,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支持。
5. 健身与运动区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还应包含专门的运动区域,如健身房、多功能体育馆、室内游泳池等。
这些区域应提供各种体育设施和器材,供学生们进行健身和团队运动活动。
6. 文化艺术展示区为了促进学生们对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活动中心的设计方案中还应包括文化艺术展示区。
这个区域可以设立艺术展览厅、美术馆和音乐演奏厅等,以展示和推广学生们的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
7. 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在设计大学活动中心时,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也应该被充分考虑。
大学生活动中心中心相关资料学生中心容一、办公用房包括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会、科技开发中心以及信息服务中心、勤工助学就业指导中心等。
二、活动用房1.一般社团活动室包括文学社、书法社、摄影社、美术社、学生报社等。
2.文艺社团排练室包括民乐、管弦乐、军乐、声乐、舞蹈等。
3.群众性活动室包括学生组织或个人举办的展览、讨论、讲座、联谊等活动用房4.娱乐活动室包括棋牌、台球、电子游戏等。
三、多功能厅舞会、展览、联欢、机会或排练等较大活动的场所。
四、其他用房1.报告厅(计入教学用房)2.阅览室(校图书馆分支机构)3.广播站(计入校行政办公用房)4.服务用房(计入福利和附属用房,包括书店、百货、邮局、银行、医务、理发、复印、修理等)5.快餐厅(计入食堂)。
学生会中心规模1.容办公用房:包括全校性学生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会、科技服务中心等)及学生工作指导等机构的办公室、会议室。
活动用房:包括社团小活动室、经常性文娱活动(联欢、讨论、展览、娱乐、文艺排练等)大中活动室。
多功能厅:包括大厅(简易舞厅、管理室)、咖啡厅及休息厅等。
办公用房、活动用房、多功能厅应保持一定比例,约各占1/3.办公室及小活动室使用面积10-15㎡,会议室及中活动室30-60㎡,大活动室80-150㎡。
多功能大厅一般大于200㎡,2000人以下学校可不设,适当增加大活动室,咖啡厅可设在大厅部,休息厅可结合门厅设置。
本面积定额不包括以下容:报告厅(计入教学用房)、阅览室(计入校图书馆)、服务饮食用房(计入校福利用房)。
参考任务书1: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1 设计任务为了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满足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需求,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拟建一座大学生活动中心。
2 设计基地该项目位于华中某高校校园,建筑红线用地面积3900㎡。
拟建地段场地规整,环境优美。
北靠学生宿舍区,东临学校教学区,西面为食堂,南边为校园绿地。
大学生活动中心规划方案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空间,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打造一个功能齐全、环境舒适、富有活力的大学生活动中心,特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规划背景与目标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课余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目前,学校现有的活动场所存在设施陈旧、功能单一、空间不足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社交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动、拓展兴趣的优质空间。
二、选址与建筑规模(一)选址考虑到学生的便利性和校园的整体布局,建议将大学生活动中心选址在校园的中心位置,靠近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宿舍区,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快速到达。
(二)建筑规模根据学校的学生人数和预计的使用需求,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建筑面积应不少于 5000 平方米。
建筑主体为多层结构,包括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三、功能区域划分(一)文化艺术区1、多功能厅配备先进的音响、灯光设备,可用于举办大型文艺演出、讲座、会议等活动,容纳人数不少于 500 人。
2、展览厅用于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科技成果等,定期举办各类展览。
3、排练室为学生社团提供排练场地,包括舞蹈排练室、音乐排练室、戏剧排练室等。
(二)体育活动区1、健身房配备各类健身器材,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
2、乒乓球室、羽毛球室提供乒乓球和羽毛球运动场地。
3、瑜伽室为学生提供放松身心的空间。
(三)科技活动区1、科技创新实验室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工具,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
2、计算机房配备高性能计算机,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四)社交休闲区1、咖啡吧提供饮品和小吃,营造轻松舒适的交流氛围。
2、书吧提供各类书籍和杂志,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3、休息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沙发,供学生休息和交流。
一、学生活动用房1、多功能厅360m*,300座,人均1.2M*(每人0.72m*,0.6*(0.3+0.1+0.5+0.3)=0.72m*,s1=0.72*300=216m*,共20排,及时24m,走道=24*1.1=26.4m*,舞台=6*8=48m*控制间等个15m*,共60M*。
S=216+26.4+48+60=350.4M,门厅10m*)多功能厅简介:所谓多功能厅一般是指单位内部,面积在不低于200平方左右,集会议、小型演出、影视播放、跳舞娱乐、卡拉OK等功能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别看厅堂面积不大,要满足上述诸多功能,除设备配置合理外,其厅堂的形状结构、材料选用、装修风格、吸声材料布置等(我们称之为建筑环境)对实现上述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于厅堂的高度倒是一个较灵活的指标,随厅堂面积大小变动。
以标准的最低限度是:100平方左右不低于3米,200平方左右不低于3.5米,300平方左右不低于4米,超过400平方不低于4.5米,对于梁底高度可降低0.5米左右。
至于高度的上限,在现在条件下一般是越高越好。
超过上述范围过大(高度太低,面积又较大)则应放弃或另外考虑。
以下几点可供参考:一、厅堂大小及几何形状厅堂大小及几何形状对建筑声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要取得多功能厅好的效果,首先要求厅堂的几何形状呈矩形、扇形等,不宜呈钟形、要杜绝圆形。
尤其是一些新建大厦,因为设计师的别出心裁,强调造型、布局等,把多功能厅规划成圆形或多边形。
殊不知,圆弧形的墙面若不加声学处理极易产生声聚焦,严重影响声场分布,破坏听觉效果。
另外,钟形、圆形等不规则形状不利于舞台、音箱等的布置。
当然,除非仅作开会之用,(比如圆桌会议),则桌子、座位可作弧形布置,但各侧墙仍应避免作圆弧形设计。
就是对于那些矩形、扇形的厅堂,其长宽比例一般要求在(1-3):1之内。
受到条件限制,对不规则多边形厅堂,一般应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评估,认真做环境及声学方面的设计。
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户外活动需求及其特点:大学生活动特点:一个字“宅”绝大多数人都选择呆在寝室里。
走进宿舍,推开门,你都会看到这样一幕:面对着自己的电脑,戴着耳机,要么哭,要么笑,要么面无表情。
大学生很少参加校园社团活动,他们的课余时间都是在寝室里度过的。
大学生会利用网络进行一些娱乐性活动,比如打游戏、看电影、逛校内等。
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匿名性、虚拟性和无序性,这恰好迎合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网络给他们带来了不少虚拟的快感。
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中除了聊天,还喜欢到论坛、校内、qq 空间等去逛逛,不想发言就潜水,想发言就猛灌水,只要不违背法律就乐意痛快淋漓的发表自己的观点。
除了娱乐之外,大学生也会利用网络进行自助式学习。
有些同学甚至利用网络开起了网店,做起了小生意。
大学生如此痴迷于网络,自然会选择“宅”在寝室。
这也是当今大学生的一些问题。
所以这次设计我想充分利用空间,地下活动建筑。
综合性式地下休闲娱乐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广大群众对休闲娱乐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休闲娱乐建筑必然要同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相适应,这样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休闲娱乐用房,如舞厅、KTV包间、保龄球室、电子游艺室和音乐茶座等,其内容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综合性是休闲娱乐建筑最基本的特征。
地下建筑比地面建筑层数较少(大都为一~二层),几乎所有的使用房间都集中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各用房与地面联系的途径都较为直接,便于人员的入场和疏散;同时,由于用房的使用特点各不相同,用房的平面形式和尺寸也相差很大,地面建筑由于用地有限,大都采用多层结构,这样就给建筑的空间组织设计带来了难度,如建筑结构的上下对位等问题,而地下建筑所共有的特性使得其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灵活,因此在功能使用方面地下建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舞池是舞厅设计的核心部分舞池的平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矩形、多边形及其它不规则形状,但较窄处不宜小于10m.舞池面积通常按2m2/人计算。
舞池处净高同舞池面积相适应,但为了增加空间的亲切感和舞厅灯光映照效果,舞池处的净高不宜过高,一般取3.5~5m左右。
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作业名称: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者:高艳东专业班级:建筑学1004班日期:2012年12月16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说明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校园文化,增进文化交流,改善校园环境,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拟建的高品位、高质量、综合性的建筑,以满足现代学生文化活动和学术交流的需要。
一:概述该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主要为北方某高校设计的,建设于规划新校区的交流广场,四条校园主干道在此交汇,而且此处是校园景观主轴上重要的一个节点。
基地东侧是规划中的体育场,南侧主教学楼,西侧是体育教学楼,北侧是景观带。
该大学生活动中心基地外主要采用窗户与屋顶协作采光,主要材料为黄砖砌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设计依据《大学生活动设计任务书》《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规范》三:设计构思1.文化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观看文艺演出,进行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参与各项校园活动和进行交流的地方。
因此,本方案体现的是一种高贵、典雅、富有戏剧性又极具个性的校园文化建筑的品质。
方案造型简洁大方,显得宁静优雅而又不失动感,主入口位于建筑的南侧2.运动性大学生活动中心紧邻校区规划中的的校园交流广场,在空间上应与校园的交流广场乃至校园进行场所上的交流与互动。
因此,作为校区景观轴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的活动中心,与整个校园环境相匹配。
活动中心的前广场与校园的交流广场形成开放、交流的空间关系。
3.开放性大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交流广场形成空间上的交流与互动,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各种活动场所,活在交流广场上闲庭信步,或在活动中心前广场驻足观赏,或在剧场选择优秀的节目等。
总之,这座建筑给大学生提供了进行各项开放的文化活动的选择。
机会。
4.时代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为活跃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大学生在学校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个人的爱好得到更好的发挥,而新建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因此,活动中心的设计不仅反映了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文化气息,和优雅的环境,而且体现了个性化时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的时代精神。
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近年来,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大学校园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
而大学活动中心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核心场所,其功能与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大学活动中心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一、设计原则大学活动中心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
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1. 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2. 围绕学生需求和用户体验,提供灵活的空间集成和多元化的活动形式;3. 尊重校园历史文化,与校园其他建筑融洽共处;4.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节能环保性能。
二、建筑设计要素在建筑设计中,应注意以下要素:1. 空间布局:要考虑不同活动类型的需要,设计一个灵活多变的场地组合和空间布局。
如会议厅、展览馆、音乐厅、舞蹈室、咖啡厅等;2. 材料构造:选择环保、易维护和美观耐用的材料,采用先进的结构技术和装修技艺;3. 空气环境:要保持空气质量舒适,采用环保和节能的通风系统和空调装置;4. 照明设计:在空间布局和氛围营造基础上,考虑灯光的渲染效果和舒适性,采用 LED 灯和光线设计;5. 可达性:要考虑到建筑与其他设施的衔接度,设置合理的出入口和交通系统,方便行人和车辆进出。
三、功能分区大学活动中心的功能通常分为活动区、休闲区、服务区三个区域。
其中活动区是中心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具体分区如下所示:1. 活动区:活动区是中心的核心,包括会议中心、展览馆、音乐厅、剧院、多功能厅等。
需要考虑不同需求场地的大小、布局、舞台、音响、灯光和视频技术等建设;2. 休闲区:休闲区包括咖啡厅、餐厅、书店、健身房等。
要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也是文化活动区的重要补充;3. 服务区:服务区包括前台接待、导览服务、物流配送等。
要实现服务与管理智能化,提高服务效率。
四、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可以根据校园文化、活动类型以及客户需求进行选择。
目前,大学活动中心的建筑风格大致分为现代化、传统中式、传统西式、多元文化、混搭等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