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原理与实务再保险
- 格式:ppt
- 大小:532.00 KB
- 文档页数:43
保险原理与实务复习纲要第一篇:保险原理与实务复习纲要保险原理与实务1.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是一种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客观性、损失性、不确定性。
风险因素分有形风险因素和无形风险因素。
风险按损害对象分人身风险、财产风险、责任风险(信用保证保险);按起源与影响分基本风险、特定风险;按风险所致后果分纯粹风险、投机风险。
风险管理的流程:目标的建立、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算、选择对付的方式、计划的实施、检查和评估。
可保风险的条件:经济的可行性,独立、同分布的大量风险标的,损失的概率分布是可以被确定的,损失是可以并容易确定和计量的,损失的发生具有偶然性,特大灾难一般不会发生。
2.保险概述广义保险包括具有互助关系的保险形式,包括互助保险\经济单位保险、合作保险、商业保险。
狭义保险仅指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商业保险。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对非预期损失成本再分配的经济合约(分摊意外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方同意对另一方的损失给予补偿的合同约定,是合同行为。
综上: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其形式是以保险法规为依据的保险合同。
保险的基本职能:分摊损失、经济补偿。
保险的派生职能:投资职能、防灾减损。
保险按风险转移层次分类:(1)原保险与再保险:按照风险损失转移的层次分类,保险可分为原保险(重复保险和共同保险)和再保险。
原保险是指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直接签订合同,确立保险关系,投保人将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人。
再保险,也称分保,指保险人将其所承保的业务的一部分或全部,分给另一个或几个保险人承担。
(2)复合保险与重复保险:投保人在同一期限内就同一标的物得同一风险向若干保险公司投保,如果保险金额之和没有超过标的财产的实际财产的可保价值,成为复合保险。
超过称为重复保险。
31页死亡表计算发现制作?3保险的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概念:最大诚信原则源于海上保险。
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活动,要求当事人所具有的诚信程度比其他民事活动更为严格: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诚实守信,这就是保险的最大成性原则。
2019年保险考试原理与实务《第十八章再保险实务》习题总分:70分及格:42分考试时间:12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
(1)保险人将其承担的保险业务,以分保形式,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保险称为()。
(2)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上,专门从事向分保接受人介绍、安排再保险业务,并从中取得劳务报酬的公司或个人称为()。
(3)保险标的发生一次灾害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称为()。
(4)责任限额计算基础不同,决定了再保险的种类不同。
以保险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分保属于()(5)计算基础不同,决定了再保险的种类不同。
以赔款金额为责任限额计算基础的分保属于()。
(6)再保险合同的主体是()。
(7)再保险合同中的标的是()。
(8)再保险合同的性质是()。
(9)通过分保,可以将巨额危险化为小额危险,从而达到对每个危险单位责任控制和对全年累积责任控制的目的,这表现了再保险具有()的作用。
(10)分保分出人以保险金额为基础,对每一危险单位按固定比例即一定成数作为自留额,将其余的一定成数转让给分保接受人,保险费和保险赔款按同一比例分摊的再保险,称为()。
(11)分出公司以保险金额为基础,规定每一危险单位的一定额度作为自留额,并将超过自留额的部分,分给分人公司的再保险,称为()。
(12)原保险合同的承保金额为600万元,如果保险公司的自留额为100万元,则分保额为()。
(13)原保险合同的承保金额为500万元,保险公司的自留额为100万元,则分保比例为()。
(14)有一溢额再保险合同,双方约定,分出公司自留额为20万元,分保限额为五线,即分人公司最多接受100万元,则合同限额为()。
(15)有一溢额再保险合同,双方约定,分出公司自留额为30万元,分保限额为五线,即分入公司最多接受150万元,则合同容量为()。
(16)溢额再保险与成数再保险都是比例再保险,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17)以每一危险单位的赔款金额为基础确定分出公司自负赔款责任限额即自赔额,超过自赔额以上的一定赔款(接受公司分保责任额或险位限额),由分入公司负责的保险是()。
附件一:保险原理与实务考试大纲一、保险原理该部分包括保险概述、保险合同、保险的基本原则、保险费率厘定原理、保险公司业务管理、保险市场和保险监督管理。
其知识点如下:(一)保险概述1.保险的概念保险的含义;保险的要素;保险的特征;保险与相似制度比较。
2.保险的种类按照实施方式分类;按照保险标的分类;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3.保险的功能保险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二)保险合同1.保险合同的特征与种类保险合同的含义;保险合同特征;保险合同种类。
2.险合同的主体与客体保险合同主体;保险合同客体。
3.保险合同的内容与形式保险合同的内容;保险合同的形式。
4.人寿保险合同中的常见条款不可抗辩条款;年龄误告条款;宽限期条款;复效条款;自杀条款;不丧失价值条款;贷款条款;自动垫缴保费条款战争条款;保险单转让条款。
5.保险合同的一般法律规定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合同的履行;保险合同的变更;保险合同的解除;保险合同的终止;保险合同的解释;解决保险合同争议方式。
(三)保险的基本原则1.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及其成立的条件;主要险种的保险利益;保险利益的时效;保险利益原则存在的意义。
2.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及其存在的原因;最大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违反最大诚信原则的表现和法律后果。
3.近因原则近因原则的含义;近因认定与保险责任的确定。
4.损失补偿原则损失补偿的基本原则;损失补偿的派生原则。
(四)保险费率厘定原理1.财产保险的保费厘定原理保险费和保险费率;厘定保险费率的原则;纯保险费率的确定;附加保险费率的确定;营业保险费率的确定。
2.人寿保险的保费厘定原理影响人寿保险费率的因素分析;生命表;基本利息的计算;确定年金的计算;生命年金的计算;人寿保险趸缴纯保费的计算;人寿保险年缴纯保费的计算;人寿保险营业保费的计算;人寿保险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五)保险公司业务管理1.保险公司的投保业务管理投保服务;投保选择。
《保险原理与实务》试卷Ⅰ答案与详解一、名词解释1.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某种损失原因产生的损失机会的条件,或致使损失严重程度增加的因素。
2.再保险:也称分保,是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
3.告知 :是指投保人在与保险人签订的保险合同成立时,就保险标的的有关事项向保险人进行口头或书面的陈述。
4.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
二、单项选择题1.B.详解:风险因素是引起损失的间接因素,风险事故是导致损失发生的直接因素,该案中电线老化是风险因素,火灾是风险事故,人身伤亡是损失。
2.A.详解:王某在投保时指定张某为其受益人,保险金不按照《继承法》履行,也不用来偿还债物。
3.A.详解:保险合同是附和合同,保险合同的大多数内容是保险人写好的。
投保人只能就保险合同的内容进行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放弃。
投保方处于弱势的一方。
为了保护投保方的利益,当合同双方发生争议时,做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
4.B.详解:《保险法》第36条规定:投保人在交纳首期保险费时,除合同有约定外,投保人自保险人催告之日起超过30日,或者超过约定的期限60日的未支付保险费的,合同中止。
5.C.详解: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不同,保险合同的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对合同主体产生法律约束力。
合同的成立并不意味着合同生效,因此,合同成立意味着产生法律约束力。
6.A.详解:经被保险人提出,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关于保险标的的所有权益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7.B.详解:按照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索赔的,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这是保险人法定解除保险合同及法律后果情形之一。
8.C.详解:保险金额大于实际损失的,为超额保险,发生部分损失时,保险人按实际损失赔偿。
9.C.详解:简易人寿保险的保险费和保险金额都相对低,保费的缴纳方式采用一个月交或者一周交纳,有利于防止因保费未及时交纳而导致合同效力的中止,适合低收入阶层获得保险保障的一种保险。
《再保险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再保险理论与实务 / Principle and Practice of Reinsurance课程代码:030289学时: 32 学分:2 讲课学时: 32 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简介:《再保险理论与实务》是保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也是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业务。
本课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综合性,二是实用性。
其综合性表现为本课程是在保险学、人身保险学、财产保险学、海上保险学、保险会计与财务及保险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风险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分散。
这种风险分散的过程一般是在跨国界保险供应主体之间进行的,因此,需要将专业知识与国际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融会贯通。
其实用性体现为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从事再保险业务工作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
本课程共分为五大部分内容:即再保险一般基础理论;再保险法律一般基础理论;再保险种类一般基础理论;再保险技术实务基础理论;再保险市场及监管基础理论。
先修课程:保险学、人身保险学、财产保险学、海上保险学、保险会计与财务及保险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金融学及相关专业教材:赵苑达.再保险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1.胡炳志.再保险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2. 姚和贞.再保险业务与经营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3. 《再保险》编写组.再保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4. PRACTICE OF REINSURANCE .The Chartered Insurance Institute,1991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再保险原理与实务》是保险、精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再保险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掌握再保险与原保险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再保险的职能与作用,掌握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业务的主要类别及操作,熟悉再保险市场、再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再保险的规划以及再保险的经营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