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797.00 KB
- 文档页数:7
大同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学者在评价先秦某一思想家时说:“他的思想中不唯王道,还杂有霸道;并强调应通过道德约束使人自觉趋向于良善,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
”下列主张属于该思想家的是( )A.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B.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C.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D.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2、下面为考古学者在广西合浦黄泥岗东汉墓发现的“绿柱石、水晶混合串饰”。
经鉴定,该串饰除9颗水晶、1颗玉髓外,其余均属海蓝宝石和绿柱石,其中绿柱石主要产自南亚,是当地流行的奢侈宝石。
下列对该串饰解读正确的是( )A.兼具一定的艺术和史学价值B.反映出东汉与南亚的商贸联系密切C.印证了当时陆上丝路的繁荣D.表明丝路促进了区域文明相互交流3、据统计,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有14%出身于平民阶层。
至南宋时,《登科录》中记载了宋代601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
这反映出当时( )A.官员综合素养日益提高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C.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科举考试受到社会广泛认可4、文史学家刘大杰指出:“宋代小说最可注意的,并不是这些用文字写成的志怪与传奇,而是那些出自民间的白话小说(话本或平话)。
”宋代小说发展出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 )A.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B.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动C.市民阶层的逐渐崛起D.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5、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即安排人修撰全国性地理总志《元一统志》,并言:“(要)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
书成后又让人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元四极之远,载籍之所未闻,振古之所未属者,莫不涣其群而混于一。
”该地理志的修撰( )A.奠定了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B.折射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D.服务于国家认同的现实需要6、有学者说:“这一权力结构变化,既反映了明初统治者力图在政治体制上扫除一切危及皇权的因素,以维护朱明皇朝统治的个人的主观意志,也反映了明初统治阶级在经历了一场严酷的权力斗争,总结了历代治乱经验之后……维护长远利益的阶级政治意向。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在1947年12月举行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总路线,其中政治上要在中共领导下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据此推知,与毛泽东提出的经济路线相符合的是()A. 完成解放区的土地改革B. 废除土地私有制C. 消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D. 保护民族工商业2. 明代海外诸国的朝贡物品由进贯方物、国王附进物和使臣自进物、附进物组成。
其中,附进物的数量最为巨大,在贡品中占大多数。
明朝对之采取政府付费的办法,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加上抽分的利润,获利十分巨大。
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B. 朝贡贸易定程度上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C. 资本主义莉芽发展空间扩大D. 封建官府已经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3.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 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4. 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A.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5. 1928年7月,美国首先同中国订立了《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
条约承认中国“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但又规定“缔约双方”在彼此领土内享受之待遇,应与其他国享受之待遇毫无区别,这意味着美国在中国仍享有最惠国待遇。
天津一中、益中学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月考历史试卷2014年12月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某古书记载,“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
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一把手,是全国子民之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之首脑亦被视为‘父母官’。
”该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 )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强干弱枝,中央集权C.君父同伦,家国同构D.男女平等,均可做官2.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3.康熙年间,广州的饮食、服饰和娱乐等方式在全国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时人称为“粤样”。
广州这一地位形成的基础是( )A.工商业发达 B.是唯一的外贸港口 C.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D.资产阶级壮大4.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
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5.明清之际,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题画并赋诗一首:“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下列最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牡丹礁石图》6.对于16世纪的西班牙,某学者这样形容:“犹如一张巨人之口,吞进并咀嚼食物,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而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
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 )A. 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B. 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C. 没有发生“商业革命”D. 失去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7.“黑体(能全部吸收外来辐射能的物体)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它们所带的能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的整倍数,这些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
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一卷100分第一部分:听力(30分)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题,满分30分)ANot long ago, a good friend of mine asked me to help him in a halfway house in Nashville. I agreed and made my way there one evening.When I got there, I sat with my friend and talked about how he ended up there. As we talked, another man came up, lighting up his cigarette as he sat down. He had dark, leather skin, and looked like he had endured the sun, the rain, and the wind for long, long time. I couldn’t tell how old he was, but i was sure that he was younger than he looked.Through a bit of conversation, i found out that he had been on the streets for many, many years.Without my asking, he started describing life as a homeless man. How he got food; hoe he stayed warm; how he got money. And he told me something that caught my attention.He said, “You want to know how i keep my stuff safe at night?”“Sure, “ I replied.“I put it up in the trees.”“Why is it safe in the trees?” I asked.“The homeless are always looking for treasure on the ground--- coins, something someone’s dropped, half-smoked cigarettes. I know if I put my stuff in the trees, they’ll never find it because they never look up. Never. “Profound words from an unexpected place. And his message is for all of us.We all have our particular search. We’re looking for treasure on this earth. But what we are REALL Y looking for is right there above us. There’s really nothing we need on the ground.In fact, it’s surrounding us.21.What did the author go to Nashville for?A.To help his friend.B.To build a halfway house.C.To visit a stranger.D.To pick up a homeless man.22.The underlined word “endured” in Paragraph 2 means _________ .A.EnjoyedB.sharedC.SufferedD.expected23.The homeless man hid his things in the trees because________A.nobody could climb up the treesB.there was a hole in the treeC.The leaves of the trees were thickD.the homeless never looked up24.From what the homeless man said, the author learned thatA.We should look up for treasure in futureB.What we’re looking for is just by our sideC.There’s really nothing we need on the groundD.It is wrong to look for treasure on the groundBIf you move t o a new school, you’ll have to worry whether or not you’ll make friends. Here are some simple suggestions which help you make new friends a lot easier.◇Try speaking to the people standing next to you in class. As they’re close by, it makes sense to commu nicate with them first.◇Have the courage to speak to everyone in your class. You will probably stay with that class through your years at the new school, so it helps if you get on with them.◇If you don’t have many friends in your class, try and make ne w friends in your subject lessons. You can also talk with them at lunchtime and after school.◇Join a lunchtime or after-school club. You’ll get to meet kids of all years that way.◇Ask your teacher to pair you with another pupil.◇Use your celebrity status(名人地位)! Since you’re the new person, you’ll have gained celebrity status, which you can use for a couple of weeks. Talk to people, remember to smile and always be open and friendly. Listen carefully to what others have to say so as to make them feel important.As you grow older, it’s natural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sometimes that means you grow apart from your old friends. So try and make time for all your friends. Why not introduce your different sets of friends so you can all go to the cinema or go bowling together?But what if a friendship group is pushing you out? If this is happening to you, try and ask someone you’re friendly with what is happening. If the whole group is leaving you out, try to find new people to spend time with atlunchtime.25.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move to a new school?A. Sit close to friendly classmates.B. Try our best to help our classmates.C. Take possible chance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D. Try to study well to gain the respect of others.26.To make our classmates feel that they are important to us,we should _________.A.smile while talking with themB.be friendly and open to themC.listen to them carefullyD.make use of our celebrity status27. What should we do if a friendship group is pushing us out?A. Turn to the teacher for help.B. Forget them at once and make new friends.C. Try to find out the reason.D. Make our different sets of friends know each other.28. What is the writer’s pu rpose of writing the text?A. To introduce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B. To show how to get used to new school life.C. To encourage people to make new friends.D. To explain how to make new friends easily.CYELLOWSTONE AND GRAND TETON MULTISPORT TOURIn six extraordinary days, we discover waterfalls, wild animals, and natural hot springs in Yellowstone. In the Tetons, we rock climb, bike in wildness and raft the Snake River’s fun-filled rapids.Day 1:Bridge-Teton---Upper Geyser BasinRide a bicycle through Bridge-Teton National Forest. Then head to Yellowstone and walk through Upper Geyser Basin and the world’s largest active geysers(天然热喷泉). Witness Old Faithful’s performance and settle in to the comforts of classic Old Faithful Inn, dating from 1903.Day 2:Grand Canyon of the YellowstoneSpend the morning watching wildlife in Hayden Valley and then hike in Yellowstone’s Grand Canyon.Day 3:Avalanche PeakAfter a last viewing of Old Faithful’s eruption, head off to hike t o the summit of Avalanche Peak.Day 4:Jenny Lake--Grand Tetons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 Spend the day in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 taking a self-guided hike to Inspiration Point and Cascade Canyon. Or choose to stroll the shoreline of Jenny Lake or go boating on it.Day 5:Hidden Falls--Grand TetonsRock climb near Hidden Falls. Just bring a spirit of adventure, then leave the rest to our expert guides. Or you can choose instead to take another hike, horseback ride or fly fish in the area.Day 6:Antelope Flats--Snake River --JacksonRide a bicycle through wildlife-filled Antelope Flats before boating rafts for a thrilling afternoon of whitewater fun on the Snake River and the conclusion of our memorable journey in Jackson.TRIP DETAILS6 Days/5 NightsTrip Type: MultisportPrice: $1,798(camping); $2,298( inn camping)Meeting Place: Jackson, WyomingActivities: Hiking (2 full & 1 half days); Biking (2 half days); Rock Climbing ( 1 full day) ; Rafting (1 half day); Free Day ( 1 full day)Dates: Jun.24---Jun.29 (Singles, Camping); Jul.08--Jul.13 (Family, camping ); Jul.29--Aug.03(Family, Inn & Camping)29.Which of the following activities is NOT included in the tour?A.BoatingB. SwimmingC. FishingD. Horse-riding.30.During the tour, on which activity will you spend the most time?A.CyclingB. ClimbingC. HikingD. Rafting31.The tourists can decide to join in different activities on ___________.A. Day 1 and Day 2B. Day 2 and Day 3C. Day 4 and Day 5D. Day 5 and Day 6DSome of my friends are making big decisions in their life: Which universities should they apply to? I also notice that many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are thinking of studying at universities abroad. Unluckily, fr om what I’veseen,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some websites and other media about studying abroad is very limited and sometimes even wrong.There was once a Chinese girl who hoped that she could go to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US because she wanted t o major in journalism. However, they have no journalism program at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What’s more,in both Canada and the US,it’s not suggested that students throw themselves into journalism right after high school.School say that students should take in more knowledge about the world and writing before entering that field.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a Canadian university famous for its engineering program, is another example.The emphasis (重视)of engineering in this school may go beyond your expectations. According to our teachers, this university spent millions of dollars building a library just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school’s computer science, mathematics and accounting are also great programs for students.But, to be honest, according to my friends who have visited this university, the campus and the food are not very ni ce. Maybe this is because the school stresses its academic( 学术)strengths too much, thereby paying little attention to personal comforts.Now you see, choosing a university is really not that easy. We need to do good research and consult as many people as possible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32.Who can major in journalism program in Columbia University?A. Chinese girls.B. High school studentsC. Graduates.D. Undergraduates.33.From Paragraphs 3 and 4 we can learn in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_______.A.the engineering program is as famous as computer scienceB.engineering students are the most intelligentC.the library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is very goodD.the campus is very small and dirty3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A.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some websites is always useful.B.In Canada, students can major in journalism right after high school.C.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stresses the academic strengths and personal comforts.D.Doing good research is necessary before making a decision.35.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How to study at universities abroad.B.Choosing a university is not easy.C.A Chinese girl and Columbia University.D.Academic strengths of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第二节(共5题,10分)Does this situation seem familiar to you? Your English is progressing well, the grammar is now familiar,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no problem, and you are speaking quite fluently. _ _71First of all, remember that you are not alone. Listening is probably the most difficult job for almost all learners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listen as often as possible. _ 72 The Internet is really a useful tool for English students. You can download The RealPlayer from . The RealPlayer allows you to use the Internet like a radio station.Once you have begun to listen on a regular basis, you might still be frustrated (受阻)by limited understanding. __ 73__Here is some of the advice I give my students:●Accept the fact that you are not going to understand everything.●Stay relaxed when you do not understand, and try listening to the material for more times.● Do not translate everything into your native language.● __74___ Don’t concentrate on details before you have understood the main ideas.● Listen to something you enjoy.I remember the problems I had in understanding spoken German when I first went to Germany. In the beginning, when I didn’t understand a word, I insisted on translating it in my mind. This method usually resulted in confusion. 75 Firstly, translating creates a barrier between the listener and the speaker. Secondly, most people repeat themselves constantly. By remaining calm, I noticed that ev en if I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I could usually understand what the speaker had said.A. What should you do?B. Listen for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conversation.C. But you can’t follow a native English speaker at all!D. So, what you need to do is to find listening resources.E. However, after several weeks, I got used to the new environment in Germany.F. But listening is a problem for most of the beginners!G. Then, after the first six months, I discovered two extremely important facts.第三部分完形填空(共20题,满分30分)While I was out for breakfast with my 23-year-old son, he told me about an experience he had earlier in the week. He was not sure if what he did was the 41 thing.One morning, as he was walking from the bus stop, he 42 a man sitting off the sidewalk near some bushes. 43 the man had been having some 44 times. He was covered in days of dirt and it looked as if he may have been 45 . The man looked up at my son and asked him for money to 46 his lunch as he took off a bandage (绷带)around his leg. He 47 my son that a police dog had 48 him. Knowing this person might have been 49 with criminal activities and could be 50 , my son reacted in a way that he himself 51 . He reached into his pocket, pulled out his 52 and handed what he had to the man. My son 53 him there unsure if he had done the right thing.As he spoke about this to me, I felt very 54 . I knew that at that moment my son had grown into all I ever 55 for him. To live with a heart full of 56 , I was able to tell him I was 57 and that if anything will change the world, it is kind58 like the one he did the other day. Take away all we know of crime and poverty (贫穷)and we have the same 59 . Human connection is power. My son gave 60 and hope to another human being that day. I could not be more proud.41.A.right B.necessary C.important D.special42.A.appointed B.recognized C.interviewed D.notice43.A.Naturally B.Importantly C.Clearly D.Amazing44.A.busy B.share C.easy D.free45.A.troublesome B.adventurous C.hardworking D.homeless46.A.buy B.share C.cook D.exchanged47.A.taught B.told C.warned D.reminded48.A.followed B.saved C.guided D.attacked49.A.connected B.pleased C.filled D.covered50.A.nervous B.dangerous C.strange D.afraid51.A.appreciated B.remembered C.questioned D.ignored52.A.card B.change C.paper D.letter53.A.sent B.left C.kept D.invited54.A.excited B.upset C.disappointed D.interested55.A.researched B.decided C.owned D.wanted56.A.happiness B.kindness C.patience D.confidence57.A.lucky B.surprised C.proud D.curious58.A.deals B.shows C.acts D.tests59.A.sweat B.tear C.smile D.blood60.A.dreams B.plans C.money D.power第二卷50分第四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语法填空(共10题,15分)(没空仅限一词)As an English 61 (learn), you might have been 62 (frequent) upset about such specific problems as a large vocabulary and difficult grammar. But before that, we’ve got to be clear about two general questions 63 (concern) English. One question is why we should learn English. We should do it 64 it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As the official language in many countries, English has now become 65 international language. If you can speak English fluently, it’ll be much 66 (easy) for you to understand others, make yourself 67 (understand) and, of course, make friends with those68 know English, including native speakers and people 69 other counties. Whatever you do in future ,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will help you to succeed.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also beautiful. Each language has its own unique beauty, which can 70 (see) in the writings of Shakespeare, Samuel Johnson and other great writers.第五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短文改错(10分)Dear Michelle,I'm very exciting!Today is my first day at a new school in Australia. It is a government school. Because I'm new to my classmates, so the teacher asks me to introduce myself to him in class.I tell them I come from Hong Kong but I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listen to music and doing sports in my spare time. I also like the Australia way of life. Australia is big country. There are plenty of space and there are mainly six public libraries and museums in Sydney. Just a few minute’s walk from where I live, there is a huge park.Michelle,I miss you very much. I'll never forget the days we spend together and the fun we shared allour old classmates.Best wishes.Yours, Tom。
高一年级10月考试卷(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拜年是我国的春节习俗,通常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时,晚辈要给长辈行跪拜之礼,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拜年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A.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B.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C.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3.《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言,宗庙言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主要说明A.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B.主张“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C.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D.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仁政”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B.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5.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A.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B.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颁布细密严苛的律法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6.《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该材料反映了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法律制度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奴隶制和封建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 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C. 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9.“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某某省于都县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皇帝诏书由中书省详拟定稿,皇帝批览后降出奉行。
宋初,则先草拟,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
这一变化使得A.决策机制更加完善 B.政务处理更为快捷C.皇帝权威有所加强 D.官僚机构急剧膨胀【答案】 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唐代由中书省拟定皇帝诏书,此种拟稿叫做熟拟;票拟是内阁大学生批阅各地奏章的建议。
不管是熟拟还是票拟,最后都需要皇帝的批示、裁决才能执行,可见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
故选C。
A不符材料的主旨,排除;B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由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加强2.近人《世载堂杂忆》记载:“一日,殿上议事,北王问东王曰:“闻兄有不臣之心,自称万岁。
”东王闻言,积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
”此事造成了A.太平军内部自相残杀B.干王洪仁玕被黜去位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北王即抽刀屠东王之腹”之句可以看出北王韦昌辉杀死了东王杨秀清,故题干所述是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场浩劫,引发了内部互相残杀,A正确;干王正是在天京变乱后被任命挑起重担的,B错误;C项早在此事爆发前就发生了,排除;D和题干所述没有关系,排除。
答案A。
考点:近代中国的某某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天京变乱3.中国近代的两首竹枝词写道:“都城一洗帝王尊,出入居然任脚跟。
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政局纷纷类弈棋,本来约法尚临时。
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的主要特点是A.八国联军侵华与政局动荡B.帝制倾覆与人民当家作主C.帝制复辟与政府更替频繁D.帝制倾覆与某某政体飘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为问大家前二载,几人走过某某门、四番总理曾更替,内阁从新组短期。
2015-2016学年华山中学高三年级月考卷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一至七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60分))1.十八世纪,不少启蒙思想家都推崇中国的科举制度:“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本质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 D.重视教育2.古罗马法学家有句名言:“公正的人就是遵守法律的人,法律必须看得见,司法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公平”古罗马最早实践上述观点始于A.《万民法》B.习惯法C.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D. 《十二铜表法》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A.实行君主立宪制 B.共和力量的强大C.代议制形式有别 D.国家元首无实权4.下图为某一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战、一致对外5.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
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
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
材料主要说明A.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B.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C. 中华民国的局限性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6.捷克斯洛伐克社会民主工党向布尔什维克党祝贺,“你们摧毁了俄国资本主义和俄国资产阶级富丽堂皇的大厦。
你们首先向全世界发出‘和平属于人民’的呼声,你们首先向全世界无产者伸出手来,倡议签订和约,接着就开始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宏伟大业……”材料主要体现了()A.俄国二月革命的深远影响B.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C.俄国退出“一战”的正义性D.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性7.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据此表格的信息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与新中国成立同时确立B.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除C.在改革开放时期得到完善D.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8.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
2015-2016学年度高一历史月考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1.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 ( )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2.右下图反映了春运期间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情景,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注重亲人团聚密切相关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禅让制D.世袭制3.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宗法制的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4.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6.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7.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宋)通判8.《朱子语类》云:“唐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9.下列中国古代皇权消长图中,比较符合历史实情的是( )10.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天津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命题人:白爱影审题人:崔巍巍考试时间:10月8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参与经济活动,参与经济活动要求我们懂得其中的经济学道理,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场景。
据此回答1~2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场景一:小明的母亲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询天气情况。
这里“气象信息”()A.是商品,因为它可以查询天气情况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2.场景二:小明的父亲领取了3 000元工资后,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100元,实际支付80元。
在这里,3 000元、100元、80元分别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3.“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4.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这就是说()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②纸币的面额(如1元、10元、100元)是由国家决定的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④每种面额的纸币的购买力是由国家决定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下表中①、②处空缺的数字应该为()A.C.①:250亿元②:600亿元D.①:125亿元②:700亿元6.现代社会中,信用卡与转账支票是核算各项经济收支往来的常用的结算工具。
信用卡与转账支票的共同点是()A.都属于电子货币B.购买商品时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C.在转账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D.都是由银行受理的现金结算方式7.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银行卡交易金额10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9.34%。
广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命题人:王新审题人:杨梦礁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许悼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
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2。
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如河南偃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A。
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B。
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C。
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D。
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3。
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
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4.清代学者储人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
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在此他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
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5.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A.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B。
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C.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6.“吃醋"一词源于《隋唐嘉话》的一个典故:唐太宗赐给官员任瓌两名宫女,任瓌之妻柳氏坚决拒之,唐太宗遂召柳氏觐见,让宫女端来一杯醋,谎称毒酒,威胁柳氏若不接受皇命就将之赐死,柳氏毫不犹豫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唐太宗也无可奈何。
临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卢延审题人:彭树才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1.王国维说:“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大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请判断他是在论述下列哪一制度的由来() A.以举荐贤能为核心的禅让制B.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C.“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D.以同姓亲族为主体的分封制2.《史记·周本纪》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记载表明() A.诸侯有随时朝觐天子的义务B.受封诸侯有义务提供军赋C.幽王荒淫遭遇诸侯联合反叛D.周王室衰微面临诸侯攻伐3.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B.②C.③D.④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5.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右)”体现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①权力的高度集中②王权与神权相结合③严格的等级差别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8.《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上至一以衡石量书,曰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4、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A.三权内容不同B.本质目的不同C.制约方式不同D.对社会影响不同5、汉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了宋代,官员上朝必须站着奏事,而明清时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上述变化可以看出古代中国()A.礼仪制度不断完善B.地方权力不断加强C.官僚制度不断完善D.专制皇权不断加强6、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三省六部制的实行B.枢密院的设置C.军机处的设立D.内阁的设立7、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表述有误的是()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重要体现B.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C.杜绝了政治腐败和低效现象D.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稳固了统治基础8、“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A.古代中国B.古希腊C.古印度D.古埃及9、2008年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曾经是古希腊城邦之一的奥林匹亚点燃,那么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B.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社C.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D.希腊各城邦联合组成一个邦联式国家10、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河南省确山一高高一年级上学期12月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1-35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
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 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2、史学家张荫麟说:“在一个王室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史实判断这样的社会实行A.小国寡民的民主政体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D.元老执政的共和体制3、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4、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这一变化反映的主要问题是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B.周边王朝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C.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的社会政治型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向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向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6、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湖南省衡阳四中2015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2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即分家)者,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25.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26.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的政府是最早采用官僚体制的政府,其理由乃是官僚体制必须依赖任人唯贤的理想和制度。
下列古代思想或制度设计中,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儒学积极入世思想B.对知识分子的培养C.古代中央集权制度D.考试的观念与制度27.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
”“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
”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缺乏思辩化和系统性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28.北宋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
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D.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29.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
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
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
”这种认识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30.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B.西学涌入致中西文化碰撞交融C.近代中国政局变化和社会转型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1.《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B.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D.变革带来了土地制度的变化32.下面是1953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33.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两国建交联合公报发表后,西方舆论将其比喻为“外交核爆炸”,美国则说“这是戴高乐在美国的背后捅了一刀”。
大庆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高三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三个异姓贵族取代姬姓晋国)作为春秋战国分期的标准,这反映出司马光认为A.礼制的破坏是当时历史分期的重要标志 B.三家分晋是历史的进步C.三家分晋宣告分封制结束,封建制确立 D.应该维护西周的分封制2.自汉初以来,继承秦制。
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
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
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A.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集权B.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局面C.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D.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3.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
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
由此可见在唐代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B.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D.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4.《文献通考•田赋考》在谈及唐代中期的社会状况时说:“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导致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是A.按土地和财产收税,百姓规避赋税现象严重B.商人对社会财富的大量侵占C.唐朝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D.战乱频仍,政府控制的户籍减少5.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6.北宋真宗时期通行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益州16家富商联合发行交子。
南宋绍兴三十年“初命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湘阴一中2015级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科试卷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陈文革审核人:郭觉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合。
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2.“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积极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B.传承中华传统C.禁锢人们思想D.阻碍社会进步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A.所任官职名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4.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A.郡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5.《左传·桓公二年》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对宗法分封制下西周社会特征的正确表述是()①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②形成家族等级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③巩固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④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突出说明了()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7.下列关于秦朝郡县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②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④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灵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李晓芹核对人:赵含清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学者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
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他评价的这部书应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C.朱熹的《四书集注》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
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这表明鲁迅主张()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C.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4.东西方先哲在对道德的认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中高度重视道德的有()①孟子②董仲舒③智者学派④苏格拉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为教的政策。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4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第I卷(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五谷”出现,说明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种类基本完善,这最早出现在()A.原始社会B.西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2.《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
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B.齐国民营手工业发达C.青铜农具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农具D.灌钢法提高了冶炼质量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铁犁牛耕家庭农业 B.奴隶制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4.关于下图农业生产工具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B.该农业工具最早出现于黄河流域C.与旧犁相比具有简便轻巧、适用性强的特点D.标志着古代中国耕犁技术的成熟5. 汉代晁错《论贵粟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脆弱性C.自给自足D.连续性6.工具和技术的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关键作用,以下中国古代的工具或技术出现在汉代的有①耧车②曲辕犁③水排④一牛挽犁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是其中白瓷的突出代表B.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C.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D.瓷器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大量输往国外8.“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货币战争》中说“英国金融资本的突击力量远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白银货币本位,……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羊。
英国首先冲击大清帝国白银货币本位的方式是( )A.强迫赔款B.商品输出C.鸦片走私D.开设工厂2.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
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3.“英国的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
”此材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4.“到1900年,90个中国港口处于外国势力的实际控制中,基督教传教士在全中国范围内寻找皈依者,外国炮舰巡游在中国水域。
”据此,列强得到内河航行权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中西交流B.洋货畅销内陆C.威胁中国国防D.教案不断发生5.“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
”《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6.“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
”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7.下图洪水泛滥,比喻太平天国像洪水一样(波及18个省,600多城);图中长茅草,喻指被称为“长毛”的太平军;岸边尸骨碎离,喻指运动死了很多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毫无可取之处B.材料观点是站在统治者立场C.太平军纪律松散D.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脱离群众8.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
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9.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也。
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
”材料中“前数十年”民生主义的含义是( )A.凡天下者田,天下人同耕B.平均地权,节制资本C.中央集权,广开言路D.以法治国,公选官吏10.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A.否定其排外主义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D.全面赞扬与肯定11.1900年出版的《中国旬报》社论申明:“盖洪秀全与本国争权,□□□与外国争权,虽所争之事未尽合理,而争权之兆已隐伏于四百兆人之方寸间矣。
”这里的□□□应为( )A.洋务派B.强学会C.义和团D.同盟会12.以图证史和以史释图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
严昌洪教授的新著《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以大量的历史图例,展现了民国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时期社会生活的灿烂画卷。
下列图例反映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 )A.宣统三年银币发行时中国已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民国三年银币发行时辛亥革命的果实已被窃取C.图例一到图例二的变化反映近代中国的民主化历程D.民国三年银币发行表明当时中国的政体依然是君主专制13.拿破仑曾经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其苏醒时,世界会为之震动。
下列史实能说明拿破仑观点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袁世凯复辟帝制③五四运动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4.据1915年12月14日《大公报》载:“总统(袁世凯)首出发言。
谓做皇帝不仅牺牲个人,并且及于子孙……非图谋个人之福利也。
今日即举国一致赞成君宪,余复何言。
惟望诸君同心协力,共挽时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实行君主立宪是顺应民心做法B.皇帝制度祸国殃民遭到所有人唾弃C.总统顾及民生,不惜牺牲个人利益D.一场复辟闹剧,逆历史潮流而行15.外交学院吴建民教授讲的“弱国当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钧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条约》”。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五卅运动爆发B.新文化运动开始C.五四运动爆发D.中国共产党成立16.“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但并不期望和打算通过无产者的起义来实现社会变革。
他们肯定没有从革命或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进行思考。
实际上,他们几乎没有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
”(《全球通史》)下列人物属于“他们”的有( ) A.圣西门B.黑格尔C.马克思D.列宁17.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等关键词,你认为他正在学习的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巴黎公社的建立C.第一国际的成立D.《共产党宣言》18.1871年4、5月的巴黎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取消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原则;禁止企业克扣工人工资;没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无家可居的工人居住;对贫困的劳动者实行社会救济等。
这些措施( )A.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B.是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体现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D.表明法国已是社会主义国家19.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该政治态度直接导致了( )A.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出现B.反战、反沙皇专制的革命浪潮C.七月流血事件的爆发D.《吿俄国公民书》的发表20.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社会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D.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21.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历史链条不是光滑平直的,而是有一个一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产生重大事件或历史转折的年份。
据此判断下面哪一年份可成为世界现代史线索中的重要环节( )A.1500年B.1840年C.1911年D.1917年2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B.党纲的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C.明确反帝反封建是党的主要任务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奋斗目标23.《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4.1945年,中国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向蒋介石表示:人民遭受了21年的内战,流尽了鲜血。
现在已到了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
蒋介石则表示: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
这反映出( )A.国共谈判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B.国民政府仍坚持独裁内战方针C.国民政府拥有较强的武装力量D.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已遭到质疑25.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
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遗迹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C.历史文献记载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1小题,共25分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第十六章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
——马克思《中国纪事》 1862年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 (写出战争名称和时间,以及签订的条约)(9分)(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农民阶级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4分)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
(4分)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4 分)答案CCCCD BBCAC CDBDC ADCCD DCCBA26.(1)1840-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天津条约》、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9分)(2)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 4分)从赞扬到否定。
(4分)(3)特点:反帝爱国性和盲目排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