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锭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9.17 KB
- 文档页数:2
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苏妍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3(027)010
【摘要】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搽剂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使用七叶皂苷钠搽剂涂搽,对照组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化疗所致的静脉炎,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总页数】2页(19-20)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搽剂;静脉炎;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作者】苏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山东济南2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童红霞
2.七叶皂苷钠搽剂治疗输液引起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J], 王洪莲
3.奇正青鹏软膏外用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王春萍; 石义华
4.京万红软膏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J], 周姣玲
5.紫金锭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 陈仕梅; 陈志珍; 李亚轩。
关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导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我院骨科在临床使用中发现部分患者在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发生。
输液性静脉炎的出现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干扰正常的临床治疗,并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因此药剂科联合护理部对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减轻病人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是从婆罗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到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的钠盐,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此外还有少量的糖元、苷元、脱酰基的降解产物和其他杂质。
该药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增强静脉张力、抗氧自由基和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
常用于颅内水肿、脑功能失调、骨折、烧烫伤、脊椎骨关节病、静脉血回流障碍等疾病,以及各种创伤和手术后水肿、血肿。
由于其疗效确定,临床上应用较广泛。
口服该药不易被胃肠道吸收,肌内注射易引起组织坏死,故仅供静脉注射或滴注使用。
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非常高。
据报道80%以上的病人使用该药3-5d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条索状红肿、疼痛,对药物较敏感的病人甚至在用药当天即出现症状,反应严重者出现血管硬化。
30%的病人因疼痛难忍终止治疗。
一、七叶皂苷钠导致静脉炎的原因1、pH值正常人体血液pH 7.35~7.45,在此范围以外的溶液均会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低pH值的溶液更容易引起输液性静脉炎,是输液诱发静脉炎的危险因素之一。
七叶皂苷钠溶液pH 4.6,明显低于人体正常的pH值,可能是导致输液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2、微粒因素七叶皂苷钠主要成分为七叶皂苷钠A和B,是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属大分子物质。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元、核苷、脱酰基的降解产物和其他杂质。
微粒在短时间内进入静脉有可能引起血栓,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而产生水肿、炎性反应。
探讨注射用七叶皂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引起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静脉输注局部观察表,对自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的49例使用了七叶皂苷钠的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记录,最后对观察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结果:在用药后发生了静脉炎了患者有26例,占53.06%,在用药7小时后,I级静脉炎19例,占73.07%,II级静脉炎5例,占19.23%,III级静脉炎2例,占7.7%。
静脉炎的发生机率与血管的选择、药物浓度和输液器的类型相关,并且持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则对患者静脉的损伤程度越重。
结论:对使用了七叶皂苷钠的患者应该给予重视,随时关注患者的局部静脉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静脉炎;七叶皂苷钠;不良反应由于七叶皂苷钠能够缓解软组织肿胀、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七叶皂苷钠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但是在注射七叶皂苷钠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其中静脉炎就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该院自2017年1月-2019年8月应用注射七叶皂苷钠的49例患者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患者的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同时能够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机率。
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了自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中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外伤性患者49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的平均年龄 40岁,最小患者1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1岁。
所有患者均是由于骨折或外伤后致局部组织肿胀而入院治疗的。
在其他资料的对比中没有显著性差异。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排除了用药禁忌后,均采取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的不同,取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20 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或5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于部分的病情较重的患者在总量不超过20 mg的剂量下可进行多次给药。
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因输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实施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患处硫酸镁湿敷治疗。
2组治疗5 d。
结果治疗组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疗效显著。
标签:金黄膏;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静脉炎临床上治疗骨折创伤或手术引起的肢体肿胀,常需要抗炎消肿药物。
β-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具有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因其疗效确定,被广泛使用。
然而临床上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很多患者在静脉滴注该药4~5 d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一旦发生静脉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致患者皮肤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血管会出现硬化甚至严重者引起皮肤溃疡或坏死等。
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精神上压力,而且增加了护理和治疗的难度,影响了患者的愈后。
关于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引起静脉炎报道也有很多,可能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大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
笔者对本科骨折患者使用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所引起静脉炎患者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骨科的患者因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Ⅰ级静脉炎12例,Ⅱ级静脉炎20例,Ⅲ级静脉炎18例,采用金黄膏外敷。
对照组:Ⅰ级静脉炎13例,Ⅱ级静脉炎24例,Ⅲ级静脉炎13例,采用50%硫酸镁治疗。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用药情况、血管情况、病房环境、医疗护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关键词】不良反应;七叶皂苷钠;静脉炎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Sodium Aescinate,商品名Reparil)是由婆罗子的成熟果实提取并经冷冻干燥制成,具有抗渗出、化瘀血、消肿胀、清除自由基、控制炎症的功能,常用于脑出血、脑外伤引起的颅内水肿、脑功能失调、骨折、烧烫伤、脊椎骨关节病、静脉血回流障碍类疾病,及各种创伤和手术后水肿、血肿。
由于其疗效确定,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但输液性静脉炎是其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常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临床应用。
据报道,通过改变溶液pH值、调整溶液介质、输入加温液体等方法可预防输液性静脉炎[2-4],但尚缺少各方法之间对预防静脉炎有效性的比较。
此外,鉴于药物组合对于特定病情的影响,有必要研究不同药物组合对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
为了解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最佳输液组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笔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选择2006年6-12月在本院骨科住院需静脉输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46例,女54例。
观察对象要求无外周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同一静脉通路中,同时合用其它药物者不作为研究对象;因选用10%葡萄糖溶液作介质,故剔除糖尿病及高血糖患者。
2 方法2.1 病例分组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产生随机表,采用单盲法将符合观察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A、B、C、D 4组。
2.2 静脉穿刺方法严格选择和使用粗直、有弹性、易固定、血流通畅的上肢大血管进行穿刺,左右肢体交替。
如有单侧肢体功能障碍,则选择健侧肢体血管进行静脉穿刺。
滴速控制在(50±10)滴/min。
2.3 用药组合方法(见表1)表1 不同用药组合的分组方法(略)已有报道证实,溶液pH值对输液性静脉炎有显著影响[4],故各组中加入碳酸氢钠以控制溶液pH值对研究结果的干扰。
海峡药学2020年第32卷第4期化瘀粉湿敷治疗儿童L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杨乃群,林成凤*,郑瑞真,吴玉瑜,郑英智,陈金虹(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观察化瘀粉湿敷治疗儿童因输注0-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4年6月〜204年6月因静滴0-七叶皂苷钠引起的静脉炎的儿童患者66例,其中男57例,女29例,年龄5〜14岁,平均3.2岁,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trave/oas Nuvos Society, INS)所定静脉炎标准:1级25例,2级25例,3级2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对照组34例。
观察组在血管穿刺点近心端19cm处湿敷化瘀胶囊粉末,次4〜20mif,I日2次,连续使用3d。
对照组予硫酸镁纱布湿敷,次5〜20mif,I日2次,连续使用3d。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静脉炎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1级静脉炎两组治愈率均为100%;级静脉炎观察组有效率为40%,对照组为240%,两者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5级静脉炎观察组有效率(40%),高于对照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化瘀粉外敷治疗0-七叶皂苷钠静滴引起的静脉炎安全有效,起效快。
尤 其对于0-七叶皂苷钠静滴引起的5级静脉炎,化瘀粉外敷较硫酸镁效果更好,其使用简单方便,疗效安全可靠。
关键词:静脉炎;化瘀粉;七叶皂苷钠;硫酸镁中图分类号:R9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409-3773(2020)-19-0116-02儿童骨创伤发病率高,研究显示,平均每年有23%的儿童发生外伤,而其中骨折高达25%35。
0-七叶皂苷钠为骨折创伤常用药,具有抗炎消肿作用,在儿童骨科中使用广泛。
然而,七叶皂苷钠静滴常常引起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中已得到了护理工作的重视,使用各种方法来预防其发生。
两种湿敷法用于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护理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09-12-10T15:12:26.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5期供稿作者:张洁樊敏[导读] 患者在输注部位沿静脉走向均出现非渗出性的皮肤红肿、热痛或沿静脉走向呈条索样改变等表现,立即停止静脉输注张洁樊敏(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5-0018-02 【摘要】目的观察针对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引起的静脉炎,比较用两种湿敷法达到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科30名因静滴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发生无外渗原因静脉炎的脑出血、颈腰椎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本药湿敷组)和对照组(33%硫酸镁湿敷组)各15例进行实验对比。
结果试验组有效率66.7%,好转率33.3%,无效率0%;对照组有效率40%,好转率46.7%,无效率13.3%。
结论用本药湿敷的效果明显优于33%硫酸镁湿敷。
【关键词】湿敷法 β-七叶皂苷钠静脉炎护理疗效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是由婆罗子的成熟果实提取并经冷冻干燥制成,具有抗渗出、化瘀血、消肿胀、清除自由基、控制炎症的功能,常用于脑出血、脑外伤引起的颅内水肿、脑功能失调、骨折、烧烫伤、脊椎骨关节病、静脉血回流障碍类疾病,及各种创伤和手术后水肿、血肿。
由于其疗效确定,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出现不同程度的输液性静脉炎是其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
临床上常用33%硫酸镁湿敷以减轻静脉炎症状。
为此,笔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对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湿敷和33%硫酸镁溶液湿敷进行了护理疗效的比较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对象选择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6月份,我科30名因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发生无外渗原因静脉炎的脑出血、颈腰椎疾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试验组(本药湿敷组)15例,男8例女7例,对照组(33%硫酸镁湿敷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46-70岁。
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1-07-22T10:56:33.2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胡宝俊[导读] 注射用七叶皂属大分子物质,目前认为该药物本身的刺激作用和药物中的微粒可能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2] 。
胡宝俊(江苏南京市玄武区中医院 210009)【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437-02【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对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130例上肢前臂静脉输注七叶皂苷钠后发生Ⅰ度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病人局部用金黄膏外敷,对照组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3天为一疗程。
结果试验组病人穿刺局部疼痛、红和/或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金黄膏外敷对输注七叶皂苷钠所致Ⅰ度静脉炎的治疗效果优于50%的硫酸镁湿热敷。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静脉炎金黄膏β-七叶皂苷钠具有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增加静脉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以及神经保护等作用。
该药供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
有80%以上患者在使用本药3~5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条索状红肿,疼痛,对药物敏感者甚至用药当天就出现症状,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1],我院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将自制金黄膏局部外敷用于输注七叶皂所致工度静脉炎的病人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时静脉输注七叶皂后发生静脉炎的病人共130例,其中男55人,女75人,60岁以上54人,18-60岁61人,18岁以下15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将130例发生静脉炎(评判标准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标准:穿刺局部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 未触及硬结)病人随机分组,试验组病人局部用金黄膏外敷。
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中医中药-摘要:目的观察金黄膏外敷治疗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将100例因输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实施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治疗,对照组50例实施患处硫酸镁湿敷治疗。
2组治疗5 d。
结果治疗组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总有效率为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01)。
结论金黄膏外敷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的静脉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金黄膏;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静脉炎临床上治疗骨折创伤或手术引起的肢体肿胀,常需要抗炎消肿药物。
β-七叶皂苷钠是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种子中提取的一种含酯键的三萜皂苷,具有抗炎、抗渗出,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促进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并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因其疗效确定,被广泛使用。
然而临床上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比较大,很多患者在静脉滴注该药4~5 d左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静脉炎。
一旦发生静脉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可致患者皮肤穿刺点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血管会出现硬化甚至严重者引起皮肤溃疡或坏死等。
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精神上压力,而且增加了护理和治疗的难度,影响了患者的愈后。
关于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引起静脉炎报道也有很多,可能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大是引起静脉炎的原因之一。
笔者对本科骨折患者使用β-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所引起静脉炎患者患处予以外敷金黄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入骨科的患者因静脉滴注β-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Ⅰ级静脉炎12例,Ⅱ级静脉炎20例,Ⅲ级静脉炎18例,采用金黄膏外敷。
对照组:Ⅰ级静脉炎13例,Ⅱ级静脉炎24例,Ⅲ级静脉炎13例,采用50%硫酸镁治疗。
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机制的研究进展陈红琢; 刘薇群【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2(026)007【总页数】3页(P577-579)【关键词】七叶皂苷钠; 静脉炎; 机制【作者】陈红琢; 刘薇群【作者单位】200092 同济大学医学院; 200120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1七叶皂苷钠是一种天然自主神经保护药物,因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渗出、抗水肿和抗氧自由基等的神经保护作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1]。
该药口服在胃肠道不吸收,肌肉注射又容易引起肌肉坏死,临床只能采用静脉给药[2]。
然而,临床应用中发现:七叶皂苷钠静脉给药最主要的副反应是引起输液性静脉炎。
80%以上的病人在用药后3d~5d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条索状改变、红肿、疼痛;对药物较敏感者甚至当天出现血管炎性症状,反应严重者会出现血管硬化;有时病人因静脉炎不得不中断用药,等静脉炎好转再继续治疗。
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放置刺激性大的介入导管,而引起的化学性或机械性的局部炎症;也可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格而导致局部静脉感染[3]。
七叶皂苷钠药理作用良好而独特,目前还没有同类药物可以替代。
然而其致静脉炎的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为此广大医护人员做了大量研究,现将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机制1.1 药物浓度对静脉炎的影响朱慧芬等[4]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模型,以 HUVEC的活力、存活数量和细胞周期为评价指标,用MTT比色法、中性红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检测技术从细胞水平对不同浓度七叶皂苷钠致静脉炎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当七叶皂苷钠浓度为10μg/mL时,内皮细胞相对存活率大于80%;当七叶皂苷钠浓度为40μg/mL时,出现对内皮细胞明显的毒性作用,相对存活率仅大于50%。
说明七叶皂苷钠在10μg/mL~80μg/mL浓度范围内可不同程度地抑制HUVEC的生长,呈浓度依赖性。
紫金锭软膏外用治疗血栓浅表性静脉炎100例
孙庆莲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1(026)005
【摘要】@@ 自2008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应用紫金锭软膏治疗血栓浅表性静脉炎取得了满意疗效.rn1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发病部位均为下肢单纯静脉曲张并发症.外伤、继发性静脉曲张或药物刺激所致静脉炎不在本观察范围.年龄25~70岁,男性65例,女性35例.初次发病54例,复发者28例,再发者18例.
【总页数】1页(P965-965)
【作者】孙庆莲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院,大庆,1633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奇正青鹏软膏外用治疗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J], 王春萍;石义华
2.紫朱软膏外用治疗下肢慢性皮肤溃疡72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陆姿赢;王丽翔;焦晶;柳国斌
3.超声波治疗浅表性血栓静脉炎 [J], 金久子;吕滨
4.喜疗妥软膏与硫酸镁湿敷治疗3级浅表性静脉炎的疗效比较 [J], 冯婷;东爱华;罗艳丽
5.松节油擦剂治疗血栓性浅表性静脉炎25例 [J], 管文秀;王晓光;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