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语段精读
- 格式:docx
- 大小:20.49 KB
- 文档页数:7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
大的出征。
……③深秋的大漠”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
③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
④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
这时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⑤“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
⑥“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⑦“是!”
⑧随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⑨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努力学习,报效父母。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读后感300字神舟五号飞船号召着“天宫一号”,向宇宙远征。
伴随着激动的心情,家人、朋友和虔诚的祝福,神舟五号飞船号满载着期望和太空之梦发射升空。
那一刻,飞船如同一只翱翔在太空中的大鸟,饱满地挥动着力量,往宇宙深处不断射去,充满朝气和乐观,乘风破浪,向征途迈进。
那是第一次中国自行研发的航天器,把人类的理想心声传递到一次太空探索的飞行中。
它以无穷的力量、勇敢和不畏强权的精神,在恒久的旅程中拓宽了人类的梦想,保持着有力的动力和无限的激情,为宇宙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神舟五号飞船和航天员的出征给我以极强的震撼,回想起我们国家科学与国防安全面前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我莫名其妙地感到自豪。
航天技术研究及空间飞行已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一环,在宇宙探索和利用宇宙资源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光荣。
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表明中国自行研发的航天器越来越先进,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具备开展探索宇宙的能力,为推进人类进行宇宙探索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航天员的出征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决心,以及冲破重重困难、勇往直前的忠诚精神,让我们深感勇于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更加明白了靠勤奋和一往无前的努力实现梦想的伟大。
神舟五号飞船号召天宫一号,给我们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刺激,也激发了我们不断探索宇宙的热情,提醒我们: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要勇敢的走出舒适的范围,以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以不断前行的步伐,为国家取得伟大的成就!看着神舟五号飞船号和航天员勇敢向前飞行,不断探索宇宙神秘未知的角落,对宇宙深处的秘密耳语,我也是充满奋进的动力,它让我领悟到,无论做什么,都要一心一意,坚持不懈,永不放弃,努力奋斗,才能圆梦。
让我们以更加乐观的态度,带着勇敢的精神去拥抱大自然,用人类智慧去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语段精读(原创)《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语段精读(原创)语段一: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
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
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
在此之前,他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
飞船发射前,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
大学文化,中校军衔。
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翟()聂()绥()2.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6.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7.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语段二、“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日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
太空中的拔河比赛:用“神州”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宇宙,一直是人类探索的终极目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可以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显得尤为重要。
而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中国的航天科学事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而近期航天科学事业的又一壮举——“神舟”五号飞船的功发射和载人出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教学素材,也给了学生们一个很好的激励。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由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开展的拔河比赛。
这个拔河比赛的意义就在于要让我们认识到,在宇宙这个绝对的空间,物理规律是不会因航天员在太空中而改变的。
在地球上,拔河比赛常被用作一种趣味活动,但在太空中,由于没有摩擦力的影响,拉着绳子的两端空间舱互相拉扯,就会越拉越远。
这种情况在太空中是不会发生的,因此“神舟”五号飞船中这次展开的拔河比赛,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这不仅在物理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也透露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在太空中进行协作。
除了拔河比赛的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次航天任务中的其他探究也可能会为学生们留下深刻的教育印记。
比如在太空中,失去重力的影响,会导致航天员在缺乏运动器械的情况下身体机能的减退。
这有助于提醒我们,在低重力条件下,如何保持身体健康。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都只能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追踪了。
不过这本身就是科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机会,鼓励学生去学习相关的领域,了解探索太空的技术和相关的历史。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探究和探索之中,让科技能够更好地推动人类的进步。
同时,通过这次“神舟”五号飞船的航天壮举,中国航天科学事业也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中国不仅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更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对于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造意识都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这次“神舟”五号飞船的航天任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探究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对于激发和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参与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浩瀚()暑()气蒸腾载()人航天圆()满成功夜幕()罩()得翟()志刚聂()海胜绥()宁县2.选出下列句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穷,40多年时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数百名航天员的身影映在浩瀚太空。
(2)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彩,舜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
3.解释下列词语。
(4分)①瞩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问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定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
稳健:稳而有力。
B.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素质:素养。
C.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
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
D.“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出征:出去打仗,本文指外出执行重大任务。
5.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4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报告,船载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神舟二号”飞船。
B.“飞船进入黑障区!”前方站报告。
C.“神舟二号”终于胜利地返回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D.“一次调姿!”飞船飞行姿态开始调整。
“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③深秋的大漠”阅读理解答案阅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选段,回答问题。
①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
……③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站满了送行的人。
曾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艳丽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戴艳丽民族服装的奼女来了。
大家怀着非常激动的心境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④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
这时候广场上奏起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闹的掌声。
……⑤“总指挥同志,我奉命履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筹备终了,待命出征,请唆使。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⑥“动身!”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中包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⑦“是!”⑧跟着杨利伟标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貌,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⑨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海胜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⑩5时30分,杨利伟密意地注目了一眼眼前艳丽的五星红旗,然后回身向停在旁边的专车走去。
总指挥李继耐率有关领导乘车随后。
车队在5辆摩托车的护送下,穿过夹道欢送的人群,向发射塔驶去,开始中国人的飞天之旅。
1.请将选文的写作思路填写完全。
揭露出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受出征重担、_______________2.请联络上下文,分析第③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③、⑧段应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选择一处罚析其表达效果。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读后感导读: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读后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是中华民族的自豪,这是中华民族的力量,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新纪元,在这成立的过程中我国走过了一段艰险而屈辱的道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华民族对外遭遇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承受着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国家也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带领全国人民奋起反抗,经过28年的艰苦努力,才将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也带领中国人民缔造了新中国,使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
在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年间,中国的各项事业得到惊人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足,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所展现出来的蓬勃生机令世界为之惊叹。
在这六十年以来,我国收回了香港、澳门,在1997年6月30日晚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族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的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时任主席江泽民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
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向世界郑重宣告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从中葡两国政府完成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宣告成立,标志宣布进入新纪元,标志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再次获得成功。
二十“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七年级苏教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二十“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辩教学目标1.了解人们送英雄出征太空的场面。
,.2.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场面描写是重点,理解中国首位航天员出征太空的意义是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本篇文字较简练,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读懂课文。
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意义,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就要予以肯定,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导人: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中国首位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讯,了解当时人们为英雄送行的场面,理解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作者介绍。
让学生起来介绍:本文作者是人民日报记者廖文根。
二、自主学习师: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1。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要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注意朗读节奏、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落。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4.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内容,仔细阅读,并加以赏析。
5.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并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加以证明。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2。
)绥宁瞩目苍穹瞬间问鼎浩瀚要求:让一学生站起来读,如果有读不正确的,找其他同学站起来纠正。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重要意义。
明确:(文章记述了人们为英雄杨利伟进行首次航天载人飞行送行的场面,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
意义:此事件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方面的长足进步,“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汇报人:日期:•神舟五号航天员介绍•神舟五号任务概述•神舟五号发射过程目录•神舟五号航天员的太空生活•神舟五号任务的影响与未来展望01神舟五号航天员介绍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也是《神舟五号航天员出征记》中的主要人物。
杨利伟翟志刚刘洋神舟七号任务的指令长,也是中国第二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
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曾参加过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030201神舟五号航天员姓名航天员的选拔过程非常严格,要求候选人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都具备极高的素质。
选拔航天员的训练包括理论学习、体能训练、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以确保他们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训练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航天员的主要职责是在太空飞行中完成各项任务,包括科学实验、技术试验、维护设备等。
航天员的使命是探索太空、拓展人类的知识边界,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他们也代表着国家的荣誉和形象,是国家和民族的英雄。
航天员的职责与使命使命职责02神舟五号任务概述神舟五号发射时间与地点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010204神舟五号任务目标实现航天员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验证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命保障技术测试飞船的轨道返回技术收集和试验在太空环境下的科学数据03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为后续的载人航天任务奠定了基础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01020304神舟五号任务的意义与影响03神舟五号发射过程技术检查与测试航天员选拔与训练气象监测与预测应急预案制定发射前的准备工作01020304对火箭、飞船进行严格的技术状态检查和测试,确保所有系统正常工作。
从优秀的宇航员中选拔出适合执行任务的航天员,进行针对性训练。
对发射场的气象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确保发射窗口的适宜性。
制定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发射过程中的安全。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语段精读
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语段精读语段一:公元
2003年10月15日5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
再过30分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将从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令世界
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
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
曾经和航
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
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
的少女来了。
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
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时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天员杨
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蓝色训
练服的航天员翟志刚和聂海胜。
这里广场上响起欢快的《迎宾曲》奏起,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
在此之前,他们
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
飞船发射前,任
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
大学文化,中校军衔。
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
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
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
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将也要飞
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
1.给下列字词注音。
翟()聂()绥()2.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终选定杨利伟担任首
飞任务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五段为什么要具体描
写航天员走出问天阁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为什么要提到美国
和苏联、俄罗斯的航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从杨利伟的成长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快看!我们的航天员来了……”5日28分,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飞航
天员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航天员的
专用通道,微笑着向大家走来,紧随他身后的是身着天
蓝色训练服的航天员聂海胜和翟志刚。
这时广场上奏起
欢快的《迎宾曲》,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飞航天员梯队由杨利伟和聂海胜、翟志刚组成。
在此之前,他
们按照首飞任务计划完成了综合性演练。
飞船发射前,
任务指挥部研究决定,首飞任务由杨利伟担任。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辽宁省绥宁县。
大学文化,中校军衔。
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1998年被选拔为中国第一代航天员。
经过5年多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挑战人体
生理极限的训练,其综合素质完全具备航天飞行的要求。
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
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
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
数百名航天员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国人也将
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
员。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
中国人民解放军
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
指挥部总指挥李继耐庄重地下达命令,刚劲有力的话语
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
“是!”随着杨利伟标
准的军礼,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
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
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
杨利伟激动地和翟志刚、聂
海胜相互握手拥抱,然后不停地向欢送的人群挥手致意。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伟
大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大家挥动着手中的彩旗、气球为航天英雄送行。
8、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具体体现“夺人风采”描写词句。
(4分)9、冰心《成功的花》诗中这样写道:“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珠,洒遍
了牺牲的血雨!”诗中“成功的花”,在这里如果比作
杨利伟飞天成功,那么诗中“当初她的芽”与课文中什
么内容最接近?(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0、作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当杨利伟准备完毕、即将出发
之时,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对他说些什么?(3分)11、请结合下列材料,联系文本内容,说说杨利伟是一个怎
样的人?(4分)出征前,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记
者见面会上,回答本报记者的提问时,向全军将士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本报记者问:通过军报,最想对三军战友说些什么?杨利伟答:作为一名航天员,我首先是一名共和国的军人;作为一名军人,通过这么多年军队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我想,在执行这次任务中,一定能够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战胜一切困难,坚决完成任务。
我也想通过军报感谢全军战友对我们的鼓励、关心和厚爱,也请战友放心,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为我们的军旗增彩。
——《解放军报》2003、11、12课外拓展:浩瀚的南大西洋上,阳光普照,暑气蒸腾。
“远望三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静静地等候着“神舟二号”飞船的出现。
这是“神舟二号”飞船绕地球的第107圈飞行。
当飞船飞临南大西洋预定海域上空时,“远望三号”将向飞船发送返回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指令。
在这次飞船飞行实验中,“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远望三号”“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分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布阵,执行海上测控任务。
连续多日测量跟踪,测控人员尽管非常疲乏,但始终斗志昂扬。
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
“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清晰报告,船载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刚从海平面出现的“神舟二号”飞船。
与此同时,船载其他各
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
一道道数据链和遥控指令,连
续不断地从“远望三号”发送到“神舟二号”飞船上。
“一次调姿!”飞船飞行姿态开始调整。
“轨道舱与返
回舱分离!”微光电视上原来显示飞船的那个亮点,瞬
时变成了两个。
“分离成功!”人们惊喜地欢呼起来。
“二次调姿”“制动开始”“制动结束”,伴随着各项
指令的继续下达,只见显示屏上的一个亮点,正在向下
方运动,这就是分离后的飞船返回舱,它已从飞行姿态
转为返回姿态。
1.通讯往往设置小标题。
《决战太空》这篇通讯共设有四个小标题。
第一个和第四个小标题分
别是:10日21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飞船变轨;16
日19时内蒙古中部地区飞船返回看看这两个小标题有何共同点,然后为节选文字拟定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选文字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作用。
(1)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此同时,船载其它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关高科技内容的通讯难免要使用一些高科技术语,试说说选文中高科技术语的运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