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第三课第2课时-将关爱传播长.d
- 格式:ppt
- 大小:665.00 KB
- 文档页数:21
《道德与法治》九上教学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包括第三章“法治与自由”的第二节“法治与道德”和第三节“法治的力量”。
具体内容涉及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法律的约束力以及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认识到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3. 使学生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认识到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治与道德的关系,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社会现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法治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法治与道德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a. 法治与道德的内涵b. 法治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c. 法治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3. 实践情景引入:以实际案例为例,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分析法律对个人和公共生活的保障作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生活中的法治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法治与道德》2. 主要内容:a. 法治与道德的关系b. 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c. 法律的约束力和保障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个你身边的法治现象,说明法治在其中的作用。
b. 论述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2. 答案:a. 略。
b. 法治与道德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自律规范。
法治通过法律的约束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道德则通过人们的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法治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法治与道德关系的理解程度,以及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否掌握。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伸出你的手》(第1课时在关爱中成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伸出你的手》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在关爱中成长》的标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并在生活中践行关爱。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讨论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更加关注他人,关心社会。
在生活中,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关爱的经历,但可能缺乏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关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关爱的内涵,提高关爱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并在生活中践行关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提高学生的关爱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并在生活中践行关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产生关爱他人之情,提高关爱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件,引导学生认识关爱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3.活动法:开展关爱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设计关爱活动,准备活动所需道具和材料。
3.创设教学情境,准备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爱他人的场景,如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关爱?为什么我们要关爱他人?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关爱他人的行为,讨论关爱他人的意义。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关爱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关爱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将关爱传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将关爱传递》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如何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对自己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自我中心主义。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对于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关爱他人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3.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培养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完成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准备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素材,供学生分组实践。
3.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教师简要介绍案例背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关爱他人。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从关爱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关爱他人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完成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3.2《将关爱传递》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将关爱传递》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并将关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他人。
他们在生活中经历过一些关爱,也有关爱他人的经历,但对他人的关爱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爱的内涵,提高关爱的意识,培养关爱他人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知道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增强关爱他人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关爱,学会关爱他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关爱的内涵。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准备时间计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爱他人的场景,如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关爱?为什么我们要关爱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阅读并进行分析。
案例内容可以是关于关爱他人的事迹,也可以是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关爱的内涵。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实例,要求其他组的学生进行分析和建议。
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伸出你的手》(第1课时在关爱中成长)教案一. 教材分析《伸出你的手》是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在关爱中成长》的课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解和关心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九年级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对于关爱他人这一主题,他们可能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关爱他人,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操作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学会关爱他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关爱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关爱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难点: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如何处理关爱与他人隐私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爱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操作法: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关爱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便于学生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关爱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关爱?为什么我们要关爱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并讨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关爱他人。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将讨论的成果付诸实践,从而巩固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