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专业 《截瘫患者病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00.50 KB
- 文档页数:9
一、实习单位简介从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我在我国某知名康复医院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截瘫康复实习。
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拥有先进的康复设施和专业的康复团队。
医院设有多个康复病区,其中截瘫康复病区以治疗截瘫患者为主要任务,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服务。
二、实习过程及内容1. 实习初期实习初期,我对截瘫康复治疗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有限。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了截瘫康复治疗的相关理论知识,如截瘫的病因、病理生理、康复治疗原则等。
同时,我还参观了康复病区,了解了病区的设置、设备配置和康复治疗流程。
2. 实习中期实习中期,我开始参与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
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如何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实施康复训练等。
我还参与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多种康复治疗手段,使我对截瘫康复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实习后期实习后期,我逐渐掌握了截瘫康复治疗的基本技能。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独立为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站立训练、行走训练等。
同时,我还参与了康复病区的管理工作,如患者档案管理、康复治疗记录等。
三、实习心得体会1. 增强了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截瘫康复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如何制定康复治疗方案等,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在康复病区,我与其他康复治疗师、护士等共同为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增强了责任心在实习过程中,我深知截瘫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更加珍惜每一次为患者服务的机会,增强了责任心。
四、总结本次截瘫康复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截瘫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20 届毕业实习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杨文正
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班级103康复治疗技术(2)班
指导教师职称
实习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日期
填写说明
1、分析报告一律用黑色钢笔(中性笔)填写,不允许用红色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
2、分析报告必须由实习生本人填写,不允许别人代填;
3、字迹要求书写工整(或者打印)、清晰;
4、个人信息登记表一定要认真填写,做到准确无误;
5、个人必须保证病例资料的真实性,一经发现病例资料虚假、系抄袭他人等情况,将视为病例报告不合格,不予以正常毕业;
6、典型病例必须是实习生实习期间真实遇到,并具有一定分析意义的1例病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病例报告的评价。
)。
康复科病例报告模板
病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病史:
诊断信息
•确诊时间:
•确诊医院:
•疾病名称:
康复治疗计划
•康复治疗时间:
•康复目标:
•康复治疗方式:
康复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效果评估:
•康复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
•康复治疗后身体功能恢复情况:
康复方案改进建议
•康复治疗改进方案:
•不足之处:
•改进建议:
特别说明
以上为病例报告模板,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在书写过程中,请注
意以下几点:
•病人隐私:在报告中不要公开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隐私信息,以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诊断准确:在报告中应准确描述病人的疾病及诊断时间、医院等信息。
•康复治疗方案:在报告中要详细介绍病人的康复治疗计划、康复目标、治疗方式等信息,以便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指导。
•康复治疗效果:在报告中应客观评估病人的康复治疗效果,描述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身体功能恢复情况等。
•改进建议:在报告中应提出对康复方案的改进建议,以及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描述,以便专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病例报告·0 引言截瘫是指脊髓损伤后,受伤平面以下肢体感觉、运动、反射等消失和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的一种病症。
3例患者全部是经多家医院确诊的截瘫患者,诊断明确,并且都经其它治疗效果不明显。
病史最长的11年,最短的3个月。
收治笔者医院后,全部用宫氏神经调衡理念指导下的脑针(原极针)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3例截瘫患者治疗的前后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1.1 病例1患者徐某,男,54岁,2016年5月10日,双下肢无力轮椅辅助入院。
患者3个月前正常行走时双下肢突然发软蹲倒在地,从此就出现了双下肢无力而无法行走,只好坐上了轮椅。
患者没有迟疑立刻就诊于北京某积水潭医院,经过各种检查,只是颈椎间盘有点突出,但并没有颈椎管的狭窄,单凭此并不能解释患者的双下肢无力的症状。
其它的检查没有阳性发现,所以当时积水潭医院只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截瘫?大夫只是开了些神经营养药回家口服加休息。
3个月过去了,患者的病情有增无减。
患者来本院就诊。
患者既往无外手术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有烟酒嗜好;已婚,已育有一子,子女及配偶均体健。
体格检查:双上肢无异常;双髌腱反射亢进;双髌,双踝都有阵挛;双下肢肌力2级;无法直立行走,扶双拐也站不住。
1.2 病例2患者赵某,男,57岁,因双下肢瘫痪11年,于2016年4月16日入本院。
患者11年前不明原因的出现双下肢僵硬走路困难。
经当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直接的病因。
患者3岁时曾患胸3椎体的脊柱结核,早已治愈。
46岁时才有双下肢僵硬,走路困难的症状,无法用脊柱结核来解释。
3年后,患者完全坐上了轮椅。
由于各种检查都没有查出病因,就下了一个痉挛性截瘫的诊断。
近年来,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已经出现了大小便困难及呼吸困难的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本院就诊。
患者无外伤手术史,有结核史已治愈,无药物过敏史,吸烟量不大,已婚,子女及配偶均体健。
体格检查:双髌腱反射亢进,双腓肠肌及双股四头肌张力增高,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屈曲痉挛,自感双下肢麻木冰凉。
康复科病例个案汇报患者信息:姓名:张先生性别:男年龄:45岁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入院时间:2021年3月1日主诉: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入院诊断:左侧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降压、降糖、抗凝、脑保护等药物治疗。
2. 物理治疗:康复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针对性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3. 语言治疗:康复师根据患者的言语不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语言治疗方案,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
治疗过程:1. 药物治疗:患者入院后,立即开始了药物治疗,包括降压、降糖、抗凝、脑保护等药物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逐渐稳定。
2. 物理治疗:康复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了针对性的物理治疗方案,包括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左侧肢体无力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3. 语言治疗:康复师根据患者的言语不清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语言治疗方案,包括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言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治疗效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
左侧肢体无力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日常活动。
言语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
血压、血糖等指标逐渐稳定。
患者的家属对康复师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总结:康复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脑梗塞等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
康复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这也证明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2013届毕业实习典型病例分析报告题目:脊髓半切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姓名专业康复治疗技术班级康复治疗技术班指导教师职称实习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日期2013-06-06填写说明1、分析报告一律用黑色钢笔(中性笔)填写,不允许用红色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2、分析报告必须由实习生本人填写,不允许别人代填;3、字迹要求书写工整(或者打印)、清晰;4、个人信息登记表一定要认真填写,做到准确无误;5、个人必须保证病例资料的真实性,一经发现病例资料虚假、系抄袭他人等情况,将视为病例报告不合格,不予以正常毕业;6、典型病例必须是实习生实习期间真实遇到,并具有一定分析意义的1 例病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典型病例分析报告(一)技术特点通过利用滚动、滑动、摆动、旋转、分离和牵拉来活动关节的附属运动,以此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肉痉挛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关节功能障碍,从而提高关节活动度。
(二)临床应用范围小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粘连、挛缩及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患者体位:应处于舒适、放松、无痛的体位。
(2)治疗师体位:尽可能靠近接受治疗的关节,便于操作;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以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松动。
(3)治疗前评估:手法操作前,先评估拟治疗关节,找出存在的问题(疼痛、僵硬),根据问题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一般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缓解疼痛后,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改善活动。
(4)治疗者须具备良好的解剖学、关节运动学、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患的病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掌握适应证和基本操作手法,并与其它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如肌肉牵拉技术以及肌力训练技术结合使用,才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5)治疗中应不断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患者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6)治疗后如有轻微的疼痛多为正常治疗反应,通常在4~6 小时后应消失;如第二天仍未消失或较前加重,提示手法强度太大,应调整强度或暂停治疗一天; 如果经3-5 次的正规治疗,症状仍无缓解或反而加重,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截瘫患者病例报告08级PT 班指导老师:常华 实习学生:张正泽一、基本情况家庭住址:江苏省宏东市东无乡伍迂村九组 工作单位:某建筑单位 职业:电气工程师评价时间:【初期】2011年9月27日【中期】2011年11月11日2、社会情况:居住环境:两层平房,有楼梯,厕所为坐便器,浴室为淋浴,居住而积约180平米 家處成员:患者、妻子、儿子 经济状况:一般,主要经济来源是儿子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部分自费,部分赔偿康复愿望:患者希望可独自室外步行百米以上,在家中上下楼梯,最大愿望为左手有简单的粗大 抓握运动。
3、医学情况:临床诊断:颈椎半脱位C4/C5伴截瘫软组织损伤,髙血压病 主诉:外伤后左上肢活动不能下肢活动不利20天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8月31日跌到,头部着地,安全帽长于颈部与地而之间,患者未感颈部 疼痛,受伤后四肢感觉功能减退,无法运动,大小便未出现失禁,无头皐,呕吐,昏迷 伴随,后转入中日友好医院,入院后,患者行HRI 检查,结果示“颈椎退行性变,曲度 变直,C4椎体前脱位,C4-5间隙前缘T2高信号,C4-5颈脊髓受压,脊髓T2高信号, 并于当日夜间至次日凌晨行C4-6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计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并发症:无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及疫区接触史,无重大手 术创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生命体征:血压:110/80mmHg 体温:36. 6°C 脉搏:84次/分 呼吸:20次/分二.物理治疗的评定1、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戴XX 年龄:49岁 婚姻状况:已婚 文化程度:髙中入院日期:2011年9月19日病史陈述者:本人 性别:男 民族:汉 利手:右利手发病日期:2011年8月31日可靠性:可靠K第一印彖【初期】患者乘坐轮椅,由妻子推入PT训练室,精神而貌良好,表情自然,言语流利;双上肢放于轮椅扶手上:颈部穿戴硬腰用,身体挺直,安稳靠于椅背;双下肢安放于轮椅脚踏板上:在两人约80%的辅助量的帮助下站起,转身坐到治疗床上。
大腿以下截肢后病历模板范文
病历模板
住院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龄:
婚姻状况:
入院日期:
主诉:
现病史:
患者因小车事故导致右下肢截肢,于入院前先行处理止血,随后送往我院急诊科。
患者在急诊科接受了相关检查后,被安排住院治疗。
既往史:
无
个人史:
无
家族史:
无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意识清晰,神志正常。
身体巨无霸:身高170cm,体重65kg。
头颅:颅骨大小、形态正常,无压痛,双眼结膜透明,瞳孔等大正常。
颈部:无颈静脉怒张,颈软,甲状腺未触及。
胸部:胸廓对称,无胸廓变形,双肺呼吸音清,无异常干湿罗音。
心脏:心音清,双肺动脉瓣、二尖瓣听说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腹部:压痛点未痛,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
四肢:右下肢截肢处伤口愈合,无明显渗出、浸润、肿胀,截肢术后出血口已明显减少。
辅助检查:
X线检查:右下肢骨折无明显位移,截肢处术后效果良好。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诊断:
1. 右下肢截肢术后。
2. 小车事故后伤情复杂。
3. 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治疗计划:
1. 对伤口进行定期更换敷料,加速伤口愈合。
2. 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维持患者身体状态。
3. 心理疏导,引导患者迈向康复之路。
预后:
需要长期康复训练,加强身体锻炼,缓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尽量使康复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医生签名:日期:。
截瘫个案一、一般情况1.基本情况姓名:马某某年龄:45岁性别:女民族:回族出生年月:1970.11.18 婚姻状况:已婚记录日期:2015.5.16 个案提供者:本人联系方式:不详可靠程度:可靠工作单位:东大街社区联系地址:平凉市2.主诉:胸12椎体爆裂骨折并截瘫术后一年半3.现病史:患者于2013年10月26日不慎高处掉落后昏迷,急送平凉市人民医院,患者意识清醒,后腰背部致腰背部剧烈疼痛、肿胀,活动功能受限,腰以下感觉受限,活动功能障碍,二便失禁,平凉市人民医院腰部MR检查见:胸12椎体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
诊断为“胸12椎体爆裂骨折并截瘫”后转西安西京医院,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AF钉内固定术”术后对症治疗20天转入康复科治疗,目前患者仍腰部以下活动受限,肚脐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双膝以下较甚,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肌肉轻度萎缩,双足下坠,膝、跟腱反射迟钝。
4.既往史:既往体健,计划接种史不详,无“肝炎”、“结核”、“伤寒”等传染病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性病传染史。
5.个人史:原籍生长,无外地迁居史,生活习惯良好,无特殊嗜好,家庭条件良好,生活及居住条件良好,不吸食毒品,无放射药物及毒物接触式,无重大精神创伤史。
二十岁结婚,否认近亲结婚,夫妻关系和睦,子女健康状况良好。
6.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家中无传染病,家庭其他成员健康状况良好。
7.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发育正常,自动体位,表情自然,意识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头颅形状正常,无畸形,五官端正。
双耳无畸形,听力正常。
鼻外观正常,无异常分泌物。
口唇红润正常。
8.专科检查:意识清,精神欠佳,背部可见以胸12为中心—约15cm长纵向手术瘢痕,腰部以下活动受限,胸12棘突处触痛,肚脐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双膝以下较甚,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肌肉轻度萎缩,双足下坠,膝、踝根尖反射迟钝。
偏瘫恢复病例范例1
患者资料
- 姓名:张三
- 年龄:60岁
- 性别:男性
- 主要症状:右侧肢体无力,动作不灵活
病史
- 患者于去年4月份出现右侧肢体无力的症状
- 在就诊时被诊断为中风,导致了右侧脑半球的血液供应不足
治疗过程
- 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了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言语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
- 物理疗法主要包括肌肉锻炼、康复训练等,旨在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
- 言语治疗主要通过语言训练和康复技巧的教授,帮助患者恢复听说能力
- 药物治疗则使用了抗凝血药物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预防血栓事件的发生
恢复情况
-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右侧肢体的无力状况有所改善
- 患者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等
- 在康复训练的指导下,患者逐渐恢复了部分运动功能,能够用右手拿取物品并进行简单的动作
- 语言能力也有所恢复,患者能够正常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经验总结
- 偏瘫恢复病例需要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言语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的协同作用
- 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 康复训练需要持续性的进行,以逐步提高患者的运动和语言能力
- 患者的家属和社会支持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上为偏瘫恢复病例范例1的主要内容,患者在经过专业治疗和康复训练后,有所恢复并能够进行日常活动,但仍需长期的康复治疗。
截瘫病历书写模板患者基本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院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病史:1.1 发病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主要症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症状变化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就诊前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 1.6 入院时病情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2.1 既往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手术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外伤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输血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过敏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史:3.1 出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吸烟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饮酒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生活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族史:4.1 直系亲属健康状况:_________________ 4.2 家族遗传病史: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家族中类似病例:___________________5.1 一般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神经系统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 5.3 肌力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 感觉功能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反射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 自主神经系统检查:_________________ 5.7 皮肤及软组织检查:_________________ 5.8 骨骼及关节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辅助检查:6.1 实验室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6.2 影像学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6.3 特殊检查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诊断:7.1 主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次要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计划:8.1 药物治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康复训练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心理支持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家庭护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8.5 随访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护理记录:9.1 入院护理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 9.2 护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 护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 护理效果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出院小结:10.1 出院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 出院医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 预约下次复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 10.4 出院带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1.1 饮食指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 功能锻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 定期复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 紧急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访记录:12.1 第一次随访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12.2 第二次随访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12.3 第三次随访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12.4 随访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 下一步治疗计划:__________________。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20 届毕业实习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杨文正
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班级103康复治疗技术(2)班
指导教师职称
实习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日期
填写说明
1、分析报告一律用黑色钢笔(中性笔)填写,不允许用红色笔、圆珠笔或铅笔填写;
2、分析报告必须由实习生本人填写,不允许别人代填;
3、字迹要求书写工整(或者打印)、清晰;
4、个人信息登记表一定要认真填写,做到准确无误;
5、个人必须保证病例资料的真实性,一经发现病例资料虚假、系抄袭他人等情况,将视为病例报告不合格,不予以正常毕业;
6、典型病例必须是实习生实习期间真实遇到,并具有一定分析意义的1例病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典型病例分析报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病例报告的评价。
)。
南京瑞海博康复医院最近收治了一位高位脊髓损伤患者。
现把他康复治疗的经过介绍给大家。
由于下面的内容是采用实况连载的方式,因此很有可能一些治疗过程会出现反复。
这也是我发布此帖的初衷,让他们共同参谋康复方案,也可以让大家借鉴我们的经验和教训。
如果各位网友有不同的意见,请尽管发表。
为了保护患者的权益,本材料不包括任何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
患者男,46岁7月6日14时10分车祸,当时四肢瘫痪,医院诊断C4-6骨折,颈脊髓损伤,四肢肌力均为0级,损伤分级“Frankel:A 级”。
当地医院无法处理;7月7日13时由飞机转入某市大医院。
7月10日上午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
术后感觉和运动无特殊改善,生命体征平稳,但是体温持续较高(38-39度),腹泻10多次/日,食欲差,能进食但量少,保留导尿,定时放尿,尿色清亮。
每日帮助他运动四肢关节,每两小时翻身一次,现将床抬高约15-30度,戴颈托,每天输液治疗仍用激素、抗生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用药:二丁酰环磷腺苷钙针(力素)40mg qd;疏血通注射液4ml;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针40mg;鹿瓜多肽注射液(松梅乐)8mg;甲基强的松龙针80mg)。
血象最高时2.3万。
7月19日腹泻次数10--15次/日,黄色稀水样便,进食极少量面条及炒面糊,口渴,少量多次饮水,体温37----38.2℃,精神尚可,C5平面以下感觉减退,T4以下无感觉,钾3.2、钠130,白蛋白25(正常35--55),白细胞25000,N77%,今11时体温38.2度,上午腹泻3次,请消化内科会诊,给灭滴灵静点、静脉补钾,前天用斯密达,今天加谷参肠安胶囊,医生考虑是术后神经功能紊乱,大便常规无异常,今天做培养。
7月21日停止使用激素,增加静脉营养。
患者主诉口渴。
尿常规Wbc1+,高倍镜下10--14,Rbc2-4,血常规Wbc1.7万,N77%,血糖7.98。
静脉给胰岛素8单位,白蛋白24。
大便次数每日仍十余次,主要为黏液及水无臭,进食少,吃不下,夜间睡眠差,诉全身有过电感,尤其是四肢至手、足,前臂有触觉感,但手及下肢无,夜间体温38度,白天基本维持在37.5度以下。
截瘫患者病例报告08级PT班指导老师:常华实习学生:张正泽一、基本情况1、患者基本情况:姓名:戴XX 性别:男年龄:49岁民族:汉婚姻状况:已婚利手:右利手文化程度:高中发病日期:2011年8月31日入院日期:2011年9月19日病史陈述者:本人可靠性:可靠家庭住址:江苏省宏东市东无乡伍迂村九组工作单位: 某建筑单位职业:电气工程师评价时间:【初期】2011年9月27日【中期】2011年11月11日2、社会情况:居住环境: 两层平房,有楼梯,厕所为坐便器,浴室为淋浴,居住面积约180平米家庭成员:患者、妻子、儿子经济状况:一般,主要经济来源是儿子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部分自费,部分赔偿康复愿望:患者希望可独自室外步行百米以上,在家中上下楼梯,最大愿望为左手有简单的粗大抓握运动。
3、医学情况:临床诊断:颈椎半脱位C4/C5 伴截瘫软组织损伤,高血压病主诉:外伤后左上肢活动不能下肢活动不利 20天现病史:患者于2011年8月31日跌到,头部着地,安全帽长于颈部与地面之间,患者未感颈部疼痛,受伤后四肢感觉功能减退,无法运动,大小便未出现失禁,无头晕,呕吐,昏迷伴随,后转入中日友好医院,入院后,患者行MRI检查,结果示“颈椎退行性变,曲度变直,C4椎体前脱位,C4-5 间隙前缘T2高信号,C4-5颈脊髓受压,脊髓T2高信号,并于当日夜间至次日凌晨行C4-6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并发症:无既往史:平素体健,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及疫区接触史,无重大手术创伤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生命体征:血压:110/80mmHg 体温:36.6℃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二、物理治疗的评定1﹑第一印象【初期】患者乘坐轮椅,由妻子推入PT训练室,精神面貌良好,表情自然,言语流利;双上肢放于轮椅扶手上;颈部穿戴硬腰围,身体挺直,安稳靠于椅背;双下肢安放于轮椅脚踏板上;在两人约80%的辅助量的帮助下站起,转身坐到治疗床上。
【中期】双下肢可主动撤离脚踏板,独自站起并从轮椅移乘到治疗床上,其他同初期。
2﹑感觉检查上肢及躯干感觉检查未见异常;感觉检查: 浅感觉患者四肢浅感觉有小幅减退,约10-30% 其他部位正常初评中评变化不明显深感觉关节觉正常(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正常3﹑反射检查浅反射描述:消失:(-)减弱或低下:(±)正常:(+)深反射描述:消失:(-)减弱或低下:(±)正常:(+)轻度亢进(++)中度亢进(+++)高度亢进(++++)病理反射描述:阳性(+)可疑(±)阴性(-)项目浅反射项目深反射项目病理反射 L R L R L R上腹壁+ + 肱二头肌+ + Hoffman - - 中腹壁+ + 肱三头肌- + Babinski - - 下腹壁+ + 膝腱+ + 髌阵挛- - 跖反射+ + 跟腱+ + 踝阵挛- - ·4﹑肌张力改良Ashworth分级法初评中评双上肢及躯干肌张力正常,改良Ashworth分级0级。
双上肢及躯干肌张力正常,改良Ashworth分级0级。
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改良Ashworth分级0级。
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改良Ashworth分级0级。
5﹑ROM右侧部位运动左侧中评初评初评中评50 50 伸展50 50135 135 内收135 135150 110 外展110 15070 70 内旋70 7090 90 外旋90 900 0 肘关节伸展0 0145 145 屈曲145 14585 80 前臂旋前80 8585 80 旋后80 8580 80 腕关节掌屈80 8070 70 背伸70 70 6、MMT7﹑平衡功能【初评】坐位平衡:静态动态均较好 ,可抗外力,在不用手支撑下身体稳定性较好立位平衡:静态平衡好,身体正直,无摆动摇晃动态平衡欠佳,承受外力时身体重心偏移,无法自主调整使躯干稳定,有跌倒趋势和风险。
【中评】坐位平衡:静态、动态平衡正常立位平衡:动态平衡稍有不稳,可较快调整。
其他与初评无变化8、ADL:患者ADL初评时存在较大依赖,主要原因为上肢残存肌力少,左上肢肌力平均1级,手无法实现粗大抓握,并且无法独自站起,无法独自起坐,步行需借助一人保护。
所以在ADL方面,除了控制大小便方面可以完成外,其他均要少量借助或完全借助,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移乘,移乘给家属带来很大不方便。
患者ADL情况用Barthel指数评价如下。
Barthel指数评定表项目初评得分中评得分1、进食5帮助 52、洗澡0 03、梳妆洗漱0 04、穿衣0(依赖) 5 (少量帮助)5、控制大便10 106、控制小便10 1057、上厕所5(穿脱衣裤和使用卫生纸时需帮助)8、床椅转移5(需要很大帮助)15 (完全独立)9、行走5(需一人很大帮助)15 (独自步行)10、上下楼梯0(不能) 5 (少量帮助下可上下楼梯)总分40 生活需要很大帮助70 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少量帮助)9、姿势分析病人常坐位,端坐位均无问题,以下为有问题的姿势(1)双膝跪位:【初评】可在有人借助扶持下保持双膝跪位30s左右,侧面可见患者重心靠前,骨盆前倾,躯干前倾【中评】可在有人较小借助下保持稳定的双膝跪位,躯干正直,重心稳定(2)单膝跪位:【初评】在借助下可保持5s左右,躯干不稳定,摇晃,躯干向支撑侧倾斜,患者在不能用手扶的情况下无安全感【中评】有人借助下可保持较长时间,躯干能保持稳定30s左右。
(3)立位:【初评】从侧方观察,躯干正直,骨盆位置正常。
患者后方为治疗床,前方由治疗师保护,患者较放松,需两人在两侧保护,静态平衡可保持稳定,有外力破坏平衡时动态平衡不能保持。
【中评】患者姿态正常,动态平衡较好,在外力破坏平衡下能维持姿势并迅速调整。
10、动作分析(1)站起动作:【初评】需一人较大帮助,患者右手扶持并需要治疗师上提力量帮助方可站起。
站起较困难。
【中评】无需借助可独自从端坐位站起,过程中躯干稍有摇晃并可迅速完成(2)步行:【初评】患者一侧有人借助保护下可缓慢行走10m,迈步时屈髋屈膝不完全,足底不能完全离开地面,步距很小,躯干略前倾,重心靠前,目光不能平视,朝下看路面,膝关节在支撑时不能完全伸展。
【中评】患者在一侧有人保护情况下可作持续缓慢行走约100m,迈步屈髋屈膝较初评时角度扩大,右腿支撑期时膝关节有轻微过伸现象,步距步速有较小提高,躯干可保持正直,足尖朝外不能朝向正前方。
三、主要问题点四﹑康复目标五﹑治疗计划及训练方法近期计划1、维持关节活动度:左上肢被动活动,及双侧肩关节被动活动。
各个关节的各个运动方向要充分。
肩关节关节松动:改善外展角度,体位为仰卧位,患者上肢外展上举至最大角度,肱骨外旋至最大极限,治疗师手握肱骨近端,将肱骨向前滑动并给予1级牵张力量,小幅度关节牵张,持续2mins。
改善屈曲角度1.体位为仰卧位,患者肩关节上举屈曲最大角度,治疗师手握肱骨向下作低幅高速震动,约1mins,剂量为4级,在关节运动范围极限处做小幅度有节奏高速振动。
2.体位为仰卧位,患者肩关节上举屈曲至90°,患者上肢内旋并且屈肘,治疗师左手在肩关节下方固定肩胛骨,右手握住肘关节向下压,将肱骨向下滑动,剂量为2级持续牵张。
2、提高右上肢关键肌肌力(1)肱二头肌肌力增强训练:患者仰卧位,右臂外展90°位,前臂抵抗治疗师轻微阻力做肘关节屈曲20次/组,做两组(2)肱三头肌肌力增强训练:患者仰卧位,右臂外展90°位,前臂提抗治疗师轻微阻力做肘关节伸展20次/组,做两组(3)肩关节屈曲肌力增强训练:患者仰卧位,右臂放于体侧,抵抗重力做肩关节屈曲20次/组,两组(阻力大小为使患者肢体做近似匀速运动,且离心与向心运动结合)3、提高躯干肌肉肌力(1)腹直肌肌力增强训练:患者取常坐位,身体后放置锲型垫,令患者躺在锲型垫上做仰卧起坐25次/组,两组,令患者以慢速做(2)胸大肌肌力增强训练: 患者仰卧位,上臂外展90°位,抵抗治疗师轻微阻力做肩关节水平内收20次/组,两组4、提高下肢关键肌肌力端坐位站起训练:令患者以端坐位坐于治疗床边,治疗师扶患者右侧上肢给予向上力帮助患者站起,令患者坐下时尽量慢慢坐下,目的增强肌肉离心收缩。
15次/组,两组5、提高立位动态平衡患者直立于治疗床边,治疗师用手将患者向各个方向轻推打破静态平衡,令患者迅速调整保持躯干平衡 5mins6、平衡杠内步行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用手扶住患者骨盆两侧,令患者在平行杠内步行,令患者尽量屈髋抬腿,迈大步行走,将步距迈大,注意保护患者防止患者跌倒。
10mins中期计划1、扩大关节活动度训练:同近期计划2、上肢关键肌肌力肌力增强:右上肢同近期计划,左上肢令患者前臂抗重力做肘关节屈曲和伸展动作15次/组,做两组3、提高躯干肌肉肌力:同近期计划4、提高下肢关键肌肌力:(1)端坐位站起训练:令患者以端坐位坐于治疗床边,治疗师扶患者右侧上肢给予向上力帮助患者站起,令患者坐下时尽量慢慢坐下,目的增强肌肉离心收缩。
15次/组,两组(2)单侧下肢负重训练:患者直立位,前方放一低台,令患者将一侧下肢置于台上,单侧负重,保持躯干正直,维持平衡,每侧坚持5mins,治疗师于患者一侧保护,防止跌倒。
5、上楼梯训练:患者站楼梯前,反复上第一阶台阶,治疗师于患者一侧保护,先右侧下肢先上,20次,再换左侧20次。
6、下肢控制协调训练(1)步行平衡训练:令患者在走廊走一字步,治疗师于一侧保护,走50m(2)向后行走训练:令患者在走廊向后行走,治疗师于一侧保护,走50m六﹑讨论及注意事项(一)分析及讨论患者目前主要问题为1、ADL障碍,患者移乘为目前最易解决的障碍,独自移乘需要患者有:刹住轮椅(无法完成),上肢给予支撑(无法完成),躯干平移(较难完成),下肢屈曲状态下支撑(可以完成)。
考虑患者独自移乘目前难度过大,将解决问题目标转移到较小借助下移乘,目前只需解决:1、患者独自坐起能力;2、患者独自站起能力;3、患者原地转身能力;影响患者这几个能力的因素为:1、腹直肌肌力2级;2、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肌力3+级、所以目前训练重心为训练腹直肌,股四头肌,臀大肌,腘绳肌肌力。
2、影响患者其他ADL障碍为上肢肌力差,尤其左上肢肌力平均为1级左右,所以训练时应当做增强右上肢屈伸肌肌力,及左上肢被动活动。
目前重心为屈伸肌训练,并增强右手抓握力量,以便使其具有握勺子独自进食能力,解决进食障碍。
3、肩关节屈曲范围受限,原因为胸大肌挛缩,肩胛带周围肌肉挛缩导致,考虑卧床制动导致,训练时进行肌肉牵拉放松训练,关节松动术缓解疼痛。
4、患者无法从卧位坐起,原因为上肢肌力差无法提供支撑,故将目标定为在较小借助下实现坐起,患者腹肌肌力为2+,训练患者腹肌肌力使其达到3级,实现无借助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