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建造规范2009
- 格式:pdf
- 大小:480.19 KB
- 文档页数:57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游艇管理,保障游艇活动的安全,促进游艇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我国内水、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从事游艇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游艇活动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保障游艇活动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国家对游艇实行统一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游艇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游艇活动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明确职责分工,协同配合,共同做好游艇管理工作。
第六条鼓励游艇产业发展,支持游艇技术创新,提升游艇服务水平。
第二章游艇的定义与分类第七条本规定所称游艇,是指以游览、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动力推进,长度不超过100米的船舶。
第八条游艇分为以下类别:(一)小型游艇:长度不超过12米,船员人数不超过4人,乘客人数不超过12人的游艇。
(二)中型游艇:长度在12米(含)至24米之间,船员人数不超过8人,乘客人数不超过20人的游艇。
(三)大型游艇:长度在24米(含)至100米之间,船员人数不超过12人,乘客人数不超过100人的游艇。
第三章游艇登记与备案第九条游艇所有人应当依法向船舶登记机关申请游艇登记,取得游艇登记证书。
第十条游艇登记证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游艇名称、类型、长度、吨位、所有权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国籍、登记机关等基本信息;(二)游艇的船舶证书、船舶检验证书等相关证书信息;(三)游艇的航行区域、航行限制、航行规则等相关信息。
第十一条游艇所有人应当将游艇登记证书复印件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四章游艇检验与船舶安全第十二条游艇所有人应当依法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游艇检验,取得游艇检验证书。
第十三条游艇检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游艇的结构、设备、性能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二)游艇的船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三)游艇的安全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我国首部《游艇建造规范》八月一日生效
佚名
【期刊名称】《船舶设计技术交流》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由中国船级社编制完成的《游艇建造规范》(2008),将于今年8月1日生效。
这是我国首部游艇建造规范,将对我国方兴未艾的游艇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总页数】1页(P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2.1
【相关文献】
1.我国首部砖瓦窑炉建造企业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广西砖瓦窑炉建造企业需获资格认定 [J],
2.中国船级社《游艇入级与建造规范》出版发行 [J],
3.我国首部《游艇建造规范》8月1日生效 [J],
4.船级社百年来首部共同规范出台明年4月1日生效 [J],
5.船级社百年来首部共同规范出台 2006年4月1日生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第一节游艇的定义游艇的定义或者界定,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有各自的阐述。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中对游艇的表述:“是只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
”中国船级社(c c s)《游艇建造规范》对游艇的定义:游艇,系指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船舶,包括以整船租赁形式从事前述活动的船舶。
其适用范围是:总长90m以下,非营业性(含整船租赁)、乘员12人以下的游艇;超出这三个条件任何一款的游艇则按客船的相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的检验规则——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中界定的适用范围仅包括海上与内河航行的艇长二十米以下的激动游艇,但不包括帆艇,充气式游艇及体育运动艇。
上述管理规定、建造规范和法定检查规则对游艇的界定仅仅出于各规范、规定本身的适用性考虑,界定了管理游艇的边界范围,而非通常的定义。
欧洲从法律上对游艇的界定为:指长度不小于2.5米,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器具或设备,其作为或可作为水上的移动装置的航水器具,只用于非营利性的海上运动、钓鱼或者其他娱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游艇的本质是指拥有人自用于休闲娱乐、游览观光、航海运动的水上活动的船舶游艇管理公司也可以将自有游艇、受托经纪游艇用来出租。
游艇与游船应该是有只本质上的区别的,打个比方,就好像住宅与宾馆的差异。
游艇好比自由住宅,只接待家人,朋友,非营利性,出钱者也不一定让他进。
而游船好比宾馆,只要出钱就可以预定其中的一间或多间房,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且向大众开放。
提起游艇,人们自然会想到画舫,龙舟、赛艇太湖游艇、浦江游览船、青岛海滨的帆艇等。
那么,他们属不属于游艇呢?广义地说,ta们也属于游艇家族的成员。
在游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国人的眼中,通常称大一些的舟为船;小一些的舟为艇。
其实也没有明确地界限。
我国的风景旅游景点有数以万计的营业性游艇,从设计,生产,使用功能的角度看,他们和私家游艇没有多少区别,但从营运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从事商业营运的船舶与自身使用地船舶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送审修改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规范船舶安全检查行为,保障水上人命财产安全,防止水域污染,维护国家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以下船舶及相关人员:(一)中国籍船舶;(二)进出、停泊、作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的外国籍船舶;(三)前两款所述船舶所属船员以及船舶所有人、经营人。
本规则不适用于从事营业性运输以外的军事船舶、公安船舶、渔业船舶和体育运动船艇及其船员,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船舶安全检查遵循依法、公正、诚信、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管全国船舶安全检查工作。
其他各级海事管理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的授权范围,负责本辖区内的船舶安全检查工作。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五条船舶安全检查分为港口国监督检查和船旗国船舶安全检查。
港口国监督检查是指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大会A.787(19)决议《港口国监督程序》及其修正案,对在我国港口和内水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行政检查。
船旗国船舶安全检查是指海事管理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公约,对依法登记取得我国国籍的船舶实施的行政检查。
第六条港口国监督检查和船旗国船舶安全检查,一般应于船舶停泊或作业期间进行。
禁止对在航船舶进行安全检查,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船舶安全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一)船舶配员;(二)有关船舶证书、文书、文件、资料;(三)船舶结构、设施和设备;(四)与安全营运、操作和防止污染相关的船员操作性要求;(五)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运行有效性;(六)船舶适货载货情况;(七)船舶保安相关内容;(八)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公约要求和授权的其它内容。
游艇建造安全技术规范1. 引言游艇建造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涉及到诸多安全方面的考量。
本文档旨在为游艇建造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提供指导。
根据国际安全标准和经验,游艇建造需要符合一系列的技术规范,以确保游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设计要求游艇设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游艇船体的强度、稳定性和操作性能。
以下是游艇设计中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2.1 船体结构游艇船体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游艇船体应使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如钢材、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并经过合理的强度计算和结构优化设计。
2.2 稳定性游艇的稳定性是确保安全航行的核心要素。
游艇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稳定性要求,包括刚性稳定性、动态稳定性和耐浪性等。
设计过程中应进行详尽的稳定性计算和模拟分析。
2.3 操纵性能游艇的操纵性能需要考虑到不同航行条件下的操作要求。
游艇设计应合理安排推进器、舵系统和操纵设备,保证船只在各种操纵条件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
3. 施工要求游艇建造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施工规范,以保证游艇的质量和安全性。
3.1 材料选用与检测游艇建造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建议使用可追溯的合格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测,如硬度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3.2 焊接与接合游艇船体的焊接和接合工艺需要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焊接和接合技术资质,并对焊接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
3.3 绝缘与防护游艇的电气和机械设备需要进行绝缘和防护处理,以避免电击和机械伤害的发生。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规范要求安装绝缘和防护装置,并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证。
3.4 装配与测试游艇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装配和测试工作。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装配,并对装配过程进行记录和验证。
游艇完成后,需要进行各项测试,如水密性测试、漏油检测等,确保游艇满足相关要求。
4. 航行安全要求游艇建造完成后,需要满足一系列航行安全要求,以保障乘员和船只的安全。
4.1 航行装备游艇应配备必要的航行装备,如救生艇、救生衣、火灾灭火器等。
ICS 93.140 P 67 备案号:26839-2010DB11市地方标准DB 11/ 666—2009北京游船码头安全设置规范Safety setting code for tourism boat wharf2009 - 12 - 12 发布2010 - 09 - 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 666—2009目次前言……Ⅱ引言……Ⅲ 1 2 3 4 5 6 7 8 9 10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1 术语和定义...... 1 基本规定...... 2 码头选址...... 2 码头平面布置...... 3 助航设施...... 7 附属设施...... 7 消防、救生、电气设施...... 9 环境卫生要求 (10)参考文献 (11)IDB11/ 666—2009前言本标准4.5、4.7、4.8、5.5、7.3、8.1.1、8.4.2、9.1.2、9.2.4、10.1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洪波、邵春华、华军、熊柏松、张明、刘慧芳、孙云霞、王晓岩、张德茹、龙友、王玥葳。
IIDB11/ 666—2009引言北京市属于非水网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游船码头没有纳入北京市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范畴,多为游船单位根据各自水域特点自行设计建造,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其结构设计、水域要求及设施配置远远达不到交通运输部部颁行业标准及相关国家标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游船码头的设计、建造是否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交通运输部部颁现行标准主要是针对沿海、江河等通航水域靠泊大型船舶的码头,技术要求过高,很多方面不适合非水网地区,尤其不适合北京市封闭水域靠泊小型游船的码头。
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中国船级社2009第1分册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分册总则第1篇船体北京总目录第1 分册0-1 总则………………………………………………………………………… 第1篇船体……………………………………………………………… 1-1第2 分册第2篇轮机……………………………………………………………… 2-1第3 分册第3篇第4篇第5篇第6篇第7篇电气设备………………………………………………………… 3-1 机舱自动化……………………………………………………… 4-1 货物冷藏………………………………………………………… 5-1 消防……………………………………………………………… 6-1 其它(待定)…………………………………………………… 7-1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总则2009 年1 月1 日生效总则1 适用范围1.1 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适用于航行我国内河水域船长大于或等于20m 的钢质船舶, 其具体要求按各篇的规定,但下列船舶除外: (1) 军船; (2) 非营业性游艇; (3) 帆船; (4) 渔船; (5) 运动竞赛艇. 1.2 船舶的强度,结构,布置,舾装,机电设备等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试验应满足本规范要求.对于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和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除满足本规范相关要求外, 还应分别满足中国船级社(以下简称"本社" )相应规范的规定;对于高速船,江海通航船, 船长小于20m 的船舶等应分别满足本社相应规范的规定;船舶的材料与焊接,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规定. 1.3 船舶的吨位丈量,载重线,构造,消防,救生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航行及信号设备,完整稳性,乘客定额及舱室设备,防止水域污染及法定检验与发证等法定检验要求, 应符合《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 1.4 凡欲取得或保持本社船级的船舶,尚应符合本社《内河船舶入级规则》的规定. 1.5 船用产品的检验与发证尚应符合本社的有关规定. 1.6 除特别说明外,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重大改建,修理和改装的船舶和新制造产品. 船舶的重大改建,修理和改装通常包括: (1)实质上改变船舶的尺度和容量.如新增一个平行中体使船舶长度和容量增加; (2)实质上改变船舶种类,如客船改建成货船或车辆甲板改建成乘客处所等; (3)实质上改变船舶寿命,如对某一层甲板上的起居处所或乘客处所的更新; (4)实质上影响分舱因素,如减少水密横舱壁; (5)实质上改变主推进机械. 1.7 船舶应尽可能降低振动,船体振动可按本社《船上振动控制指南》(2000)进行计算评估. 2 定义2.1 除另有规定外,本规范适用的定义如下: (1) 客船:系指载运定额乘客超过12人的船舶.(2) Ⅰ型客滚船: 系指自始发港至终点港逆水延续航行时间超过2h, 设有滚装处所或车辆处所的客船(Ⅱ型客滚船除外) . (3) Ⅱ型客滚船: 系指自始发港至终点港逆水延续航行时间超过2h, 且仅载运油箱内备有闪点大于60℃(闭杯试验)自用燃油的载货汽车(不包括装载危险货物的货车)及全船载运的载货汽车司机和随车工作人员超过12人的滚装船. (4) 车客渡船:系指自发始发港至终点港逆水延续航行时间不超过2h,设有车辆处所, 载运货车,客车和乘客的船舶. (5) 货船:系指非客船的任何船舶. (6) 滚装货船: 系指其构造适合于以滚进和滚出的方式装载车辆或使用车辆装卸集装箱或托盘化货物的货船. (7) 液货船:系指其构造适用于载运散装液体货物的货船.0—1(8) 油类:系指包括原油,燃油,油泥,油渣和精制石油产品在内的任何形式的石油, 但《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与设备规范》所规定的石油化学品除外.(9) 油船:系指其构造适用于装运散装油类的船舶. (10) 化学品液货船:系指其构造适用于散装运输本社《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所列任何液体货品的液货船. (11) 液化气体船:系指其构造适用于散装运输本社《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所列液化气及其他货品的液货船. (12) 集装箱船:系指适合于在货舱内和甲板上装载集装箱的船舶. (13) 散货船:系指在舱内或甲板上载运散装干货的船舶. (14) 自航船:系指设有用于航行目的的机械推进装置的船舶. (15) 非自航船:系指自航船以外的船舶,包括虽设置机械推进装置,但其仅用于船舶作业状态(非航行状态)作局部调整船位或船舶被拖带时作辅助推进用途的船舶. (16) 驳船:系指专门运输货物的非自航船. (17) 趸船:系指不航行作业,用锚及缆索系固于岸边或特定水域的船舶及水上设施. (18) 新船:系指本规范生效之日及以后签订建造合同的新建船舶.(19) 现有船舶:系指除新船以外的船舶. (20) 船龄:系指船舶从其建造完成年份算起迄今过去的年限. (21) 产品:系指材料,设备和系统的统称. (22) 三峡库区水域:系指重庆九龙坡港区至葛洲坝之间的长江干流及支流水域. 3 等效与免除 3.1 对于具有新型结构和新型特性的任何船舶, 如应用本规范的任何规定会严重妨碍这些船舶对其特性的应用或这些船舶的营运时,经本社总部同意,可免除规范的任一要求,但需有等效措施,以保证船舶安全. 3.2 船上安装的任何装置,材料,设备和器具可以代替本规范要求的装置,材料,设备和器具,条件是经试验和其他方法证明这些装置,材料,设备和器具至少与本规范要求具有同等效能. 3.3 若对规范要求的计算方法,评定标准,制造程序,材料,检验和试验方法,能提供相应的试验,理论依据,使用经验或有效的公认标准,经本社总部同意,可以接受作为代替和等效方法. 4 规范生效 4.1 除另有说明外,规范(含修改通报)发布后,一般在 3 个月后生效.生效日期注明在相应篇的第 1 页或出版物的扉页上. 4.2 如经建造厂,船东和本社同意,对建造中的船舶可以采用新规范的要求;同样,如新规范的要求比较合理而可行时,可同意建造中的船舶采用新规范的要求.不管何种情况, 均应在相应技术文件中注明. 4.3 本规范的生效日期仅与规范批准颁布日期有关,不受其他法定要求生效的影响. 5 规范解释 5.1 本社颁布的规范,指导性文件及其他有关出版物的解释权属本社总部.5.2 如对本社规范的英文版有不同理解时,应以中文版为准. 5.3 验船师在执行检验活动中应严格执行批准的图纸, 计算书, 说明书和其他技术文件. 如本社颁布的指导性文件等与规范要求有不协调之处,应以规范要求为准.0—2中国船级社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2009第1篇船体2009 年1 月1 日生效目录第1章通则…………………………………………………………………………… 1-1第 1 节一般规定…………………………………………………………………… 1-1 第 2 节结构设计原则……………………………………………………………… 1-1 第 3 节船体结构用钢……………………………………………………………… 1-4 第 4 节船体结构的焊缝设计……………………………………………………… 1-7 第 5 节通风筒,空气管,排水孔,排水舷口,舷窗及舷门…………………… 1-14 第2章船体结构……………………………………………………………………… 1-16第 1 节一般规定…………………………………………………………………… 1-16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7 第 3 节外板及内底板……………………………………………………………… 1-26 第 4 节甲板………………………………………………………………………… 1-28 第 5 节单底骨架…………………………………………………………………… 1-30 第 6 节双底骨架…………………………………………………………………… 1-34 第7 节舷侧骨架…………………………………………………………………… 1-38 第8 节甲板骨架…………………………………………………………………… 1-41 第9 节悬臂梁……………………………………………………………………… 1-46 第10 节无支柱的甲板强骨架………………………………………………………1-47 第11 节支柱及桁架…………………………………………………………………1-48 第12 节舱壁……………………………………………………………………… 1-57 第13 节首尾结构及尾轴架…………………………………………………………1-61 第14 节主机基座,轴隧及机舱骨架………………………………………………1-64 第15 节舱口…………………………………………………………………………1-651-I第16 节上层建筑及甲板室…………………………………………………………1-66 第17 节舷墙,栏杆及护舷材………………………………………………………1-68 第18 节航行冰区船舶的加强………………………………………………………1-69 第3章舾装…………………………………………………………………………… 1-71第 1 节一般规定…………………………………………………………………… 1-71 第 2 节舵设备……………………………………………………………………… 1-71 第 3 节导流管……………………………………………………………………… 1-80 第 4 节锚泊及系泊设备…………………………………………………………… 1-82 第 5 节拖,曳及系结设备………………………………………………………… 1-88 第 6 节其他………………………………………………………………………… 1-90 第4章客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1-92第 1 节一般规定…………………………………………………………………… 1-92 第 2 节总纵强度…………………………………………………………………… 1-92 第 3 节外板………………………………………………………………………… 1-94 第 4 节甲板………………………………………………………………………… 1-95 第 5 节甲板间骨架及横舱壁……………………………………………………… 1-95 第 6 节舱口………………………………………………………………………… 1-96 第7 节上层建筑队及甲板室……………………………………………………… 1-96 第5章拖,推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1-97第 1 节一般规定…………………………………………………………………… 1-97 第2 节外板及甲板………………………………………………………………… 1-97 第 3 节舷侧骨架…………………………………………………………………… 1-98 第 4 节首尾结构…………………………………………………………………… 1-98 第 5 节机舱围壁及其他…………………………………………………………… 1-1001-II第6章油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1-101第 1 节一般规定…………………………………………………………………… 1-101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01 第 3 节外板及内底板……………………………………………………………… 1-103 第 4 节甲板………………………………………………………………………… 1-103 第 5 节船底骨架…………………………………………………………………… 1-104 第 6 节舷侧及舷舱骨架…………………………………………………………… 1-106 第7 节甲板骨架…………………………………………………………………… 1-108 第8 节膨胀舱结构………………………………………………………………… 1-109 第9 节纵桁架……………………………………………………………………… 1-109 第10 节舱壁……………………………………………………………………… 1-111 第11 节货油舱舱口…………………………………………………………………1-111 第7章甲板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1-112第 1 节一般规定…………………………………………………………………… 1-112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12 第 3 节外板………………………………………………………………………… 1-112 第 4 节甲板及其骨架……………………………………………………………… 1-113 第 5 节船底骨架和舷侧骨架……………………………………………………… 1-114 第 6 节桁架…………………………………………………………………………1-115 第8章大舱口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1-116第 1 节一般规定…………………………………………………………………… 1-116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17 第 3 节处板,内底板,甲板……………………………………………………… 1-118 第 4 节双底骨架…………………………………………………………………… 1-1201-III架…………………………………………………………………… 1-123 第7 节单舷侧骨架………………………………………………………………… 1-125 第8 节甲板骨架…………………………………………………………………… 1-126 第9 节航扭箱结构………………………………………………………………… 1-127 第10 节舱壁……………………………………………………………………… 1-128 第11 节集装箱角布置及局部加强…………………………………………………1-129 第9章双体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 1-131第 1 节一般规定…………………………………………………………………… 1-131 第 2 节片体结构…………………………………………………………………… 1-132 第 3 节抗扭箱……………………………………………………………………… 1-135 第 4 节连接桥……………………………………………………………………… 1-137 第 5 节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1-141 第10 章工程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1-143第 1 节一般规定…………………………………………………………………… 1-143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44 第 3 节外板及内底板……………………………………………………………… 1-146 第 4 节甲板及舱口………………………………………………………………… 1-149 第 5 节船底骨架…………………………………………………………………… 1-150 第 6 节舷侧骨架…………………………………………………………………… 1-153 第7 节甲板骨架…………………………………………………………………… 1-154 第8 节支柱………………………………………………………………………… 1-157 第9 节舱壁………………………………………………………………………… 1-157 第10 节对开泥驳甲板铰链和甲板室铰链…………………………………………1-1591-IV他…………………………………………………………………………1-166 第11 章滚装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1-169第 1 节一般规定…………………………………………………………………… 1-169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69 第 3 节外板………………………………………………………………………… 1-171 第 4 节甲板及其骨架……………………………………………………………… 1-171 第 5 节桁架………………………………………………………………………… 1-173 第 6 节特殊结构…………………………………………………………………… 1-174 第7 节跳板结构…………………………………………………………………… 1-175 第12 章趸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1-178第 1 节一般规定…………………………………………………………………… 1-178 第 2 节外板及甲板………………………………………………………………… 1-178 第 3 节船体骨架及护舷材………………………………………………………… 1-178 第13 章自卸砂船船体结构补充规定…………………………………………………1-180第 1 节一般规定…………………………………………………………………… 1-180 第 2 节总纵强度…………………………………………………………………… 1-180 第 3 节外板,内舷板……………………………………………………………… 1-181 第 4 节甲板………………………………………………………………………… 1-181 第 5 节船底骨架…………………………………………………………………… 1-181 第 6 节舷舱骨架…………………………………………………………………… 1-182 第7 节舱壁………………………………………………………………………… 1-182 第8 节桁架及架空横梁…………………………………………………………… 1-183 第9 节其他………………………………………………………………………… 1-1831-V结构强度直接计算补充规定…………………………………………………1-184第 1 节通则………………………………………………………………………… 1-184 第 2 节船舶总纵强度载荷计算…………………………………………………… 1-185 第 3 节船舶总纵弯曲强度计算…………………………………………………… 1-187 第 4 节屈曲强度校核……………………………………………………………… 1-192 第 5 节弯扭组合强度的有限元计算……………………………………………… 1-193 第 6 节双体船结构强度计算……………………………………………………… 1-194 第7 节局部结构强度计算………………………………………………………… 1-196 附录Ⅰ附录Ⅱ型钢理论要素表……………………………………………………………… 1-201 集装箱系固及系固设备……………………………………………………… 1-225第 1 节一般规定…………………………………………………………………… 1-225 第 2 节系固设备的种类,型式与材料试验……………………………………… 1-226 第 3 节集装箱的堆放与系固……………………………………………………… 1-229 第 4 节集装箱受力和系固设备的计算…………………………………………… 1-230 附录Ⅲ车辆系固及系固装置………………………………………………………… 1-235第 1 节一般规定…………………………………………………………………… 1-235 第 2 节系固装置…………………………………………………………………… 1-2351-VI第1节通则一般规定1.1.1 适用范围1.1.1.1 本篇适用于航行于内河水域船长大于或等于20m 和小于或等于140m 的焊接结构钢质民用船舶. 1.1.2 定义 1.1.2.1 船长L(m)——沿满载水线自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长度;无首柱船舶的船长应自船体中纵剖面前缘与满载水线的交点量起; 无舵柱船舶量至舵杆中心线; 但均应不大于满载水线长度,亦不小于满载水线长度的96%.无舵船舶的船长取满载水线长度. 满载水线系指船旗国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授权本社核定的船舶的最高级别航区载重线对应的水线. 满载水线长度系指船舶的满载水线面在中纵剖面上的投影长度. 1.1.2.2 船宽B(m)——不包括船壳板在内的船体最大宽度,舷伸甲板宽度不计入. 1.1.2.3 型深D(m)——在船长中点处沿舷侧自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干舷甲板下表面的垂直距离. 对甲板转角为圆弧形的船舶, 应由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干舷甲板下表面的延伸线与舷侧板内缘延伸线的交点. 1.1.2.4 吃水d(m)——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表面量至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1.1.2.5 方形系数——方形系数Cb 由下式确定:Cb =LB wl d式中: ——相应于满载水线时的型排水体积,m3; L,d——见本节1.1.2.1 和1.1.2.4;B wl ——满载水线在中部不包括船壳板在内的船体最大宽度,m.1.1.2.6 中部——船长L 中点向前,后各0.2L 长度范围. 1.1.2.7 首,尾部——船长L 中点前,后各0.4L 以外的长度范围. 1.1.2.8 过渡区域——介于中部与首,尾部之间的区域. 1.1.2.9 干舷甲板——用以量计干舷的甲板,它应符合主管机关的规定. 1.1.2.10 强力甲板——构成船体等值梁剖面最上层翼板的纵通连续甲板. 1.1.2.11 上层建筑及甲板室——位于强力甲板以上, 由一舷伸至另一舷或其侧壁板离船体舷侧板向内不大于船宽(B)4%的围蔽建筑称为上层建筑,即桥楼,首楼,尾楼;其他围蔽建筑称为甲板室. 1.1.2.12 深舱——除双层底以外的压载舱,船用水舱,货油舱及燃油舱等.第2节结构设计原则1.2.1 一般要求1.2.1.1 船体结构可采用横骨架式,纵骨架式或纵横混合骨架型式. 1.2.1.2 无论采用何种骨架型式,纵向构件均应有良好的结构连续性;甲板,舷侧及船底骨架应有效地连接,构成完整的刚性整体. 1-11.2.1.3 航行于J 级航段船舶的船体结构应符合B 级航区船舶的规定. 1.2.1.4 肋骨或纵骨间距一般应不大于600mm. 1.2.1.5 在甲板,平台,纵舱壁(或内舷壁)终断处,应设肘板或其它能降低应力集中的过渡结构,见图1.2.1.5.图 1.2.1.5 1.2.2 构件尺寸的确定 1.2.2.1 本篇引用增量方法确定构件尺寸时,均应以计算值为基础进行增量. 1.2.2.2 按本篇计算所得板厚值如果小于10mm, 其小数点后的数值小于0.25mm 时舍去;大于或等于0.75mm 时进1mm;大于或等于0.25mm 并小于0.75mm 时取0.5mm,如无此规格板材则应进1mm.如果计算所得板厚大于10mm,小数点后的数值可按四舍五入取舍. 1.2.3 构件剖面模数和惯性矩1.2.3.1 当骨材直接与板相连接时,要求的剖面模数和惯性矩为连带板的最小要求值; 普通骨材的带板宽度取骨材间距;强骨材带板宽度取强骨材跨距的1/6,但不大于负荷平均宽度,亦不小于普通骨材间距.若骨材仅一侧有带板时,则带板宽度取上述规定的50%. 1.2.3.2 当骨材不直接与板相连时,要求的剖面模数和惯性矩仅为骨材不含带板的最小要求值. 1.2.3.3 甲板上开口宽度b 大于或等于该处甲板宽度的5%时, 则开口面积和阴影面积不能计入剖面模数计算,见图1.2.3.3.1-2图 1.2.3.3 1.2.3.4 在船中部连续的纵向构件,如上层建筑侧壁,舱口围板等终断处其阴影部分不计入船体剖面模数,见图1.2.3.4.图 1.2.3.4 1.2.4 1.2.4.1 构件的跨距点强骨材如桁材,强横梁,实肋板和强肋骨等的端部若在舱壁,舷侧或甲板处有肘板加强固定时,构件端部be 处的点可作为计算跨距的端点.be 由下式确定:d be = bb 1 w db式中符号见图1.2.4.1.图 1.2.4.1 1.2.5 计算半波高 1.2.5.1 本篇计算公式中所涉及的半波高值r,按航区取下列值: A 级航区r=1.25m;1-3B 级航区C 级航区r=0.75m; r=0.25m.1.2.6 水密舱壁的布置1.2.6.1 所有船舶干舷甲板下水密舱壁的设置应符合本篇第2 章第12 节的规定. 若相邻1.2.6.2 客船干舷甲板下相邻水密横舱壁的间距l 应不大于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水密横舱壁的间距大于计算所得之值时,则应满足对破损稳性的相关要求.d l = 0.751 L Dm当l > 6 D 时,取l = 6 D ;当l < 0.15 L 时,取l = 0.15 L . 式中: L ——船长,m; D ——型深,m; d ——吃水,m. 1.2.6.3 三峡库区的客船,其水密舱壁的设置除符合 1.2.6.1 和1.2.6.2 的规定外,尚应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关于破损稳性的相关要求. 1.2.6.4 三峡库区的油船(驳)和装运包装危险货物的船舶以及其他水域500 总吨及以上的油船(驳) ,其水密舱壁的设置除符合 1.2.6.1 的规定外,尚应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关于破损稳性的相关要求. 1.2.6.5 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和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其水密舱壁的设置除符合1.2.6.1 的规定外,尚应满足《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关于破损稳性的相关要求. 1.2.7 直接计算1.2.7.1 若船舶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尚应按本篇第14 章的规定采用直接计算的方法计算校核船体总纵强度或构件的强度和尺寸. (1) 船长大于等于80m且船体主体结构在中部0.6 L 范围内存在纵向结构突变,如存在局部双层底,纵向舱壁的终断或纵向强力构件终断于同一剖面等; (2) 甲板或船底局部承载较大载荷时; (3) 船舶主尺度比值不满足本篇要求,或L B < 3.5 (大舱口船除外)时; (4) 船体结构形式或布置不符合本篇的规定时. 1.2.7.2 对直接计算方法如无特殊要求时,一般应按本篇第14 章的规定进行计算.如使用其它计算方法应向本社提交能评定其正确和计算精度的资料. 1.2.7.3 送审的直接计算文件应包括: (1) 结构的力学模型和边界条件; (2) 所分析结构的特征参数及相关数据汇总(如几何参数和材料特性等) ; (3) 载荷详图,加载方法及计算载荷必须的参数(必要时应包括沿船长20站的重量分布和装载手册,波浪参数等) ; (4) 计算结果的总结,分析及相应的说明(含相关计算的电子文件) .第3节船体结构用钢1.3.1 一般要求1.3.1.1 船体结构用钢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第1 篇1-4第 3 章的规定. 1.3.1.2 船用钢材的制造和试验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第 1 篇第1 章及第2 章的有关规定. 1.3.1.3 尾柱,舵柱,尾轴架,舵杆及其他结构的锻钢件,铸钢件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第 1 篇第5 章和第 6 章的规定. 1.3.1.4 当采用复合型材料或钢以外的其他材料时,应根据等效原则特殊考虑. 1.3.2 船体结构用钢要求 1.3.2.1 大开口船的的强力甲板,舷舷顶列板及抗扭箱结构所用的材料级别在整个货舱区域内保持不变. 1.3.2.2 适用于本篇公式的钢材最低屈服点ReH 为235N/mm2;除另有规定外,钢材的弹性模量可取为2.06×105N/mm2. 1.3.3 高强度钢材料的使用 1.3.3.1 高强度钢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的有关要求. 1.3.3.2 船体上使用高强度钢时,其等级及分布情况应在结构图上注明,以便维修.1.3.3.3 材料换算系数按表1.3.3.3 选取: 材料换算系数表1.3.3.3 屈服应力R eH (N/mm ) 235 315 355 390 1.3.3.42K 1 0.78 0.72 0.68底及其平板龙骨向上不小于Z 2 (1 K ) 范围( Z1 和Z 2 分别为船体横剖面中和轴至甲板边线惯性矩I h .应不小于按下列各式计算所得之值:当船体中部区域强力甲板及其甲板边线向下不小于Z 1 (1 K ) 范围和(或)船和平板龙骨的距离,m,K 为材料换算系数. )使用高强度钢时,船中最小剖面模数Wh 0 和W h 0 = K W0I h = 3.5W0 L × 10 2cm2m cm2m式中: W0 ——规范对低碳钢要求的船中最小剖面模数,cm2m;K ——材料换算系数,按本节1.3.3.3 选取; L ——船长,m.1.3.3.5 所得之值: 当船底版,强力甲板使用高强度钢时,板的厚度t h ,应不小于按下列各式计算1-5th =sh sK tmmth =sh t s Kmm式中: t ——规范对采用低碳钢的船底板或强力甲板所要求的厚度,mm ;K ——材料换算系数,按本节1.3.3.3 选取.s ——采用低碳钢时板格的短边长度,m;s h ——采用高强钢时板格的短边长度,m.1.3.3.6 当强力甲板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时,与强力甲板连接且在船中部连续构的大舱口围板及甲板开口的纵向加强构件等,通常也应采用相应的高强度钢. 1.3.3.7 除船底板,强力甲板外其他构件使用高强度钢时,板的厚度t h ,构件的剖面模数W h 和惯性矩I h 应不小于按下列各式计算所得之值:th = K tmm cm cm3Wh = K W Ih = I4式中: t ——规范对采用低碳钢的船体构件所要求的厚度,mm ;W ——规范对采用低碳钢的船体构件所要求的剖面模数,cm3;I ——规范对采用低碳钢的船体构件所要求的剖面惯性矩,cm4; K ——材料换算系数,按本节1.3.3.3 选取.1.3.4 铝合金材料的使用1.3.4.1 上层建筑,甲板室,舱口盖等局部结构允许使用铝合金材料等效代替本规范要求的船体结构钢.铝合金结构尺寸可按下式求得: 板厚: 剖面模数: ta = tsKamm cm3 3Wa = WsKa式中:ts——使用低碳钢规范要求的板厚,mm; Ws——使用低碳钢规范对构件要求的剖面模数,cm ; Ka——铝合金材料换算系数,K a =235/ R p 0.2 ;R p 0.2 ——铝合金材料在退火状态下的0.2%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N/mm2,但不大于66%的材料抗拉强度值. 1.3.4.2 铝合金的焊接工艺(包括铝合金之间和铝合金与钢材之间)应经本社认可.1.3.5 冷藏舱室结构用钢1.3.5.1 当冷藏舱室内结构的最低设计温度低于0℃时,除符合本节1.3.2 要求外,其甲板板,甲板纵桁腹板,与甲板连接的纵舱壁上列板,以及支承舱口盖的承梁及其面板,1-6所选用的钢材级别一般应符合表 1.3.5.1 的规定. 冷藏舱内结构用钢的钢级0~-10℃低碳钢t≤12.5 12.5< t≤25.5 B D -11℃~-25℃低碳钢D E表 1.3.5.1 -26℃~-40℃低碳钢E 特殊考虑1.3.5.2 决定冷藏舱甲板的最低设计温度可以按温度梯度计算法确定,也可按表1.3.5.2 确定.若有关的内部舱室之一为非冷藏舱时,则该舱的温度应取为5℃. 冷藏舱甲板的设计温度表 1.3.5.2 序号 1 2 布置甲板温度以冷藏舱内温度计算以无绝缘材料一面的温度为准以甲板上方和下方两舱内的平均温度计算以甲板上方和下方两舱内的平均温度减去3℃后计算特殊考虑冷藏舱内甲板无绝缘材料覆盖时甲板在冷藏舱内的一面用绝缘材料覆盖,而另一面无绝缘时. 甲板的两面均有绝缘材料覆盖: (1)温差≤11℃时(2)11℃33℃时3第4节船体结构的焊缝设计1.4.1 一般要求1.4.1.1 本节适用于本篇规定的船体结构和构件的焊缝设计,特殊结构应另行考虑. 船体结构的焊接工艺应符合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的有关规定. 1.4.1.2 船体各种焊接结构上的焊缝,应避免布置在应力集中区域,在结构剖面突变处应有足够的过渡区域,尽量避免焊缝过分集中.结构焊缝的布置还应考虑便于焊工施焊, 施焊的焊缝位置尽可能采用平焊. 1.4.1.3 船体结构中的平行焊缝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接缝之间的平行距离应不小于80mm,且尽量避免尖角相交;双体船的连接桥甲板及抗扭箱上封板与片体甲板的纵向对接缝距连接桥与片体的交界处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对接焊缝与角焊缝之间的平行距离应不小于30mm. 1.4.1.4 外板,甲板的端接缝不应直接布置在大开口的角隅处和上层建筑的端部,外板和底板的端接缝不应直接布置在主机座两端.此类接缝距离上述位置的横边应不小于500mm.1.4.1.5 船体主要结构的连接,可以采用对接焊,也可以采用搭接焊,除另有规定外, 船体外板,甲板,内底板,舱壁板,舱口围板之间的连接及抗扭箱的板材,型材端接处应采用对接焊. 1.4.1.6 船体结构主要构件焊接的细节,包括焊缝型式和尺寸,应在提交审核的图纸上或焊接规格明细表中清楚地标明. 1.4.2 焊接材料1.4.2.1 船体结构所用的焊接材料应满足本社《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规定.所选用的1-7焊接材料的级别应与船体结构用的材料级别相适应,并应符合表 1.4.2.1 的规定. 表 1.4.2.1 焊接材料级别1 2 3 4 1Y 2Y 3Y 4Y 2Y40 3Y40 4Y40 船体结构钢级A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B D E AH32 DH32 EH32 AH36 DH36 EH36 DH40 EH40注"X"为适用钢级当被焊接的两块母材的材料级别不同时, 除在应力集中区域内应选用较高级别的焊接材料外, 一般可选用与较低级别母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不同材质的母材相连接时其焊接工艺规程应经本社认可.1.4.2.2 下列钢质船舶构件和结构焊接时应采用低氢型焊接材料: (1) 船体大合拢时的环形焊缝; (2) 起重桅柱,吊货杆,吊艇架,拖钩架,尾轴架,油船上的系缆桩等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构件的焊缝; (3) 主机功率大于或等于220kW的基座及其相连接的构件. 1.4.3 对接与搭接焊缝1.4.3.1 不同厚度钢板进行对接时,若其厚度差大于或等于4mm,则应将较厚板的边缘削斜,使其均匀过渡,削斜宽度应不小于厚度差的 4 倍.1.4.3.2 搭接接头的焊缝尺寸应满足本节表 1.4.5.3 所列1 级焊缝的要求,搭接宽度b 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但也不应大于45mm) :b = 2t + 15 mm 式中: t ——搭接接头中较薄板的厚度,mm. 1.4.3.3 型钢骨材用搭接焊时,两侧的角焊缝须连续并包角.油船舷侧结构不宜采用搭接.1.4.4 塞焊与点焊1.4.4.1 圆孔塞焊应按图1.4.4.1 所示尺寸开孔. 圆孔塞焊的间距应不大于10 倍圆孔直径. 1.4.4.2 长孔塞焊应按图 1.4.4.2 所示,长孔塞焊的开孔长度l 应不小于75mm,孔的宽度应不小于板厚的 2 倍,孔端部呈半圆形.孔的间距应不大于长孔长度的 2 倍.通常长孔塞焊时不必在孔内塞满焊肉.1-8。
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
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船舶结构设计规范:
1. 船舶结构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结构设计规范》及相关规定;
2. 船体结构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船舶在航行中的安全性;
3. 船舶结构的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4. 船舶舱壁、甲板、舱舶间隔等部位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5. 船舶船体的防腐蚀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以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
二、船舶设备设计规范:
1. 船舶主机、推进系统、舵系统等驱动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2. 船舶的锚泊、系泊、起锚系统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船舶的安全停靠;
3. 船舶的消防系统、救生系统、航行辅助系统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4. 船舶设备的安装和布置应合理,以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规范:
1. 船舶必须配备至少两台VHF无线电话机,并建立合适的通信系统;
2. 船舶应配备适当的导航设备,如雷达、GPS导航仪等,以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3. 船舶通信与导航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船舶安全设施规范:
1. 船舶应具备符合国家要求的船舶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救生设备等;
2. 跨货物舱和甲板区域的通道应具备适当的防滑措施,以防止人员摔倒事故的发生;
3. 船舶船体应标明救生设备和逃生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以提高船员和乘客的安全意识。
以上只是一部分国内航行海船建造规范的内容,实际建造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具体规定。
船舶建造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和保护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7号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8年第7号《游艇安全管理规定》已于2008年7月8日经第8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盛霖二○○八年七月二十二日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游艇安全管理,保障水上人命和财产安全,防治游艇污染水域环境,促进游艇业的健康发展,根据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游艇航行、停泊等活动的安全和防治污染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
本规定所称游艇俱乐部,是指为加入游艇俱乐部的会员提供游艇保管及使用服务的依法成立的组织。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统一实施全国游艇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职责,具体负责辖区内游艇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检验、登记第四条游艇应当经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规定和规范进行检验,并取得相应的船舶检验证书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游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船舶检验机构申请附加检验:(一)发生事故,影响游艇适航性能的;(二)改变游艇检验证书所限定类别的;(三)船舶检验机构签发的证书失效的;(四)游艇所有人变更、船名变更或者船籍港变更的;(五)游艇结构或者重要的安全、防污染设施、设备发生改变的。
第六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航行、停泊的游艇,应当取得船舶国籍证书。
未持有船舶国籍证书的游艇,不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航行、停泊。
申请办理船舶国籍登记,游艇所有人应当持有船舶检验证书和所有权证书,由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国籍证书》。
游艇入级与建造规范篇一:中国船级社建造规范一览表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船舶设计建造标准一览表List of Current Rules, Regulations and Conventions applicable to thevessel(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篇二:船舶设计建造标准一览表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船舶设计建造标准一览表List of Current Rules, Regulations and Conventions applicable to thevessel(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篇三:解读游艇规定规范由中国船级社编制完成的《游艇建造规范》(2008),于2008年8月1日生效。
这是我国首部游艇建造规范,将对我国方兴未艾的游艇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游艇建造规范》(2008)适用于艇长20米以下的钢质、玻璃钢和铝合金材料的游艇,对游艇的艇体结构强度、轮机和电气装置等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也明确了游艇符合性检验的方式、程序和证书类别,是中国船级社开展游艇符合性检验业务的技术依据,也是我国签发游艇适航证书的依据之一。
发:国内各分社、审图中心关于非营业性游艇检验有关事宜的通函一段时间以来,总部及部分分社多次接到有关非营业性游艇检验的咨询。
据了解,部分地方船检机构已经开展了非营业游艇检验工作。
在《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目前未找到相关内容)尚未颁布的情况下,考虑到部海事局《关于全进口游艇检验有关事项的批复》(海法规[2008]85号)文件的精神,总部对于非营业性游艇的检验有以下原则要求,请各检验单位在遇到此类情况时予以注意:一、对于悬挂中国旗且船长在20m及以下的全进口非营业性游艇,有关要求如下:1、参照部海事局《关于全进口游艇检验有关事项的批复》(海法规[2008]85号)文件的精神,此类游艇应按照《沿海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7)和《沿海小船建造规范》(2005)进行审图和检验,但应注意此时对于《沿海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7)中限制营运性船舶及客船使用汽油发动机的规定不再适用。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QEOHS管理文件工程船舶建造管理规定文件编号:QI6-3版本号:2.0实施日期:2009年10月22日工程船舶建造管理规定2.0 王义程卢建明陈斌、余君志、甘利、李喜生、吴华彬、梁贇、罗刚、梁鉴亮、李江、宋宏镇、侯军、罗永红吴方红周达培吕卫清孙国强2009.10.22版本号编写审核会签审签批准批准日期1 概述本管理规定对经批准建造的工程船舶设计、建造、验收和接船等实施过程的工作进行规定,以确保新建造施工船舶的技术性能合理、质量可靠,并符合安全、职业健康和环保要求,满足企业发展和施工生产的需要。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本部以及子公司工程船舶的设计和建造管理工作。
3 职责权限3.1公司工程管理部的职责3.1.1负责组织公司本部船舶建造项目的实施工作。
3.1.2负责编写公司本部建造船舶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并组织审核。
3.1.3组织公司本部建造船舶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1.4组织公司本部建造船舶的监造、验收、接船和办证工作。
3.1.5对子公司船舶建造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
3.1.6对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造船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进行审核,并参与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1.7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造船舶关键项目试验和竣工交船验收。
3.2公司投资管理部的职责3.2.1参与公司本部建造船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的审核、控制投资费用。
3.2.2参与公司本部建造船舶合同评审和结算。
3.3公司工艺技术部3.3.1参与公司本部建造船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3.3.2参与公司本部新建造船舶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3.3参与公司本部新建造船舶竣工验收。
3.3.4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造船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3.3.5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造船舶关键项目试验和竣工交船验收。
3.4公司安全管理部3.4.1参与公司本部船舶建造项目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第一章第一节游艇的定义游艇的定义或者界定,可能从不同的角度有各自的阐述。
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游艇安全管理规定》中对游艇的表述:“是只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
”中国船级社(c c s)《游艇建造规范》对游艇的定义:游艇,系指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船舶,包括以整船租赁形式从事前述活动的船舶。
其适用范围是:总长90m以下,非营业性(含整船租赁)、乘员12人以下的游艇;超出这三个条件任何一款的游艇则按客船的相关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的检验规则——游艇法定检验暂行规定中界定的适用范围仅包括海上与内河航行的艇长二十米以下的激动游艇,但不包括帆艇,充气式游艇及体育运动艇。
上述管理规定、建造规范和法定检查规则对游艇的界定仅仅出于各规范、规定本身的适用性考虑,界定了管理游艇的边界范围,而非通常的定义。
欧洲从法律上对游艇的界定为:指长度不小于2.5米,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器具或设备,其作为或可作为水上的移动装置的航水器具,只用于非营利性的海上运动、钓鱼或者其他娱乐。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游艇的本质是指拥有人自用于休闲娱乐、游览观光、航海运动的水上活动的船舶游艇管理公司也可以将自有游艇、受托经纪游艇用来出租。
游艇与游船应该是有只本质上的区别的,打个比方,就好像住宅与宾馆的差异。
游艇好比自由住宅,只接待家人,朋友,非营利性,出钱者也不一定让他进。
而游船好比宾馆,只要出钱就可以预定其中的一间或多间房,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且向大众开放。
提起游艇,人们自然会想到画舫,龙舟、赛艇太湖游艇、浦江游览船、青岛海滨的帆艇等。
那么,他们属不属于游艇呢?广义地说,ta们也属于游艇家族的成员。
在游艇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们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国人的眼中,通常称大一些的舟为船;小一些的舟为艇。
其实也没有明确地界限。
我国的风景旅游景点有数以万计的营业性游艇,从设计,生产,使用功能的角度看,他们和私家游艇没有多少区别,但从营运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从事商业营运的船舶与自身使用地船舶两者的要求是不同的。
工程船舶建筑治理规定1 概述本治理规定对经批准建筑的工程船舶设计、建筑、验收和接船等实施过程的工作进行规定,以确保新建筑施工船舶的技术性能合理、质量可靠,并符合安全、职业健康和环保要求,满足企业进展和施工生产的需要。
2 适用范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本部以及子公司工程船舶的设计和建筑治理工作。
3 职责权限3.1公司工程治理部的职责3.1.1负责组织公司本部船舶建筑项目的实施工作。
3.1.2负责编写公司本部建筑船舶要紧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并组织审核。
3.1.3组织公司本部建筑船舶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1.4组织公司本部建筑船舶的监造、验收、接船和办证工作。
3.1.5对子公司船舶建筑项目进行监督和指导。
3.1.6对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筑船舶的要紧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进行审核,并参与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1.7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筑船舶关键项目试验和竣工交船验收。
3.2公司投资治理部的职责3.2.1参与公司本部建筑船舶要紧技术性能参数的审核、操纵投资费用。
3.2.2参与公司本部建筑船舶合同评审和结算。
3.3公司工艺技术部3.3.1参与公司本部建筑船舶的要紧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3.3.2参与公司本部新建筑船舶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3.3参与公司本部新建筑船舶竣工验收。
3.3.4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筑船舶的要紧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3.3.5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筑船舶关键项目试验和竣工交船验收。
3.4公司安全治理部3.4.1参与公司本部船舶建筑项目要紧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3.4.2参与公司本部建筑船舶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会审。
3.4.3参与公司本部建筑船舶竣工交船验收。
3.4.4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船舶建筑项目要紧技术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审核。
3.4.5参与子公司投资额2000万元以上建筑船舶竣工交船验收。
附件1游艇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强游艇安全管理,保障水上人命和财产安全,防治游艇污染环境,促进游艇业的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治船舶污染环境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从事航行、停泊等活动的游艇,以及与游艇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活动相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规定所称的“游艇”,是指符合交通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技术法规或者规范,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并从事非营业性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业余水上体育运动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其中包括以整船租赁形式从事前述活动的船舶。
前款所述的非营业性活动,是指游艇的所有人、光船租赁人或者使用权人(以下简称“游艇业主”)以游艇为载体开展的水上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或者业余体育活动,不以商业或者盈利为目的,并且活动是个人或者在家庭、亲戚、朋友、同事之间进行的。
游艇改变用途从事营业性活动的,适用国家法律、法规和交通部有关客船、旅游船的管理规定。
第三条(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依法统一实施全国游艇的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环境的监督管理。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照职责,具体负责辖区内游艇的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环境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管理原则、管理形式)游艇管理遵循安全第一、便利有序、和谐发展、有效监管的原则,实行业主自主管理、行业自律、海事管理机构依法监督的安全管理制度。
国家鼓励社会专业机构、行业协会、游艇俱乐部实行专业化安全管理。
第二章检验、登记第五条(船舶适航)游艇应当具备与航行水域相适应的安全结构、强度、稳性,配备相应的航行、通信、信号、救生、消防、防污染等设施、设备,满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污染环境的要求。
第六条(初次检验)游艇应当按照交通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技术法规或者规范,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取得相应的船舶检验证书。
ABS 游艇建造与入级规则2007 年11 月目录1.入级范围与条件2.释义3.概述4.材料5.组装与质量控制6.结构件布置7.细节与紧固件8.设计压力9.船体设计,高速艇10.船体设计,排水艇11.纵向强度12.龙骨,船头,船尾结构件与A 架13.舵叶14.关闭装置与舷墙,栏杆,出气口,通风机,泄水口,舷窗与窗户15.焊接与组装16.设备17.防腐与保护性涂层18.推进,操舵设备与机械19.车心与车叶20.泵与管系统21.电气安装22.灭火系统23.建造后检验注:此书供24 米—61 米长度的游艇的建造与入级。
第一节入级范围与条件1-1入级1-1-1程序入级程序如下:1)确定设计与施工的标准与规则;2)评审方案与施工后检验以确定符合标准;3)注册入船级;4)发放船级证书,5 年有效,每年需审定。
标准由业界专业人士设定,ABS 采用。
1-1-2证书与报告A)方案审定与施工后检验由ABS 进行并确定符合标准B)ABS 将发相关报告给港务部门,并会通知东主C)ABS 将发相关报告给船体承保方,并会通知东主1-1-3船级说明此船级证书仅为ABS 证明符合其相关标准,不能代替其它对船与设备的相关法规,法律等。
1-1-4船级范围此船级证书不能代替任何保证,仅为ABS 证明符合其相关标准。
1-3船级吊销1-3-1船级中止船级的延续需有定期审查。
针对不符合标准而未改,ABS 有权暂停或中止船级。
1-3-2检查通知东主负责准时检查。
ABS 会予以通知,但对通知未送达不负责。
1-3-3特殊部件若特殊部件的检查未进行,可只针对此部件吊销。
第二节释义2-37 弹性强度:FRP 板抗扭弯的强度拉伸强度:FRP 板抗两端拉伸的强度挤压强度:FRP 板抗两端挤压的强度剪切强度:FRP 组合件抗错位的强度积层内剪切:FRP 层与层之间抗错位强度第三节概述3-7 板材有效宽度实心积层的加强条的有效宽度不应超过加强条间隙的宽度或以下公式的值,两者取小:W = 18t + bW = 有效宽度MM 或英寸t = 板的厚度b = 加强条的净宽度,但不能多于18 t如书3-1 图当积层有软木或泡沫夹心时,计算此式时只算FRP 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