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评分标准为您整理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这里提前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评分标准序号测试项目权重分值评分标准一职业认知105爱幼儿,尊重幼儿5有热情、有责任心二心理素质105能较好地调控情绪与情感5开朗、乐观、善良三仪表仪态106五官端正,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礼貌4服饰得体,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特点四交流沟通158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
普通话标准,口齿清楚,表达流畅,语速适当,有感染力7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五思维品质158能条理清晰地分析思考问题7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活动设计与实施、环境创设上表现出一定新意六了解幼儿105有了解幼儿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的意识5能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七技能技巧2010熟悉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和故事。
10具有弹、唱、画、跳、讲故事、手工制作等基本技能。
八评价与反思105能对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进行较客观的评价。
5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202X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202X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时间及科目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合格分数线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查询入口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202X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准考证打印入口面试:答辩三步备考答辩的考情分析试讲的基本环节试讲的备考建议考试科目真题答案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我在这里祝福大家考试取得好成绩!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你是个聪明和头脑灵活的人,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二〇一二年五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测试性质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一)职业认知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正确认识、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师德问题。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素质1. 积极、开朗,有自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主动热情工作具有坚定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2.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不急不躁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有应变能力能公正地看待问题,不偏激,不固执(三)仪表仪态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四)言语表达1. 语言清晰,语速适宜,表达准确口齿清楚,讲话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语速适宜。
讲话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表达完整,有感染力。
2.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和蔼。
(五)思维品质1.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性。
3.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思维灵活,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4.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设计1. 了解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所教的教学内容﹑理解本课(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一、测试性质面试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笔试合格者,可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能够恰当地达成保教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一)职业认知1.爱幼儿,尊重幼儿。
2.对幼教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
(二)心理素质1.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2.乐观开朗、有自信心。
(三)仪表仪态1.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礼貌。
2.服饰得体,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四)交流沟通1.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
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宜,表达比较准确、简洁、流畅、有条理,有一定的感染力。
2.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五)思维品质1.能正确地理解问题,条理清晰地分析思考问题。
2.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教育教学上表现出一定新意。
(六)了解幼儿1.具有了解幼儿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的意识。
2.能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
(七)技能技巧1.熟悉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和故事。
2.具有一定的弹、唱、画、跳、手工制作等幼儿教育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八)评价与反思1.能对录像或资料中的教育活动、教育行为进行评价;或能对自己的面试表现进行评价。
2.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意见。
四、测试方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展示、回答问题、陈述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准备,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
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五、评分标准六、试题示例例一:请你给小班幼儿讲一个故事。
(故事自选。
如考生没有故事,可提供)。
例二:请用绘画为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的冬眠”设计一个主题展示墙。
文档来源:。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试。
第三条承担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省(区、市)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
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
第五条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坚持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化导向,坚持科学、公平、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报考条件第六条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第七条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八条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九条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考试内容与形式第十条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二〇一一年十月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为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促进教师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进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
一、考试目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1二、考试内容(一)幼儿园教师一二级指三级指指1.1.关爱幼儿,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尊严与基本权利1.1.理解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能认识到幼儿教必须以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11.职业理1.1.3理解教师职业的光荣与责任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1.1.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意识1.2.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儿童权利公约1.2.2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评析保育教育实践中的道规范问题职业规1.1.2.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与职业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自己的职业行为1.2.4有爱心、耐心、责任心1.3.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熟悉常见的幼儿科读物和文学作品,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1.基本素1.3.2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1.3.3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1.3.4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与处理能力2.1.了解婴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2.1.了解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熟悉幼儿身体发育学前儿2.动作发展和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特点2.1.了解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能运用相关知发分析教育中的有关问题2.1.了解研究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据此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
为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促进教师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进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
一、考试目标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二、考试内容
(一)幼儿园教师
(二)小学教师
(三)初中教师
(四)高中教师
三、附则
1.本标准是制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以及命题的依据。
2.本标准从公布之日起试行。
3.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一、考试背景和目的教育是国家的重要事业,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角色,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为了选拔合格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并制定了相应的考试标准。
二、考试科目和内容1. 专业理论知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专业理论知识考查范围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学科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教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实践能力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还对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进行考查。
教育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学生评价等方面。
考生需要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方式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 笔试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考生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简答题考查考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2. 面试面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面试一般分为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实践展示两个部分。
教育教学设计要求考生设计一堂完整的课程,并进行解释和展示。
教育实践展示则要求考生展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教学情况,包括课堂教学实施、学生评价等内容。
四、资格考试的意义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1. 提高教师素质通过资格考试,教师们将接受系统的培训和知识考核,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2. 优化教师队伍通过考试筛选和选拔合格的教师,有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高教育公平性通过资格考试,能够确保担任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人员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五、考试合格标准和评分规则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合格标准和评分规则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 (试行) 纲(面试部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一、测试性质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笔试合格者,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新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 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一)职业认知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正确认识、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师德问题。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二)心理素质1. 积极、开朗,有自信心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主动热情工作具有坚定顽强的精神,不怕困难2. 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能够有条不紊地工作,不急不躁能够冷静地处理问题,有应变能力能公正地看待问题,不偏激,不固执(三)仪表仪态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四)言语表达1. 语言清晰,语速适宜,表达准确口齿清楚,讲话流利,发音标准,声音洪亮,语速适宜。
讲话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表达完整,有感染力。
2. 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交流中尊重对方、态度和蔼。
(五)思维品质1.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性。
3.能够比较全面地看待问题,思维灵活,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4.能够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教学设计1. 了解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所教的教学内容﹑理解本课(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育部考试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月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
为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促进教师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进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
一、考试目标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二、考试内容
(二)小学教师
(三)初中教师
(四)高中教师
三、附则
1.本标准是制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以及命题的依据。
2.本标准从公布之日起试行。
3.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评分标准一、中小学和幼儿园《综合素质》评分方法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评分方法:选对一题得2 分,选错不得分。
2.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14 分,共42 分)评分方法:(1)答题方向正确且理由充分、无语病及错别字、字迹工整(14 分)。
(2)答题方向正确但理由不充分、存在语病或错别字等(2—13 分)。
(3)答题方向错误(0 分)。
3. 写作题(本大题共1 小题,50 分)评分参考:一类文(40—50 分):文章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等。
二类文(30—39 分):文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存在个别病句或错别字、字迹清楚等。
三类文(20—29 分):文章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感情虚假、结构不完整、存在不少病句或错别字、字迹潦草等。
四类文(10—19 分):文章不完整、偏离题意、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病或错别字较多、字迹难辨等。
五类文(0—9 分):文章字数严重缺乏(中学未达到500 字,小学和幼儿园未达到400 字)、三观不正、立意严重偏题、存在大量病句或错别字、字迹难辨、抄袭等。
二、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评分方法1.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评分方法:选对一题得2 分,选错不得分。
2. 辨析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 分)评分方法:(1)判断正确、理由充分、无语病及错别字、字迹工整(8 分)。
(2)判断正确、内容言之有理但不充分、存在病句或错别字等(2—7 分)。
(3)判断正确但无理由(1 分)。
(4)判断错误(0 分)。
3. 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评分方法:答对一个要点得2~3 分;出现一个病句或错别字,扣1 分。
教师资格证各科合格标准一、引言教师资格证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担任教师职位的基本标准。
在我国,教师资格证分为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和高校六个类别。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各科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以帮助您更好地备战教师资格考试。
二、教师资格证各科合格标准概述1.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健康教育理论知识。
2.小学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具备初中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和发展性教育理论知识。
4.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具备高中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和高阶教育理论知识。
5.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中等职业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具备职业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和职业教育理论。
6.高校教师资格证合格标准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具备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育教学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和高阶教育理论知识。
三、合格标准的具体要求1.教育教学能力具备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资格证合格的重要标准。
这包括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
2.学科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础。
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3.综合素质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
四、备考建议1.熟悉考试大纲认真研究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范围和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一、测试性质面试是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笔试合格者,可参加面试。
二、测试目标面试主要考查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保教实践能力,主要包括:1.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能够恰当地达成保教目标。
三、测试内容与要求(一)职业认知1.爱幼儿,尊重幼儿。
2.对幼教工作有热情、有责任心。
(二)心理素质1.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
2.乐观开朗、有自信心。
(三)仪表仪态1.行为举止自然大方,有礼貌。
2.服饰得体,符合幼儿教师职业特点。
(四)交流沟通1.有较好的言语表达能力。
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宜,表达比较准确、简洁、流畅、有条理,有一定的感染力。
2.善于倾听、交流,有亲和力。
(五)思维品质1.能正确地理解问题,条理清晰地分析思考问题。
2.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在教育教学上表现出一定新意。
(六)了解幼儿1.具有了解幼儿兴趣、需要、已有经验和个体差异的意识。
2.能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
(七)技能技巧1.熟悉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和故事。
2.具有一定的弹、唱、画、跳、手工制作等幼儿教育所必需的基本技能。
(八)评价与反思1.能对录像或资料中的教育活动、教育行为进行评价;或能对自己的面试表现进行评价。
2.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意见。
四、测试方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展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展示、回答问题、陈述等方式进行。
考生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准备,时间20分钟,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
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六、试题示例例一:请你给小班幼儿讲一个故事。
(故事自选。
如考生没有故事,可提供)。
例二:请用绘画为大班主题活动“动物的冬眠”设计一个主题展示墙。
文档来源:/。
附件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国家屮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屮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教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试。
第三条承担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前提条件。
申请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屮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须分别参加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考试。
第五条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考试坚持育人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向和专业化导向,坚持科学、公平、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报考条件第六条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具有屮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H)符合中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第七条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院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丿I条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中请屮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第九条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考试内容与形式第十条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为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促进教师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进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
一、考试目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二、考试内容(一)幼儿园教师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1 职业道职业理念关爱幼儿,尊重每个幼儿的人格尊严与基本权利。
理解幼儿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能认识到幼儿教育必须以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本。
理解教师职业的光荣与责任,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
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的意识。
职业规范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儿童权利公约》。
德与基本素养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评析保育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规范问题。
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与职业行为规范,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职业行为。
有爱心、耐心、责任心。
基本素养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熟悉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和文学作品,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
具有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信息获得与处理能力。
2024教资考试要求
(1)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 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 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5)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6) 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育部考试中心
二〇一一年十月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
为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促进教师专业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制定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是教师职业准入的国家标准,是从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的最基本要求,是进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依据。
一、考试目标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
1. 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2.掌握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幼儿保育)和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能正确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具备学科教学能力,掌握拟任教学科或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
二、考试内容
(二)小学教师
(三)初中教师
(四)高中教师
三、附则
1.本标准是制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以及命题的依据。
2.本标准从公布之日起试行。
3.本标准由教育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