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理论指导 专题二二话题作文的表现手法素材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中考必备中考语文作文命题与写作指导方法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考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中考作文,本文将介绍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和写作指导方法。
一、中考作文命题形式中考作文命题常采用两种形式: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1.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是根据一个具体的话题,要求考生进行观点陈述、事例分析或问题解决等文章写作形式。
例如:假如题目是“如何保护环境”,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如个人行为、政府行动、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论述。
2.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在一定的信息基础上,要求考生综合分析和理性思考,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文章写作。
例如:给出一篇关于城市交通堵塞的报告,考生需要在理解报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法或自己对交通问题的思考。
二、中考作文写作指导方法1.理清命题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作文要点。
切勿跑题或搞错方向。
2.积累素材多读、多看、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素材。
在写作时,可以借鉴自己的经验、社会事件、文学作品等,增加作文的内容。
3.合理安排结构作文结构要有逻辑性,分清主题、中心和顺序。
可以采用开头-扩展-结尾的三段式结构,或者自由发挥,但不可随意拼凑。
4.注重语言表达语言是作文的媒介,要注意运用丰富的词语、恰当的句式和合适的修辞手法。
注意文章的通顺流畅,语句的连接要自然。
5.慎重选用引文在作文中引用名人名言或相关数据时,一定要慎重选择,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要注意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6.注意篇幅控制中考作文一般要求在800字左右,考生要合理安排篇幅,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提炼出关键信息,不要铺述太多细节。
7.审查修改写完作文后,要仔细审查,检查语法、标点和用词是否准确,有无表达不清晰的地方。
如有必要,可以进行适度修改和润色。
三、总结中考语文作文命题与写作指导方法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极备考,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只有适应命题形式,理清写作思路,灵活运用写作技巧,才能在中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中考作文写作常见素材总结及运用技巧中考作文是中国初中毕业生必须要面对的语文考试,而写作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写好作文,需要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常见的中考作文素材和运用技巧。
一、常见中考作文素材1.人生经验人生经验是一个极其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中考作文中经常被运用。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或者通过身边人的故事来展现人生经验。
2.社会现象社会现象是中考作文中常见的素材之一,可以针对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表达和分析。
比如,疫情期间的互联网教育,对学生是否有益等等,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3.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中考作文素材中一类比较经典的素材。
可以通过一个历史典故,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或者引出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4.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在中考作文中经常被运用。
可以引用一个名人名言来引申自己的论点,或者通过名人名言来总结写作素材。
5.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中考作文中一个重要的原则。
可以引用自己的所见所闻,遇到一些真实的事情,或者可以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例,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学习素材。
6.文化背景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我们无法避开文化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化背景来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
我们可以引用一些典故,文言文章,或一些古代文献来展现自己的观点,或者可以结合文化背景来诠释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二、中考作文写作技巧1.题目理解要想写好一篇作文,首先要准确地理解题目。
在阅读题目时,我们应该仔细阅读每一个字,理解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确保写作方向正确。
2.构思文章框架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良好的结构和紧密的条理。
因此,我们可以在草稿纸上先构思作文的框架,确定好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再进行细节的补充。
3.使用典故引言中考作文中经常使用典故作为引言,可以展现自己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引出一个深刻而富有启示性的故事。
4.使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中考作文中经常被使用的技巧。
可以使用排比、比喻、对比、引申等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初中语文作文技法指导案例一、导入在初中语文作文中,运用一些有效的技法可以提升作文的可读性和艺术性,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以实例的方式,介绍几种常用的语文作文技法,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二、描写技法1.比喻例:在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中,可以使用比喻手法,如描述树叶的颜色时可以写道:“秋叶如火,红得让人陶醉。
”比喻的使用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秋天的魅力。
2.拟人例:在一篇描写海洋的作文中,可以使用拟人手法,如写道:“大海在底下静静地睡觉,只留下蓝蓝的波纹轻轻晃动。
”拟人的运用可以给事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形象,增强作文的艺术感。
三、叙事技法3.时间顺序例:在写一篇经历的作文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事件的起因,再写发展过程,最后写结局。
这样可以使故事情节更加清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
4.场景描写例:在写一篇旅行的作文时,可以通过描写旅游地点的环境和景色,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
如写道:“沿着山间小路,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眼前的景色如诗如画。
”场景描写可以使作文更加具体生动。
四、议论技法5.举例论证例:在一篇环保的作文中,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如写道:“比如,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导致水源稀缺,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通过举例论证可以使作文更有说服力。
6.对比分析例:在议论分析类的作文中,可以通过对比来突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如写道:“相比之下,传统纸质书虽然有纸质的质感,但无法与电子书的便携性相比。
”对比分析可以使作文逻辑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
五、总结初中语文作文技法的运用可以使作文更具吸引力和表达力,让读者更加喜欢阅读。
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技法,同学们可以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写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希望本文提供的技法指导案例能对同学们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专题二二话题作文的表现手法前车之鉴1.记叙文中用平淡的叙述和议论为主,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文章内容看起来平淡,形象不够鲜明,没有感人的力量。
2.议论文中大量运用因果推论和论断,缺少具体鲜活的事实和事理论据,使文章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
例1.2001年全国高考题(“诚信”)下面是部分高考答卷的节选,都有平淡的毛病,可以自己试试改一改。
(1)X林强来自一个小山村,他是他们村子里惟一在县城读书的高中生,而且成绩相当不错。
可是他们家的情况很不好,父亲有病,全靠母亲支撑着一个家,他们村的村长安慰他母亲说,放心吧,只要小强能考上大学,全村人供他,大家都少吃一口,就有他吃的,大家都少花一块,就有他花的,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上不了大学,他是咱们村的希望。
后来,X林强真的考上了省城的师X大学,临走时,全村的人都来送他,他含着眼泪上了车,并跟村长说,他一定会回来,为家乡的教育做贡献,他会说到做到的。
……X林强毕业前,没有到大城市找工作,而是要回家乡。
同学们都对他这种做法不理解,他说,我当时答应了村长要回去为我们那儿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我不能不守信用,他讲了他离开村子的情形,同学们都感动得哭了。
(2)诚信在我们的生活里是最重要了。
没有诚信,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你就不会拥有友谊;没有诚信,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你就不会在社会上赢得信誉,你经商就赚不到钱;没有诚信,得不到群众的拥护,你就不会取得成绩;甚至没有诚信,连家人都反对你,生活还有什么乐趣?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哪一天也离不开诚信。
个人生活如此,一个集体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诚信,他做的广告没人信,他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他就无法发展;一家医院没有诚信,病人就不会到他们那里去治病,这个医院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一个商场没有诚信,得不到顾客的信任,他的商品就会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倒闭。
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没有对人民的诚信,民心就会涣散;没有对友邦的诚信,就会腹背受敌。
所以诚信是整个世界的主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讲诚信。
中考语文作文常用表达技巧作文常用表达技巧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们表达思想、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中考语文作文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流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语文作文常用的表达技巧,帮助考生们在作文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1. 运用比喻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文章更加图像化、生动。
例如,可以用“追寻梦想如登山,有时陡峭曲折,有时平坦宜人”来比喻追求梦想的过程,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2. 使用排比句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将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奋斗不止,努力不懈,拼搏不息”,通过排比句,可以突出表达的内容,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
3. 运用对比对比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同与不同,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
例如,“纵观历史长河,我们面临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通过对比,展示出机遇与挑战的关系,使作文更加有说服力。
4. 使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
例如,使用夸张手法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他的笑声如雷霆般震撼”,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运用比较比较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可以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的轻重缓急、好坏等。
例如,“与其选择安逸舒适的生活,不如选择充满挑战的人生”,通过比较,使文章更加富有哲理。
6. 使用引用句引用句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可以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或名人名言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例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依赖于99%的汗水,只有1%的天赋”,通过引用,可以提升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7. 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使用拟人手法,“雨点跳跃着落在大地上”,通过拟人,可以使描写更加具体形象。
8. 使用感叹句感叹句是作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可以通过感叹句来表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思想。
中考话题作文指导及解析五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高中作文、初中作文、小学作文、读后感、观后感、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igh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考话题作文指导及解析五篇中考话题作文指导及解析五篇20xx年中考作文的写作指导第一篇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
中考二模作文万能模板一、开头段。
1. 话题引入,引出文章的话题,概括性陈述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2. 问题引入,指出文章要讨论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中间段1。
1. 论证观点1,提出自己的第一个观点。
2. 举例论证,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引用名人名言。
3. 解释论证,解释举例的意义,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三、中间段2。
1. 论证观点2,提出自己的第二个观点。
2. 举例论证,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引用名人名言。
3. 解释论证,解释举例的意义,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中间段3。
1. 论证观点3,提出自己的第三个观点。
2. 举例论证,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引用名人名言。
3. 解释论证,解释举例的意义,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
五、结尾段。
1. 总结观点,总结前文的观点,重申自己的立场。
2.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的发展,或者提出建议。
3. 结尾点题,结束语,点题结束。
中考二模作文万能模板。
开头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话题引入)这一问题越来越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问题引入)。
中间段1。
首先,……(论证观点1)。
比如,……(举例论证)。
由此可见,……(解释论证)。
中间段2。
其次,……(论证观点2)。
比如,……(举例论证)。
由此可见,……(解释论证)。
中间段3。
最后,……(论证观点3)。
比如,……(举例论证)。
由此可见,……(解释论证)。
结尾段。
综上所述,……(总结观点)。
希望……(展望未来)。
因此,我们应该……(结尾点题)。
这是一个简单的中考二模作文万能模板,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和要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发挥。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考作文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模板,写出优秀的作文。
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高分作文写作手法有哪些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高分作文写作手法有哪些一、引言作文是中考阶段的重要考试科目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在中考中取得高分的作文,除了内容正确、观点独到外,还需要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
本文将介绍2024年中考高分作文常见的写作手法,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主体1. 写作手法之比喻比喻是将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在作文中,运用比喻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事物,增加文采,提升文章的艺术性。
例如可以用“月亮”来比喻“光明、美丽的事物”,用“火山喷发”来比喻“矛盾激化、危机爆发”。
但是要注意,比喻要恰到好处,不要过多或过度使用。
2. 写作手法之夸张夸张是为了强调某个观点或情感而进行的言语修辞,常用于议论文或描写文中。
适度的夸张可以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加文章的效果。
例如可以用“世界末日”来夸张地形容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用“惊天动地”来夸张地描述宏大的爱心行为。
3. 写作手法之对比对比是通过对事物或概念进行对照,来突出其差异或相似之处。
在作文中,对比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加丰富、更具说服力。
通过对比,可以将主题或观点与其他事物进行对照,使读者更加理解和接受。
例如可以对比“父母的牺牲”和“孩子的回报”,从而强调亲情的伟大与可贵。
4. 写作手法之设问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参与。
在作文中,适当的设问可以帮助表达观点,增加文章的互动性和吸引力。
例如可以设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来引发读者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促使读者有所行动。
5. 写作手法之排比排比是将相同结构或形式的词、短语或句子并列运用的修辞手法。
在作文中,运用排比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感染力。
通过相同的结构和形式的重复,可以使文章更加有条理,让读者易于理解。
例如可以用“初出茅庐,风华正茂;挫折失败,奋发图强”来描述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三、结论在2024年中考中,想要写出高分作文,除了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和观点,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专题2:合理移植,为我所用【概述导入】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素材总是有限的,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我们可以移植发生在古代或其他人身上的素材,将其“张冠李戴”或“占为今用”。
移植素材,需要注意“合理”两字,要避免照搬,要根据需要进行合理加工。
加工时要注意围绕题目和中心,删除无关部分,还要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例说阐释】“合理移植,为我所用”这一凭借素材提分技巧在考场作文的具体运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景还原法。
所谓情景还原,.实际上就是对细节点进行情景还原,写作素材点的情景要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情景还原,有时甚至需要虚拟。
请看示例:现年55岁的陈玉蓉是武汉市江岸区居民,在知悉儿子病情患有严重肝病,需要肝脏移植后,毅然决定捐献自己的肝脏以挽救儿子的生命。
可就在准备进行肝脏移植手术前夕,陈玉蓉被查出患有重度脂肪肝,不能手术,医生建议用减肥的方法尝试一下。
于是,从2009年2月起,陈玉蓉抱着一丝希望开始了近乎残酷的“暴走减肥”。
每天早上,不到5点陈玉蓉就从家里出发。
晚上吃完饭后就立即出门,在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矾堤坝上疾步行走。
早晚各一次,一次来回5公里,每天10公里,春去秋来,风雨无阻。
对“暴走”这一细节点可进行情景还原:7月的一天夜里,当月亮和星星都让乌云遮得一点儿也不漏光时,夜色就显得尤其昏沉黑暗。
这样一个黑夜,一个瘦削的女人快速闪出了家门,朝堤坝上走去,她就是陈玉蓉。
她的步子迈得不算大,但频率极快。
她的上身挺得笔直,远远望去,似乎只有两条腿在快速移动,像被上了发条一样。
她独自一个人在堤坝上暴走。
这就是一位母亲的真心真情产生的勇气和意志!为了救儿子,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愿。
上述文字,较原来的材料而言,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对人物所处的环境进行了细致描写,还增加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同时,还用一句议论对人物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中考如何写好话题作文的方法指导及优秀范文示例作文指导(人教版九年级)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最早出现在1999年的高考中。
这种命题形式以其内容的开放性和写作的自由度立即受到考试命题者和广大考生的青睐,于是2000年的中考作文也纷纷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
在高考的影响下,话题作文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渗透到中考作文中,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一、何为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以一个有约束力的话题,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陈述其联想到的经历、体验。
二、话题作文的特征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张伟明先生认为:“这种开放式作文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
考生可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或联系实际,或发挥想像,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可以自主选择文体,或议论,或记叙,叙谈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使考生在写作上有了自由驰骋的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话题作文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内容宽泛。
命题者所给出的材料,既不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提供统一的依据,更不对考生作文主旨的确立进行所谓的限制,因为它所规定的只是一个大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小的角度。
如以“追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追星”是一个时尚的话题。
既可以通过叙写某人追星的故事、通过描述中学生中种种追星的现象,来表达一定的主旨;也可以写议论文,可以“追什么样的‘星’?”、“追‘星’的什么?”、“中学生‘追星’的利与弊”等为议题展开论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也可以写成其他文体,如写一篇有关“追星”的调查报告等。
其写作角度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与话题有关,或与材料所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便不算离题。
二是文体不限。
2006年之前,河北省中考对作文的文体要求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而2006年河北省中考作文是完全取消了文体限制。
命题者明确告诉考生: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悟,发表见解……要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
中考语文议论文写作5大妙招及范文示例(一)怎样引出中心论点妙招1:开门见山摆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的提出中心论点:用一句名言或用两个(或几个)事物进行对比等方法直接引入中心论点。
如吴晗的《谈骨气》开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直接引入中心论点)。
【满分赏析·一】坚持做自己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和流浪,有些人将自己定位成沿途的过客,沿着他人既定的轨道前行,却始终活不出自己的精彩。
而另一些人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在乎世俗的看法和他人的评论,朝着自已希望的方向努力奋进。
做自己人生的舵手,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开头对两种人的努力方向进行了对比,引出中心论点:做自己人生的舵手,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坚持做自己,是一种人生智慧。
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周末经常出去郊游、野炊,羨慕极了,她也央求父亲带她出去玩,没想到父亲却生气地说:“你必须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别人去做某件事,你就也得去做。
”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判断,坚持做自已,不要人云亦云,这是父亲送给她的人生箴言,也贯穿了撒切尔夫人的一生。
她大胆推行自由市场经济改革在政界颇有建树,成为“撒切尔主义”的创始人,并最终成为一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独霸一方的政治家。
(此段列举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事例论证了“坚持做自己,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观点。
)坚持做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
东晋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要一展抱负。
但当他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他内心始终有种做回自己的声音,便在《归去来兮辞》中劈头喝问:田园将芜,胡不归?”“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公毅然辞官,远离尘世,隐归田园。
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陶渊明做回了自己,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价值。
(此段列举陶渊明的事例,论证了“坚持做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观点)在我看来,坚持做自己,是对梦想的追逐。
有多少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遗忘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中考语文作文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中考语文作文的表达技巧中考语文作文是考生们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
在写作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修辞手法不仅能够增强作文的表达力,还能够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艺术美感。
本文将从比喻、拟人、夸张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角度,探讨中考语文作文的表达技巧。
一、比喻的巧妙运用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建立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共性来进行比较,使作文更生动形象。
有意识地引入合适的比喻,可以让文章充满情感,增加读者的体验感。
例如,在描述春天的时候,可以运用比喻来丰富描写:春天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穿着五彩斑斓的裙子,轻盈地走过大地,把一片片凋零的花朵唤醒。
这样的表达不仅形象地揭示了春天的美丽与活力,还使读者们对春天产生了共鸣和情感投射。
二、拟人的生动描写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化的描写,可以使作文更富有情感色彩,让读者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举个例子,在描写夜晚的时候,可以通过拟人使作文更加生动:夜晚像一位守护者,轻轻地踏着静谧的脚步,将整个世界笼罩在它神秘的黑色长袍之下。
这样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感受到夜晚的神秘和安详,同时也能够增强作文的情感表达力。
三、夸张的艺术表现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夸大和放大事物的某些特征或现象,以达到引人注目、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效果。
比如,在描述风景的时候,可以运用夸张的表达方式:湖水清澈透明,犹如碧玉般晶莹剔透;山峦起伏连绵,仿佛蜿蜒的巨龙盘踞其中。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之美,还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四、排比的修辞形式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以强调和夸张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排比,可以使文辞更加有节奏感和美感,增加作文的表现力。
例如,在描述生活的快乐时,可以运用排比:生活,宛如一碗充满了甜蜜、幸福和希望的汤;生活,像一首欢快、悠扬的乐曲,奏响着人生的旋律。
中考作文高分范例三篇不同主题的写作手法分析作文是中考语文考试的一大重点,也是学生们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部分。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不仅要有富有内涵的内容,还需要有恰当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下面将分三个不同的主题,分析高分作文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战中考作文。
一、题目:《我眼中的好老师》这是一篇记叙文,旨在通过对“好老师”的描述,来展现学生们心中的理想和追求。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生动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感受到了“好老师”教书育人的温暖。
作者首先以“铜墙铁壁”来形容老师的严格,再通过“解惑答疑”、“耐心指导”等描写,刻画出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在“老师像春雨”这一比喻下,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好老师的赞誉和敬意。
通过这篇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描写场景和人物时,善于运用各种手法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题目:《平安夜的祝福》这是一篇议论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对平安夜和圣诞节的理解和祝福,同时也呼吁人们用行动去传承和发扬平安、幸福的价值观念。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的写作手法主要包括了“引用名言”、“举例论证”、“反面论证”等。
首先,作者以“平安夜是庆祝圣诞节的一夜,寓意着吉祥如意,祝福幸福”为开头,引出了自己对平安夜的认知和祝福。
接着,作者通过“身边的小事”、“许愿树”等例子,向读者们呈现了平安、幸福的真正内涵并通过反面论证,揭示了金钱、权力等物质欲望的滋生,从而表达了对传统节日及其价值观念的呼吁和思考。
通过这篇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切入主题时,呈现了充实的素材和丰富的语言技巧,让文章更加精彩动人。
三、题目:《留下青春的印记》这是一篇议论文,主要探讨了文化活动对于青少年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这篇作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阐述法”等写作手法,旨在让读者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活动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
文章一开始,作者用“青春是一本最惊心的书”来比喻青春年少的时光非常宝贵和惊艳。
中考重点话题作文写作技巧与素材积累作为中国中学生的重要考试之一,中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文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往往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在中考作文中,重点话题的写作是考生们需要充分准备和积累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考重点话题作文写作技巧,并提供一些常用素材供考生们参考。
一、环保环保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在中考作文中,写作关于环保的文章可以展示你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认识。
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素材积累。
技巧:1. 引用数据或事实:可以引用一些有关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气候变化的数据或事实,表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2. 列举问题:可以列举一些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垃圾分类不彻底、水源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
3. 提出解决方案:针对列举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建立更多的垃圾处理中心、鼓励公众使用公共交通等。
素材积累:1. 垃圾分类:讲述你所在的城市是否推行垃圾分类,以及你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看法。
2. 空气质量问题:描述你所在城市或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
3. 能源问题:讨论一些能源的浪费现象,如长时间开着空调、大量使用一次性制品等,并提出合理使用能源的方法。
二、网络安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中考作文中,写作关于网络安全的文章可以展示你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素材积累。
技巧:1. 引用案例:可以引用一些真实的网络安全案例,如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表明网络安全问题的严重性。
2. 分析原因:分析网络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个人信息泄露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不注意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密码过于简单等。
3. 提出建议: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定期更换密码等。
素材积累:1. 个人信息泄露:描述你或者你周围朋友的个人信息泄露的经历,并提出如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2. 网络诈骗:讲述一起你所知道的网络诈骗案例,并提醒读者们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专题二二话题作文的表现手法前车之鉴1.记叙文中用平淡的叙述和议论为主,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文章内容看起来平淡,形象不够鲜明,没有感人的力量。
2.议论文中大量运用因果推论和论断,缺少具体鲜活的事实和事理论据,使文章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
例1.2001年全国高考题(“诚信”)下面是部分高考答卷的节选,都有平淡的毛病,可以自己试试改一改。
(1)张林强来自一个小山村,他是他们村子里惟一在县城读书的高中生,而且成绩相当不错。
可是他们家的情况很不好,父亲有病,全靠母亲支撑着一个家,他们村的村长安慰他母亲说,放心吧,只要小强能考上大学,全村人供他,大家都少吃一口,就有他吃的,大家都少花一块,就有他花的,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上不了大学,他是咱们村的希望。
后来,张林强真的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临走时,全村的人都来送他,他含着眼泪上了车,并跟村长说,他一定会回来,为家乡的教育做贡献,他会说到做到的。
……张林强毕业前,没有到大城市找工作,而是要回家乡。
同学们都对他这种做法不理解,他说,我当时答应了村长要回去为我们那儿的教育事业做贡献,我不能不守信用,他讲了他离开村子的情形,同学们都感动得哭了。
(2)诚信在我们的生活里是最重要了。
没有诚信,就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你就不会拥有友谊;没有诚信,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你就不会在社会上赢得信誉,你经商就赚不到钱;没有诚信,得不到群众的拥护,你就不会取得成绩;甚至没有诚信,连家人都反对你,生活还有什么乐趣?所以,我们的生活中哪一天也离不开诚信。
个人生活如此,一个集体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诚信,他做的广告没人信,他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他就无法发展;一家医院没有诚信,病人就不会到他们那里去治病,这个医院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
一个商场没有诚信,得不到顾客的信任,他的商品就会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倒闭。
一个国家更是如此,没有对人民的诚信,民心就会涣散;没有对友邦的诚信,就会腹背受敌。
所以诚信是整个世界的主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讲诚信。
例(1)是一篇记叙文节选。
所选内容基本切题。
这本来是一个很生动感人的故事,但由于作者只是运用了平淡的叙述手法,使文章的形象不鲜明,很真挚的感情没能充分表现出来。
所以本文的得分不高。
下面是笔者修改后的例文,看看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张林强来自一个小山村,他是他们村惟一在县城读书的高中生。
家里的情况很不好,父亲有病,全靠母亲一个人种地支撑着这个家。
高考结束了,张林强回家跟母亲说,“妈,我不报志愿了,考上咱也上不起。
”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流下来,“这不把你一辈子耽误了呀,都怪妈,唉!”父亲躺在炕头上,使劲擂着炕,“嘿!”林强忍住眼泪,“爸,妈,你们别难受了,学上不上还咋的?咱村人不都没上过大学吗?还不都一样活着?我回家伺候你们,咱们一家好好过日子,比谁也不差。
”正说着,村长进了门。
“小强,听说你考完了?考得咋样?”“就那样吧。
”母亲一边抹眼泪一边说:“他平常成绩挺好,好有啥用啊,考上我们也上不起,谁让他爹妈这么没用呢?唉——”“嫂子,别发愁。
小强是咱们村的宝贝呀,他出息了,是咱全村的光荣。
你放心,只要小强能考上,有咱村人吃的,就有小强吃的,有全村人花的,就有小强花的。
”林强真的考上了省城的师范大学。
临行前,全村老少都来车站送行。
村长拉着林强的手,“小强啊,学成什么样,有多大出息,是你自己的事,但到了大学,一定好好读书,别给咱村里人丢脸!”林强重重点着头:“放心吧,叔,我一定学个人样儿回来,报答大家!”林强向乡亲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转身上了汽车。
……快毕业了,同学们都忙着找工作,只有林强像个没事人儿似的,照样看书。
同宿舍的小魏都有点替他着急了:“林强,你这么稳当,早找着好学校了吧,可别忘了我们啊。
”“我哪儿也不去,我想回我老家。
”“你有病啊?好不容易从那个穷地方出来,还想回去,你可想好,回去容易,再想出来可就难了。
”班长也过来,“林强,找工作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你可不要冲动,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大家的心意我知道,你们知道我这大学是怎么上的吗?我们村穷得出名,一年下来,一家也就收入几百块钱,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日子苦得没法想。
上次我回家,村长把钱送到我家,说:‘小强啊,这些钱,你先拿着,不多,今年年成不好,大家手头都紧,有不少人家孩子连学都上不起了,老师也嫌咱这儿穷,调走了。
’我当时就跟村长说,我毕业,一定回来,让父老乡亲的孩子们都上好学。
村长抓着我的手,眼泪都下来了,‘有你这句话,我们就值了,别屈着自个儿,我们有我们的办法。
’你们说,我能眼睁睁地看着父老乡亲的孩子们没老师,我到城里享福?我还是个人吗?”林强的话里,已明显带了哭腔。
整个宿舍里静下来,静得能听见人们的心跳。
班长、小魏一起握住林强的手,“好样的林强!”修改稿与原稿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概括和具体:原文只是概括地交代了村长的话,没有写出具体的情境,没有抓住最感人的细节,修改稿把原文内容写成两个具体的场面,抓住场面里人物的细节,用母亲的眼泪、父亲的无奈、张林强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起来真实感人。
例(2)是一篇议论文的中间部分。
这种形式的文章在应试作文中很常见。
这都是很典型的车轱辘话,中心也对,就是缺少具体的论据,道理论证得很勉强,很空洞。
修改的方法也是具体化:把那些概括的内容换成具体的内容就好了。
下面是第一自然段的修改例文:当你因为自己的缘故背弃了与朋友的约定,你很可能会失去友谊;当你为了一点利益背弃了对顾客的承诺,你将失去上帝;当你为了个人的名利而违背了对人民的誓约,你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名利;巴金在他的《灯》里说,“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除了米,人还需要有一颗诚信的心。
修改稿主要是把原文中的“没有诚信”四个字改成生活中体现“没有诚信”的具体内容,另外,引用了一句名言代替了原文平淡的总结,看起来就好多了。
由以上的两个例子不难发现,要想使内容不平淡,其实并不难,仔细点,把平时习惯的笼统说法换成一种具体的、可感性强的话就可以了。
下面是一篇高考高分卷,在这方面做得很好,自己体会体会。
珍惜诚信(广东高考优秀作文)“爸,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样做会害死人家,何况也犯法。
这事传出去,会给我们的饭店带来损害,我们的诚信会全毁了。
”我不满地对爸爸说。
“你懂什么,要是我不这样做,我一天能赚多少?你不想一想,你上大学要多少钱。
你还是快去学好你功课,考大学。
要是考不上,就不要怪我不客气。
”爸说完,离开了屋子。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发现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调和某种材料,将其倒进带有贵州醇标志的酒瓶里。
我知道他一定会将这些酒带来店里卖给顾客饮,这种酒近期一直畅销。
这样做,会给爸爸带来暴利,但对于顾客却是灾难,况且这样也会违背诚信原则,这可是商业者最重要一条。
该怎么办呢?爸爸一定不会听我的劝阻,但任由爸爸这样做,他迟早会走进监狱,越想越害怕。
我决定将这件事告诉妈妈。
妈妈听后,大吃一惊,然后才说:“怪不得近期顾客老是抱怨这种酒的味儿不正,生意也因此差了许多,也难怪。
我们的诚信没了,生意也差了。
”我劝妈妈说:“不如我们一起用行动来挽救爸爸,挽救小店,挽救我们的诚信。
”我把我的计划告诉她,她十分赞成。
我和妈妈先到市场购进一批真正的贵州醇,把爸爸制的悄悄调换过来。
然后由妈妈监督爸爸,打理小店。
晚上,我听见爸对妈说:“今天怎么怪,连最挑剔的常客老王也没对我们酒有意见。
”妈说:“有什么怪,我们的都是正品,难道你认为我们酒是假的?”爸赶忙说:“当然不会。
”我听后觉得十分好笑,计划成功一半。
接下来,我监督爸爸在家一举一动。
每当他打算制酒,我故意叫我同学来家里玩,搞得爸爸不好意思干下去。
一天晚上,爸爸由店里带来许多好东西,说今天晚上我们庆祝。
因为这几天生意好极了。
爸爸在席间说生意好全是他的功劳。
妈听了笑了一下,说:“恐怕不是吧,要不是我们母子俩将你制的‘好’酒调换过来,挽救小店的诚信,恐怕你现在已经……”爸爸笑了一下,说:“你怎么知道这件事,不过我们也很久没卖那种酒,我也很久没制了。
我制得那么多,良心也不安,觉得没了诚信,浑身不自在。
”“知错就好,爸,你以后要珍惜诚信,诚信才是你的。
”我调皮地说。
例2.1998年高考题(“战胜脆弱”)下面是一份失败的答卷,读一读,体会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是与表现手法不当有关。
心灵的韧性又一次考试结束了,然而我的心却依然很平静,这与我以前考试中的心理有很大逆差。
在初中一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学习一直不太好,可刚跨进初三的一次考试中我却取得了异常的好成绩,从此以后老师说我学习很有天分,我本来是不太在乎他那些话的,可是又几次考试之后,我的成绩依然很不错,我开始思考,可能我学习的确很好。
从那以后我开始注重分数了,尤其是老师手拿成绩单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几乎晕倒,心里的滋味是从未有过的,很难受,而且据同桌说,那一刻我的脸很红,我自己也觉得脸上一阵阵的烫。
终于成绩下来了,还不错,我的心情从紧张到了激动。
我发现,我的心灵空间越发狭窄了。
又是几次这样的考试过去了,我的人生第一大转折——中考日益临近了。
由于平时成绩不错,老师父母都说我是根苗子,成绩错不了。
听过这些话,我心里又有种异样的感觉,像一只小手挠过似的。
中考那天,经过我的强烈要求,母亲才没有到考场去,因为我觉得那样我更紧张。
考试开始了,三个监考教师往前边一站,我的手心里就一直湿湿的,答卷中窗外的一声鸟叫,都使我的心猛地一缩。
一道题把我难住了,我不时地抬头看表,看周围考生怎样,他们的镇静却成了我紧张的原因,那一刻几乎监考教师的脚步声都能影响我,我浑身感到燥热,好不容易熬完了那场考试。
回到家,我和爸爸、妈妈说起我在考场的反应,他们也不知怎么办,就带我找到了老师,把我的情况和老师一说,老师笑着说,这都是因为压力太大造成的,不要总给自己加压力,那样会使自己心灵的空间更加狭窄,除了成功,容不下一点别的东西。
我问老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灵空间变得宽广些呢?老师说,树立自信,别太在乎结果,有这两条就够了。
于是我就想,我是优秀的,我的成绩肯定错不了,不用紧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冷静地拼这一回。
在下一场考试中,我答题真的很冷静,我是笑着走出考场的。
这场考试,不仅考了我的知识,也考了我的心灵的空间。
这篇文章的主要缺陷也在于平淡。
有很多内容应该细致描写,但由于只是笼统交代,没有把要表现的意思表现出来。
注意比较修改后与原文的差别上初三之前,我一直是个差生。
初三的一次考试,我却考得出奇地好。
而且接下来几次考试的结果都不错,老师夸我有天分,我也开始注重自己的分数了。
(单独成段,与后文分开,显得浓淡分明)期中考试结束了。
老师拿着成绩单一走进教室,本来热闹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我看着老师手里的成绩单,心开始猛烈地跳动,脸上一阵阵发烧,我努力地控制自己,不管用。
老师开始报分数了,我觉得全班四十多双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我,我浑身燥热,有一股力量往嗓子眼儿里顶,我几乎要支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