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域部署项目-第三方软件AD备份恢复测试报告V1.1
- 格式:docx
- 大小:905.61 KB
- 文档页数:26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一、背景介绍数据恢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将已经损坏、丢失或者被删除的数据恢复到可用状态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数据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数据恢复技术的可靠性和效率对于保护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数据恢复测试进行详细报告,以评估数据恢复软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测试目的本次数据恢复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数据恢复软件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包括误删除、硬盘损坏、病毒感染等常见数据丢失情况。
通过测试,我们希翼了解数据恢复软件的恢复成功率、恢复速度以及恢复后数据的完整性,为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恢复解决方案。
三、测试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恢复软件:XYZ Data Recovery Pro3.03. 测试样本:包括误删除的文件、损坏的硬盘镜像文件、感染病毒的文件等四、测试步骤1. 误删除文件恢复测试a. 在测试环境中创建一个包含多个文件的文件夹。
b. 选择其中一个文件进行删除操作。
c. 运行数据恢复软件,扫描删除的文件并尝试恢复。
d. 记录恢复成功的文件数量和恢复时间。
2. 硬盘损坏恢复测试a. 使用专业工具摹拟硬盘损坏情况,生成一个损坏的硬盘镜像文件。
b. 运行数据恢复软件,扫描损坏的硬盘镜像文件并尝试恢复。
c. 记录恢复成功的文件数量和恢复时间。
3. 病毒感染文件恢复测试a. 在测试环境中创建一个包含病毒文件的文件夹。
b. 运行数据恢复软件,扫描受感染的文件并尝试恢复。
c. 记录恢复成功的文件数量和恢复时间。
五、测试结果1. 误删除文件恢复测试结果:- 成功恢复文件数量:10个- 恢复时间:5分钟- 恢复后文件的完整性:全部文件完整2. 硬盘损坏恢复测试结果:- 成功恢复文件数量:8个- 恢复时间:30分钟- 恢复后文件的完整性:部份文件损坏,但大部份文件完整3. 病毒感染文件恢复测试结果:- 成功恢复文件数量:5个- 恢复时间:10分钟- 恢复后文件的完整性:全部文件完整六、测试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XYZ Data Recovery Pro 3.0在误删除文件恢复和病毒感染文件恢复方面表现良好,成功恢复的文件数量较多且恢复时间较短,恢复后的文件完整性也得到了保障。
ad 域策略备份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AD(Active Directory)域控制器是Windows中极为重要的网络身份验证和授权服务,对于公司来说,域控制器中存储了大量的用户账号、组策略、计算机账号等信息,一旦信息丢失或损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备份AD域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保障公司网络的稳定和安全。
备份AD域策略的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一一介绍:一、使用Windows Server备份工具Windows Server自带有备份工具,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来备份AD 域策略。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打开“服务器管理器”,找到“工具”下的“Windows Server备份”;2. 在备份工具中选择“备份计划向导”,按照提示设置备份计划;3. 在选择备份目标时,选择“本地磁盘”或“网络共享”;4. 在选择备份项时,选择“系统状态”;5. 设置备份时间和其他选项;6. 完成备份计划的设置并执行备份。
通过这种方法备份AD域策略,可以定期执行备份计划,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二、使用第三方备份软件除了Windows Server自带的备份工具外,还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备份软件来备份AD域策略。
常见的备份软件有Veeam Backup、Acronis Backup等,这些软件能够更灵活地设置备份计划、备份位置和备份内容,提供更全面的数据保护。
使用第三方备份软件备份AD域策略的步骤通常为:1. 安装备份软件并进行配置;2. 添加AD域控制器作为备份对象;3. 设置备份计划,包括备份时间、备份频率等;4. 执行备份操作,将AD域策略数据备份到指定位置。
通过使用第三方备份软件,可以更加灵活地备份和恢复AD域策略数据,提高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备份系统状态AD域策略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系统状态,包括注册表、系统文件、系统启动文件等。
备份系统状态也是一种备份AD域策略的方法。
备份系统状态可以将整个系统的重要数据备份下来,并且可以快速恢复系统状态,保障AD域策略的安全性。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一、概述数据恢复测试是为了评估数据恢复软件或者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而进行的测试。
本报告旨在详细描述数据恢复测试的过程、结果和评估,以便为用户选择合适的数据恢复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二、测试目的1. 评估数据恢复软件或者服务的性能和可靠性。
2. 检查数据恢复过程中是否存在数据丢失或者损坏的情况。
3. 评估数据恢复软件或者服务的操作简便性和用户体验。
三、测试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数据恢复软件:XYZ Data Recovery Pro(版本号:X.X.X)3. 测试数据:随机生成的100个文件(包括文档、图片、视频等)四、测试步骤1. 安装和配置数据恢复软件:按照软件提供的安装向导进行安装,并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2. 创建测试数据:随机生成100个文件,并将其保存在测试环境中的不同位置。
3. 摹拟数据丢失情况:删除一部份测试数据,包括不同类型的文件和不同存储位置的文件。
4. 启动数据恢复软件:打开数据恢复软件,并选择进行数据恢复的目标位置。
5. 扫描和分析:软件开始扫描被删除或者丢失的文件,并进行分析以确定可恢复的文件。
6. 选择恢复文件:根据软件提供的扫描结果,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7. 开始恢复:点击恢复按钮,软件开始恢复文件到指定位置。
8. 恢复结果验证:检查恢复的文件是否与原始文件彻底一致。
9. 性能评估:记录数据恢复过程中的耗时,并评估软件的性能表现。
10. 用户体验评估:评估软件的操作简便性、界面友好度和功能完整性。
五、测试结果1. 数据恢复成功率:在本次测试中,数据恢复软件成功恢复了99%的测试数据,仅有1%的数据无法恢复。
2. 恢复速度:平均每一个文件的恢复时间为5秒,整体恢复过程耗时约10分钟。
3. 恢复质量:恢复的文件与原始文件彻底一致,未浮现任何数据损坏或者丢失的情况。
4. 操作简便性:数据恢复软件的操作界面简洁明了,操作流程清晰易懂,即使对于非专业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软件测试报告数据备份与恢复测试报告软件测试报告数据备份与恢复测试报告一、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备份与恢复是一项重要的功能,它可以保证软件系统在意外情况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本测试报告旨在对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进行测试,并提供详细的测试结果和分析。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软件的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是否符合预期,并评估其在各种情况下的可靠性。
具体测试目标如下:1. 检查软件是否能够正确备份数据,并生成可用的备份文件。
2. 确保软件能够按需恢复备份的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3. 评估软件在不同数据量和复杂度下的备份与恢复性能。
三、测试环境概述1. 硬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处理器:Intel Core i7-8700- 内存:8GB2. 软件环境:- 被测试软件:XXX软件版本号:X.X.X- 数据库:MySQL 5.7四、测试方法和步骤1. 数据备份测试步骤:1.1 进入软件系统管理界面1.2 选择数据备份功能,并设置备份参数1.3 执行数据备份操作1.4 验证备份文件是否生成,并检查文件完整性2. 数据恢复测试步骤:2.1 进入软件系统管理界面2.2 选择数据恢复功能,并指定备份文件路径 2.3 执行数据恢复操作2.4 验证恢复后的数据是否与备份前一致3. 性能测试步骤:3.1 准备不同数据量和复杂度的测试数据3.2 执行数据备份操作,并记录备份时间3.3 执行数据恢复操作,并记录恢复时间3.4 根据测试结果评估软件的备份与恢复性能五、测试结果和分析1. 数据备份测试结果:在执行数据备份测试时,软件能够正确地生成备份文件,并且备份文件完整。
备份速度与数据量呈线性关系。
2. 数据恢复测试结果:在执行数据恢复测试时,软件能够按需恢复备份的数据,并且恢复后的数据与备份前一致。
恢复速度与数据量呈线性关系。
3. 性能测试结果:在不同数据量和复杂度下,软件的备份和恢复性能良好。
软件测试报告数据备份恢复测试1. 背景介绍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备份和恢复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工作。
数据备份是指将系统中的数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以便在意外情况下恢复数据。
恢复测试是验证备份数据是否能够成功恢复到原始系统中,并确保恢复后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软件在数据备份和恢复方面的可靠性,包括备份过程的准确性和数据恢复后系统的完整性。
通过对备份恢复过程的测试,可以确定系统是否能够恢复到预期状态,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3. 测试环境本次测试采用以下环境配置:-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16- 软件版本:软件版本号为X.X.X4. 测试步骤4.1 数据备份测试4.1.1 确认备份方案:根据系统要求和设计文档,确认数据备份方案,包括备份频率、备份介质、备份存储位置等。
4.1.2 执行数据备份:按照备份方案执行数据备份操作,并记录备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4.1.3 验证备份数据:验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确保备份文件包含所有需要备份的数据,并且数据没有损坏。
4.2 数据还原测试4.2.1 恢复测试准备:确认还原测试所需的环境和工具,包括数据库还原工具、备份文件等。
4.2.2 执行数据恢复:按照恢复测试计划执行数据还原操作,并记录还原过程中的详细步骤和任何异常情况。
4.2.3 验证系统完整性:在数据成功恢复后,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包括功能和性能方面的测试。
4.3 综合测试4.3.1 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完整性测试:测试备份和恢复过程所涉及的所有数据是否完整。
4.3.2 容错性测试:测试在备份和恢复过程中是否存在错误处理机制和容错能力。
4.3.3 性能测试:测试备份和恢复操作的性能指标,包括备份时间、恢复时间和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 测试结果5.1 数据备份测试结果- 备份过程执行成功,未出现异常情况。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标题:数据恢复测试报告引言概述:数据恢复测试是为了验证数据丢失或者损坏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的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数据恢复测试的结果及相关分析。
一、测试环境1.1 硬件环境:测试时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等。
1.2 软件环境:测试时使用的数据恢复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
1.3 网络环境:测试时使用的网络环境稳定性及带宽情况。
二、测试方法2.1 数据丢失摹拟:通过人为删除、格式化等方式摹拟数据丢失情况。
2.2 数据恢复操作:使用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2.3 数据完整性验证:对恢复的数据进行完整性验证,确保数据没有丢失或者损坏。
三、测试结果3.1 数据恢复成功率:记录每次数据恢复操作的成功率。
3.2 恢复速度:记录数据恢复操作所花费的时间。
3.3 数据完整性:验证数据恢复后的数据完整性,确保没有丢失或者损坏。
四、问题分析4.1 失败原因分析:分析数据恢复失败的原因,如硬件故障、软件配置错误等。
4.2 改进方案:提出改进数据恢复测试的方案,以提高数据恢复的成功率和速度。
4.3 预防措施:制定预防数据丢失的措施,减少数据恢复的需求。
五、结论与建议5.1 结论总结:总结数据恢复测试的结果,评估数据恢复能力。
5.2 建议改进:根据测试结果提出改进数据恢复能力的建议。
5.3 未来展望:展望数据恢复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导未来的数据恢复测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数据恢复测试报告详细介绍了测试环境、测试方法、测试结果、问题分析以及结论与建议,为数据恢复能力的评估和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Commvault测试报告Commvault数据备份恢复平台功能测试报告目录第 1 章测试概述 (3)1.1测试背景 (3)1.2测试环境 (3)1.3测试摘要 (5)1.4测试人员 (6)第 2 章测试详细报告 (7)2.1VM WARE备份恢复 (7)2.1.1无代理方式备份ESXI (7)2.1.2恢复整个虚拟机 (8)2.1.3恢复单个文件 (10)2.1.4恢复单个EXT4文件 (13)2.2O RACLE备份恢复测试 (17)2.2.1图形化配置Oracle备份 (17)2.2.2图形化Oracle异机恢复 (21)2.2.3图形化方式恢复逻辑表演示 (27)2.3DB2备份恢复测试 (31)2.3.1图形化配置DB2备份 (31)2.3.2DB2数据库恢复演示 (34)2.4SQL数据库备份恢复 (38)2.4.1MSSQL数据库备份 (38)2.4.2MSSQL数据库恢复验证 (41)2.5DLO保护和网盘功能测试 (43)2.5.1部署DLO客户端备份 (43)2.5.2桌面电脑网盘功能 (48)2.6软件管理功能 (52)2.6.1软件易用性展示 (52)2.6.2软件特色功能展示 (55)2.6.3报表发送功能 (59)第 3 章测试总结 (62)第 1 章测试概述1.1测试背景通过与XXXX技术专家对Commvault一体化数据管理软件技术探讨和交流后,XXXX信息中心希望通过全面深入的测试来检验管理软件是否能具有满足用户各种实际需求。
通过测试为XXXX信息中心用户在今后数据管理工作中提供更有效、更可靠、更全面的技术参考。
本次测试预期在测试环境下对数据管理软件产品在操作灵活性、功能性、管理性、可靠性进行评测。
通过数据管理软件安装、备份策略设置、备份与恢复管理、灾备数据管理、报表管理等方面实际操作体验数据管理平台的特点,实现对数据管理软件多个技术特点的功能测试。
1.2测试环境本次测试的拓扑如下:测试拓扑说明:●备份管理服务器(CommServer):CommServe服务器是备份管理控制服务器,它需连接在LAN上和SAN上。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引言概述:数据恢复测试是一项关键的测试活动,旨在验证系统或者应用程序能够成功地从备份或者存档中恢复数据。
本报告旨在总结数据恢复测试的结果,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一、测试环境1.1 测试系统在数据恢复测试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摹拟的测试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
服务器采用了最新的硬件配置和操作系统,以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性能。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我们选择了一种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测试对象,以验证其在数据恢复方面的功能和性能。
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强大的数据恢复功能。
1.3 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在测试环境中,我们采用了多种备份和恢复策略,包括彻底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
这些策略的选择是为了摹拟不同的数据丢失场景,并评估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二、测试方法2.1 恢复时间测试我们通过摹拟数据丢失的情况,测试系统在不同备份策略下的恢复时间。
通过记录恢复时间,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恢复效率。
2.2 数据一致性测试在数据恢复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测试了系统在不同备份策略下的数据一致性,以确保恢复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一致。
2.3 容错能力测试容错能力是系统恢复的关键指标之一。
我们测试了系统在不同备份策略下的容错能力,包括对硬件故障和数据损坏的处理能力。
三、测试结果3.1 恢复时间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系统在彻底备份策略下的恢复时间最短,而增量备份策略下的恢复时间最长。
这是因为彻底备份包含了所有的数据,而增量备份只包含了最近的更改。
3.2 数据一致性在所有的备份策略中,系统在恢复后能够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我们没有发现任何数据丢失或者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3.3 容错能力系统在面对硬件故障和数据损坏时表现出了良好的容错能力。
它能够自动检测并修复损坏的数据块,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测试评估4.1 性能评估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系统在数据恢复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软件测试报告错误处理与恢复测试报告软件测试报告错误处理与恢复测试报告1. 引言本文将对软件的错误处理与恢复功能进行测试,并汇报测试结果以及相应的处理过程和策略。
通过对软件的错误处理与恢复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旨在确保在遇到错误时,软件能够正确地进行处理和恢复,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数据的安全性。
2. 测试环境在进行错误处理与恢复测试之前,我们首先搭建了以下测试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软件版本:软件版本1.0.0- 测试工具:JUnit 5- 测试数据:包括正确输入和各种错误输入,以模拟各种错误情况3. 错误处理测试3.1 输入错误处理测试在这一部分的测试中,我们模拟了各种输入错误的情况,包括输入非法字符、输入超出范围的数字等。
测试结果如下:- 对于非法字符输入,软件能够正确地进行异常处理,并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 对于超出范围的数字输入,软件能够正确地进行判断和处理,并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3.2 文件读取错误处理测试在这一部分的测试中,我们模拟了文件读取错误的情况,如文件不存在、文件格式错误等。
测试结果如下:- 对于文件不存在的情况,软件能够正确地进行异常处理,并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 对于文件格式错误的情况,软件能够正确地进行判断和处理,并给出相应的错误提示信息。
4. 错误恢复测试4.1 数据备份与恢复测试在这一部分的测试中,我们模拟了软件在出现错误情况后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情况。
测试结果如下:- 当软件出现错误时,软件能够正确地进行数据备份,并将备份文件保存在指定位置。
- 在恢复错误后,软件能够正确地读取备份文件,并将数据恢复到出错前的状态。
4.2 系统状态恢复测试在这一部分的测试中,我们模拟了软件在出现错误情况后能够正确地恢复系统状态的情况。
测试结果如下:- 当软件出现错误时,软件能够正确地恢复系统状态,包括关闭出错的进程、重置相关参数等。
- 在恢复系统状态后,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保持稳定的性能。
数据恢复测试报告标题:数据恢复测试报告引言概述:数据恢复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技术评估活动,旨在验证系统或软件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数据恢复测试的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以及测试结果,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提高数据恢复能力。
一、测试目的:1.1 评估系统或软件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下的恢复能力。
1.2 确定数据恢复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1.3 为数据恢复方案的改进提供依据。
二、测试环境:2.1 硬件环境:包括测试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等。
2.2 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恢复工具等。
2.3 数据环境:包括测试数据集和真实生产数据的备份。
三、测试方法:3.1 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范围和测试时间等。
3.2 模拟数据丢失场景:通过删除、损坏或格式化数据来模拟真实的数据丢失情况。
3.3 执行数据恢复操作:使用数据恢复工具或流程来尝试恢复丢失的数据。
3.4 记录测试结果:记录恢复成功率、恢复时间和恢复质量等指标。
3.5 分析测试结果:评估数据恢复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四、测试结果:4.1 恢复成功率:在测试中成功恢复丢失数据的比例。
4.2 恢复时间:从数据丢失发生到数据完全恢复所需的时间。
4.3 恢复质量: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根据我们的测试结果,系统A在数据恢复方面表现出色,恢复成功率达到95%,恢复时间平均为30分钟,恢复质量高。
然而,系统B的恢复成功率仅为80%,恢复时间平均为1小时,恢复质量有待改进。
五、建议改进:5.1 提高备份频率:增加数据备份的频率,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
5.2 定期测试恢复能力: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5.3 使用可靠的数据恢复工具:选择可靠的数据恢复工具,确保数据恢复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数据恢复测试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测试目的、测试环境、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数据恢复测试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并提供了一些改进建议来提高数据恢复能力。
海尔集团全球AD域部署项目第三方软件AD备份还原测试报告
编制: 南洋、海飞
日期: 2017/06/01
目录
1文档目的 (4)
2背景说明 (5)
3测试过程-颗粒化备份还原 (6)
3.1测试过程 (6)
AD备份,添加备份内容如下: (6)
发起AD备份,如下截图: (8)
AD备份成功: (10)
备份完毕后,测试一下AD颗粒化恢复。
首先在服务器查看要删除object(backup test /111)的属性值和隶属关系: (11)
恢复测试: (11)
恢复作业完成,控制台没有报错: (13)
登录域控服务器上查看111组已恢复,查看恢复数据及属性,隶属组、属性还原成功 (14)
测试用户的密码是否正常还原,使用runas命令测试登录成功,密码恢复成功: (16)
3.2结论 (16)
4测试过程-系统状态还原测试 (16)
4.1测试过程 (17)
登录AD,删除测试OU: (17)
重启44的Windows系统时点击F8进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使用本地管理员登录 (17)
选择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 (17)
恢复作业完成,没有报错 (19)
恢复作业正常完成后,提示需要重启服务器: (20)
重启之前,修改注册表,进行授权还原 (20)
返回44进行服务器重启 (24)
重启后,查看备份之后删除的数据数据又回来了,证明还原成功 (24)
4.2结论 (25)
5测试报告总结 (25)
5.1测试总结 (25)
修订和审批修改记录
2017-06-01 李昭荣 1.0 初稿
2017-06-01 徐文鹏 1.1 修改文字细节
审阅
1文档目的
本文档对第三方备份还原软件CommVault进行AD的备份还原测试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评估该软件对于实现AD备份还原的基础功能,供生产环境部署参考。
2背景说明
●环境简介
●参与人员:徐文鹏@备份项目组、李昭荣@南洋AD项目组
●目标概述:颗粒化、系统状态的备份、恢复
●基础信息准备
⏹修改hosts解析
⏹安装备份软件AD,需要关闭防火墙
⏹备份服务器端配置nytest服务器的备份内容
3测试过程-颗粒化备份还原
说明: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小范围object误删除的快速还原3.1测试过程
AD备份,添加备份内容如下:
发起AD备份,如下截图:
AD备份成功:
备份完毕后,测试一下AD颗粒化恢复。
首先在服务器查看要删除object(backup test /111)的属性值和隶属关系:
恢复测试:
删除backup test /111
选择恢复
恢复作业完成,控制台没有报错:
登录域控服务器上查看111组已恢复,查看恢复数据及属性,隶属组、属性还原成功
测试用户的密码是否正常还原,使用runas命令测试登录成功,密
码恢复成功:
3.2结论
经过上述过程的测试,结论如下:
1)颗粒化还原功能测试成功
2)备份还原过程中,控制面板中的一些选项还有待确认具体含义
4测试过程-系统状态还原测试
说明:进行服务器灾难级别的还原、或者发生架构损坏、大面积误删除操作后使用
4.1测试过程
登录AD,删除测试OU:
重启44的Windows系统时点击F8进入目录服务还原模式,使用
本地管理员登录
选择备份的数据进行恢复:
恢复作业完成,没有报错
恢复作业正常完成后,提示需要重启服务器:
重启之前,修改注册表,进行授权还原
定位到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DFSR,做如下操作: 右键DFSR文件夹,新建一个项,名称为“R estore”;
点击“R estore”,在右方空白处右键,新建一个字符串值“SYSVOL ”,修改值为“authoritative”
●在另一台域控服务器43上,打开注册表,安照上面的方式定位到相同的位置。
●右键新建一个“Restore”项,空白处新建一个“SYSVOL”字符串值,修改值为
“non- authoritative”
再定位到“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BackupRestore”,添加一个项,命名为“SystemStateRestore”,右方空白处新建一个名为“LastRestoreId”字符串值,修改值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返回44进行服务器重启
重启后,查看备份之后删除的数据数据又回来了,证明还原成功
4.2结论
经过上述过程的测试,结论如下:
1)系统状态还原功能测试成功
2)备份还原过程中,控制面板中的一些选项还有待确认具体含义
5测试报告总结
5.1测试总结
本测试报告表明:
1)该第三方备份软件可以实现AD备份还原的基础功能,包括颗粒化还原以及系
统状态还原
2)备份还原过程中,控制面板中的一些选项还有待确认具体含义,建议生产环境部署之前,
阅读产品白皮书,结合生产环境以及AD备份还原最佳实践,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