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陕西省学习数据库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20.69 KB
- 文档页数:5
西安交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
SQL是的缩写.()A。
Standard Query LanguageB. Select Query Language[正确]C。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D。
以上都不是满分:2 分2。
dbms 提供dml 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的dml 称为()A. 自主型B. 自含型[正确]C。
宿主型D。
交互型满分:2 分3. db、dbms 和db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db 包括dbms和dbs[正确]B。
dbs包括db和dbmsC。
dbms包括db和dbsD。
不能相互包括满分:2 分4. 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 数据B。
数据模型[正确]C. 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D. 信息满分:2 分5。
DBMS是()。
A。
OS的一部分[正确]B。
OS支持下的系统软件C. 一种编译程序D。
一种操作系统满分:2 分6. dbms 提供dml 实现对数据的操作.可以独立交互使用的dml 称为()A. 宿主型B。
独立型[正确]C. 自含型D。
嵌入型满分:2 分7。
关于关系模式的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关系模式可以有多个主键[正确]B。
一个关系模式可以有多个候选键C。
主键所包含的属性称为主属性D。
不是哪个关系模式都有键满分:2 分8。
下列SQL句中,能够实现参照完整性控制的语句是().A。
FOREIGN KEYB。
PRIMARY KEYC。
REFERENCES[正确]D. FOREIGN KEY 和REFERENCES满分:2 分9。
对数据对象施加封锁,可能会引起活锁和死锁问题.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的策略.()[正确]A。
顺序封锁法B. 依次封锁法C。
优先级高先服务D. 先来先服务满分:2 分10。
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最长的运算是()。
A。
投影[正确]B。
广义笛卡儿积C。
除法D。
选取满分:2 分11。
给定函数依赖f:X→Y和g:X→Y,则()。
教育部支持陕西省转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实施方案陕西省教育厅致函教育部申请转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称全国系统)替换自建系统,为保证转用工作平稳过渡,把对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工作组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陕西省教育厅成立联合工作组,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具体工作人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陈东升(处长)、张鹏(副处长)、殷荣安(副处长)、冯嵩(干部)。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马亮(处长,技术总负责)、杨清贵(副处长)、王光伟(干部)、王振涛(干部)、张建峰(干部)、吴斌(技术人员)、付君伟(技术人员)、高庆雷(技术人员)、蒋召宝(技术人员)。
陕西省教育厅:李享阳(副处长)、李根民(副处长)、何方(干部)、黄建伟(干部)。
陕西省电教馆:马骐(副馆长)、牟浩江(主任,技术总负责),张开春(技术人员)。
二、前期准备工作1.确定具体的技术实施方案召开更换系统技术协调会议,根据陕西省计划和问题,共同确定技术方案。
此项工作已完成。
2.准备学籍系统软硬件环境部署陕西前期对接时已有部分软硬件资源(见“陕西现有服务器配置”),需根据下表中“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所需服务器配置清单”、“数据库服务器”、“共享存储”、“外陕西省负责准备好硬件资源,安装好Oracle RAC数据库,安装好增加的应用服务器,配置好共享存储、负载均衡、外网地址。
3.陕西省全国系统培训试用系统部署。
(陕西省教育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4.自建系统数据同步。
确认通过原来的对接方式,将数据全部正确传到陕西省全国系统培训试用系统。
(陕西省教育厅、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上述各项工作,2015年3月底完成。
三、数据比对与修改第一阶段:行政区划学校机构代码处理包括行政区划码转化、学校机构代码核对、学校机构代码校正,学生转移处理撤点并校等工作。
(陕西省教育厅) 2015年3月底完成。
西交15春《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答案西交《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1.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A.系统开发周期长B.缺乏标准、规范C.用户参与程度低D.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正确答案:A2.管理信息具有等级性,下面属于策略级的信息是()A.库存管理信息B.产品投产C.工资单D.每天统计的产量数据正确答案:B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A.数据库B.操作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库系统正确答案:C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数据项B.记录C.文件D.数据库正确答案:A5.比较常见的电子商务模式B2C(或称B to C)是指()A.消费者之间的直接电子商务B.企业与间接小我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6.A.B.C.D.VFP言语属于第( )代计算机言语。
一二三四?正确答案:D7.A.B.C.D.系统设计时()按用户要求划分子系统按领导要求划分子系统按逻辑功能划分子系统按机构划分子系统?正确答案:C8.A.B.C.D.用于支持领导层决策的信息体系是(专家体系经理信息体系战略信息体系电子数据交换?精确答案:B9.A.B.C.D.)U/C矩阵的精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完整性检验准确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无冗余性检验?精确答案:B10.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时常用的方法,按其生命周期特征,它应属于()。
A.螺旋模型B.喷泉模型C.混合模型D.瀑布模型?精确答案:D11.一般情况下,可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和基层,其中高层管理属于()。
A.战术级管理B.战略级管理C.控制层管理D.作业层管理?正确答案:B12.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A.职能结构B.横向综合结构C.总的综合结构D.纵向综合结构?正确答案:C13. MRPII是广泛应用于哪种类型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
西安科技大学《专业学科导论》学习报告题目专业学科导论学习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及班级软件工程1101 学号 1108010119 姓名陈晓鹏日期 2012年7月9日《专业学科导论》学习报告通过对《专业学科导论》这门课一星期时间的学习,我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和直观的认识,并且我认为这种了解和认识对大一的我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由于家庭因素,自己从小就很有书画天赋,从小学到中学先后获得了近二十次的全国各级比赛大奖;2010年参加了陕西省艺术类高考,并以优异的专业课和文化课成绩被西安美术学院装饰设计专业所录取,之后由于一些原因而选择了复读理工类。
所以当2011年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我就很刻意的选择了一些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由于平时很少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所以,当时自己对好多专业也不是很清楚,听堂兄说软件工程很有发展前景,自己就带着好奇的心理在网上查询了解了相关的专业信息,了解到: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
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
因此,为积极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国家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分支之一,国家非常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对软件人才的培养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软件开发和管理技术、能够在计算机软件领域中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和管理的高级人才。
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应用理论和知识基础,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红色人物数据库建设实践与启示——以《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人物库》为例窦鹏(陕西省图书馆,陕西西安710061)[摘要]红色人物数据库是当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人物库》是陕西省图书馆建设的红色历史文化类多媒体资源库。
简析该库的建设意义、建设措施、收录标准和范围、文献征集方案、建设经验与启示,为建设红色人物数据库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据库红色人物陕甘宁边区人物库图书馆[分类号]G250.74近10年来,红色资源的宣传保护和研究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各类型图书馆结合本地或本馆特色资源,陆续开展红色人物数据库建设。
红色人物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人生信仰,参与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人士。
据笔者自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中国知网调研,若干红色人物专题数据库已建成或在筹建当中,如吉林省图书馆的《杨靖宇将军专题数据库》[1]、陕西省图书馆的《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人物库》[2]、海南大学图书馆的《张云逸专题数据库》[3]、吉首大学图书馆筹建的《贺龙特色文献数据库》[4],还有一些红色资源数据库部分内容涉及红色人物,如吉林图书馆的《东北抗联数据库》[5]、湖南大学图书馆的《湖南人物库》[6]、湖南省图书馆的《湖南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7]、桂林图书馆的《广西红色历史文化数据库》[8]等。
陕西省图书馆的《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人物库》属于红色人物群体数据库,是该馆独立研发的《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的第一个子库。
它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地方特色资源建设2011年项目,于2014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在当年的全国地方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类项目中,其数据量及得分均名列前茅。
近几年来,在文化共享工程的指导下,红色历史数据库建设成为省级公共图书馆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学术论文较为少见。
2022年西安思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原理》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数据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故障,其故障对数据库的影响总结起来有两类:______和______。
2、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个阶段。
3、有两种基本类型的锁,它们是______和______。
4、主题在数据仓库中由一系列实现。
一个主题之下表的划分可按______、______数据所属时间段进行划分,主题在数据仓库中可用______方式进行存储,如果主题存储量大,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可采用______方式进行存储。
5、关系规范化的目的是______。
6、在SQL语言中,为了数据库的安全性,设置了对数据的存取进行控制的语句,对用户授权使用____________语句,收回所授的权限使用____________语句。
7、数据库恢复是将数据库从______状态恢复到______的功能。
8、关系数据库中基于数学的两类运算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9、设在SQL Server 2000环境下,对“销售数据库”进行的备份操作序列如下图所示。
①出现故障后,为尽可能减少数据丢失,需要利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
首先应该进行的恢复操作是恢复_____,第二个应该进行的恢复操作是恢复_____。
②假设这些备份操作均是在BK设备上完成的,并且该备份设备只用于这些备份操作,请补全下述恢复数据库完全备份的语句RESTORE_____FROM BKWITH FILE=1,_____;10、如图所示的关系R的候选码为;R中的函数依赖有;R属于范式。
一个关系R二、判断题11、在一个关系中,不同的列可以对应同一个域,但必须具有不同的列名。
()12、在数据表中,空值表示不确定。
()13、视图是观察数据的一种方法,只能基于基本表建立。
陕西省计算机初级考试习题基础一、选择题1、世界上首先实现存储程序的电子数字计算机是____。
A、ENIACB、UNIVACC、EDVACD、EDSAC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____。
A、查尔斯.巴贝奇B、图灵C、阿塔诺索夫D、冯.诺依曼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____。
A、艾仑•图灵B、冯•诺依曼C、莫奇莱D、比尔•盖茨3、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程序和程序原理是____提出的。
A、图灵B、布尔C、冯•诺依曼D、爱因斯坦4、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半个世纪中虽有很大进步,但至今其运行仍遵循着一位科学家提出的基本原理。
他就是____。
A、牛顿B、爱因斯坦C、爱迪生D、冯•诺依曼5、1946年世界上有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奠定了至今仍然在使用的计算机____。
A、外型结构B、总线结构C、存取结构D、体系结构6、在计算机应用领域里,____是其最广泛的应用方面。
A、过程控制B、科学计算C、数据处理D、计算机辅助系统7、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它们是____。
A、低档计算机、中档计算机、高档计算机、手提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C、组装机、兼容机、品牌机、原装机D、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8、以下属于第四代微处理器的是____。
A、Intel8008B、Intel8085C、Intel8086D、Intel80386/486/5869、Pentium IV处理器属于____处理器。
A、第一代B、第三代C、第四代D、第五代10、计算机能够自动、准确、快速地按照人们的意图进行运行的最基本思想是____。
A、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B、采用CPU作为中央核心部件C、采用操作系统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11、计算机工作最重要的特征是____。
A、高速度B、高精度C、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D、记忆力强12、计算机业界最初的硬件巨头“蓝色巨人”指的是____。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文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 M = {xlx 2 = x} , N = {x|lgx < 0},贝V M U N =(A)[0, 1] 【答案】A试题分析* 由 Af - {x x 5 = x} J/ = {0,1} t A" = |lg x£ 0}A r = {x 10 <x $1}所故答黑选显考点:集合间的运算•【分析及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了集合的表示及其相关运算,属于基础题型,难度不大。
【答案】C故答案选C考点:概率与统计.【分析及点评】 本题主要考察了统计以及统计图表的相关知识,难度系数很小,属于基础题型。
(B)(0, 1](C)[0 , 1)2、某中学初中部共有 110名教师,高中部共有 150名教师,其性别比例如图所示,则该校女教师的人 数是(初中部)(D)167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该校女教师的人数为110 70% 150 (1 60%) 77 60 137(A)( — 1 , 0) (B)(1 , 0) 【答案】B试题分析:由抛物线 y22px(p 0)得准线x1),则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C )(0,— 1)(D )(0 , 1)卫,因为准线经过点(1,1),所以p 2 , 23、已知抛物线y 2 = 2px (p > 0)的准线经过点(一1,所以抛物线焦点坐标为 (1,0),故答案选B考点:抛物线方程•【分析及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抛物线的基本性质,从标准方程和定义出发,方法和思路都较为传统。
题目设置较为简单。
1 Jx, x 0 小4、设f(x)= ,贝V f(f( —2))=2x,x 0113(A) - 1(B)-4(逅(D)-【答案】C分析;因为/(-2) = 2""=扌,=『(£) = 1-£= 1-£= * ,故答案选匸考点;1 ■分段的数多2庖数求值亠【分析及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函数求值的相关知识,以分段函数为载体,考察学生对函数定义以及性质的理解。
【导语】学籍是专指作为某校学⽣的⾝份证明。
2013年9⽉1⽇起,全国已经初步建⽴了⼩中⼤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内容是教育频道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省中⼩学学籍管理系统址: ⼀、作为学⽣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的⾝份。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
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政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从⼊学到毕业的学籍进⾏管理的⾏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的中⼩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应有的权益。
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都具有学籍。
新⼊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建⽴或转接学籍,是否“⼈籍⼀致”。
“⼈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影响升学。
学⽣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的去向,⽅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
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的学籍信息进⾏核对,确保准确⽆误。
⼆、学⽣⼊学或转学,地⽅教育部门是否可将有⽆学籍作为⼊学门槛或条件? 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是学⽣⼊学的结果,不是⼊学和转学的前提条件。
转接学籍或新建学籍是招⽣⼊学的后置程序,教育⾏政部门或学校不应将学⽣之前有⽆学籍或学籍是否已转⾄接收地作为确定⼊学资格的必要条件,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
三、学⽣⼊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续? 学⽣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转接学籍,实现“⼈籍⼀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
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即应视为在校⽣,享受在校⽣待遇(如参加地⽅教育⾏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学籍档案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按照《陕西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我省教育信息化“完善环境、拓展应用、深度融合”的三段式推进战略,以完善环境为核心的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已经结束,全省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完成,体制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础设施和网络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失衡状态得到很大改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展开,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全局性发展和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信息化有序、深入发展,依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以继续完善环境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和网络安全建设为保障,以拓展应用为核心,以规范建设、评估督导和示范引领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全省教育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为促进全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省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创建工作,形成教育信息化评估、督导的科学管理体系和支撑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管理运行机制;建成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宽带网络校校通"达到100%,“优质资源班班通”达到50%,“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开通率教师达到100%,初中以上学生达到80%;教育管理数据逐步融合,形成系统、准确、满足各级各类需求的教育基础数据库,实现基本的教育行政决策信息化支持环境;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全面展开,产生一批应用创新模式和示范案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入发展,资源内容不断丰富。
三、工作任务(一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督导机制建设,进一步理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和我省教育信息化拓展应用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建成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促进我省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编写说明课题编写组二〇一七年三月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编写单位2014年,在图库一体化产品——数字线划地图(DLG-MAP)理论研究和生产应用的基础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与长安大学共同申请了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研究”,项目就DLG-MAP产品的内容、符号的构成和符号的XML描述进行了研究,形成了《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草案)。
2015年,为了提高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的统一性和共享性,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快速高效使用与更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与长安大学在“《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研究”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申请了《陕西省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基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地方标准的立项。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其列入2016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
项目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长安大学承担编写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项目承担单位组建了由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编写组。
(二)主要工作过程1草稿2015年编写组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创新项目《1∶5 000 1∶10 000数字线划地图数据基本规定》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生产相关技术资料,针对陕西省1∶5 000 1∶10 000图库一体化数字线划地图(DLG-MAP)生产、建库以及应用对数据的基本要求,结合地图符号图形结构与XML描述框架,提出了标准草拟稿。
在标准草拟稿基础上,编写组对DLG-MAP成果特征、成果构成、数据内容、要素及图形符号编码、相关性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并与1∶5 000 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矢量数据相关标准进行协调。
上机21、基于第一次上机创建的银行数据库,创建一个视图branch_detail,能够显示所有支行的存款客户数量、存款总额、贷款客户数量、贷款总额。
2、在account的account_number属性上建立索引,并在account表里插入大量元组,比较有无索引在查询速度上的区别。
3、创建角色银行经理branch_manager,银行经理具有插入、删除和更新branch表的权限。
4、自由练习第四章中级SQL的其他特性。
创建一个视图branch_detailcreate view branch_detail asselect *from(select branch_name as name1,count(distinct (customer_name)) as count1,sum(balance) from branch023 natural join account023 natural join depositor023group by branch_name)as deposite,(select branch_name as name2,count(distinct (customer_name)) as count2,sum(amount) from loan023 natural join borrower023 natural join branch023group by branch_name)as loanwhere name1=name2;select * from branch_detail;建立索引select * from account023;create index accountnumber_index on account023(account_number);show index from account023;创建角色银行经理branch_managercreate user 'branch_manager' identified by '1234';grant INSERT,UPDATE,DELETE on bank023.branch023 to branch_manager; show grants for branch_manager;创建自定义类型create type dollars as numeric(12,2)final;权限收回revoke insert on branch023 from branch_manager restrict;。
其他系统西安交通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所有答案一个或一组属性的值可以决定其他属性的值,这种关系称为函数依赖。
答案是:正确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称为死锁。
答案是:正确使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称为活锁。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才能继续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答案是:正确多粒度封锁中的一个数据对象有显式加锁和隐式加锁两种方式加锁。
答案是:正确常用的封锁有排他锁和共享锁。
答案是:正确DBMS的两种实现方式分别是编译和解释。
答案是:正确事务的4个基本性质分别是执行的原子性,功能上的保持一致性,彼此的隔离性,作用持久性答案是:正确SQL的数据更新功能主要包括 NSERT、 Us、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答案是:命令的集合、数据库系统、软件系统dbms提供dm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嵌入高级语言中使用的dm称为C答案是:宿主型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A答案是:概念模式改变,外模式和应用程序不变dbms提供dm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可以独立交互使用的dm称为C答案是:自含型关系模型的程序员不需熟悉数据库的C答案是:存取路径完成对数据库数据的查询与更新C答案是:dml是控制数据整体结构的人,负责三級结构定义和修改C 答案是:dba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C答案是:dbms在下面给出的内容中,不属于dba职责的是C答案是:编写应用程序XA成立是X→成立的C答案是:充要条件给定函数依赖f:X→Y和g:→Y,则C答案是:f等于g索引的作用之一是C答案是:加快查询速度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A答案是:外横式X→成立的C。
答案是:充要条件。
1、设有两个集合A和集合B,要求设计生成集合C=A∩B的算法,其中集合A、B和C用链式存储结构表示。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lklist;void intersection(lklist *ha,lklist *hb,lklist *&hc){lklist *p,*q,*t;for(p=ha,hc=0;p!=0;p=p->next){ for(q=hb;q!=0;q=q->next) if (q->data==p->data) break;if(q!=0){ t=(lklist *)malloc(sizeof(lklist)); t->data=p->data;t->next=hc; hc=t;} }}2、假设以I和O分别表示入栈和出栈操作。
栈的初态和终态均为空,入栈和出栈的操作序列可表示为仅由I和O组成的序列,称可以操作的序列为合法序列,否则称为非法序列。
(15分)(1)A和D是合法序列,B和C 是非法序列。
(2)设被判定的操作序列已存入一维数组A中。
int Judge(char A[])//判断字符数组A中的输入输出序列是否是合法序列。
如是,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0; //i为下标。
j=k=0; //j和k分别为I和字母O的的个数。
while(A[i]!=‘\0’) //当未到字符数组尾就作。
{switch(A[i]){case‘I’: j++; break; //入栈次数增1。
case‘O’: k++; if(k>j){printf(“序列非法\n”);exit(0);}}i++; //不论A[i]是‘I’或‘O’,指针i均后移。
}if(j!=k) {printf(“序列非法\n”);return(false);}else {printf(“序列合法\n”);return(true);}}//算法结束。
3、因为后序遍历栈中保留当前结点的祖先的信息,用一变量保存栈的最高栈顶指针,每当退栈时,栈顶指针高于保存最高栈顶指针的值时,则将该栈倒入辅助栈中,辅助栈始终保存最长路径长度上的结点,直至后序遍历完毕,则辅助栈中内容即为所求。
void LongestPath(BiTree bt)//求二叉树中的第一条最长路径长度{BiTree p=bt,l[],s[]; //l, s是栈,元素是二叉树结点指针,l中保留当前最长路径中的结点int i,top=0,tag[],longest=0;while(p || top>0){ while(p) {s[++top]=p;tag[top]=0; p=p->Lc;} //沿左分枝向下if(tag[top]==1) //当前结点的右分枝已遍历{if(!s[top]->Lc && !s[top]->Rc) //只有到叶子结点时,才查看路径长度if(top>longest) {for(i=1;i<=top;i++) l[i]=s[i]; longest=top; top--;}//保留当前最长路径到l栈,记住最高栈顶指针,退栈}else if(top>0) {tag[top]=1; p=s[top].Rc;} //沿右子分枝向下}//while(p!=null||top>0)}//结束LongestPath4、题目中要求矩阵两行元素的平均值按递增顺序排序,由于每行元素个数相等,按平均值排列与按每行元素之和排列是一个意思。
所以应先求出各行元素之和,放入一维数组中,然后选择一种排序方法,对该数组进行排序,注意在排序时若有元素移动,则与之相应的行中各元素也必须做相应变动。
void Translation(float *matrix,int n)//本算法对n×n的矩阵matrix,通过行变换,使其各行元素的平均值按递增排列。
{int i,j,k,l;float sum,min; //sum暂存各行元素之和float *p, *pi, *pk;for(i=0; i<n; i++){sum=0.0; pk=matrix+i*n; //pk指向矩阵各行第1个元素.for (j=0; j<n; j++){sum+=*(pk); pk++;} //求一行元素之和.*(p+i)=sum; //将一行元素之和存入一维数组.}//for ifor(i=0; i<n-1; i++) //用选择法对数组p进行排序{min=*(p+i); k=i; //初始设第i行元素之和最小.for(j=i+1;j<n;j++) if(p[j]<min) {k=j; min=p[j];} //记新的最小值及行号.if(i!=k) //若最小行不是当前行,要进行交换(行元素及行元素之和){pk=matrix+n*k; //pk指向第k行第1个元素.pi=matrix+n*i; //pi指向第i行第1个元素.for(j=0;j<n;j++) //交换两行中对应元素.{sum=*(pk+j); *(pk+j)=*(pi+j); *(pi+j)=sum;}sum=p[i]; p[i]=p[k]; p[k]=sum; //交换一维数组中元素之和.}//if}//for ifree(p); //释放p数组.}// Translation[算法分析] 算法中使用选择法排序,比较次数较多,但数据交换(移动)较少.若用其它排序方法,虽可减少比较次数,但数据移动会增多.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5、本题要求建立有序的循环链表。
从头到尾扫描数组A,取出A[i](0<=i<n),然后到链表中去查找值为A[i]的结点,若查找失败,则插入。
LinkedList creat(ElemType A[],int n)//由含n个数据的数组A生成循环链表,要求链表有序并且无值重复结点{LinkedList h;h=(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申请结点h->next=h; //形成空循环链表for(i=0;i<n;i++){pre=h;p=h->next;while(p!=h && p->data<A[i]){pre=p; p=p->next;} //查找A[i]的插入位置if(p==h || p->data!=A[i]) //重复数据不再输入{s=(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s->data=A[i]; pre->next=s; s->next=p;//将结点s链入链表中}}//forreturn(h);}算法结束6、本题要求建立有序的循环链表。
从头到尾扫描数组A,取出A[i](0<=i<n),然后到链表中去查找值为A[i]的结点,若查找失败,则插入。
LinkedList creat(ElemType A[],int n)//由含n个数据的数组A生成循环链表,要求链表有序并且无值重复结点{LinkedList h;h=(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申请结点h->next=h; //形成空循环链表for(i=0;i<n;i++){pre=h;p=h->next;while(p!=h && p->data<A[i]){pre=p; p=p->next;} //查找A[i]的插入位置if(p==h || p->data!=A[i]) //重复数据不再输入{s=(LinkedList)malloc(sizeof(LNode));s->data=A[i]; pre->next=s; s->next=p;//将结点s链入链表中}}//forreturn(h);}算法结束7、约瑟夫环问题(Josephus问题)是指编号为1、2、…,n的n(n>0)个人按顺时针方向围坐成一圈,现从第s个人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报数,数到第m个人出列,然后从出列的下一个人重新开始报数,数到第m的人又出列,…,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的人全部出列为止。
现要求采用循环链表结构设计一个算法,模拟此过程。
#include<stdlib.h>typedef int datatype;typedef struct node{datatype data;struct node *next;}listnode;typedef listnode *linklist;void jose(linklist head,int s,int m){linklist k1,pre,p;int count=1;pre=NULL;k1=head; /*k1为报数的起点*/while (count!=s) /*找初始报数起点*/{pre=k1;k1=k1->next;count++;}while(k1->next!=k1) /*当循环链表中的结点个数大于1时*/{ p=k1; /*从k1开始报数*/count=1;while (count!=m) /*连续数m个结点*/{ pre=p;p=p->next;count++;}pre->next=p->next; /*输出该结点,并删除该结点*/printf("%4d",p->data);free(p);k1=pre->next; /*新的报数起点*/}printf("%4d",k1->data); /*输出最后一个结点*/free(k1);}main(){linklist head,p,r;int n,s,m,i;printf("n=");scanf("%d",&n);printf("s=");scanf("%d",&s);printf("m=",&m);scanf("%d",&m);if (n<1) printf("n<0");else{/*建表*/head=(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 /*建第一个结点*/ head->data=n;r=head;for (i=n-1;i>0;i--) /*建立剩余n-1个结点*/{ p=(linklist)malloc(sizeof(listnode));p->data=i;p->next=head;head=p;}r->next=head; /*生成循环链表*/ jose(head,s,m); /*调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