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25.00 KB
- 文档页数:9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学科:生物年级:七年级教师:教师说明呼吸系统是由两部分构成:呼吸道和肺。
教学反思:《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课已经讲过不少次数了,但每一次面对新的学生时,都需要对已有的教学设计作出修改,以更适合每一届、每一班学生的特点。
当然,由于个人能力原因,尽管课前已经充分备课,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值得我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本节知识是第三章的第一节,对呼吸系统做了一个简单的整体介绍。
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对系统有了一定的概念,因此本节的学习主要从“结构决定功能”这个角度,通过课本内的资料再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经历,让学生在对呼吸道的整体认识基础上,对呼吸道每个器官及相对应功能进行学习。
本课中提供的资料量比较多,可以让学生联系到生活中很多方面的内容,但相对应的,由于信息量比较大,所以也存在比较难在短时间里完全理解的情况,从而导致对“讨论”问题显得比较难。
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和回答问题时,我也多注重把这节课中主要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如鼻涕和痰的产生、鼻毛的作用、如何避免空气中异物进入呼吸道、吃东西为什么会呛到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也让学生很有兴趣,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
另外在讲吞咽与呼吸的关系时,我还让学生亲身实践一下,在吞咽的过程中尝试能否呼吸,从而让给学生认识到会厌软骨的作用,同时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生活中我们常说吃饭时不要说笑的原因了。
在这次教学中虽然有一些亮点,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和理解,但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例如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还不够深入,教师对某些知识点的讲述要做一定的补充;某些涉及图片的问题,学生在回答时可以让其上讲台,指示图片上相关结构,避免指向性不够明确,其他学生看不清楚,影响学习效率。
最后,在进行小结时,让一两位同学进行总结,其他同学作补充,效果可能会更好,更能看出学生的掌握程度,当然这需要对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要更合理。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 通过资料分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法、资料分析等了解呼吸道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
2.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资料分析,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呼吸道的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实例引入:教师:为什么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学生:动脑思考后自由发言。
学习新知:教师: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的名称。
学生: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
观察图4-25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根据呼吸的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
呼吸道作用:教师:下发讨论题指导各组阅读资料分析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分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内容,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
在讨论之后,组织各组学生选派代表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各组适当补充和修改,统一答案。
对未解答的问题在教师的提示和启发下,再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出正确答案。
讨论题中的第1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要协调好课堂纪律;其余的题组织各组选派学生代表回答。
在回答讨论题第2题之后提醒学生回答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哪一个好。
(学生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根据刚才对讨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正确答案。
)讨论题中的第3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最终形成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观念。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呼吸,能够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
2.知道咽的结构但不了解会厌软骨,能够说出会厌软骨与吞咽和呼吸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了解呼吸道结构,能够说出呼吸道的作用;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概括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了解呼吸道作用,能够说出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2.引导学生关注大气污染问题,思考应当怎样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呼吸道结构,能够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1.了解呼吸道结构,能够说出呼吸道的作用;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的资料,概括说出呼吸道的作用,以及呼吸道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
教学方法教法视听结合法、情境体验法、直观法、交流法、点拨式指导,领悟式指导法等。
学法操作探索法、多感官参与法。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呼吸系统组成图片;2.收集、整理并熟悉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知识;3.搜索、编辑本课中利于的素材(图片、视频、音频等);4.批阅学生预习内容,总结共性问题,确定准确结论,重点查阅小组负责人的预习成果;5.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效衔接各教学环节。
学生准备1.阅读预习教材;2.完成导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幻灯片及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呼吸系统的模型。
学生:查阅有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资料。
导入:师:每一天,都会有许多新生命来到世界上。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宝宝们来到世界上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啊?他们是怎么让我们知道他们已经到来的呢?生:哭,宝宝们一出生就会大哭。
师:对!宝宝们一出生就会大哭,如果遇到不哭的宝宝,医生会很着急,会想办法让宝宝在第一时间哭。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不知道师:因为呀,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就表示开始吸气并排出体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就是呼吸。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能通过分析有关资料,说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作用。
3.能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自觉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2.让学生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作用。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概括的能力。
3.如何防止呼吸道疾病。
三、教学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四、教学课时
1节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能力目标
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观值:
认同呼吸道对空气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认识到应自觉地维护环境中空气的清新、清洁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教学难点
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教学过程】
特别提醒: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如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
小结并过渡:总结的很到位,
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结构。
对图解释:人有一个很巧妙的结构叫会厌软骨。
大家可以试着做一下
接下来,气体进入到了喉,
九块软骨组成的,而且喉也是一个
声带拉紧声带松开
大家现在正处在变声期,
气管和支气管有什么结构保证气流通畅?
黏液是哪里分泌的?
黏液有什么作用?
11。
《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人体时刻都在呼吸。
呼吸时,气体先通过呼吸道的处理,再进入肺。
因此,本节先介绍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要了解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需要先了解呼吸系统的各器官形态结构和它承担的功能。
本节教材首先阐述了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然后,提供了一幅呼吸系统的组成图,让学生说出呼吸系统的器官。
在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组成的基础上,教材接下来安排了呼吸道的作用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这是本节的重点。
“资料分析”活动中资料较多,阅读量较大,讨论的问题较多,因此存在一定的难度。
关于呼吸和吞咽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不难,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是让学生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和呼吸作用息息相关,且剧烈活动时呼吸作用会更加急促;二是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学生对呼吸与生命活动的本质联系认识不清,各呼吸器官的实际结构与功能了解不深。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概括呼吸道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认同吃饭时应当不大声说笑。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呼吸道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本节“资料分析”活动的组织。
五、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办法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呼吸道的作用。
难点是本节“资料分析”活动的组织。
其实“资料分析”就是利用资料分析呼吸道的作用,为了学生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讨论从中归纳总结出呼吸道的功能,体会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在这中间,我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把一些抽象的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呼吸道2、肺二、呼吸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