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793.64 KB
- 文档页数:7
世界的气候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读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下图),回答下题。
1.右图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2.在我国,具有类似于甲→丁山脉的年降水量地域变化规律的现象是:( )A. 煤炭资源分布B. 经济发展水平C. 气温水平变化D. 地表高低起伏下图是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3.甲图中,洋流①的流向及等温线画法正确的是A. B. C. D.4.与乙图中②地沿岸景观特点及分布特征形成关联不大的地理要素是A. 地形条件B. 洋流影响C. 副热带高压和信风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5.与乙图中③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A.B.C.D.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下题。
6.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B. 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C. 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D. 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7.该国东侧冬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A. 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B. 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C. 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D. 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8.图甲为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气象要素沿剖面线变化图),图乙为台湾岛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图甲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A. 气温、气压、降水B. 光照、降水、气温C. 气压、光照、气温D. 降水、气压、光照9.如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大陆东西两侧①、②两地降水量逐月累积折线图,读图,完成19-20题.②地降水量与①地相比()A. 春季较多B. 冬季较多C. 秋季较多D. 夏季较多城市地理坐标地形海拔年均温年降水量萨那(15°23′N,44°14′E)高原河谷2350m 17.5℃250mm 拉萨(29°36′N,91°06′E)高原河谷3650m 7.4℃420mm 10.萨那的气候特征最适宜发展A. 畜牧业B. 林业C. 热带种植园农业D.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11.拉萨降水量明显大于萨那,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B. 地形C. 洋流D. 大气环流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
世界的气候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世界上热带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是()A.亚洲B.南美洲C.北美洲D.非洲2.2016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强寒潮袭击,连一向温暖的广东和台湾地区都未能幸免,但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受寒潮影响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因素C.海陆因素D.人为因素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如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距太阳越来越近B.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C.各地的夏季变得越来越长 D.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热4.世界最大的半岛气候类型主要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5.读图,回答4-5题.图示序号代表的大洲与气候特征对应,错误的是()A.①气候复杂多样B.②温带大陆性气候纵贯南北C.③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D.④世界上最湿润的大陆6.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7.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是()A.全球沙漠变绿洲B.极地地区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C.南极冰川面积扩大D.全球降水持续增加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2-24题新华网巴黎2015年12月12日电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巴黎协议》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日益增大B.地震日益增多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 D.大气中尘埃日益增多9.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10.图中A地区气温较低的原因是()A.纬度较高B.距海较远C.海拔较高D.人口较少11.若C点的气温是12℃,则D点的气温大约是()A.6℃B.0℃C.18℃D.24℃12.如图是“地形对气候和降水影响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图中四点降水量最多的是()A.AB.BC.CD.D13.有关南、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直接频临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B.北美洲以温带气候为主,南美洲以热带气候为主C.地形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D.落基山脉自北向南纵贯两洲西部14.“一山有四季”所包含的地理原理是()A.不同纬度的地方气温不同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C.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D.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气候15.下列南、北美洲的比较,正确的是()A.西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都相同B.北美洲有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有热带雨林C.两洲地形都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D.两大洲气候都具有暖湿的特征16.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二、双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7.下列植物特征的叙述,具有热带雨林特色的有()A.种类较单一,树干挺拔B.植物的根十分粗大,呈板块C.植物种类繁多,高低错落,多层次D.树木较矮小,秋后均有落叶现象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坐落在赤道附近的高山山谷中,平均海拔2850米,人口达140万,是世界上年温差最小的地点之一,素有“永春城”之称.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12.612.512.512.512.612.612.512.612.712.612.512.6(○C)降水10610913218812739223876939697(mm)利马是秘鲁的首都,坐落在西部滨海的热带沙漠中,人口达600多万,气候温和,降水极少,有世界“无雨城”之称.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1.722.421.920.217.816.115.015.015.616.117.619.4(○C)降水10.40.50.314675210.8(mm)(1)根据基多和利马的气候资料,试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基多是______ 气候,描述气候特征______ ;利马是______ 气候,描述气候特征______ .(2)气候的两个要素包括______ 和______ .19.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所代表的气候是______ .该气候分布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 .A.距海较远B.处于季风气候区内C.赤道穿过D.位于极地寒冷地区(2)由于亚洲中部______ ,形成“”所代表的______ 气候.该地区人口______(稠密、稀疏)区,原因是______ .(3)亚洲与“”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一乌拉尔河一______ 山脉一______ 海峡.(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候区)与阿拉伯半岛(图中“”气候区)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的______ 气候,原因是______ .20.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主导因素用线连接起来【答案】1. D2. B3. B4.D 5. B6. B7. B8. C9.A 10. C11. D 12. B 13. B14. C 15. B16. B 17. BC18.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热带山脉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温;降水19. 温带大陆性气候;A;地势高;高山高原;稀疏;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大高加索;土耳其;亚热带季风;距海较近,降水较多20. 解: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也是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原因;受纬度因素影响,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黑龙江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受海陆因素影响,夏季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低,因此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避暑.这也是北戴河成为避暑胜地的原因.故答案为:【解析】1.解:热带草原气候以非洲分布最广.故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C、B不符合题意.故选:D.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以非洲分布最广.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明确热带草原气候的主要分布区.2.解: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我国的北方,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不易受到寒潮,四川盆地距发源地较远,又有东西走向高大山脉的阻挡,不易受到寒潮的侵袭;根据题意.故选:B.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和洋流因素等.此题考查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属中档题.3.解: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砍伐森林、耕地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间接改变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可使气候变暖.故选:B.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不可逆转,但是却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行动去缓解,使它放慢速度.比如,出门多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少使用私家车;节约用电、用气、节能减排,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等.4.解:中东气候炎热干燥,热带沙漠面积广大.很多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滴雨不下,水资源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阿拉伯半岛上基本没有河流.中东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故选:D.阿拉伯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考查中东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5.解:①是亚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A正确;②地是北美洲,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东南部受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东南部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故B不正确;③地是非洲,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故C正确;④是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故D正确.故选:B.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的分布,结合地图记忆回答即可.6.解: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能反映西北地区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山麓青青草,西北地区地表风沙多,柑橘是南方地区的水果类型,牦牛是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故选:B.从图中可看出该流域河流夏季气温越高,河流的水量就越大,河流属于季节性河流,可知该地属于内流区,为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丰富,多绿洲.本题考查河流流域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后解答即可.7.解:全球变暖会使干旱的沙漠地区变得更加干旱;南极冰川面积逐渐萎缩,全球有的地区降水会增加,而大多数地区降水会减少;全球变暖会导致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海水的体积膨胀使得海平面上升,故本题选B.故选:B.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8.解: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故选:C.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考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9.解: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是在山脉的迎风坡,来自于海洋的气流爬坡而上,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湿润气流成云降雨.图中河流从中间向东西两侧流,说明中部地势高--山地.且图中四地中,甲地位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气流受地面抬升冷却,利于水汽凝结,形成地形雨,因此降水最多.故选:A.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10.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地区是台湾山脉,海拔高、气温低.根据题意.故选:C.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本题考查了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学生要理解并读图记忆解答.11.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图中C点海拔约3000米米,D点海拔约1000米,则D点的气温大约:12+(3000-1000)÷100×0.6=24℃.故选:D.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本题考查地势影响气候,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2.解:读图可得,B点位于暖湿气流的爬升地带,该点处于迎风坡,降水最多.故选:B.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本题考查地形雨的形成,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3.解:北美洲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南美洲濒临大西洋、太平洋,故A错误.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故B正确.北美洲地形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低;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东部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故C错误.落基山脉自北向南纵贯北美洲西部,南美洲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故D 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积大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积大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本题考查了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忆解答即可.14.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这就使得一些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气温和降水不同,植被也不同,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的主要原因.故选:C.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15.解:A、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故A错误;B、北美洲北部有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故B正确;C、南美洲西部也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故C错误;D、北美洲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干旱面积较大,故D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B.美洲大陆是一块整体.人们在美洲大陆中部中美地峡的最狭窄部位开凿了巴拿马运河,习惯上以它作为划分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界线.考查美洲的概况,要理解记忆.16.解: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故选:B.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牢记即可.17.解: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终年高温多雨,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植物四季长青都能生长全年都有植物开花,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居所,动、植物种类丰富.故选:BC.解答时可以从热带雨林地区的气候特点、植物特点、种类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热带雨林地区植物具有的特点.18.解:(1)读表可得:基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温和湿润;利马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2)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故答案为:(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2)气温;降水.基多虽然位于赤道地区,但由于海拔因素,该城市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利马位于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本题考查基多和利马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即可.19.解:读图可知,(1)亚洲各种气候类型中,“”所代表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气候分布区域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其主要形成原因是这种气候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大陆性特征显著;故选项A符合题意.(2)由于亚洲中部地势高,形成“”所代表的高山高原气候.该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人口稀疏区.(3)亚洲与“”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一乌拉尔河一大高加索山脉一土耳其海峡.(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图中“”候区)与阿拉伯半岛(图中“”气候区)同一纬度,都有北回归线穿过,可是阿拉伯半岛是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而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较多,却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1)温带大陆性气候;A;(2)地势高;高山高原;稀疏;地势高,空气稀薄,气温低;(3)大高加索;土耳其;(4)亚热带季风;距海较近,降水较多.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分布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后解答即可.20.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要理解记忆.。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基础巩固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据此回答1~2题。
1.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①全球地表径流增多②海洋蒸发量减弱,降水量增加③海水温度升高,海水膨胀④极地冰川融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海平面上升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海水入侵②海岸侵蚀加剧③沿海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④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于2017年11月6日至17日在德国波恩举行,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在410亿吨,比过去3年保持平衡的排放量多2%。
下图为地表碳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4.为延缓和减轻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读全球温室效应影响图,回答5~6题。
5.结合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受温室效应影响,粮食产量有所增大的国家是( ) A.巴西B.埃及C.南非D.俄罗斯6.下列有关温室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增多,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B.全球各地均升温,但升温幅度不同C.温室效应主要与矿物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有关D.海平面上升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双季稻种植每况愈下,播种面积也大为减少。
下图为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距平及平均气温变化曲线。
据此回答7~8题。
7.历史时期中国东部冬半年气温变化特点是( )A.持续上升B.波动上升C.波动下降D.暖、冷期交替8.明清时期长江下游水稻播种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战乱使农业设施遭到破坏B.气候处于寒冷期,气温偏低C.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停滞不前D.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不足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完整版)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世界的气候类型近日,一名男子在冰岛看到了浓雾如瀑布景观(如左图)。
这个地方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夏季平均7°C〜12°C,无论什么季节都可能下雨或下雪。
冰岛是世界上唯一可全境观看XXX的国家。
根据这张图片,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1.d地的气候类型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极地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2.d地观看极光的最佳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d地多雾的原因有A。
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较丰富B。
极地高气压全年控制C。
冬季取暖用煤量大,大气污染严重D。
昼夜温差大,夜间降温快下图为欧洲南部沿XXX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根据这张图片,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4.图示②地气候A。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
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
全年高温,干湿分明5.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
洋流B。
大气环流C。
地形D。
纬度位置图甲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根据这张图片,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6.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
主要原因是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
受暖流影响C。
受寒流影响D。
受陆地影响7.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XXX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
根据“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可以得出以下选择题:8.图中断层的成因及其南侧地形类型A。
挤压抬升山地B。
挤压断裂高原和平原C。
XXX抬升丘陵D。
张裂下陷平原9.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为常绿乔木,喜温喜湿又耐旱耐碱。
判断图中瓦德地区分布有大量枣椰树的依据是①年均温较高②周边多沙漠分布③有大量盐沼分布④年降水量多⑤地处绿洲,有灌溉水源A。
课时作业2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下图为某地气温柔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2.该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及成因分别是( )A.9~12月海陆热力差异B.5~8月气压带、风带移动C.9~12月西风带限制D.5~8月东南信风限制也门首都萨那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
下图为“也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3~4题。
3.萨那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燥热干燥B.终年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不多,四季如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导致萨那夏季降水相对较多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下图是“印度尼西亚位置图”。
据此完成5~6题。
5.印度尼西亚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燥热干燥C.全年干湿季分明D.全年四季分明6.雷雨是湿热空气剧烈对流运动,同时伴有雷电的强阵雨现象。
图中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雷雨天数超过320天,主要缘由是该地( )①靠近赤道②周边水域广袤③对流显著④气旋活动频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024·山东省试验中学模拟]下图为“某自然地理事象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与甲区域相邻的西部区域所属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8.与丁处植被类型成因无关的是( )A.海陆位置B.东北信风C.地形地势D.气压带分布冰岛多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300座。
冰雪与熔岩构成了冰岛奇异的自然环境,这里也因此而被称为“冰与火之国”。
如图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冰岛南部气候属于( )A.寒带苔原气候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C.高原山地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10.冰岛易发生山洪的缘由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盛行西风的影响C.火山爆发D.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11.冰岛南部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什么季节的火山灰对欧洲部分空域的航空易造成影响(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24·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月考]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有。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气候选择题训练下图是“北半球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A. 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 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3.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F控制,则A. 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B. 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C. 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D. 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乙国有花园城市岛国的美誉。
近年来由于甲地农民烧荒开垦,该国时常受烟霾威胁。
结合某月烟霾平均浓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该月份最可能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5.影响甲地农民烧荒时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气温 C.地形 D.风力也门首都萨那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素有“阿拉伯明珠”之称。
南部港口亚丁处在欧、亚、非航线上,过往船只都在这里停泊,自古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回答下列问题。
6.影响萨那降水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B. 海陆分布C. 盛行风D. 赤道低压7.亚丁港成为世界重要中转港的原因是①经济发达中转物资多样②经济腹地广③农产品丰富④位置优越⑤石油丰富A. ①④B. ②③C. ④⑤D. ①⑤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等热带地区,虽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常年影响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区的气压带、风带是A.盛行西风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9.气候炎热干旱,但是依旧身着宽松的白衣长袍的原因不可能是A.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强B.长袍利于汗液大量散发C.避免太阳辐射直接灼伤D.减轻风沙对皮肤的伤害下图为“澳大利亚西部某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示季节,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A.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B.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 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流发生凌汛D.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台风活动多11.图中A. 甲地终年温和多雨B. 乙地气旋活动频繁C. 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D. 甲地受沿岸暖流影响大读“世界某区域风向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世界的气候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在冬季主要盛行()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D.降水集中在夏季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
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两城市纬度数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差异B.大气环流不同C.地面状况不同D.沿岸洋流不同4.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
5.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洋流C.海陆轮廓D.地形6.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海拔高低C.山脉阻挡D.大气环流下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同B.纬度高低不同C.热量条件不同D.大气环流不同8.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④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C.③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D.由⑤向①海域船舶逆水行驶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完成第9~10题。
9.所属气候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 A.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B.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C.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D.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10.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中海沿岸多雨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C.青藏高原地区正值旅游旺季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1~12题。
世界的气候类型一、选择题(一)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
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2、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气温曲线图的判读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根据气温曲线图分析:两地夏季气温有差异,里斯本的夏季气温低于雅典的夏季气温。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
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当,距离海洋都较近。
里斯本附近受寒流影响,所以气温较低,夏季凉爽。
故本题选择D选项。
第2题,本题考查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根据降水柱状图判断:里斯本的年降水量大于雅典的年降水量。
两地降水量都集中在冬季,为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盛行西风控制,雅典距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的影响较弱,所以降水较少。
故本题选择B选项。
答案: D B(二)读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部分关系图,完成1~2题。
1.关于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A.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B.气温越高,风速对体感温度的作用越明显C.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D.冬季,衢州的体感温度普遍低于气温2.下列天气预报指数能用图中信息判读的是( )①着衣指数②舒适度指数③洗衣指数④洗车指数⑤运动指数⑥防晒指数A.①②⑤ B.②⑤⑥C.①③⑤ D.④⑤⑥解析:1.D 2.A第1题,由左图分析可知气温25 ℃、-5 ℃时,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33 ℃时风速的大小对体感温度没有影响,温度高于33 ℃时,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高;故A、B项说法不正确。
分析右图可知气温10 ℃时,体感温度与相对湿度的大小没有关系,当气温较高时,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高;当气温较低时,相对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C错。
世界的气候练习题精选世界的气候练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我国四地气温降水图,甲、乙、丙、丁位于不同的地理分区,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分区是()A.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B.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D.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四地中,丙地夏季气温最低,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C.深居内陆答案1.C2.A解析由气温在年内分布状况,不难确定乙位于热带;甲位于温带;丁年较差大,说明位于内陆;丙夏季气温低,说明地势高,位于青藏高原。
下图中的两幅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3~6题。
B.纬度高D.靠近沿海3.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C.地形4.①沿岸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D.地中海气候B.洋流D.太阳辐射5.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在上图中所示的两个区域内均有分布,但成因明显不同的是()6.对图中①②③三地叙述错误的是()A.①地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有关B.②地7月份炎热干燥,1月份温和多雨C.③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影响③地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是西风带答案3.D4.C5.A6.B解析导致全球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在高低纬度之间分布不均匀。
由图可以看出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应为热带沙漠气候。
图中均有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不同,澳大利亚东北部地处信风的迎风坡,沿岸又有暖流;而南美热带雨林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②地为地中海式气候,7月份温和多雨,1月份炎热干燥。
(2011·济南模拟)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人类活动D.大气环流8.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C.地形答案7.C8.B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X地位于海洋,Y地位于陆地,两者吸热和放热的速度(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了气温的差异。
世界的气候练习题一、选择题1. 根据柯本气候分类法,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A. 温带季风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寒带气候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口密度3.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欧洲西部B. 亚洲东部C. 南美洲中部D. 北美洲东部4. 以下哪个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A. 冰川融化B. 极地生物栖息地缩小C. 热带风暴增多D. 沙漠化加剧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通常具有干燥和少雨的特点?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亚热带湿润气候二、填空题6.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_________状况,而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_________状况。
7. 根据气候特征,全球气候类型可以分为热带气候、_________气候、寒带气候等。
8. 影响气候的三大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_________位置。
9.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_________和居民生活。
10. 气候类型中的“地中海气候”主要特点是夏季_________、冬季温暖多雨。
三、判断题11.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12. 寒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全年寒冷,降水量少。
()13. 季风气候区的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14.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没有影响。
()15.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特点是温差大,降水量少。
()四、简答题16. 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五、论述题17. 论述不同气候类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六、案例分析题18. 某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密。
请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讨论该气候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七、计算题19. 假设某地区年均降水量为1200毫米,年均温度为25摄氏度,请根据这些数据推测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并简要说明理由。
高考世界地理复习同步训练:世界的气候一、选择题下图为“地球上①、②、③、④、⑤五个不同地区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
若五地气候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③、④、⑤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②B.③C.④D.⑤2.图中③、⑤两地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降水较均匀B.年均气温在20 ℃以上C.降水集中在夏季D.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上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4~5题。
4.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5.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下图示意世界某地气温、降水量年内变化。
读图,完成6~8题。
6. 图示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7. 该地可能为位于A. 刚果盆地B.地中海沿岸C. 巴西高原D.美国东南沿海8. 该地1月份多雨的原因是A.受西风影响,风由海洋吹向陆地B.受信风影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C.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D.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下图示意某区域某年气候要素的逐月变化。
读图回答9~10题。
9.造成4~6月蒸发量逐月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上升②降水量增多③风力增大④云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该区域当年水分累积亏损最为严重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读世界某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年内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该地区可能位于( )A.巴西高原B.印度半岛C.马来群岛D.墨累—达令盆地12.根据气候资料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B.可以发展小麦生产C.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D.可以发展畜牧业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练习题:世界的气候类型(附答案)一、选择题(一)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
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
读图,完成1--2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 ℃,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
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2、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①地平均温度全年低于20 ℃,无法满足某作物正常生长和结实的气温要求(≥20 ℃,最短4个月),①地全年大部分时间水分盈亏量<0,全年平均也应是<0,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水分条件也达不到某农作物的要求,综合起来,①地温度条件,水分条件都不适宜某农作物,A项中提到温度条件适宜,错误。
C项中提到水分条件适宜,错误。
②地,平均气温≥20 ℃的月份有5个月份,能够满足某作物所需的温度条件,②地全年水分盈亏量<0,气候干燥,无法满足某作物的湿度要求,D项中提到水分条件适宜,错误。
B项中提到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正确。
第2题,①、②两地最低气温都小于0 ℃,证明气候类型不可能是亚热带类型,A、C项中有亚热带季风气候,错误。
排除A、C后,B、D两项都有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①地水分条件好于②地,降水①比②要多,气温上看,位于北纬39°的②地大于位于北纬29.7°的①地,可推知①地地势较高,由此可推知①为高原和高山气候,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项错,D项正确。
天气种类与全球天气变化下图为“某地理事物 (或现象 )的时空分布表示图”。
据图回答 1~2 题。
1.依照图中供应的相关信息,思虑并判断其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最可能是()A .某一天气系统B.某一板块范围C.季风区地理分布D.某种自然资源的分布区2.与图中甲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结婚密相关的是()A .海陆地址 B.洋流 C.地形 D.信风答案1.C2.A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要地,介于 114°49′E~116°39′E、33°43′N~34°52′N之间。
以下列图为“商丘地区 1971~2019 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
据此完成 3~4题。
3.该地区 1971~2019 年天气 ()A .趋向于暖湿化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D.趋向于冷干化4.该地区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A .玉米B.水稻C.甜菜D.甘蔗答案 3.A 4.A以下列图为“欧洲南部沿42°N 纬线部分地区剖面表示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 5~6 题。
5.图示②地天气 ()A.夏季酷热干燥,冬季平易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平均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6.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明显的主导因素是()第1页/共4页答案 5.A 6.C以下列图为“某月沿 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7 题。
7.该月份乙地的天气特色是()A .高温多雨B.低温少雨C.平易多雨D.酷热干燥答案D地形对局部天气的影响很大。
读右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据此完成第8 题。
8.以下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E 坡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于 F 坡B.气流从 A 到 B 的气温变化值等于从 B 到 C 的气温变化值C.E、F 两坡的雪线高度相同D.A 地的人类活动比 C 地的人类活动多答案D读下面四地“气平易降水资料图”,回答第 9 题。
我国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要成因是(.迎风坡降水多的缘故 B.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洋流对气候的影响))45、下图中,能表示台风“桑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右图是中纬度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第46—47题。
46、该地区:()A、位于南半球B、处于冬季C、甲处可能为北美洲D、乙处可能为亚洲47、若甲地为我国东部某地,此时甲地:()A、盛行东南季风B、盛行西北季风C、寒潮频发D、受温带气旋影响,降水丰富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判断48—49题。
48、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B、地处山前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49、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垂直地域分异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2004年7月28 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º55’N,llº56’E)落成仪式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举行。
读“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位置示意图回答50-5250.关于北极黄河站、南极中山站(69º22’S,76º23’E)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站盛行东南风,中山站盛行东北风B.一年中,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C.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D.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51.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海岸线非常曲折,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是()A.海浪作用的结果B.流水作用的结果C.风力作用的结果 D.冰川作用的结果52.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主要的原因()A.地形以平原为主 B.降水稀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C.暖流的影响 D.四周被海洋包围,受海洋的影响明显下图中数字代表高雄、开普敦、淮北、芝加哥等4个城市。
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温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东岸的温带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内部及北美洲东部寒带寒带气候极地地区高原山地气候高山、高原地区月平均气温数值语言描述月降水量数值语言描述接近或超过20℃接近或超过100毫米0℃---20℃50毫米左右低于0℃少于30毫米气候类型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东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全年炎热、干燥。
温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东岸的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内部及北美洲东部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季稍多。
寒带寒带气候极地地区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高原山地气候高山、高原地区终年低温,降水较少。
月平均气温数值语言描述月降水量数值语言描述接近或超过20℃高温或炎热接近或超过100毫米多雨0℃---20℃温和50毫米左右湿润低于0℃寒冷少于30毫米干燥(一)1.气候2. 气候3. 气候4. 气候5. 气候6. 气候7. 气候8. 气候9. 气候(二)A. 气候B. 气候C. 气候D. 气候3.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4.为什么不同温度带的植物不能相互移栽?不同温度带内不同,生长的植物品种也不一样。
5.为什么我国南方一月不下雨会发生严重旱灾,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不发生旱灾?灾害是相对于给人类造成的损失而言的。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含参考答案右图是“某岛屿沿东西方向地形剖面示意图〃。
下表是“该岛屿甲、乙两地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表〃。
据此回答1〜2题。
1.该岛屿最有可能位于()。
A.地中海B.印度洋北部C.大西洋赤道附近D.西北大西洋2.形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洋流影响④地表状况A.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1.B 2,C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年较差(即某地降水量最多月和最少月之差)分布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可能位于()A.亚欧大陆东岸B.亚欧大陆西岸C.北美洲东岸D.北美洲西岸4.影响该地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答案3.A 4,D北京时间2015年11月30日下午5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的讲话中强调,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结合“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1-大气上界大气楣时I大气逆福射・虺球晶面③跑面吸收5.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②增加③减少B.①③减少C.②④增加D.①④增加6.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中国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调整经济结构④减少能源消费总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5.C 6.C西班牙的耶罗岛(下图为“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7〜8题。
7.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东南部B.东北部C.西北部D.西南部8.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A.受信风影响B.受副高影响C.受洋流影响D.受人类影响答案7.B 8,C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2(F 300 40&9.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世界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在冬季主要盛行()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南风D.西北风
2.据图示信息可推断,该区域()
A.地势大致东高西低B.东、西部地域差异显著C.最大湖泊为内陆湖D.降水集中在夏季
图中数码①②代表两个沿海城市。
读图,完成3~4题。
3.①②两城市纬度数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差异B.大气环流不同
C.地面状况不同D.沿岸洋流不同
4.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
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
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
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
读世界上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示意图,回答5~6题。
5.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范围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洋流
C.海陆轮廓D.地形
6.该气候类型在乙、丙两区域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海拔高低
C.山脉阻挡D.大气环流
下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远近不同B.纬度高低不同
C.热量条件不同D.大气环流不同
8.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
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④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
C.③海洋上副热带高气压西进北移
D.由⑤向①海域船舶逆水行驶
下图表示四种气候类型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状况,读图完成第9~10题。
9.所属气候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相一致的城市分别为() A.伦敦、悉尼、莫斯科、开普敦
B.圣保罗、开普敦、孟买、北京
C.圣保罗、开普敦、北京、巴西利亚
D.巴西利亚、伦敦、开普敦、北京
10.当丁气候类型处于少雨季节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多雨
B.中国江淮流域正值伏旱天气
C.青藏高原地区正值旅游旺季
D.我国江南地区桃红柳绿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2.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二、综合题
13.图(a)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b)是其区域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1)读图(a),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2)图(a)中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试分析原因。
(3)分析图(b)中M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图(b)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
14.读下面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分配柱状图,据图回答:
(1)甲地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乙地的气候类型属________。
(2)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气温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
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甲地以________为主,乙地以________为主。
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根据经纬线定位,图中西侧为地中海,图示区域为西亚,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南风。
2.B图中降水量达到1000mm的区域为西南风的迎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先随海拔的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降水量达到最大后,再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减少,故图中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图中湖泊既有河流流入又有河流流出,为外流湖。
3.B 4.C第3题,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主要是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造成的;冬季温和多雨,主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
第4题,搞清楚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即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同时要明确①②两地各自的气候特点。
5.D 6.A第5题,在甲地区和乙地区都是地中海气候,乙地区气候类型分布较窄的原因是在南美洲大陆西岸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的深入,所以面积狭小。
第6题,在非洲西南的地中海气候再向南是海洋,因为海陆分布原因,使南美地中海气候和非洲南部地中海气候分布的最高纬度有较大差异。
7.D8.C第7题,根据题意,该图为30°N~40°N之间的海陆分布简图,故①为地中海,②为亚欧大陆、③为太平洋、④为北美大陆、⑤为大西洋;图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东部为季风气候,西部为地中海气候)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东部受到季风环流的影响,西部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第8题,当①海岸附近地区降水量达一年中最小时为北半球夏季,此时③海洋(太平洋)上副热带高气压(夏威夷高压)西进北移;
②④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收割季节;由大西洋驶向地中海的船舶顺水行驶,该处为密度流。
9.D10.A第9题,分析图中气温与年降水量可知,甲为热带的一种气候类型,丁为温带的一种气候类型,由此判断D项正确。
第10题,当温带季风气候处于少雨季节时,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在西风带的控制下,温和多雨。
11.A12.B第11题,据图分析,①气候类型位于北半球,由最冷月均温判断出热
量带为温带,降水集中于夏季且降水量较大,为温带季风气候。
第12题,据图中信息可知③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同理可知②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①气候类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13.『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进行描述;从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原因。
第(2)题,受海陆位置和洋流等因素影响,回归线地区沿海与内陆、东岸与西岸的年均温差异很大。
第(3)题,结合M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并说明原因。
第(4)题,结合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说明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大致上由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
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2)内陆比沿海气温高,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东岸比西岸气温高,是因为洋流的影响。
(3)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1月)信风带来水汽;冬季(7月)受副高控制。
(4)北部:离岸风,上升流。
南部:寒暖流交汇。
14.『解析』(1)读图,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最冷月气温大于0℃,说明位于亚热带地区,甲位于大陆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乙地位于大陆西岸,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读图分析,根据图中经纬度,甲地纬度位置低,受季风的影响,甲地比乙地降水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差异大。
夏季,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
乙地纬度高,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所以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小。
(3)在农业结构中,甲地以种植业为主。
乙地以畜牧业为主。
因为甲地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乙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光热资源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的成熟,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甲地比乙地降水多,降水季节差异大;甲地比乙地气温高,气温年较差大。
原因:甲地纬度位置低,受季风的影响,冬夏气温和降水差异大;乙地纬度高,终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差异小。
(3)种植业畜牧业甲地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乙地光热资源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的成熟,利于牧草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