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际税收
- 格式:ppt
- 大小:368.00 KB
- 文档页数:38
第八章国际税收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2、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下面那一项不是确定居民身份判断规则()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B、看其重要利益中心设在哪国C、是否有习惯性住所D、是哪个国家的国民3、我国在对外已经签订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中,列入协定的适用税种主要()A、财产税B、流转税C、所得税D、关税4、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是()A、明确所得概念B、协调各缔约国之间的税收管辖权C、保证收受无差别对待D、免除双重征税5、跨国纳税人偷税、逃税最常见的手段是()A 、转移资产B、伪造凭证C、转让定价D、隐瞒收入6、在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各项方法中,最彻底的方法是()A、扣除法B、抵免法C、低税法D、免税法7、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
A、跨国所得B、税收管辖权的冲突C、税收竞争D、税法不统一8、国际税收中所指的国际重复征税,一般属于().A。
法律性国际重复征税B。
经济性国际重复征税C.税制性国际重复征税D.双边性国际重复征税9、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全球一体化B。
跨国企业的产生C。
各国行使的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D.收入来源的国际化10、下列选项中属于国际税收研究范围的是()A、国际税收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B、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C、国际税收和国际经济的关系D、国际税收与各国政府的关系11、国际税收是关于()A、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一切税务关系B、本国税制中有关涉外的部分C、发生在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D、对某些外国税制所进行的比较研究12、国际税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能脱离()A、社会阶级而独立存在B、个人所得税而独立存在C、公司所得税而独立存在D、国家而独立存在13、判别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的标志是()A、该纳税人在某国取得了公民身份B、该纳税人在某国有永久性住所C、该纳税人具有外国国籍D、该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承担纳税义务14、下列所得中属于投资所得的是()A、转让财产的价值B、转让不动产的价值C、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D、临时或偶然所得15、在确定跨国自然人居民身份时所采用的法律标准实际上运用的是()A、户籍标准B、公民标准C、时间标准D、居所标准16、我国在确定税收管辖权时,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实行( )A、地域税收管辖权B、居民税收管辖权C、所得来源地管辖权D地域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17、国际双重征税的扩大化的问题主要导源于()A、不同的税收管辖权体现了不同的财权利益B、直接投资的增多C、跨国纳税人的形成D、国际法的复杂程度18、对跨国纳税人来自非居住国的投资所得行使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约束性规范是依据()A、劳务提供地标准B、权利使用地标准C、实际支付在标准D、比例分配标准19、合理分配收入与费用分配,有利于()A、兼顾来源国与居住国之间的财权利益B、兼顾跨国公司与其居住国的利益C、兼顾各有关国家之间的财权利益D、兼顾各跨国联属企业之间利益20、国际避税行为形成的客观原因是()A、各国的所得税制度的差异B、国别的差异C、经济体制的差异D、收入来源地的差异21、跨国纳税人成立控股公司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其()A、进行消极投资B、从事贸易活动C、逃避遗产税D、控制其他公司22、发达国家对避税地的态度原则上是()A、鼓励B、忽视C、默认D、敌视23、影响避税港经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是()A、政治经济状况B、国民收入水平C、经济管理体制D、国际地位24、某些国家或地区乐于成为避税港的最主要原因是()A、一般经济不甚发达B、跨国纳税人牟取额外收益的欲望C、税基的差异D、经济特别发达25、B 国X 银行向A 国Y公司提供了一笔贷款,获得利息,A 国政府对此项利息征收所得税,A 国政府行使的是:()A、居民税收管辖权B、地域税收管辖权C、公民税收管辖权D、地域和居民管辖权26、位于A国的子公司分配、汇寄股息给B 国母公司时,一般应缴纳预提所得税。
第八章国际税收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重复征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进行分别课税所形成的交叉重叠征税。
[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A.税源B.征税对象C.税目D.计税依据【答案】B【解析】国际重复征税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进行分别课税所形成的交叉重叠征税。
A项,税源与征税对象有密切联系,但是税源有时与征税对象并不符;B项,征税对象决定着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C项,税目是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D项又称税基,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量的规定。
2.国际上对不动产所得来源地的确定,通常的判定依据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A.取得收入地B.不动产所在地C.收入支付地D.不动产所有人的居住地【答案】B【解析】对于不动产所得来源地的确定,国际上一般都是以不动产的所在地或坐落地为依据,即不动产所得的来源地是不动产的所在地或坐落地,应由不动产的所在地或坐落地国家行使收入来源地管辖权。
3.居住国政府对跨国纳税人从非居住国得到优惠减免的那部分税收,视同已经缴纳而给予抵免的方法称为()。
[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研]A.直接抵免法B.间接抵免法C.税收饶让D.免税法【答案】C【解析】税收饶让,又称“虚拟抵免”和“饶让抵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不再按居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
它是在抵免方法的规定基础上,为贯彻某种经济政策而采取的优惠措施。
税收饶让这种优惠措施的实行,通常需要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税收协定的方式予以确定。
4.对法人双重居民身份的判定,国际上通行的判定标准是()。
[中央财经大学2011年研]A.注册地标准B.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C.生产经营地标准D.分支机构所在地标准【答案】B【解析】从目前各国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来看,当出现一家企业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税收居民时,协定一般是将所得的征税权给予企业的“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国”。
第八章国际税收筹划(一)单项选择题1. 国际税收筹划不仅需要跨国企业遵循其本国的税法,而且要遵循()。
A. 中国税法B. OECD 税法C. 联合国税法D. 东道国的税法答案:D。
解析:由于不同国家实现其税收管辖权的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各国对境外企业在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税收规定也不相同。
在现实中,大部分国家同时实行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
这意味着,大部分国家对于境外企业在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都要征收所得税,同时对本国居民在境内外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全部所得都要征收所得税。
当一国企业到另一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收入时,往往需要按照东道国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还要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
因此,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不仅应当遵循和考虑其居住国的税法,而且要遵循和考虑其东道国的税法。
这也是国际税收筹划的最主要特征。
2. 国际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是减轻()。
A. 高税国税负B. 境外税负C.本国税负D. 整体税负答案:D。
解析:由于各国税法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企业在不同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性质、获利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企业旨在降低其在某一国税负的税收筹划安排很有可能导致其在另一国税负的增加。
这种“摁下葫芦浮起瓢” 的筹划方法会增加企业在全球的整体税负。
这显然不是税收筹划的理想结果。
因此,作为从全球获利、在多个国家纳税的跨国企业,其国际税收筹划活动需要综合考虑各国税制的特点和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对组织结构、交易形式、成本费用与收入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降低企业在全球的整体税负。
3. 如果一个企业或个人被一个国家认定为其税收居民,那它(他)就要在该国承担()。
A. 无限纳税义务B. 有限纳税义务C.本国纳税义务D. 外国纳税义务答案:A。
解析:税收居民是指按照一国法律,由于住所、居所、管理机构所在地、总机构所在地、注册地或任何其他类似标准,在该国负有全面纳税义务的人。
税收居民的界定是各国行使居民管辖权的标志,一个纳税人一旦被一个国家(或地区)认定为税收居民,就需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自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在该国家(地区)缴纳所得税。
第一章 国际税收导论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欧盟的“自有财源”从本质上看,是强加在成员国政府上的税收收入。
2.一国对跨国纳税人课征的税收属于国际税收的范畴。
3.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境与关境不是一致的。
4.销售税是仅以销售商品为课征对象的一个税种。
5.预提税是按预提方式对支付的所得课征的一个独立税种。
6.国际税收关系的发展趋势在商品课税领域的体现是:关税和增值税的协调是商品课税国 际协调的核心内容。
7.没有区域性国际税收协调就没有区域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8.一国为吸引外资而实施较低的税率也是恶性税收竞争的一种形式。
四、选择题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A.涉外税收B.对外国居民征税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2.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3.1991年,北欧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国就加强税收征管方面合作问题签订 了:()。
A.《同期税务稽查协议范本》B.《税收管理互助多边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D. UN 范本4.()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A.《梅屈恩协定》B.《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二章 所得税的税收管辖权三、判断题(若错,请予以更正)1.税收管辖权不属于国家主权,只是一种行政权力。
2.判定纳税人的身份是一国正确行使居民管辖权的前提。
3.美国的公司所得税除了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之外,还坚持公民管辖权。
4.我国目前同时采用居所标准与停留时间标准判定纳税人的居民身份。
5.我国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标准实际为法律标准及实际管理机构标准,只要满足其一便可 确定为本国居民。
6.外国公司设在本国境内的分公司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由总机构汇总缴纳所得 税。
第八章国际税收筹划(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税收筹划不仅需要跨国企业遵循其本国的税法,而且要遵循()。
A. 中国税法B. OECD税法C. 联合国税法D. 东道国的税法答案:D。
解析:由于不同国家实现其税收管辖权的方式并不相同,因此,各国对境外企业在境内从事经营活动的税收规定也不相同。
在现实中,大部分国家同时实行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
这意味着,大部分国家对于境外企业在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都要征收所得税,同时对本国居民在境内外从事经营活动取得的全部所得都要征收所得税。
当一国企业到另一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收入时,往往需要按照东道国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还要按照本国税法的规定缴纳所得税。
因此,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税收筹划时,不仅应当遵循和考虑其居住国的税法,而且要遵循和考虑其东道国的税法。
这也是国际税收筹划的最主要特征。
2.国际税收筹划的直接目的是减轻()。
A.高税国税负B.境外税负C.本国税负D.整体税负答案:D。
解析:由于各国税法存在巨大差异,而且企业在不同国家开展经营活动的性质、获利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企业旨在降低其在某一国税负的税收筹划安排很有可能导致其在另一国税负的增加。
这种“摁下葫芦浮起瓢”的筹划方法会增加企业在全球的整体税负。
这显然不是税收筹划的理想结果。
因此,作为从全球获利、在多个国家纳税的跨国企业,其国际税收筹划活动需要综合考虑各国税制的特点和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对组织结构、交易形式、成本费用与收入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降低企业在全球的整体税负。
3.如果一个企业或个人被一个国家认定为其税收居民,那它(他)就要在该国承担()。
A.无限纳税义务B.有限纳税义务C.本国纳税义务D.外国纳税义务答案:A。
解析:税收居民是指按照一国法律,由于住所、居所、管理机构所在地、总机构所在地、注册地或任何其他类似标准,在该国负有全面纳税义务的人。
税收居民的界定是各国行使居民管辖权的标志,一个纳税人一旦被一个国家(或地区)认定为税收居民,就需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就其来自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在该国家(地区)缴纳所得税。
第八章国际税法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国际税法的概念,理解税收管辖权和国际重复征税,了解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深刻理解协调跨国所得和财产价值征税权冲突的原则,掌握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理解国际逃税、避税的主要方法,掌握防止国际逃税、避税的主要措施。
考核目标与具体要求识记国际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法律渊源、“产生条件;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居民身份认定标准、所得来源地的认定标准;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产生原因、危害;税收协定的内容、我国签订税收协定的原则;协调跨国所得和财产征税权的各项原则;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饶让抵免的概念及作用;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含义、方式及管制措施;转移定价税制的内容。
领会各国同时实行多种税收管辖权的重要性、避免重复征税的意义、税收协定的意义与作用、税收协定与国内法的关系、常设机构原则的含义、实行限额抵免制度的重要性、反国际逃税与避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应用(1)分析应当如何划分征税权、抵免权的具体计算方法。
(2)计算分析跨国纳税人的所得税纳税义务。
历年考点1.税收管辖权2.居民身份认定标准3.所得来源地的认定标准4.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产生原因、危害5.协调跨国所得和财产征税权的各项原则6.国际逃税与避税的含义、方式及管制措施第一节国际税法概说一、国际税法的产生1.国际税法是调整国际税收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
2.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由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特征。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扩大,货物、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经济要素的跨国流动日趋频繁,从而促使从事跨国投资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财产日益国际化。
企业与个人收入和财产国际化的普遍存在和不断发展,为国际税收关系和国际税法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经济基础。
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现代直接税标志的所得税制度和一般财产税制度在当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相继确立,则是国际税收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法律条件。
本章分三节讲授,主要教学内容如下:●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的形成◆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与类型◆国际税收的概念及其形成条件●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及其影响◆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一般途径与具体方法●国际税收协定◆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本章教学要求:✧熟悉税收管辖权及国际税收的概念✧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成因及其减除方法✧理解国际税收的形成条件✧了解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及基本内容第一节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的形成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与类型税收管辖权是国际税收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范畴,它是国家管辖权的派生物,也是现代国家管辖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要说明税收管辖权,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家管辖权。
扼要地说,国家管辖权是国家对其政治权力涉及范围内的人和物行使主权的表现,又称国家的最高管理权。
它一般分为四类:领域管辖权、国籍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其中,以前两类管辖权最为重要。
税收管辖权实际上是指国家在征税方面拥有的权力,即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或哪些物征税、征哪些税和征多少税。
由于税收管辖权的行使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人员或地域范围为依据,从而形成了两类性质不同的税收管辖权: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一)地域税收管辖权地域(或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依据属地主义原则拥有的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及存放于本国境内的财产的课税权。
当一国政府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时,该国政府依据自主制定的税法,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营业所得、投资所得、劳务所得、财产所得以及存放于本国境内的财产征税,而不论这些应税所得和应税财产归谁拥有或支配。
(二)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依据属人主义原则拥有的对与本国存在人身隶属关系的居民(或公民)的征税权。
当一国政府行使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时,该国政府按照自主制定的税法,对本国居民(公民)的应税所得或财产征税,而不论其居民(公民)的应税所得来自国内还是国外,也不论其应税财产存放于境内还是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