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工作是争取更多道义支持的渠,战争向着有利于己方的目标发展。聂荣臻通 过送还日本小女孩,对日军展开政治工作,触动了当时日军士兵的内心,使他们回 信表示感谢;在战后又引发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 过,这些作用都是军事谋略和军事手段难以产生的政治工作可以“不战而屈人之 兵”。《孙子兵法》云,“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 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要好 于“百战百胜”,而这一目的的达成,更多的在于带有政治作色彩的“伐谋”“伐 交”,而不是在于体现军事谋略色彩的“伐兵”和“攻城。
四、读懂一封书信
1.文章全文引述了“我”当时写给日军一封信, 占用了较大的篇幅,将这封信的内容删除好不 好?为什么?
不好,①给日本军写信是“大战中得插曲”这一故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 果删除,就损害的了故事的完整性。 ②这封信是聂荣臻主张在战争中重视对敌人开展政治工作的体现,有助于全面、 深刻地表现聂荣臻的形象以及其政治、军事思想和主张。 ③信中提到的“国际主义之精神”是对文中所说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的补 充与佐证,保留信件原文有利于宣扬和展示八路军奉行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④后文有两个小女孩送交给日军后日军表示“很感谢”的“回信”,这一内容 与下文写战后日本人民和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旧军人的反省和悔过形成有机 关联。删除信件后,没有前文的这些铺垫,后文的叙述就会显得比较突兀。
③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旧军人知道美穗子被八路军拯救这件事之后的感慨、答谢、致歉与忏悔, 表明日本人民是一个有智慧、能自省的民族。他们受日本军阀的蒙蔽,参加侵略战争,同样也是 受害者,闪烁着真善美光芒的“插曲”事件,擦去了蒙们眼睛的尘垢,让他们感受到了人性美好 的力量。
分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