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制造:生产周期和面市时间
- 格式:pdf
- 大小:326.61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增材制造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关键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概要 (2)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4)1.3 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目标 (5)2. 增材制造技术概述 (6)2.1 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 (6)2.2 增材制造的应用领域 (7)2.3 增材制造中几何特征的优化 (9)3. 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简介 (10)3.1 极小曲面的一般性质 (11)3.2 三周期极小曲面的生成方法 (12)3.3 三周期极小曲面的典型应用 (16)4. 关键力学性能的评估方法 (18)4.1 材料的性能测试 (19)4.2 结构的性能测试 (20)4.3 计算模拟在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应用 (21)5. 研究进展 (22)5.1 增材制造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设计 (24)5.2 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25)5.3 仿真分析在力学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26)5.4 多尺度建模和材料性能优化 (27)6. 结论与展望 (29)6.1 研究成果总结 (30)6.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31)6.3 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32)6.4 对实际应用的建议 (33)1. 内容概要本论文综述了基于增材制造的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关键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制造复杂几何形状方面。
论文详细探讨了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的定义、分类和设计方法,强调了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和微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在力学性能研究方面,论文重点分析了增材制造对材料微观结构、力学响应和失效机制的影响。
通过对比传统制造方法,展示了AM技术在提高材料强度、刚度和韧性方面的优势。
还讨论了表面处理技术、微观组织优化和多尺度建模等方法在提升极小曲面结构力学性能中的应用。
论文还回顾了近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新型增材制造材料的开发、高性能计算方法的引入以及实验验证技术的创新。
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增材制造在三周期极小曲面结构力学性能研究中的广阔前景和挑战。
航空航天行业先进制造技术与研发创新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3)1.1 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1.1.1 数字化与智能化 (3)1.1.2 高效率与低能耗 (3)1.1.3 精密化与微型化 (4)1.2 航空航天行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需求 (4)1.2.1 提高生产效率 (4)1.2.2 提高产品功能和质量 (4)1.2.3 降低成本 (4)1.2.4 实现绿色制造 (4)1.2.5 满足特殊环境要求 (4)第二章高功能复合材料制造 (4)2.1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4)2.1.1 概述 (4)2.1.2 应用领域 (5)2.2 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5)2.2.1 概述 (5)2.2.2 手工铺层工艺 (5)2.2.4 液体成型工艺 (5)2.2.5 真空辅助成型工艺 (5)2.3 复合材料功能优化 (6)2.3.1 概述 (6)2.3.2 材料选型 (6)2.3.3 结构设计 (6)2.3.4 制造工艺改进 (6)2.3.5 后处理技术 (6)第三章金属与非金属材料加工 (6)3.1 金属材料加工技术 (6)3.1.1 概述 (6)3.1.2 铸造技术 (6)3.1.3 锻造技术 (6)3.1.4 焊接技术 (7)3.1.5 热处理技术 (7)3.1.6 表面处理技术 (7)3.2 非金属材料加工技术 (7)3.2.1 概述 (7)3.2.2 切割技术 (7)3.2.3 雕刻技术 (7)3.2.4 热压技术 (7)3.2.5 复合技术 (8)3.3 材料加工工艺优化 (8)3.3.2 工艺流程优化 (8)3.3.3 生产管理优化 (8)第四章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 (8)4.1 智能制造技术概述 (8)4.1.1 定义与发展 (8)4.1.2 技术体系 (8)4.2 数字化工厂建设 (9)4.2.1 数字化工厂概念 (9)4.2.2 建设内容 (9)4.3 智能制造与航空航天行业的融合 (9)4.3.1 航空航天行业特点 (9)4.3.2 智能制造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 (9)4.3.3 融合发展趋势 (10)第五章航空航天器部件制造 (10)5.1 航空航天器结构部件制造 (10)5.1.1 铸造技术 (10)5.1.2 锻造技术 (10)5.1.3 焊接技术 (10)5.1.4 机加技术 (11)5.2 航空航天器功能部件制造 (11)5.2.1 电子设备制造 (11)5.2.2 传感器制造 (11)5.2.3 控制系统制造 (11)5.3 部件制造工艺优化 (11)5.3.1 制造工艺参数优化 (11)5.3.2 生产设备优化 (11)5.3.3 制造工艺流程优化 (12)5.3.4 质量控制与检测 (12)第六章先进连接技术 (12)6.1 高强度连接技术 (12)6.2 精密连接技术 (12)6.3 连接工艺优化 (13)第七章航空航天装备研发创新 (13)7.1 装备研发流程优化 (13)7.2 装备研发项目管理 (14)7.3 装备研发成果转化 (14)第八章航空航天测试与评价技术 (15)8.1 测试与评价方法 (15)8.2 测试与评价设备 (15)8.3 测试与评价数据处理 (16)第九章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标准与规范 (16)9.1 标准与规范制定 (16)9.1.1 概述 (16)9.1.3 制定流程 (17)9.2 标准与规范实施 (17)9.2.1 实施要求 (17)9.2.2 实施步骤 (17)9.3 标准与规范修订 (17)9.3.1 修订依据 (17)9.3.2 修订流程 (18)第十章航空航天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8)10.1 技术创新方向 (18)10.1.1 高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 (18)10.1.2 精密加工技术 (18)10.1.3 数字化制造 (18)10.1.4 智能制造 (18)10.2 行业发展趋势 (19)10.2.1 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19)10.2.2 市场需求驱动 (19)10.2.3 绿色制造 (19)10.3 国际合作与竞争 (19)10.3.1 国际合作 (19)10.3.2 国际竞争 (19)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述1.1 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制造业竞争的加剧,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1.1 数字化与智能化数字化与智能化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1-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一、企业简介企业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企业企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大型航天制造企业。
企业建立于2021 年 11 月,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西区,占地1700 余亩。
企业主要产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为全面提升我国运载火箭整体水平和能力而研制开发的高性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我国今后30-50 年保持进入空间能力的主力火箭。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结合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需求而设计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其主要应用于空间站运行阶段的载货和载人发射任务要求,并支持发射卫星任务,是未来的主力火箭和重点型号。
2021 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为后续探月三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和重要工程的顺利推行供给了有利的保障。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1、需求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资料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资料工程技术等。
2、需求数量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资料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3、面试范围各大专院校可优选最多60 名优秀学生参加面试〔焊接相关专业40 人、其他专业20 人, 5 人一组参加面试〕4、岗位要求(1〕吃苦耐劳,热爱航天事业,有志于在航天领域睁开。
(2〕成绩优秀无挂科,学习能力强,对某一专业领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3〕拥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
(4〕认真慎重,有责任心,身心健康,无不良记录。
(5〕党员、学生干部、专业竞赛获奖者优先考虑。
5、企业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夏青路199 号三、薪资福利1、员工薪酬待遇由岗位根本薪资、岗位津贴、绩效等工程构成,同时为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供给通讯费报销、如期体检、免费工作服、带薪年休假、防暑降温费等福利保障。
2、签校订式劳动合同,符合天津市落户政策的,解决在津集体户口。
1,Digitalglobe公司卫星:快鸟的重访时间随AOI所在地区的纬度和用户选择的侧摆角度的不同而不同。
如在纬度40度的地区,侧摆角度0度到15度时的重访时间为7天,侧摆角度0度到25度时的重访时间为4天。
重访时间直接影响采集目标区域的有效时间,所以当定单的侧摆角度要求为0度到25度时比0度到15度采集得更快。
应用划以及全球宏观研究等)内充分发挥其优于低分辨率数据的优势,而且还引发了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和新的应用。
精细农业:61cm 分辨率的图像可区分作物种类,清楚分辨农作物的行数,监测农业灌溉、施肥、杀虫、施除草剂后的效果;监测暴雨、干早、虫灾等灾害后的受灾情况并对产量作出预测,有利于农业生产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大比例尺制图:这种大比例尺的图像不仅能满足传统遥感用户的需求,也将满足如城市规划建设、地籍管理、地震和洪水应急救灾、汽车导航等要求大比例尺地图行业的需求。
数字城市服务: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由于具有分辨率高、更新快等特点,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监控、城市资源配置、数字交通(汽车导航等)、数字旅游、数字经济、房地产销售、电信电力建设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司可用高分辨率数据识别、规划和监测各种基础建设工程:街道、高速路、桥梁、铁路,各种大小的建筑物。
房地产代理商可利用这种图像让顾客预先了解未来房产及其周围环境的情况。
电信公司和电力部门可借助图像为蜂窝电话发射塔选址或为输电线路选线。
QuickBird 遥感卫星数据频繁访问和准确地理定位的能力能有效跟踪非法占用土地资源等。
虚拟现实服务:QuickBird 遥感卫星数据提供立体像对,能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图,进行城市三维景观制作,有利于高分辨率虚拟城市的建立。
影像支持数据星历表文件 .eph 几何校准文件 .geo 影像元数据文件 .imd 许可证文件 .txt README 文件 .txt RPC00B 文件 .rpb.imd 许可证文件 .txt README 文件 .txtRPC00B 文件 .rpb Tile Map 文件 .til 主要参数的缩写 AOI :目标区域,Area of Interesting P1BS: 全色波段基础级产品M1BS: 多光谱基础级产品P2AS: 全色波段标准产品M2AS: 多光谱标准产品 S2AS : 三波段融合产品UTM:通用横轴莫卡托(投影方式), Universal Transverse MercatorWGS84:84大地坐标UL:左上角,Upper LeftLR:右下角,Lower RightLat.:纬度,LatitudeLong.:经度,LongitudeRPC参数:有理多项式相关参数,Rational Polynomial Coefficient2,Geoeye(2006 年 1 月Orbimage 公司成功收购Space Imaging 公司并创办了GeoEye 公司以来,GeoEye 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卫星遥感影像公司)公司卫星:GeoEye-1卫星特点∙史无前例的分辨率:全色影像分辨率0.41米,多光谱影像分辨率1.65米,定位精度达到3米∙大规模测图能力:每天采集近70万平方公里的全色影像数据或近35万平方公里的全色融合影像数据∙重访周期短:3天(或更短)时间内重访地球任一点进行观测GeoEye-1影像参数GeoEye-1技术参数Ikonos:IKONOS产品优势∙提供同轨立体影像∙大量合格存档数据IKONOS 基本参数数据产品技术指标基础影像产品目录3,法国SPOTIMAGE公司卫星P5卫星传感器指标产品服务P5数据产品立体产品该产品可供提取数字高程模型,制作高精度产品。
1-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一、公司简介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大型航天制造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西区,占地1700余亩。
公司主要产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为全面提高我国运载火箭整体水平和能力而研制开发的高性能的新一代运载火箭,是我国今后30-50年保持进入空间能力的主力火箭。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结合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的需求而设计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其主要应用于空间站运行阶段的载货和载人发射任务要求,并支持发射卫星任务,是未来的主力火箭和重点型号。
2016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圆满完成发射任务,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的升级换代,为后续探月三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二、招聘岗位及要求:1、需求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工程技术等。
2、需求数量焊接加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材料工程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3、面试范围各大专院校可优选最多60名优秀学生参加面试(焊接相关专业40人、其他专业20人,5人一组参加面试)4、岗位要求(1)吃苦耐劳,热爱航天事业,有志于在航天领域发展。
(2)成绩优秀无挂科,学习能力强,对某一专业领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3)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抗压能力。
(4)认真严谨,有责任心,身心健康,无不良记录。
(5)党员、学生干部、专业竞赛获奖者优先考虑。
5、公司地址: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夏青路199号三、薪资福利1、员工薪酬待遇由岗位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等项目构成,同时为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提供通讯费报销、定期体检、免费工作服、带薪年休假、防暑降温费等福利保障。
2、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符合天津市落户政策的,解决在津集体户口。
3、免费提供公寓,为标准双人间,独立卫浴,空调、电视、冰箱等电器齐全,并设有羽毛球馆、健身房、篮球场等运动休闲设施。
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1)由,得,即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半径越大(即卫星离地面越高),线速度越小。
(2)由,得,即,故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
(3)由,得,即,所以半径越大,周期越长,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约为85分钟。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越大的卫星,它的A. 线速度越大B. 向心加速度越大C. 角速度越大D. 周期越大例1 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B.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小变式1 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
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巩固1 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的质量、速度、卫星与地面间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小B.质量越大,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大C.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大D.与质量无关,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小巩固2 气象卫星是用来拍摄云层照片,观测气象资料和测量气象数据的。
我国先后自行成功研制和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两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卫星轨道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两极,每12小时巡视一周,称为"极地圆轨道","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则:()A.“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的发射速度大B.“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的线速度大C.“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的运动周期大 D.“风云一号”比"风云二号" 的向心加速度大巩固3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加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的卫星,该卫星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 )A.速度增大B.周期减小C.角速度增大D.加速度减小巩固4在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上空有许多同步卫星,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B .它们的速度可能不同C .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可能不同D .它们离地心的高度可能不同巩固5如图6-5-1所示,有 A 、B 、C 三颗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 A 和B 质量相同,C 的质量比A 和B 要大,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判定它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A v ______B v _______C v ;运动周期大小关系是:A T _______ B T ________C T巩固6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运载火箭箭体结构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发布时间:2021-06-08T15:33:27.8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4期 作者: 徐洪涛 雒云云[导读] 摘要:针对我国运载火箭生产制造的技术特性,现阶段需要的工艺装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周期较长,不利于火箭研制的快速响应。
中国航天天津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针对我国运载火箭生产制造的技术特性,现阶段需要的工艺装备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周期较长,不利于火箭研制的快速响应。随着新型号火箭低成本、高可靠、绿色无污染的研制需求,以及智能制造和航天强国建设的任务需求,火箭制造业的工艺装备未来将向着模块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标准化发展和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应用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改变传统的工装设计思路和理念,向精益化制造转型,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国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水平。
关键词:工艺装备;运载火箭;标准化;柔性化;新技术 1前言
商业航天是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航天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这种趋势,作为运载火箭重要组成部分的箭体结构也在不断探寻适用于商业航天的有效模式。自航天事业诞生之初,各国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完成的,甚至是集全国之力进行研发。早期的航天事业多用于军事用途,技术研发封闭,基本没有商业化用途。20世纪80年代,国际市场商业发射需求明显增多,很多没有发射能力的国家急需商业卫星发射,这就给航天发射领域带来了商业化要求。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均投入到商业发射领域的竞争,纷纷开展运载火箭的商业化研制,但是此时的商业发射仍然是以国家间的竞争为主,由政府部门主导参与。 2液体火箭箭体结构概述
液体运载火箭主体的结构主要由箱结构和机舱截面结构组成。液体运载火箭的主要功能是火箭主体的形状,结构的力传递,加压运输和其他系统仪表电缆安装运载工具。储罐结构还用于存储液体推进剂。隔室结构是箭头主体结构的统称,除了水箱外,也称为干式结构。储罐的结构主要由储罐的底部,短壳,缸体部分,推进剂管理系统,管道系统,接口附件,保温结构等部分组成。由于具有储存推进剂的功能,因此结构密封性能较高。常规的金属存储柜罐的部件主要通过焊接组装,并且罐的各个部件涉及各种制造工艺,从而产生了罐底部的制造技术,壁板等大型零件的制造技术。组成管段和短壳。通用底部结构的特殊制造工艺等。为了追求轻便高效的复合材料储罐,有一系列制造技术。机舱结构包括典型的皮肤纵梁结构,杆结构,三明治结构等。该皮肤纵梁主要通过铆接组装,并且整个部分可以通过铆接而组装或形成皮肤纵梁状壁板然后被组装。组装好的。三明治结构可能涉及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从上面可以看出,液体火箭具有复杂的结构和许多零件。我国某种类型的运载火箭结构的零件总数约为30,000。新一代的低温运载火箭系统更加复杂,具有更多的部件,并且涉及大量的制造技术。同时,火箭弹体结构的大型化使制造过程变得复杂。除了运载火箭任务的定制要求外,还需要对每枚火箭进行修改和开发,研发成本高,周期长。技术创新依赖于模型牵引力,技术进步缓慢,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市场应用的动力不足以及对国有企业机制的更多限制,所有这些都限制了箭身结构的商业发展。 3液体火箭关键结构制造技术现状 3.1箱底制造技术
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挑战与机遇一、增材制造技术概述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添加材料来制造三维实体的先进制造技术。
与传统的减材制造技术相比,增材制造具有设计自由度高、材料利用率高、制造周期短等优点,正在逐渐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
1.1 增材制造技术的核心特性增材制造技术的核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自由度: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复杂几何形状的制造,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限制。
- 材料利用率: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材料浪费,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 制造周期:增材制造技术能够缩短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周期,加快产品的上市速度。
- 定制化生产: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客户对产品多样性的需求。
1.2 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其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复杂零件制造:航空航天领域中存在许多形状复杂、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制造的零件,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这些零件的快速制造。
- 轻量化设计:通过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零件的轻量化设计,提高飞行器的性能。
- 快速原型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产品原型,加速产品的研发过程。
二、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现状2.1 航空航天领域的特殊需求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结构强度、重量控制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
增材制造技术在满足这些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2.2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案例- 飞机零部件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机翼结构件等的制造。
- 卫星部件制造:在卫星制造领域,增材制造技术用于制造卫星结构件、天线等部件。
- 发动机部件:增材制造技术在发动机的喷嘴、燃烧室等关键部件的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3 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增材制造技术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开发适用于增材制造的高性能材料,如钛合金、高温合金等。
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常见的遥感卫星的介绍及具体参数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造卫星。
⽤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数年。
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
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某指定地域进⾏遥感。
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线电波传输到地⾯站,地⾯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和⼯作。
以下列出较为常见的遥感卫星:⼀、Landsat卫星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 ),从1972年7⽉23⽇以来,已发射7颗(第6颗发射失败)。
⽬前Landsat1—4均相继失效,Landsat 5仍在超期运⾏(从1984年3⽉1⽇发射⾄今)。
Landsat 7于1999年4⽉15⽇发射升空。
其常见的遥感扫描影像类型有MMS影像、TM图像。
(⼀)、MSS影像MSS影像为多光谱扫描仪(MultiSpectral Scanner)获取的图像,第⼀颗⾄第三颗地球卫星(Landsat)上反光束导管摄像机获取的三个波段摄影相⽚分别称为第1、2、3波段,多光谱扫描仪有4个波段获取的扫描影像被命名为4、5、6、7波段,两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两个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此外,第三颗地球卫星上还供有热红外波段影像,这个影像称为第8波段,但使⽤不久,就因为⼀起的问题⼆关闭了。
表 1 :Landsat上MSS波段参数(⼆)、TM影像TM影像是指美国陆地卫星4~5号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所获取的多波段扫描影像。
影像空间分辨率除热红外波段为120⽶外,其余均为30⽶,像幅185×185公⾥2。
每波段像元数达61662个(TM-6为15422个)。
⼀景TM影像总信息量为230兆字节),约相当于MSS影像的7倍。
第29卷第3期2021年3月Vol.29No.3Mar.2021光学精密工程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面向航天快速发射的光学载荷设计与制造徐思华,于新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615000)摘要:为系统地介绍面向航天快速发射的微纳卫星光学载荷设计与制造过程,从光学原理设计出发,以折反式光学相机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光学元件的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加工及检测过程,最终得到500km对地极限分辨率为3.1m的光学载荷。
研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光机结构设计,并选取单点金刚石车削、磁流变修形以及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加工等工艺,能够满足航天快发技术对于光学卫星载荷短研制周期、高性能、轻质量、小体积以及低成本的技术要求,为研制同类型相机和进一步提高航天快发技术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航天快速发射;光学载荷;设计与制造;光机一体化中图分类号:V19文献标识码:A doi:10.37188/OPE.20212903.0513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icro-nano satellite optical payloadfor aerospace rapid launchXU Si-hua,YU Xin-chen*(Xichang Satellite Launch Center,Xichang615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yxcpp@Abstract: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catadioptric optical camera used in rapid-launch aerospace systems.We first introduce the optical design principles followed by the structural de⁃sign,mechanical analysis,processing,and inspection process of the optical components.Finally,an opti⁃cal payload with a resolution of3.1m to500km i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llow-up develop⁃ment process can be greatly simplified through reasonable optical principles and opto-mechanical structural design.Optical components that meet the accuracy requirements can be quickly processed using single-point diamond turning(SPDT),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MRF),and computer-controlled optical surfacing(CCOS).The above methods can fulfil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rapid-launch aerospace technology for optical satellite payloads;the methods are quick,highly efficient,lightweight,and econom⁃ical.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me type of camer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rapid-launch aerospace technology.Key words:aerospace rapid launch;optical payload;design and manufacturing;opto-mechanical inte⁃grated design文章编号1004-924X(2021)03-0513-11收稿日期:2020-07-29;修订日期:2020-08-21.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No.TZ2018006)第29卷光学精密工程1引言随着小卫星、运载火箭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航天快发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了战争制胜的关键技术之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