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doc
- 格式:doc
- 大小:79.04 KB
- 文档页数:4
论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兼质疑GB/T 13745-2009中关于经济学科的分类刘汉林1【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人们对于经济学认识的当前实际误区,从源流、由来演变和内部结构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学的基本性质,从历史演变基本事实基础上揭示了认识经济学的“真面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Abstract] This paper is direct to peoples’ current mis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s, by probing the very nature of economics from its origin, evolution and internal structure; revealing its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s’ true self which are based on the fact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economy.【关键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边缘经济学[Keywords] Economics;Political Economy;Marxist Economics;Western Economics;Theoretical Economics(Plutology);Applied Economics;Fringe Economics在经济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的庞大学科系统的当今,即便经济学家或“权威”机构,人们对于经济学的认识也存在着很多混乱。
例如,在我国当前不少大学的经济学院或类经济学院,都设有经济学系或经济学专业。
其中的“经济学”究竟是指什么,其概念就十分含混。
又如,“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的两门理论经济学课程。
本来它们都是政治经济学的存在形式,但是,即便经济学教授不但把人们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称为“经济学”,而且把人们所谓的西方经济学也称为“经济学”。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社会资源分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制度演变等领域的学科。
它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学概述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学者开始思考财富和资源的分配问题。
到了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政治经济学开始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
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分配、交换及其规律,还研究各种经济制度的由来、发展和演变,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除此之外,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1.价值理论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商品的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它所含有的劳动价值决定的,而价格则是通过市场竞争所确定的。
而这种价值和价格之间的矛盾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之一。
2.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它是指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斗争的总体组合,决定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
不同的生产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制度,例如封建制、资本主义制和社会主义制等等。
3.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之一。
政治经济学家认为,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是一种基本矛盾,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
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尤为激烈。
4.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内在矛盾的表现之一,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匹配时,经济危机就会发生。
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有关经济危机的理论,例如萨伊定理、马尔萨斯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等等。
三、结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广泛,包括社会资源的分配、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制度的演变、国际贸易的发展等等。
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政治经济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经济史、经济学说史、经济思想史与政治经济学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想解释一下什么是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及经济思想史。
一、经济史经济史是以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具体发展演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横跨历史学与经济学,具有双重属性。
它要求我们还原真实的历史。
经济史学界广泛开展了关于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
经济史研究过去的经济实绩。
因此学习研究经济史可以为现实经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要求我们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的发展做出时序性、规律性的阐释。
因而经济史分析过去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来研究经济运行的框架。
并在合理的经济框架中解释现今的经济政治体制及带来的实绩。
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源泉。
这样的创新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的。
也正因为这样,才能更容易推动理论的创新。
所以经济史可以说是经济学的“源”。
并且可以为经济学的实证方法提供基础。
一部人类经济史,是市场和市场经济产生、发育的历史,是走向市场化和市场化演变的历史。
市场化将古代、近代和现代经济相互贯通,从中可以看到经济现代化产生、发展的过程。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再到凯恩斯的通论。
如今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枝繁叶茂,几乎覆盖了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所有方面。
建国后,经济史学界广泛开展了关于古史分期、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萌芽等若干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
这些讨论加深了人们对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发掘和积累了有关经济史的资料,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经济史研究的骨干,尤其是明清经济史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论著数量成倍增长,伴随着正本清源,回归学术本真,经济史学界对既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延续与深化,同时开辟了新的学术领域,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引入,拓宽了近代经济史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突破时限、放归整体,因此,我认为未来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六大区别[文献标识码]A目前,中国理论界持“政治经济学”就是“经济学”看法的人越来越多,许多教科书也指出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
从学术史的发展历程看,两者确实是一脉相承的,如经济学这个名词是由政治经济学逐渐演变而来,目前许多人也在等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如马歇尔与萨缪尔逊的著作都有“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提法等等,但翻开标称为“政治经济学”与标称为“经济学”的教材和有关著作看,无论是在研究对象、方法,主体,还是研究的范围、内容和对社会认识的结论等方面,两者间都存在着显著甚至对立的差异。
这种差异。
不仅存在于中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与西方经济学教材中。
而且也普遍存在于西方经济学界内部,如英国剑桥学派编写的标称为政治经济学的教材内容,就迥异于欧美各国标称为经济学的教材内容,专著之间的差别甚至更大。
从这些方面看,两者又并不完全是一回事。
总体说来,中国学者对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两者关系的认识是比较片面和狭隘的。
正是这种片面和狭隘,使得中国学者在如何处理两者关系上几乎全部走向了歧途。
如不管人们在名称与研究内容等方面的认识上有什么不同,但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上,尤其是如何构建适应中国需要的经济学体系上,绝大部分人在实际中都采取了将两者兼容的做法。
特别是近些年来的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是传统政治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内容的混合。
相对而言。
西方学者对两者区别的认识则要全面得多,如美国经济学家霍华德?谢尔曼在《激进政治经济学基础》一书中,在系统比较的基础上,就提出了激进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方法(静态与动态之分)、制度内变动与制度间变化、经济学是技术问题还是社会政治问题、社会是和谐还是对抗、种族和性别矛盾能否通过竞争消除、危机是否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的结果、垄断是对自由竞争的偏离还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新阶段、环境破坏是对最佳结果的偏离还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社会是个人偏好的选择还是个人属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市场机制是否是灵丹妙药等十个方面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
《资本论》中指出政治经济学要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
而对于西方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6版)中指出“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它研究的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行为的结合。
2)研究方法不同
总的来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用哲学的方法,而西方经济学主要用的是数学等实证方法。
具体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要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将研究的主体和客体统一,将思维概念运动和其他的形式与客观的经济矛盾运动相统一,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总结。
而西方经济学主要用的是实证法,只研究经济活动中的客观规律,而回避“应该是什么”的问题,采用大量的数学与计算机技术进行经济数量关系的研究,使得经济研究更有说服力和证明力。
浅析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摘要:在社会分工出现之后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逐渐形成了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种不同的理论。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效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Abstract: in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economics theory after gradually appear differentiation, and gradually formed a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two kinds of different theories. Western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have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in the socialist political economics theory, the western economics effective experience, promo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从17世纪初开始,经济学理论逐步分化。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17世纪得到了充分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逐步出现,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为了研究各种经济活动现象,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并分化出了专业性较强的经济学分支。
最先分化出来的经济学分支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最早于1615年在蒙克莱田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中被提出,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也提及了政治经济学,他将政治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学问。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和重点也不同。
西方经济学以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探讨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它以实证分析为主,主要关注经济现象和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政治经济学则更关注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制度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它以规范分析为主,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政治、法律、制度等手段来调节和控制经济发展,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
虽然两者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
事实上,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地方。
例如,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经济发展时,也会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市场分析方法,而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市场失灵时,也会考虑到政治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总之,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它们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也不同。
虽然它们之间存在差异,但它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的。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学和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两个重要学科,它们互相关联并相互影响。
以下是关于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关系的一些观点:
1.相互依赖:政治和经济是社会生活的两个基本领域,彼此
相互依赖。
政治决策和制度安排对经济活动有重大的影响,而经济的结构和运行也对政治权力和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
响。
2.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和经济之间相互作用
关系的学科,它关注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和分配的影响,
以及经济力量对政治决策和权力竞争的影响。
3.政治因素影响经济:政治因素包括政府决策、法律制度、
政策环境等,它们可以影响经济的产业结构、市场机制、
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向。
4.经济因素影响政治:经济因素如资源分配、财富积累、社
会阶级等,它们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政策制定和政
府的稳定性。
经济利益的追求和经济差距的存在都可以诱
发或影响政治动态和社会变革。
5.共同研究领域:政治学和经济学在一些研究领域有重叠,
如公共政策、发展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在这些领
域中,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结合起来,共同
研究和分析问题。
总之,政治学和经济学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都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
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并共同构建了对社会、国家和全球事务的理解。
在实践和研究中,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交叉与互动越来越重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学科,它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探讨了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权力对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研究政治因素如何塑造经济结构和经济行为,并分析政府如何通过法规、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影响经济。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产出、消费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在稀缺资源下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如何从经济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利润。
经济学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方面。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如国民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等,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如价格决策、消费行为、生产决策等。
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相互关联,但也有一些区别。
政治经济学更关注政治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例如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经济学更关注经济活动本身,例如资源配置和市场行为。
政治经济学更注重宏观层面的分析,而经济学更注重微观层面的分析。
两个学科相互补充,共同帮助我们理解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逻辑上的区别余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逻辑上的区别 (1)概述 (3)一、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标准 (3)1、西方学者排斥科学研究的原因 (3)2、西方学者对科学标准的曲解 (5)3、经济学研究的逻辑基础 (7)二、经济学研究中的假设与伪设 (9)1、假设与伪设的概念 (9)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假设示例 (10)3、西方经济学的伪设示例 (11)4、假设与背景的区分 (12)三、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比较 (13)1、西方经济学对历史逻辑的违背 (13)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历史逻辑的运用 (18)四、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逻辑比较 (19)1、西方经济学对现实逻辑的违背 (19)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实逻辑的运用 (23)五、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数理逻辑比较 (25)1、西方经济学对数理逻辑的违背和滥用 (25)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数理逻辑的运用 (26)结论 (27)参考文献 (28)概述在经济理论的研究上,西方经济学一方面混淆科学研究的逻辑标准,将其与现实不符的理论称为是科学的,另一方面则采取双重标准,拒绝承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至少与其同样具有“科学性”。
但是,西方经济学并不总是能够表明自身的科学性的。
在这种时候,西方经济学就会否认一切可能的科学的经济理论的存在。
但是,不仅科学的经济理论是存在的,而且西方经济学决不是科学的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在逻辑推理上违背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逻辑标准: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数理逻辑。
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是坚持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逻辑的典范。
一、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标准1、西方学者排斥科学研究的原因马克思曾经指出,“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1。
“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说,只要它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那就只有在阶级斗争处于潜伏状态或只是在个别的现象上表现出来的时候,它还能够是科学。
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区别
区别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
就美国学术界目前的情况而言,经济学和政治学都有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y的子学科。
在政治学里,political economy的定义并不清晰,通常是指对那些与经济决策有关的政治过程的研究,例如某法律如何出台,劳资纠纷,经济发展和权力的关系,等等。
在经济学里,political economy有深远的传统。
有朋友提到了,经济学在古典时代就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y,现在经济学界最著名的杂志之一就叫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但是,对现在经济系的学生来说,狭义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子学科,是指那种将一般经济方法(理性选择加实证主义)应用于与政府及权力有关的问题的研究。
为了与政治学里的政治经济学相区分,有时,这个子学科被称为political economics。
举例以来说,2006年,MIT经济学教授Daron Acemoglu 和哈佛政府学院教授James Robinson出版了《独裁与民主的经济起源》(或许是向政治学家Barrington Moore早年的《独裁与民主的社会起源》致敬),比较系统地将动态博弈(dynamic games) 应用于政治经济学分析。
他们和其他几位经济学家如Tim Besley、Torsten Persson、Guido Tabellini, 几乎重新定义了这个领域。
此书在2007年被美国政治学会授予本年度最佳图书奖,并被美国各主要政治学系引为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之外的经济学往往把政府的角色和权力结构视为给定,也就是说,政府不是行为主体,那么,在市场失灵时,国家就要进行干预。
政治经济学放松了这一假设。
但是,如何理解政府的行为仍然缺少广泛共识。
几种有影响的看法包括:
1. 有效制度论:即包括国家在内的制度倾向于减少交易费用
2. 霍布斯、卢梭传统:国家出于公意,促进合作,接近有效制度论
3. 马克思以及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冲突论:国家是某个社会团体的代理人或是不同个体利益的集结
4. 布坎南、图洛克、史莱弗等人:国家是掠夺之手,官僚、政客逐利
5. 韦伯传统,包括Charles Tilly、Peter Evans和许多政治学家:国家是独立的官僚体系:与4不同处在于,官僚体系可以照顾更广的利益,可以是发展型的,强调国家能力
6. 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潮论
现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第三个看法,因为逻辑比较彻底。
当然,由于理性是在竞争环境下浮现出一种秩序(阿尔钦的as if 辩护),政府作为行为者不理性的情况并不少见,要将3社会冲突论一以贯之,也有难度。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购买及出售、以及法律、社会习俗惯例,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
起源于道德哲学,主要受到18世纪发展起来的政治,社会经济的影响。
十九世纪,Economics (经济学)一词代替了Political Economy (政治经济学)。
不过在1890年Alfred Marshall 的那本极具影响力的著作出版之前,一个倡导用数学模型解决经济问题的学者William Stanley Jevons,建议将这门学科独立,并成为一门科学。
现代,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经济学的同义词,甚至两者的含义有很大不同。
应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源自芝加哥和维吉尼亚州学院产生的公共选择学说等等。
由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迅速发展,已经超出了以往模型的范围,人们开始愈发重视政治经济学,并加强了对于其理论的研究。
后来随着全球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进一步加深,政治经济学终于正式成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并在各相关大学开设专门学科。
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一般学者会把研究范围归纳入微观或宏观层面。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或个体与其他个体间的决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了经济物品的消费、生产过程中稀缺资源的投入、资源的分配、分配机制上的选择等等。
宏观经济学则以地区、国家层面作为研究对象,常见的分析包括收入与生产、货币、物价、就业、国际贸易等问题。
基于宏观分析只是微观层面的整合,部分经济学者认为这种分类并不存在学术价值,但大多数学校仍然沿用这种分类法。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理论建基在理性的极大化这假设之上,每个人都会在局限下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假设真假并不重要,只要假设推论出来的可被验证含意,能够解释及推测现实世界,我们就接受这个理论。
但是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是有目的的行动的行动公理基础之上。
其学派旗帜鲜明的反对把理性状态和极大化作为经济学的逻辑前提。
凡是有解释能力的理论,都一定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refutable by facts),但未被事实推翻。
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一个理论,因为下一次的事件总会有机会推翻该理论。
日常中经济问题主要分为两点:
1.研?a href='/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て谠诓煌难≡裣?ldquo;将会怎样
2.探讨人在选择下该要怎样。
前者称为实证经济学,后者称为规范经济学,而日常在学校教授的经济学课程属于实证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