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市水库名录2020版
- 格式:xlsx
- 大小:58.45 KB
- 文档页数:1
株洲市位于中国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京广、湘黔和浙赣铁路的交点,是湖南省东部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枢纽。
株洲的总面积为1126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为535平方千米,总人口367万,其中市区76万。
该市解放前仅为隶属湘潭市的一小镇。
之后成为毛泽东时期大力建设的三线军工城市,市内大型军工企业星罗棋布。
改革开放后军退民进,重工业仍保持相当力量,包括电力机车,飞机发动机,硬质合金和化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此外,借助发达便利的铁路交通网络,该市芦淞区小商品市场和服装鞋帽市场在整个中南地区首屈一指。
行政区划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醴陵市株洲县炎陵县茶陵县攸县湖南省株洲市政府所在地天元区面积11272 km²Population- 总数(年份) - 密度第x位376.9万,2006 xxx/km²GDPRMB¥- (2006) - 人均湖南省第x位605.3亿元16526 元市花红继木市树樟树行政级别地级市市委书记肖雅瑜市长陈君文邮政编码412000 电话区号0733 车辆牌照前缀湘B株洲丰厚的历史文化文------ 胡栋华株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所辖醴陵、攸县、茶陵等县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颇多。
市辖炎陵县鹿原陂,古书记载安葬着中华民族的始祖与黄帝轩辕氏并称的炎帝神农氏(始建于宋的炎帝陵现已修复)。
古书载,神农氏“始作耒耜,教民耕作;普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削相为琴,结丝为弦,作五弦之琴;弦木为弧,刻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炎帝的这六大功绩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缔造了中华古国的最早文明,从而结束了远古人类依赖兽肉野果为生的历史,使古老的先民迈进了农业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炎帝晚年,为民治病,采药来到炎陵县,不幸误食断肠草,中毒身亡。
炎帝殁后“葬茶乡之尾”,即今株洲炎陵县塘田乡鹿原陂(又称炎陵山)。
这位功德无量的民族始祖,得到后人千秋万代的敬仰。
株洲市石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月株洲市石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文本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月目录前言1第一章规划背景1第一节区域概况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1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1第一节指导思想1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1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2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2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第四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2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3第一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3第二节强化耕地质量建设3第三节加强基本农田建设3第四节推进土地综合整治4第五节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4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4第一节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4第二节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4第三节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4第四节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用地4第五节严格建设用地空间管制4第七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5第一节严格生态环境保护5第二节推进土地生态治理5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5第一节中心城区规模控制5第二节中心城区规划布局5第二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5第九章乡(镇)级土地利用控制6第一节乡(镇)级土地利用控制指标6第二节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重点6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6第十一章附则7附表1 石峰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8附表2 石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8附表3 石峰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9附表4 石峰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面积表10附表5 石峰区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11附表6 石峰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表11附表7 石峰区新增建设用地控制表12附表8 石峰区各镇(街道)规划控制指标表12附表9 石峰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12附表10 石峰区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规划表14前言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好地统筹各行各类用地,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按照《株洲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年)》(20XX年修订版)对株洲市土地利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株洲实际,制定《株洲市石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20)》(以下简称《规划》)。
跃进水库水文4.1流域概况跃进水库位于南部县盘龙镇境内,属嘉陵江水系,坝址以上集水面积0.317km2,主河道长0.75km,主河床平均比降94‰。
流域属于亚热带潮湿气候区,气候温顺,降雨量充沛,湿度大,阴天多,日照时数偏少,无霜期长〔在340天左右〕。
四季分明:春早,回温不稳固,寒潮、阴雨、洪涝较多;夏长炎热,降雨集中,但时空分布不平均,常有旱涝显现;秋季短,降温快,多霪雨;冬暖,雨少。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57.6小时;平均气温17℃,日最高气温44.2℃,日最低气温-3℃;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46.7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656.3m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9.5m/s;平均降雨量为968mm,年内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最少,最多要紧显现在7月,其次是6月和8月,日最大降雨量168.5 mm〔1978年7月15日〕。
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4~10月占全年的86.77%〕,经常显现春旱、夏伏旱。
4.2差不多资料的收集和复核4.2.1差不多资料的收集整理本次洪水复核,走访了参与建库的老同志,询问了建库时大坝坝基的处理情形、地势地质、河槽状况,了解了建库过程,查阅了水库〝三查三定〞资料;收集整理了流域水系、水库的要紧特点参数〔集雨面积、主河道长度、河流比降、吹程、水位面积库容曲线〕、枢纽平面布置、流域地势图等。
4.2.2流域基础资料复核1、集水面积依照流域1/10000地势图核实流域分水线,量算得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0.317km2,与〝三查三定〞中的数据一致,本次采纳集水面积F=0.317km2。
2、主河道长度L依照流域1/10000地势图核实主河道自出口断面至分水岭的河流长度,包括主河槽及其上游沟型不明显部分和沿流程的坡面直至分水岭的全长。
测算得主河道长度为0.75km,与〝三查三定〞中的数据相同,本次采纳L=0.75km。
3、主河床平均比降J依照核实的主河道线L,读取河道各转折点的高程Hi和间距li,用加权平均法运算。
株洲市人民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库移民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株洲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01•【字号】株政函[2009]192号•【施行日期】2009.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株洲市人民政府印发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库移民工作意见的通知(株政函[2009]19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库移民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一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水库移民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水库移民工作,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大中型水库移民的政策,结合我市移民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全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明确移民工作的职责(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水库移民工作实施主体、工作主体和责任主体,要认真组织开展本辖区水库移民的搬迁安置、生产扶持、贫困救助、信访维稳和遗留问题处理等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移民的现实问题。
要把多方面的扶持政策向库区倾斜,切实帮助移民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发展库区经济,加快移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确保移民安居乐业,长治久安。
(二)全市各级移民管理部门是政府管理水库移民工作的职能部门,行使移民综合管理职责。
要负责大中型水库移民工作的综合管理、移民政策的争取、规划计划的统筹、扶持项目的监督、移民资金的监管和各方面业务工作的指导。
要认真研究本辖区水库移民安置和生产发展中所遇重大问题,为各级政府决策移民问题当好参谋,为基层开展移民工作搞好服务。
(三)全市各级其他相关部门要齐心协力抓好移民扶持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做好移民后扶资金的调度和管理,确保移民后扶资金的安全运行;发改、农业、水利、国土、交通、电力、民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要将各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扶持项目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倾斜;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移民政策实施全过程的监督,保证全市移民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关于公布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通知
水资源函﹝2011﹞1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要求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出到2020年“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目标。
为指导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我部自2006年以来先后核准了两批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目标和要求。
近期,我部组织完成了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三批的核准和第一批、第二批的复核调整工作,现将经核准和复核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一至第三批,见附表)予以公布。
请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本地区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我部将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
附表: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一至第三批)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附表1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一批)
附表2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二批)
附表3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第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