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5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自然界中宝贵的资源之一,它们不仅美丽,还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在许多地区,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一直被当作食品、药材、绿化观赏植物等方面的重要物质。
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对于保护自然环境、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食品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在食品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其中一些野生花卉植物能够供应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野生花卉可以制作成各种美食,例如用野生蔬菜做成色香味俱佳的菜肴,野生果实可以制作成各种果酱、果脯等食品。
一些野生花卉还可以作为调味品,使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在一些地方,野生花卉植物也被用来酿造酒类,如野生草莓、野生葡萄等。
这些酒类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
二、药用价值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在传统中医药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野生花卉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草药制备中。
一些野生花卉植物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具有清热解毒、补虚益气、活血化瘀、抗炎止痛等药用价值。
如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常用中草药,具有多种治疗功效。
野生花卉植物还可以提取芳香精油,用于制作香精、香料等化妆品和保健用品。
野生花卉植物的药用价值不仅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同时也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资源。
三、观赏利用野生花卉植物的美丽和花香是很好的装饰和观赏物品。
很多野生花卉植物由于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成为了人们喜爱的观赏植物。
而且,野生花卉植物的观赏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自然的情感需求,也为城市和乡村的绿化美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四、绿化环保野生花卉植物在绿化环保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城市和乡村的建设中,野生花卉植物是绿化的重要物质。
它们能够提高空气质量、净化环境、调节气温,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土壤侵蚀,对于改善城市和乡村生活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野生植物发布:2015-07-28 | 作者: | 来源: | 查看: 44 次阿拉善右旗为典型的荒漠气候特征,对野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及其分布规律有着显著影响。
种属成分贫乏,稀疏而不郁闭,开敞度大以及低下的覆盖率和生物产量,为典型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体的荒漠群落,且在水平和垂直地带性方面均有着明显的分异性。
南部龙首山区,由于降雨量较多,植物种类比较丰富,较集中地分布着全旗总植物种类的1/2以上,且多为亚高山、高山灌丛、林下以及林缘,生境的种、属成分,中部地区风积沙丘和盐碱地貌广泛分布,植物种类贫乏,以旱生、超旱生及耐盐碱的植物种类为主;西北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山前泉水露头处的边缘和居民点的塘坝、水库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尚分布着非地带性的植物种类,主要有马蔺、田间杂草,沉水和浮水水生植物及中生草本植物等。
境内野生植物分属62科、216属、482种。
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4属、8种;被子植物55科、208属、470种(双子叶植物纲47科、163属、356种、单子叶植物纲8科、45属、114种)。
林木植物梭梭、青年云杉、侧柏、圆柏、沙地柏、山杨、胡杨、白榆、旱榆等。
饲用植物主要饲用植物80种,广泛分布于境内各类草场。
梭梭、盐爪爪、细枝盐爪爪、西伯利亚滨藜、驼绒藜、华北驼绒藜、沙蓬、绵蓬、藜、雾冰藜、碱蓬、黑柴、珍珠柴、松叶猪毛菜、短叶假木贼、碱地肤、小白蒿、茵陈蒿、驴驴蒿、三列艾菊、蒙古鸦葱、分枝鸦葱、砂兰刺头、阿乐泰狗娃花、沙地旋复花、蒙古短舌菊、蒲公英、苦马豆、藏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狭叶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刺叶柄棘豆、甘草、细枝岩黄芪、扁蓿豆、霸王、石生霸王、球果白刺、白刺、蒺藜、多裂骆驼蓬、蒙古扁桃、绵刺、鹅绒委陵菜、二裂委陵菜、红砂、细穗柽柳、红柳、沙拐枣、木蕦、扁蓄、银灰旋花、刺旋花、沙茴香、锁阳、羊角草、燥原荠、黄芦木、拂子芳、无芒隐子草、沙生针茅、冠芒草、三芒草、狗尾草、芨芨草、小画眉草、虎尾草、芦苇、赖草、沙竹、白草、马蔺、黄金尾、细叶尾、蒙古葱、碱葱、戈壁天门冬。
精 品JINGPIN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分析■陈莹莹信阳农林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摘 要:野生植物资源不同于栽培植物,具有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高等诸多优势,并且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
本文在阐述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并且进一步探索了其开发利用的进一步策略,希望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展策略1.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本世纪以来,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绿色食品开发的关键。
所谓野生植物,是指生长在自然原始的环境下,未受到公害、污染的一种植物资源。
在人们普遍关注健康的大背景之下,野生植物资源成为重点研究对象。
以下是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第一、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当前已知的野生果树并且可食用的果树有上百种,并且分布于内蒙古、贵州、云南等地。
比如,在内蒙古共有野生食用资源上百科。
第二、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用途广泛。
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域性、用途多样性以及可栽培性等。
与此同时,野生植物资源内含有纤维素、天然添加剂等,是当前食品加工的基本原料来源。
第三、野生植物资源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猛增,世界资源面临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第四、野生植物资源营养价值丰富。
由于野生植物资源生长于野外无污染的环境下,其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无机盐等,相较于栽培植物更高。
在对野生植物的测试中发现,其所含的胡萝卜素高于一般水平。
总而言之,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多种特点,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
2.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在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以及化工多种领域,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分析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2.1野生植物资源的食用价值野生植物资源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利用,尤其是野果。
在我国,野果在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开发出了多种野果系列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亲睐,从而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具潜力的自然资源之一,其中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野生花卉植物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利用途径和开发技术,许多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依然处于未被充分开发利用的状态。
本文将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引起社会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重视和关注。
一、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现状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指自然生长于山野、草原、河岸、湿地等自然环境中的植物资源。
这些植物在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适应性和生长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国家,据统计,中国的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达到了4000多种,其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植物资源体系。
这些野生花卉植物中,既有一些常见的野生花卉植物,也有一些珍稀的濒危植物,它们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长期以来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对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对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由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相对滞后,导致了其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
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
野生花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影响土壤和气候等方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可以为地方经济增添新的动力和资源,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多数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分布在农村地区,通过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分类与利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的地区,这里的植被资源非常丰富多样。
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对于当地动植物的生存与繁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生态资源。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分类及利用的介绍。
一、植物分类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根据各种植物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可将其划分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类。
蕨类植物: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如水龙骨、蕨麻、白背蕨等。
这些植物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对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和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些蕨类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被当地居民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指种子裸露在种子器官上且没有花的植物。
在保护区内,裸子植物的种类主要包括松树、柏树等,它们是当地主要的树种,对于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地质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包裹在果实内的植物,这类植物在保护区内的分布范围也很广泛。
保护区内的被子植物包括了许多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柳树、桃花、山茶等。
它们丰富了保护区的植物种类,为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增添了生机和色彩。
二、植物的利用湖北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利用价值。
在这里,植物资源被人类利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木材的利用、药用价值、食用价值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护等方面。
木材的利用:裸子植物的树种,如松树、柏树等,都是优质的木材资源,其木材质地坚硬、结构紧密,可以用于建筑、家具、船只等领域,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药用价值:保护区内的一些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如水龙骨、山茶等,被当地居民用作中药材。
这些植物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消炎利尿等疾病,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食用价值:保护区内的一些植物也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如野生果实、嫩叶、花蕾等,可以供人类食用,丰富了当地人们的饮食文化。
第二章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途径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对自然界中生长的野生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途径,以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首先,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之一是可持续性原则。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保持资源的更新和再生能力,确保资源的长期存在和供应。
为了实现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科学的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的采收限额、保护区域的设立和管理、引种、人工繁育等。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监测和评估,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之二是多样性原则。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是指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破坏。
在开发利用其中一种植物资源时,应考虑到该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对其他物种和生态过程的影响。
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尽量保留和保护其他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避免过度依赖其中一种植物资源所带来的风险。
第三,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之三是可逆性原则。
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可逆性,是指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可逆的破坏和损失。
在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时,应尽量采用非破坏性的采集方式和技术,避免破坏其生长环境和生境完整性。
同时,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人工种植、引种和其他人为干扰的影响,以保持野生植物资源的自然状态。
在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了解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生态特征和经济价值。
通过调查和研究,可以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发现新的野生植物资源并加以保护。
其次,推动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可以根据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可持续的利用方案和开发计划,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开发野生植物资源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它们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特性和医药、食品、装饰等多种用途。
合理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能够维持生态平衡,还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并实现经济开发。
一、了解野生植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长繁殖的各种植物。
在刚柔并济的原则下,我们需要了解野生植物的分类、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基本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二、保护与恢复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野生植物资源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
第一步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对濒危物种进行特殊保护。
同时,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禁止非法采伐和破坏野生植物资源。
另外,还可以采取科学的种植育种技术,加强野生植物的繁育与栽培工作,以减少对野生植物的过度采集。
三、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方式1. 医药开发野生植物资源中含有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取有益物质,并进一步研制成新药或保健品。
这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还可以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2. 食品加工野生植物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可供食品加工行业使用。
例如,野生菌类可以被用于烹饪、食材制作和保健食品的加工。
此外,一些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等也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绿色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3. 装饰材料野生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装饰材料,可以用于室内装修、家具制作和手工艺品的制作。
例如,竹子、藤条等植物材料在家居装饰中被广泛使用。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环保性,还能体现自然的美感,增添生活品质。
4. 生态旅游野生植物的独特性和珍稀性,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可以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游客可以欣赏到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增加了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
四、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挑战在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财富,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人类的活动中,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大量的非法盗捕,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保护与管理措施1.建立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手段。
通过划定保护区范围,限制人类活动并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数量。
2.制定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这些法律法规可以规范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明确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非法盗捕行为的惩罚力度。
3.开展科学研究与监测:科学研究和监测对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态习性、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更好地制定保护策略和管理措施。
二、促进可持续利用1.培育保护意识:加强公众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认知和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教育活动、宣传媒体等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向公众普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并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和利用这些资源。
2.推动可持续采集和利用: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采集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可持续的原则。
设定合理的采集限额,制定合法的采集方式,并建立相关的监管机制,确保不会对野生动植物资源造成过度损害。
3.开展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利用项目:通过支持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项目,可以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益。
这些项目可以包括野生动植物的保种与繁育、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采集利用技术的研发等方面。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国际组织合作:在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国际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
各国可以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制定并实施相关的保护和利用计划。
2.促进跨国交流与学习:各国可以通过科技交流、参访和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对于其他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进一步优化自己的保护和利用方案。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
学号:20080074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
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正文: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
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
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
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
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
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
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概述:野生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价值。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是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学科。
本文将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建材等领域。
首先,野生植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
例如,蔓越莓、紫苏、海藻等都是人们常见的野生植物食材。
其次,野生植物中含有众多的有效物质,具有药用价值。
比如,银杏、黄芪、当归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
此外,野生植物还可以提供生物活性物质,用于化妆品的研发与生产。
最后,野生植物在建筑领域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毛竹可以用于建筑用材。
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可持续利用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保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合理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防止资源过度开发。
2.科学技术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以科学技术为支撑,提高利用效率和开发水平。
3.经济效益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注重经济效益,保证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合理分配利润给当地人民。
4.法律法规原则: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应依法进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方法主要包括:1.采集法:采集野生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药材等,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加工。
2.种植法:通过人工种植野生植物,提高资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3.合作开发法: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野生植物资源的深加工,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4.技术开发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例如提取有效成分、研发新产品等。
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措施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是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通过划定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保护。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的野生植物,包括各种野生花卉和药用植物。
这些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药用、观赏等功能。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种类和分布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种类繁多,根据生长习性和栖息地的不同,可以分为山地花卉、草甸花卉、湿地花卉、沙漠花卉等不同类型。
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分布着大量的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其中不乏一些珍稀濒危的物种。
活动应该可以包括自然保护区中的野生花卉植物观赏保护,采摘加工及消费。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遗产或为了进行科学研究而设立,并受到相关国家法律的保护的地方,包括自然与野生动物栖息地、湖泊、河流、高山、森林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等。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三个方面。
1.药用价值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中有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用于中药材的开发。
金银花、人参、灵芝等都是中国传统药材中常用的植物资源。
这些野生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对于治疗各种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对于丰富和完善中药材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2.观赏价值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中有很多花卉品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作为园林绿化和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物种。
玫瑰、牡丹、杜鹃等都是中国传统的园林花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加强野生花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丰富园林绿化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3.经济价值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以进行加工开发,生产各种花卉产品。
野生花卉植物可以提取花精油、花胶、花蜜等产品,用于化妆品、食品、保健品等行业。
而且,一些野生花卉还可以作为花卉鲜切花,供应鲜花市场,为农民增加收入。
加强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农学中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植物农学是研究植物的生理和生态特性,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改善农业生产的学科。
在植物农学的研究与实践中,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植物农学中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相关问题。
一、野生植物资源的价值野生植物资源包括了众多植物物种,涵盖了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部位以及不同性质的成分。
野生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了许多具有药用、食用、观赏和工业价值的植物种类。
药用植物资源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宝贵资源,很多药材都是野生植物,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食用植物资源对人类的饮食安全和生活水平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观赏植物资源是城市和社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功能。
工业植物资源可以提供原料和能源,对于工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也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工作,全面了解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数量与分布状况。
其次,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和法律法规,明确野生植物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禁止乱砍滥伐和滥采滥挖等行为。
此外,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绿色长廊等,保护和恢复野生植物的生存环境和生境。
同时,加强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和繁育有潜力的植物物种。
最后,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三、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可以开展合法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取和开发有效成分,研制新药和保健品。
注重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择适宜的采摘和种植方式,保护药用植物的数量和质量。
其次,通过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农田的生态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减少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依赖。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是研究如何有效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学科。
野生植物资源包括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根、茎、叶等部分,这些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估: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等情况,评估其资源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2. 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研究如何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制定相关的保护和管理政策。
3. 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野生植物的采集、加工、贮藏等技术,开发出高效安全的采集和加工方法,提高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营养与药理研究:研究野生植物资源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活性物质,探索其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
5. 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研究不同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模式,开发出多种产品和应用,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提高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学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农业科学、
食品科学、药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推动野生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滥捕滥猎,许多野生动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
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优化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机制为了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我们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利用机制。
首先,应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了解其分布、数量和生态特征等等。
其次,要建立起健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对资源的监测和保护。
同时,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计划,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
我们应加强对关键物种的保护,例如濒危动植物和珍稀物种。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给予这些物种一个安全的栖息地。
此外,还要加强对非法捕猎和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打击力度,提高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促进大众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三、推广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减少对野生物种压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培育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人工繁育技术,有选择地进行资源开发,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捕捞和砍伐。
此外,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产品的监管,打击非法采集和贸易活动,促进合法的可持续利用。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
我们可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保护标准和政策,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共同推进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同时,还要加强对非法野生动植物产品贸易的打击力度,遏制跨国非法贸易链,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
综上所述,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加强保护力度,推广可持续利用,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可食用野生植物的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近年来,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多样化,其中野生植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野生植物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已成为人们走向自然的味蕾享受。
可食用野生植物的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野生植物是指在自然界中,未经过特意培育和种植的植物群体。
野生植物以其天然、无污染的特点,成为许多人寻找食源的新选择。
在过去,人们在荒山野林中采摘植物、草药等食品被认为是一种生存手段,如今这一习惯则成为了美食文化中的精髓。
野生植物中,具有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的种类较多。
对于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不仅味道独特、丰富,还富含大量营养成分。
比如,蕨类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资源,其含有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均比较丰富,而且它味道鲜美,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
此外,金针菇、茶树菇等野生蘑菇也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食材。
而各种各样的野生蔬菜、果实以及稀有的草本植物和花卉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口味选择。
可食用野生植物的资源利用和开发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一方面,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研究有助于不断挖掘和发掘新的品种,丰富人们的饮食文化。
另一方面,由于野生植物在生长环境、储藏和加工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提高野生植物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也是开发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中最为关键的应该是野生植物的规范化种植和利用。
而对于该领域的开展,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在可食用野生植物的研究中,需要确定各种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等时间,对于野生植物的种植和保存也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野生植物品种的营养成分进行研究,为其加工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对于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过度捕捞和过度开采情况时有发生,这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威胁。
因此,在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野生植物资源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譬如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合理控制,推广规范化采摘种植等,进一步保证了野生植物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是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
这些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观赏以及食用价值。
因此,对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很大的需求和潜力。
本文将介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 药用价值的开发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国的中草药材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行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野生的花卉植物资源。
例如,麻黄、川芎、桂皮等都是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作用。
对于这些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是通过种植、采集和加工进行实现。
唯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和利用野生花卉植物资源,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观赏价值同样很高。
到访野生地区,漫步于红黄紫绿的万花丛中,远离城市的喧嚣,静心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可以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手段。
同时,野生花卉植物也在各地展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除此之外,野生花卉植物资源还能作为园林景观和城市绿化的植物。
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食用价值也很高。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有很多的食材来源于野生植物。
例如马齿苋、蒲桃花、小蓟、冬虫夏草等等。
这些野生花卉植物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对于野生花卉植物的食用价值,近年来已经开始被人们重视和发掘。
二、未来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发展趋势1、资源保护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多元化,野生花卉植物资源面临着一些压力。
为了保护好资源,应该加强对于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应以生态保护为第一要务,避免破坏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栖息环境,同时加强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制定科学合理的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利用规划,防止资源开采过度,达到可持续发展度。
2、功能多元化从目前来看,野生花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局限在药用和食用方面。
但是随着人们需求和趣味的不断提高,野生花卉植物资源也需要进一步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野生花卉植物的花饮、吐鲁番葡萄江城子、各地有着自己的花灯文化、一些地方还会制作花酒等。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
学号: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
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正文: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
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
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
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
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
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
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如穿龙薯蓣、莲花等可以通过根茎繁殖;天麻、半夏、马铃薯等可以通过块茎繁殖:东方草莓可以通过地上匍匐茎繁殖。
②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认为的损伤后仍能得以恢复和再生。
如杜仲是一种以茎皮入药的植物,其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的修复。
植物具有这些特征,在开发利用中我们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再生能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进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量。
二、易受威胁性:野生植物资源多数是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长期以来许多价值较高的物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如人参、天麻、草苁蓉等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品。
野生人参已被列入世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
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率是其自然灭绝速率的100~1000倍,有近30%受威胁的物种与直接经济利用有关,为此,研究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的自然更新能力、更新周期及利用强度的关系,探讨持续利用的方法、技术和途径,制定合理的轮采制度,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植物资源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成分的相似性,植物化学分类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索各种类群的亲缘关系的一门科学。
植物化学分类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
它的理论依据是从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发现植物遗传物质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仅决定植物的形态、结构和遗传,而且决定植物代谢产物的积累。
亲缘关系近,所含化学成分就相似,这一规律不仅是我们进行植物化学分类的依据,也为我们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上,寻找和挖掘具有相似化学成分的新植物资源提供了依据。
如利血平是20世纪50年代国外研制的一种特效降血压药物,它是从印度蛇根木中提取出来的,但我国没有这种植物,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我国植物工作者在其同属植物中开发化学研究,找到了我国含有利血平的原料植物萝芙木。
四、利用的时间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形态结构的变化和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而且其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也在不断地变化。
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器官在不同的时期所积累的代谢产物都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
植物的采收时间直接关系到目的收获物的产量和品质。
如“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必须掌握严格的采收时间。
采收时期的确定因植物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和所利用的植物器官的不同。
掌握采收时期总的原则是按经济目的要求,选择植物含有效成分最多、产量最高的时期采收,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五、用途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植物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它是我们对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多种经营的重要依据。
六、可栽培性,根据野生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原理,只要人们给它创造与原产地相似的生境,所有野生植物都可以栽培。
七、分布的地域性,分布的地域性是指野生植物资源都分布在一个自己适应的区域内,换言之,一定的地区有一定的野生植物资源。
八、价值的潜在性,植物资源是指植物界中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所谓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植物的各种用途被发现,并为人类服务。
以上是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植物资源的研究的主要目标,即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一、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现状①家底不清,保护不力。
我国丰富多彩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尚未得到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即资源家底还未摸清。
②科技落后,盲目引种。
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虽很丰富,但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却久居深山无人问,仍处于野生状态,未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我国育种水平还相当落后。
③“产用研”脱节。
科研与生产脱节,生产与应用脱节。
二、野生植物资源的应用我国地域广阔,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野菜野果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且膳食纤维更为丰富,有的野菜野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较栽培种果蔬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更为可贵的是野生果蔬即使在工业化的时代,其受各种污染的程度远低于栽培种,特别是深山幽谷、茫茫草原生长的野果野菜,依然具有未受污染的优越性,举世好评。
此外,大多数野果野菜具有保健作用,有的亦药亦菜、有的风味独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能治病防病,因此野生植物资源颇有开发利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需求已从量的满足转向质的重视,特别是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食品向自然、粗糙、低热值、符合原物、方便等方向发展。
怎样吃才更科学、更有益于健康呢长期被人们冷落的野菜野果忽然又“热”起来了。
此外,野生植物资源品种多,营养丰富。
如沙棘果维生素C比常见果品高几十倍到几百倍,野生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高于人工栽培十几倍;又如堇菜、牛儿苗等数十种野菜的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还高,小白酒菜、旋花茄菜等核黄素含量高于人工栽培的芹菜、花菜;野花菜、扁蓄菜等维生素C含量高于辣椒、西红柿数倍。
总之,野生植物资源食品纯天然、富营养、具保健功能、顺应国内外食品的新潮流,对于提高和改善人体素质、优化智力、防病治病方面有显著作用,深受消费者青睐,导致了野菜生产和消费时代的到来。
三、开发新野生植物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一般由系统研究法,民族植物学法,和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
其中最为常见和采用最广泛的是系统研究法,其工作程序为:a研究目标的确定,目标产品与成分的确定;b研究方法的制定,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或其他如萃取法、渗滤法等;c研究结果的评价,主要探讨代用成分与原开发利用成分资源功能的相似性,含量及开发潜力的分析,提取、分离和精制的工艺流程等,为投入生产、研制新产品提供依据。
四、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合理性在进行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也是必须的,我们不能只开发而不保护,自然界的植物资源是有限的我们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具有合理性,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采资源的同时要注意保护资源,使其能长久为人类服务。
自然界的资源恢复有其自身的速度,我们的开采速度必须小于其恢复速度,做到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利用中我们已经暴漏了许多问题,如资源严重破坏,可持续利用基础与技术研究严重滞后,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新品种,盲目开发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如:(1)建立并完善各级保护机构和保护法规(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基础研究(3)加强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的驯化栽培研究(4)协调行业之间的关系(5)配套生产技术和加工工艺的研究(6)加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宣传教育。
举例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中,我举一个我家乡的特色品种为例。
我的家乡是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市的市花是栀子花,这便是此处的引例。
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常绿灌木,高1m左右。
叶对生或3叶轮生,有短柄;叶革质,顶端渐尖,稍钝头,正面发亮,仅背面脉腋间有簇生短毛。
花大,白色,芳香,有短梗,单生枝顶。
果黄色,卵状至长椭圆状,长2~4cm。
种子多数。
花期5~7月。
栀子的用途很广,在观赏方面,栀子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名贵的花木之一。
栀子初夏开乳白色花,六瓣,晶莹如玉,芳香扑鼻;凋谢后的花朵变为黄褐色,余香仍然四溢;叶翠绿,四季常青,有光泽,是优良的绿化、美化、香化树种,在公园、庭园及建筑物四周均宜栽种。
栀子花用作切花或佩戴都很适合,既美观又芳香,国外则多用作花束材料。
又可熏制花茶、制作糕点和果实酿酒。
木材坚实细致,可供雕刻用。
在染料及食用色素方面,《史记.货殖传》中说:“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可见那时栀子大多是栽培作染料用。
栀子同茜草是最早用作染料的。
栀子果实中所含的栀子黄色素,因其主要成分为类胡萝卜素的番红花素甙,所以有的参考书中把栀子黄色素也命名为,黄橙色粉末,易溶于水,能溶于酒精,不溶于食用油,除耐光性较差外,其耐热性、耐盐性、耐微生物性、耐金属性、液性变化等都表现良好,杂色性则较好,pH值对色调则几乎没有影响。
而且由于栀子黄色素来源于天然而非化学合成,加工过程不增添化学物质而提取;本身没有毒性,又不含任何其它有毒物质;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可作为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现在湘南地区仍有使用栀子作为食用色素来源的习惯,并常见有栽培。
我国和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把栀子黄色素作为天然植物色素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并列入允许生产和使用的为数不多几种天然色素。
由于当今毒理学和分析检测手段的提高,发现绝大多数化学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
因此各国都重视和研究开发天然色素尤其是天然植物色素,栀子黄色素就在开发之列,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