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认识简单的线路图
- 格式:pptx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11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简单的路线图教案|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培养学生利用简单的路线图确定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简单的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和讲解。
2. 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图上的物体位置。
引导学生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汇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2. 新课导入:讲解简单的路线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路线图的基本元素,如起点、终点、路径等。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根据给出的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够根据简单的路线图确定物体的位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同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实践操作”这一环节。
这是因为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实践操作”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实践操作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分组合作:在实践操作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共5课时单元教学内容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单元教材简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课件、主题图等。
课时安排: 5 课时课时教案课题一认识东西南北总第 1 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 2 至 3 页例 1 及练习一第 1 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第二课时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课堂检测:
请写出2路公交车行驶的路线。
2路公交车从公交总站出发,向__________方向行驶到东街口,再向_________方向行驶到鼓楼,再向___________方向到中心公园,然后再向__________方向行驶到文化宫;以后向___________方向行驶到少林寺,最后向________方向行驶到达终点站到达游泳场。
第四课时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课堂检测:看图回答问题
(1) 公园在小清家的();图书馆在小清家的();东方广场在小清家的();学校在小清家的();医院在小清家的();
加油站在小清家的();饭店在小清家的()。
(2) 公园在饭店的(),在东方广场的()。
小清家在图书馆的(),在学校的()。
医院在饭店的(),在东方广场的()。
饭店在公园的(),在加油站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案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学内容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一1、2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研究(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甚么?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边:这边是南。
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
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
(参看课本第3页)2、早晨当你面临着太阳,你的背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面。
3、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
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研究小组内互相交流。
)(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描述方法。
(1)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表达:这边是北。
指右侧:这边是南。
练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甚么说一说?(2)在教室玩“走偏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特点?四、达标训练1、早晨当你面临着太阳,你的背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面。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认识简单路线图(二)课题课时1课时班级编写者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会辨认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最终达到拓展学生空间观念目,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呈现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位置,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会辩认地图上方向(八个方向),会看简单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所学方位知识解决简单路线问题过程中,了解同一路线问题可以有不同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方位知识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方位知识意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关键期,此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具体形象性。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本节课创设了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活动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情境演示与讲解法相结合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例5以及“做一做”主题图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一、复习引入。
1、谈话导入,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游玩过哪些景点?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玩时,一般都会看到一幅导游图。
这是某动物园一幅导游图。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看一看,这个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能给这些动物游览景点取名吗?(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把景点名称写到相应位置。
)师:说一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位置!师:谁能说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在狮子山什么方向?(教学时,以学生取名称进行表述,如果学生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可省略。
)师:你们想游览哪些景点呢?师:当我们到一个景点游览时,我们可以先看它导游图,了解各游览景点位置与方向,然后确定自己游览路线,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路线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道路》教案〔通用14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道路》教案〔通用14篇〕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道路》教案篇1【教学目的】1.在观察公园道路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道路图,并会运用方向描绘行走道路。
2.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运用生活经历帮助考虑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认识道路图,会运用方位词语描绘行走道路。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老师出示动画“做一做怎么走”。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道路?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师:认识道路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如今,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公交道路图”二、教学公交道路图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道路图。
我们的目的地是动物园提问: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几个车站?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有几站地?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如今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3.学生讨论,答复相应问题。
小结:除了公交线路图,有时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道路图,要玩耍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道路,道路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道路图非常重要!三、认识方位图师:老师这里有一张中国地图,出示动画“中国一些地区方位图”你知道成都在我们的哪个方向吗?老师将方位标放在北京的位置,让大家看成都的方位。
学生自己试着标注一些地区的方向。
四、总结这节课你都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吗?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道路》教案篇2教学内容:第9页例5以及练习。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道路图〔八个方向〕,并能描绘行走的道路。
一、位置与方向(一)►教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上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两个特点:1.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2.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况,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
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认识。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并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建立空间观念,并能用语言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和行走路线。
共3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1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教材第3~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以及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部编新⼈教版⼩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简单的路线图》名师教案《简单的路线图》名师教案⼀、学习⽬标(⼀)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页例4及做⼀做。
在学⽣能⽤⼋个⽅向词语表述物体⽅位的基础上,例4设计了参观动物园这⼀学⽣熟悉的情境,引⼊“看简单的路线图与描述⾏进路线”的学习内容,让学⽣综合运⽤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步体会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
(⼆)核⼼能⼒通过参观动物园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运⽤⼋个⽅向词语描述物体位置及简单的⾏⾛路线的能⼒,进⼀步提升学⽣的数学语⾔表达能⼒和应⽤数学的意识。
(三)学习⽬标1.会⽤⼋个⽅向词语描述物体位置,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正确描述⾏⾛的路线。
2.在运⽤所学的⽅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同⼀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描述⽅法。
3.进⼀步感受⽅位知识与⽇常⽣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学习⽅位知识的兴趣,培养学⽣应⽤⽅位知识的意识。
(四)学习重难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个⽅向),并能描述⾏⾛的路线。
(五)配套资源实施资源:《简单的路线图》名师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课前设计说⼀说:学校在你家的什么⽅向?你能试着说⼀说从家去学校的⾏⾛路线吗?(⼆)课堂设计1.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常喜欢动物,⼤家⼀起去动物园参观吧。
看,动物园门⼝有动物园的导游图(出⽰例4的动物园导游图)。
我们想轻松、愉快地参观游览,这就需要看动物园的导游图,了解各种动物馆的布局,选择好⾏⾛路线。
你们能看懂这幅导游图吗?这节课我们⼀起来看导游图,学习新知识、新本领。
(板书课题)2.探索新知(1)描述各个场馆的位置。
①看⼀看,这个动物园⾥有哪些动物?你们能给这些动物的游览景点取个名称吗?学⽣⼀边说有哪些动物⼀边给各种动物的游览景点取名称,教师依次把各种动物游览景点的名称填写在图上。
②说⼀说,各种动物游览景点的位置?⿎励学⽣⽤不同的⽅式描述各种动物游览景点的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5课时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
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位置关系?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探究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
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