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地籍图的测绘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48
地籍测绘主要工作内容
地籍测绘是一项重要的测绘工作,主要负责对土地的权属关系和空间位置进行确认和界定。
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权属调查: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土地的权属信息进行调查和确认,包括土地使用权、所有权等。
2.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进行分区、划定用途等工作,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地籍档案管理:建立土地的档案管理系统,对土地的权属信息和空间位置等进行管理和维护。
4. 土地测量:通过现场测量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土地的边界、面积、地形和地貌等进行测量和分析。
5. 地籍图绘制:根据测量数据和规划要求,制作地籍图和地籍卡等相关图表和文档。
6. 土地调查评估: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潜力进行评估,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地籍测绘工作的完成,对于维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 -。
测绘技术地籍测量流程详解地籍测量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土地进行测量、测绘和管理,为土地使用、规划和交易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文将详细探讨地籍测量的流程和一些重要的技术。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地籍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档案资料的调研,收集相关的地籍和土地档案资料,了解土地使用权人、地界、地类等基本信息。
其次,要进行宗地边界的界定,根据土地界址标志或其他相关资料确定宗地的边界。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正常工作状态。
二、地籍测量流程地籍测量的流程包括地形测量、线形测量和平面测量,下面将对这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地籍测量的第一步,通过对地表地貌的记录和测量,获取地形高程和地势特征。
常用的地形测量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三角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水准测量法通过水准仪测量不同点的高差,从而推算出地点的高程。
全站仪测量法则结合了三角测量和水准测量的方法,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来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高程。
2. 线形测量线形测量是对地籍边界线的测量,包括宗地边界线和宗地内部关键点的测量。
常用的线形测量方法包括测绘仪器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测绘仪器测量法通过测量仪器的尺寸和观测点的距离,记录下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全站仪测量法则基于全站仪的观测数据,通过测量仪器的旋转角度和观测点的距离,计算出地点的坐标和位置。
3. 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对地籍图的绘制和制作,将地形、线形测量的数据绘制到地籍图上。
常用的制图方法有手绘和电脑辅助绘图。
手绘地籍图需要具备一定的绘图技巧和工具,绘图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线条的精确度和比例的准确性。
电脑辅助绘图则通过计算机软件绘制地籍图,可以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完成。
三、常用的测绘技术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绘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等。
地籍测绘在国土管理中的应用地籍测绘是指对土地界址或界限进行准确测量和划定,并将其绘制成地籍图,以便用于土地交易、土地评估、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
作为国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地籍测绘在确保土地权属、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籍测绘在国土管理中的应用。
一、确保土地权属地籍测绘是土地权属的重要依据。
在土地交易中,购房者需要清楚地知道房产的面积、位置和边界,而这些信息正是通过地籍测绘获得的。
地籍测绘可以准确划定土地界限,避免土地纠纷,同时也可以保证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因此,地籍测绘对于土地权属的确认和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二、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地籍测绘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土地是有限资源,因此合理利用既能够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而地籍测绘可以准确确认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土地边界等信息,为制定土地利用计划、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地籍测绘将土地分块,以方便对土地利用进行区域化管理,更好地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促进城乡发展地籍测绘对于城乡规划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城乡规划需要基本的土地信息数据支撑,而地籍测绘对于土地的基础信息描述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城乡规划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同时,在城乡协调发展中,通过地籍测绘,可以准确把握城市和农村的边界、土地用途和占用情况,以调整城乡发展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融合进程。
四、增强国土管理效能地籍测绘在国土管理中能够增强工作效能。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籍测绘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对土地信息的全面、及时、准确收集和处理。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国土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更好地规范土地交易、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保障土地权属的合法性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总之,地籍测绘在国土管理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通过地籍测绘,有助于确保土地权属、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城乡发展和提高国土管理效能。
测绘技术中的地籍测绘方法详解地籍测绘是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用于调查记录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利用状况。
地籍测绘方法是实现精确测绘的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籍测绘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地籍测绘的第一步,其目的是获得土地的详细信息和所有权状况。
地籍调查有传统的手工调查和现代的遥感调查两种方法。
手工调查是传统的地籍调查方法,常用于较小范围的土地调查。
调查员需要亲自进入田地、林地等实地勘测,通过测量角度、距离等指标,确定地块的界线和边界。
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周期长,但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遥感调查是现代地籍调查方法,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航空摄影等技术获取大范围土地信息。
遥感调查可以快速获得大量数据,但精度相对较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遥感调查常与手工调查相结合,以提高调查精度。
二、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地籍测绘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测量地块的各项指标,确定其几何形状和面积。
地籍测量有传统的传统测量和现代的全站仪测量两种方法。
传统测量是指使用传统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进行测量的方法。
传统测量方法准确性高,但工作量大且周期长。
而全站仪测量是现代测量方法,利用激光仪器获取精确的地点坐标数据,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快速得出地块的边界和面积。
相比传统测量,全站仪测量工作效率高,准确度也较高。
三、地籍绘图地籍绘图是地籍测绘的最后一步,它将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绘制,形成地籍图和地籍册。
地籍图是用于记录土地界线、边界和面积等信息的图件,其作图方式有手绘和计算机绘图两种方法。
手绘地籍图需要调查员根据调查和测量数据,精确绘制地块边界和周边标志物。
计算机绘图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如CAD)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自动绘制,相比手绘地籍图效率高。
地籍册是地籍测绘结果的文字描述和统计表格,记录土地的所有者、使用权和面积等信息。
地籍册常用表格形式呈现,通过分类整理地籍信息,便于查阅和管理。
总结起来,地籍测绘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和地籍绘图等多个方面。
如何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是土地管理和国土规划的重要环节。
它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地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权属的确权、登记和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本流程、技术手段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
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是资料准备。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前,需要充分准备相关物理地籍资料、地图资料和资料整理工作。
这些资料包括土地登记档案、土地使用证和相关的规划图纸等。
第二步是测量地面控制点。
地面控制点是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基础,它们的确定需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大地测量仪等测量设备完成。
测量得到的控制点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后续的测量和绘图工作。
第三步是测量地界。
地界是土地界线的具体标志,是土地权属认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依据。
测量地界需要经过现场勘测、地面测量和测量数据处理等步骤。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角度和距离的测量精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四步是测绘地籍图。
通过测量得到的地表数据可以绘制地籍图,地籍图是土地权属界线和土地利用的直观表现形式。
绘制地籍图需要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绘图设备。
绘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图件比例和图件要素,确保图件的清晰度和实用性。
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大地测量仪、无人机影像测量等。
全球定位系统是目前最常用的测量设备,它能够提供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和相关测量数据。
大地测量仪是一种可以测量和记录地球表面的测量设备,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测量工作。
无人机影像测量是一种新兴的测量技术,它可以通过无人机搭载的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地表影像,用于测绘和地形分析。
在进行地籍测量与地籍绘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测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并熟练掌握测量方法和操作技巧。
其次是测量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评估,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一、前言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旨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并绘制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和其他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地籍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地籍测量实训。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成果报告。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实训目的:- 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地籍测量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掌握界址点测量的外业实施方法和界址点坐标的计算;- 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 实训内容:- 地籍权属调查;- 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的测量;- 地籍图的测绘;- 宗地图的编绘;- 面积量算和平差计算。
三、实训过程1. 地籍权属调查:实训小组首先对实训区域内的土地权属进行了详细调查,包括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土地等级等信息,并制作了详细的调查记录。
2. 地籍控制测量和界址点的测量: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对实训区域内的控制点和界址点进行了精确测量,并计算了各点的坐标。
3. 地籍图的测绘:根据实测数据,绘制了地籍图,包括土地权属界线、界址点、地物等要素,并标注了必要的文字说明。
4. 宗地图的编绘:以地籍图为依据,绘制了宗地图,详细标注了各宗地的权属信息、面积、界址点等。
5. 面积量算和平差计算:对各宗地进行了面积量算,并进行了平差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四、实训成果1. 地籍调查表:实训小组完成了实训区域内的地籍调查表,详细记录了土地权属、用途、面积等信息。
2. 地籍控制测量原始记录:记录了控制点的坐标、高程等数据,为后续的地籍图测绘提供了基础。
3. 地籍图:实训小组绘制了高精度地籍图,准确反映了实训区域内的土地权属、地物等信息。
4. 宗地图:实训小组编绘了宗地图,详细标注了各宗地的权属信息、面积、界址点等。
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
它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土地进行调查、划分和测绘等工作,以描绘出土地的地理位置、大小、形状、所有权和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
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涉及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土地变更手续的办理、土地征收和拆迁的补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地籍测绘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地籍测绘是国家土地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障土地权益和资源利用地籍测绘的主要目的是对土地的规划、划分、使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和测绘,描绘出土地的地理位置、大小、形状、所有权和使用情况等基本信息,为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土地使用状态的监管和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2.加强土地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地籍测绘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土地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土地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地籍测绘,可以得到土地的基本信息和相关数据,为土地资源的统计分析、综合决策和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3.落实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国家利益地籍测绘可以有效地落实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国家利益。
通过地籍测绘,可以清晰地划分土地使用范围、确认土地所有权、核实土地用途和面积等信息,防止非法占地和突破规划用地的现象,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划分和土地测量三个方面。
1. 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地籍测绘的基础工作,它是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确定土地位置和范围,并获取土地的基本信息。
土地调查主要包括土地界址标志的设置、现状调查、历史资料调查、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查等。
在土地调查过程中,应掌握路线确定、资料获取、情况说明等技巧。
2. 土地划分土地划分是将土地按照政治、经济或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确定各个土地单元的地理位置、边界和面积。
(1)按属性划分土地按用途、所有权、权利性质等分类划分;(2)按位置划分土地在行政区域或地貌位置上进行划分;(3)按形状划分将规则或不规则的土地单元,按均等原则划分为多个具有均等形状的土地单元。
探讨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地籍测量的应用摘要:随着数字测绘和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地籍测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详细分析了地籍测量的模式,探讨了测绘技术在土地管理地籍测量中的有关应用。
关键词:测绘技术土地管理地籍测量 3s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地籍测量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地籍测量有了巨大的变化,数字测绘和以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3s现代测绘技术使得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技术密不可分。
土地管理利用现代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土地界、土地面积、土地权属位置和与土地利用类型、质量好坏等有关的诸多专门测量。
由于地籍数据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所以地籍数据要求较为精确,且需要有很强的实效性,这就需要及时、同步更新,这样才能给相关的管理部门提供有用的资料。
现代地籍技术的测量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业内扫描数字化测量以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一、地籍技术的四种测量模式野外数字测量、gps测量、业内扫描数字化测量以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这四种测量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用途,通过优劣势互补能更好地实现地籍信息的全面采集。
全野外数字模式全野外数字模式运用的测绘产品包括有关的地形图和地籍图,这些都是国土、房产、水利和电力等部门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重要来源。
地籍数据库和有关的地籍管理系统的优劣也与全野外数字模式采集到的数据直接相关。
全野外数字测量使用的重要工具是全站电子速测仪,我们根据其所搭配的不同硬件有三种方式:全站仪+电子记录簿+测图软件、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以及全站仪+便携式电脑+测图软件,其中,全站仪和测图软件必不可少。
全站仪和测图软件搭配电子记录簿的好处是可以实地测量各种重要的地籍数据,但由于设备的硬件问题,这种搭配的草图常会出现差错,效果也不大理想。
而当电子记录簿换成便携式计算机时,数据处理也就更加高效和便捷,且出错率较低,但此种方式的价格昂贵,不大适合野外环境。
地籍测量规范地籍测量规范是指在土地管理、土地登记和土地调查等工作中,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出的一套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以下是地籍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一、测量准备1. 地籍测量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单位或注册测绘师承担,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2. 测量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同时还要查看有关的地籍、图件和资料等。
3. 测量前应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选择,确保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过程1. 测量工作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确保测量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在测量前,需要在测区进行标志点的布设,确定测区的边界和控制点,以便后续的测量工作进行参考。
3. 测量中应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测量尺、测距仪等,并确保其准确度和精度。
4. 测量中应注意安全,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如陡坡、水域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同时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数据处理和成果报告1. 测量数据的处理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数据的整理、纠正、校核和分析等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量成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包括测量图件、测量数据、测量报告等内容。
3. 测量成果报告应包括详细的测量信息和结果,如测区的面积、边界、地物位置等,以及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等相关情况,便于后续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工作。
四、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
2. 在测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和校验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准确度和精度,保证其正常工作和测量的可靠性。
3. 对于重要的测量任务,应进行交叉验证和重复测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地籍测量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词解释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时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定每块土地的位置、面积大小,查清其类型、利用状况,记录其价值和权属,据此建立土地档案或地籍信息系统,供实施土地管理工作和合理使用土地时参考。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国家为满足土地登记的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和等级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的工作。
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土地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图斑:凡被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土地权属:土地的所有权和和使用权简称为土地权属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宗地图:是以宗地为单位编绘的地籍图。
它是在地籍测绘工作的后阶段,当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在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房产调查:是根据房产测量的目的和人物,对房屋及其用地的位置、权界、权属、特征、数量和利用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地理名称和行政境界的调查,其中确定房屋及其用地的权属状况是最主要的调查内容。
单项选择( A)1.地籍最初是为了而建立的一种有关土地的簿册.A 课税B 保护产权C 土地利用规划D 多用途( D)2.不能作为土地面积量算控制的方法是A 坐标法B 图幅理论面积C 沙维奇法D 求积仪法( A)3.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可将土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山地.这是属于下列那一种土地分类体系.A 土地自然分类体系B 土地评价分类体系C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D 土地使用分类体系( C)4.同一级的类型要坚持同一的分类标准;同一种地类,只能在一个大类中出现,不能同时在两个大类中并存.这遵循了原则.A 统一性B 实用性C 科学性D 整体性( C)5.下面属于最理想的计征方法的是.A 按土地面积征税B 按土地每年的总收获量征收C 按地价征收D 按土地每年的纯收益征收( D)6.土地管理的基础是:A 地籍管理B 土地利用管理C 土地权属管理D 地籍调查( C)7.进行数字地籍测量时必须画草图的测量模式是:A 数字化模式B 电子平板模式C 测记模式D 航片量测模式( D)8.不是属于土地产权变更的是:A 土地使用权出让B 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C 土地使用权转让D 土地使用权出租( B)9.建筑设计时,安插在上下两层之间的房屋叫做:A 假层B 夹层C 气屋D 暗搂( A)10.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是:A 土地证书B 宗地图C 土地合同D 宗地草图( D)11.进行数字地籍测量时必须画草图的测量模式是A数字化模式B电子平板模式C测记模式D 航片量测模式( D)12.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同初始地籍调查于测量之间不同的是A测量技术B方法C遵循的原则D对象( C)13.分幅图的理论面积是指该幅图的A图上面积B改正后的图上面积C实地面积D改正后的实地面积( C)14.哪个是不改变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A划拨国有土地B征用集体土地C变更土地使用权D城市街道拆迁( B)15.在房屋调查中,房屋墙体间属一般分为__类。
地籍图测绘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潘正风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土地界址点测定、地籍图绘制和土地面积计算等。
一、地籍与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地籍图和房产图均为平面图,一般不要求高程测量。
只有需要时才进行高程测量。
地籍和房产平面控制网采用的坐标系统应与国家或城市的坐标系统相统一。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等级和形式,可根据测区的大小和地形情况而定,有条件的应利用已有的国家或城市平面控制网加密建立。
基本平面控制网(二、三、四等和一、二级)的建立,可参照《城市测量规范》中平面控制网的规定,对于图根控制,为提高细部测量的精度而有其特殊的规定。
图根导线依据等级控制点,分两级进行加密,布设形式为结点导线网或附合导线网。
二.地籍调查1.地籍调查的目的和内容城镇地籍调查的内容,依据它的具体任务而定。
为土地登记发证服务的地籍调查,调查内容为权源、权属界线、权属面积及其他一些必要的地籍要素和与地籍要素有关的地形要素。
为土地定级估价服务的地籍调查,除调查上述内容外,还应调查土地的自然和经济等状况。
地籍调查分为初始地籍调查与变更地籍调查。
凡首次为建立完整的地籍档案、测绘地籍图而进行的地籍调查称为初始地籍调查;地籍档案建立以后,因土地权属及土地本身状况发生变化而进行的调查称为变更地籍调查。
2.初始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源及其权利所及的界线、位置、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地籍调查的核心是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实地调查中绘制的宗地草图,填写的地籍调查表,不仅为地籍测量提供依据,而且是地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⑴土地权属土地权属是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和现在合法的土地使用权的归属。
⑵权属调查的单元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也称为一丘地)。
宗地是权属调查的基本单元。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内为一个权属单位。
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的若干地块,则每一地块分别划宗。
房地产登记涉及的主要图纸说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五号)第五条:“从事测绘活动,应当使用国家规定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技术规范和标准。
”依照《房产测绘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测绘局令第83号)第三条规定:“房产测绘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国家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技术标准、规定。
”在房地产测绘和权属登记中主要涉及到地籍图和房产图、查丈原图三种图件,以下就上述图件作简要说明:1、地籍图(按照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技术规定测绘)地籍即土地的户籍,是记载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位置、界址、面积、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薄册、数据和图纸等。
为此所做的调查和测绘工作,总称地籍测量,也称土地测量。
地籍图是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是一种详细划分土地权属界限的地图,用于说明或证明权属土地的位置和面积等。
地籍图可分为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
(1)基本地籍图基本地籍图是全面反映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位置和权属等状况的基本图,是测绘宗地图的基础资料。
基本地籍图的比例尺,大中城市市区一般为1:500,城市郊区、镇一般为1:1000。
地籍图表示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
在地籍原图的基础上,量算宗地面积和其他要素的面积,并蒙绘、复制宗地图。
4 211211112242102421121192117211621413151618广播电视服务部英城商场松辽商场粮油供应站工商联合会药材采购站中央西路2426283032292527(12)(23)4 242密云路(21)(12)、(21)、(23)表示街坊号;分数表示宗地号与地类号,分子为宗地号,分母为地类号;24、26、28等表示门牌号。
松辽商场位于中央西路24号,宗地号为第23街坊第1宗地,地类号为211,表示商业服务业用地。
(2)宗地图宗地是指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权属界址线所封闭包围的一块土地,它是土地权属的基本单元。
地籍测绘工:地籍测量与管理1、问答题(江南博哥)权属调查前有哪些准备工作?答案:调查(工作)底图的准备、调查小区的划分、宗地的划分与编号、发放通知书2、问答题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制度是什么?答案: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土地用途管理制度3、问答题什么是飞地、间隙地、争议地?答案:争议地:有争议的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的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地块。
间隙地: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的空置土地。
飞地: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的土地所有权地块。
这些地块均实行单独分宗。
4、填空题路线上里程桩的加桩有();(),人工结构物加桩和工程地质加桩等。
答案:地形加桩,地物加桩5、问答题何谓地藉调查?试述地籍调查的内容及工作程序?答案:地籍调查:遵照国家法律规定,对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进行的调查。
工作内容:土地权属、位置(座落和坐标)、边界(边界点、线)、面积、等级、用途、利用现状(程度)以及履行必要的手续等。
工作程序:地籍调查的准备工作(组织和宣传、收集资料、确定调查范围、进行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人员培训、仪器物资准备);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面积量算;提交成果、检查验收。
6、判断题在天河城地段测量地籍图时应该选择小比例尺测图。
()答案:错7、问答题什么是数字地籍测绘系统?其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案:以计算机为核心,在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空间数据及其属性进行采集、输入、编辑、成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8、问答题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业工作有哪些?答案:主要工作有:外业调绘内容的转绘、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土地所有权属界线图的编制、土地面积量算、汇总统计。
9、问答题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权属有哪几类?答案: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他项权、土地承包经营权10、问答题简述地块和宗地的概念。
答案: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11、多选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对于地势比较平坦地区且精度要求高时,一般采用(),对于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且精度要求低时,一般采用()。
不动产测绘的内容及其成果整合应用不动产测绘是指对土地和房屋等不动产进行测量、绘图和登记的活动。
它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城市和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不动产测绘的内容包括地籍测量、地形测量、地貌测量、土地利用测量等。
其成果整合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管理、国土规划、房地产开发、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从不动产测绘的内容及其成果整合应用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不动产测绘的内容1.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指对土地进行界址测量、界址标注和界址登记的测量活动。
它可以确立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关系,维护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地籍测量的内容包括土地界址标注、土地界址界线测量等。
2.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指对地表地物的高程和形状进行测量和描述的活动。
它可以为地质勘探、水文水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等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以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提供基础地理信息。
地形测量的内容包括地表高程测量、地形图绘制等。
二、不动产测绘成果整合应用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整合应用于土地管理、国土规划、房地产开发、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管理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用于土地登记、土地确权、土地征收、土地变更等方面。
通过整合利用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加强土地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维护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2. 国土规划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用于国土规划、城市规划、乡村规划、自然资源规划等方面。
通过整合利用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房地产开发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用于土地交易、房地产开发、土地利用管制等方面。
通过整合利用不动产测绘的成果,可以拓展房地产市场的供给空间,优化房地产开发的布局规划,提升房地产项目的品质和效益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