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电梯控制技术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771.00 KB
- 文档页数:11
日立乘客电梯——MCAMCA 电梯是根据“乐享绿色未来(Enjoy Green Future )”的设计理念,以日立崭新的全球CA 技术平台为基础,汇聚日立全球先进技术,由日本日立开发设计,并由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揉合了独特的中国元素而成。
在控制系统、速度调节、能耗工程、人文设计、装饰风格等五大方面全方位突破,真正做到了“先进(Advanced )”、“优雅(Beautiful )”、“贴心(Careful)”、“灵巧(Dexterous )”和“高效(Efficient)”的完美融合。
一、全面的控制技术日立电梯一直从“技术的日立”精髓出发,MCA 电梯在日本日立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大至系统、管理,小至速度、通讯,整个系统萃集各项尖端控制技术。
1. 先进的CA09控制系统1-1 纯正的日本日立血统MAC 电梯采用日本日立开发设计的主控系统,以日立全球“CA 控制系统”技术平台为基础,汇聚日立先进技术,秉承了“技术的日立”一贯的设计精髓。
1-2 双32位统合主控系统双32位统合微机处理器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
一方面,运行速度更快出色的数字化处理能力及运行效率最大程度提升了电梯的节能效果;另一方面,高性能的矢量控制电梯专用变频微机输出电压波形媲美正弦波,处理速度、控制精度及可靠性均2. 可靠的高频脉冲变压器通讯采用日立电梯全球独家高频脉冲变压器串行通讯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信、军事通讯等特殊要求行业。
通讯信号工业级物理隔离信号,抗干扰性强,可靠性更高。
高速可靠传处理器 位数 功能主微机 32 逻辑控制、运行指令控制变频微机32电机控制内容 日立MCA 其它厂家 通讯模式 高频脉冲变压器RS485或CANBUS可靠性 高 低 抗干扰强普通概要二、卓越的能效理念日立电梯一向致力于追寻解决时效控制的最佳方式,MCA电梯无疑为时间效率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MCA电梯将能量再生技术与永磁同步技术融会贯能,以节能高效理念诠释差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共生。
电梯功能解释1. 全集选控制运行功能1)功能解释:根据轿厢内选层指令和厅外的层楼召唤指令,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自动选向并顺向依次应答指令的高度自动控制功能。
它能自动登记轿厢内指令和厅外的层楼召唤指令,自动关门起动运行,同向逐一应答;当无召唤指令时,电梯自动关门待机或自动返回基站关门待机,当某一层楼有召唤信号时,再自动起动应答。
全集选控制功能一般作为电梯的标准控制功能,能实现无司机操纵。
为适应这种控制特点,电梯在各层站停靠时间可以自动控制,轿门设有安全触板或其他近门保护装置,轿厢设有超载保护装置等。
2)适用梯种:全梯种标准功能。
2. 超载保护功能1)功能解释:当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的110%时,电梯不允许关门起动,在层站平层位置保持开门状态,不能起动运行。
在这种状态下要减轻电梯轿厢的载重量,使其小于额定载重量的110%,就可消除超载保护状态,电梯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适用梯种:全梯种标准功能。
3. 超载报警功能1)功能解释:当电梯轿厢的载重量超过额定载重量的110%时,电梯不允许关门起动,此时轿顶蜂鸣器发出警报信号,以示电梯已超载、不能起动运行。
在这种状态下要减轻电梯轿厢的载重量,使其小于额定载重量的110%,就可自动消除警报信号,电梯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适用梯种:全梯种标准功能。
4. 超速电气保护功能1)功能解释:当电梯的运行速度大于额定速度,且超过设定的限制速度(≥电梯额定速度的115%)时,电梯系统将强制制停电梯,确保乘客的安全: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了额定速度,并且已超过设定的限制速度时,限速器的电气开关动作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使电梯立即急停刹车;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2)适用梯种:全梯种标准功能。
3)参照标准:本功能符合国标GB7588—1995中9.8及9.9要求设计。
5. 超速机械保护功能1)功能解释:当电梯的运行速度大于额定速度,且超过设定的限制速度(≥电梯额定速度的115%)时,电梯系统将强制制停电梯,确保乘客的安全: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了额定速度,并且已超过设定的限制速度时,限速器的电气开关已动并作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后,电梯仍不停止,继续超速下行,限速器将动作并带动安全钳动作,把电梯轿厢强行钳固在井道中的导轨上,同时再次切断电梯的安全回路。
电梯控制技术介绍一、电梯技术要求1、电梯性能指标2、电梯型号二、电梯机械产件整体简单介绍电梯系统的组成情况基本相同,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对重装置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气控制及信号系统等组成。
其中UAX无机房电梯将曳引机、控制柜及限速器置于井道内,取消了专用的机房设置。
NPX、NPH、GVF、NF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有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UAX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无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1、曳引系统:功能:输出与传送动力,使电梯运行。
组成:主要由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导向轮:为增大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反绳轮:在轿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2、导向系统: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组成: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由钢轨和连接板组成。
导靴:设置在轿架和对重装置上,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导轨运行的导向装置。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3、轿厢:功能:用以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组成:由轿架和轿厢组成。
轿架:固定和支撑轿厢本身和运载重量的承重框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等组成。
轿厢: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
由轿底、轿壁、轿顶、装饰顶等组成。
4、门系统:功能:封住层站出入口和轿厢出入口。
组成:由轿门、层门、开门机、门套等组成。
轿门: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门板、轿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由门板、层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开门机:使轿厢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UAX电梯介绍UAX电梯是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日立全新的产品设计技术,贯彻日立电梯一直以来安全可靠、平稳舒适、效率高设计理念的新一代高品质产品。
一、精确的控制系统1、小型化、薄型化设计:UAX电梯控制柜设于井道壁,整个控制系统采用了全新的模块化、小型化、薄型化设计。
2、数字化控制:①主控制系统采用双32位微机系统:32位(内部主微机+副微机)主控制系统(运行指令&信号处理)+RISC微机(变频器控制),增加的专用RISC微机(32位)控制变频器,从速度指令输出到PWM脉冲输出都实现了数字处理的全数字控制方式。
应用了RISC微机后,由于完全采用数字化数据处理,因此控制系数不会受到外界干扰变化,使速度控制系统非常稳定。
②通过运用RISC型微机的高速运算功能,实现了速度控制演算周期大大缩短,对曳引钢丝绳的二次共振也能充分对应,达到减震的效果。
③电流控制上通过使用RISC微机的数字化高速处理,提供更圆滑的控制曲线,确保了控制上的稳定。
3、低能耗、省能源化:①在由速度控制、矢量控制及电流控制组成的传统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增加高效率的力矩控制(ETC),使其成为效率最高的励磁电压和力矩电流的组合,直至过渡状态(电梯的加减速状态)为止都可以保持最高效率,实现节省能源的目的。
②简单通过使用以上的控制方式,已比传统系统节省5%左右的能源。
4、IPM(智能化IGBT):使用模块化、集成安全保护电路的智能IGBT,将分离元件模块化,转化接线工艺,固化配线,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实现开关频率高达8KHz的高频切换频率,切换产生的高频噪声处于人类听力范围之外,降低了控制柜噪声。
5、高速微机系统(32位的内部主、副微机控制系统):高速的微机系统是电梯高效、高速、舒适运行的强而有力的核心,也是优质电梯的主要的评价指标。
优质的日立电梯采用了双微机处理器,为电梯提供了双重的安全保障。
32位的微机系统使用双微机进行控制,加上由RISC(32位)微机承担变频器控制,单就微机系统而言,其综合性能比普通16位控制系统有成倍增长。
日立电梯YPVF培训教程1.引言日立电梯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梯制造商之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电梯产品和服务。
其中,YPVF驱动技术是日立电梯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YPVF驱动技术,日立电梯特别推出了YPVF培训教程,旨在为广大电梯从业人员提供系统的YPVF技术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2.YPVF驱动技术概述2.1YPVF驱动技术简介YPVF驱动技术,即永磁无刷同步电动机变频驱动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梯驱动技术。
它采用永磁无刷同步电动机作为驱动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效率高等优点。
同时,通过变频调速技术,可以根据电梯运行状态和负载变化,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和能量回收,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2YPVF驱动技术的优势(1)高效节能:YPVF驱动技术采用永磁无刷同步电动机,具有高效率、低能耗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电梯运行成本。
(2)环保低碳:YPVF驱动技术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碳排放,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的要求。
(3)运行平稳:YPVF驱动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可以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保证电梯运行平稳,提高乘坐舒适性。
(4)维护方便:YPVF驱动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检修。
3.YPVF培训教程内容3.1理论培训理论培训主要包括YPVF驱动技术的基本原理、电梯系统构成、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培训,学员可以全面了解YPVF驱动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优势,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3.2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培训教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YPVF驱动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通过实践操作,学员可以掌握YPVF驱动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培训教程的特色环节,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员更加深入地了解YPVF驱动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优势,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4.培训教程的实施与效果评估4.1培训教程的实施培训教程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环节。
日立电梯技术优势
采用日本日立先进电梯技术,集日立计算机控制技术、日立高精细加工技术、日立核电安全控制技术和现代微电子技术于一身,产品符合GB7588、日本JIS及欧洲标准。
垂直电梯技术优势
●主机系统:严格按日本技术标准、制造工艺、检测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生产
检验,其中曳引机关键部件油封和轴承日本进口,曳引机箱体是由从日本进口的加工中心加工而成,主机产品返销日本日立。
●主控制系统:采用日立独有双微机控制技术,运行效率及安全可靠性更高;
运用日立最新矢量控制变频技术,能对速度和输出力矩进行精确控制,乘坐平稳舒适。
控制柜系统的主要部件均为进口件。
●安全控制系统:采用日立核安全控制技术,安全部件采用双重安全保护设计,
配合日立独有完善的故障自诊断系统,使日立电梯成为目前最安全可靠的电梯。
●门机系统:采用日立独有PWM交流变频门机系统,调速性能好,能精确控制
输出力矩,故障率极低,综合性能大大优于VVVF交流变频门机系统,主要部件均为进口件。
●选层系统:日立所有电梯均采用全电脑高精度数字式选层器,实现精确平层。
●功能配置:所有电梯(客梯、住宅梯、货梯、医梯等)控制系统及安全系统
均按客梯标准设计生产(仅轿厢装饰有区别)具有完善有功能和高可靠性,性能价格比高。
日立电梯控制柜操作方法日立电梯控制柜是电梯运行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负责电梯的运行、调度和安全监控等功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日立电梯控制柜的操作方法。
1. 主要组成部分:日立电梯控制柜一般由主控制器、副控制器、监视器、按钮盘、门机、驱动器等组成。
2. 操作面板:日立电梯控制柜的操作面板通常位于电梯井道旁边的控制柜盖上,操作员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对电梯进行各种操作。
3. 启动电梯:3.1 先将电梯内的停止按钮打开,电梯恢复正常状态。
3.2 然后在操作面板上找到主副控制开关,将其打开,此时电梯进入准备状态。
3.3 看到屏幕显示正常后,再按下"召唤"按钮,即可启动电梯。
4. 关闭电梯:在电梯控制柜的操作面板上找到"停止"按钮,按下即可关闭电梯。
5. 修理模式:在有些情况下,电梯需要进入修理模式进行维修。
此时,操作员需要打开电梯控制柜,在操作面板上找到"修理"按钮,并按下,电梯将进入修理模式。
6. 紧急停止:在紧急情况下,操作员可以通过电梯控制柜的操作面板上的"紧急停止"按钮将电梯紧急停止,以确保乘客和电梯的安全。
7. 报警处理:当电梯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情况时,电梯控制柜会发出报警信号。
此时,操作员需要查看控制柜上的报警信息,并根据报警代码进行处理。
8. 调度功能:电梯控制柜还支持调度功能,可以根据乘客的需求自动进行电梯调度,提高电梯的效率。
9. 监控功能:日立电梯控制柜还具备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故障情况等,并将监控信息反馈给操作员。
总结起来,日立电梯控制柜是电梯运行的核心设备之一,操作员可以通过操作面板对电梯进行启动、关闭、修理、报警处理等操作。
此外,电梯控制柜还具备调度和监控功能,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日立电梯控制柜的操作方法的详细介绍。
HITACHI LCA日立乘客电梯——LCALCA电梯是根据“乐享绿色未来(Enjoy Green Future)”的设计理念,以日立崭新的全球CA 技术平台为基础,汇聚日立全球先进技术,由日本日立开发设计,并由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揉合了独特的中国元素而成。
在控制系统、速度调节、能耗工程、人文设计、装饰风格等五大方面全方位突破,真正做到了“先进(Advanced)”、“优雅(Beautiful)”、“贴心(Careful)”、“灵巧(Dexterous)”和“高效(Efficient)”的完美融合。
一、全面的控制技术概要日立电梯一直从“技术的日立”精髓出发,LCA 电梯在日本日立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大至系统、管理,小至速度、通讯,整个系统萃集各项尖端控制技术。
1. 先进的CA09控制系统1-1 纯正的日本日立血统LCA电梯采用日本日立开发设计的主控系统,以日立全球“CA控制系统”技术平台为基础,汇聚日立先进技术,秉承了“技术的日立”一贯的设计精髓。
1-2 双32位统合主控系统双32位统合微机处理器体积更小,集成度更高。
一方面,运行速度更快出色的数字化处理能力及运行效率最大程度提升了电梯的节能效果;另一方面,高性能的矢量控制电梯专用变频微机输2. 可靠的高频脉冲变压器通讯采用日立电梯全球独家高频脉冲变压器串行通讯技术,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电信、军事通讯等特殊要求行业。
通讯信号工业级物理隔离信号,抗干扰性强,可靠性更高。
高速可靠传递厅外、轿厢二、卓越的能效理念1-9Page Ver. 1.0 Copyright?2013 HELCHITACHI LCA概要日立电梯一向致力于追寻解决时效控制的最佳方式,LCA 电梯无疑为时间效率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LCA电梯将能量再生技术与永磁同步技术融会贯能,以节能高效理念诠释差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共生。
1. 永磁同步曳引机1-1 永磁同步技术更环保日立LCA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由于取消了齿轮减速机构,也就没有了齿轮箱的噪声和相应的机械振动,并且使整个电梯系统的能耗大大降低,减少对环境的噪音污染;采用轴刹制动器,拥有两套独立的制动系统,安全可靠,而且轴刹制动器结构紧凑,动作噪音小;同时,主机双支撑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GVF-II电梯介绍GVF-II电梯是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新推出的变频调速微机控制的电梯产品,它汲取了国际领先的电梯设计技术精萃,秉承了日立电梯安全可靠、平稳舒适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新一代高品质的绿色环保产品。
概述GVF-II系列电梯采用了全微机化的控制技术,其核心控制部分由1个32位主控微机和双32位高性能DSP组成,从而使处理速度和控制精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GVF-II系列电梯配置了日立电梯目前最稳定可靠的串行通讯技术,以及更适应中国国内用户使用习惯的新型智能化群管理系统。
一、高效安全控制系统1、主控制系统32位微机处理器,采用模块化全电脑控制,纤巧型高集成度32位微机控制,集成度更高,运算速度更高、响应时间快,出错率低,使整个电梯系统更加简化可靠;避免了各信号分别处理而造成的通信繁忙、故障频繁等情况,也便于电梯功能的扩展,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主控制系统集运行逻辑系统、逆变驱动系统与网络通讯系统一体化,信号处理均由32位主控制系统担当,不但令控制速度更快,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控制性能,犹如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般自然、紧密、可靠。
另外,主控电子板的输入输出及抗干扰方面是完全按照变频系统要求作设计,令信号及控制的抗扰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可有效降低故障率,令控制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
2、变频系统采用双32位新型、高性能的DSP,双微机控制分别负责位置控制及逆变控制,使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媲美正弦波,同时配置了高效智能具有自保护功能IPM变频功率模块,使处理速度、控制精度及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变频系统采用距离原则确定速度曲线,可根据不同状态对电梯速度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另一方面,系统还增加了位置控制的零速锁定控制,配合位置同步控制及高精度的速度控制,保证了电梯平滑地加速或减速,使平层精度更加准确、运行更加稳定。
3、门机系统采用16位微机控制的变频门机(无连杆齿形带传动的交流变频门机系统),采用具有自学习、自保护功能的IPM变频功率模块,从而提高了开关门速度和力度的最优化。
日立电梯监控系统工作原理日立电梯监控系统工作原理日立电梯监控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设施,它们为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自身要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而且还要与整个BAS系统协调运行,接受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
电梯可分为直升电梯和手扶电梯,而直升电梯按其用途分,可分为客梯、货梯、客货梯、消防梯等。
电梯的控制方式可分为层间控制、简易自动、集选控制、有/无司机控制以及群控等。
对于大厦电梯,通常选用群控方式。
电梯的自动化程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拖动系统的组成形式;二是其操纵自动化程度。
常见的电梯拖动系统有以下3种:(1)日立电梯监控系统的双速拖动方式:以交流双速电动机作动力装置,通过控制系统按时间原则控制电动机的高/低速绕组连接,使电梯在运行的各阶段速度作相应的变化。
但是在这种拖动方式下,电梯的运行速度是有级变化的,舒适感较差,不适于高层建筑中使用。
(2)日立电梯监控系统的交流调压调速拖动方式:由单速电动机驱动,用晶闸管控制送往电动机上的电源电压。
受晶闸管控制,电机的速度可按要求的规律连续变化,因此乘坐舒适感好,同时拖动系统的结构简单。
但由于晶闸管调压的结果,主电路三相电压波形严重畸变,不仅影响供电质量,还造成电机严重发热,故不适用于高速电梯。
(3)日立电梯监控系统的交流调压调频拖动方式:又称VVVF方式。
利用微机控制技术和脉冲调制技术,通过改变曳引电动机电源的频率及电压使电梯的速度按需要变化。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调速技术和控制装置,使VVVF电梯具有高效、节能舒适感好、控制系统体积小、动态品质及抗干扰性能优越等一系列优点。
是现代化高层建筑电梯拖动的理想形式。
电梯操纵自动化是指电梯对来自轿厢、厅站、井道、机房等外部控制信号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是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标志。
常见的操纵形式有按扭控制、信号控制、和集选控制等形式,一般高层建筑中的乘客电梯多为操纵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集选控制电梯。
"集选"的含义是将各楼层厅外的上、下召唤及轿厢指令,井道信息等外部信号综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从而使电梯自动地选择运行方向和目的层站,并自动地完成启动、运行、减速、平层、开关门及显示、保护等一系列功能。
电梯控制技术介绍一、电梯技术要求1、电梯性能指标2、电梯型号二、电梯机械产件整体简单介绍电梯系统的组成情况基本相同,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对重装置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气控制及信号系统等组成。
其中UAX无机房电梯将曳引机、控制柜及限速器置于井道内,取消了专用的机房设置。
NPX、NPH、GVF、NF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有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UAX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无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1、曳引系统:功能:输出与传送动力,使电梯运行。
组成:主要由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导向轮:为增大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反绳轮:在轿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2、导向系统: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组成: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由钢轨和连接板组成。
导靴:设置在轿架和对重装置上,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导轨运行的导向装置。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3、轿厢:功能:用以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组成:由轿架和轿厢组成。
轿架:固定和支撑轿厢本身和运载重量的承重框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等组成。
轿厢: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
由轿底、轿壁、轿顶、装饰顶等组成。
4、门系统:功能:封住层站出入口和轿厢出入口。
组成:由轿门、层门、开门机、门套等组成。
轿门: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门板、轿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由门板、层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开门机:使轿厢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二、电梯技术要求1总则1.1 工程概况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嘉禾望岗~街口)线路全长54.3km,其中地下线长21.8km,地上线长32.5km,设13座车站,其中地下站6座(嘉禾望岗、东平、石湖、太和、江浦、街口站),高架站7座(竹料、钟落潭、黎家塘、新和、太平、神岗、邓村站),换乘站2座(嘉禾望岗、新和站);知识城支线(新和~镇龙)线路长21.9km,地下线长19.9km,地上线长2.0km,共设9座车站(知识城北、马头庄、枫下、知识城、知识城南、旺村、康大、镇龙北、镇龙站),全部为地下车站,换乘站2座(新和、镇龙站)。
二十一号线工程共设置车站20座,包括员村、天河公园、棠东、黄村、世界大观、智慧城、神舟路、科学广场、苏元、水西、长平、金坑、镇龙南、镇龙、中新、中新东、朱村、象岭、钟岗、增城广场。
其中地下车站16座,高架车站4座。
所有车站的电梯选用无机房电梯,都是具有残疾人服务功能的客梯。
它是各车站无障碍通道设计的组成部分。
主要为行动不方便的乘客提供出入地铁的一条无障碍通道,同时,在车站设备更换维修时,电梯也兼作设备零部件的运输工具。
电梯分为通透式电梯和普通电梯两种,通透式电梯采用镶玻璃、钢井架井道,具有四面通透功能;普通电梯采用土建结构井道,轿厢门和层门采用发纹不锈钢,穿越设备层时,设备层采用防火层门。
本工程内容包括全线车站的电梯(含钢井架和井道玻璃)深化设计、设备制造、设备运输、仓储保管、安装、各阶段(包括样机)的试验、测试、调试、验收等工作,设备取得政府检验标识至该线路开通试运营期间的维保和质保服务,试运行期结束后24个月质保和维保服务。
1.2 总体要求1.2.1 卖方充分理解并认真遵循本招标文件的要求,所提供设备的品质、性能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所有货物必须是崭新的、技术成熟的,软件版本是最新的。
1.2.2 拟投标的电梯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合格产品,电梯是国际著名品牌的原厂产品,使用本品牌注册商标(不允许提供贴牌产品)。
日立最新小机房电梯——HGM由日本(株)日立制作所,运用最先进的永磁同步无齿轮主机和高集成度的控制技术,研发出高性能、安全环保的小机房电梯——HGMHGM电梯在采用智能高效化的控制系统外,还采用了小型化曳引机以及控制柜薄型化设计,令电梯的机房更小、布置更紧凑,是新一代的小机房电梯。
一、节省空间设计1.小型化永磁无齿同步曳引机■在曳引机方面,HGM电梯采用了小型化的永磁无齿同步曳引机,比其它永磁无齿同步曳引机所占的空间都要小,其体积比其它曳引机的体积最多可节省70%以上的空间;其中HGM电梯所采用的曳引机的高度,比其它永磁无齿同步曳引机的高度最多可降低25%以上。
■一般情况下电机极数越大,曳引机体积就越大,如果要保持曳引机的体积小型化,设计难度相当大。
目前许多永磁无齿同步曳引机的电机(包括其它电梯厂家所采用的)极数只有20极或24极,而HGM电梯所采用的曳引机电机极数高达60极,而其曳引机的体积仍保持小型化,充分体现了HGM电梯的微机房的设计理念,以及日立电梯的技术先进性。
2.薄型化设计的控制柜除了采用小型化的曳引机外,HGM电梯还采用了薄型化设计的控制柜,不仅在控制柜的厚度方面采用了薄型化设计,而且还在控制柜的维护方面采用了单面化设计,从而大大节省了控制柜在机房所占的空间。
3.与井道面积相同的小机房设计■由于HGM电梯采用了小型化的永磁无齿同步曳引机以及薄形化、单面化的控制柜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机房占用空间,可充分利用井道上方的空间。
■采用小机房设计,机房尺寸与井道尺寸相同,其机房尺寸更比其它普通电梯机房的尺寸最多可节省60%以上的土建面积(以单台电梯机房计算),真正方便土建布局,有效地提高了大楼建筑面积的使用率,为客户提供更自由的可用空间。
二、节能环保设计1.节能高效的曳引机■控制精度高一般情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极数越大,磁极位置的确定就越准确。
HGM电梯采用60极的永磁同步电机,因此当电梯上电起动时,比其它采用20极或24极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梯能更准确地确定磁极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梯的控制精度。
日立电梯xr1插件说明日立电梯XR1插件是日立电梯公司开发的一种创新技术,旨在提升电梯系统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
该插件结合了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高度安全性:XR1插件采用了多种安全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和声音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电梯内外的情况。
如果发现异常行为,如有人被困在电梯内或电梯受到外力撞击,插件会自动触发报警并通知相关人员。
2.提供舒适乘坐体验:XR1插件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控制算法,根据乘客的需求和当前交通状况实施调度。
它能够准确预测乘客的需求,避免拥挤和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提供更加舒适和高效的乘坐体验。
3.增强电梯系统可靠性:XR1插件监控电梯的各个关键组件和系统,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性维护,提高了电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插件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异常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减少维修时间和成本。
4.实现智能化管理:XR1插件具有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能够不断优化电梯调度策略和操作模式。
它还与日立智能电梯系统(IHMS)相连接,通过云端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电梯系统的智能管理和优化。
5.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XR1插件通过优化电梯调度和能源管理,实现了电梯系统的节能减排。
它可以根据乘坐需求和交通状况,合理调度电梯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XR1插件,日立电梯公司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
用户可以通过日立电梯的官方网站或客户服务热线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并获得技术指导和培训。
此外,日立电梯公司还提供定期维护和升级服务,以确保XR1插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总之,日立电梯XR1插件是一种突破性的创新技术,将电梯系统推向新的高度。
它不仅提供高度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还能够增强电梯系统的可靠性和智能化管理。
通过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它还为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日立电梯变频门机的运动控制分析日立电梯变频门机的运动控制分析1 电梯变频门机概述电梯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电梯门机系统又是整梯系统中动作最频繁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梯的性能。
电梯门机分为直流门机、交流异步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永磁同步门机[1(] 至于这三种门机的区别,因篇幅所限,不在本文分析)。
在这三种门机中,交流异步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电梯门机,本文所分析的就是这种门机。
交流异步日立电梯变频门机通常简称为日立电梯变频门机,其构成主要分为三部分: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控制系统、交流异步变频电机、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机械系统[2],三部分的关系如图1所示。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变频电机运行,变频电机又拖动机械系统运行。
对于不同厂家的电梯,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会有所不同,但结构原理是基本一样的,图2 即为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原理框图。
在图2 中,高压直流驱动电源为310 V 左右,用作驱动模块的逆变工作电源,低压直流控制电源的电压等级包括5 V、15 V、24 V等,不同厂家的系统会有所不同;参数存储器一般使用EEPROM;电流传感器一般设有两个,接在两相电机线上,第三相电机线的电流通过程序中的数学运算得到;编码器及其反馈信号接口电路在“编码器控制方式”下需要,在“速度开关控制方式”下不需要,关于控制方式(即运动控制方式),将在下文分析。
与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控制系统的情况类似,对于不同厂家的电梯,日立电梯变频门机机械系统的具体设计也会有所不同,但结构原理是基本一样。
日立电梯变频门机的机械系统分为两大部分:轿门侧机械部分和厅门侧机械部分,轿门和厅门通过一种称为“系合装置”的机械部件联接在一起,电机拖动轿门运动,轿门通过“系合装置”带动厅门一起运动。
厅门侧机械部分除没有电机及其减速机构外,其余跟轿门侧机械部分相似,为节省篇幅,本文仅介绍轿门侧机械部分。
日立电梯变频门机轿门侧机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 所示。
电梯控制技术介绍
一、电梯技术要求
1、电梯性能指标
2、电梯型号
二、电梯机械产件整体简单介绍
电梯系统的组成情况基本相同,主要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系统、门系统、对重装置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电气控制及信号系统等组成。
其中UAX无机房电梯将曳引机、控制柜及限速器置于井道内,取消了专用的机房设置。
NPX、NPH、GVF、NF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有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
UAX电梯的整体结构图——见无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
1、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与传送动力,使电梯运行。
组成:主要由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
曳引机:包括电动机、制动器和曳引轮在内的靠曳引绳和曳引轮槽摩擦力驱动或停止电梯的装置。
曳引绳:连接轿厢和对重装置并靠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轿厢升降的专用钢丝绳。
导向轮:为增大轿厢与对重之间的距离,使曳引绳经曳引轮再导向对重装置或轿厢一侧而设置的绳轮。
反绳轮:在轿架和对重框架上部的动滑轮。
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以构成不同的曳引比。
2、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作升降运动。
组成:由导轨、导靴和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供轿厢和对重运行的导向部件,由钢轨和连接板组成。
导靴:设置在轿架和对重装置上,使轿厢和对重装置沿导轨运行的导向装置。
导轨支架:固定在井道壁或横梁上,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
3、轿厢:
功能:用以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轿体部件。
组成:由轿架和轿厢组成。
轿架:固定和支撑轿厢本身和运载重量的承重框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等组成。
轿厢:是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间。
由轿底、轿壁、轿顶、装饰顶等组成。
4、门系统:
功能:封住层站出入口和轿厢出入口。
组成:由轿门、层门、开门机、门套等组成。
轿门: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门板、轿门导轨架、轿厢地坎等组成。
层门:设在层站入口的门,又称厅门,由门板、层门导轨架、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等组成。
开门机:使轿厢门和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门套:装饰层门门框的部件,主要起定位及保证与门扇之间的间隙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的作用。
5、对重装置系统:
功能:用来平衡全部轿厢质量和一部分额定载重量。
组成:由对重块和对重框架等组成。
对重装置:由曳引绳经曳引轮与轿厢相连接,在运行过程中起平衡作用的装置。
6、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防止一切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发生。
组成:主要由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等组成。
限速器:当电梯的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一定值时,其动作能导致安全钳起作用的安全装置。
安全钳:限速器动作时,使轿厢或对重停止运行保持静止运行状态,并能夹紧在导轨上的一种机械安全装置。
缓冲器:位于行程端部,用以吸收轿厢动能的一种弹性缓冲安全装置。
门锁装置:轿门与层门关闭后锁紧,同时接通控制回路,轿厢方可运行的机电联锁安全装置。
极限开关:当轿厢运行超越端站停止装置时,在轿厢或对重装置未接触缓冲器之前,强迫切断主电源和控制电源的非自动复位的安全装置。
7、电气控制及信号系统:
功能:使电梯按拟定的运行方式自动运行。
组成:主要由控制柜、轿顶电气箱、厅门召唤指示系统、轿厢操纵系统等组成。
控制柜:主要对电动机及开关门的起动、减速、停止、运行方向、指层显示、层站召唤、轿内指令、安全保护等指令信号进行管理。
轿顶电气箱:主要负责门机的驱动,轿厢载重量、轿内指令、门的状态等有关轿厢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8、厅门召唤指示系统:
它是乘客在侯梯厅与电梯的人机界面,负责接收乘客的乘梯需求,并告知电梯的现状。
9、轿厢操纵系统:
它是乘客在轿厢内与电梯的人机界面,负责接收乘客的乘梯需求,并告知电梯的现状。
负责提供轿内检修、司机运行、专用运行等特殊运行时的信号输入接口。
控制柜
开门机
轿门
轿厢导轨
随行电缆
导轨撑架
层门
补偿链(缆)
补偿链(缆)导向
装置
缓冲器
对重装置
对重导轨
轿架
限速器
曳引轮
有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
吊挂梁
轿厢钢丝绳
无齿主机薄型控制柜
缓冲器导轨
对重架
井道
无机房电梯整体结构图
三、电梯主要控制系统简单介绍
1、电梯主要控制系统
电梯拖动控制系统采用了速度环和电流环双闭环反馈控制电路。
主微机产生的速度指令,与旋转编码器反馈的速度信号进行比较及矢量计算,构成速度闭环控制;而速度比较的输出信号经主控制系统处理后,再输出电流指令(正弦指令),再与霍尔电流互感器反馈的电流比较。
从而形成电流闭环控制。
电梯主要控制系统简图
2、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电梯主要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三相电源经整流器(UR)进行三相全波整流后成为直流电源,再经滤波电路后,由逆变器(或变频器)(UI)通过S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或PWM(脉冲宽度调制)转换变成变频变压三相正弦脉宽调制电压供给三相感应电动机(曳相电动机),再通过机械减速装置驱动电梯,或直接由电动机驱动电梯(如UAX电梯)。
(1)对于UAX、NPX系列电梯在变频器部分中采用了高速演算的32位RISC微机,从速度指令的输入到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
的输出,采用全数字控制方式,提高了控制性能,节省了能源。
(2)对于NPH系列电梯在变频器部分中采用了高可靠性的高速演算的双32位微机,从速度指令的输入到S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的输出以及速度、力矩反馈,采用全数字控制方式,提高了控制性能,节省了能源。
(3)对于GVF系列电梯在变频器部分中采用了高可靠性的32位专用微机,从速度指令的输入到SPWM(正弦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的输出以及速度、力矩反馈,采用高精度控制方式,提高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感。
SPWM交—直—交变频器原理图
具体的电路图见下图,在变频器或逆变器的主回路中,六个大功能晶体管控制采用6步工作法,VT1与VT4、VT3与VT6、VT5与VT2,每组依次相差120°,每二管相差180°,由这6步控制晶体管的顺序,从而使电动机的转向可正可反,输出三相电压、频率可变的三相交流电源。
变频器或逆变器控制主回路
3、门机控制系统
NPX系列、UAX系列、NPH系列、GVF系列中分电梯采用的门机为变频调速控制,其原理图如下:
(内含开/关门速度指令)
门机变频调速控制原理图
当电源输入门机系统后,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入逆变系统(变频器),控制板的有关信号控制IPM模块,使其输出三相PWM信号驱动门电机转动,门机通过皮带减速,驱动轿门的开和关。
逆变系统产生的三相交流电通过电流传感器反馈回控制板,作为电流控制用;与门机同轴相连的编码器产生的位置和速度信号也输入到控制板,作为速度和位置控制用,从而构成了速度和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
4、门系统安全装置
层门和轿厢门的电气联锁装置:
(1)在电梯层门处装有门锁开关,门锁开关的信号决定了运行指令,所以当层门打开时,门锁开关就切断,从而不能发出运行指令。
这样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可能打开层门,同时,如果某一个层门开着,电梯不能起动或继续运行。
(2)验证层门紧锁的电气关闭装置:在电梯门上安装有关门极限开关(CLS),用于检查门是否关闭,当CLS开关没有动作时,微机就判断门没有关好,电梯不能运行。
(3)紧急开锁与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在电梯的每个层门上都有一个三角锁,在层门外可通过三角锁匙把电梯门锁打开,再用力可以把层门连带轿门一起推开。
层门是以弹簧回复力使它自动关闭。
(4)电梯设有机械式的安全触板或电子式的光幕保护装置。
5、控制方式——集选控制
该功能可以自动登记轿厢内选层指令和厅外的层楼召唤指令,集中进行综合分析处理,自动关门起动运行,自动选向并顺向依次做出应答。
当无召唤指令时,电梯自动关门待机或自动返回基站关门待机,当某一层楼有召唤信号时,再自动起动应答。
另外,此功能还可以实现无司机操纵。
为适应全集选控制功能的特点,电梯在各层站停靠时间可以自动控制,轿门设有安全触板或光幕等其他近门保护装置,轿厢设有超载保护装置等。
电梯高效率运行的并联控制功能是两台电梯的全自动集选控制方式,可使共用(或不共用)厅外召唤指令的两台电梯互相配合运作,根据电梯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已登记的厅外召唤指令进行合理的分配,一般一个厅外召唤指令只分配一台电梯应答,从而提高电梯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的候梯时间。
并联控制状态下,在无召唤指令时,一台电梯将停在基站关门待机,另一台电梯将停在并联中间层楼或其他层站关门待机;在有厅外召唤指令登记时,电梯系统将分配给最合适的电梯立刻应答。
3台以上电梯高效率运行可选用群管理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