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362.99 KB
- 文档页数:4
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供应链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
因此,供应链的优化管理变得非常关键。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降低成本,同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方法,提高企业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具体目标包括:- 分析现有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方法;- 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1.3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收集相关文献,探讨现有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和挑战,并分析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和影响。
第二章现有供应链管理问题和挑战2.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供应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环节的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信息共享不足,导致信息不准确,生产和库存管理不足。
2.2 库存管理困难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由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信息不对称,导致库存管理不足。
这种不足会导致过多或过少的库存,从而影响商品的销售和供应链的效率。
2.3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变化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法通常是根据历史数据和需求预测来进行的。
但是,由于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传统的管理方法难以及时适应变化,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效率。
2.4 其他问题和挑战供应链管理还存在诸如运输成本过高、环境监管要求不断增加、供应商关系管理困难等问题和挑战。
第三章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方法3.1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供应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即时信息的共享,提高库存管理的精准度。
3.2 合理的库存管理通过进行精细化的库存管理,并采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库存的最优化。
例如,采用“即时生产即时配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通过生产和需求的实时匹配来避免不必要的库存,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电商直播中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电商直播带货电商直播带货,是指主播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应用互联网直播技术,开展直观而又近距离的商品展示和导购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销售方式。
伴随着社交媒体软件和5G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短视频快手平台上,直播带货成为了众多网红最重要的盈利方式之一。
直播带货的运营模式多种多样,但从整个运作上来看,大致上可分为销售端(前端)和供应端(后端)。
作为电商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的前端实现阵地的销售端,是由具有一定流量和热度的网红主播在直播平台中通过现场直播,对产品的功能和用途进行推荐和介绍。
这种销售模式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所售产品呈现的直观性、现场性和全面性;二是销售过程的互动性;三是主播的流量效应和意见领袖效应等。
供应链角度下的供应端,主要指的是产品的生产方或者品牌方。
在直播电商这种新型销售形式下,主播可以直接与最终消费者对接,并与之创建起沟通和联系,没有必要经过多个中间商再将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大大减少了生产方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成本。
此外,在直播带货的背景下,客户的需求是更加直接的,产品生产不再是根据生产方自己的意愿设计和制造的,而需要根据众多消费者的多样化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带货主播的个人意见进行产品更新的。
近年来随着传统主流电商平台中头部流量主播的饱和以及各类直播平台的不断发展,许多商家选择了绕过传统的电商平台,直接选用直播平台的自播模式或是短视频平台KOL进行带货。
其中,以快手平台作为代表。
众所周知,这家企业是以短视频作为主要经营业务,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近两年逐渐开拓电商直播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以快手主播“辛有志”为例,现是快手粉丝量最多的主播,高达8000多万,2019年其直播总GMV达到了133亿,销量大约是淘宝头部流量主播薇娅、李佳琦两人的总和。
下面我将利用SWOT分析法,对现阶段短视频平台进行电商直播营销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优势首先,区别于传统的电商平台直播,短视频平台引流能力较强,信息流属性浓厚。
文献综述A超市生鲜供应链优化研究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鲜食品的销售方式逐渐由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过渡,这是必然趋势。
连锁超市是连锁经营的典型代表形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相对于整个连锁超市供应链系统而言,生鲜供应链是连锁生鲜超市供应链的主要方式,是直接面对各连锁分店、保证供应链效率率的管理活动。
因此,生鲜供应链送作为连锁超市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支持连锁超市经营的平台,直接决定着连锁超市经营成本的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
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低成本运营,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国内对连锁超市生鲜食品供应链优化的研究现状1.1 对生鲜经营内涵的分析方昕(2000)在生鲜经营及其发展趋势文献中点出了生鲜经营无论依靠任何手段优化必须首先考虑到生鲜食品的保鲜问题。
并对生鲜食品的概念进行了阐述。
生鲜食品的概念源于外资零售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然生鲜食品经营普遍为国内消费者所认同,业内常说的“生鲜三品”是指蔬果、肉类、水产三类产品;“生鲜五品”是在“生鲜三品”的基础上再加上面包、熟食产品。
“生鲜三品”多以初级产品为主,而面包、熟食是加工产品。
在实际运作中,也常把其他一些食品类项目,如乳制品、鲜蛋、冷冻和冷藏食品、散装杂粮、蜜饯糖果等与生鲜品一起经营。
生鲜食品按其秤重包装属性可分为:定量商品、秤重商品和散装商品,按物流类型分:储存型、中转型、加工型和直送型;按储存运输属性分:常温品、低温品和冷冻品;按商品的用途可分为:原料、辅料、半成品、产成品和通常商品。
生鲜商品大部分需要冷藏,所以其物流流转周期必须很短,节约成本;生鲜商品保值期很短,客户对其色泽等要求很高,所以在物流过程中需要快速流转。
这些经营项目不属于生鲜品范畴,但由于以上特点和归类管理的需要,通常会与生鲜品并类陈列和统一管理。
很显然,生鲜食品如果失去了生鲜的特性,就会变得没有价值。
所以,保鲜就是保商品的价值。
1.2 对生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生鲜产品供应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供应商管理近10年的文献综述供应商管理是组织与其供应商之间的一种策略性活动,旨在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以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组织的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是关于供应商管理近10年的文献综述。
1. Sabath, R. E., & Fontanella, J. (2020). The effects of supplier management on firm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19, 116-128. 本研究通过审视供应商管理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对供应商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
研究发现,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可以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并实现持续竞争优势。
2. Jayaram, J., Vickery, S. K., & Droge, C. (2010). Supply chain flexib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its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and moderators.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8(3), 58-71.该研究探讨了供应链灵活性的前因、后果和调节因素。
研究发现,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性是实现供应链灵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3. Pagell, M., & LeBaron, C. (2012). Supplier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for supply chain design.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30(4), 281-293. 研究探讨了供应商的可持续性绩效对于供应链设计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论文范文两篇论文一: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摘要: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协调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项管理工具。
本文通过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研究热点,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协调;效率;灵活性;研究热点1.引言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研究进展,发现研究热点,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2.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历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表述为“物流系统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受到学者和企业界的重视。
在发展历程中,供应链管理经历了从单一企业内部优化到整个供应链协同优化的过程。
3.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链设计与优化、供应链协调和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供应链战略规划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确定供应链战略目标,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供应链设计与优化是指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的结构和流程,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供应链协调是指通过协调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活动,实现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供应链绩效评价是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改进。
4.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当前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供应链可持续发展、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等。
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供应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和评估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应对。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指通过应用新兴技术,实现供应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5.结论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具,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
供应链信任理论综述作者:刘璇郑龙飞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18期摘要: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全球企业间竞争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供应链信任问题一直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的瓶颈。
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供应链信任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都不能避免的重大课题。
为此,对自供应链信任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对供应链信任链的构建机制以及所需技术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供应链信任;构建机制;技术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59-021 前言自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理论,人们就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充分获利,就应致力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的越来越复杂化,已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获利,就必须进行合作,取长补短。
因此,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最早提出供应链概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的Jay Forrester(1961),他被称之为“供应链设计之父”。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等大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而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任。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理论研究上,为供应链信任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更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已更上一层楼。
2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及分类2.1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1972)就指出,每笔商业交易都包含有信任的成份。
也就是说,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伴随着商业交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