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十大宪法事例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80
最高法2019年度十大民事行政典型案例最高法2019年度十大民事行政典型案例引言:最高法作为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每年都会公布最高法2019年度十大民事行政典型案例,旨在总结和宣传法院在审理民事行政案件中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这些典型案例涵盖了各个领域的民事行政纠纷,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几个典型案例,以更好地理解我国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同时思考其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 案例一:XXX案——以公益诉讼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2. 案例二:XXX案——民间借贷纠纷背后的法律规制3. 案例三:XXX案——劳动合同纠纷中的权利保护4. 案例四:XXX案——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5. 案例五:XXX案——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进展6. 案例六:XXX案——新媒体传播方式下的著作权保护7. 案例七:XXX案——土地征收与农民权益保护8. 案例八:XXX案——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与监管9. 案例九:XXX案——网络侵权责任与审判规则10. 案例十:XXX案——个人信息保护与新技术的冲突与协调11. 总结与回顾:最高法2019年度十大民事行政典型案例的启示与影响12. 个人观点与理解:民事行政案例集中体现了社会法制建设的进步与挑战1. 案例一:XXX案——以公益诉讼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在这个案例中,法院以公益诉讼的形式,保护了生态环境的权益。
此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在民事行政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司法保障。
在解决环境问题时,不仅要依靠行政手段,也需要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罚违法行为。
2. 案例二:XXX案——民间借贷纠纷背后的法律规制这个案例探讨了我国民间借贷领域的法律规制和司法保障。
在纠纷解决中,法院通过明确权益、强化法律约束、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推动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3. 案例三:XXX案——劳动合同纠纷中的权利保护这个案例关注了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和劳动合同履行的问题。
年终盘点| 2019年十大司法案件01-01许多年后,当人们回忆起2019年的司法活动,“扫黑除恶”和“保护民营企业”一定会是最容易想起来的词语。
2019年度人们印象深刻的司法案件,也以扫黑除恶案件和保护民营企业的案件为多。
《民主与法制》周刊今年评选的十大司法案件中,孙小果案、操场埋尸案是本年度最引人注目的打黑案件。
两案都充分说明,扫黑除恶必须打“伞”破“网”,对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和“关系网”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才能除恶务尽,取得扫黑除恶的全胜。
林小青案与“扫黑除恶”有关,最终被撤回起诉,既体现了“扫黑除恶”要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进行,也为律师执业规范和执业伦理提供了指导借鉴。
顾雏军案、孙夕庆案和王庆军案,则是保护民营企业的典型案件。
这些典型案件的拨乱反正,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保护民营企业、企业家的精神,也折射了国家依据刑法保护民营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积极信号,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随着反腐的常态化,落马官员是否位高权重已不再是职务犯罪案件入选的主要标准,张家慧案的入选,与其省高院主要领导的地位有关,也与其敛财有术引起的巨大反响有关。
李建功案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冤潮的延续,又因非法证据排除的运用有其里程碑意义。
像2016年破获的白银连环杀人案一样,劳荣枝案也是一件重大的陈年积案,凶手潜逃20年后落网,必然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而李志敏刘秀丽案中,判决书对未经刑事立案取得的证据的合法性这一重要司法原则进行了运用和表述。
2019年度的十大司法案件中,孙夕庆案、李建功案、林小青案、王庆军案、李志敏刘秀丽案都是律师进行无罪辩护并取得成功的案例,顾雏军案中多数被告人也获得了无罪的结果,无罪辩护的确是刑事辩护皇冠上耀眼的明珠!孙小果及其保护伞案2019年12月15日,云南省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红塔区人民法院分别对19名涉孙小果案公职人员和重要关系人职务犯罪案公开宣判。
孙小果继父、昆明市五华区城管局原局长李桥忠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九年;母亲孙鹤予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2019年十大环球法治事件陈侃01斯里兰卡发生连环爆炸案4月21日,斯里兰卡发生了针对教堂和酒店的连环爆炸案,至少207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当日上午,当地先发生了六起爆炸案,涉及三座教堂及三家酒店。
同日下午,大科伦坡地区再发生两宗爆炸,地点包括邻近国家动物园的一家酒店。
政府宣布全国由晚上六时至早上六时实施宵禁,并暂停主要社交媒体及通讯系统,以防谣言散播。
02美国佛州通过教师配枪法案5月1日,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法案,教师可以持枪进入教室,目的在于防止下一个类似帕克兰高中枪击案的惨剧发生。
经过两天的辩论,佛罗里达州众议院以65票赞成对47票反对,通过了这一法案。
佛州众议院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佛州67个县中已有40个县的教职工加入、或准备加入射击训练,部分县则明确表示不会参与。
03章莹颖案凶手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7月18日,经过8个多小时的闭门讨论,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案陪审团宣布,裁决被告克里斯滕森终身监禁。
法官当庭宣读了陪审团的判决书——被判终身监禁的罪犯将不得保释,不得假释,不得保外就医,不能减刑,余生将在监狱里度过。
章莹颖案事发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据了解,这一中部州20xx年废除死刑。
克里斯滕森案在联邦法院接受审理,只要有一人意见不同,被告就能逃过死刑。
04朴槿惠受贿案二审宣判结果出炉7月25日,因涉嫌非法收受国家情报院特殊活动费而在一审中被判6年的韩国前总统朴槿惠,在二审中被改判5年有期徒刑。
截至目前,法院共判处朴槿惠32年有期徒刑。
据了解,朴槿惠因涉嫌于20xx年5月至20xx年9月通过前青瓦台秘书李在万和安峰根收受时任国情院院长35亿多韩元的国情院特殊活动费而被起诉。
05日本京都动画纵火案7月18日,日本京都动画工作室突然出现爆炸随之发生火灾。
事故造成京都动画工作室从1层到3层均被完全烧毁。
据统计,截至7月27日,事故共造成36人死亡,33人受伤。
06巴西北部一监狱两伙犯人发生火并,致52人死亡巴西北部帕拉州监狱管理部门7月29日表示,该州一座监狱当天发生暴动,已造成52名犯人死亡。
2012年度十大宪法性案例一、山西省长治“公考笔试面试总成绩第一,却因体检被刷”案件,引发社会关注。
山西省查处长治市公务员录用舞弊案,其中8人因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二、安徽‘官二代’陶汝坤因追求少女不成毁容”,官二代被判刑入狱,受害者备受社会关爱。
三、四川省村民吴高在自家承包地中挖出罕见巨大乌木后,却被当地镇政府收归国有。
珍贵乌木的归属问题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议。
四、曾经轰动全国的河南“天价过路费案”主角时建锋。
从一审犯诈骗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到改判有期徒刑两年零6个月。
五、8月7日,轰动全国的云南巧家爆炸案侦破后,警方宣布曾经被指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赵登被证明没有参与作案,是一名受害者。
对这一失误当地警方“表示诚恳道歉”。
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
六、继陕西“戴表哥”之后,广州市有爆出“房屋叔”,有网友晒出,广州市城管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员名下拥有21处房产,经当地纪检部门初步调查,情况基本属实。
当地纪委成立调查组。
七、涉嫌杀害多人的嫌疑人周克华被警方击毙,但是,社会上疑问仍然不止,公安机关如何公开透明、满足公民知情权,值得期待。
八、5名身份不详的男童,躲进垃圾箱点火取暖避寒窒息“闷死”。
这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当地有关负责人已经受到行政问责。
个别官员和部门的麻木、漠视让人心痛。
九、浙江温岭一位幼师的“老师”虐童案件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
经过慎重审查,这名无良教师不构成犯罪被无罪释放,这一决定,体现了对宪法和法律的尊重,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十、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分别约李庄谈话,显示李庄申诉案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这一跌宕起伏的案件,是否能够回归到法制轨道值得期待。
一、引言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宪法形式之一,其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7世纪。
本文将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起点,结合英国现代议会政治的实践,探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具体事例。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1. 背景17世纪,英国社会矛盾激化,资产阶级革命兴起。
1642年,英国内战爆发,国王查理一世与议会之间展开激烈斗争。
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
然而,共和国时期政治动荡,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后,共和国走向衰败。
1660年,查理二世复辟,英国进入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2. 《权利法案》的颁布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推翻,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夫妇登基。
为了限制国王权力,防止历史悲剧重演,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得侵犯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国王不得随意征税;国王不得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国王不得任意废除法律;国王不得随意拘捕公民等。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 议会权力的增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发展。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通过议会选举,不断壮大议会力量,限制国王权力。
2. 托拉斯制度的确立19世纪,英国进入维多利亚时代。
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英国确立了托拉斯制度。
托拉斯制度将议会权力进一步集中,使国王成为象征性的元首,实际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3. 现代议会政治的形成20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进入成熟阶段。
英国议会分为两院:下议院(众议院)和上议院(贵族院)。
下议院由选民选举产生,上议院由贵族、主教、终身贵族等组成。
下议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等,成为英国政治的核心。
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践案例1.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年,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开启了英国保守党长期执政的时代。
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私有化、减税、打击工会等。
宪法的故事宪法是一部国家的基本法律,用以规范人民的权利与义务、限制政府的权力,确保国家权力的正当行使,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宪法的产生和演变过程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下面就为大家讲述一些与宪法相关的故事。
一、《大宪章》的诞生1215年,英国的国王约翰在统治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的专制政策,引起了贵族和教会的不满。
为了平息这场危机,国王不得不与贵族们展开谈判,最终在名为运河畔梅多(Meadow)的地方,签署了一份被称为《大宪章》的文件。
该文件规定了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份具有相对权威的宪法文件,对后来的宪政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美国《独立宣言》的发布1776年7月4日,美洲殖民地的代表们在费城的独立厅(Independence Hall)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美洲殖民地与英国王室决裂,成为独立国家。
《独立宣言》确立了自然权利和平等的原则,宣扬了“人人生而平等”、“三权分立”和“人民有推翻不利于人民的政府的权利”等理念,这些理念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美国宪法的制定与发展。
三、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民对封建专制的统治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在这个背景下,法国《人权宣言》诞生了。
该宣言规定了个人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如自由、财产权、言论自由等。
《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封建专制的瓦解和新的法律秩序的确立,成为了当今世界许多宪法的基本参考。
四、日本《日本国宪法》的制定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投降并接受协议的约束。
为了避免再次陷入战争和孤立,日本国会决定制定新的宪法。
1946年,日本《日本国宪法》最终形成,颁布实施。
该宪法明确了日本国家的基本原则,如和平主义、国民主权、尊重人权等,使日本国家进入了民主法治的轨道。
五、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1980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对中国宪法进行修订。
中国宪法的修订历经四个阶段,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和2004年进行了四次修订。
宪法第六十至第七十条案例一、宪法第六十条相关案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时间相关)比如说有个虚构的国家叫“欢乐国”,欢乐国的宪法有类似咱们国家宪法第六十条的规定。
欢乐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是五年,在任期即将届满的时候,政府的一些重大项目如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审议和决策,就有点像一场接力赛快到交接棒的时候,还有一些关键任务没完成。
有一届任期快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大型的跨地区交通建设项目只进行到一半。
按照宪法规定,任期届满就得进行下一届的选举等相关工作。
这时候就面临选择,是仓促在任期内强行表决这个项目(这不符合正常的决策流程,可能导致很多问题没考虑清楚),还是按照规定,将这个项目的后续决策留给下一届代表大会呢?欢乐国遵循类似咱们宪法第六十条规定的精神,在任期届满时,依法进行换届选举,把这个项目留给下一届代表大会在充分调研和讨论后再做决策。
这就像接力棒稳稳地交到下一届手中,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二、宪法第六十一条相关案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集相关)想象一个情况,在“阳光国”,宪法和咱们国家类似,有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召集的规定(类似宪法第六十一条)。
有一年,阳光国面临一些紧急的经济政策调整的需求,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讨论,比如是要加大对新兴科技产业的扶持,还是继续维持对传统制造业的大规模补贴等问题。
按照正常流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由主席团召集。
可是这时候主席团内部对于紧急召集会议有不同的声音。
一部分人觉得情况紧急,必须马上召集会议来应对经济局势;另一部分人觉得应该按照常规流程,等各项准备工作更加完善再召集。
这就像一群人要开个紧急家庭会议,有人觉得衣服还没穿整齐(各种会议准备没做好)不能开,有人觉得房子着火了(经济形势紧急)必须马上开。
考虑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紧迫性,主席团依据宪法类似规定,克服了内部的分歧,迅速召集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代表们在会议上充分讨论,制定出了适合当时经济情况的政策,就像一群聪明的家人一起商量出了应对危机的办法。
5个短的真实宪法案例十大宪法事例1、三鹿毒奶粉事件2、北京机动车限行令3、广东法院判决企业禁止员工外宿违背宪法精神4、重庆等地出租车集体停运事件5、梁广镇身兼两地人大代表事件6、电影《苹果》遭禁7、《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8、律师依据《律师法》会见当事人遭拒9、贵州瓮安县群体性突发事件10、国务院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2007年度中国十大宪法事例山西黑砖窑事件山西黑砖窑事件是一个涉及到人权保障、政府责任的宪法性事件。
它反映的是当地政府在人权保障职责上的缺席和失职。
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我们正式确认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这一原则不仅仅是国家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态度宣示,同时意味着国家要对人权保障承担尊重和保障的现实责任。
因同居者“不签字”致孕妇胎儿死亡案件:宪法所确立的公民基本权利体系中包括生命权的内容。
生命权是承载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
该案件将生命权与制度规范的关系、紧急救助与责任机制的关系问题摆在了政府与公众面前。
69名专家学者签名建议废除劳动教养制度事件:目前劳动教养制度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全国人大的直接立法,特别是缺乏与立法法的衔接。
在此背景下劳教制度的合宪性,以及,法律保留原则的贯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深圳华为公司七千员工辞职等事件: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将更有利于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这一基本的权利。
但如何解决劳动责任规避现象,以及政府在此中的管理职责需要人们的思考。
山东淄博淄川区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人大代表事件城乡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对现行选举法的突破,有利于公民平等权的实现,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制定与厦门PX项目事件此二事件直接体现了现代法治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自由表达权应当得到保障。
上海市人大否决上海市政府医保议案事件:人大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