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赫尔巴特谁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 格式:docx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
一、重要教育家与代表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期宾塞《教育论》、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
班级授课制。
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在《爱弥儿》中坚定的“性善论”,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3、康德《康德论教育》中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先后四次在歌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对于推动教育活动的科学化及教育学的诞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洛克《教育漫话》,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同时,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a.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b.教育目的。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教育学教学原则。
在西方教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d.教学四阶段论。
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在西方,通常把他的教育思想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教师、知识、课堂三中心)。
7、斯宾塞的《教育论》,提出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这一著名论断,重视实科教育,可以说是近代科学教育的先锋。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教育学名人1.现代教育学之父: 赫尔巴特2.教育学之父: 夸美纽斯3.现代心理学之父 : 比维斯4.心理学之父 : 桑代克5.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王国维6.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 柏拉图7.外铄论--荀子、华生 洛克8.遗传: 高尔顿 霍尔 董仲舒9.环境: 华生 洛克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
生活本位论 教育学的多元发展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验课程论 活动课程论 现代教育代表,主张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生物起源说(美国)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起源说教师成长4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八阶段---- 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与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阶段预备生涯-- 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 退出生涯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代表人物。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教育学名人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现代心理学之父比维斯中国现代心理学之父”的王国维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柏拉图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遗传: 高尔顿霍尔董仲舒环境华生洛克个人本位论卢帕爱夸罗马人格本位论(偏向个人本位论裴斯泰洛齐小原国芳)社会本位柏涂孔凯伦理本位论(偏向社会本位论):康德赫尔巴特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狄尔泰生活本位论杜威斯宾塞夸美纽斯(17世纪)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的理论基础。
最早对班级授课制(兴起于17世纪的乌克兰)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泛智教育”。
把教育学作为了一门学科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组织进行论述。
他主张“一切只是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人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的代表。
他的思想集中反应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
他认为教学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将儿童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到20世纪初)经验课程论活动课程论现代教育代表,主张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利托尔诺和沛西能生物起源说孟禄(美国)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马克思主义劳动起源起源说博乐..教师成长4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费斯勒八阶段职前教育引导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与停滞生涯低落生涯退出司德菲5阶段预备生涯专家生涯退缩生涯更新生涯退出生涯孔子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应在《论语》中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马卡连柯提出了“平行影响”,促成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
卢梭的教育思想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夸美纽斯赫尔巴特顺口溜识记技巧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可用“夸得独立与大泛,班级百科观自然”来识记,对应如下:夸:夸美纽斯;独立:教育学独立;大:《大教学论》;泛:泛智教育;班级:班级授课制;百科:百科全书式的课程;观:直观性原则;自然:教育适应自然。
(1)赫尔巴特整体的教育思想可用“一、二、三、四”来识记。
对应如下:一:一原则,即教育性教学原则;二:二基础,即伦理学和心理学;三:三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四:四阶段,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赫尔巴特提出的五种道德品质可用口诀“公正人喝丸子汤”来识记,对应如下:公:公平;正:正义;人:仁慈;喝:赫尔巴特;丸:完善;子:内心自由。
(3)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可用口诀“小明联系小方”来识记。
对应的学生心理活动可用“一起谈心”来记忆。
对应如下:明:明了;联:联想;系:系统;方:方法。
一:注意;起:期待;谈:探究;心:行动。
杜威的观点可用“一、三、四、五”来记:一指一原则:从做中学;三指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四指四个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五指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易错易混夸美纽斯和赫尔巴特以及杜威的地位、《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的地位、“旧三中心”和“新三中心”的区别是考试中的易错易混点,靖靖在这里给大家进行对比和区分:▷ 1.区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地位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杜威:进步教育代表人、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
▷ 2.区分《大教学论》和《普通教育学》的地位《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普通教育学》: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从兴趣角度看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思想的一致性作者:张桂娟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14期摘要“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或“传统教育”、“现代教育”成了赫尔巴特和杜威的代名词。
尽管其教育思想侧重点各有不同,本文从兴趣的角度探讨两位教育家各自的观点,指出在兴趣问题上二者表现出的一致性,拟为当代学校教育对待学生兴趣学习上有所启示。
关键词赫尔巴特杜威兴趣1 赫尔巴特和杜威及其兴趣观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其教育思想曾受瑞士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及其教学心理学化的影响,毕生致力于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是近代科学的教育理论的先驱,被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其教育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
其中兴趣教育观贯穿整个教育理论,主要涉及课程观、目的观和教学方法等。
首先,课程观上。
赫尔巴特认为由于兴趣具有多方面性,为了满足激发不同学生的兴趣需求,相应的不同课程体系得相之辅佐。
为此他将兴趣分成认识和同情两大类,涉及经验、思辨、审美、同情、社会和宗教六方面。
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得以设置,如物理、音乐、古典语、逻辑和神学等。
其次,目的观上。
他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兴趣培养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和手段都基于兴趣的激发和引导,认为“只要培养了兴趣,一个人即使走出了学校,兴趣也可以伴随他一生,使他终身受益”。
最后,教学方法上。
由于兴趣的不同、课程的设置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兴趣所产生的不同作用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
归纳起来,就是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
“专心”和“审思”是兴趣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
由此可见,赫尔巴特整个教学理论是建构在学生多方面兴趣的基础之上。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也是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他的教育思想中,兴趣作为儿童发展的基点,认为兴趣来源于学习者的内部,具有内在冲动性,可以充当学生现有能力和教育目标之间的中介。
杜威、赫尔巴特,谁是现代教育学之⽗杜威、赫尔巴特,谁是现代教育学之⽗?通过最新河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河北教招时间分布⽐较分散,全年都有招聘,笔试科⽬⼀般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河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河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全供考⽣备考学习。
很多考⽣对“现代教育学之⽗”到底是谁总是分不清楚,今天中公资深讲师就深⼊探讨⼀下哪位教育学家是现代教育学之⽗?杜威还是赫尔巴特?在区分清楚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两位教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杜威,美国早期机能主义⼼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理学家。
他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提出了教育本质论:教育即⽣活、教育即⽣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中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是其理论的核⼼。
其次,他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种社会⽣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活的⼀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个⼩型的社会,⼀个雏形的社会。
”在学校⾥,应该把现实的社会⽣活简化到⼀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童现在的社会⽣活。
另外,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
在他看来,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如果⼉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童的⾃然发展。
⼉童⽣来就有⼀种要做事和要⼯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此外,杜威还提出了新的三中⼼:⼉童中⼼、经验中⼼和活动中⼼。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哲学家、⼼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位教育家可与之⽐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了⾮常巨⼤、⼴泛⽽⼜深远的影响。
赫尔巴特主要提出了5条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第⼀,将伦理学和⼼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强调教师的权威作⽤,强调教师的中⼼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教材中⼼、课堂中⼼的特点;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赫尔巴特(William Heard Kilpatrick)和杜威(John Dewey)是美国教育领域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共同创立了现代教育学的基础。
虽然他们有很多共同点,但是他们的教育理论还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教育的起源、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和学生的角色等四个方面来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起源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来自于社会传统的一种继承。
社会对个人的需求是通过掌握文化遗产来实现的。
教师应该是传承者,他们必须把文化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因此,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而严格的教育观,教育规划应该遵循传统的路线。
杜威则主张教育的起源在于人类本质的需求。
人类因为有着本能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因此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他强调了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要求对教育的目标进行重新定义。
二、教育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化,即培育社会管治者和公民。
他主张学习精神与学习意愿之间的统一,以达到培育公民的目的。
他强调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育,这些能让学生融入社会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杜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完全成形的人。
他强调人类的自由、创造和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
他认为,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能力之上的,这种思考和解决能力不仅可以解决学校内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育的方法赫尔巴特主张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他强调老师的权威性,并以教师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内容。
他认为,教学方法应该基于课堂和家庭,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应该遵守教师的规定,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科内容。
然而,杜威则认为,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设计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他主张学生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具有主导作用。
他认为,学生应该围绕他们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学习,并基于他们探究的兴趣来发展他们自己的能力。
四、学生的角色赫尔巴特强调学生需要遵守规定,遵从教师的指导,老师则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
外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之父是谁?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让-雅克·卢梭D.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终身教育B. 教育民主化C. 教育的等级化D. 教育的个性化答案:C二、填空题1.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提出了“知识即美德”的观点。
答案:苏格拉底2. 英国教育家________创立了实验教育学。
答案:赫伯特·斯宾塞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特点主要包括: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教育方法上提倡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描述20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主要观点。
答案: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自然发展,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其次,它促进了个性化学习,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再次,现代教育技术为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最后,它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案例:某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一系列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课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答案:该案例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主要包括: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和创新;教育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教育学练习题答案由于整理的仓促,很多答案不一定正确,辨析,简答知识给个要点,请大家体谅声明:这不一定是题库!错误更正:1现代教育学之父是赫尔巴特2教育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情境)3我国古代是个别教育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B)A.《论语》B.《学记》C.《论演说家的教育》D.《大教学论》2、最早提出人的和谐发展和教育年龄分期的是(C)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3、世界上第一部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B)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4、有关夸美纽斯的描述,错误的是(C)A.主张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B.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C.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D.标志着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5、主张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B)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6、最早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等教育思想的著作是(B)A.《论语》B.《学记》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7、“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全变坏了。
”这是谁的观点(B)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裴斯泰洛齐8、“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 B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9、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A.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培根D.杜威10、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C)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11、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和“产婆术”的学者是(A)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1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D)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13、“人类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之八九是教育造成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教育学知识统计之人物篇一、关键词:孟子1、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孟子·尽心上》。
2、“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孟子。
3、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人是孟子。
4、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讲是发掘人的潜能。
5、错误命题:孟子的“性善论”从教育对人的地位提升的角度来讲是发现人的价值。
6、下列人物中持内发论的观点的是孟子、弗洛伊德。
7、孟子的“性善论”和“良知良能”分别讲的是道德潜能和智能潜能。
8、错误命题:“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由居学”出自于《孟子》。
出自《学记》。
二、关键词:孔子1、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孔子。
2、把学习过程概况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孔子。
三、关键词:荀子1、中国“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2、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认为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是需要改造的。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人物有荀子、华生、洛克。
四、其它人物: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朱熹提出。
2、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3、提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4、在西方,最早提出对学生进行和谐教育的是亚里士多德。
5、认为追求理性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的古希腊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6、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
7、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贾克森。
8、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9、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0、“人是唯一需要受教育的动物”,这是康德的言论。
11、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度进行阐述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2、在结构化策略方面成就最显著的教育家是苏霍姆林斯基。
13、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物。
赫尔巴特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进步教育的代表”“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
这两位伟人,往往被人们看成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教育思想的代表,但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二者的教育思想除了区别,还有不少共通之处。
不同之处:一、教育目的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是人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在杜威看来,外在的教育目的是强加的,不能充分考虑儿童的本能与需要;固定的教育目的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
“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二、教师与学生地位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旧三中心论”即教师、教材、课堂。
他强调教师是中心,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活动、经验。
他强调儿童中心论,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儿童为中心,要求尊重儿童的天性。
三、课程方面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以系统知识为中心,重视学科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
杜威始终反对把成人和专家们事先编好的教材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主张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教育的起点。
他强调对直接经验进行组织、抽象和概括。
四、教学方法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讲授,杜威十分推崇这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教学重点不同。
赫尔巴特强调学生会对知识的掌握,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不同。
在教学过程上,杜威依据学生在做中学的认识发展提出了五个阶段的过程: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也有人把它叫做五步教学法。
2019年05月四川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公共基础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
A洛克 B 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康德正确答案是 B 易错项 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其代表著作《普通教育学》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也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他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家。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 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英国教育家洛克著有《教育漫话》,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形成-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也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德国哲学家康德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人,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因此本题选B。
2.享誉全球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
A培根 B 赫尔巴特C杜威D卢梭正确答案是 D 易错项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
《爱弥儿》是法国教育家卢梭的著作。
卢梭在该书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教育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公民。
培根的代表作为《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赫尔巴特的代表作为《普通教育学》;杜威的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因此本题选D。
3.某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这体现为()。
A显性正向功能B显性负向功能C隐性正向功能 D 隐性负向功能正确答案是C, 易错项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
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教育的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负向功能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一、罗杰斯观点:①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②倡导“非指导教学”模式;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④创立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
二、裴斯泰洛齐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观点: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③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⑤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⑥形式教育论代表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克伯屈观点:①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②创设设计教学法。
四、桑代克著作:《教育心理学》观点:①教育心理学之父;②尝试一错误说代表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一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③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五、维果斯基观点: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②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了低级与高级两种心理机能;③提出心理发展观;④倡导内化学说;⑤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⑥倡导支架式教学。
六、布鲁姆观点:①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体系;②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七、班杜拉观点:①提出德育社会模仿模式;②观察学习。
将其具体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一一保持过程一一再现过程一一动机过程;③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成败经验是影响个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人物总结,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都能出色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2.1924、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6.布卢姆——掌握学习7.桑代克——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8.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9.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10.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育与教育学》试题预测最新版(二)1、填空题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____。
参考答案: 赫尔巴特2、单选题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核心是_____A : 社会即学校B : 教学做合一C : 教育即生活D : 生活即教育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这是其生活教育论的核心。
3、多选题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
A : 狄尔泰B : 梅伊曼C : 利特D : 拉伊参考答案: B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的了解。
【参考答案】BD【名师点睛】实验教育学的思想最早产生于德国,主张用实验的方法去研究教育学。
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了“实验教育学”的思想,而拉伊出版的《实验教育学》一书,首次对实验教育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4、填空题教育最基本的一个社会属性是____。
参考答案: 永恒性5、单选题以下不属于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的是_____A : 象征性B : 刻板性C : 专制性D : 自发性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自发性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6、单选题下列关于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A : 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B : 坚持性善论C : 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D : 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C 选项是荀子的观点7、多选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主要有_____。
A : 互访B : 家长会C : 家长委员会D : 大众传媒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解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互访、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
8、单选题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_____居于首要地位。
A : 道德教育B : 思想教育C : 农事教育D : 礼仪教育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略9、简答题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还要学习教育学?”为什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学习教育学对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髙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 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学总结教育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因而对教育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2.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哪位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柏拉图3. 在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哪位教育家强调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柏拉图4.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柏拉图5. 在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哪位教育家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卢梭D. 柏拉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________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点。
7.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________认为教育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8. 在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________主张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9. 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________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10. 在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________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2. 描述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赫尔巴特的“四步教学法”及其在当代教育中的应用。
14. 请结合教师名师名家考试内容,分析教育家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对教育哲学的贡献。
结束语: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教师名师名家考试中重要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他们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些教育思想。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杜威、赫尔巴特,谁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很多考生对“现代教育学之父”到底是谁总是分不清楚,今天中公资深讲师就深入探讨一下哪位教育学家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还是赫尔巴特?
在区分清楚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两位教育学家的主要思想和观点。
杜威,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他最重要的理论就是提出了教育本质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中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是其理论的核心。
其次,他还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
另外,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
在他看来,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和要工作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对此要给予特别的重视。
此外,杜威还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在近代教育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教育家可与之比肩,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乃至之后百年来的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巨大、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赫尔巴特主要提出了5条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第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二,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
将教学过程分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第四,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第五,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通过两个人的思想观点对比,我们会发现,赫尔巴特因其提出了“以教师为中心”相对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因而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而杜威因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相对比较先进的观念,因而被称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而赫尔巴特还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这个“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的问题,而是对现代的影响问题,赫尔巴特的教育学对现代的影响比较大比较深远,所以说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同时,由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基础上对教育学体系的科学论证,所以,赫尔巴特又是“科学教育学之父”。
通过以上的分析论证,我们就能很明确的判断出来,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