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56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笔记园林131 张越内容简介:中国的景观行业正处于一个转型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景观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景观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国现在的状况,与西方国家几十年前的情况有惊人相似的地方,景观行业也是如此。
在我国景观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西方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
由于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不同,研究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并不意味着全盘吸收、照搬照抄。
但是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无疑会帮助我们开拓视野,少走弯路,有意识地吸取其中优秀的方面,促进我国景观事业的发展。
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涉及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范围也相当广泛。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涉及的内容,从地域上看,包括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从时间上看,跨越19、20世纪,直至21世纪初。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用22万文字、约600幅珍贵的图片,首先简述了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和西方现代景观探索的过程,然后按地区和时间的先后介绍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现代景观的主要流派,最后介绍西方景观设计某些方面的新发展。
全书将各个单一现象联系在一起,把不同国家众多的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和设计师联系起来,构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成为读者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的重要文献。
一.西方的园林传统“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中国园林的起源是从模仿第一类自然开始;欧洲园林是在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
”“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古埃及园林特点:一般是方形的,周围有墙,入口建有塔门,园内成排种植庭阴树,园中心一般是矩形水池,园林式规则式的有明显的中轴线。
古希腊园林的特点:位于住宅的庭院或天井之中,中央有水池,雕塑或种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古希腊园林为以后的柱廊式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浅析纽约中央公园与现代景观设计摘要:中央公园用充满诗意的风景使我们惊醒并深受感动。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央公园的景观案例,总结其设计模式、规划理念与社会思想,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
旨在介绍纽约中央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如公园道,开放空间,绿色通道。
提供一条高效率、低成本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景观的形式与内涵的深刻变化,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拓展策略,并针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纽约中央公园景观园林规划借鉴引言进入21世纪,城市正速度发展,人们少有机会享受开放的空间。
随着乡村的城市化,城开始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当人们处于重压之下的城市中心地带,一片绿色不仅是一个野餐和行走的地方,而且更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振奋。
通过对开放绿地的典范——中央公园的研究,希望对世界现代的环境景观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央公园的产生背景和发展概况(一)近代美国园林美国园林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深受英国的影响。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庭院简单朴素,一般由蔬菜园、药草园、果树园等组成,并点缀些花卉和灌木,即使是“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的维尔农山庄也毫无华丽可言。
19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式的园林建筑理念传入美国,受其影响,美国的一些城镇在建设时也进行了规划,加入了对公园的设计。
例如“波士顿在市镇规划中,保留了公共花园用地,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场所,费城在独立广场也建有大片绿地。
1841年,被誉为“美国公园之父”的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15-1852)1出版了著作《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标志着美国摆脱了英国园林建设风格,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唐宁主张师法自然,认为美国的田园风光、乡村景色独具魅力,强调园林建设时要“给树木以充足的空间,充分发挥单株树的景观效果,表现其美丽的树姿及轮廓。
”他的理论成为了日后美国园林规划建设的基础。
以上这些为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斯蒂尔:现代景观先锋1.弗莱彻·斯蒂尔6、弗莱彻·斯蒂尔(Steele,Fletcher)(1885-1971)景观设计师、作家关键词:1938年做的梅布尔·乔特庄园的蓝色台阶(Blue Steps)早期以自己独特的构思加上借用传统形式为标志,还进行了材料方面的实验,是园林行业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的代表,他的独特的设计模糊了古典与现代两个阵营的界限。
代表作:瑙姆科吉庄园系列。
位于山坡中部利用原有地形和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小花园:“午后花园”、“南部草地”、“蓝色阶梯”装饰艺术形式主义向现代景观设计转变的代表人物专业方向:花园设计理念:景观设计是等同于绘画和音乐的艺术形式;花园是为愉悦而设计的。
自1915年到1971年,弗莱彻·斯蒂尔设计了700多座花园,被普遍认为是装饰艺术形式主义向现代景观设计转变过程的关键人物。
他的花园“常常很耀眼,总是很新颖”,是超出传统景观设计范围外的不断探索。
斯蒂尔的设计哲学源于两大信念:景观设计是等同于绘画和音乐的艺术形式;花园是为愉悦而设计的。
斯蒂尔竭力使花园一方面符合自己的设计理念,一方面提供给客户一个他们梦想的空间。
他的许多初期设计显示出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但随着能力和艺术品味的提升,他设计的花园变的更富表现力,更有情趣,更独一无二。
不幸的是,在斯蒂尔有生之年,他的花园设计只是被少数人所接受。
??他强调表现力和细节,这正与同行崇尚空间的创造力和功能性的流行背道而驰。
尽管这样,斯蒂尔的设计和写作为景观设计的理论和艺术基础添色不少。
现代主义者对材料的反传统的使用方式,如水泥树和旋转的反光球,使斯蒂尔的设计作品获得了解放。
上图的蓝色台阶,位于摩挲诸塞州的斯托布里奇,受到了现代抽象派雕塑的影响,是他著名作品之一。
弗莱彻·斯蒂尔1885年出生于纽约州罗切斯特,他多数著作的主题都是郊区住宅的布局思想,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庄园尺度的。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笔记第一章西方的园林传统 1、了解西方的造园传统按自然状况的不同,将自然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第一自然为原始状况的大自然中国园林沿着自然式的形式发展 2)第二自然为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西方理想中的天堂是适合农业生产的富裕的土地,是模仿第二自然开始的,是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
2、园林与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法国:绝对君权,路易十四英国:乡间田园,18世纪中产阶级性格和教养,气候阿拉伯世界:干旱劳作的艰辛和对富足、慵懒的羡慕中国:“寄情于山水”、“归来”,政治态度和道德评价 3、古埃及园林的特点1)一般是方形的,四周有围墙,入口处建塔门;2)珍视水的作用和树木的遮荫;园内成排种植庭荫树,园子中心一般是矩形的水池,池中养鱼并种植水生植物,池边有凉亭。
3)园林是规则式的,并有明显的中轴线。
古埃及园林派克玛拉(Pekhmara)平面图纸草花式,棕榈式 4、古希腊园林的特点1)位于住宅的庭院或天井之中;2)园林是几何式的,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以后的柱廊式园林的发展打下了基础;3)神庙附近的圣林中有剧场、竞技场、小径、凉亭、柱廊等,成为公众活动的场所。
位于德尔法(Delphi)的古希腊神庙 5、古罗马时期郊外大型园林的特点1)园林因山而建,并将山地辟成不同高程的台地,用栏杆、挡土墙和台阶来维护和联系各台地。
2)园中一系列带有柱廊的建筑围绕着一些庭院们无法预知下一个空间的形态,这如同让人渐渐地步入一个天方夜谭的场景。
2)水作为阿拉伯文化中生命的象征与冥想之源,在庭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它们常常以十字形水渠的形式出现,代表天堂中水、酒、乳、蜜四条河流。
3)建筑与花园中的各种装饰变化细腻,特别是瓷砖与马赛克饰面色彩华丽,精致而堂皇。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狮子院 8、文艺复兴园林的特点1)在视野较好的山坡上依山而筑,成为坡地露台花园;2)尽管园林是几何形的,有些还是中轴对称的,但是尺度宜人,郁郁葱葱,非常亲切。
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营造解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人们对于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纪念性景观场所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价值,还具有提供休闲娱乐、审美体验和社区交往等多重功能。
然而目前对于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深入研究,揭示其营造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为我国城市景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营造过程、方法、技术和策略,分析其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功能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和问题。
具体任务包括:1. 对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2. 分析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内涵,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3. 探讨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空间布局和功能性设计,分析其在满足人们需求和提高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4. 研究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材料选择和技术手段,探讨其在营造过程中所运用的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理念;5. 总结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营造经验,提出对我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考察、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
具体而言我们将对国内外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报告等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析,以获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同时,我们将组织实地考察小组,对西方当代纪念性景观场所进行细致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收集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此外,我们还将对考察所得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纪念性景观场所的营造方法和策略,以揭示其普遍规律和独特性。
现代景园探索者——“哈佛三杰”——中外园林史课程论文0 前言0.1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霸主,既成为了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的最强极,亦是学术和艺术发展、交流最为繁荣的国家,在诸多学科领域都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景观设计学科也不例外。
在菁英辈出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三位设计学院的研究生在大时代的潮流中和先进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对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探索,堪称景观设计学界的“革命”,展开了对景观设计学界传统观点守旧者之间的论战,成为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第一批探索先驱之一。
0.2关键词景观设计、哈佛革命、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景观设计1“哈佛革命”总体概况1.1“哈佛革命”的背景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不少有影响的艺术家纷纷来到美国寻找安身之地,主要的艺术中心从巴黎转移到了纽约。
1937年,德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师、建筑教育家格罗皮乌斯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独裁政权,来到美国,担任了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院长。
一战到二战期间,从欧洲到美国的著名建筑师还有密斯·凡·德·罗、布劳耶、纽特拉、门德尔松等,加上美国本土的建筑大师赖特,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建筑活动的中心。
格罗皮乌斯的到来,将包豪斯的办学精神带到哈佛,彻底改变了哈佛建筑专业的“学院派”传统。
在他的指导下,建筑系很快变成一个酝酿关于艺术、社会和技术的新思想的地方,充满着让人激动的探索气氛。
然而,景观规划设计的教授们试图忽视这些,他们谨慎地告诫学生,园林不同于建筑,建造园林的材料几百年来没有什么变化,树也不能从工厂里制造出来,因此不必操心什么“现代园林”,园林的革新无非是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之间的微妙平衡,自然式的草地树丛看起来同样适合于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
渴求新思想的学生们不愿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们通过研究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的作品和理论,探讨它们在景观设计上可能的应用,这些学生中最突出的是加勒特·艾科伯(Garrett Eckbo)、丹尼尔·基利(Daniel Kiley)、詹姆斯·罗斯(James Rose)。
2012年 第05期10步入梦幻——西方现代“非理性”景观研究Walking into the Fantasy——Study of the Western Modern Irrational Landscape摘 要: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现代景观的诞生。
其中,西方现代“非理性”景观的形成正是艺术家们在梦幻与非理性艺术上探索的间接体现。
通过对相关艺术家和景观设计师作品的研究,分析了西方现代非理性艺术,特别是梦幻绘画和超现实主义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及西方现代“非理性”景观的特征与意义。
关键词:“非理性”景观;梦幻;非理性艺术文章编号:1003-6997(2012)05-0010-08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 The appearance of modern art stimulated the birth of modern landscape in some degree, and the western modern irrational landscape can be viewed as an in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efforts that the artists made on the fantasy and irrational art. This essay studies the works of several related artist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s, and analyses how the western modern irrational art, especially the fantastic paintings and surrealism influenced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Finally, it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western modern irrational landscape.Key words : irrational landscape; fantasy; irrational art汪在先WANG Zai-xian景观作为艺术,一直以来与其他艺术形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欧洲深厚的园林文化传统和现代工业文明蕴育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诞生,它的发展经历了各种风格形式和思想观念的演变。
在全球化进程急速推进的今天,欧洲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仍然以其对传统和地方性的尊重,对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对各种艺术观念与形式的借鉴而在当代世界景观舞台上独树一帜,引领潮流。
1、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萌芽随着欧洲工业城市的出现和现代民主社会的形成,欧洲传统园林的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开始向现代景观空间转化。
英国设计师莱普顿(H.Repton)被认为是欧洲传统园林设计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承上启下的人物,他最早从理论角度思考规划设计工作,将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对自然与非对称趣味的追求和自由浪漫的精神纳入符合现代人使用的理性功能秩序,他的设计注重空间关系和外部联系,对后来欧洲城市公园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英国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许多城市环境恶化,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政府划出大量土地用于建设公园和注重环境的新居住区。
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些艺术家针对工业化带来的大量机械工业产品对传统手工艺造成的威胁,发起”工艺美术运动",他们推崇自然主义,提倡简单朴实的艺术化手工产品,在他们影响下,许多景观设计师抛弃华而不实的维多利亚风格转而追求更简洁、浪漫、高雅的自然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艺术思潮的转折时期,发源于比利时、法国的"新艺术运动”进一步脱离古典主义风格,为现代主义风格做准备,一些建筑师的景观设计作品从自然界的贝壳、水漩涡、花草枝叶获得灵感,采用几何图案和富有动感的曲线划分庭园空间,组合色彩,装饰细部。
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诞生"新艺术运动”引发了欧洲艺术的现代主义浪潮,到1920年代初,一些景观设计师开始在一些小规模的庭园中尝试新风格,通过直线、矩形和平坦地面强化透视效果,或直接将野兽派与立体主义绘画的图案、线型转换为景观构图元素.1925年巴黎的现代工艺美术展览会是现代景观设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随后,更多现代主义建筑师将新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环境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于设计的别墅以底层架空和屋顶花园将建筑嵌入自然;英国现代景观设计奠基人唐纳德(C.Tunnard)则在理论上指出现代景观设计的3个方面:功能、移情、美学. 193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和英国唐纳德等人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引入美国,在他们鼓励、引导下,哈佛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等人发起”哈佛革命,宣告了现代主义景观设计的诞生。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笔记王向荣一,西方的园林传统二,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1 工艺美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2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2.1 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2.2 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师与园林作品2.3 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的影响三,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19世纪下半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艺术的发展及对景观设计的影响2 现代建筑运动先驱与景观设计2.1 门德尔松2.2 荷兰风格派2.3 包豪斯2.4 勒·柯布西耶2.5 赖特2.6 纽特拉2.7 阿尔托3 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和法国现代景观设计四, 英国的景观设计1 唐纳德2 杰里科五,美国的景观设计1 斯蒂里2 “哈佛革命3 第一代现代景观设计师3.1 托马斯·丘奇和“加州花园”3.2 盖瑞特·埃克博3.3 丹·克雷3.4 詹姆斯·罗斯4 第二代现代景观设计师4.1 二战后的景观设计的行业形势4.2 劳伦斯·哈普林4.3 佐佐木英夫4.4 泽恩5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变化六, 拉丁美洲的景观设计1 布雷·马克斯与巴西的景观设计2 墨西哥的景观设计2.1 巴拉甘2.2 里卡多·莱戈雷塔·比利切斯七,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景观设计1 瑞典的景观设计2 丹麦的景观设计2.1 布兰德特2.2 索伦森2.3 安德松八, 德国的景观设计1 联邦园林展与德国现代城市公园2 工业之后的景观设计2.1 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2.2 杜伊斯堡风景公园2.3 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2.4 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2.5 科特布斯露天矿区生态恢复3 景观设计师3.1 格茨梅克3.2 马汀松3.3 卢茨3.4 拉茨3.5 鲍尔九, 现代雕塑对景观设计的影响1 雕塑结合景观的设计1.1 野口勇1.2 穆拉色1.3 其他2 大地艺术2.1 大地艺术的产生2.2 为艺术的大地艺术作品2.3 景观中的大地艺术2.4 大地艺术与废弃地的更新十, 生态主义与景观设计1《设计结合自然》与麦克哈格的景观规划思想2 生态主义原则指导下的景观设计十一,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1 “后现代主义”与景观设计2 “解构主义”与景观设计3 极简主义与景观设计3.1 极简主义3.2 彼得·沃克4 艺术的综合——玛莎·施瓦茨的景观设计5 艺与科学的结合·哈格里夫斯的景观设计6 人类与自然共生的舞台——高伊策的景观设计结语一,西方的园林传统“自然:第一自然,原始状况的大自然;第二自然,农业生产状况下的自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风景园林事业也蒸蒸日上。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欧美的一些设计作品逐渐被介绍到国内,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但是,这种介绍大多是零散的,不够全面和系统。
西方现代园林的发展到底走的是什么样的道路,曾产生过哪些设计思想和流派,它发展到今天又是怎样一种状况呢?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文章,以及对德法等国一些现代园林作品的考察,笔者收集到了关于欧美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点线索,在这里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对这一问题的更完善的研究,为国内风景园林的发展借鉴国外经验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欧美现代园林的发展1.战后美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和第二代风景园林师的涌现在美国,从50年代末开始,城市更新成为州的政策,州际高速公路计划逐步实施,市郊居住区的建设导致了美国新镇运动的再生,设计的机会迅速增加,园林设计的领域已经变化。
虽然小尺度的私人花园、庭院设计仍在继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园、植物园、城市开放空间、公司和大学园区、自然保护工程使设计者在一个更广阔、更为公共的尺度上工作。
随着社会生活问题越来越多的冲击,新的主顾除了公司、团体以外,还有当地的和各级政府部门,他们的动机是平凡的和功能的,如提高建筑物及城市中心的形象,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或者迫于各种政治或社会团体的压力。
新的园林常常必须有多种的角色,如休息和娱乐。
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和受日本枯山水的影响,硬质景观大量出现。
新一代的优秀设计师不断涌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劳伦斯·哈普林。
哈普林哈普林(L. Halprin)生于纽约,曾获植物学学士和园艺学硕士。
他于1943年转向风景园林专业,并进入哈佛大学学习。
此时,“哈佛革命”的三位带头的学生埃克博、克雷、罗斯均已离开学校,格罗皮乌斯,布鲁尔(M. Breuer)和唐纳德仍然在哈佛教学,向学生们灌输现代设计思想。
哈普林在建筑课的同学有约翰逊,鲁道夫,贝聿铭。
二战以后,他到旧金山丘奇的事务所工作,并参与了丘奇最著名的作品唐纳花园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