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备课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42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说课稿说课人:康复保健系李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康复疗法评定学》第六章的第一“关节活动度”与第二节“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这一章是康复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性较强,但又要求一定的检查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课堂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以下就“关节活动度及其测量的方法与步骤”这一内容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关节活动度及其测量的方法与步骤”。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在高等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教材《康复疗法评定学》(主编:恽晓平,书号:ISBN7-5080-3743-X)的第六章,第65页至101页。
1 教学内容第六章“关节活动度的测量”主要介绍关节活动度的定义、测量的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关节活动度测量结果的临床意义,是本章的重要一节。
根据学校《康复治疗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专科)》和《康复疗法评定学教学大纲》要求,《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共安排10个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验6学时。
本次课是这一章的理论课,4学时(80分钟)。
教学内容包括“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测量目的及测量的适应症、禁忌症;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工具、测量方法、原则及注意事项。
”等,位于教材的第56页至101页。
”另外补充一些内容为:1.关节的基本概念,关节从活动度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
2.关节的运动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以肩关节为例说明?3.“伸展”和“过伸”之间如何差别?4.周围性面瘫有哪些后遗症?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期望学生在“知识、态度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收获。
知识方面:熟悉关节活动度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了解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目的及测量的适应症、禁忌症,熟悉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工具、测量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态度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
能力方面:通过关节活动度的实践性练习,培养学生康复评定的操作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自学能力和进行理论探究的科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