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认识教育活动课件大班【幼儿园】
- 格式:pptx
- 大小:14.30 MB
- 文档页数:139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课件:《沉浮》活动背景:在一次日常的班级积木消毒时,孩子们发现了浸泡在水里的很多积木有的是浮在水面上的,有的是沉在水池下的。
孩子们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样的积木为什么有的是浮起来的?有的却是沉下去的?围绕着孩子们的热点话题我们在科探区投放了《沉与浮》的探索材料。
活动描述片段一:沉浮实验开始了我先让孩子一起猜测什么东西可能会浮起来、哪些可能会沉下去。
孩子们信心满满的表示,大的重的会沉下去,小的轻的会浮起来。
我再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猜测收集实验材料。
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材料,如回形针等,期望在孩子原有经验上造成认知冲突,引导幼儿从注重物体的外形到注重物体的材质。
我提供了几个不同功用的脸盆(一个放浮起来的物品、一个放沉下去的物品、一个放水)和记录表,就这样,我们的沉浮实验就开始了。
活动的第一天就吸引了很多人来参加,欣怡是第一个做实验的人,她把物品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仔细地观察着物品到底是浮起来的还是沉下去的,有时分不清楚时还会把手伸入水中摸一摸,等她做完之后她拿着记录表高兴地和同伴们分享她的实验结果。
孩子们在认真地实验着,当实验结果和自己的猜测一致时特别有成功感,而当不一致的时候会留下小小遗憾。
在孩子充分实验的基础上,针对孩子们的问题,如为什么回形针又轻又小,也会沉下去呢?我组织孩子展开了讨论。
分析:我们班级的孩子是第一次接触“沉与浮”的活动,对于相关的一些沉浮的经验认知还是比较少的。
孩子们对于沉浮的基本经验就是大的东西、重的东西会沉下去,小的东西、轻的东西会浮起来。
不过孩子们在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却和他们原有的经验产生了冲突。
孩子们知道了原来小的、轻的东西也可能是沉下去的,而大的重的东西也可能是浮起来的,他们不再单纯从物品的外形大小和轻重来猜测它到底是沉还是浮了。
另外,孩子们收集的材料中很多是塑料制品,而这些塑料制品都是浮起来了,于是孩子们也了解到从物品的属性上看,形成了“塑料的东西会浮起来的,铁的东西会沉下去”的经验,并将这个关键经验实行了归纳和梳理。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含PPT课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幼儿园陈冠宇设计背景:这节课是教育幼儿能够知道几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够知道这些电话号码是在什么情况下拨打,打通后需要说些什么。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够熟记这些电话号码。
2、知道在什么情况拨打什么电话。
重点难点:1、让幼儿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够熟记这些电话号码。
2、知道在什么情况拨打什么电话。
活动准备:PPT多媒体课件。
配套课件:大班社会课件《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PPT课件下载地址:kj.qulaos活动过程:1、以故事形式展开活动看PPT课件有个老奶奶突然晕倒在路边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2、出示PPT带有120电话号码的图片,告诉幼儿在遇到有人受伤,生病时应该拨打120,打通电话后能够说出受伤人员或是生病人的地址,说明是哪里受伤了,或者是什么生病的状态。
教幼儿读出急救电话是120。
看第二段故事突然发现有个地方着火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3、出示PPT带有119电话号码的图片,告诉幼儿如果遇到发生火灾时不要慌张,这时候应该拨打火警电话119,打通电话后说清楚发生法在现场的详细地址。
教幼儿读出火警电话119。
4、看第三段故事,如果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随便开门,如果不认识,可以拨打报警电话110,出示PPT带有110电话号码的图片,教幼儿读出报警电话110,在打通电话时要说明自己所在的位置,在遇到危险时要拨打电话110。
用以上方法可以教幼儿认识多个特殊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这一节课,让幼儿解了许多特殊电话号码的意义及用途,在今后上课前还要多以范例教育幼儿,在什么情况下打什么电话。
【素材积累】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
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活动教案《认识自身》活动一:耳朵的作用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耳朵的作用和主要构成部分的名称。
2、重点认识鼓膜,知道如何保护它。
3、懂得保护耳朵的重要性,培养幼儿正确、文明的听、说习惯。
活动准备:耳朵模型一组(外耳廓、外耳道、鼓膜、半规管),气球,白色透明塑料瓶和各色彩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放录音听优美的音乐和幼儿吵闹时的录音:“感觉怎么样?是谁把这种感觉告诉你的?”��引出耳朵。
2、“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听声音的)出示耳朵的外轮廓。
(二)基本部分1、“小朋友好,我就是耳朵,严格的说应该是耳朵的外轮廓,是耳朵中唯一露在外面的东西。
现在请小朋友用手捏一捏自己的耳朵,感觉它是什么样的?请告诉我。
”2、帮助幼儿认识外耳廓是由软骨支撑着的,不软也不硬。
3、实验游戏:帮助幼儿体验外轮廓聚拢着声音的作用。
请幼儿分别用手挡在耳朵的前后,感觉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挡在前面的听不清,挡在后面的听得清)。
4、“声音是怎样传到里面去的呢?”出示外耳道与耳郭对接,“声音就是从这里传进去的,它向一条直直的道路,叫外耳道。
”(耳道里有细微的茸毛,阻挡灰尘侵入,形成耳屎)5、“声音走进去后会碰到谁呢?”出示鼓膜放入耳道,帮助幼儿认识鼓膜。
6、实验游戏:利用气球,让幼儿用嘴巴凑近气球说话,感知气球的震动(说话时气流通过空气的传播撞在气球上,产生了气球的震动)。
鼓膜是耳朵里一块像气球皮一样有弹性的膜,当声音传到鼓膜上的时候,就会带动鼓膜的震动(就像小朋友对着气球说话时气球会震动一样),在大脑的帮助下就听到传来的声音了。
声音小,鼓膜的震动就大小,反之就大。
7、“鼓膜是像气球皮一样的东西,如果我们用尖尖的东西刺它会怎么样?”实验:刺破气球。
教育幼儿要爱护鼓膜,不要随便用东西掏耳朵眼儿,不能把小东西塞进耳朵里。
8、“如果我们突然用很大的声音把耳道塞的满满的又会怎么样?”实验:气球吹得太满会爆炸。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鼓膜呢?”教育幼儿平时不要大喊大叫,不要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遇到猛烈的声音时要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减少鼓膜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