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表
- 格式:docx
- 大小:33.38 KB
- 文档页数:7
有线数字电视基本节目频道表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有线数字电视基本节目频道表有线数字电视基本节目频道表有线数字电视基本节目频道表有线数字电视基本节目频道表聊城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流程及审查制度为严肃宣传纪律,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保持一致,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确保电视节目播出准确无误,严格把好节目审核关,特制定如下制度:一、采访工作流程.1、选题策划。
实施选题申报制度。
除市委市政府一般会议和突发事件外,所有新闻外出采访,必须实施选题申报制,向节目总监提供书面申报。
未经申报的,不予审批、不安排播出。
外出采访前,应联系、落实好采访对象、重点内容、主要场景和时间,预测采访效果。
重点报道,应该形成文字报道方案。
2、采访工作。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各自行业领域新情况新特点,月度要有分工行业动态综述。
克服惰性,做专业型、研究型的记者。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有采访提纲。
采访要为主题服务,本着必要、简短、精彩、生动的原则。
机器设备也要准备充分,如果需要其他记者出镜,提前通知部门.如人物访谈节目,更要认真准备策划,确保活动圆满成功.3、稿件撰写.根据电视的特点,总的要求是简洁、明了、生动。
画面和文稿互动,文稿侧重交待新闻背景、过程、发展状况。
注重上下文的衔接、提倡多用短句、动词,少用形容词、生偏词、单音词,防止罗嗦、重复和词不达意、文句不通。
准确交待清楚人物身份、职务等,基本事实必须清楚、准确。
少用、慎用一些主观性的语言。
认真写好导语和标题,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新鲜、别致。
用新闻语言和手法表述新闻,在舆论监督类新闻中,要客观、公正、平衡,用事实说话,由公众评说。
4、播音主持.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总体端庄、亲和、自然,根据不同题材的新闻,鼓励进行二度创作,形成个性化的特色。
特别注重上下条之间的衔接。
其质量,应以观众的反馈、专家的意见为主,进行改进和提高。
建议每月播音组负责人组织播音主持集中自我评议一次。
数字电视频率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1 范围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 引用标准GB/T 17786-1999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70-200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180-2001 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3概述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
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又有750MHz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4.1 配置方式要求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的频道仍采用8MHz带宽、邻频配置,同时需采用高效率的数字调制技术,在一个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内,传输数据率一般应高于20Mbps。
数字电视频率表————————————————————————————————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1 范围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 引用标准GB/T 17786-1999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70-200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180-2001 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3概述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
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又有750MHz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4.1 配置方式要求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表作者: 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1范围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引用标准GB/T 17786-1999GY/T 106-1999GY/T 170-2001GY/T 180-2001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3概述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
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又有750MHz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4. 1 配置方式要求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表(111MHz~958MHz)————————————————————————————————作者:————————————————————————————————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1 范围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 引用标准GB/T 17786-1999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 170-2001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180-2001 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3概述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
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又有750MHz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4.1 配置方式要求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中国数字电视频率设置与模拟频道(625/彩色PAL—D制式)对应表
中国有线电视频道表(P AL-D制式)
注:DS开头的为标准频道Z开头的为增补频道
有线电视的波段和频道
(Ltk)
有线电视波段划分表
说明:
标准电视频道是分配给电视专用的频道,允许开路电视(和有线电视)使用,在频道编号前冠以汉语拼音字母“DS”(电视Dianshi),计有DS-1至DS-68,划分为I、III、IV和V几个波段。
I、III、IV和V分别是罗马数字1、3、4和5。
原本分配给通信、导航等其他用途的无线电频段内,在有线电视中(因为在电缆中传输,不会干扰空中的信号),也可以设置电视频道,就是“有线电视增补频道”,在频道号前冠以汉语拼音字母“Z”(增补Zengbu)。
“增补频道”单独编出顺序号Z-1至Z-42。
电视机选台时屏幕上会相继显示出的“V”波段和“U”波段:
“V”波段即是甚高频VHF,是英文V ery-high-frequency的缩写,其中又分为两部分:“VL”,通常包括I和A-1波段,L为英文“Low低”的第一个字母;“VH”,通常包括III和A-2、B-1波段,H为英文“High高”的第一个字母。
中国电视频道频率划分表
注:下表提供的是图像载频频率。
中国电视是P ALD/K制式,图像信号带宽7.25MHz,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带宽±0.25MHz,所以每个频道带宽为8MHz,从图像载频-1.25MHz至图像载频频率+6.5MHz。
例如,3频道的图像载频频率是65.75MHz,由此可推算出其伴音载频频率是72.25MHz,频率范围是64.5-72.5MHz。
场频25Hz,行频15625Hz。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
1范围
本指导性意见规定了在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在特殊情况下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过渡策略,以及上、下行频道的配置意见,为平衡实现有线电视分配网络模拟向数字技术全面转换提供频道配置的指导性意见。
2引用标准
GB/T 17786-1999
GY/T 106-1999
GY/T 170-2001
GY/T 180-2001 有线电视频率配置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3概述
有关有线电视频道配置的技术规定在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和 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对于有线电视分配网实现整体数字化过程中的频道配置以及模拟与数字电视广播共存期间的频道配置未作规定。
考虑到多种带宽网络存在的现状,需要进一步规范模拟向数字电视广播过渡过程中,有线电视频道的合理配置。
本指导性意见未对有线数字电视广播频道的传输技术参数提出要求,这是考虑到一般条件下数字信号的传输要求比模拟信号低,因此在模拟有线电视网过渡到数字电视时,不作频道本身的技术要求,但严格执行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技术保证。
有线电视分配网中如存在不同带宽的区域性网络,例如既有550MHz的网络又
有 750MHz 的网络,最好在两种网络共有的频段中引入有线数字电视广播,如不可能,可以采取分步实施或分别馈送信号的方式进行。
4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要求
4.1 配置方式要求
考虑到今后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与其它无线电业务之间的电磁兼容以及特殊的传输要求,本指导意见设置禁用频道、尽量避免使用频道、保护间隔和专用数据通道等。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的频道仍采用 8MHz 带宽、邻频配置,同时需采用高效率的数字调制技术,在一个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内,传输数据率一般应高于20Mbps。
最初,规划用于提供有线数字电视服务的频道不应少于15个,如现
有系统的频谱容量不足,应考虑升级网络达到整体过渡到数字电视广播的技术方案。
4.2 频率配置要求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 17786-1999《有线电视频率配置》。
本文中所述的频道标识号与该标准的附录 A 一致。
数字电视业务的频道划分为 8MHz,其中心频率为标准 GB/T 17786-1999 附录A 中所给出的频率范围的中间值。
例如,频道 DS25的频率范围为606〜 614MHz,其中心频率为 610MHz。
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频道分配可以小于 8MHz。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均可邻频使用。
4.3 下行频道配置
( 1 )具备全网数字电视信号接入的网络有线数字电视下行频道的配置建议如图 1 所示。
为便于标识,本文中采用 A、B(B1 、B2)、C(C1、C2)、D、E 作为频段标号。
750MHz 以上有线电视数字化时,整体平移的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可以首先
在 B2、B1 段进行,之后可以考虑 D 和 C 段。
由于 A 段存在较多的无线信号干扰应考虑最后使用。
550MHz 以下有线电视系统数字化时可先使用 B2 频段。
各接入服务平台应避免使用受严重无线电干扰或可能对其它重要业务产生泄漏干扰的频道。
MHz
111
数字 待定
未用
图1 有线数字电视(111〜958MHZ 频道配置
(2)不具备全网接入有线数字电视信号的过渡期间的频道配置
有线数字电视过渡期间的频道配置建议如图 2所示。
为便于标识,本文中 采用A 、B ( B1、B2)、C ( C1、C2)、D 、E 作为频段标号。
在不具备专门线路传输数字电视信号的地区可根据要求同时传送模拟和数 字电视广播信号供分配网络使用,分配网络的频道配置可按以下原则配置:
① 按照相对完整的频段划分模拟、数字业务将有利于减少模拟和数字频段 之间的邻频干扰,并且便于在系统中相对独立地处理模拟和数字电视频道。
② A 频段可用于传输模拟电视业务。
③ B 频段划分B1和B2两个频段,B1频段位于B 频段低端,可用于传输 模拟电视业务;B2频段位于B 频段高端,可用于传输数字电视业务。
B1频段
和B2频段的界限未定,接入服务可根据情况设定。
④ C 频段划分C1和C2两个频段,C1频段位于C 频段低端,可用于传输 模拟电视业务;C2频段位于C 频段高端,可用于传输数字电视业务。
C1频段 和C2频段的界限未定,接入服务可根据情况设定。
⑤ D 频段用于传输数字电视业务。
⑥ E 频段的用途待定。
⑦ 各频段的数字化优先顺序为: 最先数字化:B2、D 、C2
B1、C1
最晚数字化:A 。
⑧ 550MHz 及以下有线电视系统数字化时可先使用 B2频段
A
470
MHz
待定
图2
有线数字电视过渡期间的(
111〜958MHZ 频道配置
⑨ 在整体数字平移完成后,接入服务网络的模拟信号将停止传输,模拟频 道取消,频道配置根据要求进行再调整。
⑩ 各接入服务平台应参照附录 A 中表A1备注栏要求,避免使用受严重无 线电
干扰或可能对其它重要业务产生泄漏干扰的频道。
数字
模拟
4. 4 上行频道配置
上行频道的配置仍按照 GY/T 180-2001《HFC 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 规范》文件的规定。
附录A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表(111MH 〜958MHZ
表A1
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表(111MH 〜958MHZ 频段
用途 频道号
频率范围 (MHZ
中心频率 (MHZ
备注1
A
Z-1 111 〜119 115 禁止使用2
Z-2
119〜127
123
尽量避免使用3
BA E >2 B1 C1 C2
1
C1
E
111 223
463
566 862 958
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