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纳税会计项目五关税的核算
- 格式:pptx
- 大小:2.29 MB
- 文档页数:44
纳税会计知识点汇总纳税会计是每个企业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一项知识。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企业经营者而言,正确、合法地履行纳税义务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纳税会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纳税会计知识。
一、税基和税率纳税会计中的税基是指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或者其他应税金额。
税基是税收征管的重要依据,不同的纳税项目所应适用的税率也不同。
税率是指纳税人根据所得额或者交易金额需要缴纳的税款比例。
税基和税率的确定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纳税额。
二、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其企业所得额缴纳的一种税金。
企业所得税是按年度进行申报和缴纳的,涉及到多个影响纳税额的因素。
企业所得税的核算主要包括税前利润的调整、税收优惠的处理、税收征收义务的确认等内容。
三、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按照产品或者劳务的附加值来计算和征收的税种。
在纳税会计中,增值税的核算涉及到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计算和抵扣。
进项税额是指企业购买物资和接受劳务支付的增值税,销项税额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收取的增值税。
四、消费税消费税是根据特定商品的消费量或者其它形式征收的税款。
消费税的征收主要根据商品的销售、进口和消费等环节进行计算,并且涉及到多种税率和征收方式。
在纳税会计中,企业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消费税进行计算和申报。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和核算的税种。
城市维护建设税是根据企业的应税销售额或者其他相关标准征收的税款,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教育费附加是根据企业的应税销售额或者其他相关标准征收的税款,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费关税是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款,与增值税、消费税等其他税款并列征收。
进口环节税费是指在进口商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税费。
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费的核算需要根据海关和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
七、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财务安排和税收政策的应用来降低纳税额的一种方法。
税务会计的基础知识1. 税务会计概述税务会计是指在国家税制和税收政策的框架下,以会计为基础,以税法为依据的一种特定会计活动。
其核心是依据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报表编制和各类税金计算。
税务会计是企业会计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对于企业合法避税、合规纳税和税收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2. 税务会计原则2.1 合法合规原则税务会计必须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企业纳税行为合法合规。
包括正确选择适用的税收政策、认真履行申报义务、完整保留相关凭证和账册等。
2.2 及时性原则及时性是税务会计的重要原则,要求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纳税申报和缴款。
及时性不仅是避免处罚和利息等额外成本的重要手段,还能提高纳税效率和减轻资金负担。
2.3 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税务会计的核心原则,要求企业在纳税申报中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财务信息。
准确性不仅涉及到主观意愿,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账务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4 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税务会计的基本要求,要求企业在纳税申报中如实反映财务信息,不得故意隐瞒有关应纳税款项的信息或虚构虚报相关数据。
3. 税别及基本概念3.1 增值税(Value Added Tax,VAT)增值税是按照货物和服务每个环节增值额来征收的一种流转在各个环节递增征收的综合性消费税。
增值税起征点是指发生增值税行为所得达到一定金额后才开始征收增值税。
3.2 营业税(Business Tax)营业税是按照营业额来征收的一种流转性消费税。
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取消了营业税,转而实施增值税。
3.3 所得税(Income Tax)所得税是针对个人所得或企业所得按规定比例征收的一种直接税。
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企业所得税主要针对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取得的各类利润。
3.4 关税(Customs Duty)关税是国家对进口和出口商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征收的一种特定费用。
《纳税申报与税务会计》第一部分:课程教育目标一、教学对象高职高专经济类会计性、财务管理、审计专等专业学生。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纳税申报与税务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也是财经类投资理财、财务管理、财政税收、审计等专业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讲授现行各种税法的基本知识和税务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认识税收、税务会计的本质特征,理解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熟悉各种税收的计算及申报,掌握税务会计基本内容和具体处理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纳税筹划。
二、学生能力培养要求1.基础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我国税收的种类,企业日常缴纳税种的征收范围、税率、税额的计算方式和纳缴程序及会计的账务处理。
2.素质要求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开展教学,从而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税务会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转化成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能力,即同时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
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各种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纳税申报、会计处理三部分内容均应系统学习,特别是各种常见的流转税更应全面掌握;其它财经类专业,结合相专业的特点,着重介绍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对纳税申报和具体会计处理可视教学过程,学生的知识程度来定。
3.实践操作要求教学中,通过模拟实习,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纳税会计实务中各种纳税申报表填制、申报和缴纳,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将学生所学的税务会计基础知识转化为税务会计实务的基本操作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财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制的概况,认识税收的分类,熟悉税务会计的概念、对象、特点、职能,掌握现行税制的构成要素及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税制构成要素和现行税收的分类、企业纳税的基本程序,税务会计的概念、特点以及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区别。
教学难点:税制构成要素和现行税收的分类。
税收会计的税款计算与缴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国家用以实现宏观调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税收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企业纳税、税金核算、税款计算与缴纳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重点探讨税收会计中税款的计算与缴纳问题。
一、税款计算税款计算是税收会计的核心环节,它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和财务会计准则,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计算出应缴纳的税款数额。
在税款计算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 税率的正确运用: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企业在计算税款时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合适的税率,并正确运用在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中。
2. 优惠政策的适用:税收政策的变化是税款计算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并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等,以减轻税负。
3. 抵免的合理运用:税收法律对于某些项目的支出可以进行抵免,如企业研发费用、环保投入等。
在税款计算中,合理运用抵扣以减少应交税款。
二、税款缴纳税款计算完成后,企业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及时缴纳税款。
以下是税款缴纳的相关事项:1. 缴税周期:根据税收法律规定,企业需要按照月度、季度或年度的规定进行税款缴纳。
企业应按时缴纳各项税款,并且确保所缴纳金额的准确性。
2. 缴税地点:企业税款必须在规定的地点进行缴纳。
通常情况下,税款可以通过银行转账、现金、支票等方式进行缴纳,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方式完成缴纳程序。
3. 缴税申报表的填报:企业在缴纳税款前通常需要填写相应的税款申报表,并确保填报内容的准确性。
不同税种的申报表和填报要求不同,企业应仔细了解相关规定并按要求填写。
4. 纳税证明的获取:企业在缴纳税款后,会获得相关的纳税证明,如税务登记证、税收票据等。
这些证明文件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的重要凭证,企业应妥善保管并及时更新。
税收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企业纳税和税款计算与缴纳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税务会计全真实训》参考答案(部分)项目一税务会计工作流程(略)项目二增值税会计核算与申报实训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业务1:借:工程物资——螺纹钢 52850贷:银行存款 52650现金 200业务2:借:应收账款——东海市泰山公司 469200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0银行存款 1200业务3:借:管理费用 2830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98贷:银行存款 30000业务4:借:在建工程——行政办公楼工程 60676.20贷:原材料——钢材 5186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816.20 业务5:借:管理费用 4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7140贷:银行存款 49140业务6:借:应收账款——东海市泰山公司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业务7:借:应收票据——苏中吉达有限责任公司 11762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0银行存款 6200业务8:借:在途物资 7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7500贷:银行存款 877500 支付运费:借:在途物资 588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0贷:银行存款 6300 入库:借:原材料 755880贷:在途物资 755880业务9:借:固定资产——蒸锅 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贷:银行存款 58500业务10:借:银行存款 1015560贷:主营业务收入 86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47560业务11:借:银行存款 459840贷:应收账款——东海市泰山公司 459840业务12: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19000贷:银行存款 119000业务13:借:长期股权投资 234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业务14: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贷:银行存款 35100入库:借:周转材料 75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75000业务15:借:银行存款 64350贷:其他业务收入 5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350业务16:借:应收账款——东海万盛贸易有限公司 748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8800业务17:借:销售费用 139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5贷:银行存款 1500借:应收账款——东海泰山有限责任公司 1989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7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89000业务18:借:银行存款 736000财务费用 12800贷:应收账款——东海万盛贸易有限公司 748800业务19:合理损耗借:管理费用 1004贷:原材料——A材料 1004管理不当借:营业外支出 2141.10其他应收款 1427.40贷:原材料——B材料 30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8.50 二、本期应纳税额的计算进项税额=1698+7140+127500+420+105+8500+5100=150463(元)销项税额=68000-1360+170000+147560+34000+9350+108800+289000=825350(元)进项税额转出=8816.20+518.50=9334.70(元)应纳税额=825350-150463+9334.70=684221.70(元)项目三消费税会计核算与申报实训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业务1:借:银行存款 234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化妆品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0000业务2:借:应付职工薪酬 9360贷:主营业务收入——化妆品 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6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4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400业务3:借:委托加工物资 75000贷:原材料——香料 75000业务4:借:委托加工物资 1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040贷:银行存款 14040业务5: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7285.71贷:银行存款 37285.71 业务6:借:原材料——香水精 87000贷:委托加工物资 87000业务7: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1840贷:银行存款 91840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73264贷:银行存款 173264业务8:借:银行存款 65520贷:主营业务收入——啤酒 5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520借:销售费用 24760贷:库存商品 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76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6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600业务9:借:银行存款 65520贷:主营业务收入——粮食白酒 48000其他业务收入 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52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12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1200业务10:借:银行存款 37440贷:主营业务收入 3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4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4857.14 贷:原材料 1740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7457.14 业务11:消费税应纳税额汇总计算项目四营业税会计核算与申报实训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业务1:借:银行存款 304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客房收入 3045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5225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52250业务2:借:银行存款 380700贷:主营业务收入——餐饮收入 3807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903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9035业务3:借:银行存款 8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娱乐收入 817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634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6340业务4:借:银行存款 432800贷:主营业务收入——旅游收入 432800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旅游收入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689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6890业务5:借:银行存款 35570贷:主营业务收入——场地出租收入 3557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778.5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778.50业务6:借:银行存款 63700贷:主营业务收入——停车场收入 637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185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3185业务7: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0累计折旧 1000000贷:固定资产 5000000借:银行存款 40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40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00000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20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000二、本期应纳税额的计算1、服务业应纳营业税额=152250+19035+16890+1778.50+3185=193138.50(元)2、娱乐业应纳营业税额=16340(元)3、出售不动产应纳营业税额=200000(元)4、应纳营业税额合计=193138.50+16340+200000=409478.50(元)项目五关税会计核算与申报实训一、关税税额的计算进口录像机:完税价格=(405000+3050)×(1+3‰)×6.20=2537499.73(元)进口关税税额=2537499.73×5%=126874.99(元)进口环节增值税=(2537499.73+126874.99)×17%=452943.70(元)出口鳗鱼苗:完税价格=110000÷(1+10%)×6.15=615000(元)出口关税税额=615000×10%=61500(元)二、进出口业务的会计分录进口业务:借:在途材料——进口录像机 2664374.72贷: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126874.99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2537499.73借:应交税费——应交进口关税 126874.99——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52943.70贷:银行存款 579818.69借:库存商品 2664374.72贷:在途材料 2664374.72出口业务: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 6765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76500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61500贷:应交税费——应交出口关税 61500借:应交税费——应交出口关税 61500贷:银行存款 61500项目六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申报实训一、第四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额企业第四季度会计利润=2215-2190-8.55=16.45万元第四季度应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16.45×25%=41125元二、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的计算1、会计利润=7885+65+50-4950-90-70-2820-30=40(万元)2、纳税调整(1)企业工资总额=1000×1200×12=1440万元该企业工资可以据实扣除按税法规定提取的“三项经”经费=1440×(14%+2+2.5)=266.4(万元)三项经费应调增所得额=270-266.4=3.6(万元)(2)按照税法规定,本年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未经税务部门批准不得扣除,应该调增所得额1.38万元(3)国债利息不用纳税,因此调减所得额7万元;股息所得38万元免税。
项目五关税会计业务操作一、判断题1.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关税税额在20元以下的一票货物可以免征关税。
()3.当国境内设有自由贸易区时,关境就大于国境。
()4.我国的关税按照统一的关税税则征收一次关税后,就可以在整个关境内流通,不再征收关税。
()5.进口货物以海关审定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到岸价格就是货价。
()6.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出境时向海关报明,并在海关规定期限内复运进境的,应当以加工后的货物进境时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7.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由海关以该货物向境外销售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包括货物运至我国境内输出地点装卸前的运输费、保险费,但不包括出口关税。
()8.我国对少数进口商品计征关税时所采用的滑准税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从价税。
()9.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赠送的物资,依照关税基本法的规定,可实行特定减免。
()10.进口货物的价款中列明的进口货物运抵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后的运输费、保险费及相关费用,不计入该货物的完税价格。
()11.进口货物完税价格中所含的陆、空、邮运货物的保险费无法确定时,可按货价的3‰计算保险费。
()12.以易货贸易、寄售、捐赠、赠送等其他方式进口的货物,应当按一般进口货物估价办法的规定,估定完税价格。
()13.鉴于各国关税税率的复式性特点,我国关税税率采用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和普通税率。
()14.关税减免分为法定减免、特定减免和临时减免。
除法定减免外,特定减免和临时减免均由国务院决定。
()15.出口关税税率是一种差别比例税率,分为普通税率和优惠税率。
()16.以租赁方式进口的货物,应以海关审定的货物的租金作为完税价格,但对租赁期限超过五年的,则应以货物的到岸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17.据进出口关税条例的规定,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无偿赠送的物资,经海关审查无讹,可以免征关税。
税务会计教案一体化教学模块一关税会计核算基础一、关税核算的会计主体关税核算的会计主体是负有关税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予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二、关税核算的会计期间(一)纳税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 日内,出口货物在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区后装货的 24 小时以前,由进出口货物的纳税人向货物进(出)境地海关申报。
(二)缴纳期限关税纳税人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专用缴款书之日起 15 日内(如果遇到税款缴款的最后期限是星期六、星期日或者法定节假日的,则缴款期限自动顺延到下一个工作日),持税款专用缴款书向银行缴纳税款。
三、关税的税率1.确定进口货物的关税税率我国进口税则设有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等税率。
2.确定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我国仅对少数资源性产品及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出口关税税率包括出口税则税率、出口暂定税率和特别出口税率。
四、关税核算的会计科目为了准确地反映企业关税的应交、已交、欠交等情况,需要缴纳关税的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应交关税”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也可以分别设置“应交进口关税”“应交出口关税”明细科目。
“应交关税”明细科目采用三栏式结构,借方核算实际缴纳的关税;贷方核算企业在进出口报关时经海关核准应缴纳的关税;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应缴纳而尚未缴纳的关税。
不单独核算进口关税的生产企业也可以不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关税”科目,而在实际缴纳关税时,直接借记成本类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对于关税支出的核算,进口关税应直接计入进口货物的成本;出口关税应当记入“税金及附加”科目。
模块二一般进口货物关税的核算一、计税依据的确定(一)成交价格的调整项目1.应计入成交价格的费用(1)由买方负担的购货佣金以外的佣金和经纪费。
(2)由买方负担的在审查确定完税价格时与该货物视为一体的容器的费用。
《企业税费计算及纳税申报》课程标准1.课程描述1.1 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企业税费计算及纳税申报适应专业:会计与审计、金融实务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学时标准:68学分标准:31.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企业报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纳税申报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设置报税岗位来处理涉税事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相关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涉税会计处理的专业知识和纳税工作流程的规定,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会计核算等相关职业技能。
本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前序课程需安排《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相关专业课程。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面向中小企业报税岗位日常涉税业务处理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采用项目化课程模式,将课程内容项目化,项目任务化,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实际动手能力。
选择以每个税种的计算与申报作为项目学习,每个项目的学习均能体现报税工作的全过程,各项目学习之间保持内容变化而过程不变。
课程内容的编排和组织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依据最新税收法律制度,反映最新税收法规动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税种全面、分类清楚,知识点突出。
本课程共涉及18种税费,基本覆盖了各行业可能涉及的税种,每一税种都以基本原理、要素,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为主线进行对比分析学习。
本课程总共有十个项目,分别是税收基本知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销售类税、期间费用类税、成本类税的计算及纳税申报,每一个项目都有拟真的应纳税额计算和与纳税申报综合日常业务处理相关的案例,能贯穿本项目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该项目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能使税收法律法规与日常业务处理有机结合。
编号:《企业纳税会计》课程自学辅导材料●配套教材:《纳税会计》●主编:梁俊娇●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次: 2009年版●适应层次:本科目录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纳税会计概述 (3)第2章: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3)第3章: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5)第4章:营业税的会计核算 (6)第5章: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6)第6章:个人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7)第7章:土地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7)第8章:其他税种的会计核算 (8)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一.单选题 (10)二.多选题 (20)三.填空题 (26)四.判断题 (32)五.简答题 (36)六.综合题 (37)第三部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43)二.多选题 (43)三.填空题 (44)四.判断题 (47)五.简答题 (48)六.综合题 (59)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第1章:纳税会计概述一.主要内容1.纳税会计的基本概念、前提与原则。
2.纳税会计的科目与凭证。
3.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
二.重点1.纳税会计的基本概念、特点。
2.纳税会计的前提与原则。
3.纳税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4.纳税会计的科目与凭证。
5.纳税人的权利、义务与法律责任。
三.难点1.纳税会计的科目与凭证。
2.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第2章:增值税的会计核算一.主要内容1.增值税概述。
2.增值税的会计科目设置。
3.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4.进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5.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
6.出口退税、减免税款的会计核算。
7.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会计核算及申报表的填制。
8.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会计核算及申报表的填制。
二.重点1.增值税制的相关要素的内容。
2.增值税的会计科目设置。
3.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4.进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5.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
6.“免、抵、退”方式下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
三.难点1.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2.进项税额的会计核算。
3.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核算。
4.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会计核算及申报表的填制。
《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及编号税费计算与申报二、课程定位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技能课程"培养模块的核心课程,它的先修课程是会计基础、企业认知、会计基本技能、财经法规、初级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与报告,后续课程是统计基础知识、EXCEL 在会计中的应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务、会计综合实训(手工和电算)、顶岗实习。
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各种税费的计算与申报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具备处理企业纳税业务的基本操作技能,为进行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及从事企业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三、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掌握发票管理和纳税申报;掌握处理企业纳税业务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税收法律制度基本规定计算各税种应纳税额并进行纳税申报,填开并打印发票,培养依法纳税、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严谨细致和一丝不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以及对纳税范围进行定位的专门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发票的填开方法、企业主要税种的基本规定、税额计算及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领购填开发票;抄报税;正确计算会计主体各种税的应纳税额;能够应用税务实训平台进行纳税申报、会填制纳税申报表;有自我学习新税法,并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税务会计岗位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形成一定的职业能力。
素质目标:自主学习的习惯,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精诚团结、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依法纳税并进行税收筹划的意识,社会责任感。
四、设计思路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按照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内容结构,包括11个项目,24个任务,具体包括认知中国税制、增值税发票的填开和一般企业需要缴纳的13种税费的计算与申报,每个项目任务下设置如下内容:(1)学习目标、(2)任务案例、(3)任务内容、(4)知识准备、(5)操作指南、(6)综合训练、 (7)二维码资料。
通过学习目标、任务案例、任务内容的预设,让学生在完成操作任务的过程中,有目的地主动学习知识准备中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掌握各种税的基本法律规定、税额计算和纳税申报,在每个税种计算的知识准备中提供了应纳税额计算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在操作指南中给出案例任务解析及答案,通过多种题型的综合训练(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业务处理题)和税务实训平台案例的操作,学生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把理论知识与技能操练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税务会计岗位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
核算涉税业务的会计科目现行企业会计中核算涉税业务的主要会计科目有“应交税金”、“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或“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税金及附加”等)、“所得税”、“递延税款”、“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贴收入”等科目。
有关科目介绍:(一)“应交税金”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缴纳的各种税金,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所得税、资源税、进出口关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现已暂停执行)、土地增值税等。
企业缴纳的印花税以及其他不需预计应缴数的税金,不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缴纳的各种税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退回多缴的税金,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余额一般在贷方,反映企业期末已经计提应缴而未缴税金的数额。
如为借方余额,则反映企业期末多缴的税金。
为分别核算每一税种应缴、已缴和未缴的情况,在该科目下,应设置明细科目。
1.“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1)进项税额;(2)已交税金;(3)减免税款;(4)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5)转出未交增值税;(6)销项税款;(7)出口退税;(8)进项税款转出;(9)转出多交增值税。
2.“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3.“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4.“应交消费税”明细科目;5.“应交资源税”明细科目;6.“应交营业税”明细科目;7.“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明细科目: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需要缴纳的消费税、资源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记“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8.“应交房产税”明细科目;9.“应交车船使用税”明细科目;10.“应交土地使用税”明细科目:月份终了,企业计算出应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11.“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月份(季度、年度)终了,企业计算出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本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