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302.99 KB
- 文档页数:2
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择取我科室在近期内接诊的63例重症肺炎患者,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A组31例患者接受一般性常规治疗、B组32例患者在A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治疗。
结果: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在治疗显效率方面,B组患者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
经过3天治疗后,B组患者除白细胞计数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而A组患者在经过6天的治疗后方有所降低,其在组间比对,B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A组患者(P<0.05)。
在经过6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组间比对,B组患者优于A组患者(P<0.05)。
结论:临床在面对重症肺炎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乌司他丁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040-02临床上将伴有严重中毒症状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肺炎成为重症肺炎,该种疾病是临床呼吸科常见的危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常常伴有严重的感染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因此患者的病死率较高[1]。
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多采取的措施便是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的常规治疗,因此往往就忽略了该病引起的全身性炎性反应所造成的损伤,从而导致疗效欠佳。
乌司他丁是广谱蛋白酶的抑制剂,其具有保护肺功能、降低肺损伤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重症肺炎的治疗。
此次我科室对近期内接诊的32例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了乌司他丁治疗,并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科室在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接诊的63例重症肺炎患者,全部入选患者均经以下诊断标准择选[2],主要标准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摘要】本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进行了分析。
在研究背景部分,介绍了重症肺炎的危害及乌司他丁的研究意义。
在详细论述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效果,并评价了其副作用和安全性。
还探讨了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机制。
在展望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前景,探讨了炎症反应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并展望了乌司他丁的临床应用前景。
本文全面分析了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临床效果、炎症反应、治疗效果、副作用、安全性评价、机制研究、前景、临床应用、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疾病背景、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治疗方案多样且效果不一。
目前,虽然抗生素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肺炎,但仍然存在很多患者因治疗无效而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来提高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
乌司他丁的治疗机制和具体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和炎症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评估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重症肺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目前对于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生素和对症治疗,但这些治疗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3 疾病背景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疾病,特点是急性起病、高热、呼吸困难和严重感染症状。
其病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微生物,且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传播给他人。
重症肺炎患者往往需要住院治疗,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探索观察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重症肺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苏义镇 (温州市苍南县中医院急诊科,温州苍南 325800)摘要:目的:探究ICU重症肺炎老年人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
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感染指标。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血清感染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加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重症肺炎老年人患者,对提高治疗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ICU;重症肺炎;老年人;乌司他丁重症肺炎是ICU最常见的患者,易出现于老年人群中,是因病毒、细菌感染后引发的机体功能紊乱,主要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且多数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威胁生命安全[1]。
目前,临床常以抗菌药物治疗重症肺炎,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降低治疗效果。
近几年,临床应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还对降低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研究选取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4月~2021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
纳入标准:(1)确诊为重症肺炎者;(2)治疗前半年无肺炎病史者;(3)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药物过敏者;(2)支气管肺炎或是肺痨者;(3)恶性肿瘤者;(4)免疫功能障碍者。
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2~88岁,平均(75.48±7.66)岁;病程2~8天,平均(5.33±2.10)天。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1~89岁,平均(76.11±7.74)岁;病程2~7天,平均(4.83±2.03)天。
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注射液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协同常规治疗,对疾病进程的影响。
方法79例重症肺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IU静脉推注,2次/d,疗程5 d,观察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体温、动脉血气分析、白细胞计数的变化等。
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X线胸片病灶吸收情况,死亡率、平均住院日在两组无差别。
结论乌司他丁具有良好的协同抗感染、抗炎性反应作用,较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肺炎;脓毒症重症肺炎,包括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呼吸内科的急重症,如果合并脓毒症(Sepsi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治疗难度更大,病死率高。
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近来在急性肺损伤、脓毒症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我们观察了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79例重症肺炎患者的结果, 探讨其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呼吸内科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收住的79例重症肺炎,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重症肺炎的定义[3]。
入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 治疗组40 例患者中男29 例, 女11 例, 平均年龄(54.1±3.6) 岁;对照组39 例患者中男31例, 女8 例, 平均年龄(55.2 ±4.3) 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体征、各项实验室指标如血气分析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常规给予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必要时的机械通气和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商品名:天普洛安,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国药准字X19990132)) 20万IU加入50 ml生理盐水,1 h内静脉推注,2次/d,疗程5 d。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分析
乌司他丁是一种以免疫调节为主要机制的中药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免
疫调节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乌司他丁在治疗重症肺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乌司他丁可以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疾病的病程和恢复时间。
乌司他丁还可以降低肺水肿
和肺炎灶的程度,减少肺损伤,改善肺功能。
疫情期间,乌司他丁可以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减少病情的恶化。
乌
司他丁可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9-07-31T12:32:56.2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6期作者:吕世聪[导读] 在重症肺炎的诸多治疗药物中,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广西省百色市人民医院 533000【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采取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一2018年6月间到我院就诊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25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25例重症肺炎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肺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动脉血气、氧合指数等。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炎性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在重症肺炎的诸多治疗药物中,乌司他丁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肺炎;氧合指数;炎性反应重症肺炎通常会伴有呼吸衰竭,其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嗜睡、烦躁或精神萎靡,严重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水肿、意识障碍、昏迷等[1]。
重症肺炎是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病死率极高。
临床常见的重症肺炎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包括化痰、抗感染等,但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因重症肺炎所引起的炎性反应,致使治疗效果欠佳。
乌司他汀是近些年来临床上比较有效的重症肺炎治疗药物之一,乌司他丁具有降低肺部损伤、保护肺功能的作用,本文对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6年1月一2018年6月间到我院就诊的50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实验研究,50患者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51.8±11.2)岁,其中单侧肺部病变11例,双侧肺部病变14例;实验组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年龄为(52.1±11.3)岁,其中单侧肺部病变12例,双侧肺部病变13例。
乌司他丁佐治重症肺炎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佐治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对象为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共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患者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肺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种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肺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效果好,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荐患者使用。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肺功能重症肺炎病情严重,危险性高,是临床上典型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病后患者会出现憋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还会出现呼吸衰竭、窒息等情况[1],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病情[2]。
本文选取9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乌司他丁佐治重症肺炎临床疗效,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选取患者90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5月-2021年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对患者分组,各45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34-75岁,平均(55.55±6.45)岁,病程3-14d,平均(4.32±0.23)d;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35-77岁,平均(55.88±6.46)岁,病程2-15d,平均(4.64±0.34)d。
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比较分析。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3],患者资料齐全,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了合并患有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排除了资料不齐全,不能很好配合研究的患者以及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内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内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到 2015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
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组患者乌司他丁辅助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甲组患者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治疗后,甲组患者心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氧合指数明显高于乙组(P<0.05)。
结论:给予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内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及氧合指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老年重症肺炎;ICU【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5-0133-02老年重症肺炎指年龄超过65岁的患者除肺炎外,同时伴有呼吸衰竭或多功能障碍等症状,为临床常见危重病,具有高死亡率,严重危险患者生命健康。
乌司他丁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参与调控炎症介质,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并能有效降低蛋白酶活性,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1]。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看来我院治疗的9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ICU内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98例于2014年1月到 2015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49例。
甲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在66~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8±2.6)岁;乙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在67~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老年重症肺炎;(2)年龄超过65岁;(3)需进行机械通气;(4)呼吸频率不低于30次/min,氧合指数不超过250mmHg;(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西藏医药2020年第41卷第6期(总153期)•临床医学•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张建鹏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200摘要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
方法研究时段为2018年4月~2020年4月,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重症肺炎患者5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8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24例,常规治疗+乌司他丁)。
治疗7~1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5.8%(23/24),对照组75.0%(21/2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肺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动脉血气指标水平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患者药物治疗,建议以常规药物为基准,而后联合乌司他丁实施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动脉血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的同时提升患者肺功能。
关键词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炎症因子肺功能重症肺炎属于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危重症,患者以“肺啰音增多、心率加快、呼吸衰竭”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呼吸支持联合抗生素仍为常规治疗手段,但后期病死率仍较高。
随着医疗手段的完善,机械通气成为临床开展呼吸支持的重要方式,其中又以呼吸机辅助最为典型,临床研究证实,作用有:具有较长的血清半衰期、较高生物利用率,且其具有明显降血脂作用,除此之外,瑞舒伐他汀还具有极强低亲脂性和肝脏选择的能力;众多研究资料显示[8'9]: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与降低血脂水平,还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微炎症水平,其应用效果显著。
冠心病属于十分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产生冠心病的原因有: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内部血栓形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与斑块破裂是引发冠心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机体凝血系统异常激活会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引发冠心病,因此,凝血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而瑞舒伐他汀能够达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作用[10];血脂异常属于冠心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TC、TG、LDL与HDL水平会影响冠心病的发生,与此同时,近年来发现:血脂水平、血液流变水平、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均会影响冠心病的病情发生、发展,而瑞舒伐他汀在改善凝血、血脂水平与血液流变学功能方面均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并且,瑞舒伐他汀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内部炎症状况,其药物应用安全性显著。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58例疗效观察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本科住院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
对照组常规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黏液溶解剂,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其他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 000 U,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应用7 d。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和IL-8水平均超过正常值范围(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和IL-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地减轻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和体症及各项炎性反应、氧合指数等指标。
标签:重症肺炎;乌司他丁;血气分析;炎性因子;疗效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多发的危重病症之一,是严重的中毒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肺炎。
为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笔者于2008年3月~2010年8月采用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58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3月~2010年8月本科住院确诊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116例。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感染协会及美国胸科协会2007年共同制定,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的机械通气;②需要使用升压药的脓毒症休克。
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min;②氧合指数(PaO2/FiO2)≤250;③多叶浸润;④意识障碍或定向力障碍;⑤尿素氮≥20 mg/dl(0.714 mmol/L);⑥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数<4×109/L(仅仅是感染性因素);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10×109/L;⑧低体温(中心温度<36.0℃);⑨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30例重症肺炎的疗效评价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60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给予常规加乌司他丁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型肺炎患者疗效可靠。
标签:重症肺炎;乌司他丁;炎症重型肺炎是指严重的中毒症状或有并发症的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多发的危重病症之一[1]。
张小芳[2]研究认为,重症肺炎患者早期应用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组织缺氧程度,减少患者微血栓的形成,改善组织灌注,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本研究采用乌司他丁治疗了30例重症肺炎患者,也取得较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重型肺炎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0~6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重型肺炎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0.7±6.9)岁;其中双侧肺部病变为66.67%(20/30),一侧肺部病变为33.33%(10/30)。
对照组重型肺炎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2±6.5)岁;其中双侧肺部病变为63.33%(19/30),一侧肺部病变为36.67%(11/30)。
两组重型肺炎患者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重症肺炎的定义[3]。
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孕妇及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给予抗生素、黏液溶解剂,机械通气和糖皮质激素、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方式治疗重型肺炎患者,10 d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乌司他丁(天普洛安,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19990134)20万I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d,10 d为1个疗程。
70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Vol.11, No.1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病菌感染是导致肺炎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上,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肺部湿啰音和嗜睡等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及时进行治疗便可迅速痊愈。
但是,部分患者会因存在年龄过大或存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附加危险因素,致使患者在感染肺炎后出现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急性呼吸衰竭、低血压、器官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等临床症状的出现,引发重症肺炎,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一般是采用氧疗结合药物治疗的方式,这种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病情的缓解,但易导致患者的炎性因子发生级联反应,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出现,不利于患者的恢复[1-2]。
为此,本文在参考大量资料后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部分重症肺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应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对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得出以下结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被选取对象均自愿进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选择114例因重症肺炎在本院进行治疗(2016年2月—2019年2月)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为方便本研究的顺利开展所有被选取对象均应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为对照组(57例)与治疗组(57例)。
对照组男29例(50.88%)、女28例(49.12%);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9.62±7.78)岁;病程6~17 d,平均病程(12.47±3.15)d。
治疗组男31例(54.39%)、女26例(45.61%);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59.92±7.76)岁;病程5~16 d,平均病程(11.86±3.15)d。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软件验证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符合本研究的比较标准。
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5-07-07T13:53:57.1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张利宏
[导读] 并抑制易诱发感染的炎性物质,降低炎性物质与组织细胞之间的作用性能,在全身炎症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利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017000)
【摘要】目的讨论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130 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65 例,接受乌司他丁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65 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59/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62%(42/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等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能积极改善患者预后,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乌司他丁;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48-01 重症肺炎是临床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肺部感染是诱发重症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胸闷、呼吸障碍、氧合能力下降等[1],同时,受到患者原发疾病、年龄等因素影响,重症肺炎治疗难度高,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我院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乌司他丁,收到良好治疗效果。
为进一步总结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月间收治的130 例重症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间收治的130 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患者65 例,男40 例,女25 例,年龄32-65 岁,平均年龄(53.6±1.2)岁;对照组患者65 例,男38 例,女27 例,年龄34-68岁,平均年龄(55.1±1.6)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 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祛痰、机械通气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使用抗生素治疗,并制定相应护理方案。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静脉滴注治疗,120万单位+200ml,0.9% 生理盐水,3 次/d,连续治疗7d。
1.3 治疗标准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患者发热、咳嗽胸痛整症状基本消失,肺部湿罗音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气正常;有效:患者发热、咳嗽胸痛整症状明显改善,肺部湿罗音减弱,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气改善;无效:患者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结果无变化,患者出现死亡。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
2.0 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以t 值、X2 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 < 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59/6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62%(42/6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统计相关资料,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基本资料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恢复时间等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统计相关资料,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
3. 讨论重症肺炎是指肺炎患者除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外,尚有呼吸衰竭及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多发的危重病症之一[2]。
患者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引起重度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现阶段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器官移植被广泛的应用,虽然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但出现感染的几率上升,抗生素难以有效控制炎性物质,增加了临床救治难度。
在常规治疗中,主要通过控制感染、防止气管痉挛、祛痰等方式,保证患者气管畅通,并通过机械通气,使患者能有效摄入氧气,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治疗效果[3]。
乌司他丁属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含有多种脂肪、蛋白酶等物质,可以在治疗中给予患者良好的营养支持,并抑制易诱发感染的炎性物质,降低炎性物质与组织细胞之间的作用性能,在全身炎症改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乌司他丁能明显降低致炎症因子水平,使炎症因子释放能力得到抑制,阻断细胞炎症因子与白细胞之间的渠道,可有效阻止急性肺损伤进展[4]。
另一方面,乌司他丁可直接作用于血液中,杀死病毒细菌,恢复氧与血红蛋白之间的结合能力,消灭自由基,加强对细胞的营养供给,保证受损伤部位能快速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5]。
我院在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应用乌司他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由表1 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治疗有效患者资料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水平恢复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在治疗中要重视患者营养供给,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1] 孙忠民,姚艳,杨岚,等. 乌司他丁在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40-41.[2] 赵赜.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58 例疗效观察[J]. 中国卫生产业(药物研究),2012(03):57.[3] 张小芳. 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血乳酸%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D- 二聚体的影响[J]. 四川医学,2012,33(07):1247-1249.[4] 陈炎堂,区秀丽,汪海芹.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58 例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药物与临床),2011,18(05):45-47.[5] 赵静. 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药物与临床),2013,19(1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