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长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12.52 KB
- 文档页数:2
- 1 - 昼长计算公式
昼长计算公式是一种物理学上的计算方法,用于计算每日太阳昼长度。昼长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确定某一天的昼长度的简单模型,其计算过程及原理如下:
首先,要确定当日的日角或太阳中心角。其计算公式如下:日角
= 2π*(N/365),其中 N为今日是一年中的第N天。
然后,要计算日出时太阳中心角,及经度φ。日出时太阳中心角计算公式如下:δsun = 23.45sin(360/365*(N-81)),其中sun 为太阳赤纬、N为今日是一年中的第N天,81为大概值,暂无定论;经度φ也称为地纬或地理纬度,其计算公式如下:φ = + sin((360/365*(N-81))),其中为地理纬度,N为今日是一年中的第N天,81为大概值,暂无定论。
接着,要计算当日太阳时差。太阳时差计算公式如下:tdiff = 12
(Δ/15)*cos(φ/180*π),其中为真太阳时之差,φ为经度,12为太阳视半径。
最后,要计算当日太阳昼长度。太阳昼长度计算公式如下:Ls =
2*tdiff*cos(δsun/180*π),其中 Ls 为太阳昼长度,tdiff为太阳时差,δsun为日出时太阳中心角。
以上就是昼长计算公式的计算过程,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得出每日太阳昼长度。
昼长计算公式不仅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也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植物学和气候学研究中。在地理学中,昼长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充分理 - 2 - 解某种植物在某地的耐日性;在植物学中,昼长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研究花粉的运动和种植植物的时间;在气候学中,昼长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研究地理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昼长计算公式在现代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计算出每日太阳昼长度,还可以计算太阳中心角、太阳时差等其他参数,并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植物学和气候学研究中。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昼长计算公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