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标准差之简介—图
- 格式:ppt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7
六西格玛(6s 或Six Sigma)简介概念西格玛(希腊字母s)在统计学中常用来表达数据的离散程度,即标准差。
六西格玛首先是一个衡量业务流程能力的尺度。
业务流程的西格玛值表示该流程的实际结果相对于期望、平均或所要求的结果的偏离程度。
举一个航空公司的例子,如果某一航班的预计到达时间是下午五点,由于各种原因,真正在五点准时到达的情况是极少的。
假如我们允许在五点半之前到达都算准点到达,一年里该航班共运营了200次,显然到达时间是个变量。
如果其中的55次超过五点半到达,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不良品,所以航空公司这一航班的合格品率为72.5%,大约为2.1个西格玛。
如果该航班的准点率达到六西格玛,这意味着每一百万次飞行中仅有3.4次超过五点半到达,如果该航班每天运行一次,这相当于每805年才出现一次晚点到达的现象。
所以六西格玛的业务流程几乎是完美的。
对于制造性业务流程来说,六西格玛意味着每一百万次加工只有3.4个不良品。
请注意,本文所指的西格玛值是当平均值有1.5s漂移时的情形,在六西格玛中这叫做流程的长期西格玛值。
流程的西格玛值与百万次机会所产生的不良品率有如下关系:不良品率.....合格率(%).....西格玛值3.4...........99.99966. (6)230 ..........99.977. (5)6200 .........99.38 . (4)66800 ........93.32 . (3)为什么追求六西格玛?那么为什么要追求六西格玛?停留在4或5西格玛行不行?毕竟这已是超过99%的…好‟了。
从企业内部的效率与成本来看,所有的不良品要么成为废品,要么需要返工或在客户现场维修、调换,这些都是企业的成本。
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一个3西格玛的公司直接与质量问题有关的成本占其销售收入的10-15%!所以提高公司的综合质量水平对于公司的盈利性有直接的好处。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高质量、稳定的业务流程是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根本要素。
六个标准差(Six Sigma),意即实际上消除企业在每一项产品、制程、以及互动方面的误差,以接近其品质目标标准之品质顶尖水准程度,并减少「不良品质成本」(Cost of Poor Quality)、缩短交期(Cycle Time Reduction)、增进顾客满意度的管理过程和企业衡量。
摩托罗拉公司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首先推动「六个标准差」行动。
基本上,「六个标准差」采取预防导向的问题解决法、强调主动性的行为、基于资料而做决定、采取长程的规划、将人力视为资产而非成本,并且强调团队的授权与标竿学习。
实施「六个标准差」的公司,能够一致地将产程的误差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三点四以下,成为接近完美品质的标准。
「六个标准差」的实施,第一步为成立小组,再由小组负责以六个标准差品质水准为目标的计划。
每一小组须遵循「M-A-I-C」的四个步骤:M即「评量」(Measure),A即「分析」(Analyse),I即「改善」(Improve),C即「控制」(Control)。
此外,为了推动「六个标准差」,还需要设计「战士层级」(Warrior Class),使员工接受「六个标准差」所要求的统计训练,通常这些层级以空手道的技能高低来命名,以奇异公司为例,包括:黑带高手(Master Black Belts)、黑带(Black Belts)、绿带(Green Belt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