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
2020届高考化学: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及答案
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醋酸 水银
B 冰醋酸 汽油 苛性钠 碘化氢 乙醇
C 火碱 蔗糖溶液 氯化钠 氨水 三氧化硫
D 胆矾 氯水 硫酸钡 次氯酸 氨气
解析 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水银分别属于混合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单质,故A项错误;冰醋酸、汽油、苛性钠、碘化氢、乙醇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强电解质,非电解质,故B项错误;火碱、蔗糖溶液、氯化钠、氨水、三氧化硫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混合物,非电解质,故C项错误;胆矾、氯水、硫酸钡、次氯酸、氨气分别属于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故D项正确,故选D项。
答案 D
2、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电离常数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越弱
B.电离常数与温度无关
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不同
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K1
解析:电离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弱电解质的电离能力,A正确;电离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因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温度升高,电离常数增大,除温度外,电离常数与其他因素无关,B、C错误;对于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对第二步电离起抑制作用,故K1≫K2≫K3,D错误。
3、(2019年甘肃模拟)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酸性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HSO4溶液
B.向水中加入Al2(SO4)3固体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解析:硫酸氢钠的电离:NaHSO4===Na++H++SO42-,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向着逆向移动,故A错误;向水中加入硫酸铝,铝离子水解而促进水电离,且溶液呈酸性,故B正确;向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而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显中性,故D错误。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专题12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随0lgVV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0lgVV=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RcMc增大
【答案】D
【考
点定位】电解质强弱的判断、电离平衡移动(稀释、升温);难度为较难等级。
【名师点晴】本题了图象方法在溶液的稀释与溶液的pH的关系的知识。解图像题的要领时是:先看三点,再看增减;先看单线,再做关联。本题区分MOH和ROH的关键就是两线的起点pH。当开始时溶液的体积相同时,
稀释的倍数越大,溶液的离子浓度越小,溶液的pH就越小。稀释相同倍数时,强碱比弱碱的pH变化大。2.【2015浙江理综化学】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A.在pH=9.0时,c(NH4+)>c(HCOˉ3)>c(NH2COOˉ)>c(CO32-)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
C.随着CO2的通入,c(OHˉ)c(NH3·H2O)不断增大
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ˉ的中间产物生成【答案】C
【解析】A、在pH=9.0时,作直线垂直于横坐标,从图上可直接看得出:c(NH4+)>c(HCOˉ3)>c(NH2COOˉ)>c(CO32
-),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c(H+)=2c(CO32-)+c(HCO3-)+c(NH2COOˉ)+c(OHˉ),B正确;
C、c(OHˉ)c(NH3·H2O)=43244()()()()()bKcOHcNHcNHHOcNHcNH,Kb不变,c(NH4+)不断增大,则比值不断减小,C不正
精 品 试 卷
推荐下载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考试时间:40分钟 考试范围: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L0.1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gFe
2.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242242cOHcHcHCOcHCO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3.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 像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 像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4.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高三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复习第一节电离平衡
一:强、弱电解质
概念辨析:
⑴“盐类水解”中的“强、弱”就来自于电解质中强碱或弱碱中的阳离子和强
酸或弱酸中的阴离子。
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⑶ 判断电解质看该化合物能否自身电离,如SO3、SO2、NH3等是非电解质。
⑷ 判断电解质的强弱看它能否完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时),与其溶解性的
大小、导电性强弱无关。
⑸ 溶液的导电性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目有关,而与电解
质的强弱无必然的关系。
⑹ 有的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如酸;有的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
都能导电,如碱、盐。此法可区分共价键和离子键。
二: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平衡
注:多元弱酸分步电离,每次只电离出一个H+,以 为主 例:
⑶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见表。
三:本节题型
题型之一:考查电解质的判断(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OOHCH3 B.2Cl C.34HCONH D.2SO
题型之二:考查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强酸
强碱
大多数盐
弱酸
弱碱
水和少数盐电解质强电解质
化合物弱电解质某些金属氧化物
非电解质
单质纯净物
混合物物 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2)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a)、盐酸(b)、硫酸(c)溶液。
项目C(H+)酸性中和碱的
能力与足量活泼金属产
生H2的总量与同一金属反应时
起始速率
大小比较
(3)体积相同,PH=1的醋酸(a)、盐酸(b)、硫酸(c)溶液。
项目C(酸)酸性中和碱的
能力与足量活泼金属产
生H2的总量与同一金属反应时
起始速率
大小比较
题型之三:考查强弱电解质的证明
方法提炼:测定某酸为弱酸的方法,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①能否完全电离;
②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引起平衡的移动;③弱酸根离子水解
专题跟踪检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18·沧州模拟)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
解析:选D A项,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只能证明白醋的溶液是酸性的,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项,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只能证明酸使蛋白质变性,但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C项,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只能证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错误;D项,醋酸浓度约1 mol·L-1,若是强酸,则溶液的pH=0,但是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则证明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正确。
2.(2018·衡阳模拟)25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F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SO2-4)
B.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度增大
C.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
cNH3·H2O·cH+cNH+4增大
D.将NaClO溶液从20 ℃升温至30 ℃,溶液中cClO-cHClO·cOH-增大
解析:选A A项,向NaF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根据电荷守恒2c(SO2-4)+c(F-)+c(OH-)=c(H+)+c(Na+)和物料守恒c(Na+)=c(HF)+c(F-)可知 c(SO2-4)
3.(2018·成都模拟)常温下,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稀释前的浓度相同
B.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顺序为A>B>C
C.A点的Kw值比B点的Kw值大
D.A点由水电离的c(H+)大于C点由水电离的c(H+)
解析:选D A项,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稀释前两者导电能力相同(H+浓度相
同),则其浓度大于盐酸的浓度,错误;B项,B点的导电能力小于A点,即B点的H+浓度小于A点,则B点的pH大于A点,错误;C项,Kw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Kw不变,错误;D项,因为A点pH大于C点,所以A点由水电离出的c(OH-)大于C点由水电离出的c(OH-),即A点由水电离出的c(H+)大于C点由水电离出的c(H+),正确。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1 专题四:离子反应
一、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
定义: 。
离子反应的实质——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改变。
离子反应的类型:①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 ④离子间发生络合反应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3)离子方程式:
定义:
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定义: 。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不仅可以表示一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是否相等
【例1】(08年江苏化学·8)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Cl-、24SO、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3NO、Cl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24SO、Cl、H+
【变式训练1】(09年安徽理综·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H4+、H+、NO3-、3HCO B.K+ 、Al3+、24SO 、NH3·H2O
第1页 共4页 考点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1.(2016·河南安阳一中联考)25 ℃时,向盛有50 mL 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D.25 ℃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2
解析:A项,恰好中和时混合溶液温度最高,即b点,此时消耗氢氧化钠0.004 mol,得出HA的浓度为0.08 mol·L-1,错误;B项,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NaOH溶液的加入,错误;C项,NaA呈碱性,HA呈酸性,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呈中性,存在:c(A-)=c(Na+),正确;D项,电离平衡常数K=c(H+)·c(A-)/c(HA)=0.01×0.01÷0.08=1.25×10-3,错误。
答案:C
2.(2016·北京顺义区模拟)25 ℃时,0.1 mol/L的CH3COOH溶液pH=3,0.1 mol/L的HCN溶液p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H3COOH与HCN均为弱酸,酸性:HCN>CH3COOH
B.25 ℃时,水电离出来的c(H+)均为10-11 mol/L的两种酸,酸的浓度:HCN>CH3COOH
C.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的CH3COONa和NaCN溶液中,pH大小:CH3COONa>NaCN
D.25 ℃时,pH均为3的CH3COOH与HCN溶液各100 mL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CH3COOH>HCN
解析:同浓度时CH3COOH溶液pH小,酸性较强,A错误;水电离出来的c(H+)均为10-11 mol/L的两种酸,溶液中c(H+)=10-3 mol/L,由于酸性CH3COOH>HCN,故酸的浓度:HCN>CH3COOH,B正确;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N,NaCN易水解,pH大小:NaCN>CH3COONa,C错误;pH均为3的CH3COOH与HCN,HCN浓度大,消耗NaOH溶液体积:HCN>CH3COOH,D错误。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有四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1的两种溶液混合而成,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
①CH3COONa与HCl
②CH3COONa与NaOH
③CH3COONa与NaCl
④CH3COONa与NaHCO3
A.pH:②>③>④>①
B.c(CH3COOH):①>④>③>②
C.c(CH3COO-):②>④>③>①
D.溶液中c(H+):①>③>②>④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H=11的NaOH和Na2S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
B.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
C.25℃,Cu(OH)2在水中的溶度积和溶解度比其在Cu(NO3)2溶液中的大
D.向FeCl3+3KSCN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血红色变浅
3.为了除去2MgCl酸性溶液中的3+Fe,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
A.32NHHO B.NaOH C.23NaCO D.3MgCO
4.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① 醋酸,② 苯酚,③ 苯酚钠,④ 碳酸,⑤ 碳酸钠,⑥ 碳酸氢钠。按溶液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①②⑤⑥③ B.④①②⑥⑤③ C.①④②⑥③⑤ D.①④②③⑥⑤
5.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4NH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6.已知室温时,0.1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的pH=4
B.升高温度,溶液pH增大
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7110
水溶液离子平衡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区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记忆常见的非电解质。醋酸铅为弱电解质,AlCl3为强电解质。
2. 醋酸溶液:①加水稀释,是否所有离子浓度都变小?下列比值如何变化:n(OH-).n(H+)
C(CH3COO-)/C(CH3COOH) ?C(CH3COO-)/C(CH3COOH)•C(OH-) ?C(H+)/C(CH3COO-) ?
②加入冰醋酸,酸性、醋酸电离程度、水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
(二)水电离程度的比较:
1.①浓度均为0.01mol/L的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 ②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③PH=2的盐酸和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以上三组溶液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等PH的以下溶液① NaHCO3 ② NaClO ③ CH3COONa ④ NaOH四种溶液中C(Na+)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水的电离程度排序为: 。
3.等浓度的Na2CO3和NaAlO2对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 。
(三)盐类的水解
1.溶液配制:①FeCl3 ②Na2S 2.离子总数比较(1)已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与NaHCO3:(填>、<或= ) 阴离子的种类数:Na2CO3 NaHCO3 阴离子总数:Na2CO3 NaHCO3
(2)阴离子总数:CH3COONa NaClO
3.溶液酸碱性(1)0.01mol/L的醋酸与0.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 性。
(2)pH=2的醋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 性。
(3)等浓度的下列溶液:a Na2CO3、b NaClO、c CH3COONa、d NaHCO3 e.NaAlO2其pH由大到小关系: . (4)结合课本43页表3-1,已知氨水Kb=1.75*10-5
2023年高考化学三轮回归教材重难点
回归教材重难点04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五星高频考点。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重要内容之一,主
要内容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移动影响规律及应用,溶液中
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K
sp、pH的计算,中和滴定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等。溶液中的三大平衡——电离平
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早已成为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也有填空题,题目
设计新颖灵活,综合性强,注重考查考生的读图识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的考查点基于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并与平衡移动、粒子浓度比较、化学计算等联系在一起考查。
一般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别图像、图表的能力,综合分析、推理、计算、做出判断,本部分内容经常与
其他部分知识(如化学平衡、物质结构、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联系在一起考查,同时考查考生变化
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复习时要紧扣平衡移动的判断条件,抓住各个平衡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做好
各类应对措施。
1.强弱电解质的比较与判断
(1)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对强弱电解质做导电对比实验。
(2)在相同浓度、相同温度下,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将Zn粒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结果
前者比后者反应快。
(3)浓度与pH的关系。如常温下,0.1 mol·L-
1
的醋酸溶液,其pH>1,即可证明CH
3COOH是弱电解
质。
(4)测定对应盐的酸碱性。如CH
3COONa溶液呈碱性,则证明CH
3COOH是弱酸。
(5)稀释前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变化关系。如将pH=2的酸溶液稀释100倍,若pH<4,则证明该酸为
弱酸,若pH=4,则证明该酸为强酸。
(6)利用实验证明存在电离平衡。如向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变红,再加CH
3COONH
4,颜色变浅。
(7)利用较强酸制较弱酸来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CO
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出现浑浊,说明酸性:
专题五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限时50分钟)
1.(2021·甘肃武威市·武威十八中高三期末)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
B.再通入少量氯气,+-HClOcc减小
C.通入少量SO2,溶液的漂白性增强
D.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
2.(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期末)某二元酸24HMO在水中分两步电离:244HMOHO=HM,244HMOHMO。常温下,向20 mL140.1molLNaHMO溶液中滴入1molLNaOHc溶液,溶液温度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NaOH溶液pH=13
B.从G点到H点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C.图像中E点对应的溶液中22444NaHMOHMOMOcccc
D.若F点对应的溶液pH=2,则24MO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1315.410molL
3.(2021·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有人建议用AG来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式为AG=lg[c(H+)/c(OH−)],室温下实验室用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溶液酸性越强,AG越大
B.由图知:室温时0.01mol/L的醋酸溶液的pH=4
C.ab段溶液中:c (CH3COO−) > c (CH3COOH)
D.c点溶液中:c (CH3COO−) + c (OH−) = c (H+)+ c (Na+)
4.(2020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一次调研)常温下,向141molLNHCl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镁条,该体系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观察到b点开始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1sp2KMg(OH)1.8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高考化学压轴题之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解析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实验1:制备NaClO溶液(己知:3NaClO2NaCl+NaClO3)。
(1)图甲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3)图甲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制取水合肼
(4)图乙中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H2O会参与A 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该过程中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蒸馏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实验3: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 保持在6.5 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 滴淀粉溶液。用0.15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操作中若不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则测量结果会___________“偏大”“ 偏小”“ 无影响”)。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全国百强校】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4月学情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第5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复习目标]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1.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
2.填写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具体影响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Kw 水的电离程度 c(OH-) c(H+)
HCl
NaOH
Na2CO3
NaHSO4
加热
3.计算cH2O(H+)或cH2O(OH-)
(1)室温下, mol·L-1的盐酸中,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pH=4的亚硫酸溶液中,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下,pH=10的KOH溶液中,cH2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pH=4的NH4Cl溶液中,cH2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室温下,pH=10的CH3COONa溶液中,cH2O(OH-)=____________。
溶液中2HOc(H+)或2HOc(OH-)的计算及应用(以室温为例)
(1)酸、碱抑制水的电离,酸溶液中求c(OH-),即2HOc(H+)=2HOc(OH-)=c(OH-),碱溶液中求c(H+),即2HOc(OH-)=2HOc(H+)=c(H+)。
(2)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故2HOc(H+)等于显性离子的浓度。
(3)酸式盐溶液
酸式酸根以电离为主:2HOc(H+)=2HOc(OH-)=c(OH-)。
酸式酸根以水解为主:2HOc(H+)=2HOc(OH-)=c(OH-)。
1.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H+和OH-,且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 )
2. 将水加热,Kw和c(H+) 均增大( )
1 化 学 专题五
【专题五】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
【考情分析】
1.判断离子能否共存类试题是传统题型,所涉及的内容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有很好的区分度,因此成为高考热点中的热点,离子共存类判断题发展的趋势是:①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 = 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②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
= 1×10-14 mol·L-1的溶液、)(HwcK = 0.1 mol·L-1的溶液„„等”,主要难点集中在离子之间的双水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2.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考查可谓“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并从各地考题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新高考命题特点之一是“离子反应与量有关”,之二是“对未知反应的正误判断”,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程中新增知识点,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在2009年实验区的新课程高考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试题把盐类水解的知识、沉淀溶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中和滴定,pH等知识融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特受命题者的青睐,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知识交汇】
一、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常见设错方式
设错方式1:不符合客观事实,错写反应产物
如2Fe3++3S2-==Fe2S3,Fe3+有氧化性,S2-有还原性,Fe3+可将S2-氧化为S,即2Fe3++S2-==2Fe2++S↓
设错方式2:混淆化学式和离子式的书写形式。
如NH3通入醋酸溶液中:CH3COOH+NH3==CH3COONH4,错在未将强电解质拆分成CH3COO-、NH4+。
设错方式3:漏写部分离子反应。
如Ba(OH)2 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Ba2++SO42-==BaSO4↓,学生只注意了Ba2+与SO42-反应,而漏掉了H+与OH-的反应。
设错方式4:错写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关系。
专题09 图形题中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
1.常温下,在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X溶液、HY溶液中分别滴加同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水电离的c(H+)表示为pH水=-lgc(H+)水。pH水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X的电离方程式为HX=H++X-
B.T点时c(Na+)=c(Y-)>c(H+)=c(OH-)
C.常温下用蒸馏水分别稀释N、P点溶液,pH都降低
D.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a7xK=(20-x)10
【答案】D
【解析】A项,依题意,HX和HY是两种一元酸。由图象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水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碱性且水电离程度达到最大值。HX为弱酸,故A错误;B项,T、P点对应的溶液都呈碱性,故B错误;C项,N点呈中性,加入蒸馏水稀释中性溶液,稀释后溶液仍然呈中性,故C错误;D项,取M点计算电离常数,c(H+)=c(OH-)=1×10-7mol·L-1,混合溶液中1x(Na)(Y)0.1molL20+xcc,120-x(HY)0.1molL20+xc,+-a7c(H)c(Y)xK==c(HY)(20-x)10,故D正确。故选D。
2.常温时,把浓度为0.1 mol•L-1盐酸分别滴加到浓度为0.1 mol•L-1的MOH和NOH两种一元碱,所得到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b(NOH)≈10-21 B.碱性:MOH>NOH,且两次滴定时均可用酚酞作为指示剂
C.滴定NOH,当加入盐酸体积为10mL时,溶液中必有:c(Cl-)+c(H+)=c(OH-)+c(NOH)
D.当两溶液均恰好滴定完全时,两溶液中的离子总数相等
【答案】C
【解析】A项,由起始时pH值的大小可知,NOH一定为弱碱,MOH可能是强碱也可能是弱碱,由起始得,NOH溶液中c(OH―)=10-3 mol•L-1,故Kb(NOH)≈10-5,A错误;B项,用强酸滴定时,对于NOH来说,滴定终点为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对MOH来说,终点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中性,故均可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不宜用酚酞,B项不正确;C项,当滴定到加入HCl为10mL时,由电荷守恒:c(N+)+c(H+)=c(Cl―)+c(OH―),由物料守恒:2c(Cl―)=c(N+)+c(NOH),两式相加得:c(Cl―)+c(H+)=c(OH―) +c(NOH),C项正确;D项,滴定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均消耗盐酸20mL,两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均有c(R+)+c(H+)=c(Cl―)+c(OH―)(R为N或M),两溶液中c(Cl―)相等,但c(OH―)不相等,所以离子总浓度不相等,离子总数也不相等,D错误。
第54讲 盐类的水解
[复习目标]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及一般规律。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4.能利用水解常数(Kh)进行相关计算。
考点一 盐类水解原理及规律
1.定义
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盐类水解的结果
使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溶液中c(H+)和c(OH-)发生变化,促进了水的电离。
3.特点
(1)可逆:盐类的水解是可逆反应。
(2)吸热:盐类的水解可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3)微弱:盐类的水解程度很微弱。
4.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 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 NaCl、NaNO3 否 中性
强酸弱碱盐 NH4Cl、Cu(NO3)2 是 NH+4、Cu2+ 酸性
强碱弱酸盐 CH3COONa、Na2CO3 是 CH3COO-、CO2-3 碱性
5.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用“”连接,且一般不标“↑”“↓”等状态符号。
(2)多元弱酸盐:分步书写,以第一步为主。
(3)多元弱碱盐: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步完成。
(4)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
①若水解程度不大,用“”表示。
②相互促进的水解程度较大的,书写时用“===”“↑”“↓”。
应用举例
写出下列盐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1)NH4Cl:NH+4+H2ONH3·H2O+H+。
(2)Na2CO3:CO2-3+H2OHCO-3+OH-、HCO-3+H2OH2CO3+OH-。
(3)FeCl3:Fe3++3H2OFe(OH)3+3H+。
(4)CH3COONH4:CH3COO-+NH+4+H2OCH3COOH+NH3·H2O。
(5)Al2S3:2Al3++3S2-+6H2O===2Al(OH)3↓+3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