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热销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 格式:docx
- 大小:16.49 KB
- 文档页数:3
龙源期刊网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哪些药物不宜合用?
作者:孙美洲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14期
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种类较多,常用的药物包括抑酸药、抗酸药、胃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态活菌制剂、止泻剂、胃肠动力药等。有时这些药物应用时常常涉及联合用药的情况,但很多医生由于不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对药物的作用特点不熟悉,常常造成不合理联合应用。所以,临床医生用药时必须掌握各种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熟悉各种药物的性能,做到合理使用。本文特将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药物作用特点及不适宜联合应用的种类列举如下,以供基层医生参考。
抑酸药(质子泵抑制剂)与胃黏膜保护剂(铋剂和硫糖铝)不宜合用
质子泵抑制剂 本类药物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应用广泛、疗效较佳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卓一艾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公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抑酸剂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作为H+/K+-ATP酶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的特点是抑酸强、特异性高、持续时间久。与以往临床应用的抑制胃酸药物——H2受体拮抗剂相比较,作用位点不同且有着不同的特点,即夜间的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服用方便,所以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常用药物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镁、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等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 本类药物通过增强胃黏膜屏障的作用,促进上皮的生长。此类药物对缓解上腹部不适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单用效果欠佳,常需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常用药物 常用的胃黏膜保护剂主要有硫糖铝。该药能与胃蛋白酶络合,抑制该酶分解蛋白质,并能与胃黏膜蛋白质络合,生成一层保护膜,防止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酸的渗透、侵蚀。此外,本药亦能促进胃黏膜细胞的新陈代谢,通过与黏液的作用可提高消化道黏膜胶质的韧性,以对抗攻击因子。可起到保护和改善胃黏膜的作用。
1、属于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是()70
A丙谷胺
B硫糖铝
C西咪替丁
D兰索拉唑
2、可以产生CO2的抗酸药物是()
A氢氧化镁
B三硅酸镁
C碳酸氢钠
D氢氧化铝
3、属于H2受体阻断剂的药物是()
A氧化镁
B奥美拉唑
C哌仑西平
D法莫替丁
4、枸橼酸铋钾属于()
A质子泵抑制剂
B抗胆碱能药物
CH2受体阻断剂
D保护胃黏膜药
5、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Hopylori)的抗菌药物是()
A青霉素
B阿莫西林
C链霉素
D磺胺嘧啶
6、不属于抑酸药的药物是()
A抗酸药
BH2受体阻断药
C抗胆碱能药
DH+-K+ATP酶抑制药
7、主要用于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药物是()
A克林霉素
B哌仑西平
C氢氧化铝
D米索前列醇
8、对以胃粘膜损害症状为主的慢性胃炎可选择治疗的药物是()
A胃粘膜保护剂
B抗酸药
C促动力药
D抗胆碱药
9、对以上腹饱胀、恶心或呕吐为主要症状慢性胃炎可选择治疗的药物是()
A抗酸药
B促动力药
C抗菌药
D抗胆碱药
10、西甲硅油乳剂主要治疗的疾病是()
A急性胃炎
B胃肠道中积气过多引起的腹胀等
C萎缩性胃炎
D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简述
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肿瘤医院 陈长连
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 新庄孜医院 张敏
一.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特点
1.消化系统面广,疾病多: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2.与外界接触多:开口于外,病从口入;3.肿瘤多:十大肿瘤中占了五成:功能性疾病和气质性疾病区别不易。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反酸、反食、烧心等反流症状或组织损伤);2.慢性胃炎(是由于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性改变,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为主,主要由Hp感染引起);3.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其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不是指发生在消化道的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乙状结肠炎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间断性加重与缓解交替出现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4.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状群,有持续或反复的上腹部疼痛、早饱、嗳气、烧心、恶心、呕吐等其它有关的上消化道状至少持续4周或超过12周,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气质性疾病);5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常见严重肝病,死亡率高);6.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并发症多,且严重,甚至死亡);7.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和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在短期内上消化道失血量大于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等。
三.治疗消化性疾病药物分类
药物的肝脏代谢:药物代谢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药物代谢靠酶系完成,存在于肝脏有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根据作用不同分类如下:1.调节胃肠动力药(兴奋性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西沙比利、莫沙比利、伊莎比利、提沙比利、氯波比利、普卡比利等、昂丹司琼、红霉素类、新斯的明、生长抑素类似物等;抑制性药物:654-2,、维拉帕米、硝苯吡啶、匹维溴胺等解痉松弛调节类药物;双向调节药物,如曲美布丁等)。2.抗酸药;此类药,为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中和胃酸,减少对消化道粘膜的侵蚀及刺激;升高pH值,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结合有害物质,保护粘膜。常用药物有;碳酸钙、氢氧化镁、氧化镁、三硅酸镁等。3.抑制胃酸分泌药。胃酸由壁细胞分泌,受多种因素调节,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包括: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哌仑西平、654-2等);胃泌素受体药(丙谷胺);H+-K+-ATP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雷贝拉唑、来米诺拉唑等。4.胃黏膜保护药。胃粘膜有屏障(细胞屏障和粘液—HCO3盐屏障等,具有抵抗和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作用,当屏障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溃疡。黏膜保护剂有:前列腺素衍生物(前列腺素E及前列环素)、硫糖铝、枸橼酸必钾等。可消除或减少损害因素对胃粘膜的损害,如酒精、阿司匹林、应激等;增加粘膜屏障作用;提高溃疡愈合质量。5.胃肠解痉药。解痉药可分为,抗胆碱能药,非选着性阻断M受体,解除平滑肌痉挛;Ga2+拮抗剂:选着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常用药有,溴丙胺太林、654-2、丁溴酸东莨菪碱、匹维溴铵等。6.助消化药。可分为两类,a.替代正常的消化液,如各种酶制剂,如得每通、康彼身;b.促进消化液你的分泌药,制止肠内过度发酵,如卡尼丁等。7.泻药。主要是指刺激或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反射或通过软化粪便、润滑肠道、使肠内容物易于排出体外的药物。常用药有,硫酸镁、酚酞、液状石蜡、开塞露、通泰等。8.止泻药。可分为五类:a.阿片类制剂(洛哌丁胺、地芬诺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增加,肠蠕动受到抑制;b.吸附类(药用炭\鞣酸蛋白),具有收敛吸附作用;,故可止泻;c.保护药(如次碳酸必),口服能在肠道内吸附细菌和炎症产物;d微生态制剂(陪菲康、肠乐、整肠生),可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激发机体的免疫力。9.止吐药。常用噻嗪类止吐药有,氯丙嗪、异丙嗪等,作用于呕吐中枢,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抗组织胺药,如苯海拉明,常用于晕动病;5-HT3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外周和中枢神经元5-HT3释放导致的呕吐反射而发挥作用,如,舒必利、昂丹司琼、脱烷司琼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胃复安、吗丁啉等。9.利胆药。促进胆汁排泄,增加胆汁对结石的冲洗,适用于胆道结石、胆汁淤积、慢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常用药有,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茴三硫等。
△ 通信作者,EGmail:chendf1981@126.com.肠道微生态与医养健康专题1(肠道微生态与疾病专题)
药物G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对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影响
陈玉琴,胡 旺,陈东风△,魏艳玲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重庆400016)
[专家简介] 陈东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教授,主
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等课题共10项.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
分会常委、全军消化内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酒精肝与脂肪肝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
病分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消化整合医学学组副组长,获全军
育才“银奖”,陆军军医大学“教学明星”.[关键词] 肠道菌群; 消化系统疾病; 药物代谢DOI:10.3969/j.issn.1009G5519.2019.01.003中图法分类号:R975
文章编号:1009G5519(2019)01G0008G04文献标识码:A
DrugGmicrobiotainteractions:effectsontherapeuticsofdigestivediseases
CHENYuqin,HUWang,CHENDongfeng△,WEIYanling(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Arm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China)
[Keywords] Gutmicrobiota; Digestivesystemdiseases; Drugmetabolism
肠道菌群主要存在于下消化道结肠和直肠中,尤
.
精品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及药物治疗(Digestive system disease and the drugs)
掌握: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胆汁返流性胃炎、急性胰腺炎、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
熟悉:药物性肝病、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
药物:复方氢氧化铝、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乳酶生、颠茄、山莨菪碱、阿托品、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定义及发病情况 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得名亦可发生在与酸性胃液相接触其他部位,食道、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及其附近肠袢及Meckel憩室10%的人一生中某一时期患过消化性溃疡男:女比例3.9~8.5:1 DU:GU比例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发病年龄较
发病机制-损害和防御因素 胃溃疡-防御因素减弱十二指肠溃疡-损害因素增强
损害因素Hp 胃酸 胃蛋白酶 胆盐 NSAIDs 乙醇 吸烟 炎症因子 自由基
防御因素 黏液 碳酸盐 磷脂 黏膜屏障 黏膜血流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 EGF
病因和发病机制 溃疡病致病机理的现代概念
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 没有Hp感染就没有溃疡复发 有好的胃黏膜屏障就没有溃疡形成
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 症状
典型PU疼痛特点 复发性、周期性、节律性、诱因、缓解
其它胃肠道症状没 反酸、烧心、嗳气、恶心、呕吐、厌食
NSAIDs溃疡特点 较大、多发 多无痛,以严重出血穿孔首发(50-80%)
体征 相当于溃疡部位压痛 DU 偏右上腹 GU 偏左上腹
取决于有无并发症 幽门梗阻:胃型及胃蠕动波 穿孔: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
・10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7月第2卷第13期Chin J Mod DⅢg Aopl,Jul 2008.Vo1.2.N0.13
380例门诊儿童微量元素水平测定
洪淑芳
当代,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人群中发病率
最高及影响最广的疾病,仍然是必需微量元素缺乏症和某些
微量元素中毒症,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地方病。根据最近几
年大规模调查证明,我国必需微量元素缺乏症、微量元素中
毒症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地方病的发病率十分惊人…。本文
就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380名儿童指血
微量元素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对象和方法及结果
1.1对象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380
名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期4组。
1.2仪器和试剂北京博晖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的专用标准液及稀释剂,标准液浓度为:Cu(0.05 mg/L)、Zn
(0.10 mS/L)、Ca(1.0 mg/L)、Mg(0.5 mg/L)、Fe(5.0 ms/
L)。BH 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也为该公司生产。
1.3方法取末梢血40 l加入专用稀释液中,严格按仪器
要求进行,用BH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检测。
专人测定,操作严格。
1.4各元素参考值ca、Fe、Zn、Mg、Cu的正常值取值范围
引用《生物医学微量元素数据手册》及地区微量元素正常值
范围为标准,Fe7.52—11.82 mmol/L,Zn 62.0—110.0
tzmol/L,Ca 1.55—2・10 mmol/L,Mg 1.12—2.06 mmol/L,
Cu 11.8—39.3 mmol/L,在标准范围底线以下者为偏低或缺
乏。铅中毒的国际诊断标准(血铅≥100 g/L)。
1.5结果380名儿童中有微量元素缺乏的共122例,占
32.1%;铅增高5l例,占13.4%。122名锌、铁、钙、铜元素缺
・1l6・ 中国中医药咨讯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0年l0月下 0ctober 201O 第2卷第3O期 Vo1.2 No_30
浅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
胡坤富
(广丰县排山中心卫生院,江西广丰,334616)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对消化系统疾病常见不合理用药的分析,促进临 床合理用药。结果:通过总结分析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结论:医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
自己的业务水平,尽量做到合理用药。
【关键词】消化系统;药物;合理用药
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除消化系统本身症状及体征
外,也常伴有其他系统或全身性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往往需 要联合用药。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常见的疾病
有: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溃疡;急性出血性坏死
性肠炎、局限性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肝胆疾病包括肝 循环障碍(如:门静脉阻塞、肝静脉阻塞)、肝代谢性疾病
(如: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变)等。据资料统计,胃肠病和 肝病引起的疾病负担占所有疾病的10%,因此其合理用药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合 理使用进行探讨,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
1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
月两年来消化系统药物使用(不包括外用药和儿科用药)的 出库数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药品的名称以药品的
通用名为准,药品按照《现代药物学》【1】分为6个亚类:(1)
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药;f2)止吐药及促胃肠动力药; f3)助消化药;f4)泻药及止泻药;f5)胃肠解痉药;f6)肝胆疾病
辅助用药。 1.2调查方法通过对近两年来,本院消化科治疗消化系统
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消化系统 疾病的治疗多采取联合用药措施,对症治疗是重要组成部
消化药物:了解常见消化药物的作用和用途
消化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主要负责将身体摄取的食物转化成能量和营养成分。然而,有时候我们的消化系统会出现不适,例如腹胀、胃痛、恶心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消化药物成为缓解症状的有效工具。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消化药物,包括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一、抗酸药
抗酸药是指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用于治疗胃溃疡、结肠炎、食管炎等疾病。常见的抗酸药包括:
1. 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能够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组胺受体,从而减少胃酸分泌。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包括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西咪替丁等。
2.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能够大幅度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质子泵,从而减少胃酸分泌。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
二、胃肠黏膜保护药
胃肠黏膜保护药是指能够保护胃肠黏膜的药物,用于治疗胃溃疡、胃酸反流等疾病。常见的胃肠黏膜保护药包括:
1. 粘附剂
粘附剂是一类能够吸附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的药物。常见的粘附剂包括铋剂、多聚磷酸铝钙等。
2. 黏膜修复剂
黏膜修复剂是一类能够促进黏膜修复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促进黏膜细胞再生,加快黏膜损伤的修复。常见的黏膜修复剂包括胃泌素、半胱氨酸、多糖等。
三、胃肠动力药
胃肠动力药是指能够调节胃肠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和排泄的药物。常见的胃肠动力药包括: 1. 促胃动力药
促胃动力药是一类能够增强胃肠蠕动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刺激胃肠神经,增加胃肠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泄。常见的促胃动力药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
2. 抑胃动力药
抑胃动力药是一类能够抑制胃肠蠕动的药物。常见的抑胃动力药包括东莨菪碱、阿托品、茶碱等。
四、肠道吸收药
肠道吸收药是指能够增强或减弱肠道吸收的药物。常见的肠道吸收药包括:
1. 吸收促进剂
吸收促进剂是一类能够促进肠道吸收的药物。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增加肠道表面积,增加吸收面积,从而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常见的吸收促进剂包括生长激素、多肽等。
10种家庭常备胃肠用药大比拼
编者按:北京渐渐转暖,京城的居民刚刚从蛰伏的冬日中缓过精神,心情也越发愉悦。但是就在这冷暖交替过程中,我们常常由于饮食不当、季节变换,把我们的小肚肚吃坏。急慢性肠胃炎在这个时候是最猖獗的,所以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家用常备药,以便您发生特殊情况时及时用药,缓解病痛症状。来看看下面十种中西药的大比拼吧!……[详情]
肠胃炎知识
急性肠胃炎病因是什么
急性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本病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详情]
慢性肠胃炎的人吃什么?
对于胃寒而且有慢性肠胃炎的人在食物上该吃什么?该注意些什么?
专家回答:胃寒且有慢性肠胃炎的人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如热量摄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办法补充。……[详情]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
1.西医药治疗(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详情]
胃病对策连连看
在胃病患者之中,超过2/3的胃病是因为胃酸过多而引发的胃病。由于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之中,经常无法有规律地饮食,有时在上一顿省略的情况下又陪客户不停地吃上几个小时;在工作的紧要关头往往情绪高度紧张,……[详情]
肠胃炎代茶饮的方子 肠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发的急、慢。陀肠胃黏膜炎疾患。本病可见胃痛、呕吐、腹痛及泄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脱水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现象。本病属于中医的“胃脘痛”、“胀满”、“泄泻”等范围。……[详情]
肠胃不好注意什么?
多数人可能认为自己的胃只有一点点小毛病,甚至是完全健康的,根本不用多考虑。实际上,现代人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强大的工作压力,大部分人的胃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所以,也许您的胃并不像您认为的那样健康呢!……[详情]
第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消化系统是人体对于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其正常运作与人体的健康密不可分。当我们的消化系统出现问题时,往往需要用各种药物进行治疗,以帮助我们恢复消化系统的正常功效。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包括它们的分类、药理作用、副作用等方面。
一、抑酸药
抑酸药是一类针对胃内酸的药物,在胃部分泌酸过多时使用。常见的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胃泌酸来缓解胃痛、胃酸反流等症状。具体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1.1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也是抑酸药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其作用机制是能够抑制胃部H+/K+ ATPase酶的活性,从而阻止胃酸的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通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等消化系统疾病。但是,由于抑制胃酸分泌,它们也会干扰胃肠道对营养的吸收。
1.2 H2受体拮抗剂
H2受体拮抗剂是另一类抑酸药,主要用于防止胃酸反流和治疗消化性溃疡等问题。常见的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氯雷他定等,其作用原理为阻止胃酸分泌物对胃部H2受体的刺激,从而减轻相应的症状。
二、缓泻药
缓泻药是对于便秘症状的药物,可以刺激胃肠蠕动继而帮助排便。常见的缓泻药有芦荟叶提取物、大黄等。
2.1 芦荟叶提取物
芦荟叶提取物是一种在天然界中含有的植物提取物,它主要由变酸素、蒽醌和多糖等组成。它可以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从而帮助排便。
芦荟叶提取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会影响一些药物的吸收效果,如口服避孕药。 2.2 大黄
大黄是一种中药,在常规中药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它主要通过刺激胃肠道的蠕动,促进粪便的排出。
大黄虽然是中药中常用的缓泻药,但是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多,且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
三、刺激药
刺激药,如泻药、胃肠动力药等,往往直接刺激肠壁、胃壁,从而导致胃肠道的收缩以及消化的加速。常见的刺激药包括芸香碱、甲氧氯普胺、谷氨酰胺等。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消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食管、胃、肠、胰腺、肝、胆囊等器官功能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在控制和缓解消化系统疾病症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及其应用。
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通常由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应激等因素引起;胃食管反流病则是因胃酸逆流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常用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愈合,缓解GERD症状。
肠炎和胃肠道感染
肠炎和胃肠道感染常见于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常用于感染的治疗。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能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肝炎和肝硬化
肝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分为甲、乙、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肝炎的主要治疗方式,如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恩替卡韦等。对于已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可应用利福他汀等降脂药物控制脂质代谢,以减轻肝脏负担。 胆结石和胆囊炎
胆结石是胆固醇沉淀形成固体颗粒在胆囊内沉积,引起胆绞痛等症状。药物治疗一般用利胆药如奥美拉唑,促进胆囊排空。对于胆囊炎患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噻肟等。
肠道炎症和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慢性复发性肠道疾病。治疗方案常包括5-氨基水杨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调节免疫系统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结语
消化系统疾病涉及范围广泛,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症状选用合适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应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希望本文对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有所帮助,提升读者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八大药物各显神通」盘点消化常用的八种药物
根据国内 22 个城市样本医院数据,2014 年 10 大常用消化系统药物新鲜出炉,按金额排列是: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卡尼汀、异苷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
其中,前 5 种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除此之外保肝药物(异苷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和 5-HT3 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也有上榜。
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首选代表药物,除此之外上榜的还有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
作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通过抑制二丁基环磷腺苷酸,使 H+/K+-ATP 失活达到抑酸的效果,其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H2 受体阻滞剂。
但由于奥美拉唑具有硫酰基苯并咪唑化学结构,稳定性易受溶液
pH、光纤等的影响,易变色,临床应用时需注意其配伍禁忌较多。长期应用者需注意定期检查胃粘膜有无瘤样增生。
药物用法:常规 40 mg q 12 h 静推×3 天,2.5 min 推完,需注意的是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首剂量加倍(80 mg)。
若出血量较大,可用奥美拉唑 80 mg(首剂量)静滴,40 min 滴完,后持续给药 8 mg/h 维持,至出血停止。消化道溃疡疗程 4-8 周。
帕洛诺司琼是一种亲和力较强的 5-HT3 受体选择性拮抗剂。排名第六的托烷司琼同属于此类。主要用于预防中、重度止吐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药物用法:常规应在化疗前 30 min,0.25 mg 静推一次,30 秒推完。
帕洛诺司琼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使用前后均应冲管。但根据帕洛诺司琼的代谢特性,其可以与皮质类固醇、镇痛药、止吐药、解痉药及抗胆碱药物联合使用。
肝细胞保护剂,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改善肝功能异常。
需注意长期大量使用异甘草酸镁可能出现电解质代谢异常所致的假性醛固酮症状,用药期间应关注血钾的变化情况,特别是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时,可增强该药的排钾作用。
四、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分类 代表药品
(一)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药 代表药品 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硫糖铝、吉法酯
(二)抑酸药 代表药品 (1)H2 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
(2)质子泵抑制剂:舆美拉唑、埃索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3)钾离子竞争性酸抑制剂:沃诺拉赞
(4)前列腺素类:米索前列醇
(三)解痉药、胃肠动力药和治疗功能性胃肠病药 代表药品 (1)解痉药:颠茄、阿托品、东莨菪碱
(2)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3)治疗功能性肠道疾病的药物:匹维溴铵、曲美布汀
(四)止吐药 代表药品 昂丹司琼、帕洛诺司琼、阿瑞匹坦
(五)肝胆疾病用药 代表药品 (1)肝脏疾病用药:双环醇、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硫普罗宁、水飞蓟宾葡甲胺
(2)胆疾病用药:熊去氧胆酸
(六)泻药和便秘治疗药 代表药品 乳果糖、聚乙二醇、聚卡波非钙、多库酯钠、普芦卡必利、利那洛肽
(七)止泻药、肠道抗感染药及肠道消炎药 代表药品 (1)肠道吸附剂:蒙脱石
(2)含碳水化合物的电解质补液盐
(3)抗动力药:洛哌丁胺
(4)抗分泌药:消旋卡多曲
(5)微生态制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6)肠道抗感染药:利福昔明
(7)肠道抗炎药:柳氮磺吡啶、美沙拉秦(美沙拉嗪)
(八)助消化药 代表药品 乳酶生、胰酶
第 1 页 消化系统药物有哪些
很多的时候,由于每一个朋友的消化系统不一样,所以自己的肠胃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消化系统出现了问题,很容易给自己的肠胃健康增加负担,有时候出现的胃部疼痛,反酸都是肠胃疾病,那么有哪些消化系统的药物呢。
消化系统
1)增强胃动力的药物。西药,通过增加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的药物,能改善胃胀、呕吐、恶心等症状,它是以物理运动(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来促进消化,主要适合于各种“动力不足”的情况,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孕妇及儿童或遵医嘱。代表药物有甲氧氯普胺(又称胃复安、灭吐灵)、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西沙比利等。
2)助消化药。指能促进胃肠消化过程的药物,且多数是消化液中的主要成分,如盐酸和多种消化酶制剂等,可用于消化道分泌功能不足,并增强消化酶的活性,以达到帮助消化的目的。 第 2 页 一般多为OTC药物,适用于因疾病等引起的单一类型的酶病态缺乏,针对性强,补充量大,非常态下使用,不可做为日常消化辅助品。代表药物有:胃蛋白酶、胰酶、复方淀粉酶、多酶片、稀盐酸等。
3)健胃、化积、消食类中药。主要从具备某些功效的药性食物中提炼,针对性强,价格便宜,效果较明显、短期服用温和安全,但长期食用容易增加肝肾负担,具有肝肾毒性。
在大家眼中中医药是一座伟大宝库,很多人都相信中药是纯天然的,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凡药三分毒,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中药十分讲究用量与配比,在适量与精确配比的情况下,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的毒副作用还是少的多。中药中毒反应是多系统的反应,但是重点是肝肾功能受损。因此,切不可把中药当作补药,长期大量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照适当的剂量服用,也不能随便延长用药时间。
很多的上班族,往往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总是以为自己的身体很好,对于生活中的饮食安排总是很随意,可这却往往打破了自己的肠胃健康,以上我们介绍了消化系统药物。
第 3 页
治疗消化不良最好的药有哪些?
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和吸收。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消化不良的药物:
1. 抗酸药物:抗酸药物可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胃灼热和胃痛等症状。常见的抗酸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H2受体拮抗剂。PPIs如奥美拉唑(Omeprazole)和朗索拉唑(Lansoprazole)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
2. 抗胆碱药物:抗胆碱药物可以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少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从而缓解胃肠道痉挛和胃酸分泌增多等症状。常见的抗胆碱药物包括普通的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和特异性的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消化酶替代剂:消化酶替代剂可以帮助补充胰腺分泌的消化酶,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常见的消化酶替代剂包括胰脂酶、胰激酶和胰嗜酸性蛋白酶。这些药物常用于治疗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
4. 钠泵抑制剂:钠泵抑制剂可以调节胃肠道的离子交换,减少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从而缓解腹泻等症状。常见的钠泵抑制剂包括洛塞泮(Loperamide)和地芬诺酯(Difenoxin)。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治疗消化不良的最佳药物取决于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
消化类药品的功能主治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指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患者常感到胃胀、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不适感。消化不良多由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胃肠道炎症以及胃酸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下面是一些能够缓解消化不良的常见药品:
• 抗胃酸药物:常用的抗胃酸药物有抗酸剂、制酸剂和胃酸泵抑制剂等。它们可减轻胃酸分泌,防止酸性胃内容物反流,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灼热感和不适。
• 抗胀气药物:抗胀气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胃肠道胀气引起的不适感。常用的抗胀气药物有去气宁、麦芽做、山楂做等,它们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气体的排出,缓解腹胀的症状。
• 消食药物:消食药物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轻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腹泻等不适感。常用的消食药物有醋氯吡啶、姜黄素、生姜等。
胃炎和胃溃疡
胃炎和胃溃疡是胃黏膜发炎和溃疡形成引起的胃部不适感。胃炎主要由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酗酒和吸烟等原因引起。胃溃疡是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胃黏膜破坏和溃疡形成。
以下是常见用于治疗胃炎和胃溃疡的消化类药品:
• 抗生素:胃炎和溃疡病常常与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抗生素是用于消除幽门螺杆菌的关键药物。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是常用的抗生素,能够杀灭幽门螺杆菌并防止复发。
• 维护胃黏膜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增强和保护胃黏膜层,减少消化液对胃壁的腐蚀作用,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常见的维护胃黏膜药物有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
• 降酸药物:降酸药物通过减少胃酸分泌量或抑制胃酸的分泌作用,从而缓解胃部不适感,促进胃溃疡的愈合。常见的降酸药物有铋剂和质子泵抑制剂等。
肠胃痉挛
肠胃痉挛是肠道平滑肌不规则收缩引起的一种症状,患者常常感到腹痛、腹胀和腹泻。肠胃痉挛多与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过敏等因素有关。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肠胃痉挛的消化类药品:
• 抗胃肠痉挛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平滑肌的过度收缩,缓解肠胃痉挛引起的腹痛和腹泻等不适感。常见的抗胃肠痉挛药物有丁硫吡啶、庆大霉素等。
盘点热销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和消化腺(肝脏、胰脏、唾液腺)组成,常见疾病有胃食管反流病、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慢性腹泻、消化道出血、痔疮、功能性胃肠病等等。症状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粪、便血锁骨淋巴结肿大……
一、消化系统疾病常用治疗药物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包括抗消化性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等,常用药如表1所示。
表1:消化系统常用药
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销售额一览
2009-2015年期间,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跻身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之列的药品数量一直保持在8-10个,2015年有9个药品上榜(详情如表2所示)。其中Nexium在2009-2015年期间一直位居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销售额榜首,2012年更是位列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的第1名。
INVOKANA、ESOMEPRAZOLETEVA和LINZESS是2015年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的新晋之星,2009-2014年期间从未踏入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半足,直至2015年突破重围,分别位居44、87和135名,INVOKANA更是高居2015年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销售额第2名(16.49亿美元)。
LIALDA和DEXILANT一路稳打稳抓,其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排名从2010年的107名和194名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59名和62名,也是两款能够经历临床考验的实力派药物。
表2:2015年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药物情况一览
1.Nexium Nexium(埃索美拉唑)是AstraZeneca(阿斯利康)一款2000年9月首次在英国上市的药物,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的消化系统抗溃疡药。主要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ORD)包括侵蚀性反流性食管炎(包括糜烂性食管炎)的起始和长期治疗,可用于食管炎的长期维持治疗和预防GORD复发,以及GORD病的对症治疗。2009-2015年期间Nexium在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中的排名情况和销售额增减如图1所示。
2007年至今,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曾在山东、广东、福建、上海、河北、内蒙古、江苏、浙江等29省、市、自治区有过中标,2016年在四川、重庆、山东、天津、湖北、广东6省市成功中标;【40mg×7片×1板/盒】规格的中标价格在105-126元之间;【20mg×7片×1板/盒】规格的中标价格在65.69-86.09元之间。
图1
2.LIALDA
LIALDA(美沙拉秦)是Shire公司研发的一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急性发作,防止复发;克罗恩病,用于频繁发病的克罗恩病病人,预防急性发作)的缓释颗粒剂肠道消炎药。2010-2015年期间LIALDA在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中的排名情况和销售额增减如图2所示。
2009年至今,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剂曾在上海、安徽、内蒙古、江苏、广东等21个省、市、自治区有过中标,2016年在四川和湖北两省成功中标,中标价格在50-57.39元之间波动。
图2
3.DEXILANT
武田的DEXILANT(右兰索拉唑)于2009年获得FDA批准上市,2010年销售额即为3.26亿美元,位列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第194名。国内报审这一品种的企业有正大天晴、豪森、优科、新帅克、圣凡和南京海纳。2010-2015年期间DEXILANT在美国药品销售数据TOP200中的排名情况和销售额增减如图3所示。
图3 以上数据来源:药智数据
注:本文系药智网作者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声明:本文由入驻新浪医药新闻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医药新闻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