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装配图的识读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8
机泵维修钳工装配图识图一、读轴套零件图并回答问题(图1)1、该零件的名称是,材料是,比例是,属于比例。
2、该零件共用了个图形来表达,其中主视图作,A—A是图,B—B是,D—D是,还有一个是。
3、在主视图中,左边两条虚线的距离是,与两条虚线右边相连圆的直径是。
中间正方形的边长是。
中间40长的圆柱孔的直径是。
4、该零件长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宽度和高度方向的尺寸基准是。
5、主视图中,227和142±0.1属于尺寸,40和49属于尺寸。
①所指的曲线是与的相贯线,②所指的曲线是与的相贯线。
6、尺寸Øl32±0.2的最大极限尺寸是,最小极限尺寸是,公差是。
7、局部放大图中③所指位置表面粗糙度是。
8、轴套零件上表面Ra值要求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9、◎Ø0.04 C 表示:圆柱的对圆柱孔轴线的公差值为。
10、在图中标出轴套左端面对Ø 60H7轴线的垂直度公差0.02mm0.06 C表示:。
11、图中④尺寸为,其表面粗糙度为。
(图1)二、读齿轮油泵装配图并回答问题(图2)1、齿轮油泵由种共个零件组成,其中有种共个标准件,标准件的名称规格是。
2、齿轮油泵共用了个图形来表达,其中主视图作了剖视和剖视,左视图采用了画法,并有处作了,图中A、B是。
3、装配图中,尺寸Ø14、Ø15是尺寸,尺寸65是尺寸,尺寸70是尺寸,尺寸28.560-0.003是尺寸,尺寸110、86、96是尺寸。
4、尺寸Ø35中,Ø35是、H7是f6是,它们属于制的配合。
Ø14属于制的配合。
5、件7垫片的材料是,件8填料的材料是,它们在油泵中起的作用。
件5从动齿轮中间有上、下两个小通孔,起作用。
6、尺寸G3/8中的G表示,3/8表示。
7、件3泵盖与件1泵体属于联接,件1泵体与件9压紧螺母属于联接。
8、若主动齿轮(左视图)顺时针方向转动,则进油口为,出油口为。
第十四讲——读装配图知识点14: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的目的是从装配图上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性能、工作原理、技术要求和安装尺寸,了解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了解各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以及在机器中的作用,并看懂其基本形状和结构。
1.概括了解2.结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3.分析零件的形状和结构4.了解装配图中的尺寸和技术要求5.综合归纳1.概括了解从标题栏中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结合阅读有关的说明书和技术资料,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
根据绘图的比例,了解机器或部件实际的大小。
将图中零件的序号与明细栏中的序号相对照,了解各零件的名称及其在装配图中的位置。
2.结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读图大致了解装配图的表达方案,然后从主视图入手,按照“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找出各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明确各个视图表示的内容和重点,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大体形状和结构,并着重弄清那些直接实现机器功能的主要结构。
在了解机器结构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从装配线路入手,弄清机器装配关系;从运动关系入手,理解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3.分析零件的形状和结构机器或部件是由零件构成的,因此,应仔细分析每一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所起的作用,并弄清楚每个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更加有利于对机器或部件的结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的理解。
4.了解装配图中的尺寸和技术要求对于装配图中标注的规格尺寸、装配尺寸、外形尺寸、安装尺寸和其他重要尺寸,要逐个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此外,还要读懂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了解机器的性能以及在装配、检验、安装、调试、试验、使用时应达到的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
5.综合归纳在完成以上四步读图步骤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想像出机器或部件以及主要零件的形状和结构,归纳出对机器或部件的各种要求,全面理解装配图所提供的所有信息。
工作原理此阀是管道中用以截断气流或液流的装置。
它由齿轮、齿条机构来实现截流。
当外力推动齿杆13左右移动时,与齿杆(齿条)啮合的齿轮7就带动阀杆3旋转,使阀门2开启或关闭,旋转角的大小就是阀门的开阀度(0度~90度)。
北京市公交技工学校专业理论课教案(首页)授课内容授课方法一辆汽车或一台机器都是由许多零件组成的。
零件图就是详细地表达零件形状、大小和加工要求的图样,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
下面是一张汽车活塞销零件图,请你观察一下它包括哪些内容: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下列●标题栏:包括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图号、图样的比例等内容。
●一组视图:表达出零件的内外形状和各部分结构。
●完整的尺寸:反映零件的大小及形状尺寸,确定位置的尺寸,以及零件的长、宽、高的总体尺寸。
●必要的技术要求:表达零件在制造、检验和调试过程中应达到的质量标准等。
启发讲解展示相关资料播放工作页提问下面是一张活塞的零件图,仔细阅读零件图,回答下列问题:该零件材料是ZL102 ,零件图采用的比例是1:1.5,数量 2 。
该零件图采用了3个图形,它们分别是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并且都采用了全剖视图的表达方法。
图中25﹢0.105表示基本尺寸为25mm ,最大极限尺寸为﹣25.105mm ,最小极限尺寸24.895mm ,上偏差为+0.105mm ,下偏差为–0.105mm ,公差为0.210mm 。
活塞的总体尺寸为Ф52mm×53 mm。
表述部件或整台机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联接方式及其结构形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
在设计阶段,装配图用来表达新产品的结构和设计构思。
在生产过程中,装配图用来指导零件装配、机器的使用和维修以及技术交流。
作为中级技术工人,必须学会看简单的装配图。
下面是一张机用虎钳的装配图,请你仔细阅读后说明它包括哪几方面内容: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应包括下列内容:●一组图形●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零件序号和明细表●标题栏通过看装配图了解装配体的名称、用途、结构形状、工作原理;了解各零件的相互位置和装配关系及主要零件的形状、作用、使用方法等。
下面是一张活塞连杆的装配图,请你仔细阅读,你从图中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请你写出来。
简单装配图的识读
1.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1)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是机器设计中设计意图的反映,是机器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依据。
在机器或部件的设计制造及装配时,都需要装配图。
用装配图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装配、检验和安装时所需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总之,装配图是进行设计、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的重要技术文件。
(2)装配图的内容
图2-1-20所示为滑动轴承装配图,由该图可知,装配图的
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组图形——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各组成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2)必要的尺寸一一注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配合、安装、总体尺寸和其他重要尺寸。
3)技术要求——用文字或符号写出机器或部件在装配、安装、检验和调试时应达到的指标及其使用规范。
4)装配图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明细栏填写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质盘、备注。
5)标题栏——填写图样名称、阶段标记、材料标记、比例、图样代号及责任人的姓名和日期等。
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装配图的蕋本表达方法
机器或部件的表达与零件的表达,其共同点都是要反映它们的内外结构形状,所以装配图的基本表达方法与零件图基本相同。
但是,零件图所表达的是单个零件,而装配图所表达的则
是曲一定数位的零件所组成的机器或部件。
两种图的要求不同,所表达的侧重面也就不同。
装配图是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装配关系为中心,把机器或部件的内部构造、外部形状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表达清楚,不要求把每个零件的形状完全表达清楚。
(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1)相邻两个零件的接触面和配合面只画一条线,如轴孔配合面,图2-1-21中注有;两相邻零件的不接触面,间隙再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例如,图2-1-21中端盖11的沉头孔和螺钉10的非接触面。
2)两相邻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应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同一零件的剖面线倾斜方向和间隔在各视图中必须一致,如图2-1-21所示。
3)当剖切平面通过紧固件以及轴、拉杆、手柄、球、键等实心件的轴线或对称平面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2-1-21中的轴7和各类螺钉。
3.装配图的尺寸与技术要求
(1)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装配图中,不必注全所属零件的全部尺寸,只需注出用以说明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安装要求等方面的尺寸,这些必要的尺寸是根据装配图的作用确定的。
一般只标注以下几类尺寸:
1)性能尺寸(规格尺寸)。
它是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和规格的尺寸,这些尺寸在设计时就已确定,如图2-1-21中铣刀盘的直径120mm,铣刀盘中心距离底面高度115mm。
2)装配尺寸。
装配尺寸包括作为装配依据的配合尺寸和重要的相对位置尺寸。
①配合尺寸。
它是表示两个零件之间配合性质的尺寸,一般在尺寸数字后面都注明配合代号,如图2-1-21中端盖11与座体8的配合,座体8内孔与轴承6外圈的配合Φ80K7,轴7与轴承6内圈的配合Φ35k6。
②相对位置尺寸。
它是表示装配机器和拆画零件图时需要保证的零件间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2-1-21中的尺寸194mm。
3)外形尺寸。
它是表示机器或部件外形轮廊的尺寸,即总长、总宽、总高,如图2-1-20中的总长180mm、总宽
60mm、总高130mm。
4)安装尺寸。
机器或部件安装在地莶上或与其他机器或部件相连接所需要的尺寸,如图2-1-21中安装孔的相关尺寸
4xΦ11mm、155mm、150mm。
5)其他重要尺寸。
它是在设计中经过计筲确定或选定的尺寸,但又未包括在上述四种尺寸之中,如图2-1-20中的尺寸2mm(轴承座1和轴承盖2之间应有适当的间隙)。
(2)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在装配图中说明对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和条件,这些统称为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如图2-1-20、图2-1-21中的技术要求。
性能要求指机器或部件的规格、参数、性能指标等;装配要求一般指装配方法和顺序,装配时的有关说明,装配时应保证的精确度、密封性等要求;使用要求是对机器或部件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等有关要求。
此外,还有对机器或部件的涂饰、包装、运输等方面的要求及对机器或部件的通用性、互换性的要求等。
4.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装配图零部件序号
1)序号的一般规定
①装配图中所有零件或部件都必须编写序号,相同的零件或部件只编一个序号,且只标注一次。
②零件或部件的序号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
③同一装配图中编注序号的形式应一致。
2)序号的编排方法
①序号位置在轮廓线外的横线上或圆内。
指引线应从所指零件的可见轮廓内(若剖开时尽量由剖面处引出),并在末端画一小圆点,如图2-1-22a所示;序号字体要比尺寸数字大一号或两号,如图2-1-22b所示;在指引线附近注写序号,序号的字高比该装配图中所注尺寸数字高度大两号,如图2-1-22c所示;若在所指部分不宜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出指向该部分轮廓的箭头,如图2-1-23所示;指引线可折弯一次,如图2-1-24所示。
②装配图中的一组紧固件或装配关系明显的零件组,可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2-1-25所示。
③每一种零件在各个视图上只编一个序号。
对同一标准部件(如油杯、滚动轴承、电动机等),在装配图上只编一个序号。
④在整个一组图形外围,沿水平或铅垂方向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次序排列整齐,不得跳号。
(2)明细栏
明细栏配置在装配图标题栏上方,主要包括序号、代号、名称、数量、材料、质量、备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