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石油及石油产品
- 格式:docx
- 大小:11.10 KB
- 文档页数:1
石油产品分类
石油产品是指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各种石化产品。
根据其用途和特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燃料油:主要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燃料,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
2. 石蜡:是一种固态石油产品,主要用于制造蜡烛、防水涂料、食品包装等。
3. 石油化学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涂料、化学肥料、农药等。
4. 润滑油: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和保护,包括润滑油、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等。
5. 溶剂油:主要用于溶解化学品、清洗、涂漆等,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6. 焦油:是一种黑色粘稠的液体,是煤焦化和沥青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用于制造石墨、沥青、染料等。
总之,石油产品在现代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分类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 1 -。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阅读记录目录一、石油基础知识 (2)1.1 石油的定义与组成 (3)1.2 石油的分类 (4)1.2.1 按碳原子数分类 (5)1.2.2 按原油的产状分类 (6)1.2.3 按原油的密度分类 (7)1.3 石油的性质 (7)1.3.1 物理性质 (8)1.3.2 化学性质 (9)1.4 石油的开采与运输 (11)1.4.1 采油方法 (11)1.4.2 运输方式 (12)二、石油产品基础知识 (14)2.1 石油产品的定义与分类 (15)2.1.1 按用途分类 (16)2.1.2 按加工深度分类 (17)2.2 石油产品的性能指标 (18)2.3 常见石油产品 (20)三、石油产品应用知识 (21)3.1 汽油的应用 (22)3.1.1 汽车燃料 (23)3.1.2 工业原料 (24)3.2 柴油的应用 (24)3.2.1 发动机燃料 (26)3.2.2 润滑油基础油 (26)3.3 润滑油的应用 (28)3.3.1 发动机润滑油 (29)3.3.2 工业润滑油 (30)3.3.3 船舶润滑油 (31)3.4 燃料油的应用 (32)3.4.1 燃料添加剂 (33)3.4.2 热力发电燃料 (34)3.5 液化石油气的应用 (35)3.5.1 焚烧设备 (37)3.5.2 化工原料 (38)一、石油基础知识石油组成: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氧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是最主要的元素,构成了石油的主要成分。
石油分类:根据石油的密度、粘度、含蜡量等特点,石油可分为轻油、中油、重油等不同品种。
石油产源:石油主要来源于地下,包括油田、气田等产地。
石油的形成需要经历生物沉积、成岩作用、热解作用等多个阶段。
石油运输与储存:石油通常通过管道、轮船、火车等运输方式输送到炼油厂进行提炼。
石油储存时需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一般采用地下储油罐或水上储油设施。
石油产品:石油经过提炼后,可得到多种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等。
石油基础知识本文主要介绍石油基础知识,从原油到成品油做了详细介绍,使很多不懂石油的人更加详细了解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性质名称,并介绍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为我们揭示原油基础秘密。
一、原油及油品的性质和分类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
(一)原油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1、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
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 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2、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3、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wan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4、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5、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
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6、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
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
油品基础知识问答一、什么是石油?石油是从地层内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少数呈黄色,未加工前叫原油。
其密度一般介于0.8—0.98g∕cm3。
二、石油由哪些元素组成?其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有何特点?石油主要是由五种元素组成:分别是碳占83%-87%、氢占10%-14%,硫占0.05%-8%,氮占0.02%-2%,氧占0.05%-2%。
此外,还有微量金属元素:钒、镍、铁、铜、铝、钙、钛、镁、钠、钻、锌以及其它的非金属元素:氯、硅、磷、砷。
石油中的硫、氮、氧元素以非烃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元素的含量虽仅约1%~4%,但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相当高,可高达百分之十几。
其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状等物质。
下面分别列出进行分析:含硫化合物。
硫在石油中少量以硫(S)和硫化氢形式存在,大多数以有机硫化物状态出现,活性硫化物在常温下易与金属作用,是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酸性硫化物,它能直接与金属作用而腐蚀设备,必须从油品中除去。
非活性硫化物是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不仅能造成大气污染,而且遇水后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可以间接腐蚀金属。
硫化物能加速氧化,生成胶状物质,使油品变质,严重影响油品的储存安定性。
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的含氧量一般约千分之几,其中80%~90%集中在胶质沥青质中。
其余部分主要在酸性物质—环烷酸、脂肪酸及酚类,统称为石油酸。
另外还有微量醛、酮等中性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含氮很少,一般含量为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随着馏分沸点升高,氮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大部分集中在残渣中。
对油品使用及石油加工影响很大。
在储运过程中,因为光、温度和空气中氧的作用,氮化物很容易生成胶质,及少量的生成物就会导致油品颜色变深,使油品不能长期储存。
液体燃料中含氮量多时,燃烧时还有较大的臭味。
胶质、沥青质。
胶质是红褐色到暗褐色并具有延性的粘稠体或半固态物质。
胶质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在无色汽油中只要加入0.005%的胶质,汽油就变成草黄色。
高中化学-石油-石油产品知识点详细归纳
汇总
一、石油的性质与组成
1. 石油的定义:石油是一种混合物,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
2. 石油的外观:石油呈现为黑色或棕色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
3. 石油的主要成分:石油主要由碳和氢元素组成,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
二、石油的开采与加工
1. 石油开采方法:石油可以通过地面开采、海底开采和深层开采等方式获取。
2. 石油的初步加工:经过原油蒸馏分离后,可以得到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3. 石油的深度加工:石油还可以通过催化裂化、重整、聚合等过程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更多种类的石油产品。
三、石油产品的用途
1. 汽油:主要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的燃料,提供动力。
2. 柴油: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如货车和客车,也用于发电机组。
3. 润滑油:用于润滑机械设备的运转,减少磨损和摩擦。
4. 煤油:用于户外照明、煮食和取暖等。
5. 天然气:用于家庭供暖、工业生产和发电等。
四、石油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开采可能导致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2. 石油燃烧的环境问题:石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对全球气候和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3. 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石油行业转向低碳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探索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
以上是高中化学中关于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汇总。
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请查阅相关教材和资料。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详情请参考可靠资料。
)。
油品知识点总结一、石油和石油产品石油是一种天然的矿产资源,由有机物质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一种油质矿物,现代社会各行业生产和生活中都离不开石油和石油制品。
石油经过精炼加工后可制取各种石油制品,如汽油、柴油、煤油、天然气、溶剂油、石蜡、沥青等。
二、石油加工1.石油精炼:石油精炼是将原油通过加热蒸馏和化学分离等工艺过程,把原油中的各种石油组分分离出来,制取出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石油精炼主要包括蒸馏、裂化、加氢、重整、裂化等工艺。
2.蒸馏:是将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后,使其组分分离出不同沸点的组分,再通过不同的塔板或不同的塔釜进行分离。
通过蒸馏的过程可分离出气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煤油等石油产品。
3.裂化:是将高沸点的石油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裂解成低沸点的石油产品,这是制造汽油和煤油的重要方法。
4.加氢:是石油加工中一个重要的工艺过程,通过加氢可将含硫、饱和或不饱和的石油组分转变成低硫、低饱和的石油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
5.重整:是通过加热、高压和催化剂的作用将重油分子重组成较轻的芳烃,以增加产品的辛烷值和提高产品接头。
6.裂化:是一种重要的炼油工艺,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长链烃的碳原子裂解为短链烃,从而提高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三、油品的分类1.汽油:汽油是一种石油产品,是混合烃的一种,主要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汽油按照其辛烷值、沸点范围和使用领域可以分为不同的牌号,如90号汽油、93号汽油、97号汽油等。
2.柴油:柴油是一种石油产品,是一种在燃烧机中用作燃料的液体燃料,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
柴油按照其硫含量和使用领域可以分为不同的牌号,如0号柴油、-10号柴油、-20号柴油等。
3.煤油:煤油是一种石油产品,是一种清洁燃料,主要用于照明、供暖和烹饪。
煤油按照其沸点范围和使用领域可以分为不同的牌号,如煤油K1、煤油K2、煤油K3等。
4.润滑油:润滑油是一种石油产品,主要用于减少机械磨损、防止腐蚀和降低摩擦。
油品基础知识问答一、什么是石油?石油是从地层内开采出来的一种可燃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暗绿色,少数呈黄色,未加工前叫原油。
其密度一般介于0.8—0.98g∕cm3。
二、石油由哪些元素组成?其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有何特点?石油主要是由五种元素组成:分别是碳占83%-87%、氢占10%-14%,硫占0.05%-8%,氮占0.02%-2%,氧占0.05%-2%。
此外,还有微量金属元素:钒、镍、铁、铜、铝、钙、钛、镁、钠、钻、锌以及其它的非金属元素:氯、硅、磷、砷。
石油中的硫、氮、氧元素以非烃化合物形式存在,这些元素的含量虽仅约1%~4%,但非烃化合物的含量却相当高,可高达百分之十几。
其主要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状等物质。
下面分别列出进行分析:含硫化合物。
硫在石油中少量以硫(S)和硫化氢形式存在,大多数以有机硫化物状态出现,活性硫化物在常温下易与金属作用,是具有强烈腐蚀性的酸性硫化物,它能直接与金属作用而腐蚀设备,必须从油品中除去。
非活性硫化物是燃烧后能生成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不仅能造成大气污染,而且遇水后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可以间接腐蚀金属。
硫化物能加速氧化,生成胶状物质,使油品变质,严重影响油品的储存安定性。
含氧化合物。
石油中的含氧量一般约千分之几,其中80%~90%集中在胶质沥青质中。
其余部分主要在酸性物质—环烷酸、脂肪酸及酚类,统称为石油酸。
另外还有微量醛、酮等中性含氧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石油中含氮很少,一般含量为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随着馏分沸点升高,氮的含量也随之增加,大部分集中在残渣中。
对油品使用及石油加工影响很大。
在储运过程中,因为光、温度和空气中氧的作用,氮化物很容易生成胶质,及少量的生成物就会导致油品颜色变深,使油品不能长期储存。
液体燃料中含氮量多时,燃烧时还有较大的臭味。
胶质、沥青质。
胶质是红褐色到暗褐色并具有延性的粘稠体或半固态物质。
胶质具有极强的着色能力,在无色汽油中只要加入0.005%的胶质,汽油就变成草黄色。
石油产品分类
石油产品是指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各种化学品、燃料和润滑油等物质。
根据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的不同,石油产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燃料油:主要用于发电、加热、炼化等工业领域,包括燃料油、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气等。
2. 化学品:包括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橡胶、药品、化肥等领域。
3. 润滑油:主要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和防腐,包括齿轮油、液压油、切削油、工业润滑油等。
4. 馏分油:是在炼油过程中通过分馏而得到的各种油品,包括轻质馏分、重质馏分、芳烃等。
5. 特种油:包括变压器油、隔离油、润滑脂等,在特定领域内有特殊的用途。
石油产品的分类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石油工业在满足社会能源需求的同时,也需要不断研发和优化石油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 1 -。
石油产品常识一、目的1、了解油品的分类,简要了解油品的生产工艺。
2、学会看检验报告,通过报告上的数据判断油品的优劣。
二、油品知识简介1、石油的定义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未经加工前叫原油。
石油是一种粘稠状的可燃性液体矿物油,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或绿色,少数有黄色。
一般情况下,石油比水轻,它的密度为(0.77~0.98)g/cm3。
它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
石油产品是以石油或石油某一部分做原料直接生产出来的各种商品的总称。
2、石油产品(1)石油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元素,还有少量O、N、S、P和微量Cl、I、P、As、Si、Na、K等元素,它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石油不是单一化合物,而是由几百甚至上千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蒸馏时馏出物一般都是连续的;主要成分是:A。
烃类有机物(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B。
含有相当数量的非烃类有机物-即烃的衍生物,这类化合物的分子中除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氧、硫、氮等,其含量(元素含量)虽然很少,组成化合物的量一般约占石油总量的10%~15%,但它对石油加工和油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大部分需要在加工过程中脱除,如果将它们进行适当处理,也可生产一些有用的化工产品。
C。
除含有烃类有机物及其衍生物外,还夹杂有少量的无机物。
主要是水、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以及少量泥污、铁锈等,它们的危害主要是增加原油的粘度,增加储运能量的消耗,加速设备的腐蚀和磨损,增进结垢和生焦,影响深度加工催化剂的活性等。
因此,原油在运输前和加工前必须进行物理和化学的处理,以便尽可能脱去这些有害的无机物。
(2)根据组分的轻重,石油产品可分为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
如:液化气主要成分为C2~C4(常温、常压为气体),35~200度的馏分为汽油,175~300度的馏分为煤油,200~350度为柴油(3)石油产品参照ISO/DIS 8681-1985《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分类方法和类别的确定》进行分类,类别以该产品主要特征英文名称的首个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