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基本理化性质分析最新石油产品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904.87 KB
- 文档页数:43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1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汽油UN编号:1203危险货物编号:31001危险品类别: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熔点(℃):<-50 相对密度(水=1):0.7—0.79 沸点(℃):40—20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烃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极易燃烧闪点(℃):<-18引燃温度(℃):(415—530)爆炸极限(V%):(1.58—6.48)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燃烧(分解)产物:CO、CO2、H2O禁忌物:强氧化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最高允许浓度(mg/m3):300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
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
防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火种。
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油手套。
储运存储要保持容器密封,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2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普通柴油UN编号:2924危险货物编号:危险品类别:可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份:C15—C23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石油产品性能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石油产品进行性能分析,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组成以及适用领域,为石油行业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1. 实验器材- 熔融点仪- 引燃装置- 密度计- 粘度计- pH计- 粒度分析仪2. 实验药品- 原油样品A(原油A)- 原油样品B(原油B)- 重油样品C(重油C)- 柴油样品D(柴油D)- 火柴- 酸性溶液- 试剂盒等三、实验步骤1. 熔融点实验1. 将原油样品A、原油样品B、重油样品C以及柴油样品D分别置于熔融点仪中,依次测量其熔融点并记录。
2. 引燃实验1. 在实验台上放置一个不易燃烧的容器,将原油样品A、原油样品B、重油样品C以及柴油样品D分别倒入容器中。
2. 使用火柴点燃容器中的样品,并观察燃烧情况。
3. 密度实验1. 分别取原油样品A、原油样品B、重油样品C以及柴油样品D,使用密度计测定其密度,并记录结果。
4. 粘度实验1. 分别取原油样品A、原油样品B、重油样品C以及柴油样品D,使用粘度计测定其粘度,并记录结果。
5. pH值实验1. 取原油样品A、原油样品B、重油样品C以及柴油样品D,使用pH计测定其pH值,并记录结果。
6. 粒度分析实验1. 取少量原油样品A、原油样品B、重油样品C以及柴油样品D,使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情况,并记录结果。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样品熔融点()燃烧情况密度(g/cm³)粘度(mm²/s)pH值:: :: :: :: :: ::原油A 20 不燃烧0.85 8.2 6.5原油B 10 容易燃烧0.89 10.3 7.0重油C 燃烧0.97 217 7.5柴油D -10 燃烧0.85 2.5 6.02.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石油产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 原油A具有较低的熔融点和密度,适合用于石化工业生产中。
- 原油B的熔融点较低,易燃烧,适合作为燃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