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职业教育
- 格式:pdf
- 大小:112.19 KB
- 文档页数: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代表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殷切期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热切期盼。
教育要使人民满意,就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做到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成果人民共享。
学校是否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看其教育目的观“为了谁”,即教育活动是否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看其教育动力观“依靠谁”,即建设发展是否以教师的劳动和创造为立足点和根基;看其教育自觉观“我是谁”,即学校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教育行为是否获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学生的成长是破解一切教育问题的关键之匙教育发展为了人民,根本的是为了学生的成长。
为了学生的成长,是学生、家长、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心愿。
既然大家对待教育的根本态度是一致的,我们就可以本着协商的精神,一起来探讨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方式,在诸多绝对性的意见中达成相对性的一致,以此作为指导学校教育发展的思想基点。
如果学校提供的教育能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积极、正向的转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家长感知到学生的成长,教育距离让人民满意的目标就不远了。
从学生的成长出发,提供让公众满意的教育服务,是教育者应为之努力的方向。
为了学生的成长,就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尊重学生的学习选择。
长期以来,大人总是习惯于以成人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的世界,总以为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总想去替他们做主,使之成为大人思想的复制品和应声虫。
殊不知,孩子也是人,有一定的自我认知和思维能力,在某些方面的认识水平甚至胜过成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有天赋的学习权利,有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接受什么样教育决定的自由。
在教育中,孩子的想法是最不该忽视的,学生的选择是最应该尊重的,一切有效的教育皆从这里开始。
为了学生的成长,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校的教育活动。
很多德育活动,之所以成效不显著,一是形式化,学生在无意之中充当了为大人表演的道具。
请你列举党的十八教育政策的相关表述,同时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如何强化师德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党的十八教育政策的相关表述: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到2020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2完善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3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
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重点,将教育经费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向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倾斜。
4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制定教育督导规程,促进地方政府优先发展教育。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6关注教育公平7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8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师德修养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育过程的需要,依据教师的道德和规范的要求,在个人道德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的活动,师德修养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是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意识为主要内容。
包括教师在品质方面的修养、如公正、爱生、以身作则、献身教育事业、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等等。
也包括外在行为方面的修养,如稳重、沉着、外表端庄、语言文明而规范、衣着整洁而大方等等。
而师德修养的完美性应体现在内在品质修养和外部行为修养的高度统一,所以说,有教师这个职业就应有师德修养。
那么如何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一、坚定信念,遵纪守法,自觉加强自身师德修养。
教师工作是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工作。
教师把自我知识结构进行整合,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素质。
做真教育真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者: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03期同志们: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任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继续推向前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2年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有所提升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与指导下,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和帮助,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较好地保持了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增强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进。
北安市、孙吴县、爱辉区被确定为全省农村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县。
制定出台了《黑河市学前教育机构常规管理规定》,规范了学前教育机构管理。
在媒体广泛宣传科学育儿理念,举办科学育儿讲座,倡导科学教育方法,学前教育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二是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入学率100%。
两次召开全市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专题会议,有效规范了中小学办学行为。
积极实施中考“配额制”,稳定生源,缩小校际间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市直及爱辉区、嫩江县中考配额比例分别达到了70%和100%。
三是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
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26%,比上年提高3.26个百分点。
积极推进达标学校建设工程,加大薄弱高中改造力度,各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普遍新建、扩建或维修了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宿舍,添置、更新了必要的教学设备、图书和实验仪器。
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能力有所增强。
培训农民19万余人(次),青壮年农民受训率达98%。
黑河市、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学校晋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在五大连池市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现场会,推广五大连池市职教中心学校“职教超市”经验,成立了黑河市农村职教集团。
对“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思考[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党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立足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方向、目标和要求。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也应进一步转化思路、深化改革,以“人民满意”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走好内涵发展之路。
据此,文章从学生成型、社会认可、家庭得益等角度就“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深刻内涵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十八大”精神人民满意高职教育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深刻。
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对比“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我们发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十八大”报告中被强调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社会转型期,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当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现状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努力”二字的增加,充分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最高标准的勇气和智慧。
应当说,报告中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温暖人心,中国古代先贤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美好理想,也在这里被赋予新的内涵。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与“十七大”报告相比,增加了“现代”二字,可以说对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明确了新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是高职教育发展应该奉行的一个检验标准。
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应当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今后要重点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交流发言——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巢湖市高林初中汪本宏我着重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谈几点我的心得体会。
以下材料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内容。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身为人民教师,我们自然会关注教育,从总书记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党中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十八大”精神,那就必须务实、求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自己的学识和创新求实的精神。
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功能首先体现在教书,因而要求教师学识相对较为渊博,以及具备从事文化科学教育事业所必须的求实创新的良好品格。
当今时代是知识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教师再也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解惑,而要唤醒未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快乐。
由此,我们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递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重视学生对获取知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所以教师必须掌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只有按照科学育人的规律去办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具备了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所需的求实,创新的良好品格,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劳动更具自觉性,避免盲目性。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哪些关键举措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此引领教育工作全局, 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需要把握以下3个关键举措。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必须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人民满意的教育, 应当是基础稳固的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把教育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逐渐成为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共识。
面对新世纪风云变幻的世情国情, 我们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强国必先强教, 实施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 推动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教育需求迈出重大步伐, 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重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按照中央的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各地区各部门需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 加强教育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 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并尽快形成科学规范的制度。
从全局来看, 这将是继续筑牢教育事业发展基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客观需要, 也是推动我国2020年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重要支撑。
二、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必须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人民满意的教育, 应当是协调发展的教育。
为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教育协调发展的两大重点:一是明确目标任务, 再次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是最广大人民更本利益所在, 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